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七作文审题立意第56练名言警句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练 第56练 名言警句型命题

名言警句型命题[技法点拨]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捕捉关键语句。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材料中有关评议性的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
2.注意由表及里。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
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全面准确地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规范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审题轨迹:请你尝试着记录下自己的审题思路。
答:(2)立意定位:①请用一段话概括自己确定的写作主旨。
(不少于40字)答:②根据自己确定的主旨,拟定出恰当的作文题目。
(1~2个)答: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你对这句谚语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1)审题轨迹:请你尝试着记录下自己的审题思路。
答:(2)立意定位:①请用一段话概括自己确定的写作主旨。
(不少于40字)答:②根据自己确定的主旨,拟定出恰当的作文题目。
(1~2个)答: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

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众所周知高中语文中作文是占着很大比例的分数的,而如果在作文中增加一些名言警句也有利于增加我们文章的韵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欢迎大家阅读!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11、失败,我曾尝过它苦涩的滋味,尝得多了竟也品味出甜在其中。
它曾为心灵带来创伤,却也给信念播撒希望的火种。
2、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高尔基3、不再迁就,走向成功,从拒绝平庸开始!4、不经艰辛努力而得到的成功,即使是一次。
也要比一百次的失败还不幸。
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6、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7、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8、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9、迁就平庸,可能会离艰险的急流远一点,但同时,惰性就多一点,冲劲就少一点,成功的希望就渺茫一点。
10、失败不是筛子,但它能滤去你的幼稚和不切实际的臆想,使你少些单纯多些成熟,少些脆弱多些坚强。
11、你如果能将一部分献给成功者的鲜花献给失败者,那么这世界上会有更多成功的曙光。
12、失败固然不是成功,但在失败之时能接受教训,信心百倍地重新开始再次投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1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14、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15、世界是不完美的,正因为这样,才有无数为追求完美,逃离平庸的先人。
16、成功像水,是对所耕耘土地盼滋润而不是永久的收获;失败如风,是对理想双翼的测验,而不是无底的深渊。
17、在人生这部雄浑的交响曲中,失败常常被谱作第一乐章。
如果想躲开失败避开挑战,那只能离成功之门更远。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阜阳城郊李卫全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
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性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立意。
例1: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
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
第二步:抓关键词。
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欣赏换成其他词。
第三步:理清关系。
要注意分析欣赏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名牌学校,也就意味着当自己比他人出色的时候;而同样,欣赏自己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三四流学校,也就是说当自己不如他人的时候。
这个关系理清楚了,对于我们准确立意十分关键。
第四步:准确立意。
结合上述的分析,再整理一下语言,可以立意为:人在高处时,我们需要欣赏他人;人在低处时,我们需要欣赏自己。
也可以从两句中任选一句来立意。
例2: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
讨论的是人生的美,人生的意义第二步:抓关键词。
光明和阴影第三步:弄清喻意、理清关系。
光明和阴影应该是喻体,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本体。
光明当指人生中的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生活平静幸福、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方面;阴影当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和方面。
光明阴影之间的关系必须阐释清楚,二者是共生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多则型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学生版)

精心整理
阳山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稿
课题: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的审题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主备人:林树娣审核人:饶志青授课人:
一、学习目标:
1.2. 1.2.
1.”
2.意了。
”
②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
要求:综合材料内涵,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冯玉祥:
拿破仑:
两则材料主要内容:
得出立意:
(二)堂上合作交流
1.多则型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有几种类型?在审题立意时各采用什么方法?
精心整理
2.多则型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思路:
(三)巩固提升
(对接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17全国卷2)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关于审题的名言警句

关于审题的名言警句1. 怎么写名言名句类的作文题首先,抓住关键词。
其次,理解名言名句的含意,尤其是其隐喻性或象征性的含意。
再者,由表及里,挖掘其深意,从中悟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最后,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举个例子:备考关键词:山顶与山腰【常言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非常言】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尼采观点对碰思维火花A// 要想看到世界的美丽,一定要奋力攀登,到达山顶,因为最美好的风景往往在险远处。
同样,在人生的旅程中,也要不断向前,努力拼搏,这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也才能到达人生的顶峰。
也只有站在高处,我们才能心胸开阔,头脑清醒,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思维火花B //站在半山腰看风景,世界真美好。
回看走过的路,我们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开心,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敢而骄傲。
而仰视山顶,我们会看到前方美丽的风景,会为需要达成的目标继续奋斗,会让人生充满希望。
站在半高处,正是生命充满激情又充满希望的时候。
思维火花C //是站在山顶还是在半高处看风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人生就如一次次旅行,关键是行至半山腰,要能够对前方充满希望,要不畏惧前方的路,要能够坚持不懈,奋力向前。
而行至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不骄不躁,继续攀登人生的下一个顶峰。
风景无限,需要看风景的人有一个好心态。
【满分速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圣杜甫于泰山顶峰,一抒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而此前他一定经历了一步步的努力攀登。
一个普通士兵要想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军,也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勇敢地奔向目标,努力到达最高点,才能让人生乘着叶片飞扬。
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26岁回国创业,一开始也遇到重重困难,也遭逢嘲笑和打击。
然而他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名人名言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名人名言1.有哪些适合写高考作文的万用名人名言1、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树2、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莎士比亚3、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雪莱4、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林肯5、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小灯泡儿出自小灯泡儿一篇写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是对先生在吃与人生态度方面的感言。
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
生活的风风火火,轰轰烈烈,不如静静闲坐,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其实生活哪来那么多的轰轰烈烈?有的不过是柴米油盐间的拘囿与爱,是平常日子里的笑与泪,是“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的平淡而已。
6、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顾城7、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菜根谭』8、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
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八月长安9、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韦应物10、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梅尧臣11、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里·斯奈德12、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13、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
——张曙光14、每个人都在愤世疾俗,每个人又都在同流合污。
——『自由在高处』适用于责任的边界,社会底线与公德,对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的辩证讨论等立意。
语出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
姬鹏评论“五星级酒店用马桶刷洗杯子”事件时这样解读原句:“人们一边渴望公共道义的加持,一边却在私利中摇摇欲坠。
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候,人与人总要被生活联系起来。
此刻的事情如果不关己,不免会让自己在未来受困。
”没有众人遵守的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15、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
——莎士比亚16、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苏轼17、如果结果不如你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夏目友人帐』因为中高考越来越接近,蛮多学生也会收藏这种励志类的句子用于激励自己。
适用于把握最后的机会、勇于挑战命运、奋力追求梦想等作文立意。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专项写作指导: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专项写作指导: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一、名言警句的定义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二、出题特点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
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三、常见题型1.单一观点型所谓单一观点型就是试题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只有一个。
如2013年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句话,作者明显强调的是后半部分,即不要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而是放眼世界,突破自我,做有利于社会、世界、人类的事情。
单一观点型是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中最简单的一类,考生可采取以下步骤来审题立意:①明白材料的感情倾向,找准材料所蕴含的真正观点。
如上例,考生的立意点只能是后半句而不是前半句。
②紧扣观点中的关键词一字不改以避免偏题。
③让思想驰骋于材料之外,八方取材,联系社会与人生,写出观点的现实意义,但行文时也一定要用观点中的关键词扣题,切忌游离于关键词。
2.对立观点型所谓对立观点型就是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对立的关系。
对立观点型试题,名言中蕴含着两个观点,这两个观点对立并且没有主次之分,可采取以下几种写作思路:①赞同第一个观点。
凡事有果必有因,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考生可用历史的眼光探究“会这样”的原因。
从此角度立意旨在引导考生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反思历史。
②赞同第二个观点。
名言警句类作文审题(答案)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分析:一:、【写作提示】本作文题目的思考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生一切魅力”“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综合分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
“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
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
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二:【写作提示】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分析,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
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
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言警句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爱默生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威·赫兹里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模块七作文审题立意审题立意: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有思想,源于精神的追求;人有欲望,来自本能的驱动。
思想从前面引导人直行,欲望从后面推动人行走。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无所获。
——摘自网络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美]爱默生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英]威·赫兹里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欲望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欲望是生存的动力,也是毁灭的根本。
对此许多学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
——斯特恩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王尔德
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
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实现之后,却也免不了灾难。
——尤素福·西巴伊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谈谈你对“欲望”的理解。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半个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穆罕默德的话来教育学生:“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
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答案精析
1.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则名言构成。
分析这两则名言得出两个关键词“思考(思想)”与“行为(行动)”。
两则材料互为补充,阐释了思考与行动的辩证关系。
从思考对于行动的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立意为“思考可以指导行动”“思考可以使行动更有效果”等;从行动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行动实现理想”“行动可以实践思考的成果”等;从行动与思考的统一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人生既要会思考,又要有行动”等。
2.写作指导
本则材料选用的是三则名言,每则名言都阐明一种观点。
对于多则材料的作文题目,考生首先应该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找到材料阐述的共同的中心,然后分析各自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三则材料阐述的共同中心是“友情”,但阐述的角度不一样:第一则是说“友情需要责任”,第二则是说“友情需要慢慢培养”,第三则是说“友情最珍贵”。
立意时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进行延伸,也可以综合几个要点进行论述。
如果综合立意,那么要对三则材料进行简单的梳理,体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三则名言构成。
摘自网络的名言,突出的是思想的重要性,表明思想的引导作用。
爱默生的名言,表现的是思考与行为的关系,其实也是思想与行动的关系。
赫兹里特的名言,突出了只有将思想付诸行动才能成功的观点。
具体立意时,可以围绕“思想与行动”“想和做”,选取恰当的材料,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深入问题的本质,表达丰富的哲理。
以“想和做”为例,“想”应该是基础,“做”应该是对“想”的内容的落实。
分析时,要弄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4.写作指导
本作文题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第一段为总领,三段名人名言则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欲望。
斯特恩指出了欲望中也有对知识的渴求,正面肯定了其积极的一面;王尔德提出了无法满足与满足之后的空虚都会导致人的悲剧,这种欲望主要指物欲;尤素福·西巴伊则立足于两面性,进一步指出了欲望成为人生幸福与苦难的根源。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作文题目,要注意的是求同、兼顾、互补,不宜围绕其中一句展开而不顾其他。
“欲望”从表面上看,往往被当作贬义词。
事实上,这个概念需要辩证看待,客观分析其利弊。
此题旨在引导考生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学会辩证看待世间万物。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史铁生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他们都肯定了欲望的合理性,而文艺复兴的伟大之一就在于摒弃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接纳了欲望。
从个人的微观角度来看,欲望是人性的本质,因为我们生来就有对美好和幸福的渴望。
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人类对知识的欲望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源泉。
但正如科技是把双刃剑,欲望也有利有弊,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生。
我们走在追寻的路上,马不停蹄,永不满足,这是幸福也是痛苦。
完
全无欲无求的人生固然是寂灭且了无生气的,但欲壑难填的人生更痛苦。
史铁生在《命若琴弦》中说的“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正有此意。
膨胀的物欲会吞噬生命,也会导致社会的沉沦。
因此,如何对待欲望就成了现实且重要的问题。
周国平认为“灵魂,是欲望的导师,它引导欲望升华”“理性,是欲望的管家,它对欲望加以管理”。
这就启示我们,人的尊严与高贵在于掌控欲望。
如何将物质欲望转化为精神欲望,如何将欲望升华为理想,如何敬畏内心和道德律法,如何将个人私欲融入社会理想,这都值得人类永远叩问。
5.写作指导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意。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
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
“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
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6.写作指导
这句话出自诗人北岛的新书《城门开》出版之际,他接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人林思浩的一次专访。
当时林思浩问道:“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你身上的感受吗?这种类似于化学作用的感受对你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北岛是这么回答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
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
这是非常可怕的。
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
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
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
这也就是你提到的化学反应,与诗歌中的‘通感’近似。
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满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
可见,这里的“细节”指的是我们的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伴随我们成长的人和物。
然而,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分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已经让我们的心无法安然、无
法淡然地去静听一朵花开的声音,无法从容地去品尝生活的原酿,只是一味地匆匆向前奔走,蓦然回首,不禁发出“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慨叹。
所以材料意在提醒我们: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慢慢走,欣赏啊”!更不能因为某种利益而随意删除我们的生活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丢失我们生活的“根”,才能“记得住乡愁”,而不会成为到处飞舞散落的“九秋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