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福利会

合集下载

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

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

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
开放时间
各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有不同的开放时间,一般上午节由上午十时至下午一时;下午节由下午二时至六时;黄昏节则普遍由晚上七时至十时。

由于中心会因应地区的实际运作需要而灵活决定其服务时间,详情以个别中心公布数据为准。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湾仔综合儿童及
2
3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深水中青少年综合服深水李郑屋邨仁爱楼101号地下
深水李郑屋邨和平楼314室(分处)
5
马鞍山耀安耀和楼地下
8
社会福利署
青年及感化服务科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
11。

香港NGO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香港NGO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香港NGO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肖莎[摘要] NGO是香港提供社会服务的主力,政府购买机制是NGO操作社会服务项目的主要方式,依托于NGO的训练有素的社工和义工则是对社会服务事业的有效支撑。

从香港的经验看,在某些社会服务的提供中引入政府购买机制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

要真正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规范政府、商界、NGO三者在社会服务供给中的职责,扩大社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空间,构建政府、NGO、商界以及公民个体均参与的社会服务多方合作模式。

[关键词] NGO;社会服务;香港; 政府购买;社会管理[基金项目] 本文为东华大学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政社合作模式下社区社会组织的运作逻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肖莎,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一、香港NGO与社会服务的共生发展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华人传统的慈善观念源远流长,同时又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影响,NGO发育较典型。

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量人口涌入香港,大规模救济工作变得刻不容缓,此阶段的社会服务主要依靠宗教团体和慈善团体这类NGO的运作,如街坊福利会(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s)得到很大发展,其中心工作是开办义学、赠医施药、派发衣食。

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责任,除最基本的实物救济外,重点是感化服务、领养服务及保障妇孺工作。

20世纪70年代以后,除了贫困问题,移民的归属感问题、安老、青少年活动参与等问题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显露,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认识到单靠政府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逐步增加对NGO的利用以及资助,香港社会服务事业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社会服务主要由NGO提供,但由政府提供大部分经费来源。

根据香港社会服务联会①的调查,1973、1974 年度,接受调查的32间志愿机构中,海外捐款减至总收入的14%,政府的补助所占的比例增至43%[1]。

香港十佳公益组织

香港十佳公益组织

香港十佳公益组织1 ) 香港公益金………………………………………………………………P2 – P52 ) 东华三院…………………………………………………………………P6 – P10 3)保良局……………………………………………………………………P11–P13 4)香港红十字会……………………………………………………………P14–P17 5)香港乐施会………………………………………………………………P18 - P19 6)香港奥比斯………………………………………………………………P20–P21 7)世界宣明会………………………………………………………………P22–23 8)绿色和平…………………………………………………………………P24–P26 9)护苗基金…………………………………………………………………P27–P28 10)香港青年协会……………………………………………………………P29 - P30根据香港《税务条例》第88条,团体经营任何业务的利润,若其大部分使用到香港作慈善用途,该等利润便可以获豁免纳税,而此组织可称为慈善团体。

香港其中十间大型公益组织如下:1)香港公益金(The Community Chest /)简介香港公益金为成立于1968年11月8日,至今有接近43年历史。

由于六十年代初的香港人口激增、贫穷、疾病、失学,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而当时香港的社会福利架构并不完善,志愿机构多花大量资源于行政及筹募善款,造成恶性竞争。

已故唐炳源议员、已故冯秉芬爵士夫人、何瑾爵士夫人,以及孙秉枢博士等提出「福利银库」概念,统一筹募经费让各机构专注发展服务。

公益金是一间非政府、非牟利、财政资源独立及管理自主的机构。

它担任的角色为:-向社会人士呼吁,为其资助的社会福利机构筹募捐款,提供服务予有需要的人士-担任捐赠者的信托人,谨慎分配捐款予各会员机构-为捐款者提供统一捐赠服务公益金的行政费用由香港赛马会赞助,因此公益金可在不扣除任何行政费用下,将市民捐款全数拨超过140间会员社会福利机构,估计每年有超过一百七十万有需要人士受惠。

第一章 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要点

第一章 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要点
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对小组工作实务的催化有 重要的贡献。 台湾小组工作的发展落后于个案工作的发展。 原因:一是历史发展晚于个案工作 ;二是师资 缺乏;三是著作较少;四是以青年工作为主流 的社会服务机构接受了辅导取向的团体技巧, 因此就把它认为是小组工作。 最近台湾社会工作界开始重视小组工作,尤其 是对一些经典著作的翻译。
(3)特点
目标:促进个人成长;培养公民意识;参与 社会;增强个人适应生活环境及解决个人问 题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等。 服务对象:由老到少,重视不同人的各种需 求。 服务内容:多样化。 未创立出一套源于与香港文化背景的小组 工作方法,但在方法运用中也有较强的本土 特色。
3.台湾的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
第一章
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3 2 1
小组工作成 长期 (1928~ 1963)
Hale Waihona Puke 小组工作浮 现期 (~1927)
小组工作发 展期 (1964~迄 今)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小组工作的起源 小组工作的成长 小组工作的发展
4
小组工作在中国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起源
1
2
3
历史背景
工作起源
工作特点
一、小组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青年机构——青年会
青年会的创始人 George Williams 。1841年, Williams到伦敦的一家布店服务。当时的英国, 农村青年大量涌向都市,许多人染上了酗酒的 恶习,生活放纵堕落。Williams在这种环境中, 幸有几位同伴,一起研读圣经或祷告,并试图 改善全体雇员的道德生活。1844年,包括乔治 威廉在内的十二位基督徒青年,在伦敦正式成 立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政府資助志願機構家庭服務中心」
2002年8月
香港北角英皇道668號健
康第二期地下高層
九龍紅磡邨紅暉樓地下
黃大仙竹園北蕙園樓地下107-108室
九龍觀塘翠屏(北)翠樟樓M2層
社會福利署
「家庭服務中心」
2002年8月
社會福利署
魚涌家庭服務中心
秀茂坪(一)秀明樓地下121-126室
將軍澳寶林寶寧樓301-303室
慈雲山慈正正暉樓地下2室
黃大仙下龍達樓地下105-108室
深水區社會福利署
深水家庭服務中心
深水長沙灣道202-204號瑞星大廈6字樓
深水南昌南昌社區中心高座地下
青衣長安安洋樓A翼地下123室。

营办机构 -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社 会 福 利 署

营办机构 -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社 会 福 利 署
营办机构
联络地址
电话
南区
香港仔街坊福利会社会服务中心
香港香港仔大道180号B
2555 0851
东区及湾仔区
乐群社会服务处
香港北角渣华道57-59号添金阁1楼
8107 1333
循道卫理中心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99号1-3楼
2527 2250
中西区及离岛区
圣雅各福群会
香港西环德辅道西466号3楼
3105 2999
2146 6388
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
新界葵涌和宜合道22号
2423 5042
妇女服务联会
新界葵涌石荫路75号金禄楼2楼
2489 9973
2332 9354
营办机构
联络地址
电话
深水 区
民协三行工人就业支援中心
九龙深水 昌华街23号富华广场地下16-18号
2743 9966
香港单亲协会
九龙石硖尾大坑东 东满楼地下1-7号
2338 1303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九龙深水 桂林街117号2楼
2713 9165
香港基督教青年会长沙湾中心
九龙长沙湾顺宁道253-263号恒宁阁1字楼
新界上水新丰路102 – 104号张知行大厦6楼B室
2668 2332
元朗区
明爱元朗乡郊社区发展计划
新界元朗锦上路祠堂村152号地下
2476 9693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天水围综合社会服务处
新界元朗天水围天瑞 天瑞社区中心1,2及4楼
2447 9253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元朗中心
新界元朗水边围 山水楼地下1号
2834 6863
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天水围社会服务中心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

1. 帮助有需要的人,响应社会需要; □
2. 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3. 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

4. 希望发挥一己之长;

5. 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6. 学习新技能;

7. 善用余暇;

8. 扩阔社交圈子;

9. 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10.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11.寻求新刺激及扩阔生活体验;
义工组织10大元素 – 参考答案
Warmth (温馨)
• 早30分中到场接待义工 • 尽快覆电话 • 不定期与义工通电话 • 致电缺席者
义工组织10大元素 – 参考答案
支持 (Support)
• 留意及收集服务小故事,与义工分享 • 对因考试不能参加服务的义工表示理

• 鼓励成员对某忙碌的成员发鼓励短讯 • 帮助义工处理生活难题
义工组织10大元素
效果(Evaluation)
义工应该知道自己努力的成效。所 作的努力,应该是一个对个人成长 有裨益的经历。
义工组织10大元素 《例子》
义工组织10大元素 – 参考答案
架构 (Structure)
• 以机构冠名 • 正式宣布成立 • 定期督导 • 定期会议
义工组织10大元素 – 参考答案
课」
• 于1998年联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及多
间非政府机构成立。
香港义工运动
• 义务工作:社会不同阶层参与社会建设 • 达致彼此互相关怀、融洽相处。 • 社会福利署于1997年成立「义务工作统筹
课」
• 于1998年联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及多
间非政府机构成立。
香港义工运动

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

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福利藍圖意見1引言現時社會福利界對未來發展藍圖抱有很大的期望和關心,而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作為業界的一份子,尌早前由社會服務聯會發出的社會福利討論文件提到(1)檢視及探討社會福利的信念、使命及功能;(2)探討未來社會福利的策略方向;(3)提升業界、服務使用者及有關界別對此課題的關注及參與及(4)加強與政府及政策制訂者的對話及合作等各方面,作詳細討論,綜合詳列各項意見如下。

2同工參與協會為支持各同工參與討論社會福利藍圖,特舉辦相關的研討會,並邀請了周永新教授分享其看法之餘,也讓提供渠道讓同工表達意見,而同工亦踴躍發表及提出不同的建議,以供參考。

3社會福利藍圖3.1社會福利藍圖的定位上一份政府發表的社會福利白皮書已是13年前,期間香港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環境已有很大變化,而社會福利不論直接或間接也受到很大的衝擊。

面對社會嚴峻的環境,一份能有效落實執行的藍圖相信是畫出社福未來的基礎,因此協會認為社福界是有需要制定一份社會福利藍圖,以釐定服務的方向及遠景,設定長、短期的目標,制定策略承擔社會各方面的需要。

3.2社會福利藍圖的制定3.2.1社會福利藍圖應是一份綱領性及具方向的文件,建基於此來訂定具體的服務策劃機制,定期檢視社會需要,並開放策劃機制的參與渠道,提高福利藍圖的認受性;3.2.2過去政府採用「解決問題」的方式去決定資源的投放,缺乏對社會福利範疇作出長遠發展的規劃及承擔。

如:青少年失業問題等,沒有一些長遠政策配合,故此相信制定藍圖能有助及早處理影響深遠的社會問題;3.2.3近年,家庭問題及家庭暴力事件持續惡化,尤其在新發展地區新落成之公共屋邨,遷入者有不少屬於弱勢社羣,例如低收入、單親、新來港等,可考慮建構「社區需要綜合指數」,綜合評估各區社會服務的需要,從而判斷社會福利資源的分配。

該綜合指數可包括該區:家庭收入、來港年期、家庭暴力次數、人口年齡分佈等資料。

為免引貣標籤效應,綜合指數不應向外公佈,但各區則按綜合指數分成高、中、低三大級別,政府按需要程度投放社會福利資源;3.2.4人口老齡化對安老服務需求劇增,期望特區政府能重視推廣「健康」及「躍動晚年」,多投放資源於推動基層健康、老有所為等訊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家庭福利會 家福關懷專線
專線義工報名表
個人資料︰
曾接受之義工訓練︰
熱線輔導經驗︰
其他義工經驗︰
有興趣參與「家福關懷專線」義工之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務時間(請✓閣下可提供服務之時間)︰
備註︰

本人同意以上提供的資料,可供貴中心在義工服務轉介時,向貴中心有關工作員披露本人的資料,以便安排義務工作。

義工簽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欄由本中心填寫)
登記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為「家福關懷專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來源︰
☐自薦☐會員登記☐家福關懷大使☐好心網站
☐小組/活動參加者(小組/活動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
☐社工推薦(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