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坐标式机械手)详细版本
机械手的PLC控制-PLC课程设计

一、要求机械手的PLC控制1.设备基本动作: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为顺序的8个工步:既从原位开始经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8个动作后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回到原位。
并且只有当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机械手才能从右上位下降,否则,在右上位等待。
2.控制程序可实现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自动又分为单工步、单周期、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3.设计既有自动方式也有手动方式满足上述要求的梯形图和相应的语句表。
4. 在实验室实验台上运行该程序。
二参考1.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2.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时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注解:“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例中只有手动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使用顺序控制法编程。
PLC 机型选用CPM2A-40型,其内部继电器区和指令与CPM1A系列的CPM有所不同。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本例中的程序是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的PLC指令编制。
有手动、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操作方式。
手动方式与自动方式分开编程。
参考其编程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用CPM1A编程。
这里“误操作禁止”是指当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时,按一次操作按钮自动运行方式开始,此后再按操作按钮属于错误操作,程序对错误操作不予响应。
机械手臂plc课程设计

机械手臂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机械手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PLC编程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机械手臂的运动原理,了解PLC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机械手臂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实现对机械手臂运动的控制。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机械手臂PLC控制系统的相关设备。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机械手臂PLC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排除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手臂PLC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手臂和PLC技术有一定了解,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手臂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机械手臂的组成部分,包括执行器、传感器、控制器等,并分析其各自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手臂的结构与原理2. PLC编程基础:讲解PLC的基本指令、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技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编程与应用3. 机械手臂运动原理:分析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原理,包括正运动学、逆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等内容。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手臂的运动学与动力学4. PLC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介绍PLC在机械手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配合。
教材章节:第五章 PLC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5. 机械手臂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通过实际案例,教授学生如何设计机械手臂PLC控制系统,并进行实践操作。
plc机械手课程设计

plc 机械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学生掌握PLC与机械手联动的编程方法,能够实现基本的运动控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PLC控制机械手程序,实现指定动作。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PLC控制机械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PLC和机械手产生兴趣,增强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和好奇心。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3.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对现代工业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PLC机械手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PLC机械手应用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应用场景,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理解PLC在自动化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2. 机械手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机械手的类型、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机械手的基本知识。
3. PLC与机械手联动编程:学习PLC编程语言,掌握基本指令,结合教材实例,使学生能够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PLC机械手的编程与调试,包括以下内容:a. 编写简单的PLC程序,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b. 分析并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c. 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指定任务。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PLC基本原理(1课时);b. 机械手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课时);c. PLC与机械手联动编程(2课时);d. 实践操作(4课时)。
PLC机械手课程设计

运动轨迹的控制算法和实现
运动轨迹的仿真和优化
仿真软件: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进行轨迹仿真 轨迹规划:根据机械手的运动需求,规划合适的运动轨迹 优化方法:采用优化算法对运动轨迹进行优化,提高运动效率和稳定性 仿真结果:通过仿真软件对优化后的运动轨迹进行仿真,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Part Five
机械手操作流程和 控制程序编写
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
编程步骤:编 写程序、编译、 下载到PLC、
调试
编程技巧:使 用子程序、模 块化编程、优
化程序结构
编程注意事项: 避免死循环、 注意数据溢出、 确保程序安全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硬件检查:确 保所有硬件设
备正常工作
软件检查:确 保所有软件程
序正常运行
THANKS
汇报人: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机械手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执行机构包括手部、手腕、手臂和基座等
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液压缸、气缸等
控制系统包括PLC、传感器、执行器等
工作原理:通过PLC控制驱动机构,实现机械手的运动和 操作
控制方式:PLC控制、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等
Part Three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设计进行改 进和完善。
Part Two
PLC机械手的基本 结构和原理
机械手的组成和功能
机械手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执行机构:负责完成抓取、搬运等动作 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使执行机构完成动作 控制系统:接收指令,控制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完成预定动作 功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
PLC机械手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摘要 (I)1 设计目的和要求 (1)1.1 目的 (1)1.2 要求 (1)2 机械手的工艺和控制要求 (2)2.1 设备概况 (2)2.1.1 工艺介绍 (2)2.1.2 面板操作 (3)2.2 控制要求 (3)2.2.1液压系统油泵启动及停止 (3)2.2.2机械手工作方式 (3)2.2.3系统保护和报警功能。
(3)3 PLC控制系统发设计方法。
(5)3.1 确定输入输出 (5)3.2 选着PLC的型号。
(5)3.3 机械手设计框图: (4)3.4 为PLC的输入输出编址 (5)4 电气原理图设计 (7)4.1主电路设计 (7)4.2输入电路 (7)4.3输出电路 (7)4.4绘图注意事项 (7)5 PLC程序设计 (8)5.1主程序流程图 (9)5.2 手动子程序 (10)5.3回原点子程序流程图 (11)5.4 单步流程图 (12)5.5 单周期流程图 (13)5.5自动流程图 (14)5.6 程序调试 (14)6 总结 (15)附录1 机械手电气原理图附录2 机械手梯形图摘要机械手主要用于搬动或者装卸零件的重复动作, 动力来源于液压系统。
在机械手控制选用PLC, 其原因安全可靠。
机械手控制分为手动、回原点、单步、单周期、自动五大部分。
各个功能运用转换开关进行切换, 切后按照以前步骤继续执行。
通过PLC输出驱动中间继电器, 接通电磁阀。
首先运用AUTOCAD绘制实际工程电气接线图, 在实验室运用实验模拟设备, 进行编程模拟。
关键字: 机械手PLC 电气接线图电磁阀中间继电器1 设计目的和要求1.1 目的(1)用PLC实现对机械手手、自动控制。
(2)用PLC设计具有多种操作方式的电控系统的程序结构。
(3)掌握一般控制系统操作方式切换时保持系统状态连续的程序设计思路和方法。
(4)自行设计手动、回原点、单步、单周期和自动五种工作方式下的控制程序。
1.2 要求(1)绘制电气原理图时要符合国家标准。
PLC课程设计坐标式机械手

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 (2)1. 1 控制要求 (2)1.2 I/O编址并画出工作框图 (4)1.3 编程并调试 (4)1.4 I/O端子接线图 (4)第二章工艺过程 (5)第三章操作面板布置 (7)第四章输入/输出端子地址分配 (8)第五章程序规划及编制 (9)第六章单操作工作的程序 (10)第七章自动操作程序 (11)第八章 PLC外围端子接线图 (16)第九章总结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设计要求图1 坐标式机械手动作原理图1. 1 控制要求如图1所示,将物体从位置A搬至位置B机械手整个搬运过程要求都能自动控制。
在启动过程中能切换到手动控制及自动控制或半自动控制(又称单周期控制),以便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检修。
图2是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逻辑流程图。
系统启动之前,机械手处于原始位置,条件是机械手在高位﹑左位。
(1)动作顺序:机械手从原点位置起始下移到A处下限位→从A 处夹紧物体后上升至上限位→右移至右限位→机械手下降至B处下限位→将物体放置在B处后→上升至上限位→左移至左限位(原点)为一个循环。
(2)上限、A、B下限、左限、右限分别由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手设立起动和停止开关。
(3)机械手夹紧或松开的工作状态以及到达每一个工位时,均应有状态显示。
(4)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动作均应有1s延时,然后上升;机械手每到达一个位置均有0.5s的停顿延时,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
(5)若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点位置,可通过手动开关分别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左移,使之回到原点。
(6)要求循环120次后自动停止工作并警铃报警1.2 I/O编址并画出工作框图1.3 编程并调试1.4 I/O端子接线图第二章工艺过程机械手的全部动作由气缸驱动,而气缸则由相应的电磁阀控制。
其中,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分别由双线圈二位电磁阀控制。
例如当下降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下降;当下降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下降停止。
只有当上升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才上升;当上升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上升停止。
plc机械手课程设计

目录一、PLC概况及在机械手中的应用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22 PLC的应用概况 23 PLC在机械手中的应用 3二、机械手概况 41搬运机械手的应用简况 42机械手的应用意义 53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54机械手的分类 6三、搬运机械手总体设计方案71机械手的工作过程72机械手的控制过程73机械手的控制要求84 机械手模型 85I/O分配 96状态转移图 107 梯形图程序 11四、结论 18五、参考文献 19一PLC概况及在机械手中的应用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和发展概况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现在一般简称为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集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以其显著的优点在冶金、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掌握、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甚广。
但是控制装置体积大、动作速度较慢、耗电较多、功能少,特别是由于它靠硬件连线构成系统,接线繁杂,当生产工艺或控制对象改变时,原有的接线刻控制盘(柜)就必须随之改变或更换,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
2 PLC的应用概况PLC的应用领域非常广,并在迅速扩大,对于而今的PLC几乎可以说凡是需要控制系统存在的地方就需要PLC,尤其近几年来PLC的性价比不断提高已被广泛应用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功、电力等各行业。
按PLC的控制类型,其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用于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也是最广泛的应用方面。
用PLC取代继电器控制和顺序控制器控制。
例如机床的电气控制、包装机械的控制、自动电梯控制等。
2). 用于模拟量控制PLC通过模拟量I/O模块,可实现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转换,并对模拟量控制。
机械手plc课程设计

机械手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手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理解其工作过程。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3. 让学生掌握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自动化设备控制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故障的能力,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机械手PLC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主。
学生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掌握机械手PLC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理解工作过程。
2. 学会PLC编程方法和技巧,能进行简单程序编写。
3. 掌握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4.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5. 增强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手PLC原理与结构- PLC工作原理- 机械手结构组成- 机械手与PLC的连接方式2. PLC编程基础- 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 程序结构及编程方法- 实例解析与操作练习3.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需求分析- PLC选型与I/O分配- 程序设计及仿真测试4. 调试与故障排除- 系统调试方法-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实际操作演练5. 课程设计实践- 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确定设计主题与要求- 撰写设计报告与展示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机械手PLC原理与结构学习第二周:PLC编程基础学习第三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第四周:调试与故障排除第五周:课程设计实践与展示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1. 机械手PLC原理与结构:教材第1章2. PLC编程基础:教材第2章3.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教材第3章4. 调试与故障排除:教材第4章5. 课程设计实践:结合全书内容进行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解析、操作练习和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机械手PLC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 课程设计
坐标式机械手的PLC 控制
姓名 : 天浩地涵 学号 :
************
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成绩
:
指导教师 :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
目录
题目 (1)
目录 (2)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程序设计与题目要求 (4)
2.1题目 (4)
2.2目的 (4)
2.2控制要求 (4)
第三章控制系统 (5)
3.1系统设计基本步骤 (5)
3.2系统PLC主机I/O接线图 (6)
3.3模拟程序设计要求与监控界面 (6)
第四章设计程序与说明 (7)
4.1开始与停止互锁控制 (7)
4.2手动单步操作程序 (7)
4.3主控显示控制程序 (8)
4.4自动步进控制主程序 (9)
第五章设计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绪论
长期以来,PLC在工业控制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可靠的控制保证。
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PLC也在飞速的发展,PLC不断地采用新技术、不断增强系统的开放性,同时可以和各种组态软件很好的结合使用。
所以,PLC将在未来的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
PLC的主要特点是: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送处理,是自上而下的,连续PID控制等多功能。
PID在中断站中,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
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这比用PC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PLC网格既可作为独立DCS/TD-CS,也可作为DCS/TDCS的子系统,PLC网络主要用于工业过程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乘有闭环控制功能。
PLC的最大特点在于:电气工程师已不再电气的硬件上花费太多的心计,只要将按钮开关或感应器的输入点连接到PLC的输入点上就能解决问题,通过输出点连接接触器或继电器来控制大功率的启动设备,而小功率的输出设备直接连接就可以。
机械手PLC控制程序设计在工业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了解到主要用于搬动或者装卸零件的重复动作,动力来源于液压系统。
在机械手控制选用PLC,其原因安全可靠。
机械手控制分为手动、回原点、单步、单周期、自动五大部分。
各个功能运用转换开关进行切换,切后按照以前步骤继续执行。
通过PLC输出驱动中间继电器,接通电磁阀。
首先运用Microsoft Visio画图软件绘制实际工程电气接线图,以便在程序设计中使用。
定期到实验室运用实验模拟设备,进行编程模拟及其调试。
关键字:工业PLC 机械手电气接线图电磁阀中间继电器
第二章程序设计题目及要求
2.1、题目:
坐标式机械手的PLC控制
2.2、目的:
(1)用PLC实现对机械手手、自动控制。
(2)用PLC设计具有多种操作方式的电控系统的程序结构。
(3)掌握一般控制系统操作方式切换时保持系统状态连续的程序设计思路和方法。
(4)自行设计手动、回原点、单步、单周期和自动五种工作方式下的控制程序。
3.3、控制要求:
(1)动作顺序:机械手从原点位置起始下移到A处下限位→从A处夹紧物体后上升至上限位→右移至右限位→机械手下降至B处下限位→将物体放置在B 处后→上升至上限位→左移至左限位(原点)为一个循环。
(2)上限、A、B下限、左限、右限分别由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手设立起动和停止开关。
(3)机械手夹紧或松开的工作状态以及到达每一个工位时,均应有状态显示。
(4)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动作均应有1s延时,然后上升;机械手每到达一个位置均有0.5s的停顿延时,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
(5)若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点位置,可通过手动开关单步运行分别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左移,使之回到原点。
(6)要求循环120次后自动停止工作并警铃报警。
(鉴于时间原因本次设计2次)
第三章控制系统
3.1、系统设计基本步骤
机械手设计与调试步骤,如图3-1所示
图 3—1 机械手设计示意图
3.2、系统PLC主机I/O接线图
如图3—2所示
图3—2 PLC主机I/O接线示意图
3.3 模拟程序设计要求与监控界面
如图3—3所示
图3—3 模拟实际操作执行界面
界面说明:此界面是坐标式机械手实际界面,根据不同的设计可以达到不同设计目的。
而此次设计是要求机械手能够把A处物体移动到B处。
第四章设计程序与说明
4.1、开始与停止互锁控制
如图4—1所示。
X0与X26相互所存,分别控制开始与停止。
图4—1 开始与停止
开始与停止按钮控制程序说明:
1、X0为开始按钮,X1为停止按钮;
2、按下开始按钮,M2继电器得电后转到程序步进开始。
4.2、手动单步操作程序
如图4—2所示。
图中分别设置了互锁和限位开关。
图4—2 手动单步控制设计
手动单步控制程序说明:
1、X5物体状态开关,X6为上升开关,X7为左行开关,X10为下降开关;
2、X2与X1分别为左限位和上限位开关;
4.2、主控显示控制程序
图4—3 显示控制程序段
显示控制程序说明:
4.3.1、控制表格及显示说明
面板显示灯辅助继电器PLC对应输出功能指示
HL M10
Y0 原位显示M30
M100
YV1 M11
Y1 下降显示M21
M31
YV2 M12 Y2 夹紧显示
YV3 M13
Y3 上升显示M23
M33
1、如图4—3中程序所示,显示控制还有限位开关的灯也在相应情况下显示
2、接线图参照PLC主机接线示意图
4.4、自动步进控制主程序
4.4.1程序说明:
1、程序才用PLC常用控制指令——步进指令,能够很好的实现机械手的每步循环;
2、程序中开关功能表见表二
开关号名称功能
X0 按钮开关开始启动程序,程序开始执行下降
4.4.2 程序调试
如图4—4所示,在经过多次调试之后,我们设计出了基本符合要求的程序:
1、能够在自动控制的时候,按照要求进行循环作业。
2、在循环到一定周期(2次循环)后,能自动停止作业,并作出警报提示。
3、当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位,可以通过手动单步操作使之还原。
第四章设计总结
资料显示该机械手已经在生产实际中运用。
用机械手搬运物体,事情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经过三天的程序编写,到第四天的程序调试,所有的程序写出来
都不是很简单,最后终于在第六次的在本次程序的设计中还有许多地方显得不足,如卸荷阀在程序中的具体应用没有体现出来。
在电机和安全方面设计的还不够。
自己主要设计机械手动作的逻辑顺序。
程序不够完善。
在经过一学期的PLC课程的学习,我们都曾以为自己熟练地掌握了PLC课程设计的诀窍,但当自己真正的参与其中,真正的自己动手动脑之后,才发觉实际解决一项问题有多么困难。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收获的也是更加巨大的。
在用PLC程序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当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实际问题的要点,确立一个主干,明确运用PLC程序能起什么作用,这个就是PLC程序运行的纲要。
如机械式设计,它的主干就是搬运,将物体从A搬运至B,而所设计的PLC 程序就是控制这个环节,至于机械手是运作时的负荷,电流,材质,这些就是枝节。
然后,在明白确立了要点之后,要将该要点分解,步骤化,具体化,写出控制要求。
而这次机械手设计中,从A搬运至B,不是笼统的说拿起A,移到B 上空,放下,这样的描述毫无意义,而是要将其量化,数据化,经过多少s到达何处,停顿多少s,再如何移动(详见本次设计控制要求)。
在控制要求明确后,再根据所学PLC知识,参照PLC不同程序的用途,选择合适的程序及继电器,进行组合,使之能够符合控制要求。
本次设计中,选用了步进顺控指令,使用了包括M8002初始脉冲辅助继电器、X0等输入继电器、Y0等输出继电器、M0等辅助继电器、C0特殊计数继电器在内的多种继电器进行编辑。
初步编写出程序之后,就进入了调试阶段,根据程序画出I/0接线图,在对应的模拟模块上,连线,输入程序,进行实际模拟测试,在这个过程中,对程序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在本次设计中,我学会了运用Microsoft Visio画图软件绘制电气接线图和组态王现场监控与模拟控制系统软件。
对电气的操作规范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程序设计中首先要总体设计程序思路,然后分块设计。
在程序设计中,通过亲自写程序,我更加理解了PLC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也对基本指令的具体运用有了深刻的概念。
经过这一周的课程设计,我对PLC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自己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
当然本次课程设计是以小组形式开展,在这次设计中也更加认识到了小组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遇到意见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这将为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课程寄予,希望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课程设计,提高我们的理论联系实际,再到操作,来提高我们运用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郁汉琪、郭健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2】魏东辉,李文哲华北农业大学《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发展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