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班级文化建设小议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为社会群体的班集体,它的所有成员或局部成员所共有的信息、价值观、态度、构成班集体文化。
它的形态包括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集体的物质文化,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集体精神文化。
班集体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德育模式,表达了以文化特色为核心,以信息的刺激、榜样的影响,知识的传递、艺术的陶冶、心灵的启迪为方式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学生思想的重要性。
作为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的班主任,对全班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负直接责任,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所以,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把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让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促动学生的心弦,让班集体的文化深入学生心田。
一、积极营造幽雅的环境文化优美的班级环境,合理的教学设施具有“桃李不言”的作用,能够使学生产生“蓝天更蓝,天地更宽”之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自不过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并对他们的心理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1、布置特色化教室,创设特色文化气氛。
每一学期的刚开学,我们就从美化环境布置入手,根据创建中队特色的需要,在墙上布置一些名言警句。
我们中队创建的是体育特色班,为此,我们用的是“拼搏”、“奋进”、“珍惜时间”等激励语,教育学生,要像运动员一样,努力拼搏,在人生的道路上持续奋进,现在抓紧分秒时间努力学习,以最正确的表现争做合格小学毕业生。
为了检测学生的行动,又分别设置了“同一起跑线”、“成功!你,我,他”的竞赛展示栏。
在教室的门上张贴着班训牌,上面是全班同学讨论制定的“团结、勤奋、创新”的班风。
让学生进教室就能看见,时时提醒学生自己的努力目标。
同时对教室里的各种设施的摆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桌桌椅的排列既要左右对称,又要前后等距;讲台上的教具、学生的作业本、学具等要摆放整齐;教室后的盆花左右各三盆,高低错落有致,“队角”上簿册的挂置距离相等;包括扫帚、小黑板、图书角的图书等都要摆放有序。
教室里整齐、美观的布局,不但给学生赏心悦目之感,还能对同学们在课堂上保持饱满的情绪,严守课堂秩序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概要:作为班主任,我们都要做个教育的有心人。
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发现、去挖掘、去组织各种资源,努力创建温馨、文明、和谐的教室环境,不断提炼和完善班级的文化建设,相信我们的班级文化一定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古语有云:“人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班级文化的浓郁芳香诱人与否,直接关系一个良好的班风的塑造,以及奠定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可塑性。
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就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浅谈一下我的探讨。
一、重视班级的环境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板报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因此,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我们的布置的理想目标就是“教室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
”1.精心装扮教室的文化墙。
在新学期伊始,可以在课室两边的墙壁开辟:《我的读书名言》《放飞梦想》《成长的足迹》《我们的约定》《我的风采我展示》等栏目。
读书名言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我们的约定,有每个孩子放飞的梦想;还有他们成长的足迹,让孩子们的心田得到熏陶,个性得到表现,才华得到挥洒。
在我的风采我展示栏目里,可以展示他们优秀的作文、美观的作业、书法作品和美丽的绘画……这里便成了孩子创作的园地,灵感的殿堂。
2.设置图书漂流区。
书是知识的海洋,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书香情趣的班级,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让书籍伴随学生成长,让书籍成为学生的精神粮食,让书籍成为学生的之心朋友。
因此,在教室的角落设置图书角显得尤为重要。
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把在家里自己爱看,欣赏的书籍带来借给大家,还可以为班级订阅报刊杂志,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这样各类报刊和书籍可以为学生带来许多信息,不论国家大事,还是生活琐事,科学小窍门同学们可以都有所了解。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2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第一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班级文化是班级特有的精神文明,是通过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提高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一种方式。
下面将从班级管理、活动设计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策略。
首先,班级管理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制订合理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班级的纪律要求和学生的权益意识。
在课堂上,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认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并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
在管理班级纪律方面,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遵守规则,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批评和纠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活动设计是激发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例如开展班级文化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活动锻炼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活动中,班级可以设立荣誉奖励,如“优秀学生”、“最佳班干部”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此外,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师生关系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班主任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在班级中,班主任还应该培育学生间的友爱和信任,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形成团结和谐的班集体。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
通过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念,提高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摘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我们的班级学习氛围会更加温馨快乐,我们的校园也会更加和谐美好!会有更多合格的、优秀的学生成长起来,因此,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会更美好!一、前言班级文化是构成班集体的重要成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是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表征,它具有导向、晓知、陶情、育美、健全人格、渗透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育人功能。
因此,搞好班级文化的构建,是抓好班风建设、组建优秀班集体的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针对班级情况,加强了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着又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二、个案描述去年九月,我走马上任,成为三年级的班主任。
这是怎样的一个班集体呢?眼见为实,看看他们在开学第一周中的表现吧:有迟到的、不带红领巾的、不及时打扫卫生或打扫卫生不彻底的、不带课本的、打骂同学的,特别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并上交作业……经过一暑假的休息,没有了校规、校纪的约束,相当一部分孩子又“回归”了自由、散漫、不爱学习的状态……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呢?我学习着、思考着、探索着,并决定从了解学情和班情入手。
(一)、学生来源。
全班29个学生,有一半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其中17名学生长期寄养在亲戚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特困和贫困家庭,其中,有两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
(二)、学生身体素质。
有两个学生患有钙缺乏症,一个学生有左耳听力受损,另有四名学生偏瘦,其余学生身体状况尚可。
(三)、因我校是外来务工子女就读指定学校之一,班内学生数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转来或转走学生。
第一学期开学后,就先后转来两个女学生,均来自外来务工之家。
(四)、因学校师资紧缺问题,而我就“荣幸”地成为了他们小学阶段的“第六任”班主任。
三、个案分析面对这样一个班,真的令我有点望而却步了。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走进大慈联校已经四年多了,在这四年里我们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教育作用。
因此,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固东中学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文化建班,文化育人,具体主要谈一谈我的感受:一、创建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教室是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营造一个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利用教室的空白处悬挂名言警句时刻勉励和鼓舞学生。
桌凳摆放整齐划一,环境卫生做到“四无”(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无乱划),标语口号醒目励志,学习园地极富班级特色,黑板报定期更换等。
这些文化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这是利用班级文化的外部环境,也就是用环境的功能来影响人。
如果在一个杂乱无章、卫生极差的课室上课的话,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其影响的,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环境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建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我们制定了一定的措施和制度来帮助和监督学生的行为.例如:班规、清洁卫生工作、学生操行量化管理等细则。
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使制度落到实处,深入人心,必须努力做到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意义的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严格遵守,由强制性的要求到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二是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特殊”人物不遵守制度,奖惩分明,检查监督落到实处;三是制度的实施,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14篇

(实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14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篇1班级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班级文化是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班级大多数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反映。
积极的班级文化能起到导向性、激励行、规范行、陶冶行四大功效。
我校的班级文化乘着校园文化的强劲东风,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教室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我代表学校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谢谢”。
感谢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期末备考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早到校,晚回家,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
如果说班级文化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我们的师生一丝不苟、精心描绘的情景就是班级文化最生动而鲜活的背景。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感激”。
感激李聪、刘婷老师,没有他们的“抛玉引玉”,就没有我们更多班级的妙手回春。
感激我们的一年级、二一班、三五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她们接受任务的时间最短,难度最大,但老师们在短短的两天内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令我们全体管理人员无比感激。
我想说的第三句话是“感动”。
从一楼走向四楼观看我们的班级文化,我们的感受是步步有景,静静有情。
以冯景丽、张亚棉老师为代笔的一楼教室内的文化版面设计充满童真童趣,张贴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二楼以刘婷、刘艳萍等老师为代表的班级文化,形成了一幅风格一致、和而不同的美丽长卷,在花边的设计、版面的布置上,老师们的心如绣花针一般细;三楼、四楼的班级文化风格不同,各有千秋,在文化的背后折射的是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
郜卫霞、兀书琴老师的班级文化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经典美,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耐人寻味;李晓海、刘新匣老师的班级文化是师生智慧的结晶,远看是形散而神不散的优美散文,近看像一首灵动的小诗。
高琳华、阴朝锁老师的班级文化带我们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
如果说班级文化的设计形式是美丽的外衣,那么班级文化的丰富内涵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价值所在。
冯新祥老师的班级文化彰显了个人对书法和文学艺术孜孜不厌倦的追求,令人心生敬意,叹而观止;李晓海老师的班级文化是知识的百科全书;六1、六2、六3、六4学生的英语手抄报展示了不凡的英语才能。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小学语文论文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前言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本文将从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班级文化的构建、以及班级文化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一、促进学生发展班级作为学生最常接触的小社会,在师生互动、同学相处、课堂学习中,会对学生思想、行为、态度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良好的品德班级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可以让学生在众多的课堂活动中不断形成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合理的价值观。
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可以增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学会尊重、合作和分享。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班级文化是构建班级身份认同的机制。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有益的环境,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和认同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也让学生在其中发掘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让他们更加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班级文化的构建一、建立班级模板班级的文化构建需要建立班级模板,制定班规及行为规范,规定班级文化的核心和导向,如何实现班级计划目标,以及如何协调师生关系等问题的处理方案。
二、强调班级精神一个班级必须有明确的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是班级之间差异的关键。
强调班级精神可以让班级会要自信,愿意为班级付出和共同成长。
三、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级文化核心是营造良好的班风,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班风,它反应了班级的总体氛围,共性和特点。
班风与班级管理密切相关,不但渗透于教学中,也从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是班级和学生个体的特质之一。
四、创造班级文化活动为了让班级文化得到展现和推广,班级应该创造各种班级文化活动,如课堂文化、体育文化、校外文化、文艺文化等。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团队、游戏、互动和体验的方式,丰富学习生活,增强班级联系和凝聚力。
班级文化的应用班级文化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也可以通过班级文化的逐渐演变而影响教师。
教育教学论文-浅谈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精选5篇)

教育教学论文-浅谈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精选5篇)第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浅谈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浅谈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
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以“个性”为特色,重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本质上反映着班级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改变传统班级文化建设中环境布置的单调性,追求一种以“个性”为特色的文化:让墙壁说话,感受温馨。
把孩子们的智慧和快乐充分利用墙壁的空白空间炫出来,时时提醒孩子们曾有过的、现在依然存在的快乐和幸福,唤起他们心底的温情,即创造一种回归童心,引领孩子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化。
1.班级有“家”的温馨教室环境的布置要有技巧性和艺术性,这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另一种语言”的环境。
在教室布置时发动学生来参与,发挥大家的智慧来装扮自己的“家”。
“欢乐家园”是本班个性化的班名。
班级的标志是一只可爱的蓝猫,它和好朋友咖喱一同读一本书——这象征着本班学生酷爱读书,同学间团结友爱。
蓝猫热情活泼、机智勇敢,它值得每个孩子学习,为此还确定了班规、班训。
同时教室各角落张贴了同学自画的蓝猫运动图、学习图、惜时图、友好图……让本班同学走进教室中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班!也让其他人走进教室感觉耳目一新,同时能感觉一种浓烈的艺术氛围和一股书卷气。
2.“快乐成长驿站”教室后面学生天地的主题是“快乐成长驿站”,共由四个板块组成:①班级展示台——“蓝猫创意乐园”,张贴了孩子们的图画、手工、书法作品、作文,这些都显示了孩子们的才华,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②“心情驿站”板块最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最能温暖孩子们的心;③“奇思异想角”,张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动员全班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④“新星崛起”板块可称得上是一个奖励平台,它既是对一段时期内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小队进行表扬、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思想的一种正面牵引,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思想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小议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如果能够建设积极健康并为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班级文化,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 班级精神的培养。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
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 班级凝聚力的培养。
班级凝聚力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的情感。
我利用一年一次的校运会、越野赛、歌咏比赛、放风筝比赛等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
在活动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 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艺术大赛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
我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队会、故事会、兴趣小组等。
这些
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
“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载体。
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
班级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
我认为,首先要将教室布置得新颖独特,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
我班设计了以下版块:
(1)雏鹰风采。
可以布置一面墙,里面可以分为两个小块,即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或作文。
(2)成语天地。
可以布置一面墙,最好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成语,上面是图,图下是解释。
(3)黑板前我设计了一个“三表”用浅色彩纸做底色,然后把课程表、值日表、班委会成员表贴在里面。
(4)后面黑板两边我设计了卫生角和图书角。
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可使学生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构成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
三、建设完善的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对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引起重视。
我主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
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例如:制订班规班训、班干部要求、文明礼仪、学习常规、
考勤常规、卫生值勤等规章制度来保证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
在班级制度的约束下使得班级文化氛围在学生行为上得以具体体现。
同时,通过班主任的教育、班干部的带动、班训的指引,努力在班级中塑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带动广大学生一起进步。
总之,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上好这门隐形课程。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