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雁饲养技术

合集下载

大雁的养殖技术是怎样的

大雁的养殖技术是怎样的

大雁的养殖技术是怎样的大雁属鸟纲鸭科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作为一种上等的野味,大雁肉很少人吃过,它的味道非常鲜美,且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

那么你们知道大雁如何养殖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雁怎么养殖1、种蛋消毒:种蛋产出后往往被垫草和粪便污染,表面有少量细菌,30分钟后细菌便可通过壳孔进入种蛋内部。

因此应及时对种蛋进行消毒。

先将种蛋放入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和14克高锰酸钾备好药品,将福尔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内(由于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所用容器的容积要较所用福尔马林的体积大5~7倍),然后倒入高锰酸钾,关闭门窗,数分钟后,甲醛蒸汽溢出,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放出残余气体,将种蛋移入贮藏室。

2、种蛋预热:孵化前对种蛋进行预热,可使胚胎对外界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防止种蛋出汗。

先用高锰酸钾或菌毒杀、百毒杀等药物按说明配成所需浓度,将种蛋在药液中浸泡3~5分钟,捞出晾干,放置在孵化室内预热6~8小时。

3、温湿度控制:整批入孵的种蛋,以变温孵化为主,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30~37℃,前高后低逐步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采用38~38.5℃的恒温孵化。

湿度的控制原则为两头高,中间低。

1~3天保持65~70%,4~28天控制在60~65%,29~31天提高到70~75%。

此外,在保证正常温、湿度情况下,尽量通风顺畅。

②翻蛋、照蛋与凉蛋。

自动翻蛋的孵化机每2小时翻蛋一次,手动或采用土法孵化时每3~4小时翻一次,翻蛋角度为45~90度。

大雁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需进行三次照蛋。

第一次在孵化后第5天进行,拣出无精蛋和死蛋。

第二次在第10天进行,拣出死胚蛋,并及时查明原因,调整孵化条件。

第三次在第26天进行,主要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决定落盘时间。

机器孵化每天定时打开机门两次,孵后16天还要将种蛋从蛋盘架上抽出2/3左右进行凉蛋,凉蛋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

养殖大雁的基本方法

养殖大雁的基本方法

养殖大雁的基本方法
1. 鸟舍准备:筑巢材料应该使用天然树枝和干草等,鸟舍应该宽敞透气,保持干燥清洁,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也要确保安全防范。

2. 饲料配备:大雁食物多样化,包括天然水草、稻谷、小麦、米粉、豆饼、肉类等,应根据季节和鸟儿生长发育状态进行合理搭配。

3. 健康管理:定期除虫、留意鸟儿健康情况,及时治疗疾病,保证鸟儿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健康。

4. 繁殖管理:大雁繁殖季节多为春季,应给予足够的巢穴和筑巢材料,保证繁殖成功率。

鸟儿的抚育和孵蛋都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和照顾。

5. 水质管理:大雁喜欢在水边栖息,饮用和游泳,水质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定期清理和加入适量的消毒药物保持水质卫生。

以上是基本的养殖大雁的方法,当然在实践中也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管理。

大雁的人工养殖技术

大雁的人工养殖技术

大雁的人工养殖技术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总称,大型候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

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

合群性强,善争斗。

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

宿栖时,有大雁警戒,发现异常,大声惊叫,成群逃逸。

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王子雁有优先采食、交配的权力。

人工养殖大雁其性温驯,易于饲养;采食量小,草食性强,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为2.5:1,一般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4-5千克,重者可达8-10千克。

大雁集肉、蛋、绒、药用于一身,其胸腿部肌肉发达,肉纤维虽比野鸭粗,但肉味鲜美,烹调后味香肉嫩。

蛋白质高达20.98%,脂肪为10.62%,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笔,羽绒可防寒保暖。

目前,大雁养殖刚刚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国一些野味市场都是供不应求,养殖大雁前景良好。

雁舍要求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可分为育雏舍、育肥舍和种雁舍。

育雏舍应保温防潮;育肥舍要设置棚架,旁边设有食槽和饮水器;种雁舍应较大,舍外有陆地和水上运动场,运动场周围设高1.8-2米的围网。

陆地运动场应干爽不积水,铺5厘米厚的砂土,种上树木或作物遮荫;水上运动场的围网直通水底,网孔以大雁头不能钻出为宜。

一、种雁的饲养管理大雁的养殖,选种是关键环节。

所谓的选种,就是在所养的适龄雁群中,根据选种标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筛选出综合指标高的雁,作为繁殖的种群,以保证其后代的性状优良。

良好雁种的标志:精神状态好,身体健壮,双目有神,无疾病;体形呈流线形,发育匀称,体态肥胖程度中等;羽毛整齐而有光泽,体色无杂色羽毛,双翅挟紧;行动敏捷,飞翔能力强;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畸形;种的特征明显;种用年龄在2-5龄之间。

不宜作种用的雁:身体瘦弱、有某些疾病、外伤、畸形、羽毛蓬松无光泽、神情呆滞、羽毛有白化现象;种的特征不明显、飞翔能力差、双翅下垂或外翻、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年龄过大等等。

大雁养殖技术

大雁养殖技术

大雁养殖技术
大雁养殖技术是指对大雁进行人工饲养和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旨在提高大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大雁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控制:大雁是候鸟,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2. 饲料管理:大雁的饲料需要根据其生长和发育的阶段进行合理的配方和管理,包括饲料种类、营养成分、饲喂时间和方式等。

3. 疾病防控:大雁容易感染多种疾病,需要进行预防和控制,包括定期体检、疫苗接种、病虫害防治等。

4. 繁殖管理:大雁繁殖需要合理的场所、环境和饲料等条件,需要对雌雄大雁的配对、产蛋、孵化和育雏等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5. 市场营销:大雁养殖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营销,包括产品的包装、推广和销售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雁养殖技术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养殖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动物造成不良影响。

大雁的饲养要点

大雁的饲养要点

大雁的饲养要点
人工养殖大雁的方式与土鹅养殖差不多,其成雁很好养,但雏雁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故此养殖大雁要把握住三关。

一、育雏关。

雏雁对温度要求特别严格:第1周为29-26℃;第2周26-23℃;第3周22-20℃;第4周为19-16℃;4周以后方可安全地脱温。

但在第1、2周是关键。

另外,养殖大雁必须要有相应的加温保暖设备,才能保证雏雁安全渡过育雏关,提高成活率,保证安全生产。

二、疫病防治关。

具体作法是:雏雁出生后第1周要注射小鹅瘟疫苗。

每周定时对养殖场地、用具等进行消毒。

第3周龄左右,要预防禽霍乱的发生,养殖场应配备一些常用的预防药物,如磺胺嘧啶粉、氟哌酸等和消毒用的百毒杀、高锰酸钾等。

在管理上,要严防外来病原的带入,不让市场上的禽类、疫区或带病的动物进入养殖场,养殖场一般要杜绝对外开放参观,必须参观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后方可进入,防止传染病发生。

三、把好青饲料关。

人工养殖大雁应以草食为主,雁尤其喜欢青饲料。

大雁消化道长,食量大,如果喂精料,1天的消费惊人,所以,养大雁应选择在青饲料丰富的地方最为适宜。

既可降低饲养成本,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大雁的饲养技术要点.。

非洲雁

非洲雁

非洲雁又叫香鹑chún分类:水禽、鸭科、雁属非洲雁(The African Wild Goose)原名为美洲香鹑,是草食水禽,鸭科雁属。

身像鹅身,嘴短而窄呈凸状,上有一红色肉瘤。

尾巴特长,是鸭的1.5—2倍,多时下垂。

爪似鹰爪,非常锐利。

羽黑白色或墨绿色,有时身子呈拱形,非常好看。

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热带地区,引入非洲后又名非洲雁.生活于非洲水浅沼泽地带,不太喜水的两栖飞禽。

特征是红脸、白羽、黑背、黑尾,长成后有飞翔能力,抗性强,没有群体疫情。

食性杂,好管理,生长速度快,三个月平均体重十公斤。

肉质丰厚、营养丰富,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鸳鸯肉富含天然性激素,食用可益精血补肾虚,有滋阴壮阳、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功效。

烹饪与鸡、鸭、鹅相似,但是个性明显不同,具有浓郁的野味特征,肉含蛋白质20.98%,其肉质细嫩、口感醇香,野禽味鲜美,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食品,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每100g肉中含有Ca46.6mg、Fe27.1/mg、In14.5mg、mg2.39mg。

具有解瘀血、解毒、解血热的功效,是脾胃病、肝炎、肾虚、阳萎、冠心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十分理想的食疗珍品。

可与大雁肉媲美,是集观赏、滋补、药用、肉用于一体的吉祥物,饲养方法与家鸭相似。

近年来不少地方和国家进行人工试养,国际上非洲雁生产有迅速发展的趋势.欧美许多国家,如法国、德国、荷兰、丹麦、意大利、美国和加拿大等,都非常重视发展非洲雁的生产.法国养雁总数的50%以上是非洲雁。

我国的辽宁省、黑龙江省等省市进行了人工试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雁肉为紫红色,丝状,肉质特鲜美可于山里,雄鸡、山鸡、树鸡等野禽肉相媲美,其营养价值比鸡、鸭、鹅高出多少倍,辽宁省农科院曾做过全面化验分析,雁蛋可用来助治疗心脏病。

雁蛋通过加工成咸蛋,蛋黄红色、淌油,吃到嘴里满香味,其咸蛋比鸭蛋口感更高一筹。

大雁养殖技术

大雁养殖技术

大雁养殖技术1. 简介大雁是中国特有的候鸟,具有珍贵的生物资源价值和观赏价值。

近年来,大雁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大雁养殖技术的一般要求、养殖环境要求和管理技巧。

2. 养殖要求2.1 建立合适的鸟舍大雁需要一个安全、温暖、干燥的环境,因此,在养殖大雁之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鸟舍。

鸟舍的设计应具备以下要求:•鸟舍的空间要足够大,以容纳大雁的群体活动。

•鸟舍应该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

•鸟舍的温度应在适宜的范围内,不宜过高或过低。

•鸟舍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大雁患上湿疹等疾病。

2.2 提供适宜的饲料大雁的饲料主要包括麦子、玉米、豆类等。

在提供饲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发霉。

•饲料应提供足够的营养,保证大雁的生长和健康。

•饲料应定时补充,避免大雁饥饿。

2.3 提供适宜的水源大雁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源来饮水和洗水。

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我们需要:•定期更换喂水器中的水,保持水的新鲜。

•给大雁提供干净、无污染的水源,避免患上水生传染病。

3. 养殖环境要求3.1 温度的控制大雁是适应寒冷气候的鸟类,因此,在养殖大雁时,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冬季应提供适宜的加温设施,以保证大雁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

•夏季应提供遮阳的设施,以避免大雁过热。

3.2 光照的控制大雁需要适宜的光照条件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因此,在养殖大雁时,我们需要:•为大雁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避免长期处于昏暗状态。

•合理安排光照时间,确保大雁有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

3.3 空气质量的维护大雁对空气质量非常敏感,因此,我们需要:•避免大雁居住在污染环境中,如工业区、河流附近等。

•定期清理鸟舍内的鸟粪和杂物,保持空气的新鲜。

4. 管理技巧4.1 疫病预防大雁容易患上禽流感等疾病,因此,疫病预防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确保大雁健康。

•避免与其他禽类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4.2 群体管理大雁是群居动物,因此,群体管理是养殖大雁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雁养殖技术——大雁的饲养管理

大雁养殖技术——大雁的饲养管理

开金大雁养殖技术之大雁饲养管理技术大雁科学的饲养管理(1)一、潮口与开食雏雁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

潮口的主要目的是刺激食欲,促进胎粪的排出。

最适当的时机是:雏雁出壳几小时,已能行走自如,有啄食手和垫草现象的时候。

喂给雏雁20 ℃左右的温开水,让雏雁自由饮水3 ~5 分钟。

第一次饮水,可结合防疫防病或补充营养的需要,在饮水中加人适量的药物(如0.02%的土霉素、0.01%的高锰酸钾)或添加剂(如维生素、5%~8%的红糖、葡萄糖或白糖及少量的复合维生B)。

雏雁饮水最好使用小型饮水器,或使用碟子、水盘,但不宜过大,盘中水深度不超过1厘米,以雏雁绒毛不沾湿为原则。

雏雁开始时若不会饮水,可进行人工调教,对个别雁可将其喙按人水中饮水1~2次后,便可使其学会饮水。

饮水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以防止雏雁暴饮而致病。

二、开食雏雁首次喂料称为开食,饮水1~2小时后即可开食。

开食的早晚直接影响雏雁的成活率,开食过早,雏雁大部分不会采食,影响雏雁的整齐度,即使能够采食也会造成消化不良,引起各种疾病;开食过晚,又会影响生长发育,增大死亡率。

(一)开食方法:将配制好的开食饲料撒在料盆内,任其自由采食。

刚开食时,雏雁可能不会吃食,需要诱导。

整个开食时间宜短,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

(二)诱食方法1、先用手轻碰雁嘴,吸引其注意力,然后引向开食料,或打开雏雁嘴,直接将开食料塞进雁嘴内。

2、把切成细丝的青菜放在手上晃动,或者将蒸煮半熟的小米或切碎的青菜丝均匀地撒在食盘上,用手轻轻叩打食盘,引导和训练雏雁采食。

第二次喂料,应将被污染饲料扫清。

(三)开食饲料1、用全价小颗粒饲料或浸泡2小时的碎米、小米搭配切细的嫩青绿饲料,按精饲料与青绿料1:2的比例混合均匀。

2、全价饲料20%,蒸熟的玉米面20%,切碎的青菜叶60%。

3、稀饭,要求饭粒不黏、不硬、不烂、不生,加适量的白糖。

另加适量切碎的青菜丝,补加骨粉和食盐。

三、分群饲养为了提高雏雁的成活率,应将雏雁分群饲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雁饲养技术
1、建舍
一般旧房屋均可利用,新建舍应选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

舍内设有产蛋窝,舍外设有运动场和水池戏水场,露天顶部扣网防止飞逃。

2、繁殖孵化
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生后60-70天体重达到3kg,公雁体重5kg~6kg,母雁体重3kg~3.5kg,公母比例1:4为宜。

母雁生后150天~180天开产,年产蛋量120枚~150枚,蛋重80克~100克。

种蛋的孵化可用机器或家鸡代孵,种
蛋入孵前用0.2%高锰酸钾液浸洗消毒。

孵化温度38℃;相对湿度65%~75%;通风换气良好,以免出现畸胎现象;翻蛋每2小时1次,角度为90度;晾蛋每日2次-3次,每次10分钟~30分钟;照蛋9天第一次,21天第二次照蛋。

3、雏的培育
35天出雏,育雏温度第一天为34℃,以后每天降温0.5℃至脱温;湿度60%~70%;光照头3天保持24小时;密度0-7天20平方米~25/平方米,随着日龄增长适当调节密度;饮水:雏雁入育雏室30分钟后,饮青霉素(2000单位/只)温水20℃~30℃;开食:雏雁饮水2小时后可开食,可用蒸
煮八分熟的碎米或用开水浸泡的全价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诱
食。

0周龄~6周龄饲料配方:玉米56.5%、豆粕、糠麸各15%、花生粕10%、骨粉2%、贝粉1%、食盐0.4%、添加剂0.1%、青饲料适量,日喂5次,自由饮水。

4、饲养
6周龄~10周龄育成期的饲料配方:玉米50%、豆粕22%、糠麸20%、鱼粉4%、骨粉1.6%、贝粉1.5%、食盐0.4%、微量元素和多维素添加剂0.5%,每公斤混合料含蛋白质17%,代谢能11.3兆焦。

产蛋期可参考育成期饲料配方,随产蛋高峰期可灵活掌握适当调整,日喂混合料75克~100克,青饲料适量,日喂3次,自由饮水。

5、疾病防治
雏雁免疫:首免,初生2天用高免血清颈部皮下注射0.5ml;二免,10天用小鹅瘟疫苗皮下注射1ml。

成年雁免疫:母雁在产蛋前15天~30天用小鹅瘟弱毒疫苗预防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