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检测相关规范及标准

专项检测相关规范及标准
专项检测相关规范及标准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392-2007

(4)《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5/T221-2007

(5)《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和热流计法》GB/T10294-2008

(6)《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13475-2008 (7)《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电缆的导体》 GB/T3956-2008

(10)《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11)《额度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7-2008 (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13)南宁市建设委员会文件《南宁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建筑节能工程专项验收核验工作的通知》(南建技[2007]12号)

(14)广西区建设厅文件《关于工程质量检测若干问题的通知》(桂建质字[2005]22号

(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医院检验中心管理规范

医院检验中心管理规范 第一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其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 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知液资源必须加发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 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二章输血申请 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 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 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 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 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敌国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 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 中控制性低血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 施。 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 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 初、复检,并负责调节器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 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 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端正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 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 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敌国科(敌国库)人员其同实施。 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巾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第四章交叉配血 第十四条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第十五条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

无损探伤标准

无损探伤标准 一、通用基础 1、GB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2、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 3、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4、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5、JB 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6、DL/T675-1999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二、射线检测 1、GB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2、GB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3、GB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4、GB/T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图形)分级 5、GB/T 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6、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7、GB/T 12604.2-1990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 8、GB/T 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9、GB/T 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10、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11、JB/T 7902-2000 线型象质计 12、JB/T 7903-1995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13、JB/T 8543.1-1997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14、JB/T 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15、JB/T 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16、DL/T 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 17、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18、TB/T6440-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 三、超声波检测㈠ 1、GB 1786-1990 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2016年最新标准规范清单

2016年最新标准规范清单

不锈钢建筑型材JG/T73-1999 滑模液压提升机JG/T93-1999 混凝土输送管型式与尺寸JG/T95-1999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 GBJ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2006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50117-2014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50121-2005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50122-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 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125-2010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J126-2008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1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土的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T50146-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4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5-201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木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 一、总则 (一)为实现灌区工程质量目标,加强对水利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落实自治区水利厅和国家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特编制本技术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工程技术标准执行实施管理,各有关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参建单位均应遵守执行。 二、编制依据 本制度依据但不限于以下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如经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7 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 53 号令)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 (四)《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 81 号令) (五)《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7) 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项目执行技术标准清单见后附。 三、检查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规定 1.水利工程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试验等参建单位应加强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定严格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管理制度,有关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 2.工程建设单位管理文件、项管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检测方案等主要文件均须列入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要求; 3.工程建设单位,项管、勘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建设各方须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贯彻和培训并有记录,能及时采用现行标准,建立有效的技术标准清单,有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负责机构及人员,对贯彻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有相应经费支撑; 4.贯彻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必须从工程开始抓,从勘测、设计、施工、项管、监理、检测、验收各阶段全过 程抓,从建设、设计、施工、项管、监理、检测等各工程责 任主体全方位抓,从相关各类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全方面抓,抓落实,抓贯彻,抓检查、抓整改、抓闭环;

无损检测分类表和国际标准

一、通用与归纳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能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能条件锻钢件无损探伤JB/T 7406.2-1994 试验机术语无损查看仪器 JB/T 9095-1999 离心机、别离机锻焊件惯例无损探伤技能规范JB/T 10059-1999 试验机与无损查看仪器类型编制办法 二、外表办法 GB/T 5097-1985 黑光源的直接鉴定办法 GB/T 9443-1988 铸钢件浸透探伤及缺点显现迹痕的评级办法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办法 GB/T 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查验办法 GB/T 12604.3-1990 无损查看术语浸透查看 GB/T 12604.5-1990 无损查看术语磁粉查看 GB/T 15147-1994 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浸透查验办法 GB/T 15822-1995 磁粉探伤办法 GB/T 16673-1996 无损查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丈量GB/T 17455-1998 无损查看外表查看的金相复制件技能 GB/T 18851-2002 无损查看浸透查验规范试块 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JB/T 5442-1991 紧缩机主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查验办法和缺点磁痕的分级 JB/T 6062-1992 焊缝浸透查验办法和缺点迹痕的分级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能条件 JB/T 6064-1992 浸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能条件 JB/T 6065-1992 磁粉探伤用规范试片 JB/T 6066-1992 磁粉探伤用规范试块 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查验 JB/T 6719-1993 内燃机进、排气门磁粉探伤 JB/T 6722-1993 内燃机连杆磁粉探伤 JB/T 6729-1993 内燃机曲轴、凸轮轴磁粉探伤 JB/T 6870-1993 旋转磁场探伤仪技能条件 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浸透探伤 JB/T 6912-1993 泵商品零件无损查看磁粉探伤 JB/T 7367-1994 圆柱螺旋紧缩绷簧磁粉探伤办法 JB/T 7411-1994 电磁轭探伤仪技能条件 JB/T 7523-1994 浸透查验用资料技能需求 JB/T 8118.3-1999 内燃机活塞销磁粉探伤技能条件 JB/T 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JB/T 8466-1996 锻钢件液体浸透查验办法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查验办法 JB/T 8543.2-1997 泵商品零件无损查看浸透查看 JB/T 9213-1999 无损查看浸透查看A型对较量块 JB/T 9216-1999 操控浸透探伤资料质量的办法 JB/T 9218-1999 浸透探伤办法 JB/T 9628-1999 汽轮机叶片磁粉探伤办法 JB/T 9630.1-1999 汽轮机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办法

技术标准、规范清单

技术标准、规范清单 (截止到2011年5月30日) 一、国家标准、规范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适用于尾矿库使用危险化学品) 8、《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适用于尾矿库) 9、《防洪标准》(GB50201-1994)(适用于尾矿库) 1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11、《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 12、《电气设备安全导则》(GB/T25295-2010)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 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适用于高硫矿山) 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1993) 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2、《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3、《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适用于尾矿库) 25、《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 26、《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1993)(适用于有带式输送机的矿山) 27、《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99)(适用于有机动工业车辆的矿山) 28、《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1985)(适用于有起重机械的矿山) 2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适用于有起重机械的矿山) 3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于项目工程建设、检修的无损检测管理。 2.目的 明确本项目对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要求,规范无损检测的实施,并确保其结果的真实、公正。 3.定义 3.1 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由总承包项目部直接委托,并通过业主单位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为按总承包项目部指令对各施工承包商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3.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各施工承包商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委托,并通过项目认可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承担委托方承包范围内内的无损检测工作。 4.职责 4.1 公司项目部: 4.1.1 负责制定项目无损检测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 4.1.2 负责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4.1.3 负责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4.1.4 负责向项目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发出工作指令; 4.1.5 负责受理各施工承包商对无损检测单位和人员的投诉,组织仲裁无损检测的技术性争议。 4.1.6 负责组织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准入审查; 4.1.7 负责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

4.1.8 负责敦促施工承包商为无损检测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1.9 负责协调全项目范围内施工与无损检测的交叉作业。4.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 4.2.1 建立满足项目要求的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制度、规程,编制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和相应工艺; 4.2.2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尽量保证检测与施工进度同步,质量、工期、服务并举; 4.2.3 强化自身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和出具检测报告,并确保其准确性; 4.2.4 积极配合总承包项目部、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无损检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4.2.5 根据项目要求,妥善保管放射源,严格履行放射作业管理的相应手续; 4.2.6 按项目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交无损检测统计报表。 5.工作程序及要求 5.1 项目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建筑工程施工依据标准清单

建筑工程施工依据标准清单 第一章地基基础 一、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处理质量监督检查要点(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6-99 5、施工图纸设计文件 二、建筑桩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 94-94 5、国家建筑工程总局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4-80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2003 三、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检查依据) 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RFJ01-2002 5、《97沪防-561》图集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7、施工设计文件(包括技术核定单和有关的标准图集) 8、其它涉及本工程的合同,会议纪要等有关文件; 9、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办法 A、《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B、《上海市民防条例》市人大常委会第14号公告; C、《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01]国人防办字第11号; D、《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2003]国人防办字第18号; E、《人民防空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国人防办字[1995]34号; F、《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收规定〉的通知》建设部建建[2 000]142号; G、《关于印发〈上海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业务具体规定〉的通知》沪建质监总(1999)第01 9号; H、《关于本市民防建设工程试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通知》(沪民防[2001]107号); I、《关于调整本市民防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沪民防[2004]第47号。 第二章结构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国家电网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20160410)

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一法律 1 2009年第3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2014年第9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96年第7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4 2010年第39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 2011年第4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 2013年第8号主席令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 1999年第1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 1999年第2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9 2014年第1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版) 10 2002年第74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2002年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评法 12 2004年第2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3 2004年第3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4 2008年第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5 2009年第1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6 2014年第 4 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法规 (一)行政法规 1 1984年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2 1987年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 理办法 3 1993年120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4 1998年239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5 1998年253号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 2000年279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 2003年393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8 2005年432号国务院令电力监管条例 9 2006年466号国务院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无损检测2级超声相关试题

...../ 1、JB/T4730.3-2005标准一般要求中,探伤仪工作频率由原来的1~5MHz改为0.5~10MHz,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使用范围扩大到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 (2)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 (3)增加了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钢板的超声检测内容;增加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超声检测内容;统一爆炸和轧制复合钢板超声检测内容 (4)将焊缝超声检测厚度范围扩大到6~400mm;增加钢焊缝超声检测等级分类的内容;增加T型焊缝超声检测内容,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检测内容 (5)增加壁厚大于或等于4.0mm,外径为32~159mm或壁厚4.0~6mm,外径大于或等于159mm的钢制压力管道环焊缝超声检测内容;增加壁厚大于或等于5mm,外径为80~159mm或壁厚5.0~8mm,外径大于或等于159 mm 的铝及铝合金接管环焊缝超声检测内容 (6)增加了对壁厚小于3倍近场区工件材质衰减系数公式的修正 因此JB/T4730.3 -2005超声部分将探伤仪工作频率由原来的1~5 MHz改为0.5~10MHz 2、JB/T4730.3-2005标准对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各有哪些规定? (1)探伤仪性能 a)工作频率:0.5MHz~10MHz b)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误差不大于5% c)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d)率减器:80dB以上连续可调,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大于1dB (2)探头 a)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b)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a)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称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b)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c)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 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 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d)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 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3、超声检测时,对灵敏度的补偿有几种? 一般有三种:(1)耦合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2)率减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对材质率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3)曲面补偿:对检测面是曲面的工件,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块,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曲面补偿 4、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类型识别是如何规定的? 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类型主要分为点状缺陷、线性缺陷、体积状缺陷、平面状缺陷和多重缺陷五种。缺陷类型的概念在国内主要由CVDA-84《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提出,是进行断裂力学计算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参数。为了满足在用承压设备的检验和断裂力学计算的最低要求,标准在附录L中对缺陷类型识别进行详尽的规定。 ?缺陷识别是通过探头从两个方向扫查(即前后和左右扫查),观察其回波动态波形来进行的。缺陷类型只用单个探头或单向扫查识别是不太可能的,一般采用一种以上声束方向作多种扫查,包括前后、左右、转动和环绕扫查等,通过对各种超声信息综合评定来进行缺陷类型识别。 5、JB/T4730.3-2005标准对缺陷定性和缺陷性质估判是如何规定的? 目前在无损检测行业对缺陷定性的理解就是准确判定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缺陷的性质(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等)。但由于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方法的检测参数主要是回波波幅和声波传播的时间,仅根据上述两个参数,要想准确地判定缺陷的性质是有很大的困难的,为了保证JB/T4730.3-2005标准能满足实际工程项目对缺陷定性定量的要求,因此JB/T4730.3-2005标准在对缺陷类型识别的基础上,规定了缺陷性质估判依据: ?a)工件结构与坡口形式

食药监财便函〔2015〕139号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标准

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建设,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水平,规范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管理,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有关部门审查项目初步设计和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食品检验检测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食品检验检测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对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提出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 第五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六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规模,应根据服务范围内的辖区常 住人口数、检验检测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规模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具体建筑面积按插入法计算; 3. 计算结果四舍五入精确到十位数; 4. 以上建筑面积不含地下车库面积及人防面积; 5. 各级快检车车库面积另计,每车按建筑面积40卅计。 第八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由房屋建筑、场地和设备构成。 第九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房屋建筑应由基本实验用房、业务用房、 管理用房、保障用房等用房构成。各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用房组成详见附表1。 第十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场地应由道路、绿地、停车场地等构 成。 第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设备应由建筑设备及实验设备构成

2019年省建筑节能检测员考试题{B卷}

建筑节能检测员 [B卷] 考试题 成绩: 准考证号 项1分,共计 (每个选 20分) 择题 一、单 项选 1、水蒸气扩散是由引起的湿迁移过程。B A、温差 B、水蒸气分压力差 C、大气压 D、毛细作用 2、依据GB/T8484-2008,检测抗结露因子中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 为℃,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C A、10±0.5 B、15±0.5 C、20±0.5 D、25±0.5 3、我国标准分为:。B 业标准 A、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 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内部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门标准和内部标准 4、玻璃遮阳系数是通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透过标准mm透明 B 。 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的比 值 A、2 B、3 C、4 D、5 5、传热系数K与传热阻 R0关系是。(d:厚度△t表面温差)A A、K=1/R0 B、K=d/R0 C、K=R0/d D、K=△t/R0 6、JGJ14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应W/(m2·K)。C A、≤0.021 B、≤0.031 C、≤0.041 D、≤0.051 。C 7、依据GB/T13475-2008,试验室内测定墙体保温性能的项目为 A、热阻 B、导热系数 C、传热系数 D、蓄热系数 J GJ134-2001和浙江省标准 8、《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3/1015-2005规定,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8规定的A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等级,不得低于该标 准规定的B级。 A、3 B、4 C、5 D、6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编制:______ 审核;______ 批准: 1、目的

1.1无损检测是确保管道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为了规范无损检测的控制程序、内容和活 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无损检测工艺管理、无损检测设备、试剂的管理、无损检测实施的管理及无损检测报告资料的管理等控制环节的基本内容,明确了责任人员、职责范围和控制内容。 2.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无损检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本工程无损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为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渗透检测(PT)。 3.职责 3.1本项目部质量管理由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管理,生产部、技术部予以配合。 3.2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实行无损检测责任人员负责制,并接受技术负责人的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和内容 4.1无损检测质量组织结构图

4. 2质量要求 4.2.1质量方针: 科学准确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用户满意 ----是全体员工信守的准则 科学准确一一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测,保证数据准确; 优质高效一一服务热情,按期完成检测报告,客户满意; 持续发展一一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用户满意一一用户满意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 4.2.2质量目标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合格率100% (对不合格的底片要及时补拍并达到合格); 超声波检测准确率》99%检测比例符合率100%检测;指令执行率100%; 射线检测评片准确率》99.95% (明显的缺陷影象特征不得错评和漏评,否则监理有 权建议对评片人员进行清退处理);检测报告准确率100%;标准规范执行率100%。4.3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 理 4.3.1无损检测员应按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经培训考核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测检验人员证》。 4.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规定分为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四种方法和I、U、川三个级别。 4.3.3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证书所注明的方法与级别相适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其中: I级人员可在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工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u级人员可编制一般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在川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川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u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未取得资格的人员,一般只做辅助工作,但可在u级及u级以上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由指导人员复验检测结果,并签字认可。 4.3.4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应从事无损检测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并持有U级RT资格证。 4.3.5无损检测资格证件管理 4.3. 5.1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建立已取得证件的无损检测人员持证台帐(包括单位、姓 名、

实验室检测中心内务管理规范

版次A0 批准柯应坚 1.目的: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根据国家有关实验室规范,结合产品检测实验中心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进入公司实验室产品检测中心的所有人员。 3.职责和权限: 3.1产品检测实验中心隶属于佛山市汇泰龙五金卫浴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用于公司产品的检测及客户参观。 3.2实验中心主任对实验室检测中心的管理负领导责任,实验室检测中心的负责人对实验室检测中心的管理负直接 责任。 3.3实验室检测中心的负责人是实验室的使用和现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1)负责实验室产品检测中心的日常管理,组织安排测试任务的顺利进行; (2)负责实验室访客接待; (3)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申购; (4)负责组织实施实验室的改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和报废申请; (5)负责管理实验室业务流程,指导检测人员准确地完成各项检测工作; (6)负责实验室质量控制,审核、监控测试的数据和结果; (7)负责指导实验报告和测试报告的编写以及实验室的文档管理; (8)负责实验室安全检查以及突发事件处理; (9)负责实验室日常卫生,严格执行实验室日常卫生制度。 3.4 实验室检测人员在实验室检测中心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4.基础管理: 4.1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公司产品实验检测中心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4.2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服从实验室负责人的安排,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人身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4.3所有送检样品的人员只可进入检测中心办公区,不可进入现场,所有样品均须标注清楚物料编码或型号,检测人 员对无任何标识的样品予以退回。 4.4实验室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30。若需加班使用实验室,应事先提出申请并经批准, 以安排人员值守。周一至周六须提前1小时申请,周末加班须在周六完成申请。同时联络管理水电气资源的责任部门予以配合。 4.5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外单位来访人员如需进入实验室,必须经批准同意后,并在实 验室相关人员陪同下才能进入实验室,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批准,严禁拍照。 4.6未经实验室负责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关、使用和移动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 4 .7不得在实验室饮食、娱乐和其它与实验检测工作无关的活动,实验室不可存放与实验和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 4.8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 5.安全管理: 5.1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潮、防雨等工作。 5.2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内部人员要严格执行并督促外来人员遵守。 5.3检测人员在实验检测前必须熟悉各类仪器的性能并进行安全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作好必要的安全防护。 仪器设备在运行中,检测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标准汇编

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标准汇编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卷(上)(第二版)一、通用与综合 GB/T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 6417-1986 金属溶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 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JB 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 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钢件无损探伤 JB/T 7406.2-1994 试验机术语无损检测仪器 JB/T 9095-1999 离心机、分离机锻焊件常规无损探伤技术规范 二、表面方法 GB/T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T 94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 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 12604.3-1990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GB/T 12604.5-1990 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GB/T 15147-1994 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渗透检验方法 GB/T 15822-1995 磁粉探伤方法 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T 18851-2002 无损检测渗透检验标准试块 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JB/T 5442-1991 压缩机重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JB/T 6062-1992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 6064-19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 JB/T 6065-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B/T 6066-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块 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检验 JB/T 6719-1993 内燃机进、排气门磁粉探伤 JB/T 6722-1993 内燃机连杆磁粉探伤 JB/T 6729-1993 内燃机曲轴、凸轮轴磁粉探伤 JB/T 6870-1993 旋转磁场探伤仪技术条件 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渗透探伤 JB/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 JB/T 7411-1994 电磁轭探伤仪技术条件 JB/T 7523-1994 渗透检验用材料技术要求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综述

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方法 田斌守 摘要本文综述了几种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适用条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节能检测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非稳态法当今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活动必然导致前所未有的资源能源消耗速度。而许多资源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刻不容缓。据介绍,我国目前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而建筑能耗也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7.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趋势很大,很可能是我国今后能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建筑节能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中的一项,受到高度重视。建设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其中包括若干强制性条款,目前正在建设领域逐步实施。 建筑节能工作从流程上可分为设计审查、现场检测、竣工验收三个大的阶段。对节能建筑的评价,从建设前期对施工图纸审查计算阶段、向现场检测和竣工验收转移是大势所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也是落实建筑节能政策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筑节能检测都执行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它是最具权威性的检测方法,它的发布实施,为建筑节能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使得建筑节能由传统的间接计算、目测定性评判到现在的直接测量,从此这项工作进入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间接到直接、由感性判断到科学检测的新阶段。 根据我们对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和现场检测的可实施性的分析,我们认为能够在实验室检测的宜在实验室检测(如门窗等作为产品在工程使用前后它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只有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对它的检测只能在现场进行。因此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最主要的项目是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这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如何准确测量墙体传热系数是建筑节能现场检测验收的关键。目前对建筑节能现场检测的、围护结构(一般测外墙和屋顶、架空地板)的

国网标准、规范、文件清单

有效文件清单 国家标准 1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XG1-2009) 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3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XG1-2009) 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2005) 5 《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 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4/XG1—2008) 8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9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 10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 11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 12《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2003) 1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 14《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2011)

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 9000:2005)》(GB/T 19000—2008)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2008)》(GB/T 19001—2008)17《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18《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GB/T 24004—2004)1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22《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26—2007)2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2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1996)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2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2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2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3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1993)

国外主要无损检测标准(含中英文名称对照)

国外主要无损检测标准(含中英文名称对照)

ASTM A 754/A 754M-1996X射线荧光法测量涂层厚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Coating Thickness by X-Ray Fluorescence ASTM B567-1998用β射线背散射法测量涂层厚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Coating Thickness by the Beta Backscatter Method ASTM B568-1998χ射线光谱仪法测量涂层厚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Coating Thickness by X-Ray Spectrometry ASTM C637-1998辐射屏蔽混凝土用集料的标准规范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Aggregates for Radiation-Shielding Concrete ASTM C638-1992辐射屏蔽混凝土集料组分的描述术语 Descriptive Nomenclature of Constituents of Aggregates for Radiation-Shielding Concrete

ASTM C1455-2000用γ射线谱法无损检定仍然有效特殊核材料指南 ASTM D2599-1987X射线光谱法测定汽油含铅量的试验方法(05.02) Test Method for Lead in Gasoline by X-Ray Spectrometry (05.02) ASTM D4294-1998用非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石油产品中含硫量试验方法 Sulfur in Petroleum Products by Non-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Method of Test for (05.02) ASTM D4452-1985土壤样品的X射线照相法X-Ray Radiography of Soil Samples ASTM D5059-1998X-射线光谱法测定汽油含铅量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Lead in Gasoline by X-Ray Spectroscopy (05.03) ASTM D5187-1991X射线衍射法测定煅烧石油焦炭中结晶尺寸(LC)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Crystallite Size (LC) of Calcined Petroleum Coke by X-Ray Diffraction (05.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