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说课稿)(第二课时)《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我和父母说课稿 粤教版

《我和父母》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驻马店地区平舆县第六初级中学的教师代文锋。
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我和父母》。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的。
一、说教材分析《我和父母》是粤教版第三单元《学会交往》第一课题的内容。
第三单元主要围绕学生怎么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展开的,而父母作为学生最熟悉、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能否顺利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对青少年个人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另外,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的内容,本单元《学会交往》是第二单元的升华,在学生认识和了解了自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艺术和技巧。
同时,本课也为下一节《师生情谊》中,师生交往、相处艺术和技巧的教学做了铺垫。
可见本课题在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教材处理在教材的处理上主要依据以下指导思想,即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贴近生活,情感体验,人文关怀,价值取向。
所以,以课本上设计的活动方案及为依托,注重教学的可行性,我设计了一些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学自悟。
二说学情分析我校大多是农村学生,年级就开始住宿,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差,大部分的学生父母在外打工,跟学生相处机会少,学生缺少关爱,沟通。
而这些学生跟所有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样,有比较明显的逆反心理,容易跟父母产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
虽然爱的冲突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任其自由发展将会破坏亲子关系,破坏家庭幸福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化解爱的冲突。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校实际,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的困惑,为学生确立以下学习目标即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充分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2)能力目标:克服逆反心理,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改善亲子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激发子女热爱父母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和长辈的关爱。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上3.1《我和父母》(第2课时)ppt课件

我和父母之
化解 “爱的冲突”
畅所欲言《爱的困惑》: 我们和父母如此血脉相连,
又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爱的冲突”
• 1.与父母产生某种冲突是正 常的现象;
• 2.与父母产生某种冲突有不 良作用;
• 3.积极消除与父母对立的不 良情绪。
3、“爱的冲突”
• (1)自我认为:我们渐渐长大,渴望独立; 希望拥有对自己事情的决策权;希望有自己 的空间,多点自由……
爸爸,我希望你来管管我!
有些同学说,一看电视或上网,他们的父 母就会来干涉,怕因此而影响了学习。可是, 我在家很自由,从来没有压力,无论是看电 视还是玩电脑,父亲从来不管我,也没空管 我。我心里有一种失落感。有时,我真希望 父亲也能像别的家长一样来管管我,让我也 体会到家庭的感觉。
探究园
• P44——45中表现亲子之间“爱的冲突”的情 景
• ④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揭露自己的短处: 如果父母说的是事实,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 缺点和不足,要下决心改正,不要让父母再 为自己操心。如果父母说得太过份,可以找 机会父母谈谈,希望父母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就坦白地对自己说出来,不要把自己缺点和 不足对亲戚朋友说,给自己留一点尊严,并 向父母承诺改正缺点。
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 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 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 就像天空不可能总是湛蓝,我们与父母 之间也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有时我们 与父母相互关爱,有时我们却与父母存 在“爱的冲突”。其实冲突的起因往往 很简单,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
• (2)解决亲子之间“爱的冲突”的办法有:①父 母偷听电话:坦诚地与妈妈谈谈,让她对自己放 心的同时,懂得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如果妈妈还 是不改,就请求爸爸或老师帮助做妈妈的思想工 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就运用法律知识说 服妈妈。因为我国法律保护每个公民依法享有人 身权利(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不 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法律保护等内容)。
我和父母ppt优秀课件6(说课)

1. 宝贝,你的字越写越漂亮,真棒! 2. 你的字怎么还是写成这个样子,我 懒得理你。 3. 儿子,你老师又表扬你写字漂亮, 你是妈妈的骄傲。 4.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我真命 苦!
重难点分析
一.化解“爱的冲突”的妙计: 主动与父母谈心 了解父母的辛苦
要敢于承认错误
要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
二.如何来孝敬我们的父母?
Page 4
二.教学的目标
教科书上明确写出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 ,因此,确定我们的 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认识父母 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 会适当地表 达. 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 感激父母
《我和父母》说课稿
说课件板书
1、教材分析
第一幕
说教材
2、教学的目标 3、教学重难点
第二幕 第三幕
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2、说学法
教学过程(亮点显现)
主讲内容
第一幕 第二幕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Page 3
第三幕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 单元《学会交往》中的《我和父 母》 。由此可见,本册书在整个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而本单元则是学生初中 阶段接触的重要的一个单元。
第一幕 第二幕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三幕
Page
9
导语引入
师生互动 重难点分析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导
语
亲爱的同学们,在开始走进我 们今天的崭新的学习天地之前,先 来考考大家: 你还记得每天的早餐是谁为你准备 的吗? 你还记得身上穿的衣服是谁为你买 的吗?
《我和父母》说课稿

《我和父母》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是我说课课题就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交往》的第一框题《我和父母》。
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要说课的环节,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
而其中的说教材部分包括说教学背景,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
好,接下来就进入说教材环节。
首先,看一下本课的教学背景,本课地位是围绕学生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展开,父母作为学生最熟悉、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能否顺利地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也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对父母的管教开始有抵触情绪。
本课正是帮助学生消除逆反心理,解开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接下来说一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克服“逆反” 心理。
而教学难点是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
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改善亲子关系。
本课确立依据是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关爱都是天生的,但有些时候这种关爱得不到相互理解,反而成了亲子关系之间的阻碍。
一旦孩子和家长产生矛盾,造成冲突,那么对孩子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对多数青少年而言,他们不能很好的与父母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因此,确立重点为正确认识亲子矛盾,难点为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冲突的锦囊妙计。
好,现在我们讲一下本课的教学目的: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父母赋予生命,父母养育成长。
二是教会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和长辈是传统美德。
三是教会他们学会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克服逆反心理。
四是从而让学生与父母建立密切关系,学会化解矛盾的方法,掌握与父母交流的技巧。
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并付诸行动。
现在我们第二环节说教法我会运用多媒体,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活动、讨论、表演、换位思考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画龙点睛法、情境模拟好,第三环节说教学过程:我会请我的学生来做一个小测试,测测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1、父母的生日分别在什么时候?2、什么事最让父母开心?3、什么事最让父母动气?4、在父母从事的工作中,什么时候是最辛苦的?5、父母在单位里,最大的压力是什么?6、父母最突出的优点、缺点分别是什么?7、父母最爱吃什么?不愿吃什么?8、父母爱看哪一类电视节目?9、父母的健康状况如何?10、父母对你寄予什么希望?接下来我会问:同学们完成上述自测题,如能答对7条以上,就可以说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父母;如答对不超过6条,那就是说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自己的父母。
《我和父母》说课稿 粤教版七年级思品说课

《我和父母》说课稿粤教版七年级思品说课
我和父母(说课稿)
一、说教材:
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是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想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教材并不是突出“政治”的课程,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
全人格,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我和父母》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避免把这节课上成“传统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课”、“班会主题活动课”、“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等。
二、说学生:
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我是这样分析学生的:
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
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我们要告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点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
只是每个人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有强弱之分而已。
另外,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强调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何况。
2016粤教版思想品德七上31《我和父母》说课稿

《我与父母》说课稿一、说教材: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就是采用德育的“视野”与“思想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与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教材并不就是突出“政治”的课程,而就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与心理品质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我与父母》以学生与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与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与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所以,我们要避免把这节课上成“传统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课”、“班会主题活动课”、“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等.二、说学生: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我就是这样分析学生的: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
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与解决,将不利于她们的成长。
我们要告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点也不可怕,而且不就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就是不良的.只就是每个人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有强弱之分而已.另外,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强调的就是“用教材",而不就是“教教材”,何况我们手头上的这本新教材正就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更应该体现这一点。
所以,我们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重点、主题或切入点.以我校为例,从地理位置上瞧,我校属于罗湖区的“大西北”,暂住生占60%,学生的家庭环境与条件普遍较差,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家长素质较差,面对这样的学生及其家庭,不能强调太多的沟通方式,毕竟沟通涉及到双方,而仅仅学生单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不理想.于就是,我准备依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这一课,更多地从“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个角度,让学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教案《我和父母》

教案《我和父母》【教学依据】(一)解读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是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想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教材并不是突出“政治”的课程,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我和父母》关注的是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二)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青春期的学生正经历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即“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在思想上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与认可,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想从父母的保护和依赖中挣脱出来。
而这时期的父母往往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形成亲子之间“爱的冲突”。
在行为上喜欢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对父母的态度更多的是疑问和批评,行为冲动较多,与父母之间容易发生冲突。
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问题之一是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我意识较强,加上家庭教育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习以为常,不懂得感恩;问题之二是作为中国茄克之都的晋江市英林镇,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父母与子女交流的时间极为有限,加上有很多外来工的子弟,亲子之间交流的渠道不畅。
这一切都导致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设计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进而改变自己,达到感谢父母、爱父母、孝敬父母,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符合学生所需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想1、坚持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的理念,以“体验式”情境教学为主。
对青春期的孩子单纯的说教只会适得其反,只有让其在切身体验中有所感悟,才能达到老师的引导作用。
3.1.2爱的冲突

以上法则你做到了吗? 如还没有,那赶紧尝试吧!请把你
做错事时要认错 主动说在校的情况 ……
的尝试心得写下来,大家一起分享
哦!
作业2:
如果你和父母现在正存在着“爱的冲 突”,学完这节课后请你尽快化解, 并把你化解的方法和效果写下来与 大家分享哦。
FAMILY=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
A And
爸
Family (家)
M I
Mother I☺
妈 妈 我
L Love 爱
Y You 您
作业1:实践卡
观察父母日常的生活 习惯
看
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
聆听父母的心声、
听 需要、忧虑及压力
做
协助做家务 努力地读书 父母生日时送上祝福
讲
早晨主动问好 外出时向父母说再见
及回来的时间
……
用语言表达你的开心
自主学习(3分钟)
• 默读教材48页,并结合自己与父母发生冲突 的经历,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下列相关问题的答 案,3分钟后比一比谁完成得最好。
• 1、子女与父母产生“爱的冲突”的 原因是什么?
• 2、“爱的冲突”的产生有什么危害? • 3、如何化解“爱的冲突”?
子女:
逐渐走向成熟, 自我意识和独立 意识正在逐步增
爸爷外爸 爷 公妈奶外妈奶婆我爱独立 化
意识正在逐步增
强,视野逐渐开
阔,能力逐渐增 原
强,独立性逐渐
显现,不希望父
母管教
沟通
解
因
父母:
对孩子的关爱 之心没有变, 只是要求更加 严格,免不了 多叮嘱几句。
• 危害:导致双方关系疏远,使父母 忧心,使自己烦恼,使家庭气氛紧 张,破坏了家庭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父母(说课稿)(第二课时)《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一、说教材: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是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想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教材并不是突出“政治”的课程,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我和父母》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避免把这节课上成“传统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课”、“班会主题活动课”、“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等。
二、说学生: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我是这样分析学生的: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
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我们要告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点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
只是每个人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有强弱之分而已。
我准备依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这一课,更多地从“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个角度,让学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地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对父母“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
这些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的需要,也是学生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并掌握一定的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展示在亲子之间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②通过情景体验让学生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的改善亲子关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与父母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
六、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演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活动法,讨论法,情景分析法等学法:1、自主学习2、课堂讨论法3、分析归纳法七、说教学设想: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学生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身体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活起来,动起来。
所以,这一课,我准备采取“诱导式”和“学生自主式”教学活动过程。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通过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联系实际展开讨论3.设置情景解决问 4.归纳小结指导实践等环节设计教学思路。
经过分析、讨论、欣赏和回忆,让学生进行总结,相信会有所领悟。
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学会与父母沟通,感受亲情,学会感恩父母。
八、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每个人都希望与家人永远相亲相爱,尤其是生养我们的父母。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本来是十分美好的事情,却往往不尽人意、事与愿违。
有时候,哪怕是一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烦恼。
如果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和父母对我们的爱放在天秤的两端,那绝对是不平衡的。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会产生冲突呢?我们又该怎么去化解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思想品德第三单元“我和父母” 中的第二个内容: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问题探究一: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探究园: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完成书上探究园的图表题。
书上八幅漫画中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经历?举例说明。
师:看来许多同学都有过与父母之间或多或少的冲突体验。
是父母变了,还是自己成熟了,你也许会感到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比从前增添了许多。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七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最不讲理的人;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比我聪明。
”为什么会在十四岁的时候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对我们又是如何看的呢?问题探究二:与父母产生冲突有什么危害性?活动设计:辩论规则:将全班同学以中间为界,分成左右两大组,左边代表正方,右边代表反方。
每一方派3名同学作代表,由第一名同学阐述观点,其他两名同学与对方辩论。
辩题:父母管我们究竟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正方观点:多管一些好反方观点:少管一些好学生辩论。
师: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正是出自父母对我们的爱。
(通过辩论,请同学们思考:与父母起冲突是正常现象吗?经常跟父母起冲突会有什么危害性?)问题探究三:化解爱的冲突小锦囊是什么?测试:你对父母了解多少下面我们完成一个小小的测试:你对父母了解多少1、父母的生日分别在什么时候?2、什么事最让父母开心?3、什么事最让父母动气?4、在父母从事的工作中,什么时候是最辛苦的?5、父母在单位里,最大的压力是什么?6、父母最突出的优点、缺点分别是什么?7、父母最爱吃什么?不愿吃什么?8、父母爱看哪一类电视节目?9、父母的健康状况如何?10、父母对你寄予什么希望?老师:同学们完成上述自测题,如能答对7 条以上,就可以说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父母;如答对不超过6 条,那就是说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自己的父母。
老师请一部分同学来回答上述测试。
现场统计:进行全班统计。
公布统计结果,请2名学生谈看法。
(通过这个调查,培养学生换位思考问题。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师:你认为彼此之间缺少了解与冲突本身的关系大不大? 你们认为增进了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要增进与父母的了解必需要先学会理解和沟通:理解、沟通从心开始。
设置情景: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该怎么做?1.当你不小心做错事回到家中时,你会___________ 。
2.当你想玩电脑,妈妈让你做作业时,你会_______ 。
3.当你想买名牌运动鞋,妈妈为难时,你会_______ 。
4.当你父(母)亲病倒在床时,你会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私自翻看你的日记时,你会。
6考试考砸了,回家怎么向父母交待,你会_______________ 。
你认为,要化解冲突、减少冲突,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交流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一定还有成功化解与父母冲突的例子。
请2个同学分享成功化解与父母冲突的例子。
情景故事:李丁是一名初一的中学生,小时侯,他的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出去玩。
李丁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孩子。
可是,在他上中学以后,每天早上,妈妈一大早就催他起床,每当这个时候,李丁就会觉得妈妈真烦,连睡觉都不让他睡够。
有一次,李丁的数学考试只得了67 分,爸爸非常生气地揍了他一顿,还说:考这么差,真丢脸!丁丁觉得委屈极了,他越来越恨爸爸。
到了晚上,丁丁正在看精彩的节目时,妈妈却说:赶快睡觉去!丁丁很不情愿,他想:妈妈真讨厌,连电视也不让我看。
李丁觉得爸爸妈妈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爱他了,同学们,你觉得丁丁的爸爸妈妈爱他吗?你认为李丁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李丁应该怎么做才对呢?学生交流总结: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尽管父母的方法有时并不是很得当,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他们对子女深深的爱。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冲突呢?看来都是爱惹的祸。
这种爱中有苦涩也有甜蜜,如何去掉爱中的苦涩,让爱更甜蜜,这就要我们懂得一些化解冲突的方法,以及如何和父母和睦共处的交往技巧。
(三)归纳小结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爱的冲突1、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2、与父母产生有什么危害性化解冲突小锦囊1、理解与沟通2、解决爱的冲突的锦囊妙计(四)巩固练习辨析父母子女之间“爱的冲突”无消极后果且不易化解。
(五)作业布置:大家下去以后,请完成书上51页到52页的内容,并请父母谈谈他们的看法。
同时也请大家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成长的谈判”,试着与爸爸妈妈签订一分成长协议,与父母来一次真诚、愉快的沟通。
(六)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1 、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广爱的冲突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2 \、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危害性、与父母冲突的危害性化解冲突小锦囊J 2、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七、教学反思一堂课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他们往往“明理”但却无法“践行”,也就是不能把对父母的爱持之以恒的落实到行动当中。
因此,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需要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
在课后要及时的加以引导,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继续跟踪情况,同时也要请家长参与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