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5-20

合集下载

【精编】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26-30.doc

【精编】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26-30.doc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26(习题课)无机物的推断1.复习重点:1、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重要的元素(CL、Br、N、S、H、O、Si、Na、Mg、Al、Fe、Cu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是分析解决推断题的必备的基础知识。

2、以网络的形式让学生自我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筑学生自我的知识框架3、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框图题两大题型,解选择题要谨防题设的陷井。

解框图题不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特殊性质找到题眼后顺藤摸瓜,另一种是缩小范围后发散推理。

2.难点聚焦1.氯元素的知识网络2.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H2O=NaHCO3+HClO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Cl2+NaHCO3=NaCl+CO2↑+HClO(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 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3H2O=Fe(OH)3↓+3HClO(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如:硫酸亚铁溶液遇漂白粉:2Fe2+ + 5ClO- + 5H2O = 2Fe(OH)3↓+Cl- + 4HClO漂白粉遇亚硫酸酸盐:ClO-+SO32-=Cl-+SO42-−∆2HCl+O2↑(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5)次氯酸钙中的Ca2+、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

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溶液中:Ca(ClO)2+CO2+H2O=CaCO3↓+2HClO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Ca(ClO)2+Na2CO3=CaCO3↓+2NaClOCa(ClO)2+NaHCO3=CaCO3↓+HClO+NaClO3.碳、硅及化合物的联系网络4.氧及其化合物相互联系5.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二、3.例题精讲例1、(2003江苏高考)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

高考化学复习历年高频考点 题型与知识专题讲解 十五 选考有机化学基础

高考化学复习历年高频考点 题型与知识专题讲解 十五 选考有机化学基础

高考化学复习历年高频考点题型与知识专题讲解专题十五:有机化学【题型特点】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①选最长碳链主链,称某烷。

②编号位,离支链近一端开始编号。

③写名称:支链位置-支链数目支链名称主链名称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写。

2.含一种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 (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醛、羧酸)①选主链:选定分子中含官能团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烯”;“某炔”;“某醇”;“某酸”等。

有多个同种官能团时,可按官能团的数目称为二某,三某等,如丙二醇,戊二酸等。

②编序号:从距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③写名称:步骤与烷烃命名方法步骤相同。

3.含苯环的有机物的命名(1)苯作母体的有苯的同系物、卤代苯、硝基取代物(2)苯作取代基:当有机物除含苯环外,还含有其他官能团,苯环做取代基 4.含多种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命名命名含有多个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要选择优先的官能团作母体 官能团作母体的优先顺序为:羧酸>酯>醛>酮>醇>烯 【真题感悟】1. (2016浙江 )(CH 3)3CCH(CH 3)CH(CH 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6上海)CH 3CH(CH 3)CH(C 2H 5)CH 2CH 2C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全国Ⅱ卷)CH 3-CH=CH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4海南) ________________5.(2014四川) ___________________6.(2018全国Ⅲ卷)CH 3C ≡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7课标Ⅱ卷)CH 3CH(OH)C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6全国Ⅰ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16新课标Ⅰ卷)HOOC(CH 2)4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17天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7全国Ⅲ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17课标Ⅰ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13大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16全国Ⅲ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2019全国Ⅲ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2020全国Ⅱ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018全国I卷)ClCH2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15新课标Ⅱ卷)HOCH2CH2C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015江苏)CH2=C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14大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020全国I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020全国Ⅲ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特点】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题模型】(一)根据化学反应现象或性质判断官能团的类别(二)根据题给信息或框图转化关系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芳香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7H6O2,X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X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2 molNaOH,X的结构简式为例题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结构如下所示:(1)一定条件下可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高中化学总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专题练习58 沉淀洗涤

高中化学总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专题练习58  沉淀洗涤

回答下列问题:
( )①洗涤 沉淀的操作是 。 1
FeP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经多次洗涤后所得“FePO4”仍呈棕色,则“FePO4”最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
【答案】 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操作 ﹣2 3 次 Fe(OH)3
越大。若用冰水既可以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又可以减少晶体的损失。
2.软锰矿中含 MnO2 约 , 70% SiO2 约 , 20% Al2O3 约 4%,其余为水分;闪锌矿中含 ZnS 约 , 、 、 80% FeS CuS SiO2共约 7%,其余为水分。科研人员开发了综合利用这两种资源的同槽酸浸工艺,制取 、 Zn MnO2和 。 Na2SO4 其工艺流程如下:
8.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石油、油脂、染料等工业。一种利用低品位铜 矿 、 (Cu2S CuS 及 FeO 和 Fe2O3 等)为原料制取 CuCl 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Ⅶ获得 CuCl 晶体需经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常有无水乙醇代替蒸馏水做洗涤剂的优点是
E K2SO4 (NH4)2SO4 NH3·H2O
4 / 17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 、 I II IV 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过滤;获得沉淀后,要对沉淀进 行洗涤,洗涤在过滤器中进行,则洗涤沉淀的操作是(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后,待水 自然流下,重复操作 2-3 次。


【答案】(1)蒸发浓缩 过滤 (2)降低绿矾的溶解度,减少绿矾的损失
【解析】FeSO4 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FeSO4·7H2O 晶体。

高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 58 个考点精讲3、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1.复习要点认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认识放热反响吸热反响理解反响热焚烧热衷和热及书写热反响方程式2.难点聚焦一、反响热1、化学反响过程中放出或汲取的热量,往常叫做反响热。

反响热用H 表示,单位一般采纳kJ/mol 。

当H 为负值为放热反响;当H 为符号正值为吸热反响。

丈量反响热的仪器叫做量热计。

2、焚烧热:在101kPa时, 1mol物质完整焚烧生成稳固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焚烧热。

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molH O,这时的反响热叫做中和热。

中学阶段主要议论强酸2和强碱的反响。

二、热化学方程式1、书写热反响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1)因为反响热的数值与反响的温度和压强相关,所以一定注明,不注明的是指101kPa 和 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齐集状态不一样,反响热的数值不一样,所以要注明物质的齐集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为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它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分数。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1)依照相关信息写出注明齐集状态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计算相应的反响热的数值。

(3)假如为放热反响H 为负值,假如为吸热反响则H 为正当。

并写在第一步所得方程式的后边,中间用“;”分开。

(4)假如题目还有要求,如反响燃料焚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和相关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将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变换成分数。

三、中和热的测定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精细温度计(精准到0.10C),并进行校正(本实验温度要求精准到0.10C)。

(2)使用温度计要轻拿轻声放。

刚才丈量高温的温度计不行立刻用水冲刷,免得破碎。

(3)丈量溶液的温度应将温度计悬挂起来,使水银球处于溶液中间,不要靠在烧杯壁上或插到烧杯底部。

不行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

2、要想提升中和热测定的正确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1)作为量热器的仪器装置,其保温隔热的成效必定要好。

(完整)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高中化学58个精讲离子反应方程_共存。(绝对精品),推荐文档

(完整)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高中化学58个精讲离子反应方程_共存。(绝对精品),推荐文档
NO2 +3H2O
NO2
O
C17H33C O O
C17H33C O O
C17H33C O
O
C17H33C O O
C17H33C O O
C17H33C O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 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
4NH3+6NO===5N2+6H2O(用氨清除 NO) 2.酸性: 4HF+SiO2===SiF4+2H2O(HF 保存在塑料瓶的原因,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 SiO2 的含量) H2S+CuCl2===CuS↓+2HCl H2S+FeCl2===(不反应)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2O2===2H2O+O2↑
SiO2+2NaOH===Na2SiO3+H2O (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MgO,Al2O3 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 Mg,Al.,一般通过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 是两性氧化物)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大全A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大全A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9、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复习重点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

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难点聚焦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v)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之比。

即均等于该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

2.化学方程式中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即等于各气体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3.遇到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经常视情况将相关物质的质量,一定浓度和体积的溶液、气体体积换算出它们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数找出比例关系后入手运算。

【知识要点】1.化学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由上可看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比(同状况下),不等于质量之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时应遵循上述比例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所列比例是否正确的判断依据是:“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对应”。

如: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格式(1)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B)[或质量m(B)],或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V(B)、或溶液体积V[B(aq)]J。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先写出已知物和所求物的有关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所求量。

(4)写出所求物质的数学表达式。

(5)写出解答和答案。

如:6.5g Zn在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解:设产生的体积为V()答:产生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4.规范用语—表示的物质的量—表示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体积—表示的体积—表示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表示的质量在列比例及运算过程中都应带单位。

①例题精讲例1: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固体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只有1.68L(标准状况),则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A)(B)(C)(D)选题角度:此题是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高中化学详细知识点汇总15-23,零碎知识记起来!最新修正版

高中化学详细知识点汇总15-23,零碎知识记起来!最新修正版

今天给大家准备的知识是高中化学详细知识点汇总15-23的内容,零碎的知识在这里看吧!十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6、其他,例:2Cu +S===ΔCu 2S Cu +Cl 2===点燃CuCl 2 所以,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 。

十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1.“10电子”的微粒:分子 离子一核10电子的Ne N 3−、O 2−、F −、Na +、Mg 2+、Al 3+ 二核10电子的HF OH −、 三核10电子的H 2O NH 2− 四核10电子的NH 3 H 3O + 五核10电子的CH 4NH 4+2.“18电子”的微粒:分子 离子一核18电子的Ar K +、Ca 2+、Cl ‾、S 2− 二核18电子的F 2、HClHS −三核18电子的H 2 S四核18电子的PH3、H2O2五核18电子的SiH4、CH3F六核18电子的N2H4、CH3OH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十七、微粒半径的比较1.判断的依据①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②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③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Cl--<Br--<I--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高中化学精讲胶体

高中化学精讲胶体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35、胶体1.复习重点1.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2.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3.了解Fe(OH)3、AgI、硅酸溶胶的制备方法;4.掌握胶体的凝聚方法2.难点聚焦(一)分散系的概念、种类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2、分散系的种类及其比较: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由于其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从而导致某些性质的差异。

现将它们的比较如下:二、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2、胶体的制备与提纯: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一般用凝聚法,利用盐类的水解或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备。

例如Fe(OH)3、Al(OH)3胶体就是利用盐类的水解方法来制得。

利用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分子能穿透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点,可用渗析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3、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从胶体微粒大小,认识胶体的某些特征。

由于胶体微粒在1nm—100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也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不大,所以胶体也有它的力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它选择吸附了某种离子,带有电荷,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且显示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2)根据胶体的性质,理解胶体发生凝聚的几种方法。

正是由于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当加入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粒时,胶体会发生凝聚;加热胶体,胶粒吸附的离子受到影响,胶体也会凝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6、晶体的类型与性质1.复习重点1.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组成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熔沸点、硬度、导电性;2.影响晶体熔点和沸点的因素;3.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2.难点聚焦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组成晶体的粒子阳离子和阴离子原子分子组成晶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有的还有氢键)典型实例NaCl 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 冰(H2O)、干冰(CO2)晶体的物理特性熔点、沸点熔点较高、沸点高熔、沸点高熔、沸点低导热性不良不良不良导电性固态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能导电差差机械加工性能不良不良不良硬度略硬而脆高硬度硬度较小化学键分子间力概念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范围分子内或某些晶体内分子间能量键能一般为:120~800 kJ·mol-1约几个至数十个kJ·mol-1性质影响主要影响分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4)晶体性质的比较:比较晶体的硬度大小、熔沸点高低等物理性质的依据是:(5)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分子空间构型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叫非极性分子。

分子空间构型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叫极性分子。

(6)共价键与离子键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3.例题精讲[例1](98’全国)下列分子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的结构的是( ) A. 光气(2COCl )B. 六氟化硫C. 二氟化氙D. 三氟化硼分析:从光气的结构式O Cl C Cl --||可以看出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应选A 。

硫最外层有6个电子,氟已然形成8个电子,分别形成共价的二氟化物,六氟化物后,最外层必然超过8个电子。

3BF 中B 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可见3BF 是一种“缺电子化合物”。

[例2] 下图是NaCl 晶体结构的示意图:(1)若用+-•Na --Cl O ,请将位置表示出来;(2)每个+Na 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 有 个。

分析: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是“分割法”——从晶体中分出最小的结构单元,或将最小的结构单元分成若干个面。

答案:12x —平面 y —平面 z —平面[例3] 在金刚石结构中,碳原子与共价键数目之比 。

分析:取一结构单元,1个C 原子连4条键,一条键为二个原子所共用,为每个C 原子只提供2y ,所以C 原子与C C -键数目之比:2:1214:1=⨯答案:2:1[例4] 如下图,是某晶体最小的结构单元,试写出其化学式。

分析:此题采用延伸法:顶点上的原子,被8个晶体所共用,对每一个晶体只提供81 棱边上的原子,被4个晶体所共用,对每一个晶体只提供41面心上的原子,被2个晶体所共用,对每一个晶体只提供21体心上的原子,被1个晶体所共用,对每一个晶体只提供1 据此:1:3:11:4112:818::=⨯⨯=z y x 化学式为z xy 3[例5] 下图是超导化合物----钙钛矿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晶胞)的结构。

请回答: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在该化合物晶体中,与某个钛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其他钛离子共有 个。

(3)设该化合物的式量为M ,密度为ag/c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晶体中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

解析:(1)这个晶胞对位于顶点上的每个钛原子占有的份额为1/8,所以,它单独占有的钛原子个数为8×1/8=1个;它对位于棱上的每个氧原子占有的份额为1/4,所以,它单独占有的氧原子个数为12×1/4=3个;它全部拥有体内的那一个钙原子,所以,该晶胞中单独占有的钛原子、氧原子和钙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3、1;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TiO 3。

(2)钛位于立方体的顶点上,与一个钛离子距离最近的钛离子是与它共棱的。

从上面立方晶胞进行堆积的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X 轴或Y 轴或Z 轴上,与它共棱的离子都是二个,所以,共6个。

(3)这是个综合性较大的习题。

设这种立方晶胞的边长是b ,那么,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 的距离是体对角线的一半,即。

下面求b 。

因为每个立方体的体积为b 3,而N A 个这样的立方体堆积到一起就是1mol 晶体,其质量为Mg ,其体积为Mg/ag/cm 3=M/a cm 3。

所以,N A ·b 3=M/a cm 3,所以,,所以,题中所求距离为。

4.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2002年上海高考题)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2.(2003年春季高考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R 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 a RO b )中的R 元素必定呈现正价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3.下列物质的晶体中,不存在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硅D.二硫化碳4.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CI4>CBr4>CCl4>CH4C.MgO>H2O>O2>NH3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5.离子晶体熔点高低取决于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静电引力,静电引力大则熔点高,引力小则反之。

试根据你学到的电学知识,判断KCl、NaCl、CaO、BaO四种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是A.KCl>NaCl>BaO>CaOB.NaCl>KCl>CaO>BaOC.CaO>BaO>KCl>NaClD.CaO>BaO>NaCl>KCl6.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B.食盐和冰醋酸熔化C.液溴和液汞的气化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7.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

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A.硝石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C.冰和干冰D.萘和蒽8.1919年朗缪尔提出等电子体原理:凡原子数与总电子数均相等的物质,其结构相同,物质性质相近。

相应的物质称为“等电子体”。

已知一种新型层状结构的无机材料BN的一种同分异构体2—BN平面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是一种坚硬耐磨材料B.是高温润滑材料、电器材料C.是化学纤维生产的原料D.不能确定9.石墨晶体如图所示,每一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则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所占有的碳原子数为A.6个B.4个C.3个D.2个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第10、11题。

10.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种都是极性分子 C.CH4是极性分子,H2O是非极性分子B.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 D.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11.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A.CH 4·14H 2OB.CH 4·8H 2OC.CH 4·732H 2O D.CH 4·6H 2O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有 个 碳原子,每个碳原子的任意两个C —C 键的夹角都是 (填角度)。

如果C —C 键的键能是W kJ ·mol -1,则将12 g 金刚石碳碳键完全破坏掉需要的能量是 kJ 。

13.氮化钠(Na 3N )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 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 3N 的电子式是 ,该化合物是由 键形成。

(2)Na 3N 与盐酸反应生成 种盐,其化学式是 。

(3)Na 3N 与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

(4)比较Na 3N 中两种粒子的半径:V (Na +) V (N 3-)。

14.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求阴、阳离子个数比的方法是: (1)处于顶点的离子,同时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1/8属于晶胞; (2)处于棱上的离子同时为4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1/4属于晶胞; (3)处于面上的离子,同时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1/2属于晶胞; (4)处于内部的离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

现有甲、乙、丙三种晶胞,可推知甲晶体化学式为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丙晶体中C 与D 的个数比为 。

15.X 、Y 、Z 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 2、Z 2Y、XY3、Z 2Y2、Z 2X等化合物。

已知Y 的离子和Z 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离子比Y 离子多一个电子层。

试回答:(1)X 离子的结构简图 。

(2)写出工业上由XY 2制取XY 3的化学方程式 。

(3)Z 2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 。

(4)Z 2Y2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 键和 键。

Z 2Y2溶在水中的反应方程式 。

(5)Z 2X属于 晶体,它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 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

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Ni 2+与最邻近O 2-的核间距离为a ×10-8cm ,计算NiO 晶体的密度(已知NiO 的摩尔质量为74.7g ·mol -1)。

(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 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 2+空缺,另有两个Ni 2+被两个Ni 3+所取代。

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

但化合物中Ni 和O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

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 0.97O ,试计算该晶体中 Ni 3+与Ni 2+的离子数之比。

附参考答案一、1.C 2.A 3.C4.解析:比较物质熔、沸点高低时,首先判断晶体类型。

一般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然后比较同一类型晶体中,粒子间的作用力。

共价键比键长,离子键看离子半径和电荷数,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比分子量的大小。

(注意氢键的存在) 答案:B5.D6.D7.B8.解析:每一个环内电子数为3×5+3×7=36,与石墨层中一个环内电子数6×6=36是相同的,故与石墨为“等电子体”,性质类似石墨。

答案:B9.解析: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所共有,则每个正六边形所占有的碳原子数为6×31=2个。

答案:D10.D 11.B二、12.6 109°28′ 2 W2Na 2O 2+2H 2O===4NaOH +O 2↑ (5)离子 S 2-+H 2OHS -+OH - HS -+H 2OH 2S +OH-16.(1)密度=31231338a 0.62mol 1002.62mol g 7.74cm )cm 10a cm 100(=⨯⨯⋅⨯⨯---- g ·cm -3(2)6∶91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7、氧族元素1.复习重点1.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2.硫单质、臭氧、过氧化氢、硫化氢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重点是硫的化学性质及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