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及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及安全控制措施一、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措施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它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配合挖土机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2m高护栏,并进行围档,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种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车辆进出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铺设厚钢板,或不行堆于基坑外侧,以免引起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板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挖土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撑,以免引起支撑破坏或拉损。
二、结构施工阶段的安全措施1、钢筋施工钢筋断料、配料等工作在地面进行,不在高空操作。
搬运钢筋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它临时电器设备,防止碰撞发生触电事故。
2、混凝土施工使用振动机前检查电源电压、漏电开头、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振动机移动时,不硬拉电线,不在钢筋及其它锐利物上拖拉,以防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三、装饰施工阶段的安全措施1、建立装饰阶段的班组管理网络,实行区域责任制,对装饰班组明确其责任。
2、对安全设施实行验收、转移制度,对阶段性的防范重点及时发出总承包指令书。
3、高空作业佩带安全带,严禁登高作业。
4、大面积施工时,照明及电器设备按防火等级规定进行。
5、在装饰区域严禁吸烟。
6、在光滑地面操作时,梯子下绑布或胶布。
7、搬运玻璃戴手套或用布,用纸垫住边口锐利部分。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五防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五防”措施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
具体包括防尘、防毒、防触电、防高处坠落和防物体打击。
以下将对这五个方面的防护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防尘措施1. 设置围挡: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以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洒水降尘:在干燥天气,对施工场地进行定时洒水,降低扬尘。
3. 覆盖裸土:对施工现场的裸土进行覆盖,防止风吹扬尘。
4. 绿化带: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绿化带,利用植物的过滤作用降低扬尘。
5. 清洁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清洁,避免设备带尘作业。
二、防毒措施1. 通风换气:在有限空间作业时,确保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2. 检测仪器: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合格。
3. 个人防护:要求施工人员佩戴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侵害。
4. 培训教育: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毒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三、防触电措施1. 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定期检查、维修,防止漏电、短路等事故发生。
2. 接地保护: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临时用电:严格按照临时用电规定进行布线,设置防护罩,防止电线裸露。
4. 施工人员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电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四、防高处坠落措施1. 安全防护网:在高层建筑外侧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施工人员坠落。
2. 安全带:要求施工人员作业时佩戴安全带,确保人身安全。
3. 防护栏杆:在施工电梯、通道等区域设置防护栏杆,防止坠落。
4. 脚手架:合理设置脚手架,确保其结构稳定,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五、防物体打击措施1. 安全帽:要求施工人员作业时佩戴安全帽,防止物体打击头部。
2.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物品摆放管理,避免施工现场混乱,减少物体打击风险。
3. 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方案

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方案1.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1.1安全生产目标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有关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实现杜绝一切行车、人身伤亡、火灾、爆炸责任事故及交通重大事故,确保施工安全的目标。
1.1.2安全生产管理依据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武汉市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试行)(武建[2006]240号)1.1.3安全生产管理标准1、根据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我部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上墙公示。
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后20天内,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创建申请。
2、根据工程规模,按照《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的有关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公示和跟踪监控,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应急预案,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同意后实施。
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循《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相应规定,主要监控内容如下:1)基坑支护、坑边防护;2)施工用电;3)模板工程;4)起重机械设备;5、“三宝”、“四口”、“五临边”的使用和防护;6)安全通道;7)施工机具;8)施工现场安全标志、标识。
1.1.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戴建明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汤靖、项目副书记候冀魁为副组长,专业工长和施工队班组长为组员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项目形成纵横网络管理体制。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如下:插图 5-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兼职施工队支护施工队土方施工队混凝土施工队钢筋施工队协调各施工队综合工长钢筋工长混凝土工长土方工长支护工长专职安全员项目副经理负责对现场安全防护、安全施工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安全措施

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安全措施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人和现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中不同阶段的具体安全措施。
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是整个建筑施工的第一步,包括工地选址、场地平整、材料选购、施工方案评估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阶段,应该重视以下的安全措施:工地选址在工地选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址要避开危险区域,如地质灾害改土地滑坡、地震带等区域。
2.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水电气设施的接近程度等调节条件。
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是前期准备的重要一环,要注意以下几点:1.土壤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确保场地的稳定性。
2.土方施工中要注意坡度坡高,避免斜坡过陡导致滑坡现象。
3.土方打坑时应该按施工设计的深度和宽度来进行,避免因过度挖掘而导致地基承载能力下降。
材料选购在材料选购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购的材料应具有合法资质,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指导书要求。
2.要注意材料的耐火性能、抗风、抗震等相应参数。
施工方案评估在施工方案评估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先进行申报备案手续。
2,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技术措施、安全质量控制措施、紧急救援方案等。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重要一环,包括地基基础、结构、装饰、维修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以下的安全措施:地基基础阶段地基基础阶段是建筑施工的第一步,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基检测应按规定进行,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
2,地基土方施工应结合勘探资料,采用适当的开挖方法,防止土方坍塌和泥石流等现象。
结构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的中间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按照设计图纸及总包方规定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2,在施工现场,无论是装置、拆除,还是搬运材料等操作,都要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安全规定。
装饰施工阶段装饰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的末端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1.工程监理要对材料及施工安排进行检查,确保材料和施工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规定。
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措施(3篇)

第1篇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施工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以下列举了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措施: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合理、科学、安全。
2. 施工图审查: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施工图纸质量,为施工提供依据。
3.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资源配置等。
4. 施工现场准备: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
二、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措施1. 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确保施工安全。
(2)高空作业安全: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网、防护栏杆等,防止高处坠落事故。
(3)施工用电安全:严格执行用电安全规定,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用电安全。
2. 施工质量措施(1)材料质量: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构件、设备等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质量检查: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施工进度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2)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3)协调各方关系:加强与设计、监理、材料供应商等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环保:做好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废水、废气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噪声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后的验收与交付1. 验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2. 交付:完成验收后,办理工程交付手续,确保工程顺利交付使用。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与施工安全措施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与施工安全措施建筑施工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建筑的过程,而施工工艺和施工安全措施是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达到设计要求并保障工人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着重探讨建筑施工的工艺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建筑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审查设计方案、取得相关施工许可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进度计划、组建施工团队等。
前期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基础施工工艺基础是建筑物最重要的支撑部分,因此基础施工工艺至关重要。
常用的基础施工工艺包括地基处理、浇筑基础、地下排水等。
地基处理可以采用灌注孔、挖土槽、碎石和深基坑等方法进行,以确保基础地基的稳固。
对于浇筑基础,应注意控制浇筑质量,包括混凝土强度、防水层的设置等。
同时,在地下排水时,要合理设置管道以及排水设施,以预防水土压力对基础造成不利影响。
三、建筑结构施工工艺建筑的结构施工工艺是指根据设计方案将建筑物的结构部分从地基施工至屋顶的过程。
一般包括搭建脚手架、搭设模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在搭建脚手架时,必须确保脚手架的稳固和牢固,以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
模板的搭设要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
同时,钢筋绑扎要按照构造图纸的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布置合理、连接牢固。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搅拌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振捣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四、建筑设备安装工艺建筑施工中常涉及到各种建筑设备的安装,如电力设备,消防设备等。
在设备安装工艺中,首先要进行设备选型与采购,确保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关质量标准。
对于设备的安装,要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
同时,还需注意设备的接地、防护和维护等方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五、施工安全措施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施工安全措施是不能忽视的。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方案建筑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能够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在本文中,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一、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规章制度应该贯穿整个建筑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个环节。
安全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进行,不发生意外事故,减少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
首先,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规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安全方案,明确安全责任人,执行措施和应急预案。
其次,在施工中,需要建立安全卫生档案,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指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并对高危作业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控。
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最后,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总结,完善安全方案和规章制度,为下一次施工做好准备。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经过全面、细致、科学的考虑和制定,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安全生产技术监督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筑施工中,各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这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各种计算机控制设备更是比比皆是。
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强度的特点,但是一旦出现意外,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在施工开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并且,对各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修保养,都需要有严谨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三、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是应对紧急情况和预防意外事件的重要措施。
建筑施工中,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如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火灾、塌方等,一旦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给施工带来严重影响,并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措施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措施在建筑工地进行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过程,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和现场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工地施工安全措施:首先,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公司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及其职责,确保安全意识深入每一个员工心中。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其次,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示意牌,保证工人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同时,在工地周边搭建围挡,设置防护网,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另外,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良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同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意外。
此外,合理规划施工流程,避免交叉作业。
在施工计划中合理安排工序,避免不同工序的人员或设备在同一区域同时作业,避免发生碰撞或其他安全事故。
同时,及时清理现场杂物和垃圾,保持施工现场整洁,避免绊倒或其他安全隐患。
再者,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所有工人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安全防护装备,确保他们在工作时处于安全状态。
同时,为特殊施工环境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等。
最后,建立安全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建立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明确人员疏散路线、逃生通道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总之,建筑工地施工安全措施是保障工人和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
希望广大建筑公司和施工单位能够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施工措施
发表时间:2018-01-07T18:53:10.7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作者:王洋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下,新时期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下,新时期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是施工核心所在,直接关乎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故此,在具体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应该深入分析影响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遵循施工规章制度,尽可能消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规范施工行为,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维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是一项人员密集型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在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对工程带来不可估计的安全事故。
尤其是近些年来建筑市场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如何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保证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
但是,市场上仍然有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施工行为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致使工程施工活动无法有序开展。
由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研究很有必要,对于工程施工活动安全有序发展意义深远,是新时期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一、工程概况
某地铁工程总施工面积为15659㎡,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具体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效益,应该加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技术、施工安全和施工成本的管理,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此工程处于城市中心,周边建筑物较多,应该文明施工,避免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维护人员生命安全。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一)施工安全意识薄弱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施工难度较高、周期长涉及内容较广,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员开展施工活动[1]。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直接关乎到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和人员生命安全。
但是当前市场上很多施工企业过于注重施工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对于施工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缺乏重视,所聘用的施工人员文化素养偏低,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并未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施工安全意识不高,施工过程中难以严格遵循施工要求,随意吸烟,为工程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
还有部分工程项目负责人在安全管理中,由于自身安全意识不高,工作敷衍了事,未能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漠视人员的生命安全,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2]。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部分施工单位过于重视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益,忽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即便部分单位制定了相配套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但是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安全生产制度无法适应所有地区,具体落实存在较大的困难。
故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根据具体情况来完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但是由于缺乏足够重视,所以未能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
(三)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不足
纵观当前我国市场上的施工企业来看,整体规模较小,企业经营实力较小,发展缓慢,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管理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出现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在施工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施工意识,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不足,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有效的予以处理。
上级监管部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敷衍了事,存在较大的主观意识,即便是发现的安全隐患仍然置之不理,致使工程安全管理质量偏低[3]。
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度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施工自身特性,应该坚持文明安全施工原则,整合施工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提升人员的管理水平,具备更加丰富的施工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施工活动。
对于合格的施工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签订施工相关合同文件,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签订的安全文件需要在企业内部档案部门备案,并对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定期进行考核,根据相关制度要求组织施工活动开展。
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落实责任制度,调动人员施工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其中,养成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切实提升人员施工水平,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制定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应该制定专项施工安全方案[4]。
安全是施工的首要前提,同时也是施工的核心原则,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施工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
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工程方案设计,预留更多的时间去检验方案是否可靠,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诸如,人货两用梯的拆卸方案设计优化,组织人员对方案合理性进行验证,及时改善其中的不足[5]。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施工有效性,需要结合工程具体特征,应用更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对于周边坍塌和周围建筑可能产生的影响综合对比分析,寻求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
此外,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活动有序开展,需要针对工程中的主要危险源进行分析,做好预防控制措施。
保证主体施工可以正常施工的同时,建立可靠的安全防护,对施工进度进行预测和分析,确保下一次任务完成后可以充分的技术交底,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工程原材料选择方面,要严格遵循相关材料采购规格购置,保证所采购的材料通过国家认证,为工程施工施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加强后勤保障投入
为了确保施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提升施工效率,首要一点是为施工人员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促使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中。
在施工现场合理规划区域,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
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完善安全设施,便于施工人员施工活动开展。
同时加强安全
宣传力度,大范围普及安全知识,提升人员安全素养。
企业相关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安全施工内容,对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予以高度关注,提升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能够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避免消极施工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同时,在施工中还要注重火灾隐患的防护,成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为各个区域配备灭火器和消防水源设施,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导致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如何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保障施工安全显得十分关键。
针对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人员安全意识,能够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和安全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施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浅析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J].河南建材,2013,25(6):50-52.
[2]黄建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有效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28).
[3]王雷,张友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5):1375.
[4]赵庆辉.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22):392-392.
[5]迁西县兴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6):43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