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PPT课件 (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的代谢》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的代谢》

细胞代谢实验和实践应用
酶活性的比较
通过不同影响因素的实验测试,比较和观察不同酶 的催化剂作用和酶反应速度相对差异。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通过实验的方法定量检测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现象, 并与不断排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进行对比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细胞代谢的过程和分子机制。
细胞代谢与人类生命的关系
影响因素除药物外的其他 因素
细胞代谢作用是由酶催化控制的, 而酶活性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温度、酸碱度、金属离子和 物质浓度等。
细胞的能量代谢
1 ATP是细胞内能转移

2 代谢路径
有两种不同的代谢途径:
3 能量损失在能量转移过ຫໍສະໝຸດ 中,能量细胞内的所有能量都来自
厌氧代谢和有氧代谢。厌
处于不断流失状态,最后
代谢废物的排出
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被及时排出体外, 包括二氧化碳、尿素等。对于这些有毒、无用的代 谢物,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排泄器官将它们从体内释 放出去。
光合作用与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利用叶绿素等色素吸 收阳光的能量,最终合成有机物 质,并产生氧气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 学能。
ATP在细胞内信息传递 中的作用
ATP在许多细胞内过程中起 到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当 外部刺激使ATP水解成为 ADP,ADP会激活特定的蛋 白质进而改变细胞内部的状 态。
ATP通过激活、抑制途 径和反馈机制调节代谢 途径的进行
除了作为能量转移者之外, ATP还能通过激活酶和蛋白 质、抑制代谢途径的进行和 反馈机制调节代谢途径的进 行。
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代谢是生物体利用碳 水化合物摄入的能量的过程。它 包括糖原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 以及醣固酮和类固醇激素等的代 谢。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2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2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件

2.环境条件改变时光合作用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 (1)分析方法: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面综合分析。 示例: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
(2)物质含量变化
条件
光 照 由 强 到 光照由弱到强,CO2 供 应 由 CO2供应由不
弱,CO2供应 不变
CO2供应不变
充足到不足,足 到 充 足 , 光照不变 光照不变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H+由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膜间腔时需 要蛋白的协助,A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进行,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与O2反应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形成 大量ATP,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还原型辅酶NADH中的H+和电子被 电子传递体所接受,结果使得线粒体内膜外侧H+浓度升高,线粒体内膜 两侧形成H+梯度,C错误;分析题图,NADH中的H+和电子被电子传 递体所接受,使得线粒体内膜外侧H+浓度升高,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 一个质子跨膜梯度,NADH中的能量变为H+的电化学势能,再通过H+ 向膜内跨膜运输变为ATP中的能量,D正确。
变式三 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3.(2022·开封模拟)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 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 题:
(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 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自__由__水__是__细__胞__内__的__良__好__溶__剂__,__许__多__生__物___化__学__反__应__ _需__要__水__的__参__与__,__水__参__与__物__质__运__输_____(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 在线粒体,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故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都可产生ATP,A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阶 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丙酮酸分解为 CO2和[H]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需要水的参 与,不需要氧气的参与,C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含有 少量DN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

《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
叶绿体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 机物中。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和类囊体,类囊体上附有 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高尔基体
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泡 或分泌颗粒,将其运输到细胞表面或分泌到细胞外。其结 构包括扁平囊泡、大泡和小泡。
2024/1/30
核糖体
2024/1/30
01 02 03 04
推动医学发展
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如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 、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等。
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
通过研究细胞的起源、进化和多 样性,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 和进化过程,探索生命科学的奥 秘。
6
0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Chapter
2024/1/30
能量代谢的调节机制
受到细胞内能量状态、激素水平、神经调节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2024/1/30
14
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
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
信号传导的主要途径
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通过特定的信号分子和 信号通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生物 化学反应的过程。
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酶联受体信 号通路、离子通道受体信号通路等。
7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01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02
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功能
03
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细胞识别等
8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蛋白质、糖类等
细胞质的结构特点
胶态、不均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2节能量的获得一细胞能量转换器——叶...》67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2节能量的获得一细胞能量转换器——叶...》67北师大PPT课件

名称和颜色分别是 D(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5.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
素分离,会看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
的色素是 ( A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素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6.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2)加入少许SiO2 、CaCO3, 再加入10毫升无水乙醇,
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 SiO2——使研磨充分 • CaCO3 ——中和酸性物质,
防止色素被破坏 • 无水酒精——溶解色素
(3)过滤:将研磨液迅 速倒入玻璃漏斗(基部放 置单层尼龙布),获取绿 色滤液,及时用棉塞将试 管口封严。
过滤叶脉及 二氧化硅等 防止乙醇挥发, 叶绿素氧化分 解
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呢?
利用水绵做试验材料。水绵不仅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 体,而且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利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水绵细胞中 释放氧气的部位。
利用棱镜将可见光分成7色连续光谱,便于观察出好氧 细菌集中分布在哪些色光区,从而知道叶绿体中的色素 主要吸收哪些色光进行光合作用.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养料的制造车间”、“能量的转
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
水绵和好氧 细菌的装片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恩格尔曼又一个实验
这一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 收强度不同,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几乎不吸收绿光。

微生物学第六章微生物代谢课件PPT

微生物学第六章微生物代谢课件PPT

(4)硝酸盐呼吸(反硝化作用)
亚硝酸还原细菌
基质-H2
辅酶
一系列酶
NO2-
NO
N2
基质
辅酶-H2
NO3硝酸盐还原细菌
脱氢酶
2NH2OH 2HNO3 2HNO2 2NOH
N2O
2NH3 N2
3、能量转换
(1)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生成一些 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存在 与发酵过程中及呼吸过程中。 (2)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生物氧化过程与电子传递链偶联产生ATP的过程。 (3)光合磷酸化 环式光合磷酸化:只有一个光反应系统,有光反 应和暗反应;不放氧;产生ATP不产还原剂NADH2,固 定CO2所需NADH2来自电子传递。
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也称(chemical pathways of metabolism)代谢的化学途径,指某一物质代 谢反应过程。 代谢物(metabolite):指代谢反应中任一反应物、 中间物或产物。 初级代谢(Primary Metabolism):通过分解和合成代 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次级代谢(Secondary Metabolism):以初级代谢产物为 前体,合成一些对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 代谢工程(Metabolism Engineering):通过基因工程 技术操作生物的代谢途径,提高二级代谢产物的产量和 增加品种。 代谢调控:利用遗传学方法或其它生物学方法,人 为地改变和控制生物的代谢途径,生产有用物质或进行 有益服务。
(2)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以分子氧 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以无机 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2节能量的获得一细胞能量转换器——叶...》59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2节能量的获得一细胞能量转换器——叶...》59北师大PPT课件

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 重复画1~2次)
分离色素
铅笔线
滤液细线(细、齐、直)
(盖住,因层析液易 挥发,有一定毒性) 层析液不能浸没滤液线
层析液
防止色素破坏,研磨时会破坏溶酶体
,其里面的有机酸会流出来,而色素
一组中有Mg,对碳酸照钙组能和酸反按应照,正防止常酸操作
二组
和探镁究反应二,氧破化坏色硅素的作用
2.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
是( C )
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丙酮使色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
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 C )
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使叶片充分研磨 C.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D.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3/4
叶绿素b(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色 素
类胡萝卜素
1/4
叶黄素(黄色)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巨大 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随堂测试
1.从绿叶中提取色素,选的最佳叶片应是( D )
A.肥嫩多汁的叶片
B.革质叶片
C.刚刚长出来的小嫩叶 D.鲜嫩,颜色浓绿的叶片
原理
试剂
备注
提取 色 素 能 溶 于 有 机 无 水 乙 醇 、 丙 绿叶+ 无 水 乙 醇
溶剂

+二氧化硅+碳
酸钙
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细、直、齐)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件)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件)

C.方案③可用来探究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
D.方案④可用来验证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
典例2
答案:D 解析:虽然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块水解,不能催化淀粉水解,但蛋 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故不能进 行检测,A错误;不论蔗糖是否被水解,加入碘液都不会呈现蓝色 ,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B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1.5左右,将 胃蛋白酶置于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中,酶很可能会失活,C 错误;欲验证酶的高效性,需要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能力, 方案④符合,D正确。
考点链接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一、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温度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 滴加碘液后,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活性的 变化。 (2)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考点链接
实验操作
可溶性淀 粉溶液 淀粉酶溶
液 各自保温 处理5min 混合反应 继续保温
考点链接
②曲线
a.在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能催化该 反应物的反应。 b.在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能催化该反 应物的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①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 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②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 活性可以升高。
考点链接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目的 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②尝试探究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方法。 2.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和无机催化剂Fe3+都能催化 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3.实验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 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量筒,试管,滴管,试管 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与ATP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与ATP课件
四 pH影响 和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淀粉
—— 产生气泡的快慢 斐林试剂 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A.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酶有催化作用 B.实验二中检测试剂可用斐林试剂 C.实验三中底物选择不合理 D.实验四实验设计方案合理 【解析】 通过有无酶可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A正确;在验证酶 的专一性实验中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结 果,B正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会干扰实验结果,C正确;实验四中 不合理的原因为斐林试剂的碱性会干扰实验的pH,且酸性条件会促进淀 粉分解,D错误。
到最终提取物中只有一种放射性代谢产物,该物质即为CO2转化成的第 一个产物。
9.解释“正其行,通其风”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提示:“正其行”要求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面积,“通其风”要求 空气流通,增加CO2的利用率,以此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促 进作物生长。 10.大棚种植使用有机肥有利于增产,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 析原因。 提示:有机肥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时会释放CO2,增加了大棚中 的CO2浓度,进而促进了光合作用,为作物自身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能 量,因此有利于增产。
第一讲 酶与ATP
核心考点一 酶
1.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2.酶的作用机理分析
3.辨析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三类曲线 (1)酶的特性曲线
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高效性 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
①分析图1和图2: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分析图3: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间结构遭到破坏
B.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将导致酶不能重复利用 C.EfP-Ⅱ和Sub与CTH反应后,与CU的反应活性几乎为0,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实验结果能验证酶与底物作用符合“诱导契合-锁钥”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精选ppt
25
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具体实例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常见的例子有:
①某些水果(如苹果)及某些植物的根在缺氧时 ②酵母菌在缺氧时
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常见的例子有:
①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和玉米胚在无氧时 ② 动物的肌肉细胞在缺氧时 ③乳酸菌在无氧时
第四章 细胞代谢
精选ppt
1
第一节 能与细胞
机体的生存需要能量,机体内主要提供 能量的物质是ATP。
ATP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条是由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水,从 中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形成36分子ATP。
另外一条是在没有氧分子参加的条件下,
即无氧条件下,由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
在此过程中产生2分子ATP。
精选ppt
21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1分子葡萄糖

[H]

一 2ATP(少量) 阶

2分子丙酮酸
6H2O
第 三
[H]
2ATP(少量)



6分子O2

二 阶


34ATP(大量)
12分子H2O
6分子CO2
精选ppt
1161kJ=38ATP 22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场所
反应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第二阶段 线粒体 第三阶段 线粒体
精选ppt

17
6. 抑制剂
抑制剂:能使酶活性下降或丧失的物质。
无机离子:Ag+,Hg2+,Pb2+。
化学物质:CO,H2S,氰化物,砷化物(砒 霜),氟化物,有机磷。
类型1------非竞争性抑制剂:它与酶分子结合的部 位不是活性部位,但它的结合却使酶分子的形状发 生了变化,使得活性部位不适于接纳底物分子。
精选ppt
12
3. 酶的催化机理
酶是通过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降低反应的活 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酶分子中存在有活性 中心,活性中心由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组成。在酶 与底物分子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底物分子诱导酶 的活性中心结构发生利于与底物结 合的变化。酶与底物接触,酶分子 通过结合基团与底物分子互补契合, 催化基团催化底物分子中键断裂或 形成新的化学键,底物转化为产物, 产物由酶分子上脱落下来,酶又恢 复到原来构象。
类型2------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相似的化学 物,与底物分子竞争酶的活性部位,使得底物分子 不能发生反应。(可逆的)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第三节 细胞呼吸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一项重要 的生命活动。其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最 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 产生ATP的总过程。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2C3H6O3 (乳酸)+能量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出的能量要少得多,未释
放的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等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酒
精能燃烧,说明酒精中还储存有大量的能量。
精选ppt
24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过程

C6H12O6
2丙酮酸 酶
2C2H5OH+2CO2+能量 2C3H6O3 +能量
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类型
无氧呼吸
精选ppt
20
有氧呼吸
•概念——指生物细胞在氧气的作用下,通过酶的催
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CO2和 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场所──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后在线粒体内
•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2870kJ)
精选ppt
5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P~P~P

酶 A-P~P +Pi + 能量
请问:这是不是可逆反应?
不是
精选ppt
6
ATP与ADP的转化关系
能量 Pi
ATP
Pi


ADP
能量
物质可逆 精选ppt 能量不可逆
7
• ATP释放的能量转化成其它能量的形式主要有:
1.机械能 2.电 能 3.渗透能 4.光 能 5.热 能
ATP的生理功能 ATP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精选ppt
8
ATP形成的途径
精选ppt
9
第二节 酶
一、酶及其特点
酶: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化学特点:绝大多H|数是蛋白质,少数H| 为RNA。
作用特点:H高OO效C—性C,—N专H一2 性,HO条O件C—温C—和N性H2
精选ppt
15
4. pH 值
pH值影响酶分子构象改变,酶均有其各自不同的最适 pH值范围。在最适pH值范围内,反应速度最大。在过酸和 过碱的条件下,酶活性完全丧失。
精选ppt
16
5. 激活剂
激活剂: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 无机离子:Na+ K+ Mg2+ Ca2+ Zn2+ Fe 2+ Cl有机分子:抗坏血酸(Vc),半胱氨酸, 亚硫酸钠,谷胱甘肽。
|
|
H
H
精选ppt
10
二、酶的作用机理
1. 中间产物理论
酶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通 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 速度,酶促反应要比非催化反应 多经历几个步骤。
E + S --→ ES --→ P + S E:酶 S:底物 P:产物
精选ppt
11
2. 活性中心理论
酶分子上直接参与反应的氨基酸残基或侧链基 团组成的活性空间结构称酶的活性中心,分催化基 团和结合基团两部分。 前者决定酶的催化能 力(高效性),后者 决定酶与哪些底物结 合(专一性)。活性 中心外维持形成活性 中心构象的一些基团, 称为非活性中心。
精选ppt
13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1.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
2. 酶的浓度
精选ppt
14
3. 温 度
t<T时,V 随 t 的升高而增加。(T为最适温度) t=T时,V=Vmax。 t>T时,V 随 t 的升高而减小。 高温条件下,酶蛋白空间结构被破坏易变性,导致失活。
Q10(温度系数):温度 每提高10℃所增加的反应速 率的倍数。
精选ppt
2
三磷酸腺苷 ATP
腺苷(A)
精选ppt
3
ATP的结构简式
• ATP的结构简式为A—P ~ P ~ P
普通化 学键
高能 磷酸键
ATP即三磷酸腺苷,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 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精选ppt
4
ATP的水解过程 A–P~P~P
A–P~P
酶 ATP
Pi
能量 ADP+Pi+能量
丙酮酸 H2O 【H】 H2O
产物
丙酮酸 【H】
CO2 【H】
H2O
能量 少 少 多
精选ppt
23
无氧呼吸
概念——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生
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 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
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C6H12O6 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