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76-81
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一、基本概念(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传导性等。
3.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4.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6.辨析◆物理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变化指的是过程、表现;性质指的是能力。
(二)、物质的相关概念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 ,氮气占78%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 。
2.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
常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起浮渣,软水起泡沫。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可通过蒸馏或煮沸的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
软水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 值来表示,当pH<7 时,溶液呈酸性;pH=7 时,溶液呈中性。
pH>7 时溶液呈碱性。
pH 试纸的检测范围是0~14 的整数。
(pH 计可以测出小数。
)5.指示剂有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
石蕊与酸显红色;与碱显蓝色;酚酞与酸无色;与碱显红色。
(三)、微观化学1.分子① 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 性质: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③ 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中招化学一轮复习资料

中招化学一轮复习资料由于中考是重要的升学关口,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中考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中,化学是许多学生认为难以掌握的科目之一。
因此,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知识点串记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上非常重要。
因此,首先需要进行的是知识点串记。
建议在做好学科解析的前提下,将各章节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整理出来,并进行串记。
例如,对于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酸碱的定义等方面进行串记和整理,掌握基础知识。
二、题目练习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题目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复习方法。
通过做题目,可以更好地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和巩固基础。
建议定期进行试卷模拟,模拟考题目等,为真正的考试做好准备。
三、重点难点详解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重难点的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学习。
针对化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在学校或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也可以参考各种学习资料,进行深入和详细的理解。
四、知识归纳针对化学学习中的细节和知识点,不妨进行一些知识点归纳,从而形成更完整、更系统的知识结构和uedbet官网。
五、错误分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需要进行错误分析和改正。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错误分析和总结的习惯,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复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益。
六、多渠道获取资料最后,建议学生进行多渠道的获取资料。
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等地方寻找有关化学学习的资料,也可以使用在线资源,通过搜索、下载等方式获取更多化学学习的精品资料。
当然,在使用在线资源时,注意选择可靠的资源,避免使用虚假、低劣的资源。
以上是几种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的方法和资料,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总结来说,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点掌握,多做试题,重点难点要详解学习,归纳重要知识点,及时改错,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料。
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教案主题:化学基础知识整体复习
一、知识概览
1.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3.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及性质
4. 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
5.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6.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7.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二、重点内容复习
1.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排列
2.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3. 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4. 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物的命名
5.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实例
6. 化学反应类型的辨别和掌握
三、复习方法
1. 多做题目:选择、填空、解答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2. 列表复习:整理出各个知识点的要点和关键内容
3. 实验复习:重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4. 记忆口诀:借助口诀和图片等联想记忆方式
四、考点总结
1. 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比较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实例
3. 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实例题
4. 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基本规律和命题角度
五、注意事项
1. 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复习
2. 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3.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
4. 多做模拟试卷,提高答题速度和效率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一套模拟试题,检验复习效果
2. 复习重点知识点,准备明天的课堂互动讨论
3. 听讲课堂内容,及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全面巩固知识点
通过以上复习教案,相信同学们可以有条理地复习化学基础知识,为中考顺利通过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招化学一轮复习资料

中招化学一轮复习资料中招化学一轮复习资料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对于中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也是中考中的一项必考科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我整理了一份中招化学一轮复习资料,以供参考。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是化学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等知识。
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我们将学习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以及元素的周期表等内容。
1.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自身固有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我们将学习物质的密度、溶解度、电导率等物理性质,以及物质的燃烧、腐蚀等化学性质。
1.3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我们将学习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以及纯物质的分类和混合物的分类等知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学化学的重要考点。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
2.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我们将学习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的类型以及化学反应的平衡等内容。
2.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化学方程式,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等知识。
2.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程度。
我们将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如何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第三章: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酸碱与盐的定义、酸碱中的离子以及酸碱中的常见实验现象等知识。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完整教学课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
胆矾的研碎
实验前的物质 蓝色块状的胆矾
___块__状___胆矾变成 实验现象 _蓝__色__粉__末__状___物质 实验后的物质 蓝色粉末状胆矾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粒状石灰石、盐酸为 无色透明溶液 有__气__泡____产生,颗粒 状石灰石_逐__渐__消__失_
二氧化碳气体等
实验透视: 1.胆矾由块状变成粉末状,只是___形__状___发生了变化,没 有_新__的__物__质_生成,因此该变化是_物__理__变__化_。 2.石灰石是固体,盐酸是液体,实验后有气泡产生,石灰 石消失,说明生成了_新__的__物__质___,因此该变化是___化_学__变__化__。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现 象,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图1-Z-1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I___;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A___;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D____;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G____;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B____。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 束后,将仪器按图 1-Z-2 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C____(填 字母)。
( B) A.计算
B.实验
C.测量
D.推理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实__验___,实验过程中要注 意观察___现__象___,如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尽量用科学、简
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初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习题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说明:用楷体标示的内容不是重点。
化合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S=2P2O5白磷自燃:4P+5O2=2P2O5•木炭充分燃烧:C+O2直鉴CO2•木炭不充分燃烧:2C+023=2C0•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so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S=Fe3O4•铝在氧气中燃烧:4A1+3O2盐些2AI2O3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1+3O2=2A12O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C>2墓壁2MgO•铜在空气中加热:2C U+O2^=2C U O•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 J=2H2O•将CO2变成CO: C+CO2鱼些2CO•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02+H2OH2C03•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一氧化碳燃烧:2CO+O2挚=2CCh•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C>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I2昼鉴2HCI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h直些2NaCI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分解反应•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2=^=2HgO•氧化汞加强热:2HgO=^=2Hg+O2f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2些?2H2O+O2f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MnO4H=K2MnO4+MnO2+O2f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C1O3覆12KC1+3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堕冬2H2?+02f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O2的反应原理:CaCC)3垣鱼CaO+CCM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H=Na2CO3+H2O+CO2f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 U2(OH)2CO3 =^= 2CuO+H2O+CO2t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O2=2H2O+O2 t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t碳俊(碳酸氢俊)“消失”并发出刺激性气味:NH4HCO3=NH3 t +C02 t +H20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t+H2O置换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H2+C U O^=C U+H2O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商也2Cu+CC)2f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T水煤气的形成:C+HQ鲤玦+CO (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t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t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2X+2HC1=2XC1+H2 f(X 是+1 价的金属,包括K、Na)■X+2HC1=XC12+H2t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2Al+6HCl=2AlCl3+3H2t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2X+H2SO4=X2SO4+H2 t (X 是+1 价的金属,包括K、Na)■X+H2SO4=XSO4+H2T(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2Al+3H2SO4=Al2(SO4)3+3H2t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镁♦ 3Mg+2AlCl3=3MgCl2+2Al3Mg+Al2(SO4)3=3MgSO4+2Al3Mg+2Al(NO3)3=3Mg(NO3)2+2Al♦Mg+XC12=MgCh+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Zn、Fe、Cu)♦Mg+XSO4=MgSO4+X(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Zn、Fe、Cu)♦Mg+X(NO3)2=Mg(NC)3)2+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Zn、Fe、Cu)♦Mg+2AgNO3=Mg(NO3)2+2Ag■铝♦2Al+3XCh=2AlC13+3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Zn、Fe、Cu)♦2A1+3XSO4=A12(SC)4)3+3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Zn、Fe、Cu)♦2A1+3X(NC)3)2=2A1(NO3)3+3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Zn、Fe、Cu)♦Al+3AgNO3=Al(NO3)3+3Ag■锌♦Zn+XC12=ZnCh+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Fe, Cu)♦Zn+XSC)4=ZnSO4+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Fe、Cu)♦Zn+X(NC)3)2=Zn(NO3)2+X (X 是+2 价的金属,包括Fe、Cu)♦Zn+2AgNO3=Zn(NC)3)2+2Ag■铁♦Fe+CuC12=FeCh+Cu♦Fe+CuSO4=FeSO4+Cu♦Fe+Cu(NO3)3=Fe(NC>3)3+Cu♦Fe+2AgNO3=Fe(NO3)2+2Ag■铜:Cu+2AgNO3=Cu(NO3)2+2Ag■K、Ca、Na不遵循这样的置换反应,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会先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然后再和盐溶液反应。
中学化学 一轮复习资料

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必备知识】1.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
组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1、氧气与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2、金刚石与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
3、生铁与钢:含碳量不同导致机械性能不同。
4、合金与纯金属:组成不同导致熔点不同、硬度不同。
5、钠原子与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导致性质不同,钠原子易失电子,钠离子稳定。
6、稀硫酸与浓硫酸:由于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所以性质不同。
性质决定变化;例如:铁比铜活泼,所以铁易生锈,从古代遗留至今的铜器尚可发现,而铁器却很少找到等。
变化反映性质;一氧化碳燃烧反映其具有可燃性等。
性质决定储存方法;例如: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等。
储存方法反映性质;例如:白磷保存在水中说明它非常容易与氧气反应,而且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性质决定用途:例如: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用途反映性质:例如: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性质决定收集方法:例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方法反映性质:氧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汽油的挥发、石蜡受热熔化等。
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如:可燃物的燃烧、铁生锈等。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