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光纤损耗的测试实验报告

光纤损耗的测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纤损耗的测试实验目的:1. 掌握光纤损耗测试方法;2. 了解光纤损耗与光纤实际应用的关系;3. 观察不同因素对光纤损耗的影响。
实验器材:1. 一根光纤;2. 光纤损耗测试仪;3. 光源;4. 光功率计;5. 滤光片;6. 直流电源。
实验步骤:1. 将光源和光功率计与光纤损耗测试仪相连;2. 通过直流电源给光源供电;3. 调整光源的功率以及滤光片的位置,使得光纤输入的光功率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4. 将被测光纤连接到光纤损耗测试仪的端口;5. 观察光功率计显示的数值,并记录下来;6. 通过调整光纤的连接方式、弯曲度以及距离等因素,重复步骤5;7. 分别测试不同长度的光纤,如10米、20米、30米等;8.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时,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光纤损耗与光纤的连接方式有关,直插连接方式损耗较小,而弯曲连接方式损耗较大;2. 光纤损耗与光纤的弯曲度有关,弯曲度越大,损耗越大;3. 光纤损耗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损耗与距离呈线性关系。
实验分析:1. 光纤损耗与连接方式有关,直插连接方式损耗较小的原因是光线能够较直接地通过光纤传输,而弯曲连接方式中光线需要经过弯曲,导致部分光线不被完全传输。
2. 光纤损耗与弯曲度有关的原因是弯曲会引起光纤中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从而导致部分光线能量的损失。
3. 光纤损耗与距离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光纤本身存在材料吸收和散射的现象,随着光线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增加,这些损耗也会逐渐累积。
实验结论:光纤损耗的大小与光纤的连接方式、弯曲度以及传输距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控制光纤的弯曲度,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光纤的长度,以降低光纤损耗,保证传输质量。
实验改进: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改进:1. 增加实验样本数量,对更多不同规格、材质的光纤进行测试,以验证实验结果的一般性;2. 在实验中加入光纤连接头的测试,以了解连接头对光纤损耗的贡献;3.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一致,只改变一个因素进行测试,以便更准确地观察不同因素对光纤损耗的影响。
实验二、光纤损耗及断点的检测

实验⼆、光纤损耗及断点的检测实验⼆光纤损耗及断点的检测⼀、实验⽬的:了解光纤损耗的检测⼿段,认识光时域反射计,熟悉使⽤⽅法,利⽤光时域反射计检测光纤的损耗和断点。
⼆、实验仪器:1.光时域反射计OTDR ⼀台2.1550 nm波长的单模光纤若⼲3.打印机Epson5700 ⼀台4.跳线两根5.法兰盘两个三、实验原理:检测光纤损耗的基准⽅法是剪断法,剪断法的精度较⾼,但是这种⽅法属于破坏性测量,不适合现场使⽤,为了克服这⼀弱点,提出了两种替代⽅法插⼊法、背向散射法,其中背向散射法只需要光纤的⼀端测试,⽅法⼗分简单,很适合现场测量,特别是可⽤来测光纤的长度及确定故障点位置,所以这种⽅法应⽤⼴泛。
⽤这种⽅法测量光纤损耗的仪器称为光时域反射计(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本实验即介绍利⽤OTDR对光纤损耗及断点的检测。
光时域反射计利⽤反射测量技术测量光波导(如光纤)特性的⼀种仪器,光纤中反射光造成光反射的原因有光缆的端部、光纤的断裂处、接头、连接器界⾯、裂纹、碎裂,或传输媒质的其它各向异性特点和不连续性。
从理论上分析主要是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
1.瑞利散射在光纤中存瑞利散射,瑞利散射是由于光纤⾃⾝的缺陷和掺杂成分的不均匀性所产⽣的。
瑞利散射光的特点是散射光波长与⼊射光波长相同,散射光功率与该点⼊射光功率成正⽐。
散射光沿各⽅向皆有,但只有⼩部分在光纤数值孔径内的光会沿光纤轴向传播。
如在光纤输⼊端注⼊⼤功率窄脉冲光信号,在光脉冲沿着光纤传播时,各点的散射光部分将被返回到光纤的输⼊端。
离光纤输⼊端近的地⽅散射回来的光较强,⽽离输⼊端远的地⽅散射回来的光较弱。
离光纤输⼊端近的地⽅散射回来的光先返回⾄光脉冲输⼊端。
2.菲涅⽿反射光在传输过程中通过折射率不同的介质的界⾯产⽣的反射称为菲涅⽿反射。
根据菲涅⽿定理,功率为in P 的光垂直⼊射时,反射功率T P 与in P 有如下关系:)(1212n n n n P P in T +-=其中21n n 、分别为不连续处两侧折射率。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中国有线电视》2009(10)C H I N AD I G I T A L C A B L ET V·经验点滴·中图分类号:T N9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09)10-1094-01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管 辉(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三三一台,吉林永吉132200) 由于应用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光纤链路在满足高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多,无论是布线施工人员还是网络维护人员都有必要掌握光纤链路测试的技能。
2004年2月颁布的T I A/T S B-140测试标准,旨在说明正确的光纤测试步骤,该标准建议了两级测试,分别为:T i e r1(一级),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 L T S)来测试光缆的损耗和长度,并依靠O L T S或者可视故障定位仪(V F L)来验证极性;T i e r2(二级),包括一级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已经安装的光缆链路的O T D R 追踪。
根据T S B-140标准,对于一条光纤链路来说,一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参数:长度和损耗。
事实上,早在标准A N S I/T I A/E I A-526-14A和A N S I/T I A/E I A-526-7中,已经分别对多模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损耗测试定义了3种测试方法(长度的测量,取决于仪表是否支持,如果仪表支持,在测试损耗的同时,长度同时也会测量)。
1 如何测试光纤链路损耗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包含两大步骤:一是设置参考值(此时不接被测链路),二是实际测试(此时接被测链路),下面具体介绍标准中定义的3种测试损耗的方法(以双向测试为例)。
测试方法A:方法A设置参考值时,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个连接器(考虑一个方向,见图1上半部分),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见图1下半部分),进行测试。
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方向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和一端的连接器的损耗,因此方法A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光纤链路一端有连接器,另一端没有。
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

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是指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对光缆中不同连接点处的接续损耗进行测试的方法。
光纤接续损耗是指信号在光纤连接处传输时由于连接点的存在而引起的信号衰减,这会影响到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性能。
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证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传输效率至关重要。
准确测试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可以及时发现连接点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保证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传输。
在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过程中,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OTDR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和光纤衰减测试方法。
OTDR 是通过发送脉冲光信号,利用光纤连接处的反射信号来检测接续损耗,并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强度和时间来确定损耗的位置和数值。
另一种测试方法是光纤衰减测试,通过在信号源端和接收端分别测量信号的强度,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从而确定接续损耗的大小。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需要确保测试设备和光纤连接点的稳定性和精度。
总之,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测试接续损耗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保证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传输,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 概述部分将介绍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文章结构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概述,介绍各个章节的主题和目的。
- 目的部分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以及对读者的指导意义。
正文部分分为若干小节,讨论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的要点。
- 第2.1小节将阐述光缆中继段光纤接续损耗测试方法的要点1,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范围。
光纤测试方法

光纤测试方法光纤测试是指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测试的过程。
光纤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问题。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
一、光纤测试的基本原理。
光纤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测试仪器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仪器测量光纤的损耗、衰减、反射损耗等参数,从而判断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光纤测试仪器主要包括光源、光功率计、光纤反射损耗测试仪、光时间域反射仪等。
二、光纤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1. 光纤损耗测试。
光纤损耗测试是光纤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测量光纤中的光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情况。
光纤损耗测试的方法包括端到端测试法、回波损耗测试法和光时间域反射测试法。
在进行光纤损耗测试时,需要注意保持光纤的清洁和光纤连接器的良好状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光纤衰减测试。
光纤衰减测试是用于测量光纤中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情况。
光纤衰减测试的方法包括单端测试法和双端测试法。
在进行光纤衰减测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光纤反射损耗测试。
光纤反射损耗测试是用于测量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之间的反射损耗情况。
光纤反射损耗测试的方法包括单端测试法和双端测试法。
在进行光纤反射损耗测试时,需要注意保持光纤连接器的清洁和良好状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光纤时间域反射测试。
光纤时间域反射测试是用于测量光纤中的故障点和连接器之间的反射损耗情况。
光纤时间域反射测试的方法包括单端测试法和双端测试法。
在进行光纤时间域反射测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光纤测试的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光纤测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进行光纤测试时,需要注意保持光纤和光纤连接器的清洁和良好状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光纤插损测试方法

光纤插损测试方法光纤插损测试是光纤通信领域中重要的测试方法之一,用于评估光纤连接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光纤插损测试的原理、步骤和常用测试仪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光纤插损测试的原理光纤插损是指信号在光纤连接中传输时的损耗程度,它包括连接件本身的损耗和连接接头的损耗。
光纤插损测试的原理是利用光源发出一定功率的光信号,经过被测光纤连接后,再由光功率计测量输出功率,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来确定光纤连接的插损。
二、光纤插损测试的步骤1. 准备测试仪器:光源、光功率计、光纤连接器等。
2. 连接测试仪器:将光源和光功率计通过光纤连接器与被测光纤连接起来。
3. 设置测试参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波长、功率范围等参数。
4. 测量光功率:打开光源,使其发出光信号,然后使用光功率计测量输出功率。
5. 记录测试结果:将测得的输出功率记录下来,作为光纤连接的插损值。
三、光纤插损测试的常用仪器1. 光源:光纤插损测试中常用的光源有激光光源和LED光源。
激光光源具有高功率、窄带宽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的测试;LED 光源功率较低,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的测试。
2. 光功率计:光功率计用于测量光源输出功率和光纤连接的接收功率,常见的有光电探测器和光纤光功率计两种。
3. 光纤连接器:用于连接光源、光功率计和被测光纤,常见的有FC、SC、LC、ST等类型。
四、光纤插损测试的注意事项1. 清洁光纤:在进行光纤插损测试之前,需确保光纤的连接端面干净,无污染和损伤。
2. 正确设置测试参数:根据被测光纤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波长、功率范围等参数。
3. 避免光纤弯曲:在连接光纤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弯曲,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4. 注意光源功率:光源功率不宜过高,以免对光功率计造成损坏。
5. 多次测试取平均值: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插损值,建议进行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总结:光纤插损测试是评估光纤连接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光源输出功率和光纤连接的接收功率,可以计算得出光纤连接的插损值。
光纤测试方法

光纤测试方法光纤测试是指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连接器、光源、接收机等进行性能检测的过程。
光纤测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光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指标的实现。
因此,掌握正确的光纤测试方法对于保障光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光纤测试的基本原理。
光纤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的透射、反射、散射等特性,通过测试仪器对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确定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衰减、色散等参数。
常见的光纤测试仪器包括光功率计、光时域反射仪、光谱分析仪等。
通过这些仪器,可以对光纤的传输损耗、连接器的插损、光纤的色散等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
二、光纤测试的常用方法。
1. 光功率测试。
光功率测试是光纤测试中最基本的测试方法之一。
通过光功率计可以测量光源发出的光功率和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功率,从而计算出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光功率测试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
2. OTDR测试。
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纤长度、损耗、连接器和光纤末端等参数的测试仪器。
通过发射脉冲光信号,利用光的散射和反射原理,可以对光纤的各种参数进行全面测试和分析。
OTDR测试结果直观、准确,是光纤测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3. 光谱分析测试。
光谱分析测试是通过光谱分析仪对光信号的波长、频率、强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光谱分析测试,可以全面了解光信号的频谱特性,从而判断光纤传输过程中的色散、非线性失真等问题。
4. 光衰减测试。
光衰减测试是通过光功率计或光谱分析仪对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情况进行测试和分析。
光衰减测试结果直接影响到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三、光纤测试的注意事项。
1. 测试前应对测试仪器进行正确的校准和调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进行光纤测试时,应注意保护好光纤末端,避免光纤受到外界污染和损坏。
3. 对于不同类型的光纤,应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八-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

光纤光缆传输特性测试实验实验八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单模光纤损耗的定义2.掌握单模光纤弯曲损耗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量单模光纤不同弯曲半径的损耗三、预备知识1.了解单模光纤的特点、特性四、实验仪器1.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1台2.FC接口光功率计1台3.万用表1台4.FC/PC-FC/PC单模光跳线1根5.扰模器(可选)1台6.连接导线 20根五、实验原理在单模光纤中只传输LP01模, 没有多模光纤中各种模变换、模耦合及模衰减等问题, 因此其测量方法也与多模光纤有些不同。
对于单模光纤而言, 随着波长的增加, 其弯曲损耗也相应增大, 因此对1550nm波长的使用, 要特别注意弯曲损耗的问题。
随着光纤通信工程的发展, 最低衰减窗口1550nm波长区的通信必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CCITT对G.652光纤和G.653光纤在1550nm波长的弯曲损耗作了明确的规定:对G.652光纤, 用半径为37.5mm松绕100圈, 在1550nm波长测得的损耗增加应小于1dB;对G.653而言, 要求增加的损耗小于0.5dB。
图8-1 单模光纤弯曲损耗测试实验框图此处可不用扰模器, 可其它东西实现光纤的弯曲也可。
弯曲损耗的测量, 要求在具有较为稳定的光源条件下, 将几十米被测光纤耦合到测试系统中, 保持注入状态和接收端耦合状态不变的情况下, 分别测出松绕100圈前后的输出光功率P1和P2, 弯曲损耗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lg(1021P P A(8-1) 相同光纤, 传输相同波长光波信号, 弯曲半径不同时其损耗也必定不同, 同样, 对于相同光纤, 弯曲半径相同时, 传输不同光波信号, 其损耗也不同。
由于按照CCITT 标准, 光纤的弯曲损耗比较小, 在实验中采用减小弯曲半径的办法提高实验效果的明显性。
实验测试框图如图8-1所示。
即先测量1310nm 光纤通信系统光纤跳线没有进行缠绕时输出光功率P0, 再测单模光纤跳线按照图8-2中两种方法进行缠绕时的光功率P1和P2, 即可得到单模光纤传输1310nm 光波时的相对损耗值;同样, 组成1550nm 光纤传输系统, 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得到单模光纤传输1550nm 光波时的相对损耗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由于应用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光纤链路对满足高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多。
无论是布线施工人员,还是网络维护人员,都有必要掌握光纤链路测试的技能。
2004年2月颁布的TIA/TSB-140测试标准,旨在说明正确的光纤测试步骤。
该标准建议了两级测试,分别为:Tier1(一级),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LTS)来测试光缆的损耗和长度,并依靠OLTS或者可视故障定位仪(VFL)验证极性;Tier2(二级),包括一级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已安装的光缆链路的OTDR追踪。
?根据TSB-140标准,对于一条光纤链路来说,一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参数:长度和损耗。
事实上,早在标准ANSI/TIA/EIA-526-14A和ANSI/TIA/EIA-526-7中,已经分别对多模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损耗测试,定义了三种测试方法(长度的测量,取决于仪表是否支持,如果仪表支持,在测试损耗的同时,长度同时也会测量)。
为了方便,我们分别称为:方法A、方法B和方法C。
TSB-140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此兼容。
那么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怎么操作,应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呢?这正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
另外,光纤链路的测试,不同于双绞线链路的测试,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或者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呢?这也是本文想与读者分享的内容。
2如何测试光纤链路损耗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包含两大步骤:一是设置参考值(此时不接被测链路),二是实际测试(此时接被测链路)。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标准中定义的三种测试损耗的方法(以双向测试为例)。
2.1测试方法A方法A设置参考值时,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个连接器(考虑一个方向,如下图上半部分)。
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下图下半部分),进行测试。
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方向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和一端的连接器的损耗。
因此,方法A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光纤链路一端有连接器,另一端没有。
2.2测试方法B方法B设置参考值时,只使用了一条光纤跳线(考虑一个方向,如下图上半部分)。
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下图下半部分),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链路和两端连接的损耗。
因此,方法B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链路两端都有连接器,其连接器的损耗是整个损耗的重要部分。
这就是室内光缆的常见例子。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从技术角度讲,测试结果它还包括了额外的光纤跳线(3-4)的损耗,但是其长度较短,损耗可以忽略不计。
对室内光缆网络,这种方法提供了精确的光缆链路测试,因为它包括了光缆本身以及电缆两端的连接器。
2.3测试方法C方法C设置参考值时,使用三条光纤和两个连接器(单方向,见下图上半部分),其中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光纤为长度小于1M的光纤跳线(通常为30M),测试时,用被测光纤链路将连接器之间的光纤跳线替换(如下图下半部分)。
因此,方法C的测试结果,仅包含光纤的损耗,不包含两端连接器的损耗,而短光纤跳线引入的误差很小,可忽略不计。
这种方法,由于两端都不包含连接器的损耗,所以更适合于电信运营商的光纤链路的测试,因为电信的光纤链路通常距离比较长,光纤链路的损耗主要是光纤本身的损耗。
而对于室内的应用,通常链路两端都会连接器,所以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
当然,对于两端没有连接器的光纤链路来说,此方法是适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被测链路两端的连接头不一样,只要在设置参考值时,选用合适的连接器和相应的转接跳线即可。
3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标准中虽然规定了建议了三种测试方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即:被测光纤的接头或连接器和仪表提供的接口必须要一致。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以方法B为例,当使用方法B时,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当参考值设置完后,进行实际测试时,需要将测试仪一端的连接光缆断开。
千万要记住的是:千万不要断开光源输出端。
输出端一旦断开,原来设置的参考值就失效了,必须重新设置基准,否则会严重影响测试的结果。
不幸的是,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
即使我们知道要从测试仪测试(输入)端断开连接电缆,仍然要非常小心,尽量避免接头处受到污染或检测器受到损坏。
为了测试发送和接收同在一起的双工SFP连接器,从输入端断开的同时,源(输出)端也不得不断开,因而违反了第一条原则。
使用方法B时,要求你的测试仪连接器必须和被测光缆的连接器相同。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我们介绍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它是方法B的改进。
改进后,它不仅提供了同样的测试结果而且保证了和测试标准的一致性,同时克服了以上4点不足。
3.1改进的测试方法B方法B的简单改进使得我们能够保持原来的精度(每次测量都包括光缆以及两端的接头,同时又避免了上述的缺陷。
改进后的方法B,在设置参考时使用两条连接光缆和一个连接适配器,与方法A类似,然而,测试时的连接方式与方法A不同。
以测试两端都是MT-RJ连接器的一对光纤为例(仪表提供的接口为SC)。
设置基准时,如下图所示。
使用了一个双工MT-RJ连接器和四根SC——MT-RJ的短跳线。
测试时,断开连接器的一端,接入被测光纤,同时引入了额外的一对短测试跳线(MT-RJ——MT-RJ,通常30cm或更短),如下图所示。
容易看出,这样测试的结果和方法B测得的结果一样,测试结果包括光缆和两端连接器的损耗(MT-RJ——MT-RJ短测试跳线的损耗忽略不计)。
与测试方法B的一致性改进的方法B和原来的方法B相比,有以下几点好处,并且保持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改进的方法B所得到的损耗测量结果和ANSI/TIA/EIA-526-14A中的方法B是一致的。
根据方法B,可以正确地测量链路的损耗,测试时的链路比设置基准时的链路多出两个适配器。
使用这种方法测量的损耗是链路中光缆以及链路两端连接器的损耗之和。
改进方法B,让我们可以方便测试不同接口类型的链路,而不受仪表本身接口的限制。
而且改进的方法B,使得不需要在测试仪器接口处断开光纤,从而减少了由于重复插拔所导致的污染误差和对测试仪器的光接口的磨损。
解决了测试带有SFP双工连接器的光纤链路的复杂问题。
3.2测试方法变通事实上,实际的被测链路千差万别。
上面介绍的测试方法,在有些情况下,就没法进行了。
比如:要测试一条两端连接器类型不同的链路(如:一端带LC连接器,另一端为MT-RJ连接器),就无法实现了。
这时怎么办呢,其实只要稍做变通就可以了。
现在以测试一对“一端是LC连接器,另一端为MT-RJ连接器”的光纤链路为例(仪表提供的接口为SC),加以说明。
这种链路用以上的方法都无法直接测试。
于是我们要将这种链路稍加变通,让它变成可以用上述方法测试的链路。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两端分别加上短跳线,从而变成方法C适用的链路。
这里,我们在一端加上LC——SC的跳线,另一端加上MT-RJ——SC的跳线,变通之后,问题就变成测试一对SC——SC的链路,显然可以用方法C来测试。
于是,设置参考值时,其连接方式如下图上半部分,这是典型的方法C设置基准的方式。
而测试时,只要将变通后的链路当成一个整体,按照方法C的步骤将被测链路接入进来即可。
注意到,测试结果中,除了原来的被测链路之外,还包括了两端增加的短跳线的损耗,由于短跳线的损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通过这种变通的方法,我们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光纤链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思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增加短跳线来转化成方法C的测试问题。
细心的读者难免会问,为什么要两端都加跳线呢,只在一端加跳线行不行。
回答是肯定的。
比如,我们可以LC连接器一端,增加LC——MT-RJ跳线,因而就变成测试这样一条链路:一端是MT-RJ连接器,另一端是MT-RJ接头。
显然我们可以用方法A来测试。
测试结果和原来的链路有一根短跳线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归纳起来,不论对于什么类型的链路,我们都可以通过增加跳线的方式,将其转化成方法A或方法C来进行测试。
至于增加什么样的跳线,有一个原则要注意,那就是:增加短跳线后,两端的接头或连接器要一致,而且尽可能在一端加跳线,而不是两端都加。
另外,要特别提醒的是,只能增加跳线,而不能增加连接器来转化问题,因为连接器引入的损耗太大,不能忽略不计。
3.3测试方法的选择光纤链路的测试方法我们介绍了好几种,步骤都是一样的,即先设置参考值,再测试。
不同的方法,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设置参考值,并且确保设置参考值后,能方便地将被测链路加进来,测试出准确的损耗。
为了便于选择,本人编制了下表,供参考。
总而言之,当我们要测试一条光纤链路时,要考虑的三个因素是:两端连接器的个数连接类型是否相同连接类型是否与仪表的接口匹配。
根据这个三个因素,参照上表,即可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4注意事项相对于双绞线的测试,光纤链路的测试更为复杂一些。
除了要熟悉上述的测试方法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对于不同的光纤链路,单模或多模,相应地,要选用单模或多模仪表。
测试时,所选择的光源和波长,最好要与实际使用中的光源和波长一致,否则测试结果就会失去参考价值。
设置好参考值后,千万注意不要在仪表光源的输出口断开,一旦断开,要求重要设置基准,否则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甚至出现负值。
光源需要预热十分钟左右才能稳定,设置参考值要在光源稳定后才能进行。
如果环境变化较大,如:从室内到室外,温度变化大,要重要设置参考值。
光纤端接面要保持清洁,尤其是与仪表接口连接时,最好先清洁一下。
有条件的用户,可以配备光纤端接面检测仪和清洁工具,确保端接面的清洁。
5总结本文首先较为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光纤链路损耗(包括长度)的测试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方便读者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最后列出光纤测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希望对光缆链路测试或维护人员,尤其是入门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