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检测相关规范及标准

合集下载

现场检测专项方案

现场检测专项方案

蚌埠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区雨污分流工程现场检测专项方案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日蚌埠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区雨污分流工程现场检测专项方案审批一览表编制:审核:审批:第二章编制依据1、蚌埠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区雨污分流工程施工施工图纸2、现场踏勘所掌握的资料。

3、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T231-98)及安徽省有关施工规定。

4、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

5、公司现有的人员、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7、《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及《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50228-20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建筑防水手册》及《新型建筑材料实用手册》(第二版)中的有关规定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1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090-98)1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第一章工程概况一、鉴证取样送检经外观初检合格的材料,项目部将相应资料送现场监理,由现场监理和业主主持,按国家规范要求的程序,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样送国家检测部门检验(检测部门必须是省级以上质检单位),只有经过检测合格的产品,方可进行施工。

1.检测结果应做好详细记录,相关原始资料应存档保管。

2.施工质检程序工程建设“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因此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好坏,关系到最终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我公司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施工机具状况检测开始施工前,必须对设备完好程度、设备运转状况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完好性能。

建筑工程检测专项方案

建筑工程检测专项方案

建筑工程检测专项方案建筑工程检测是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目的是确保建筑工程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检测内容1. 结构安全检测:检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承重性能、变形性能等。

2. 施工质量检测:检测建筑材料的强度、密实度、防水性能等。

3. 消防安全检测:检测建筑消防设施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

4. 环境保护检测:检测建筑环境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污染情况。

5. 供水供电检测:检测建筑供水、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

二、检测方法和标准1. 现场检测:通过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测量,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实验室检测:对建筑材料进行取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如强度试验、渗透试验等。

3. 技术规范和标准: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估。

三、检测流程1. 确定检测内容和方法: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检测内容和方法。

2. 选择合适的检测机构和人员: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检测机构和人员进行检测工作。

3. 现场勘察和数据采集: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测量,采集必要的数据。

4. 检测和评估: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测和评估,判断建筑工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5. 发布检测报告: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编制检测报告并向相关方发布。

四、检测的意义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检测可以发现建筑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防止事故发生。

2. 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通过检测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3. 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通过检测可以发现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优化。

4. 守法合规:检测是建筑工程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建筑单位守法合规。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检测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推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作内容。

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内容及标准

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内容及标准

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内容及标准(一)自查内容:1、查证照资质。

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消防安全验收合格证明)、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在用危险性较大设备检测检验报告;基建企业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外包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

2、查管理制度。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领导带班24小时值守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3、查工作现场。

防灭火、防排水系统及防汛物资、通讯系统、紧急避险建设、警示标识;汛期“四个一律”落实情况、防治职业危害措施落实情况。

4、危险源监控。

对本单位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按规定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情况,重大危险源报主管局和安全监管部门备案;5、查政策落实。

2013年国家、省、市安全生产会议、文件以及近期(暑期、汛期)各项防范措施等重点工作部署得到落实。

(二)自查标准1、相关证照资质:必须齐全且在有效期内,按规定进行复审或年检;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各项制度,制度文本健全,每项制度与单位实际相符,有相应落实记录,各种运行、检查、检测记录要有记录人员本人签字。

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承诺制落实。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消除事故隐患。

依法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情况,事故调查报告防范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依法接受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管监察指令执行。

重大危险源备案,应急预案备案。

领导带班交接班要有记录。

3、安全文化建设,尤其是“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生产三级教育。

4、打非治违。

一是院感管理规范。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等重点区域管理,规范医疗操作,杜绝院内感染事故发生。

工程专项检测方案及成果

工程专项检测方案及成果

工程专项检测方案及成果一、检测方案1.检测目的工程专项检测是为了验证工程建设中各项工程质量标准的符合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检测内容(1)结构安全性检测通过对工程结构的材料、构造、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验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2)环境保护检测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3)施工过程监测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4)质量控制检测对工程建设中的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检测方法(1)结构安全性检测采用非破坏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对工程结构进行检测。

(2)环境保护检测采用环境监测仪器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如检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

(3)施工过程监测采用监测仪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如测量工程土壤、水文等数据。

(4)质量控制检测采用材料检测、工艺检测等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4.检测步骤(1)制定检测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检测计划,确定检测内容、方法、时间和人员。

(2)实施检测按计划对工程进行各项检测工作,确保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检测。

(3)数据分析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4)编制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汇总成果。

5.检测要求(1)安全性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检测工作的安全性。

(2)准确性检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确保结果的真实性。

(3)及时性检测工作要及时完成,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

二、检测成果1.结构安全性检测经过非破坏检测,对工程结构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工程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各项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发现安全隐患。

2.环境保护检测通过环境监测,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了检测。

管桩专项检测方案

管桩专项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2. 《预制管桩质量检验标准》(GB/T 13477-2015)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GB/T 50315-2011)4. 相关地方性施工规范及标准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具体工程位置],工程规模为[具体规模],基础形式为预制管桩基础。

设计桩长为[具体长度]米,桩径为[具体直径]毫米,桩身强度等级为C[具体等级]。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具体值]千牛。

三、检测目的为确保预制管桩施工质量,验证单桩竖向承载力,本方案旨在通过以下检测手段,全面评估预制管桩的施工质量和性能:1. 检测预制管桩的桩身完整性。

2. 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四、检测内容及方法1. 预制管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或超声波法等。

-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10根。

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静载荷试验法。

-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3. 预制管桩桩身质量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

-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

五、检测流程1. 现场准备: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规范、仪器设备,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2. 现场检测:按照检测方法进行现场检测,记录检测数据。

3. 数据处理: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4.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六、检测结果评定1. 预制管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应符合《预制管桩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预制管桩桩身质量:检测结果应符合《预制管桩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七、结论通过本次管桩专项检测,如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则预制管桩施工质量合格,可继续进行后续施工。

试验检测专项方案

试验检测专项方案

一、背景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试验检测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规范》6.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规范》7.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8. 项目合同及施工图纸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项目部成立试验检测小组,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的组织实施。

2. 试验检测小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试验员、检测员等组成。

3. 各成员职责如下:(1)项目经理: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的全面领导;(2)技术负责人:负责试验检测技术指导、方案编制及实施;(3)质量负责人:负责试验检测质量监督、验收及问题处理;(4)试验员:负责试验设备的操作、试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5)检测员:负责检测设备的操作、检测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四、试验检测内容1. 进场材料检测:对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砂浆、钢筋等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工程实体检测:对已完成的工程实体进行检测,如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等。

4. 隐蔽工程检测: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测,如桩基、地基基础、防水等。

五、试验检测方法1. 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项目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2. 检测仪器: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检测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确保检测工作的专业性。

六、试验检测结果处理1. 试验检测数据应及时记录、整理,并形成检测报告。

2. 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数据、结论等内容。

3. 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质量负责人签字后,提交给项目经理审核。

4. 项目经理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方案

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方案

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中,试验检测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科研实验、医学诊断、食品安全检测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造假、实验不严谨、仪器设备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信力。

因此,建立一套专项治理方案,严格规范试验检测行为,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公信力,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目标: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全面的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方案,提高试验检测行业整体水平和公信力,保障人们的健康和权益。

原则:1.科学性原则: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试验检测,并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2.规范性原则:制定统一的试验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试验检测过程规范有序。

3.实用性原则:试验检测方案具有实用性,能够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试验检测需求。

4.公正性原则:确保试验检测过程公正、公平、透明。

三、内容和措施1.建立试验检测行业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试验检测相关标准和规程,监督和管理试验检测行为。

2.制定试验检测人员资质认证制度,建立试验检测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3.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确保试验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造假等不良行为。

5.加强对试验检测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针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和惩戒。

6.加强试验检测行业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行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7.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试验检测行业的认知和了解,增强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

四、预期效果1.提高试验检测行业整体水平和公信力,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减少数据造假和不良行为,提高科学研究和试验检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3.增强公众对试验检测行业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

4.促进试验检测行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国家建设检测专项资质标准

国家建设检测专项资质标准
GB50202—2002
有竖向增强体的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静载试验
JGJ79—2002 桩总数的 0.5%~1%,且不少于 3 点
桩身质量
开挖检查 取芯、标贯、动 JGJ79—2002 桩总数的 1%~2%; 其中 CFG 桩、素砼桩
探 静探
GB50202—2002 至少应为桩总数的 10%(可采用低应变法)。
按设计是否进行,桩总数的 1%且不少于 3 根
桩总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20 根;每个柱下承 台不得少于 1 根;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 尚应选取 10%的桩进行钻孔取芯法或声波透 射法检测。
GB50202-2001 设计要求
锚杆 试验
锚杆锁定力
4
检测
验收
锚杆承载力 锚杆承载力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
7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1、检测范围 钢结构工程焊缝质量无损检测、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节点及机械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及 高强度螺栓力学性能试验检测、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
2、检测机构应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 100 万元人民币; (2)所申请检测资质对应的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 (3)人员要求: ①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了相关检测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 少于 10 人,其中有从事钢结构检测工作 3 年以上并具有高级职称不少于 2 人,中级职称不 少于 3 人,内含 1 人应当具备二级以上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②从事钢结构焊缝质量无损检测的技术人员应持有相关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 书,并应有 2 名以上持有相关部门Ⅱ级以上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 ③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检测报告审核人须具备 5 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应具备高级 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4)检测机构必须具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并具备相应的工作场所; (5)检测机构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行。 (6)仪器设备应满足: ①焊缝质量无损检测 具有金属超声仪 1 台以上,并配备相应的探头、标准试块等; ②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 防腐膜测厚仪 1 台、涂层厚度测量仪 1 台、测针、钢尺等仪器。 ③节点及标准件力学性能检测 万能材料试验机、超声波探伤仪、冲击试验机、拉拔力测定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分光 光度仪、分析天平、高强螺栓轴力检测仪、高强螺栓扭矩检测仪、洛氏(维氏)硬度计、金 相显微镜、游标卡尺等。 ④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 具备相应精度要求的水准仪 1 台以上、相应精度要求的经伟仪 1 台以上、钢尺等长度测 量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392-2007
(4)《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5/T221-2007
(5)《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和热流计法》GB/T10294-2008
(6)《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13475-2008 (7)《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电缆的导体》 GB/T3956-2008
(10)《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11)《额度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7-2008 (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13)南宁市建设委员会文件《南宁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建筑节能工程专项验收核验工作的通知》(南建技[2007]12号)
(14)广西区建设厅文件《关于工程质量检测若干问题的通知》(桂建质字[2005]22号
(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