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古印度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印度建筑
菩提迦耶佛祖塔
2、印度教庙宇(Hindu Temple )
由于国家的分裂造成各地风格呈现多元化形态(南北中) 共同点: 1、高耸的形象(山形屋顶),具有象征意义 (妙高山和生殖崇拜); 2、内部三个串连的厅堂:门廊、前厅和胎室;
3、着重造型,内部狭小; 4、石材建造,梁柱或叠涩结构; 5、雕刻极端繁复。
支提窟(Chaitya):佛教中特指供奉窣堵坡和佛像的 佛殿和石窟佛殿,主要用于举行宗教仪式。
毗诃罗窟(vihara):又称精舍、僧院,指出家人集体 居住的静修之所。
毗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窟
印度现存最大石窟群:阿旖陀(Ajanta)石窟建筑群
1.3 佛祖塔(佛陀塔) 位于佛祖悟道之处:菩提迦耶(Buddh Gaya)。 方台基,中间大塔,四角小塔,平面方形, 外轮廓呈饱满的弧线,向上渐缩。
二、建筑物 1、佛教建筑(Buddhist Architecture)
1.1 窣堵坡(Stupa) 古印度供奉舍利的坟冢。中文也称“塔”、“浮屠”。 组成:基座、栏杆和门架、半球形覆钵、顶部(宝匣、相轮 印度现存最大的stupa:桑奇一号窣堵坡。
1.2 石窟寺院(Rock-out Temple)
▪ 印度教文化时期( c. 500 ~c. 11th c A.D. ):印度教产生 和发展,印度教寺庙
3、印度传统文化的特征 多元共生
原因: ▪ 历史上多次的文化融合与碰撞 ▪ 宗教的多元化 ▪ 古代割据的政权形式 ▪ 相互对立的哲学观念
4、宗教
印度古文化最重要的内容。 宗教的多元性特征:种类多样,思想混杂,充满矛盾
北部印度教庙宇
中部印度教寺庙 南部寺庙
三、建筑技术
1、材料:竹、木,砖,石(印度特产红色的砂页岩石)

东南亚古建筑

东南亚古建筑

东南亚古建筑1、荷兰红屋: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荷兰红屋坐落于马六甲河畔,建于1641至1660年间,是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

原为教堂,后改为市政府,马六甲博物馆,藏有马来、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历史文物。

荷兰红屋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

300多年来,它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

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

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

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荷兰红屋是荷兰殖民地时期所遗留至今的红色建筑物,在大约1650年期间由荷兰人所建立。

是马六甲博物馆,藏有马六甲、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历史文物,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

它坐落在圣保罗山并占地49,200平方米。

18世纪初时它曾是荷兰总督官邸并身兼为荷兰行政中心直到1824年。

在英国殖民马六甲时期,它也曾被英国人当为行政中心。

这行政中心的角色直到1979年才被卸下并改为马六甲博物馆。

2、双子塔–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两座双子摩天大楼,从主入口的高度到结构的最高部分,它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3、吴哥窟——柬埔寨:吴哥窟是位于柬埔寨吴哥市的一座寺庙或寺庙。

这座寺庙由苏耶跋摩二世国王于12 世纪中叶建造。

吴哥窟寺庙的建造历时30年;吴哥窟位于吴哥平原上,也有美丽的寺庙建筑,但吴哥窟是吴哥平原上最著名的寺庙。

苏里亚瓦曼二世国王下令建造吴哥窟。

4、马尼拉特朗普大厦——菲律宾:马尼拉特朗普大厦是一座混合用途建筑,由220 间套房、435 平方米的顶层公寓以及商务中心、餐厅、休息室和视频室、图书馆等各种其他豪华设施组成,这些设施将填满56-楼;这种塔式设计也被吹捧为菲律宾最复杂的建筑作品。

其中,建筑物的整个外部由玻璃和钢框架制成,以及闪闪发光的窗帘,进一步增强了其在首都马尼拉市中心的外观。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877- 中外建筑史一、考试性质《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建筑学二级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力求反映建筑学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城乡建设事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开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建筑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要求考生全面了解中外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历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经典建筑的创作思想、实践经验及其历史价值。

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叙述、绘图与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科目试题解答,考核考生对中外建筑发展历史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中外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典型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综合能力;对建筑学经典著作的了解与评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部分,各占约50%。

—、中国建筑史: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建筑、近代建筑、现当代建筑,以古代建筑和近代建筑为主。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存著名建筑实例,能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作品的发展演变、空间组合、结构装饰等作出叙述与评论;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构造技术与建筑造型的关联;了解中国近代及现当代建筑发展的主要现象。

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类型与发展概况1)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2)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3)古代建筑发展概况2.中国古代城市建设1)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要素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3)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经验4)中国古代城市实例分析3.住宅与聚落1)住宅形制的演变2)住宅构筑类型3)住宅与聚落实例分析4.宫殿、坛庙、陵墓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①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阶段②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实例分析2)中国古代坛庙建筑① 坛庙的分类② 坛庙实例分析3)中国古代陵墓建筑① 地下埋葬制与墓室② 地上陵台、因山为陵与宝城宝顶③ 陵园建筑④ 陵墓实例分析5.宗教建筑1)宗教建筑发展概况2)宗教建筑类型:佛寺(含佛塔、经幢、石窟)、道观、清真寺6.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景建设1)园林发展概况2)唐宋明清园林发展的特点3)明清皇家苑囿4)明清江南私家园林5)风景建设的特点7.中国古建结构构造技术1)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2)清式建筑作法8.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观念1)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2)选址与布局3)审美与建筑设计9.中国古代重要建筑典籍10.中国近代、现当代建筑1)近代中国建筑①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②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③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及主要类型④ 近代中国城市主要实例⑤ 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⑥ 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⑦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2)现当代中国建筑①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② 建筑类型及技术的发展变化③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④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⑤ 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⑥ 港澳台的建筑二、外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以西方建筑发展史为主,历史跨度从奴隶社会至当代。

印度古代建筑概述

印度古代建筑概述

代表作:大菩提寺塔

大菩提寺塔有 一个很高的台基, 上面一共建了五 座塔——中央是 一座55米高的大 塔。
大菩提寺塔

四角是四座小 塔,彼此形成 鲜明的对比, 进一步映衬出 主塔的高大雄 健。
大菩提寺塔

塔身上同样布 满了各种雕刻。 这种布局式样 叫做“金刚宝 座塔”。
二、印度的婆罗门教建筑

代表作:阿不山-耆那教圣地 阿不山的迪尔瓦拉庙 阿不山的泰加巴拉庙
耆 那 教 巨 型 石 雕 像
马哈巴利普拉姆
马哈巴利普兰城
锡克教的大金庙
四、印度的伊斯兰建筑
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印度建立王 国以后,印度的建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印度的传统建筑结构原始、空间狭小、雕 塑过多,不适应建筑类型和形制的发展。 伊斯兰建筑要先进的多,于是,印度的建 筑很快伊斯兰化。
2)毗诃罗窟

另一种石窟称为毗诃罗窟,以一个方厅为 柱心,三面凿出几间方形小室,供僧侣静 修之用,第四面为入口,没有门廊。பைடு நூலகம்毗诃罗窟和支提窟常相邻并存,如阿旃陀 的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

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 北部温迪亚山的悬崖 上。全部石窟 29 座, 从建筑形式上基本分 为支提与毗诃罗两类。 第 9、10、19 和 26窟 为支提,其余 25 座 皆为毗诃罗。
代表作:泰姬-马哈尔陵

泰姬陵是印度伊斯兰教建筑的典范。 三大成就:建筑群体的完美布局 肃穆明朗的建筑形象 对立统一的构律图规
它的外观宏伟,对称工整,以正门和 圆屋顶为中心,平面为切削得很整齐的 正方形。
中央圆屋顶四周的 四个小的圆顶,陵 正中为正方形大理 石造的三层塔,比 例和谐,布局匀称,
殿周围带有一圈带柱廊的房子。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一:古代埃及建筑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自然地理原因;二:主要历史时期及主要建筑;三:金字塔的演变及吉萨金字塔群的组成;四:陵墓几庙宇的建造年代及主要特征.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一:建筑成就及文化特色;二:生土建筑和饰面技术.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一:与埃及建筑有相互影响并对希腊建筑的影响;二:克里特岛的建筑特点和迈西尼的卫城建筑及狮子门.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一:主要时期和主要成就及对欧洲文化和建筑的深刻影响;二:圣地与庙宇建筑的型制及建筑特点;三;希腊三柱式的特点及风格;四:雅典卫城的主要内容及简直成就.第五章:古代罗马的建筑一:主要历史时期及重大贡献;二:各种简直类型及简直特点;三:凯旋门、纪念性广场、剧场、斗兽场、庙宇和公共浴场的代表作名称和建筑特点。

第六章:美洲的古代建筑玛雅建筑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纪念性建筑第七章:拜占庭建筑一:主要历史时期及主要成就;二:装饰艺术及主要代表作圣索菲大教堂的建筑特色;三东欧小教堂的建筑特色。

第八章:西欧中世纪建筑(罗马风和哥特式建筑)一:罗马风建筑形成的历史原因及主要特点,拉丁十字及修道院建筑;二:哥特式教堂兴起的社会、历史原因及主要特征;三: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构图与哥特式建筑;四:意大利中世纪建筑的地方特色;五:比萨主教堂、圣马可教堂及威尼斯总统府的地方特色;六:中世纪的哥多瓦大清真寺、吉拉尔达塔、阿尔汗布拉宫的简直风格。

第九章:伊斯兰(阿拉伯国家)的建筑一:主要历史时期及宗教、地理原因;二:代表性建筑的建筑特点及西班牙、北非、西亚、中亚和伊朗、印度五哥地区的简直风格;三:集中式清真寺的基本型制和比比一哈内清真寺、皇家清真寺的建筑特色;四:埃及和土尔其清真寺的主要特点及各自的代表作的建筑特征。

第十章:印度和东南亚的建筑一:主要历史时期和宗教种类;二:印度宗教建筑的种类和建筑特色;三:泰姬-玛哈尔陵的建筑成就及历史地位;四:东南亚各国家宗教建筑的建筑形式及代表作;五:柬埔寨吴哥隆的建筑特色;六:巴基斯坦的建筑代表作和建筑风格。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建筑1.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台式陵墓,地上部分用石块或砖砌成长方形陵台,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设入口,称为“玛斯塔巴”,意为凳子。

2.卡宏城:为修建金字塔专门为工人修建的一座城市。

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工人住宅,东部有一条大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贵族区,南部为中产阶级。

3.德·埃·巴哈利崖墓:古埃及中王国时期重要的建筑,曼都赫特普庙和哈特什帕苏庙两座陵墓兼神庙组成,它们都是平台式,后面是陡峭的山崖,远远伸开,气势雄伟。

4.方尖碑:古埃及中文国时期崇拜太阳神的石制柱式纪念碑,常成对出现,置于神庙之前。

断面呈方形,上小下大,顶端为金字塔形,细长比通常为1/9到1/10,碑身上刻有象形文字。

5.牌楼门:古代埃及庙宇的大门,是一堵高大厚实的墙,中部凹下作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作为门楣,墙身两侧向内倾斜,内部中空,有楼梯可直达门楣作为观礼台,墙身刻有象形文字等装饰。

6.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

由高大台基、坡道和台阶、庙宇等组成。

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主要流行于两河流域,可避免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的纪念性追求。

7.萨尔贡王宫:两河流域上游亚述帝国时所建造,宫殿和城市同时建造,城近于方形,四个城角朝着东南西北的正方位。

宫殿建于西北城墙的中段,一半凸出城墙外面,一半在城墙内。

宫殿和观象台建在方形土台上,通过大坡道或台阶可达。

整个宫殿有30多个庭院,200多间房子,功能分区明确,房间跨度小、墙身厚、平面多为狭长形。

王宫正门两边是高大塔楼,中间夹着圆形券门,正门有著名的人首翼牛像。

8.新巴比伦城:建于公元前7~6世纪,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首都,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成。

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是相互垂直的道路,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联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百科—建筑文化—世界古建筑—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百科—建筑文化—世界古建筑—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就有了相当兴旺的文化,公元前5世纪末,产生了,6-9世纪,印度形成了封建制度。

婆罗门教又重新排斥了,后来转化为印度教。

建筑成了当时建筑水平的主要代表。

建筑大力提倡的孔雀王朝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国力强大,经济繁荣,这时期的建筑物主要是埋葬佛陀或圣徒骸骨的窣堵波〔STUPA〕和信徒们苦修的僧院。

窣堵坡桑契大窣堵波半球形的建筑物和世界各地许多最早期的坟墓型制一样,脱胎于住宅。

印度北方住宅是竹编而抹泥的,近于半球形。

最大的一个窣堵波在桑契,大约建于公元前250年。

它的半球体直径32米,高米,立在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半球体是用砖砌成的,外表贴一层红色砂石。

顶上有正方的一圈石栏杆,围着一座托名佛邸的亭子,冠戴着三层华盖。

桑契大窣堵波四周有一圈石栏杆,每面正中设一个门,栏杆仿木结构,在立柱之间用插的方法横排着三根石料。

断面呈橄榄形。

门高10米,覆满深浮雕,轮廊上装饰圆雕。

泰姬玛哈尔陵墓建筑历来是古代帝王们全心经营的少数几项建造事业中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渴望永生,一方面是对死亡的恐惧,其中还掺杂着对来生、对死后灵魂生天的向往。

从古埃及法老的宏伟的金字塔陵群到东方的秦始皇陵,从伊朗撒马尔罕城外的沙赫―辛德陵园到明朝的十三陵,甚至最近出土的老山汉墓,帝王们为了自己或祖宗的身后事,可谓尽心竭力,无所不用其极。

这里要介绍的这个陵墓建筑却是小有不同,里面安葬的并非一代帝王,只不过是莫卧尔王朝的皇帝沙贾汉众多妃嫔中的一员,名叫蒙泰姬·马哈尔,而所谓泰姬·马哈尔为后世讹称,意为“宫中首选〞。

这位多情的皇帝为自己的宠后所建的陵墓被后世公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最美丽的少数作品之一。

泰姬·马哈尔陵泰姬·马哈尔陵建造于十七世纪印度强大的莫卧尔王朝。

其时,印度已经吸收了中世纪伊斯兰建筑的辉煌成果,并在几百年时间里进行了完善、开展。

外国建筑史(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 普兰班南庙宇群-共有240余座庙宇 • 赛务寺-主庙塔周围6座大庙塔、232座小塔环绕大庙塔
– 特例:波罗浮屠苏堵波
• 九层台基、主苏堵波周边围绕三圈72个小苏堵波 • 五层塔身、方形塔身设有432个佛龛、2500副浮雕
5、柬埔寨的宗教建筑
柬埔寨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宗教建 筑的民族特色强烈。
?底层设厨房盥洗储藏水井?二层设大厅多间居室和浴室?砌深砖井排水并与城市管网连通城市砖砌的下水管道系统完善通至每处城市道路转角处设弧形以便于车辆通行恒河边的集市千年古城恒河边的瓦拉纳西瓦拉纳西琥珀堡阿格拉古堡阿格拉古堡阿格拉古堡孟买班加罗尔老德里的红城堡老德里的红城堡阿格拉古堡老德里的红城堡斋浦尔粉红之城斋浦尔的风宫皇宫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入口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室内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室内印度庙宇的顶棚藻井2印度的佛教建筑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了印度大力提倡佛教此时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城市和宫廷建设都较发达
– 大金塔:
• 主塔高107米、64个小塔、形体一致、全部贴金 • 轮廓柔和、形体端庄、金壁辉煌
– 金刚宝座塔:
• 分段明确、束腰较深 • 形体修长、玲珑清秀、富有动感
– 苏堵波:(洞窟建筑)
• 形体山形、十字平面、形体丰富、比例和谐
3、泰国的宗教建筑
泰国14世纪打败高棉而独立,王族统制社会, 国王虔信佛教,接受印度文化,也受到高棉的影响, 大量建造佛寺。 – 南 部:庙宇高棉式、塔体婆罗门式 – 北部塔:缅甸式、覆钟形 – 苏堵波:象缅甸的塔,但各部形体完整、 交接明确、变化丰富 – 代表作:
• 苏堵波—半球(覆钵)形陵墓、像征天宇

– – – – –
代表作-桑契苏堵波:(珍藏佛陀或圣僧的遗骨) 形象宏伟壮穆、风格单纯浑朴、细部玲珑纤巧 台基高4.3米直径36.6米、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 顶部的佛邸亭三层华盖、周边正方石栏杆 苏堵波周边小路、设石栏杆 每面正中设门、门上满覆浮雕 门前立三排插隼的橄榄形石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吉斯坦地区保存古印度传统,同时吸 收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宫廷建筑占主要地位。
– 曼辛宫:(近似西藏的都纲殿)
• 方形四合院、外墙不开窗、围墙沿山崖 • 碉楼分段落、琉璃镶装饰、图案水平状 • 题材呈式化、浮雕木梁柱、牛腿成装饰
– 达奇亚宫:
• 正方形平面、四合院形制、中央设方楼、两层接待厅 • 全部用拱卷、四角和每面正中房屋均设戴穹顶的碉楼
– 吴哥城(庙山)
• 代表作:吴哥城的巴云寺和巴肯寺均为须弥山式的庙山
孟 加 拉 国 * 达 卡 清 真 寺
孟 加 拉 国 * 达 卡 清 真 寺
孟 加 拉 国 会 大 厦 ( 路 易 斯 * 康 )
孟 加 拉 首 都 的 达 卡 门
孟加拉达卡的街头雕塑
孟加拉达卡市的雕塑
6、拉吉斯坦的建筑
库特勃记功塔
库 特 勃 记 功 塔
库 特 勃 记 功 塔
胡 玛 雍 陵
泰 姬 * 玛 哈 尔 陵
泰姬-玛哈尔陵夜景
泰 姬 * 玛 哈 尔 陵
泰 姬 * 玛 哈 尔 陵
泰 姬 * 玛 哈 尔 陵
泰 姬 * 玛 哈 尔 陵 局 部
泰 姬 * 玛 哈 尔 陵 室 内
二、东南亚国家的宗教建筑
• 北部—集中形制、没有院落、独立旷野
– – – – – – 建筑塔体、弹性曲线、轮廓柔和 由方形的门厅和神堂及屋顶演化的方锥塔三部分组成 门厅(毁灭神-湿婆的本体)屋顶的方锥塔密檐式 神堂(保护神-毗湿奴的本体)屋顶的方锥塔密布垂直棱线 圣坛(创造神-梵天的本体)设在神堂、正方位开四个门 塔顶扁球体、象征法轮 代表作:康达立耶.玛哈迪瓦庙
金刚宝座式、高大台基、五座方锥宝塔、塔体布满布满雕塑 代表宇宙中心,又称金刚界或须弥山、妙高山(一个主峰、四个小峰、各有一佛) 中央塔高55米、表示如来佛(释迦牟尼本身佛) 四角塔矮小、代表四方的峰和佛、东阿众佛、南保生佛、西阿弥佗佛、北释迦佛

佛祖塔—佛祖释迦牟尼悟道的场所
– – – –
菩 提 伽 耶
凿山而成、核心方厅、周边设柱廊、三面小禅室 火焰形门洞、象背式屋顶、内外装饰仿竹木结构 布满雕饰和壁画

石窟僧院—也称毗诃罗、供僧侣隐修用
– – –


– – –
提— 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
瘦长马蹄形平面、周边设柱廊、尽端半圆部分的中央凿出苏堵波 柱头帕赛玻里斯式、雕饰复杂、布满壁画 代表作-阿涧陀石窟群:马蹄形的山谷里开凿了25个毗诃罗、4个支提
婆 罗 门 教 的 庙 宇 入 口
婆 罗 门 教 庙 宇 的 外 立 面 雕 塑
婆 罗 门 教 庙 宇 的 外 立 面 雕 塑 细 部
哈勒比德和贝鲁尔
5、印度的耆那教建筑
耆那教是印度的古老教种,教义种吸取了佛教的部 分内容。提倡苦修禁欲,甚至以残酷地折磨肉体来祈求 福祉。10至13世纪,在印度北部建造了大量的耆那教 庙宇。 耆那教庙宇的建筑特点:
– 乌丹浦尔宫:

中部—同时具有南北双方特点
– – – – – – 庙宇周边设柱廊、院子中央设宽台基 台基正中为柱厅、柱厅几面均连神堂 神堂几个一组、放射多角平面 顶塔彼此独立、形体几道尖棱 中部水平厚檐、精致镂空石窗 代表作:桑纳特浦尔的卡撒瓦庙
卡 帕 里 斯 瓦 拉 庙
婆罗门教的庙宇
克 久 拉 霍 的 婆 罗 门 教 庙 宇
瓦 拉 纳 西 —— 火 车 站
印 度 大 叔
印 度 大 妈
印 度 美 女
印 度 新 郎 与 新 娘


年 轻 的 女 穆 斯 林
1、印度封建社会的城市建筑
谟亨约.达罗城-最早的城市(公元前3000年)
– 长方形平面、方格道路网、约7.77平方公里 – 分上下两个城区:
• 上城区-建在10米高的人工平台上,住祭司和贵族
• 婆罗门教庙宇的主要建筑特征:
– – – – – – 形制参照农社公社的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 石材建造、空间较小、用梁柱叠涩券、结构技术不高 形式保留木结构手法、某些庙宇凿岩而成 造型观念特殊、建筑当做雕塑、屋顶墙垣不分 强调婆罗门教“三位一体神”的象征意义 建筑和塔体浑然一体、内外满铺雕塑
4、印度各地的婆罗门教建筑
一、印度封建社会的建筑
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该地区 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产 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以风格独特的建筑著 称于世,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光辉的篇章。 – 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 当地盛产-优质石材 – 主要成就-宗教建筑 – 创作领域广阔、建筑水平很高 – 影响东南亚大多数地区和国家
• • 塔身-收分强烈、层叠凸出、垂直构图 基座-宽阔厚重、稳定安详、水平密实

南部—庙宇基本同北部
– – – – 宽大寺院、四面围墙、中央设门、门顶高塔 方锥塔体、轮廓挺直、棱角鲜明、单纯简洁 层檐较多、几层围墙、庄严雄伟、开阔壮观 代表作:(均为世界奇观)
• • • 提路凡纳马雷庙 马都拉庙 —12座高塔、最高49米、东门柱廊6排180颗狮身象首柱 斯里兰卡的拉玛庙—面积600平方公里、四道围墙、8座塔、花岗石千柱厅
– 几层台基、木制结构、二至四层 – 多层挑檐、 四坡躜尖顶、精巧的金覆钟和相轮
• 什喀拉式:
– 外部轮廓柔和的高塔式婆罗门教庙
• 苏堵波式:
– 半球的基座五层、球体四面设带重檐的神龛 – 半球之上的形体发达、方形基座、四面画眼 – 方锥或圆锥形十三层塔、镂空华盖、稳健华丽
• 达巴广场:
– 布置皇宫、行政、庙宇等建筑、丰富壮丽
2、缅甸的宗教建筑
缅甸仅流行佛教,7至8世纪与印度的婆罗门教 庙宇相似,11至世纪以后,庙宇的民族特色鲜明。
– 代表作-蒲甘建筑群:13000座苏堵波和寺庙 – 明迦拉赛底塔:
• 四层台基、葫芦形装饰、水平划分 • 塔分为逐层基座、钟形塔身、细高锥顶三段 • 构图丰富、主次分明、比例和谐、沉稳庄严
设供祭祀和节日用的高塔、庙宇和大厅
• 下城区-住市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设巨大粮仓 • 每个街区约336米×275米
– 住宅一般为两层:
• 底层设厨房、盥洗、储藏、水井 • 二层设大厅、多间居室和浴室 • 砌深砖井排水、并与城市管网连通
– 城市砖砌的下水管道系统完善、通至每处 – 城市道路转角处设弧形、以便于车辆通行
• 阿瑜陀耶的苏堵波(500余座) • 巴特钦格塔(高100米)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4、爪哇国的宗教建筑
爪哇上层社会信奉佛教,下层社会流行婆罗门教。 – 庙宇:体量较小、成群建造、高大台基、水平划分 立方形体、方形神殿、突出门廊、正方屋顶 – 代表作:
• 早期代表作-库特勃纪功塔(1199-1230) 动势明显、形体挺拔、单纯简洁、雄浑壮观、 高72.6米、五层圆柱体、钟乳体托承、环形阳台、垂直棱线 • 盛期代表作-泰姬-马哈尔陵(1632—1647) 美丽的建筑、不朽的丰碑、伊斯兰世界的艺术结晶 三大成就:
– 建筑群体的完美布局 – 肃穆明朗的建筑形象 – 对立统一的构律图规
– 大金塔:
• 主塔高107米、64个小塔、形体一致、全部贴金 • 轮廓柔和、形体端庄、金壁辉煌
– 金刚宝座塔:
• 分段明确、束腰较深 • 形体修长、玲珑清秀、富有动感
– 苏堵波:(洞窟建筑)
• 形体山形、十字平面、形体丰富、比例和谐
3、泰国的宗教建筑
泰国14世纪打败高棉而独立,王族统制社会, 国王虔信佛教,接受印度文化,也受到高棉的影响, 大量建造佛寺。 – 南 部:庙宇高棉式、塔体婆罗门式 – 北部塔:缅甸式、覆钟形 – 苏堵波:象缅甸的塔,但各部形体完整、 交接明确、变化丰富 – 代表作:
第十五章: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 文明。因地理环境较封闭,形成了文化特色和建筑风 格强烈的独特性。在此地区宗教建筑最具有代表性。
• 地理位置: – 东、南、西三面临海(没有良好的港湾、海上交通闭塞) – 北面为喜马拉雅山脉(割断了与中国的交流) – 西北部与中亚接壤 (通过印度河上游与中亚联系) • 主要时期和宗教: – 公元前3000年 - 有了相当发达的印度河文明 – 公元前2000年 - 建立许多奴隶制小国家,创造了婆罗门教 – 公元前5世纪末- 产生了佛教,并很快广泛传播 – 6世纪至9世纪 - 形成封建制度,婆罗门教排斥佛教,以后 转化为印度教,并产生了耆那教 – 11至12世纪 —— 印度北部建立了几个伊斯兰王国 – 15世纪末以后 — 被伊斯兰统一、各方面穆斯林化 • 目前居民: 82%信奉印度教 、12%信奉伊斯兰教 、 2.3%信奉基督教 1.9%信奉锡克教 、0.8%信奉佛教 、 0.4%信奉耆那教
• 普兰班南庙宇群-共有240余座庙宇 • 赛务寺-主庙塔周围6座大庙塔、232座小塔环绕大庙塔
– 特例:波罗浮屠苏堵波
• 九层台基、主苏堵波周边围绕三圈72个小苏堵波 • 五层塔身、方形塔身设有432个佛龛、2500副浮雕
5、柬埔寨的宗教建筑
柬埔寨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宗教建 筑的民族特色强烈。
恒 河 边 的 集 市
千年古城——恒河边的瓦拉纳西
瓦 拉 纳古 堡
阿格拉古堡
孟 买
班加罗尔
老德里的红城堡
老德里的红城堡
老德里的红城堡 阿 格 拉 古 堡
斋浦尔(粉红之城)
斋浦尔的风宫(皇宫)
印 度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的 庙 宇
印 度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的 庙 宇
印 度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的 庙 宇 入 口
印 度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的 庙 宇 室 内
印 度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的 庙 宇 室 内
印 度 庙 宇 的 顶 棚 藻 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