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的测试
光缆的测试汇总

(3)测量方法
2.后向散射法 (1)测量原理
后向散射法是测量光纤衰减的第一替 代法。它基于能从光纤中双向后向散射光 信号提取光纤衰减或衰减系数、光纤长度、 衰减均匀性、点不连续性、光学连续性、 物理缺陷和接头损耗等信息。
经过往返两次衰减的值,所以曲线斜
率为常数的AB段光纤的衰减为
A(l)AB = 0.5(PA−PB) (dB) (dB/km)
插入损耗法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参考 条件下的测量原理方案,如图6.8所示。
图1.8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2)测量装置及各部分的作用 (3)测量方法
① 方案1:被测光纤段的总衰减可按 下式计算。
-
-
式中: Cr,C1,C2 分别是在参考条件 下,被测光纤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器的标 称平均损耗(dB)。
图1.12 中继段光纤线路损耗构成示意图
(2)测量方法
有插入法和后向散射法。
① 插入法
核心网光缆线路,应采用插入法 测量。从中继段光缆线路衰减要求在带 已成端的连接插件状态下进行测量来说, 插入法是唯一能够反映带连接插件线路 衰减的方法。
插入法可以采用光纤衰减测试仪(分
多模和单模),也可以用光源和功率计进
1.2 测试项目
1.工程测试项目
2.维护测试项目
2 光纤衰减的测量
2.1 光纤衰减的概念
衰减是光纤中光功率减少的一种度
量,它取决于光纤的工作(波长)类型
和长度,并受测量条件的影响。
在波长 l处,一段光纤上相距距离为 L 的两个横截面1和2之间的衰减A(l)定义为
通常,对于均匀光纤来说,可用单位 长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反映光纤衰减性 能的好坏。衰减系数a(l)定义为 a(l)=A(l)/L (dB/km)
光缆测试报告总结归纳

光缆测试报告总结归纳光缆测试是网络通信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光缆的测试和检测,可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光缆测试报告是对光缆测试结果的总结和归纳,对于网络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下是对光缆测试报告的总结归纳:一、光缆测试的目的1.确认光缆质量是否符合要求2.检测光缆连接是否正常3.确定光缆传输性能和信号损耗4.提前发现潜在问题,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二、光缆测试的内容1.光缆连接测试:包括光缆的连接方式、连接器的正确性、连接器间的连接是否牢固等2.光缆长度测试:测量光缆的实际长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3.光缆损耗测试:测量光缆传输信号的损耗情况,检测传输性能4.光缆反射测试:测试光缆反射损耗情况,检测连接的稳定性和信号正常传输三、光缆测试的方法1.使用光缆测试仪进行测试,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选择不同的测试模式和参数2.根据测试结果对光缆进行分析,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记录测试数据和生成测试报告四、光缆测试报告总结1.首先要明确测试的目的和内容,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连接状态、长度、损耗和反射情况等3.通过数据比对和对比分析,确定光缆的实际质量和性能4.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5.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分析总结等内容五、光缆测试报告的重要性1.光缆测试报告是对光缆测试结果的定量化和客观化呈现,可以为网络运维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2.通过光缆测试报告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提前进行处理和修复3.光缆测试报告是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的评估和监督,为优化网络结构和性能提供参考依据4.光缆测试报告还可以作为日后网络维护和升级的依据,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光缆测试报告是网络通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光缆的测试标准

截面不匹配 间隙损耗 轴心不匹配 角度不匹配
18
光缆的弯曲
光缆对弯曲非常敏感 如果弯曲半径大于2倍的光缆外径,大部分光保留在
光缆核心内 单模光缆比多模光缆更敏感
19
TIA TSB140 – 相关测试仪器
或
Tier 1 & Tier 2
20
DTX-FTM光缆测试模块
DTX系列的光缆认证测试模块 双光源/双向测试模块 集成可视故障定位仪 (VFL) 符合TIA TSB 140标准的Tier 1 测试要求
X TRX
MC X
130 m
7m
80 m
8
OTDR的事故表
130 m
事件位置 (m) 0 130 850nm (dB) .18 .14
7m
Event Reflect Reflect
80 m
Pass/Fail Pass Pass
137 217
.88 .19
Reflect Reflect
Fail Pass
弯曲过度(弯曲半径过小)
16
连接不洁净的损耗
低损耗光缆的大敌是不洁净的连接
灰尘阻碍光传输 手指的油污影响光传输 不洁净光缆连接器可扩散至其它连接器 每次连接时要清洁 使用光缆检测器(Fiber Scope)检查连接头表面的清洁度
17
耦合损耗——核心直径不匹配
光缆接合,连接以及测试仪器的接口的损耗
和损耗测量的重复精度和稳定性
确保了您的测量符合TIA/EIA-568-
B.3标准
Higher Order Mode Lost
Mandrel
Lower Order Mode Not Lost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与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目录
01.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02. 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03. 光缆性能测试注意事项
1
光缆结构与性能
01
光缆结构:光纤、加强 件、护套等
03
光纤性能:传输速率、 衰减、色散等
02
光纤类型: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等
04
光缆性能: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光缆测试设备与标准
光缆测试设备:光时 域反射仪(OTDR)、 光源、光功率计等
温度试验
01
目的:验证光 缆在极端温度 环境下的性能
表现
02
试验条件:高 温、低温、温
度循环等
03
试验方法:采 用专用设备进 行测试,如高 低温试验箱、 温度循环试验
箱等
04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 分析光缆在不 同温度环境下 的性能表现, 评估其可靠性
和稳定性。
湿度试验
1
目的:测试光缆在 湿度环境下的性能
01
02
03
04
测试结果评估与分析
测试结果准确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 因测试误差导致的结果偏差
测试结果对比: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或预期值进 行对比,分析性能差异
测试结果趋势分析:分析测试结果随时间的变化 趋势,判断性能稳定性
测试结果原因分析:分析测试结果异常的原因, 找出影响性能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01
测试项目:光缆长度、 2
光缆测试标准:IEC 60793、IEC 61280、 IEC 61300等
04
测试方法:直接测量 法、间接测量法、比 较测量法等
光缆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01
02
测试流程:光缆 测试包括光缆长 度、光缆损耗、 光缆色散、光缆 反射等测试项目。
光缆测试方案

光缆测试方案1. 引言光缆是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传输任务。
为确保光缆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光缆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光缆测试方案,包括测试方法和测试步骤。
2. 光缆测试方法光缆测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光时域反射法(OTDR)和光功率测试法。
以下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1 光时域反射法(OTDR)光时域反射法是一种通过发送一束脉冲光信号并监测其返回的反射信号来判断光缆质量的方法。
它能够检测光缆中的衰减、损耗、连接器质量等参数。
下面是光时域反射法的测试步骤:1.连接光纤连接线和OTDR设备,并设置设备参数。
2.设置测试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并确保测试的是同一条光缆。
3.发送脉冲光信号,记录反射信号的强度和时间。
4.分析反射信号,查看衰减、损耗和连接器质量等参数。
5.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光缆的质量和故障位置。
2.2 光功率测试法光功率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光缆上的光功率来判断光缆质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衡量光缆的传输性能和指示光纤连接器的质量。
以下是光功率测试法的测试步骤:1.确定测试起始点和终止点,并连接光纤连接线和光功率计。
2.设置光功率计的参数,并进行校准。
3.依次测量不同点的光功率,记录每个测量点的数值。
4.分析光功率测试结果,查看光强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排除异常情况。
3. 光缆测试步骤根据以上介绍的光缆测试方法,以下是一般的光缆测试步骤:1.准备测试设备和工具,包括OTDR设备、光功率计、纤维连接线等。
2.确定测试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光时域反射法还是光功率测试法。
3.连接测试设备和光缆,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4.设置测试设备的参数,并校准光功率计。
5.进行相应的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6.分析测试结果,查看光缆的质量和故障位置。
7.根据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故障或提高光缆质量。
4. 注意事项在进行光缆测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检查测试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光缆测试内容

光缆测试内容光缆测试是指对光缆进行各种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光缆是传输光信号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互联网、电视等领域。
光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光缆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光缆能够正常传输信号。
光缆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衰耗测试:衰耗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衰耗测试是测量光信号在光缆中的衰耗程度。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光功率计和光时间域反射仪。
光功率计用于测量光信号的功率,以评估光信号在光缆中的损耗情况;光时间域反射仪用于测量光信号在光缆中的反射情况,以检测光缆连接处的问题。
2. 带宽测试:带宽是指光缆能够传输的最高频率。
带宽测试是通过向光缆中发送不同频率的光信号,然后测量信号的衰耗情况,以确定光缆的带宽。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频域分光仪和时域分光仪。
频域分光仪用于测量光信号的频率分布情况,以评估光缆的带宽;时域分光仪用于测量光信号的时间分布情况,以检测光缆传输中的时延问题。
3. 传输性能测试:传输性能是指光缆传输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传输性能测试是通过向光缆中发送不同类型的信号,然后测量信号的误码率和信噪比,以评估光缆的传输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误码率测试仪和光谱分析仪。
误码率测试仪用于测量信号的误码率,以判断光缆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光谱分析仪用于测量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以检测光缆传输中的频谱扩展问题。
4. 故障定位测试:故障定位是指在光缆中发生故障时,通过测试手段确定故障位置和原因。
常见的故障包括光缆断裂、光缆接头松动、光缆纤芯损坏等。
故障定位测试主要使用光时间域反射仪和光域局部测试仪。
光时间域反射仪用于测量光信号在光缆中的反射情况,以确定故障位置;光域局部测试仪用于测量光信号在光缆中的传输损耗和衰耗情况,以判断故障原因。
光缆测试是确保光缆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光缆进行全面、准确的测试,可以提高光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光缆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并按照测试规范进行操作,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光缆测试报告范文

光缆测试报告范文报告目的:本次测试旨在检查和评估已敷设的光缆的性能和质量,确认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测试范围:本次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光缆的可靠性测试:包括光缆的拉伸和抗扭性能测试。
2.光缆的传输性能测试:包括光衰损测试、反射损耗测试、耐用性测试等。
3.光缆的连接性能测试:包括光纤连接头损耗测试、插损测试、反射损耗测试等。
测试设备和工具:在进行测试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工具:1.光功率计2.OTDR光时域反射仪3.光源4.光接头盒测试结果:1.可靠性测试:光缆的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光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承受指定的拉力,并且没有断裂或明显变形的现象。
光缆的抗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光缆能够承受指定的扭矩,并且不会出现折断或弯曲的情况。
综上,光缆的可靠性测试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传输性能测试:光衰损测试结果表明,光缆中的光信号经过传输后,衰减值在规定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反射损耗测试结果表明,光线在光缆连接头处反射损耗值在规定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耐用性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多次弯折和拉伸后,光缆的性能和质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光缆的传输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连接性能测试:光纤连接头损耗测试结果表明,光缆连接头的插损值在规定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插损测试结果表明,光缆连接头的插损值在规定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反射损耗测试结果表明,光缆连接头的反射损耗值在规定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光缆的连接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光缆的可靠性测试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光缆的传输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光缆的连接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光缆的性能和质量:1.定期对光缆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状态。
2.在光缆连接头处添加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因外界因素而影响连接性能。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第一点: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光缆测试是确保光缆网络传输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光缆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本节将详细介绍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1 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纤的传输特性,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参数,来评估光缆的质量。
光纤的传输特性主要包括衰减、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得到光缆的传输性能指标。
1.2 光缆测试的方法光缆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衰减测试: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衰减程度,以评估光缆的损耗性能。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功率计和光源。
2.色散测试: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波长扩散现象,以评估光缆的色散性能。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谱分析仪和色散测试仪。
3.非线性效应测试: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四波混频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非线性效应测试仪。
4.接头和连接器测试:测量光缆接头和连接器的损耗、反射等性能指标。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功率计和连接器测试仪。
5.光纤长度和类型测试:测量光纤的长度和类型,以确认光缆的规格和长度。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纤长度测试仪和光纤类型测试仪。
第二点:光缆测试的关键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分析光缆测试的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衰减、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光缆的传输性能和质量。
2.1 衰减性能指标及分析衰减是光缆传输性能的最基本指标,反映了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损耗程度。
衰减测试结果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在分析衰减测试结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衰减水平:评估光缆的整体衰减水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强度。
2.衰减不均匀性:测量光缆不同部位的衰减差异,以评估光缆的均匀性。
3.接头和连接器损耗:评估光缆接头和连接器的损耗性能,以确保光信号在连接过程中的损耗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光纤衰减的测量方法
常用的光纤衰减测量方法有截断法、后向 散射法和插入损耗法。
1.截断法
(1)测量原理
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通过光纤 两个点的光功率P1 和P2,再按定义计算出 光纤的衰减系数a。
(2)测量装置及各部分作用
图1.1 截断法测量衰减的测量装置
图1.2 截断法测量衰减谱的测量装置
4.2 系统光性能参数测试
1.系统光性能参数主要是指光缆线 路的衰减与色散、系统发送光功率、系统 接收灵敏度、动态范围及系统富裕度等。 2.中继段衰减与色散的测试
(1)色散的定义
光纤中色散主要是指光信号经过光纤 传输后在光纤输出端发生能量分散,导致 传输信号畸变。
(2)色散的测量方法
——脉冲时延法
测得的干涉条纹图。
和图 互 1 相 17 关 型自 仪相 器关 (型 ,仪 器 )( 测 得, 的) 干 涉 条 纹 图 . a b
c d
3.系统发送功率的测试
图1.18 系统发送光功率的测试连接图
图1.19 发送光功率测试方法
4.系统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
围的测试
图1.20 系统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的测试
(3)测量方法
2.后向散射法 (1)测量原理
后向散射法是测量光纤衰减的第一替 代法。它基于能从光纤中双向后向散射光 信号提取光纤衰减或衰减系数、光纤长度、 衰减均匀性、点不连续性、光学连续性、 物理缺陷和接头损耗等信息。
经过往返两次衰减的值,所以曲线斜
率为常数的AB段光纤的衰减为
A(l)AB = 0.5(PA−PB) (dB) (dB/km)
插入损耗法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参考 条件下的测量原理方案,如图6.8所示。
图1.8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2)测量装置及各部分的作用 (3)测量方法
① 方案1:被测光纤段的总衰减可按 下式计算。
-
-
式中:Cr,C1,C2 分别是在参考条件 下,被测光纤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器的标 称平均损耗(dB)。
光缆的测试
1 光缆线路测试类型及测试项目
2 光纤衰减的测量
3 光纤长度的测量 4 光缆工程测试
1 光缆线路测试类型及测试项目
1.1 测试类型
1.光缆线路工程测试
光缆线路工程测试是指在工程建设阶 段,对单盘光缆和中继段光缆进行的性能 指标检测。
(1)单盘测试
单盘测试是单盘检验的组成部分。单
盘测试是对运输到现场的光缆传输、技术 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运输到分屯点上的 光缆是否达到设计文件的要求。
可将一个单元光缆段中的总衰减定义为
式中:an 为中继段中第n根光纤的衰 减系数(dB/km); Ln 为 中 继 段 中 第 n 根 光 纤 的 长 度 (km);as为固定接头的平均损耗(dB); X为中继段中固定接头的数量; ac为连接器的平均插入损耗(dB); Y为中继段中连接器的数量(光发送 机至光接收机数字配线架(ODF)间的活 接头)。
(2)竣工测试(中继段测试)
光缆线路工程竣工测试又称光缆的中 继段测试,这是光缆线路施工过程中较为 关键的一项工序。竣工测试是从光电特性 方面全面地测量、检查线路的传输指标。 竣工测试还应包括光缆线路工程的竣 工验收。
2.光缆线路维护测试
通过对光缆线路的光电特性测试, 可以了解光缆的工作状态,掌握光缆线 路实际运行状况,正确判断可能发生障 碍的位置和时间,为光缆线路提供可靠 的技术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
① 光源 ② 调制 ③ 滤模器 ④ 注入系统
a.单模光纤注入条件 b.多模光纤注入条件
滤模器
图1.3 采用滤模器的衰减测量注入装置
几何光学注入
图1.4 空间状态限制衰减测量的几何注入装置
⑤ 包层模剥除器。包层模剥除器促使
包层转换成辐射模,从而使包层模从光纤
中被剥除。 ⑥ 光探测器。
② 方案2:被测光纤段的总衰减 计算式如下。
4.“4P”法测接头损耗
图1.9 光纤连接损耗测量(“四功率值”法)
永久性连接的附加损耗为
-
-
3 光纤长度的测量
3.1 传输脉冲时延法
设光脉冲经长度为L(m),平均折射率 为n的光纤传输后,其传输时延Dt为 Dt=n· L/c (s) 式中,c为真空中光速(3×10 8 m/s), 此式可改写为 L=c· Dt/n (m)
① 测量原理
脉冲时延法是单模光纤色散测量的第 二替代测量法。这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 是,使不同波长的窄光脉冲分别通过已知 长度的受试光纤时,测量不同波长下产生 的相对群时延,再由群时延差计算出被测 光纤的色散系数。
② 测量装置
图1.13 脉冲时延法的测量装置
③ 测试步骤
a.参考光纤的测量 b.被测光纤的测量
1.2 测试项目
1.工程测试项目
2.维护测试项目
2 光纤衰减的测量
2.1 光纤衰减的概念
衰减是光纤中光功率减少的一种度
量,它取决于光纤的工作(波长)类型
和长度,并受测量条件的影响。
在波长l处,一段光纤上相距距离为L 的两个横截面1和2之间的衰减A(l)定义为
通常,对于均匀光纤来说,可用单位 长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反映光纤衰减性 能的好坏。衰减系数a(l)定义为 a(l)=A(l)/L (dB/km)
② 测量装置
图1.14 光纤参考通道的Michelson干涉法的测量装置
图1.15 空气参考通道的Michelson干涉仪法的测量装置
图1.16 空气参考通道的Mach-Zehnder型干涉仪测量装置
图1.17是对弱偏振模耦合(上方)和 强偏振模耦合(下方)光纤,分别用自相
关型仪器(a,b)和互相关型仪器(c,d)
可见,只要测得Dt,便能求得已知n 值的光纤的长度,这就是传输脉冲时延法 的原理。
图1.10 传输脉冲时延测量光纤长度
3.2 反射脉冲时延法
光纤长度便可由下式求得 L=c· 2Δt/2n
图1.11 反射脉冲时延测量光纤长度
4 光缆工程测试
4.1 中继段测试(竣工测试) 1.光缆线路衰减测试 (1)光缆线路衰减定义
单位长度的群时延为
T (l)=[Tout(li)−Tin(li)]/L
式中:
(ps/km)
Tout(li)——输出脉冲时间差(ps); Tin(li)——输入脉冲时间差(ps); L——减去参考光纤长度后的被测光 纤长度(km)。
(3)偏振模色散的定义
偏 振 模 色 散 (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是指单模光纤中的两 个正交偏振模之间的差分群时延,它在数
行测量。
插入法的测量偏差,主要来自仪表本
身以及被测线路连接器插件的质量,如某
个长途光缆工程,据3个中继段光缆线路的
衰减测量统计,平均偏差为0.3dB。
② 后向散射法
后向散射法虽然也可以测量带连接插 件的光缆线路衰减,但由于一般的OTDR 仪都有盲区,使近端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 成端连接点接头损耗无法反映在测量值中; 同样对成端的连接器尾纤的连接损耗由于 离尾部太近也无法定量显示。因此,用 OTDR仪所得到的测量值实际上是未包括 连接器在内的光缆线路损耗。为了按光缆 线路衰减的定义测量,可以通过假纤测量 或采用对比性方法来检查局内成端质量。
图1.21 光接收灵敏度(动态范围)测试
5.系统富裕度及其测试
图1.22 中继段光链路的富余度分配
字 系 统中 使 脉冲 展 宽产 生 误码 ( 尤 其 在
WDM和DWDM系统中)。
(4)PMD的测试方法——干涉法
① 测量原理
干涉法的测量原理是,当光纤一端用 宽带光源照明时,在输出端测量电磁场的自 相关函数或互相关函数,从而确定PMD。
干涉法的主要优点是测量速度非常快, 测量设备体积小,特别适合于现场使用。
图1.12 中继段光纤线路损耗构成示意图
(2)测量方法
有插入法和后向散射法。
① 插入法
核心网光缆线路,应采用插入法 测量。从中继段光缆线路衰减要求在带 已成端的连接插件状态下进行测量来说, 插入法是唯一能够反映带连接插件线路 衰减的方法。
插入法可以采用光纤衰减测试仪(分
多模和单模),也可以用光源和功率计进
a(l) = A(l)AB/LAB
图1.5 后向散射法测得的衰减曲线
AB间的长度(距离)为
(2)测量装置及各部分作用
后向散射法所用的装置就是光时域反
射计OTDR组成如图1.6所示。
图1.6 OTDR的组成方框图
(3)测量方法
图1.7 OTDR衰减曲线
3.插入损耗法
(1)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插 入损耗法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光 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 注入系统和接收系统之间(参考条件)因 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
(3)测量方法的选择
若偏差较大,则可用后向散射法作辅 助测量。
2.光缆线路衰减曲线测量
(1)目的
光缆线路衰减曲线测量指的是对光缆 中光纤后向散射曲线的测量。
(2)测量仪器
光缆线路衰减曲线测量仪器采用的是 光时域反向射仪,即OTDR仪。
(3)衰减曲线要求
① 双向测量 ② 测量记录 ③ 线路衰减测量结果的比较 ④ 光缆线路衰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