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二练习题
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练习题

语文必修Ⅰ语文版第6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全方位精练(书稿卷)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彷徨()寂寥()羡艳() 惆怅()颓圮() 彳亍()答案:páng liáo xiàn chàng pǐchì chù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答案:惆怅/稠密/绸缪怅惘/为虎作伥/帐篷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3)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答案:(1)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声音)悲哀而婉转。
(3)十分羡慕。
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她就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她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答案:(1)她//就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她//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她//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5、语言表达中有一种称为“通感”(也称“移觉”)的修辞手法,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往往可以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把本属于甲感觉范围的印象描写成乙感觉范围的印象。
请您找出《雨巷》中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
答案: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6、熟读诗歌,试回答下面问题。
(1)《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样的境遇?(2)《寂寞》中“小孩子”就是一个什么形象?答案:(1)独自、冷漠、凄清、惆怅、迷茫。
(2)“小孩子”就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就是一个“寂寞”的载体。
课堂巩固(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题。
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6《中国当代诗二首》同步练习2

《中国当代诗二首》同步练习(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抛锚.(máo)抢劫.(qiè)刹.车(shā) 沮丧.(sànɡ)B.绰.号(chuò) 理睬.(cǎi)翘.起(qiáo) 泥淖.(nào)C.塞.满(sāi) 撬.起(qiào)嬉.戏(xī) 内讧.(hònɡ)D.膨胀.(zhànɡ) 卸.下(xù)涨.潮(zhànɡ) 塌.陷(t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蜂涌喘气空荡荡兴高采烈B.理睬膨胀笑嬉嬉心安理得C.抛锚诱惑软塌塌遍体鳞伤D.精彩瞬间豁出去慢不经心3.选出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A.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
B.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C.那个时候汽车突然不叫唤了,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
D.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真亲切。
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达人秀》让我们见识了形形色色的达人,三位见多识广的评委看过他们的表演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B.中国“嫦娥二号”顺利踏上了奔月之旅,旅美华人华侨对此心安理得....,他们高度关注“嫦娥”的星路历程。
C.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创造了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D.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无锡奕淳房地产开发公司参与竞拍三块地,出价时表现积极,势在必得,最终却垂头丧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就如何帮助微型企业走出困境的问题,国务院制定了新的文件,这个文件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史诗战争巨片《金陵十三钗》,不同于之前反映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单色调,以崭新的视觉、斑斓的色彩征服了不少颇为挑剔的观众的口味。
高中语文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596

高中语文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1.“你”与“我”,谁是“看”的主动者?为什么?答:2.人与人之间的“远”,其实是情感上的隔阂;“近”,是情感上的亲密。
那么,为什么“我”会猜想“你”在情感上对不同的对象有亲疏之分呢? 答:3.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朦胧诗,很费猜想,有一位评选家把这首诗理解为爱情诗:表现着爱情还不够巩固的一对青年男女之间彼此的惶恐不安。
那么,你眼中的《远与近》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呢?答:2,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简要分析第二小节在思想感情上的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运用。
答:2.《雨巷》诗首尾两节只有两个字不一样,请具体分析作者采用这种写法的原因及艺术效果。
答:3.对《雨巷》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正是“风雨如磐”的社会的缩影。
B.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但又不断探索着、追求着的知识青年。
C.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丁香姑娘,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D.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绝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簌sù簌潺chán 潺颤chàn抖树荫yīnB.寂寥liáo 彳chì亍chù颓圮pǐ篱lí墙C.惆怅chàng 召zhào唤鹧zhè鸪蹲zūn 伏D.蜻蜓tíng 鹳guàn 鸟悄qiāo 然悠yōu 长4,下面对本单元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何其芳的《欢乐》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热情,感受敏锐独特,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 2.5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芬芳彳亍彷徨悠长B.寂寥愁怨冷漠凄清C.墓草休止哀曲羡艳D.迷茫颓圮惆怅凄惋解析:选D。
D项,“凄惋”应为“凄婉”。
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A.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B.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D.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解析:选B。
B项,“他死了”后应停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歌是一种抒情文体,爱情诗歌的抒情方式常常是以一定的______来表达,采用何种意象又源于诗人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
②这几位诗人都是现代意识较强的诗人,______了中国古典诗歌和新诗的某些传统,对抒情气氛的营造,对诗歌意境的重视都是中国诗歌注重含蓄蕴藉的体现。
③现代诗人吸收中外诗歌深致______的特点,把新颖的意象创造视为新诗艺术表现的首要任务。
A.意象继承婉约B.意象承传含蓄C.景象承传婉约D.景象继承含蓄解析:选B。
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景象:指景色,情景。
继承:继续做前人未完成的事业。
承传:传下去。
婉约:委婉含蓄。
含蓄:(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前在中国周边出现的一些事态,有不少缘起于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制造麻烦“阻击”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
B.通过人工增雨措施,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今年共增加降水近43亿立方米。
C.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决定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能否平安度过“广寒宫”低达零下180摄氏度的寒夜。
D.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的工作人员在彩涂板上涂上一层氟碳层,被称为南极建筑中最好的“防晒霜”。
解析:选B。
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C项,不合逻辑,应改为“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与否”。
D项,“被”前缺主语,应加上“这种氟碳层”。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练习:2.6 中国当代诗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6中国当代诗二首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黄陂./皴.裂精湛./绽.裂吭.声/引吭.高歌B.眷.属/卷.轴依偎./煨.汤露.宿/原形毕露.C.开辟./劈.叉僻.静/譬.如渐.染/循序渐.进D.情愫./塑.料渎.职/疑窦.垓.下/惊涛骇.浪解析:A项,pí/cūn,zhàn,kēnɡ/hánɡ;B项,juàn,wēi,lù;C项,pì/pǐ,pì,jiān/jiàn;D项,sù,dú/dòu,gāi/hài。
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要想干好事业就要,倾注心血,甚至“5+2”“白+黑”地加班加点,日夜操劳。
(2)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
他为此,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3)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
A.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殚精竭虑B.惨淡经营殚精竭虑煞费苦心C.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惨淡经营D.煞费苦心殚精竭虑惨淡经营解析:“煞费苦心”,费尽心思。
“惨淡经营”,苦心谋划、经营,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9月13日,四川广安境内普降暴雨,部分地区降雨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上,城区多处路段发生内涝,交通受阻,部分乡镇农田房屋被淹。
B.政府权力和市场活力之间此消彼长,过度的政府权力压抑市场活力,限制市场竞争,有限、科学的政府权力则可以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C.据在阳泉盂县生活了十年的赵平讲,当地私挖滥采现象严重,2008年就已存在,耕地被占不说,农作物也因粉尘污染导致产量大幅降低。
D.9月14日,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一场半决赛,河北队以三人在场的绝对优势最终击败浙江、广西、湖南队,昂首挺进总决赛。
中国现代诗二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诗二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中国现代诗二首三维整合训练基础演练给下列词语加注音。
漪()沦残羹()翡()翠油腻()罗绮()发酵()开垦()黄鹂()火焰()2.适当改动某些词语,使下面这首诗在用韵上更和谐,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头顶一弯月,脚下万盏灯。
新建的火罐上,焊工正夜战。
A.将“一弯月”改为“月一弯”。
B.将“万盏灯”改为“灯万盏”。
.将“一弯月”、“万盏灯”改为“月一弯”、“灯万盏”。
D.以上都不对。
3.选出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B.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D.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4.《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从下列画横线的诗句中找出类似“闹”字那样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而后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①春②别③入④悠B.①笑②惊③潜④见.①依②惊③随④悠D.①笑②别③入④山5.下面这首送别诗,每句空一字,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南浦春甲一川,石桥朱塔雨依乙年年丙客横塘路,丁雨垂杨系画船。
A.过然迎春B.绿天送细.过岸送春 D.绿然送细6.根据下列划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同步练习1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同步练习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撑.着(chēnɡ)颓圮..(tuí pǐ)彳亍..(chì chù)街巷.(xiàng)B.惆怅..(chóu chànɡ)跳跃.(yào)蝈.蝈(ɡuō)打烊.(yàng)C.羡.艳(xiàn)熏陶..(xūn tāo)枕.头(zhěn)贬谪.(zhé)D.彷徨..(pánɡ huánɡ)凄婉.(wǎn)癖.好(pì)信笺.(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悠长寂寥愁怨冷寞B.太息粉芳篱墙操劳C.凄清消散家园女郎D.哀曲迷茫休止凄惋3.文学常识填空。
(1)戴望舒,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_____________”的雅号。
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卞之琳(1910—2000),笔名季陵,著名_____________兼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兼___________研究家。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_____________(与人合著,商务印书馆)、_____________等九部诗集,译有《维多利亚女王传》、_____________、《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等外国文学著作十三种。
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________________”格律化的主张,不赞成盲目抬高新民歌的地位。
(3)卞之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以诗会友,把他们的所谓诗做到了自己兴致的极致。
1934年郑振铎先生将这三位青年诗人的诗作邀齐,合编了一本_____________;由此,中国诗坛也便有了“_____________”的美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文本导学 学习重点 1.分析《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我”“雨巷”等意象特点的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来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2.分析《寂寞》意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意境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体会衬托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彷徨..(pán ɡ huán ɡ) ②彳亍..(chì chù) ③颓圮..(tuí pǐ) ④寂寥.(liáo) ⑤惆怅..(chóu chàn ɡ) ⑥蝈.蝈(ɡuō) ⑦羡.艳(xiàn) (2)多音字①曲⎩⎪⎨⎪⎧ 曲.高和寡(qǔ)曲.径通幽(qū) ②散⎩⎪⎨⎪⎧ 散.打(sǎn )散.失(sàn ) ③曾⎩⎪⎨⎪⎧ 曾.经(cén ɡ)曾.孙(zēn ɡ) ④巷⎩⎪⎨⎪⎧小巷.(xiàn ɡ)巷.道(hàn ɡ) 2.辨形组词(1)⎩⎪⎨⎪⎧ 婉(凄婉)惋(惋惜) (2)⎩⎪⎨⎪⎧ 荫(荫庇)阴(阴影) (3)⎩⎪⎨⎪⎧ 圮(坍圮)杞(枸杞) (4)⎩⎪⎨⎪⎧溯(漫溯)朔(朔月) (5)⎩⎪⎨⎪⎧ 寥(寂寥)廖(姓廖) 3.理解词义(1)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3)惆怅:伤感,失意。
(4)休止:停止。
4.选词填空(1)寂寥·寂寞①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多数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他们最需要“三大保障”,包括生活保障、医护保障和精神保障。
最近,沈阳推行多项举措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寂。
②在老城区打银街北端,有一条旧西门街,能够直通西湖边。
这条约400米长的街巷,两侧民居多修建于清末民初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Ⅰ语文版第6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全方位精练(书稿卷)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彷徨()寂寥()羡艳() 惆怅()颓圮() 彳亍()答案:páng liáo xiàn chàng pǐchì chù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答案:惆怅/稠密/绸缪怅惘/为虎作伥/帐篷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3)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答案:(1)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声音)悲哀而婉转。
(3)十分羡慕。
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答案:(1)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5.语言表达中有一种称为“通感”(也称“移觉”)的修辞手法,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往往可以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把本属于甲感觉范围的印象描写成乙感觉范围的印象。
请你找出《雨巷》中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
答案: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6.熟读诗歌,试回答下面问题。
(1)《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样的境遇?(2)《寂寞》中“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答案:(1)独自、冷漠、凄清、惆怅、迷茫。
(2)“小孩子”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是一个“寂寞”的载体。
课堂巩固(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题。
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7.这首诗的第二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8.这首诗首尾两节只有两个字不一样,请找出来,并具体分析admin采用这种写法的原因及艺术效果。
9.《雨巷》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答案:7.(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句式连贯,音节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惆怅。
8.这两节诗仅第四行所用的两个字不一样。
首节是“逢着”,表明“我”所希冀和追求的目标尚未出现。
这目标就是“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中间五节诗描写了“我”与“姑娘”相逢又离失的经历之后,结尾一节换用“飘过”,表明往事已经过去,但这种经历仍然时时被我回味,在我的记忆中重现。
从结构上看,首尾两节前后照应,趋于完整;在内容上加深主题,使诗歌耐人寻味,余韵悠长。
9.(1)“雨巷”这个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境,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舒缓流动的抒情节奏,富有音乐美。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总体布局较为匀称。
诗中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艺术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诗由“雨巷”定韵,通过“悠长”“姑娘”“芬芳”“彷徨”等词组,形成听觉柔和的ang韵,间隔重复,一韵到底,使全诗的主调统一而和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
寂寞卞之琳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0.分析“蝈蝈”和“夜明表”这两个意象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11.诗歌《寂寞》是如何表现“寂寞”这一主题的?答案:10.“蝈蝈”和“夜明表”分别衬托了他无边无际的寂寞,也成为主人公活着时寂寞的见证和承担之物,不时地向人诉说着生也寂寞死也寂寞的生命形态。
11.诗歌从孩童写起,暗示着“寂寞”的与生俱来。
长大后,与夜明表时时为伴,依然是寂寞。
最后是孤零零地去了。
结构上,跳跃性非常大,将时空高度概括组织到一起,乡下与城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与现代、生与死,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在宏大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倍显寂寞。
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惆怅(chóu)稠密(chóu) 啁啾(chóu) 绸缪(chóu)B.颓圮(pǐ) 祭祀(sì) 枸杞(qí) 汜水(sì)C.彷徨(huáng) 仓皇(huáng) 寂寥(liǎo) 魅力(mèi)D.藩篱(lí) 淋漓(lí) 醨酒(lí) 熏陶(xūn)答案:D解析:A项,“啁”应读“zhōu”;B项,“杞”应读“qǐ”;C项,“寥”应读“liá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怅惘辞藻徜徉伺机而动B.翔实凄婉祥和举止安祥C.忧愁拾零宛转拾人牙慧D.清爽羡艳朦胧轻歌曼舞答案:B解析:“举止安祥”应为“举止安详”。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______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
______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
”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裹起来,______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
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______不是牡蛎的泪珠呢?A.颤动可是因而未尝B.颤抖然而因而何尝C.颤抖然而反而何尝D.颤动可是反而未尝答案:C解析:“颤抖”,抖动;“颤动”,急促而连续的振动,跟语境不合。
“然而”,转折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和句群;“可是”,转折连词,前面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
“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超出预料,在句中起转折作用;“因而”,表示因果关系。
“何尝”,用反问语气婉转地表示从来没有或并不是;“未尝”,用在否定词前表示未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
B.社会上出现的制假贩假现象,并不是一些不法商人的孤立的行为,它往往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26日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造成80多人死亡和200人受伤,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
D.“神舟”七号成功征服太空,中国航天员更是历史性漫步太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真叫人另眼相看。
答案:D解析:“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此处应用“刮目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使用天然气的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漏气的现象,就应当立即截断气源,并迅速地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B. 许多城市都编制了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其中包括:降低市中心建筑的密度,减少市中心交通压力和人口压力,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
C.三鹿集团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兑现承诺,已于1月8日启动对经销商的第二期还款计划,总筹款约5亿元。
D.在美国国会1月8日召开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在清点选举人票后正式宣布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
答案:C解析:A项“如果”与“一旦”语义重复;B项动词“减少”和宾语“压力”搭配不当;D 项缺少主语,去掉“在……上”。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1942年7月(在牢狱中书写)6.“灰烬”“血和泥”等意象的含义是什么?7.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8.本诗表达了admin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手法?答案:6.参考答案:暗示祖国正笼罩在深重的苦难中。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本诗写于1942年及题目“我用残损的手掌”,admin在想象中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侵略者对祖国大地的侵略。
7.参考答案: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
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使admin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解析:前半部分,是admin想象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
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怀。
后半部分,admin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
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用“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
8.参考答案:(1)前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后半部分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的赞美。
(2)本诗运用幻觉这种虚拟手法,将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主要是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的。
解析:诗人在狱中,想象祖国的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
“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等描绘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