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集锦:加减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配方药量

四君子汤配方药量
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体质、脾胃虚弱引起
的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等症状。
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药物的用量在配方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配伍合理,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四君子汤配方
•人参(Radix ginseng):6克
•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9克
•茯苓(Poria):9克
•炙甘草(Honey-fried Licorice):6克
药量用法
1.将以上四味药材配比合计,即为四君子汤的配方。
2.将药物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取汁。
一般用量为水煎一次服用,或分
成两次服用。
3.服用前应将药汁过滤去渣,调制成品后口服。
适应症
四君子汤主要适用于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虚乏力、面色萎黄、
精神不振等症状。
同时,四君子汤对脾胃虚弱的人群也有明显的调理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注意事项
1.使用四君子汤前应了解自己的体质,确认适用。
2.在药物配制过程中,要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药物剂量使用,避免过量。
过量使用四君子汤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3.在服用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四君子汤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在医疗保健上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使用前应
慎重考虑,慎重匹配,确保安全有效。
在配制和服用四君子汤时,请遵循医师建议,避免自行决定药物用量和频率。
四君子汤 方剂

四君子汤方剂
四君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四味药材组成,
具有益气健脾、调和脾胃的功效。
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疲倦等症状。
成分
•人参:性味甘温,归心、肺、脾经;具有益气生津、补脾益肺的功效。
•白术: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胃、固表止汗的作用。
•茯苓:性味甘、淡,归心、肝、脾经;具有利湿渗透、健脾益胃的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调和各药、缓急剂毒的作用。
适应症
四君子汤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萎黄、体倦乏
力等症状,尤其适用于脾胃气虚型慢性病患者。
用法用量
常见用法为将四味药材按比例配制成合适的剂量,煎服。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
次可服用10-15克,每日2次,连服数周见效。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四君子汤。
•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食物。
•过量服用容易引起中医药中所称的“气滞”,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四君子汤作为一种经典的调补方剂,在中医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在服用时,仍需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情况合理搭配,避免因药物反应而引起不良影响。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本文对四君子汤的组成、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
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使用中药前,请务必谨慎选择和咨询专业医师或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
四君子汤的剂量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的剂量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健脾的功效。
在中医临床中,四君子汤常被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脾胃虚弱等。
接下来将介绍四君子汤的剂量、功效及作用。
剂量
四君子汤的剂量一般是根据患者体质和具体病情而定,通常成人每次服用10
克左右,水煎服。
如果患者体质虚弱或病情较轻,剂量可适当减少;如病情较重或体质偏虚,剂量可适当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四君子汤,以确保剂量合适、疗效明显。
功效与作用
1.益气健脾:四君子汤主要功效之一是益气健脾,能够增强脾胃功能,
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特别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腹胀、泄泻等情况。
2.调和脾胃: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茯苓都具有调和脾胃、健脾
益胃的作用,可以增加体内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脾胃失调引起的不适症状。
3.增强体质:长期服用四君子汤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
提升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疲劳等疾病的发生。
4.补益气血: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等药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可以补益气血,调和气机,有助于改善体质虚弱引起的症状,如乏力、头晕等。
综上所述,四君子汤是一味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健脾、调和脾胃、增强
体质、补益气血等多重功效。
在使用时需遵循医师的建议,合理掌握剂量,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有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诊治。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上一篇| 下一篇:糖尿病中医揭密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人参(或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为主药)15g茯苓(健脾渗湿)10g白术(利尿健脾、健脾去湿15g)炙甘草(缓迫缓补)6g水煎服。
秦之瑛自拟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去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功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主治:脾胃气虚。
症见疲乏无力,面色萎白,语言低微,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软无力。
按语:(!)小儿多涎症脾胃寒虚、气虚不摄本方加鸡内金6g 陈皮4g苡仁12g淮山药12g炙甘草3g益智仁9g生姜2片大枣2枚(2)子宫肌瘤,脾虚湿阻淤血阻滞胞宫本方减炙甘草加甘草9g文术60g三棱15g(3)··《医宗金鉴、儿科》本方加朱砂钩藤治疗小儿惊泻。
本方是补中气、健脾胃的基本方,也是补法中的常用方,很多补益之剂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
凡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减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各种慢性病表现为气虚脾弱者,皆可应用;本方加大用量,每味药各30g,可用于脾虚不能统血所导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本方加黄芪,用量各30g,可治疗脱肛;再加牡蛎30g,可治疗气虚所导致白带证;本方加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而有痰湿。
症见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气短者;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主要治疗脾胃气虚而见脘腹胀满运化不良等症;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主要治疗脾胃气虚,胸胁痞闷,脘腹胀满,呕吐腹泻,舌苔白腻等症以及慢性胃炎,溃疡等症。
近代用本方加减治疗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胃窦炎、胃溃疡、十二直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慢性结肠炎等症。
四君子汤加减歌。
四君参术茯苓草,补中益气诚如宝。
加入陈皮名异功散,气虚自汗黄芪好。
方加桔半六君汤,健脾和胃无如此。
香砂配对食能消,呕吐胃寒丁藿使。
十全四物四君兼,芪桂生姜大枣煎,滋血气令脾胃壮,劳伤虚弱最为先。
四君子汤加减方(四君子汤加减治寒湿)

四君子汤加减方(四君子汤加减治寒湿)四君子汤加减,四君子汤,中医药方名,有“天地补气血第一名方”之美誉。
四君子汤源于《和剂局方》,是养血柔肝、健脾胃益胃、清脑镇定、防癌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恢复元气、提高男人与女人功能的经典名方。
四君子汤交互就是指在四君子汤的基本上依据辨证提升或降低中药材构成,已做到医治疾患的预期效果。
1、人参提取物可使细胞传代次数增加,延长细胞寿命,从而使人寿命延长。
2、人参皂甙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衰退都有防治作用。
3、药物名称四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蝉蜕,僵蚕,乌梅。
4、白术归脾、胃经,能温补中气、培补脾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
5、现代研究发现,方中君药人参含有12种以上的人参皂甙,还含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多种氨基酸、胺类和维生素等。
6、临床疗效共治疗20例,结果获治愈者16例,占80%;好转者4例,占20%。
7、四君子汤加减是指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根据辩证增加或减少中药组成,已达到治疗疾病的实际效果。
8、四君子汤由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等四味中药组成。
9、甘草归心、肺、脾、胃经,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10、临床应用中,凡脾胃气虚之症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均可配合应用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加减方1、另用三七粉与冰片1的比例打成粉,制成胶囊,每次3克,每日2次,以米汤水送服。
2、慢性鼻炎久不愈四君子汤加玉屏风散。
3、老年人漏尿水野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5克,炙甘草5克。
4、漏鼻水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
5、黄芪30克,川芎8克,桂枝5克,老姜30克。
6、莪术30克,三棱30克,川牛膝15克。
7、小便不通利车前草,整株新鲜的100克,配合泽泻50克三高与小便不通利大黄15克草决明30克泡水喝。
8、产后尿潴留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四君子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是一种汉族医学中常用的药方,历史悠久,配方简单而效果显著。
四君子汤主要由人参、茯苓、白术和甘草组成,搭配比例恰当,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益气健脾的作用。
配方
四君子汤的具体配方包括:
•人参 6克
•茯苓 9克
•白术 9克
•甘草 3克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次服用。
功效与作用
1. 补气益阳
四君子汤的主要功效之一是补气益阳。
其中的人参具有明显的补益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强体力,改善疲乏无力等症状。
2. 健脾和胃
茯苓和白术是中药中常用于健脾和胃的药材,能够帮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脾胃功能,减轻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3. 调和气血
四君子汤中的甘草具有温和理气之功,有助于平和气血,缓解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等症状。
4. 增强免疫力
四君子汤中的药材搭配合理,不仅可以滋补身体,还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疲劳等常见疾病。
适用人群
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体虚、精神疲乏、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症状明显的人群。
但对于脾胃实热、湿热蕴结、阳明实热证等症状患者不宜服用。
总之,四君子汤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具有补气益阳、健脾和胃、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调理身体,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以上就是四君子汤的配方、功效与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君子汤加减大全

四君子汤加减大全四君子汤是中医中常用的经方之一,由四味药物组成,具有补脾、益气、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四君子汤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做出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基本组成1.炙甘草: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有助于增强四君子汤的药效。
2.茯苓:主要作用是利水渗湿,有助于改善脾胃湿气重的状况。
3.白术:有补脾固气、健脾益胃的作用,是四君子汤中的主药之一。
4.人参:补气养血,增强体质,对脾胃气虚引起的脘闷、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加味增味1.麦冬:滋阴润肺、清热生津,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辅助作用。
2.熟地黄:滋阴补血,适用于气虚血亏、面色苍白、乏力无力等症状。
减味1.茯苓:减少茯苓的剂量,防止药物过于寒凉引起脾胃虚寒的情况。
2.人参:根据不同的体质情况,适量减少人参的用量,避免药物刺激引起不适。
适用症状1.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腹胀等脾胃气虚证患者。
2.孕妇产后体虚、产后乳少、产后湿热等症状适用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虚寒型腹泻、泄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饮用方法1.将药材配比按照医师指导的剂量配好。
2.将药材加水煎煮后取汁,每次服用适量。
3.饭前空腹或餐后半小时服用为佳,建议早晚各服用一次。
注意事项1.食疗中药方需因人而异,服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医生或药师。
2.在选择四君子汤加减时,根据个人体质、病症情况,避免不当用药。
3.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四君子汤加减,避免导致药物依赖。
总之,四君子汤作为常用的中医药方,在治疗脾胃气虚相关疾病时有一定的疗效。
在选用药物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作出合理的加减,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需注意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高血压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高血压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四君子汤加减
【药物配方组成】党参15~30g,白术、钩藤各10~15g,茯苓20~30g,天麻8~15g,丹参、麦芽各15g,川芎、佛手各8g,甘草6g 【随症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60g,山药20g;血虚者加当归8g,白芍15g,山茱萸10g,酸枣仁18g;肝胃阴虚者加石斛、枸杞子、黄精各15g,麦冬20g;痰浊明显者加半夏12g,石菖蒲、僵蚕各10g,竹茹8g,泽泻20~30g;肝阳偏亢者则加夏枯草、白蒺藜、白芍各15g,生龙齿20g;肾虚者加杜仲12g,牛膝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培土宁风,健脾化痰.
【经典案例医案】临床治疗65例,治愈20例,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4%
【经验心得】高血压眩晕临床多见,且相当部分患者其症状不随血压下降而缓解,临床观察以土虚肝风内动致眩晕症居多.
脾虚土弱,失于荣木,易致肝木疏泄失职而动风;中土虚致化源不足,气血亏虚,使肝藏血失职,肝失滋荣而虚风内动;脾土虚不能健运水湿,致痰浊内生,痰浊郁滞,痰动生风等,均为土虚肝风内动眩晕的机制,故立培土宁风法治疗.方中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培土;配用麦芽及佛手和肝脾;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佐用丹参、川芎养血、行气活血,能引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使脾土健则气机升降调和,气血来复,痰浊消,有利于肝木恢复正常的疏泄及藏血功能,从而预防及消除内风,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
【方剂出处】廖展梅.培土宁风法治疗高血压眩晕65例.浙江中医杂志,2005,(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