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知识点及其应用的总结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知识点全总结初中

二次函数知识点全总结初中

二次函数知识点全总结初中二次函数是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不仅要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还要掌握它的图像、方程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对二次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f(x) = ax² + bx + c (a≠0)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

二次函数的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2,因此称为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的系数a决定。

3. 二次函数的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其坐标为(-b/2a, f(-b/2a))。

顶点的横坐标为-x轴上的对称轴,纵坐标为抛物线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4.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对称轴是过顶点并垂直于x轴的直线,对称轴的方程为x = -b/2a。

5. 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与x轴相交的点称为零点,其坐标为(x, 0)。

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由解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得到。

6. 二次函数的凹凸性凹凸性是指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形状,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图像是凹的;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图像是凸的。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的图像平移,一般可以通过改变常数c来实现。

当c>0时,图像上移;当c<0时,图像下移。

常数b则可以控制图像的水平平移。

2. 二次函数图像的伸缩二次函数图像的伸缩可以通过改变系数a来实现。

当|a|>1时,图像纵向伸缩;当0<|a|<1时,图像纵向压缩。

系数b则可以控制图像的水平伸缩。

3. 二次函数的最值对于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当a>0时,最小值为f(-b/2a),最大值为正无穷;当a<0时,最大值为f(-b/2a),最小值为负无穷。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指一个形如 $y = ax^2 + bx + c$ 的函数,其中 $a$、$b$ 和 $c$ 是常数,且 $a \neq 0$。

在这个表达式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a$、$b$ 和 $c$ 是系数,其中 $a$ 称为二次项系数,$b$ 称为一次项系数,$c$ 称为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性质1. 抛物线形状: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向上或向下开口的抛物线。

2. 开口方向: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 对称轴:二次函数图像关于直线 $x = -\frac{b}{2a}$ 对称,这条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对称轴。

4. 顶点: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left(-\frac{b}{2a}, \frac{4ac - b^2}{4a}\right)$。

5. 与 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 X 轴的交点称为根,可以通过解方程$ax^2 + bx + c = 0$ 来找到。

三、二次函数的图像1. 顶点式:$y = a(x - h)^2 + k$,其中 $(h, k)$ 是顶点坐标。

2. 交点式:$y = a(x - x_1)(x - x_2)$,其中 $x_1$ 和 $x_2$ 是与 X 轴的交点坐标。

3. 标准式:$y = ax^2 + bx + c$。

四、求解二次方程1. 因式分解法:当能够找到两个数,它们的和等于 $b$,积等于$c$ 时,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

2. 完全平方法:通过配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

3. 公式法:使用二次公式 $x = \frac{-b \pm \sqrt{b^2 -4ac}}{2a}$ 来求解。

五、二次函数的应用1. 物理运动:描述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

2. 优化问题:在商业和工程中,用于寻找最大利润或最小成本。

3. 数据拟合:在统计学中,用于拟合数据点,找到最佳曲线。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3篇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3篇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第一篇:二次函数的基本定义及图像二次函数是指一个多项式中最高次为二次的函数,通常写成 $f(x)=ax^2+bx+c$ 的形式,其中 a,b,c 为常数,a 不为零。

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类重要的函数类型,其图像为对称的抛物线。

一、基本定义对于二次函数 $f(x)=ax^2+bx+c$,其中 a,b,c 为常数,a 不为零:1. a 是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开口程度的决定因素,当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 x=-b/2a 是二次函数的对称轴。

3. (x, y) = (-b/2a, c-b^2/4a) 是二次函数的顶点,也是对称轴上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4. 当 a>0 时,对于任何 x,有$f(x)≥y_{min}$;当a<0 时,对于任何 x,有$f(x)≤y_{max}$,其中$y_{min}$ 和 $y_{max}$ 分别为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二、图像特征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对称的抛物线,其最高点或最低点位于对称轴上,最大值或最小值发生在相应顶点处。

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称为根,由于对称性,常见情况下二次函数最多有两个根。

三、常用的二次函数图像变换1. 上下移动。

将二次函数整体向上或向下平移 k 个单位,得到一种新的二次函数 $y=f(x)+k$。

2. 左右移动。

将二次函数整体向左或向右平移 k 个单位,得到一种新的二次函数 $y=f(x-k)$ 或 $y=f(x+k)$。

3. 垂直方向压缩或拉伸。

将二次函数沿 y 轴缩短或拉长至原来的 s 倍,得到一种新的二次函数 $y=sf(x)$。

4. 水平方向压缩或拉伸。

将二次函数沿 x 轴缩短或拉长至原来的 s 倍,得到一种新的二次函数 $y=f(sx)$。

总之,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以及常用的变换方式是掌握二次函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基础概念和操作将为我们处理二次函数相关问题提供宝贵的帮助和指导。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函数,其关键特点是含有二次项(x²)的多项式函数。

以下是关于二次函数的最全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定义与性质: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²+bx+c,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0。

2.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平滑的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3.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的系数a决定,若a>0,则开口向上;若a<0,则开口向下。

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其中f(x)表示二次函数。

5. 若D=b²-4ac>0,则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D=0,则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不同的交点;若D<0,则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6.轴对称线的方程为x=-b/2a。

7.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域为[f(-b/2a),+∞);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域为(-∞,f(-b/2a)]。

二、顶点相关问题:1. 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导数为0得到。

即f'(x)=2ax+b=0,解得x=-b/2a,带入二次函数得到顶点坐标。

2.顶点为函数的最值点,当开口向上时,顶点为最小值点;当开口向下时,顶点为最大值点。

3.当a>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f(-b/2a);当a<0时,函数的最大值为f(-b/2a)。

4.顶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对应了函数的增减性质。

三、对称性与坐标轴交点:1.二次函数是轴对称的,其轴对称线为x=-b/2a。

2.函数与轴对称线的交点为(0,c)。

3.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0,c),其中c为常数项。

4.函数与x轴的交点取决于D的值,若D>0,则存在两个不同的交点;若D=0,则存在一个交点;若D<0,则不存在交点。

四、图像的变换与性质:1.若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a改变为-k(k为常数,k≠0),则图像沿x轴翻转,开口方向不变。

2.若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c改变为+k(k为常数),则图像上下平移,平移量为+k。

《二次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形如 y = ax²+ bx + c(a、b、c 是常数,a ≠ 0)的函数,那么就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 是自变量,a 叫做二次项系数,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 a 不能为 0,如果 a = 0,那么就变成了一次函数。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x = b / 2a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 / 2a,(4ac b²) / 4a)。

三、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一般式:y = ax²+ bx + c(a ≠ 0)2、顶点式:y = a(x h)²+ k(a ≠ 0),其中顶点坐标为(h,k)3、交点式:y = a(x x₁)(x x₂)(a ≠ 0),其中 x₁、x₂是抛物线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四、二次函数的性质1、当 a > 0 时,在对称轴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有最小值,当 x = b / 2a 时,y 最小值=(4ac b²) / 4a 。

2、当 a < 0 时,在对称轴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有最大值,当 x = b / 2a 时,y 最大值=(4ac b²) / 4a 。

五、抛物线的平移抛物线的平移实质上是它的顶点(h,k)的移动(点的移动规律)。

向左平移 h 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 m,k);向右平移 m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 + m,k)。

向上平移 n 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k + n);向下平移 n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k n)。

六、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 y = ax²+ bx + c(a ≠ 0),当 y = 0 时,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 ax²+ bx + c = 0(a ≠ 0)。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1. 定义。

- 一般地,形如y = ax^2+bx + 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 例如y = 2x^2+3x - 1,这里a = 2,b=3,c=-1。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

1. 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 对于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其顶点坐标公式为(-(b)/(2a),frac{4ac - b^2}{4a})。

- 例如,对于二次函数y=x^2-2x - 3,其中a = 1,b=-2,c=-3。

根据顶点坐标公式,-(b)/(2a)=-(-2)/(2×1)=1,frac{4ac - b^2}{4a}=frac{4×1×(-3)-(-2)^2}{4×1}=(-12 - 4)/(4)=-4,所以顶点坐标为(1,-4)。

3. 抛物线的对称轴。

- 对称轴方程为x =-(b)/(2a)。

4.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 例如,y = 3x^2+2x - 1中a = 3>0,开口向上;y=-2x^2+5x+3中a=-2 < 0,开口向下。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

1. 增减性。

- 当a>0时,在对称轴x =-(b)/(2a)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当a < 0时,在对称轴x =-(b)/(2a)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 最值。

-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有最小值,y_min=frac{4ac - b^2}{4a},此时x =-(b)/(2a)。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一种形式为f(x) = ax²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是实数且a≠0。

其中,a 控制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b控制抛物线在x轴方向的平移,c控制抛物线在y轴方向的平移。

2. 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称为抛物线的曲线。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 二次函数的顶点和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抛物线上的最高(或最低)点称为顶点,顶点的横坐标x=-b/2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纵坐标等于f(-b/2a),即y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4. 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在x轴上的交点称为零点,满足f(x)=0时的x值。

零点的判别式为Δ=b²-4ac,当Δ>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无实根。

5. 二次函数的最值当a>0时,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顶点的纵坐标;当a<0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顶点的纵坐标。

二、解析式求解1. 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f(x) = ax² + bx + c。

通过配方法、完全平方式或因式分解,可以将二次函数转化为标准形式或顶点形式来方便求解相关参数。

2. 标准形式将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转化为标准形式f(x) = a(x-h)²+k,其中(h,k)为顶点坐标,a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3. 顶点形式将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转化为顶点形式f(x) = a(x-p)(x-q),其中(p,q)为零点的坐标。

4. 判别式通过二次函数的判别式Δ=b²-4ac,可以方便地判断二次函数的零点类型和数量。

三、图像解析1.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二次函数的参数a的正负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2. 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最值通过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可以方便地求得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并进而求得最小值或最大值。

二次函数知识点及其应用的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及其应用的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框图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形如c bx ax y ++=2(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 b c 、、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而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二、二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1、 一般式:c bx ax y ++=2(,,为常数,);2、顶点式:k h x a y +-=2)((,,为常数,)其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表达形式一般式顶点式双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及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函数图像的变化特点最值二次函数系数与图像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中几个常见的函数二次函数平移变换0a ≠b c ,a b c 0a ≠a h k 0a ≠2424b ac b h k a a-=-=,3、 双根式:21212()()(0,,=)y a x x x x a x x ax bx c x =--≠++其中是y 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轴有交点,即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三、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轴对称图形)1.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顶点坐标为.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有最小值.2.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有最大值. 四、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二次函数中,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⑴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的值越大,开口越大. 总结起来,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x x 240b ac -≥2y ax bx c =++0a >2bx a=-2424b ac b aa ⎛⎫-- ⎪⎝⎭,2bx a<-y x 2b x a >-y x 2bx a =-y 244ac b a -0a <2bx a =-2424b ac b a a ⎛⎫-- ⎪⎝⎭,2b x a <-y x 2b x a >-y x 2bx a=-y 244ac b a-a 2y ax bx c =++a 0a ≠0a >a a 0a <a a a a a2. 一次项系数在二次项系数确定的前提下,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的前提下, 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左侧; 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轴; 当时,,即抛物线对称轴在轴的右侧. ⑵ 在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 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 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轴; 当时,,即抛物线对称轴在轴的左侧. 总结起来,在确定的前提下,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总结:3. 常数项⑴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上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⑶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下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总结起来,决定了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总之,只要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当函数值时的特殊情况. 图像与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时,图像与轴交于两点,其中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 和的一半恰好是对称轴的横坐标.② 当时,图像与轴只有一个交点;③ 当时,图像与轴没有交点.当时,图像落在轴的上方,无论为任何实数,都有;当时,图像落在轴的下方,无论为任何实数,都有. 2. 抛物线的图像与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或者依据函数特点确定自变量能使函数取得最大值的值,并将其带入到表达式中求出最值;b a b 0a >0b >02ba-<y 0b =02ba-=y 0b <02ba->y 0a <0b >02ba->y 0b =02ba-=y 0b <02ba-<y a b c 0c >y x y 0c =y y 00c <y x y c y a b c ,,x 20ax bx c ++=2y ax bx c =++0y =x 240b ac ∆=->x ()()1200A x B x ,,,12()x x ≠12x x ,()200ax bx c a ++=≠12x x ,0∆=x 0∆<x 1'0a >x x 0y >2'0a <x x 0y <2y ax bx c =++y (0)c x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中,,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4)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可通过联立方程求解,从而求出交点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知识结构框图
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形如c bx ax y ++=2(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 b c 、、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X 可以取全体实数.
二、二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1、 一般式:c bx ax y ++=2(a ,b ,c 为常数,0a ≠);
2、
顶点式:k h x a y +-=2
)((a ,h ,k 为常数,0a ≠)其中2
424b ac b h k a a
-=-=
,; 3、 两根式:
21212()()(0,,=)y a x x x x a x x ax bx c x =--≠++其中是y 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
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
三、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性质(轴对称图形)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对称轴为2b
x a =-,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
四、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
1. 二次项系数a
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 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
2. 一次项系数b
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 当0b >时,02b
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 当0b =时,02b
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 当0b <时,02b
a
-
>,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 当0b >时,02b
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 当0b =时,02b
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 当0b <时,02b
a
-
<,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 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3. 常数项c
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像与x 轴的交点个数:
① 当240b ac ∆=->时,图像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
12x x ,和的一半恰好是对称轴的横坐标. ② 当0∆=时,图像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1' 当0a >时,图像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当0a <时,图像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像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
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或者依据函数特点确定自变量能使函数取得最大值的值,并将其带入到表达式中求出最值; 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4)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可通过联立方程求解,从而求出交点坐标。

六、二次函数的几个特殊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结论: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总结:
3. 2y ax c =+的性质:
y=2x 2-4
2y=2x 2
结论:上加下减。

总结: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0. 0a < 向下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有最大值0.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c ,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c .
4. ()2
y a x h =-的性质:
y=3(x+4)2
2
y=3x 2
y=-2(x-3)2
结论:左加右减。

总结: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总结:
-3
七、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