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第2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化学会第中国化学会第 23 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2009 年 9 月 16 日题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总分 满分满分20 6 5 4 8 10 8 16 8 15 100 评分通则:1.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有效数字错误,扣 0.5分,但每大题只扣分,但每大题只扣 1次。
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 0.5分,但每大题只扣分,但每大题只扣 1次。
次。
4只要求只要求 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6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 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第 1 题 (20 分) 1-1 Lewis 酸和 Lewis 碱可以形成酸碱复合物。
根据下列两个反应式判断反应中所涉及碱可以形成酸碱复合物。
根据下列两个反应式判断反应中所涉及 Lewis 酸的酸性强弱,并由强到弱排序。
酸的酸性强弱,并由强到弱排序。
F 4Si N(CH 3)3 + BF 3 F 3B N(CH 3)3 + SiF 4 ; F 3B N(CH 3)3 + BCl 3 3 Cl 3B N(CH 3)3 + BF 3BCl 3 BF 3 SiF 4 顺序错误不给分(2 分) 1-2 (1) 分别画出 BF 3 和 N(CH 3)3 的分子构型,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的分子构型,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FF BF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不画成平面形不给分 (0.5 分)sp 2(0.5 分)NCH 3 H3C C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 不画成三角锥形不给分 (0.5 分)sp 3(0.5 分)(2) 分别画出 F 3B N(CH 3)3 和 F 4SiN(CH 3)3 的分子构型,并指出分子中 Si 和 B 的杂的杂的杂 化轨道类型。
2023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

选择题:1. 下列哪个化学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a) 2Na + Cl2 → 2NaClb) Fe2O3 + 3CO → 2Fe + 3CO2c) CH4 + 2O2 → CO2 + 2H2Od)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2.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改变温度会改变平衡常数K值b)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c) 使用催化剂会改变平衡浓度d)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会保持不变3. 下列哪种原子轨道能容纳最多电子?a) s轨道b) p轨道c) d轨道d) f轨道4. 在化学键中,共价键通常是由两个原子共享几对电子?a) 1对电子b) 2对电子c) 3对电子d) 4对电子填空题:1. 当pH=5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__________M。
答案:1 × 10^-5 M2. 在标准温度和压强下,1 mol理想气体其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22.4 升3. 在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中,指数n通常代表对于反应物的__________。
答案:浓度的影响程度4. 一种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答案:通常为-2。
应用题:1. 将30 g NaOH 溶解在500 mL水中得到的溶液,求该溶液的pH值。
答案:首先计算NaOH的摩尔量,然后计算氢离子浓度,再计算pH值,最终得到答案。
2. 对于化学反应N2(g) + 3H2(g) → 2NH3(g),如果开始时N2和H2各有1 mol,并且所有物质均为理想气体,在达到平衡时氢气的摩尔数为多少?答案:通过构建反应表,计算出N2和H2的消耗量,最终得到氢气的摩尔数。
3. 如有2 mol 氢气和1 mol 氮气,反应生成氨气,求反应结束后氢气、氮气和氨气的摩尔数。
答案:首先通过摩尔比求出反应物的消耗量,然后通过生成物的物质平衡关系求出生成物的摩尔数。
4. 1 mol CO 和1 mol H2 经反应生成乙醇,求反应结束后乙醇的摩尔数。
2023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2023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60 分)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海水C. 蒸馏水D. 石灰水答案:C。
解析: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空气、海水、石灰水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汽油挥发C. 蜡烛燃烧D. 玻璃破碎答案:C。
解析: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汽油挥发、玻璃破碎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水分子B. 氢原子C. 氧原子D. 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A。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最外层电子数D. 电子层数答案:C。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时,易失去电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时,易得到电子;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时,化学性质稳定。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两个氢分子:2HB. 三个氮原子:3NC. 一个镁离子:Mg⁺²D.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Na⁺O⁺答案:B。
解析: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A 错误;三个氮原子表示为3N,B 正确;一个镁离子表示为Mg²⁺,C 错误;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表示为Na⁺O,D 错误。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物质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C. 量取50mL 液体用100mL 的量筒D.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答案:B。
解析: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质,A 错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B 正确;量取50mL 液体应用50mL 的量筒,C 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D 错误。
2023年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浙江省预赛试题

2023 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浙江省预赛试题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共有六大题, 26 小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明县(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笔迹清楚。
3. 可以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一、选择题(本题涉及1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 科学家通过萘为载体合成了一类明星的染料分子苝二酰亚胺(PDI)如下(图左)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和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
由萘的同分异构体薁为载体构筑了一种新型有机结构砌块——联薁二酰亚胺(BAzDI)如下图右)。
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A. 材料的分子结构从主线上决定了材料的性能, 因此有机材料的结构创制与合成一直是有机光电子材料领域科学家关注的焦点;B.从化学组成上看, PDI和BAzDI的分子骨架只相差两个氢原子, 这使得BAzDI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电功能备受期待;C. PDI和BAzDI分子结构均具有由苯环和酰亚胺基团;D. 薁和萘互为同分异构体, 鉴于BAzDI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故有望成为一类重要的新有机半导体材料结构砌块。
2. 2023年8月,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炳成专家团队成功合成了系列全氮阴离子盐, 如[Na(H2O)(N5)]·2H2O,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
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 中间那个水和处在外界的水的区别是:中间的水与钠形成了共价键, 外面的水形成氢键和内界相连;B.N5-的结构是直线型, 类似于N3-;C. 有一种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是(N5)6(H3O)3(NH4)4Cl;D.1999年Karl.O.Christed等成功合成了N5+, 它与N5-互为同素异形体。
3. 固体硝酸盐加热分解产物较复杂。
2023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199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浙江赛区)预赛试题原子量及有关数据:Sn:118.7 Cl:35.45 H:1 C:12 S:32 Na:23 O:16 Br:80 Cr:51.9 Mn:54.9 Pb:207 Al:27 Mg:24 Cu:64 lg2=0.30101.本试卷内容限3小时完毕;2.全卷满分为150分;3.可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也许有1个或2个对的选项。
假如多选、漏选或一对一错都不给分。
)1.制取下列物质的方案可以达成目的的是A 用生锈的废钢铁与稀硫酸反映制绿矾B 用碳酸钠与稀H2SO4反映制CO2C 用食盐、二氧化锰和稀H2SO4共热制Cl2D 用铁与稀盐酸反映制氯化铁2.两种盐的混和物,加热或遇水均能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两种盐不也许的是A NaHSO4和Na2CO3B Al2(SO4)3和NaHCO3C NaHSO4和KHCO3D MgSO4和Na2CO33.A、B是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ms x,ns x np x+1。
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加蒸馏水溶解后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同时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德试纸变蓝,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A 38B 55C 100D 1354.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高平衡常数为1.76×10-5,常温下将pH=3的CH3COOH溶液用水稀释一后,溶液的pH值为A 3B 3.15C 3.3D 2.75.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县盐酸有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油液中加入过量纯碱溶液又有沉淀产生,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①Ag+、Fe3+、Na+②Ag+、Al3+、K+③Ag+、Ba2+④SiO32-、AlO2-、K+⑤Ag+、NH4+、H+⑥SiO32-、K+、Al3+A 各组均符合B ②③④⑥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⑥6.某元素x的原子量为a,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 m XO n(m>1),下列有关叙述对的的是A 该酸的水溶液中,[H+]︰[XO n m-]=m︰1B 该酸的摩尔质量为(m+a+16n)克C 100毫升该酸溶液只能中和4克NaOHD 若0.1摩/升该酸溶液的pH=1,则Na m XO n的水溶液的pH值>77.常温时,下列三个反映都能自发的向右进行:2W-+X2=2X-+W22Y-+W2=2W-+Y22X-+Z2=2X-+Z2由此得出的对的结论是A X-、Y-、Z-、W-中,Z-还原性最强B 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弱C 2Z-+Y2=2Y-+Z2不能自发向右进行D 还原性X->Y-8.某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映2NO2N2O4+Q,达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成平衡后,能使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增大的是A 通入N2B 通入NO2C 通入N2O4D 升高温度9.甲酰胺的氮原子上两个氢原子都被甲基取代后所得到的产物称为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为DMF,是现在常用的溶剂。
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答案第1题(4分)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 和Y 。
X 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靶得到的。
经过100微秒,X 发生α-衰变,得到Y 。
然后Y 连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 的同位素。
以X 和Y 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 和Y 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案: Am 24395+ 4820Ca =288115+3n (2分)不写3n 不得分。
答291115不得分。
288115 = 284113 +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
(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 = 268105或268105Db )(蓝色为答案,红色为注释,注释语不计分,下同)第2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 这种高聚氮的N-N 键的键能为160 kJ/mol (N 2的键能为942 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
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答案: 3 原子晶体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 2释放大量能量。
(各1分)第3题(6分)某实验测出人类呼吸中各种气体的分压/Pa 如下表所示:气体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79274 7584821328 1546340 3732 667 62653-1 请将各种气体的分子式填入上表。
3-2 指出表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呼出气体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体分压的主要原因。
答案: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N279274 75848O221328 15463CO240 3732H2O 667 6265(每空1分,共4分)呼出气中的N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呼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有较大分压,总压不变,因而N2的摩尔分数下降(1分);呼出气中的O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吸入的O2被人体消耗了。
2023年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2023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第1题 (15分)1-1 2023年10月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此填满了周期表第七周期所有空格,是元素周期系发展旳一种里程碑。
117号元素是用249Bk 轰击48Ca 靶合成旳,总共得到6个117号元素旳原子,其中1个原子经p次α衰变得到270Db 后发生裂变;5个原子则经q 次α衰变得到281Rg 后发生裂变。
用元素周期表上旳117号元素符号,写出得到117号元素旳核反应方程式(在元素符号旳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标出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1-2 写出下列构造旳中心原子旳杂化轨道类型:F F F FFI[(C 6H5)IF 5]-Xe(C 6H5)2XeI +[I(C 6H 5)2]+1-3 一氯一溴二(氨基乙酸根)合钴(III )酸根离子有多种异构体,其中之一可用如下简式表达。
请依样画出其他所有八面体构型旳异构体。
OOCl BrN N第2题 (5 分) 近来我国有人报道,将0.1 mol L -1旳硫化钠溶液装进一只掏空洗净旳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 L -1旳氯化铜溶液旳烧杯中,在静置一周旳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步烧杯中旳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混浊。
2-1设此装置中发生旳是铜离子和硫离子直接相遇旳反应,已知φӨ(Cu 2+/Cu )和φӨ(S/S 2-)分别为0.345 V和 -0.476 V,nFE Ө =RT ln K ,EӨ表达反应旳原则电动势,n 为该反应得失电子数。
计算25oC 下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得到铜旳反应平衡常数,写出平衡常数体现式。
2-2金属铜和混浊现象均出目前蛋壳外,这意味着什么?2-3 该报道未提及硫离子与铜离子相遇时溶液旳p H。
现设pH = 6,写出反应旳离子方程式。
2-4 请对此试验成果作一简短评论。
第3题 ( 7分) 早在19世纪人们就用金属硼化物和碳反应得到了碳化硼。
它是迄今已知旳除金刚石和氮化硼外最硬旳固体。
中国化学会第23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新疆赛区)试卷

评分通则:1.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4只要求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6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第1题(12分)许多小溪流经煤矿和金属矿。
由于含硫矿床暴露在空气中或暴露在含氧的水中,使这些小溪变成酸性,溪水中含有溶解的铁和硫酸盐。
最常见的含硫铁矿是黄铁矿(FeS2),其中铁的氧化态是+2。
富含铁的溪水流入大面积的池塘中后,溶于水的铁以[FeO(OH)]的形式沉淀出来,覆盖于池塘底部,而水仍然保持酸性。
1-1画出S22—的路易斯结构式,标出全部价电子。
1-2写出黄铁矿在小溪中被空气氧化生成硫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
1-3写出Fe 2+ 离子被空气氧化生成FeO(OH)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1-4假设黄铁矿全部转化为FeO(OH) ,计算:需要多少摩尔FeS2发生如上转化反应才能使1.0 L纯水的pH降到3.0?(提示:此条件下可认为HSO4-完全电离。
)1-5 含Fe2+ 离子0.00835 mol/L的溪水以20.0 L/min的流速流入一个很大的池塘后75%的Fe2+离子被氧化为Fe(III)。
因池水pH > 7,Fe (III) 完全沉淀,最后转化为Fe2O3。
计算一年可生成多少克Fe2O3。
第2题(13分)碳酸钙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碳酸盐,碳酸钙难溶于水,但能溶于CO2的水溶液中。
碳酸钙矿床的地下水流出地面后,由于压强减小而放出CO2,年深日久可形成石笋或钟乳石。
25o C时,大气中的CO2分压约为p CO2=3×10-4 atm。
已知:CO2(g)+H2O=H2CO3K0=[H2CO3]/p CO2=10-1.47H 2CO3H++HCO3-K a1=4.5×10-7p K a1=6.4HCO 3-H++CO32-K a2=4.7×10-11p K a2=10.3CaCO 3(s)Ca2++CO32-K sp=10-8.32-1 写出石灰岩地区形成钟乳石的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学会第 23 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2009 年 9 月 16 日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满分20654810816815100评分通则:1.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 0.5分,但每大题只扣 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 0.5分,但每大题只扣 1次。
4只要求 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6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 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第 1 题 (20 分)1-1 Lewis 酸和 Lewis 碱可以形成酸碱复合物。
根据下列两个反应式判断反应中所涉及 Lewis酸的酸性强弱,并由强到弱排序。
F 4Si N(CH 3)3 + BF 3 F 3B N(CH 3)3 + SiF 4 ; F 3B N(CH 3)3 + BCl 3 Cl 3B N(CH 3)3 + BF 3BCl 3 BF 3 SiF 4 顺序错误不给分 (2 分)1-2 (1) 分别画出 BF 3 和 N(CH 3)3 的分子构型,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FFBF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不画成平面形不给分 (0.5 分)sp 2(0.5 分)NCH 3 H 3CC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 不画成三角锥形不给分(0.5 分)sp 3(0.5 分)(2) 分别画出 F 3B N(CH 3)3 和 F 4Si N(CH 3)3 的分子构型,并指出分子中 Si 和 B 的杂化轨道类型。
FBFFH 3C H 3CNCH 3B :sp 3(1 分)+ (1分)FF F SiFH3C H3C NCH3Si,sp3d (1 分)+ (1分)1-3 将 BCl3 分别通入吡啶和水中,会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
写出这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l3 + 3H2O = B(OH)3+ 3HCl 不配平不给分(1 分) BCl3 + C5H5N = Cl3B-NC5H5或BCl3 + N = Cl3B N(1 分)1-4 BeCl2 是共价分子,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
分别画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指出 Be 的杂化轨道类型。
Cl Be Clsp结构简式和杂化轨道各0.5 分(1 分)ClCl Be Be ClCl结构简式 1.5 分sp2杂化轨道 0.5 分(2 分)Cl ClBe BeCl Cl结构简式 1.5 分sp3杂化轨道 0.5 分画成ClBeCln 也得分(2 分)1-5 高氧化态 Cr 的过氧化物大多不稳定,容易分解,但 Cr(O2)2[NH(C2H4NH2)2] 却是稳定的。
这种配合物仍保持 Cr 的过氧化物的结构特点。
画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Cr 的氧化态。
H2NOOOCr NHOH2N只有画出 7配位的结构简式才能得满分,端基氮不配位得 0分,二级氮不配位得 1分(2 分)Cr 的氧化态为+4(1 分)1-6 某些烷基取代的金属羰基化合物可以在其他碱性配体的作用下发生羰基插入反应,生成酰基配合物。
画出 Mn(CO)5(CH3) 和PPh3 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并指出 Mn 的氧化态。
OCOOC CCH3MnOCCOPPh3(1 分)不要求配体的位置Mn 的氧化态为+1(1 分)第2 题(6 分) 下列各实验中需用浓 HCl 而不能用稀 HCl 溶液,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阐明理由。
2-1 配制 SnCl2 溶液时,将 SnCl2(s) 溶于浓 HCl 后再加水冲稀。
2- + 2H+SnCl2 + 2HCl = SnCl4不配平不给分(1 分)2-,可防止 Sn(OH)Cl的形成,抑制 SnCl2 水解。
(1 分) 浓 HCl 的作用是形成 SnCl4写配平的水解方程式,加浓盐酸平衡向左移动,抑制水解也得分 2分2-2 加热 MnO2 的浓 HCl 溶液制取氯气。
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不配平不给分(1 分)-的还原电位,使反应正向进行。
加浓 HCl 利于升高 MnO2 的氧化电位,降低 Cl表述为提高MnO2 氧化性,同时提高HCl 还原性,也可以。
二个理由各 0.5 分(1 分)2-3 需用浓 HCl 溶液配制王水才能溶解金。
Au + HNO3 + 4HCl = HAuCl4 + NO + 2H2O(1 分)-,降低 Au 的还原电位,提高硝酸的氧化电位,使反应正向加浓 HCl 利于形成 AuCl4中国化学会第 23 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20090916 共 11 页4进行。
表述为提高 Au 的还原性,提高硝酸的氧化性,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也得满分。
二个理由各 0.5 分 (1 分) 第 3 题 (5 分)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3-1 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的漏气;(1) 2NH 3 + 3Cl 2 = N 2 + 6HCl (2) NH 3 + HCl = NH 4Cl (白烟)每个反应式各 1 分,不配平不给分 (2 分)合并成一个反应也得分。
得到 N 2 得 1分,得到 NH 4Cl 得 1分。
3-2 在酸性介质中用锌粒还原Cr 2O 2- 离子时,溶液颜色经绿色变成天蓝色,放置后溶液又7变为绿色。
2- + 14H + = 3Zn 2+ + 2Cr 3+(绿) + 7H 2O(1) 3Zn +Cr 2O 7(2) Zn + 2Cr 3+ = Zn 2+ + 2Cr 2+(天蓝)(3) 4Cr 2+ + O 2 + 4H + = 4Cr 3+(绿) + 2H 2O 或 2Cr 2+ + 2H + = 2Cr 3+(绿) + H 2每个反应式各 1 分,不配平不给分 (3 分)第 4 题 (4 分) 我国石油工业一般采用恒电流库伦分析法测定汽油的溴指数。
溴指数是指每 100 克试样消耗溴的毫克数,它反映了试样中 C=C 的数目。
测定时将 V (毫升)试样加入库 伦分析池中,利用电解产生的溴与不饱和烃反应。
当反应完全后,过量溴在指示电极上还原 而指示终点。
支持电解质为 LiBr ,溶剂系统仅含 5%水,其余为甲醇、苯与醋酸。
设 d 为汽油试样密度,Q 为终点时库伦计指示的溴化反应消耗的电量(库伦)。
4-1 导出溴指数与 V 、d 和 Q 的关系式(注:关系式中只允许有一个具体的数值)。
溴指数 = Q V × d 79.90 g mol -1 × 1000 mg × g -1× × 10096500 C mol -1=Q V × d× 82.8 mg C -1(2 分)4-2 若在溶剂体系中增加苯的比例,说明其优缺点。
优点:增加汽油溶解度,有利于烯烃的加成过程;(1 分)缺点:降低溶液电导,将使库伦仪输出电压增加。
(1 分)第 5 题 (8 分) 皂化当量是指每摩尔氢氧根离子所能皂化的酯(样品)的质量(mg)。
可用如 下方法测定皂化当量(适用范围:皂化当量 100-1000 mg mol -1,样品量 5-100 mg):准确称取 X(mg)样品,置于皂化瓶中,加入适量 0.5 mol L -1 氢氧化钾醇溶液,接上回流冷凝管和碱石 灰管,加热回流 0.5~3 小时;皂化完成后,用 1~2 mL 乙醇淋洗冷凝管内壁,拆去冷凝管, 立即加入 5 滴酚酞,用 0.5 mol L -1 盐酸溶液酸化,使酸稍过量;将酸化后的溶液转移到锥形 瓶中,用乙醇淋洗皂化瓶数遍,洗涤完的醇溶液也均移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滴加 0.5 mol L -1 氢氧化钾醇溶液,直至溶液显浅红色;然后用 0.0250 mol L -1 盐酸溶液滴定至刚好无色,消-1 盐酸溶液滴定至耗盐酸 V 1 (mL);再加入 3 滴溴酚蓝指示剂,溶液显蓝色,用 0.0250 mol L 刚刚呈现绿色,即为滴定终点,消耗盐酸 V 2 (mL)。
,.在没有酯存在下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消耗标准盐酸溶液分别为V3 和V4 (mL)。
5-1 碱石灰管起什么作用?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试样溶液,否则会在溶液中产生碳酸盐,后者不能使酯发生皂化反应却在酚酞无色时以碳酸氢根存在导致滴定结果有正误差。
(2 分)5-2 写出计算皂化当量的公式。
皂化当量X (mg)(V2 - V4)(mL) ×0.0250 (molL-1)(3 分)5-3 样品中的游离羧酸将对分析结果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影响?样品中的游离羧酸会降低皂化当量。
要消除这种影响,可另取一份样品,不必皂化,其它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操作,然后将第二次滴定所消耗的 0.025 mol L-1 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自皂化样品滴定时所消耗的 0.025 mol L-1 标准盐酸溶液的毫升数中减去,以进行校正。
其中空白实验2 分(3 分)第6 题(10 分)6-1 文献中常用下图表达方解石的晶体结构:图中的平行六面体是不是方解石的一个晶胞?简述理由。
不是。
(1 分)晶体的平移性决定了晶胞的8 个顶角必须相同,平行棱的结构必须相同,平行面的结构必须相同,而该平行六面体平行棱上的碳酸根离子的取向是不同的。
(1 分)6-2 文献中常用下图表达六方晶体氟磷灰石的晶体结构:该图是 c 轴投影图,位于图中心的球是氟,大球是钙,四面体是磷酸根(氧原子未画出)。
试以此图为基础用粗线画出氟磷灰石晶胞的 c 轴投影图,设晶胞顶角为氟原子,其他原子可不补全。
(2 分)6-3 某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 = 250.4 pm, c = 666.1 pm,γ = 120o;原子A 的原子坐标为 0,0,1/2 和 1/3,2/3,0,原子B 的原子坐标为 1/3,2/3,1/2 和 0,0,0。
(1) 试画出该晶体的晶胞透视图(设晶胞底面即 ab 面垂直于纸面,A 原子用“○”表示,B 原子用“●”表示)。
或(2 分)(2) 计算上述晶体中A 和B 两原子间的最小核间距d(AB)。
d(AB) = 250.4 pm 0.5 cos30o = 144.6 pm只要有计算过程,得出正确的核间距(2 分)(3) 共价晶体的导热是共价键的振动传递的。
实验证实,该晶体垂直于c轴的导热性比平行于c轴的导热性高 20 倍。
用上述计算结果说明该晶体的结构与导热性的关系。
因为该晶体的c = 666.1 pm, 是 AB 最短核间距的 4.6 倍,其间不可能有共价键,只有范德华力,该晶体属层状晶体,难以通过由共价键振动传热。
(2 分)第7 题(8 分) 1964 年,合成大师 Woodward 提出了利用化合物A (C10H10)作为前体合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B(C10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