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学 复习题二
[整理]牧草育种学复习题
![[整理]牧草育种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d1f44b4b35eefdc8d3336b.png)
名词解释1.牧草育种学2.育种目标3.再生性4.多刈性5.种质6.种质资源7.种植保存8.引种9.引种驯化10.选择育种11.自然选择12.人工选择13.天然异交率14.综合育种15.杂交育种16.遗传力17.组合育种18.品种19.超亲育种20.回交21.聚合杂交22.杂种优势23.自交不亲和系24.自交衰退25.自交系26.自交不亲和性27.自交不亲和系28.配合力29.一般配合力30.特殊配合力31.雄性不育性32.雄性不育保持系33.雄性不育恢复系34.诱变育种35.突变率36.生物损伤率37.诱变效率38.诱变功效39.内照射40.外照射41.致死剂量42.半致死剂量43.临界剂量44.单倍体45.单倍体育种46.多倍体47.同源多倍体48.异源多倍体49.组织培养50.愈伤组织51.生物技术52.细胞融合53.远缘杂交54.植物病害55.病原物56.生理小种57.抗病性58.垂直抗病性59.水平抗病性60.抗逆性育种61.直接选择62.间接选择63.品质64.转基因育种65.良种66.良种繁育67.品种混杂68.品种退化69.自交系70.田间试验71.试验小区72.随机试验排列填空:1.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征集、交换。
2.植物的授粉方式主要是根据天然异交率的高低而划分的。
自然杂交主要是与人工杂交相对而言。
3.引种试验的一般程序为引种材料收集、检疫工作和引种试验。
4.导致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因素有生理代谢系统失调 , 遗传系统的破坏两大方面。
5.在杂种优势利用中,为解决杂种制种特别是母本去雄的问题,常采用如下一些途径:①人工去雄杂交制种、②化学杀雄制种、③利用自交不亲和制种、④利用雄性不育系和⑤利用标记形状制种。
6.植物的抗虫机制主要包括、和。
7.我国的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的审定组织是。
填空题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生活力()。
A衰退 B 增强 C 不变 D 难以确定2.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A 有效B 无效C 有的有效,有的无效D 难以确定3.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A 好B 不好C 易行D 难以育出好品种4.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牧草种植与管理考核试卷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A
6. A
7. A
8. C
9. B
10. D
11. D
12. A
13. D
14. C
15. C
16. D
17. D
18. B
19. D
20. C
二、多选题
1. ABCD
A.土壤类型
B.气候条件
C.灌溉水源
D.种植密度
2.牧草种植前需要进行哪些基本准备工作?()
A.土壤改良
B.种子处理
C.播种机械准备
D.化肥施用
3.以下哪些牧草适合作为青贮饲料?()
A.玉米
B.高丹草
C.紫花苜蓿
D.黑麦草
4.牧草种植中,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A.等高线种植
B.梯田种植
C.轮作
D.高丹草
16.牧草种植管理中,以下哪个环节对草地产量影响最大?()
A.播种时间
B.施肥量
C.刈割高度
D.土壤水分
17.下列哪种牧草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
A.羊草
B.苏丹草
C.沙蓬
D.鸭茅
18.牧草种植管理中,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A.增加化肥施用量
B.种植绿肥作物
C.适当深耕
D.冬季休耕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
8. ABC
9. ABC
10. ABC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0)一、名词解释1、生育期:植物从种子到种子所要经历的时间。
2、青贮:利用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长期保存青绿饲料多汁营养的一种方法。
3、苗期:禾本科牧草从出苗到三叶期之间和豆科牧草从出苗到长出第一片真叶的时期成为苗期。
4、追肥:在作物生长期内结合降雨或灌溉使用的肥料。
5、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与土壤湿重的比例。
6、速效养分: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7、顶凌播种:冬季无积雪或积雪较少地区,经过冬季的冻融、蒸发,地表均有一定的干土层(2-3cm)。
春季当表土层解冻3-5cm,下层结冻,机车可进地作业播种,俗称顶凌播种。
8、绿肥:有青绿牧草或饲料作物翻压沤制而成的肥料。
9、复种指数:单位时间(年)种植和收获植物的世代数。
10、营养生长:植物开花前的生长为营养生长。
11、生殖生长:植物开花后到种子成熟期间的生长为生殖生长。
12、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13、高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高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14、低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低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15、种用价值:种子检验中纯净可正常发芽的种子占被测种子的比率。
16、发芽率:发芽实验正常发芽种子数与被测种子数的比率。
17、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成长为正常植株的内在潜力,一般以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的数目来表示。
18、根茎:部分植物具有的埋藏于地面下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的茎。
19、根蘖:部分植物的根具有横向生长的特性,当生长一定距离又可向上发枝向下生根,这种习性成为根蘖。
20、根颈:豆科牧草根与茎相接的部分,分蘖节集在它的上面。
21、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牧草栽培学试卷及答案

牧草栽培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春化现象2.茬口3.种子休眠4.蹲苗5.混播: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1.营养器官一般指、、等,而、、则一般称为繁殖器官。
2.牧草生育期的长短一般由和各地的条件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决定。
根据各牧草或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及发育特征,将整个生育期分为阶段及阶段。
3.苜蓿秋眠性是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其、和高度相关。
4.在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选择上要考虑的重点首先是条件,其次是条件。
5.种子萌发的条件有、、。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植物中属于C3植物的是()。
A.玉米B.大麦C.燕麦D.高粱E.饲用大豆2.下列牧草中属于上繁草的有()。
A.羊草B.披碱草C.白三叶D.红豆草E.苜蓿3.关于多年生黑麦草正确的是()。
A.喜温凉湿润气候B.耐干旱C.耐瘠薄D.不耐寒E.匍匐型4.确定播期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A.气温B.土壤墒情C.生物学特性D.利用目的E.密度5.随着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延长,下列成分中呈下降趋势的是()。
A.水分B.干物质C.蛋白质D.脂肪E.胡萝卜素6.在选择牧草种和品种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因子。
在众多的气候因子中处于第一关键因素的是(),这是建植人工草地成败的关键因子。
A.光照B.温度C.水分D.土壤E.大气7.最理想的土壤结构是()块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片状结构 D.团粒结构 E.核状结构8.下列牧草中不是多年生的是()。
A.苜蓿B.无芒雀麦C.苏丹草D.紫云英E.小冠花9.下列豆科牧草中不会使家畜发生臌胀病的有()。
A.紫花苜蓿B.红豆草C.白三叶D.红三叶E.百脉根10.紫花苜蓿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
A.喜温耐寒B.耐旱C.耐涝D.耐盐E.自花授粉11.关于苇状羊茅说法正确的是()。
A.也叫碱草B.多喂无害C.耐旱耐湿D.赖草属E.喜光12.关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牧草:广义:泛指能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包括草本型、藤本型、小灌木、半灌木、灌木以及局部乔木的枝叶。
狭义:仅指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用的作物。
牧草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牧草的生长发育。
人工草地建植:人们有方案开垦一局部土地,采用翻耕、播种的方法,因地制宜的人工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饲用灌木或半灌木,从而获得优质丰富的饲草以满足畜牧业开展的需要。
牧草混播:在同一地块,同期混后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
草田轮作:以粮棉油为主要任务的轮作中参加多年生牧草的轮作方式。
多年生牧草保护播种: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土壤耕作:是指在牧草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和表层状况,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关系得到改善,为牧草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二、各章重点绪论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2〕可利用局部营养成分含量变大 3〕生育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 4〕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 5〕防护功能减弱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 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第一章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局部。
植株的各个局部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等。
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根底。
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饲草学复习资料

饲草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牧草包括栽培的或野生的草类植物【对】2、白三叶主根较短,侧根兴旺,为须根系【错】3、红三叶的茎细长,光滑无毛,匍匐生长【错】4、紫花苜蓿既耐热又抗旱【错】5、紫云英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蜜源植物【对】6、毛苕子的茎为攀缘茎,耐荫性、耐酸性和耐盐性强【对】7、多花黑麦草的叶为完全叶【对】8、鸭茅能耐荫,略耐酸,不耐盐碱【对】9、饲用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兴旺,入土最深的可达150-200cm,为直根系【错】10、苏丹草的果实为颖果,没有果皮 [错]11、紫花苜蓿为单子叶植物【错】12、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达到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对】13、耐荫牧草在低于光补偿点的环境里能够正常生长发育【错】14、冬春季生长的牧草最适温度为15-25。
C,最高温度在25-30。
C,最低温度0。
C【对】15、一般禾本科牧草喜中性偏酸性土壤,豆科牧草喜石灰性土壤【对】16、晚春和夏季可以播种玉米和苏丹草【对】17、在常规库藏条件下,种子温度须控制在20-25。
C 【错】18、种子生产,同一块地种植一种牧草后,应间隔2-3年以上再种植同一种牧草【对】19、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轮换种植,既可防止前后种子的机械混杂,又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对】20植株高大的牧草适宜采用混播方式【错】21、牧草以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为主【对】22、白三叶能耐瘠、耐酸、耐荫【对】23、白三叶的生长年限比红三叶的生长年限短【错】24、紫花苜蓿为直根系【对】25、紫云英既可作绿肥又可作饲料【对】26、毛苕子既耐高温又耐寒【错】27、在某某地区,多花黑麦草夏季提供青饲料【错】28、鸭茅对氮肥敏感,略耐酸,不耐盐碱【对】29、苇状羊茅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和草坪草【对】30、象草在夏季、秋季提供青饲料【对】31、扁穗牛鞭草再生性好,耐刈割,对土壤要求严格,【错】32、田间试验设计时重复的排列与土壤肥力趋向或坡向一致【对】33、饲用玉米的的光饱和点小于红三叶的光饱和点【错】34、多年生牧草夏播比秋播好,白三叶为羽状三出复叶【错】35、豆科牧草可以互相接种根瘤菌【错】36、从种子的安全贮藏出发,一般认为仓库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以下【对】37、早春可以播种苦荬菜、紫花苜蓿【对】38、通常播种深度以2-6cm为宜【对】39、牧草种子播种前都需要硬实处理【错】40、间作应选择播种期和成熟期一致的牧草【对】41、一株完整的植株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局部,植株的各局部称为器官。
牧草栽培学复习题答案

牧草栽培学复习题答案牧草栽培学是一门研究牧草种植、管理与利用的科学,它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牧草栽培学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牧草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观赏B. 保护土壤C. 饲料生产D. 药用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牧草栽培中常用的播种方式?A. 条播B. 点播C. 撒播D. 插播答案:D3. 牧草的轮作制度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改善土壤结构B. 减少病虫害C. 提高牧草产量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牧草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因素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牧草种类2. 牧草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适量、适时、合理三、简答题1. 简述牧草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答案:牧草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牧草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牧草的收获方式有哪些?答案:牧草的收获方式主要有:手工收割、机械收割、割草机收割等。
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牧草的种类、生长条件以及收获的目的。
四、论述题1. 论述牧草栽培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答案:牧草栽培在畜牧业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牧草是牲畜的主要饲料来源,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牲畜健康成长。
其次,牧草栽培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牧草还可以用于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最后,牧草栽培还可以为畜牧业提供经济收益,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牧草种植面积较大,但近年来牧草产量下降,病虫害增多,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牧草产量下降和病虫害增多可能的原因包括: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累积;种植管理不善,如施肥不当、灌溉不科学;牧草品种选择不当,缺乏抗病虫害能力等。
牧草栽培学--课后复习题

牧草栽培学—课后复习题各位同学大家好!按以下章节顺序,每次课后完成相应的复习题,保存好电子版。
待课程结束后,交纸质打印版,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自己独立完成,不准相互抄袭。
第一章一、词解释1.牧草:广义上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植物,包括草本型、藤木型及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型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大部分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2.饲用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饲用家畜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燕麦、大豆、马铃薯等各类作物。
3.人工草地:4.灌木:5.半灌木6.木本饲用植物7.草牧业8.种植业结构9.三元种植10.混播草地11青干草12.青贮料13.草畜供求平衡14.高寒地区二、简述1、要想畜牧业稳产高产,为什么必须发展人工草地?2、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人工草地的发展现状是什么?3、紫花苜蓿有多种用途,试列举之。
4、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工草地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5、近年来,我国大力实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粮改饲”是其中主要的举措之一,请你分析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和推广“粮改饲”?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优良草种、杂草、毒害草、饲草再生性、上繁草、下繁草、分蘖节、根颈二、简述1、什么是牧草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和种间相容性?2、牧草和饲用作物的产量,可以用哪些指标表示?3、饲草的适口性、营养组成分别指什么?饲草的“饲用价值”包括哪些指标?4、根据牧草分蘖、分枝形成侧枝的方式,可以把牧草划分为几类?第三章一、名词解释种子萌发、种子、种质资源、种子千粒重、硬实种子、匍匐茎、分蘖、根蘖、不定根、种子休眠、春化作用二、简述1、植物生长和植物发育的关系是什么?2、牧草的生育期和生长期的区别是什么?2、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有哪些?什么是限制性生态因子?4、分别列举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的生育期名称。
第四章、第五章一、名词解释可见光、光合有效辐射、反射光谱绿光反射峰、红光吸收谷、红边位置、红移现象、蓝移现象、DVI、NDVI、光能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免耕、复种指数、草田轮作、硬实种子、种子发芽率、种子纯净度、种子用价、包衣种子、根瘤菌接种、保护播种、混播草地、绿肥过腹还田二、简述1、套种和复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从环境生态因子(水、热、光)、土壤肥力、单位土地生产力、人类食物构成几个方面,谈谈你对草田轮作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
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
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基础。
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二.茎是植物地上部的枝条、主杆。
茎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生叶。
茎的顶端有顶芽,节上有腋芽。
禾本科植物的茎呈圆柱形,节间中空或有髓,称为秆。
1.茎的类型直立茎:茎直立向上生长。
缠绕茎:茎细长柔弱,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才能直立起来。
匍匐茎: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并在与地面接触的节上生出不定根。
攀援茎:茎依靠卷须等特殊的变态器官攀援于其它物体上才能直立生长。
根状茎:茎蔓生于土壤中,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腋芽能向上长出新的植株,并产生不定根。
块茎:茎短缩、膨大成块状,顶端有顶芽,四周螺旋排列有许多“芽眼”。
三.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于叶的光合作用。
1.【双子叶植物】的成熟叶在形态上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个部分。
三部分俱全的称完全叶,如三叶草、百脉根等。
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不完全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叶鞘、叶舌、叶耳、叶枕五部分组成。
凡具有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的为完全叶;叶片退化,只具叶鞘的为不完全叶。
叶片上有许多清晰可见的脉纹称为叶脉。
叶片中央纵向最大的一条叶脉称为中脉。
中脉的分枝称侧脉。
从叶的构造上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叶片的类型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称为单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小叶的称为复叶,如大豆、苜蓿、苕子等。
复叶根据小叶着生的方式,又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
四.花的形态结构花梗:运输、支持作用,花梗成为果柄。
花托:是花梗顶端略为膨大的部分。
花萼:花的最外一轮变态叶,由若干萼片组成。
花冠:位于花萼的内轮,由若干花瓣组成。
花瓣之间完全分离,称为离瓣花;花瓣之间部分或全部合生,称为合瓣花。
花冠带有鲜艳的颜色,并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以吸引昆虫传粉,这类花为虫媒花。
花冠退化,适应风力传粉,这类花为风媒花。
雄蕊着生在花冠的内侧,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每个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根据花中雌、雄蕊的有无,花又可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中性花)三类。
五.1.果实的形态结构果实由子房(部分植物还有花托等成分参与)发育而来,结构比较简单,外为果皮,内生种子。
2.果实的主要类型颖果: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开,果中只有一粒种子。
荚果:果实扁平或圆筒形,成熟后果皮易沿背腹开裂成2片,含种子1至数粒,种子着生于腹侧。
角果:成熟时果皮易裂成两片而脱落,留在中间的为假隔膜,两侧着生多数种子。
瓠果:瓜类特有的果实。
花托与外果皮结合为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内生多数种子。
六.种子的形态结构(A)种皮(B)胚乳(C)胚: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禾本科等植物的种子中只有1片子叶,着生于胚轴的一侧,被称为单子叶植物;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植物的种子中有2片子叶,被称为双子叶植物。
七.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3.有机物质的积累。
八.生长发育的特点:顺序性和周期性(从种子萌发至新的种子成熟称为一个生长周期);重叠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曲线呈“S”形。
九.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1 光照(一)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光补偿点(二)光照时间长日照植物:鸡脚草、多年生黑麦草。
短日照植物:如苍耳、大豆、甘薯。
中日性植物:如甘蔗12h左右开花。
日中性植物:番茄、四季豆、蒲公英。
(三)光质(光谱)2 温度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温度三基点暖季牧草、冷季牧草3 水分1.水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2.水是代谢过程中的反应物质。
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萎蔫。
5.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动力,维持CO2进入植物体内的通道的重要物质。
6.缓减温度聚变。
十.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1. C、H、O、N、P、K、S、Ca、Mg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Fe、Cl、Mn、Zn、B、Cu、Mo、Na 8种元素,植物需要量极微,称为微量元素。
2. 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氮:植株矮小、出叶慢、叶色发黄、功能叶早衰。
磷:植株幼嫩部位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分枝或分蘖减少,叶色深绿,发乌,叶短、窄,抗逆性减弱。
钾:蛋白质合成、光合作用、光合产物运输等均会受到影响钼:对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镁:在光合作用等植物的重要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一、牧草的类型?(一)按分类系统划分:豆科:双子叶,荚果,直根系,根瘤菌禾本科:多数草本,平行脉,颖果,须根系其他科:直根或须根,灌木、草本,种类繁多(二)按温度适应性划分暖季型:春季或初夏开始生长;生长集中在最热的月份冷季型;秋季或早春开始生长;产量形成于春秋,过度型:介于冷暖之间,产量较暖季分布均匀(三)按地球气候带划分:温带牧草;热带牧草(四)按生育特性划分:寿命: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再生性:放牧型;刈割型;牧刈型分蘖性:根茎型;疏丛型;根茎—疏丛型;密丛型;轴根型;根蘖型;匍匐型十二、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1.深耕翻2.深松耕3.旋耕(二)表土耕作措施1.浅耕灭茬2.耙地3.耱地4.镇压5.开沟、做畦和起垄6.中耕十三、对豆科牧草需进行根瘤菌接种必要性:新建草地自然结瘤率仅20—30%,有效根瘤仅2%。
对下述情况必须接种:a)新垦土地、b)首次种植、c)间隔时间长、d)土壤环境不利于根瘤菌生存。
接种原则:互接种族内接种接种条件:a)适宜的土壤湿度、b)良好的土壤气相、c)土壤Ph值适中、d)无机氮适量、e)适当施用微肥接种方法:a)商品菌种制剂、b)自制菌株接种接种效果检查:接种6个月后,随机挖取30株牧草,统计结瘤率和平均有效根瘤数量(有效根瘤为粉红色)。
注意事项:接种材料和接种后种子应避光、忌化学品及化肥等。
但钙镁磷肥不影响。
十四、豆科牧草的特点:使用范围狭窄要求高的管理水平生物产量高、饲料报酬高共生固氮、培肥地力十五、双子叶植物根部有根瘤主根明显,根茎连接处膨大为根颈生产上多用蝶形花亚科、异花授粉、多总状花序多数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一)紫花苜蓿1.苜蓿属植物约60余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分布在欧、亚、非三洲。
2.紫花苜蓿的经济价值:优质牧草、水土保持、种植结构。
3.植物学特征:1)、多年生草本植物。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m,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
有根瘤,侧根居多。
根颈膨大。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具棱,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cm,高者可达150cm。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上1/3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色或深紫色。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色,内含种子2~8粒。
种子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1.4~2.3g。
4.生物学特性1).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温度较弱,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大,对其生长最为有利。
最适温度是25℃,超过30℃光合效率开始下降。
抗寒能力强,幼苗都能耐﹣3~﹣4℃的低温,在我国北方冬季﹣20~﹣30℃的低温条件下,一般都能越冬,在有雪覆盖时,气温达﹣44℃也能安全越冬。
水分根系强大,入土较深,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因而抗旱力强。
又是需水较多的牧草,每形成1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800g。
适于年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生长。
忌积水:24-48小时可死亡,地下水位应低于1米。
土壤沙壤土或壤土。
pH值范围为7~8,忌酸性土壤,耐盐碱.2)秋眠性3)生长发育(二)金花菜1.别名:南苜蓿、野苜蓿、黄花草子、刺荚苜蓿。
2.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木,性尚耐寒,但并不经冻,喜湿润3.不论水旱田均可栽种,秋季9~10月间播种。
十六、三叶草属牧草目前栽培较多的为白三叶、红三叶,次为地三叶、杂三叶)和绛三叶。
(一)白三叶(二)红三叶1.适宜区域:海拔800米—2500米区域。
播种量:0.5-0.75公斤/亩。
播种时间:春播3-4月、秋播9-10月。
但以秋播最佳。
主要用途:饲草、水土保持。
利用方式:刈割、放牧。
2.形态特征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寿命2~4年直根系,主根入土60~90cm,侧根发达,约60%~70%的根系分布在0~30cm土层中,着生多数根瘤。
分枝能力强,单株分枝10~15个或更多。
茎圆形,中空,直立或斜生,高60~100cm。
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近全缘,叶面有灰白色“V”形斑纹。
叶柄长,托叶阔大,膜质,有紫脉纹,先端尖锐。
茎叶各部均具茸毛。
头形总状花序,聚生于茎稍或自叶腋处长出,每个花序有小花50~100朵,花冠红色或紫色。
荚果小,横裂,每荚含1粒种子。
种子椭圆形或肾形,棕黄色或紫色,千粒重1.5~2.2g。
3.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夏天不过热、冬天又不太寒冷的地区最适宜种植。
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25℃,能耐-8℃低温。
不耐热,昼温35℃,夜温27℃时根中贮藏的养分减少,持续高温和昼夜温差小时,常成株死亡。
喜湿润环境,耐湿不耐旱,适宜在年降水量600~800mm地区生长。
喜富含钙质的肥沃黏壤土或粉沙壤土,pH以6.6~7.5为宜,较耐酸性,但耐碱性较差。
4.栽培技术(1)耕作制度:宜短期轮作中利用。
根系深长而发达,根瘤众多,种后能遗留大量有机质于土中,尤能增加氮素;在长江以南一部分中性土壤中可作为水旱地冬季绿肥牧草。
忌连作,一次种植以后须隔五六年方可再种。
(2)保护播种:保护作物宜选择生长期早、枝叶稀疏而需水较少者,如麦类、油菜等。
保护作物的播种量为正常播种的25~50%。
(3)整地:整地务必精细。
尽可能耕翻得深些。
(4)混播。
(5)播种播种时期春秋皆可,而以9月播种最好。
红三叶的播种量,如系春播,每亩可用种子750 ~ 1000克,收种的可减少。
当年种子发芽率最高。
播种方式以条播为宜,行距20~40厘米,收草宜宽。
覆土深度1~2厘米。
(6)接种未种过红三叶的地方第一次种植三叶草时接种根瘤菌的效果极为显著。
十七、禾本科牧草(一)黑麦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丛生。
叶长而狭,叶面平展,叶脉明显。
穗状花序。
小穗含数朵小花至多数小花,小穗无柄,两侧压扁以其背面对向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