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课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种子发芽了》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
4.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5.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答:(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7.怎样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答: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自己做实验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
第二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2.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茎有输送水分的功能。
4.树干、树枝都是茎。
5.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6.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7.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活成吗?答: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叶子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8.研究茎的作用:(1)茎和叶的变化是:茎和叶变红,茎中有被染成红色的小细管,叶脉也被染成红色。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掌握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原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1. 生动形象地引入生命无处不在,植物也是生命的一种。
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吃到植物,人们用植物也可以制作出各种衣物以保护自身。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植物的种子,种子萌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不知道什么是种子萌发的,但是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它。
2. 学习新知识首先,我们用显微镜看一下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里有一颗小小的胚芽,还有一些营养物质,胚芽可以长成一棵植物。
在雨水和阳光的作用下,种子的壳子会裂开,植物开始从地下探出头来,往上生长。
而在种子壳裂开之前,营养物质的作用达到最大。
3. 科学探究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也许你们已经知道了种子萌发有很多的原理、过程,但是这些原理、过程有没有什么关联呢?现在,我们举一个例子。
我们把一颗种子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容器里面,不断地加水,几天之后就能看到小小的芽正在往上生长,根往下扎。
根据上述介绍的原理、过程,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种子含有很多的“储备物”,也就是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为胚芽生长提供能源。
再加上适宜温度的作用,胚芽的呼吸加快,营养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
这时,就可以看到种子中的萌芽了。
4. 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现在,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同学都可以拿到两颗干净的黄豆。
我们使用纸巾插在小盆里,然后将黄豆放在纸巾上,再淋上适量的水。
大家可以贴上自己的名字,每天观察一下,看看豆子的变化。
5. 活动总结通过这一次的实际操作和理论认识,你们已经知道了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原理,并学会了探究的方法。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你们发现科学的乐趣,也了解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调查一下你身边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种子,向同学们报告,并说一下你对种子萌芽过程的见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课本教科书目录[最新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课本教科书目录[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f24a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f.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课本教科书目录[最新版]科学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生活和学校- 第一课我生活的地方- 第二课我的学校- 第三课我的体育场- 第四课我的教室- 第五课劳动锻炼身体第二单元:身边的水- 第一课用水的大小事- 第二课用水的方式有哪些- 第三课水的好处- 第四课水的危害- 第五课水资源的利用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 第一课天气的变化- 第二课阳光明媚的日子- 第三课云的形状- 第四课寒冷的季节- 第五课春望、花开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第一课动物的特征- 第二课动物的表演- 第三课动物的起居- 第四课动物的消失- 第五课动物的保护第五单元:植物的奇妙世界- 第一课植物的形态- 第二课植物的性格- 第三课植物的传播- 第四课植物的结构- 第五课植物的利用第六单元:太阳与月亮- 第一课太阳的作用- 第二课太阳的能量- 第三课太阳的运动- 第四课天文现象- 第五课宇宙奥秘第七单元:我们的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特征- 第二课地球的气候- 第三课地球的水- 第四课地球的资源- 第五课地球的岩石第八单元:常见的力- 第一课动物的力- 第二课物体的重量- 第三课物体的形状- 第四课改变物体的位置- 第五课物体的运动第九单元:物体和性质- 第一课物体的性质- 第二课物体的颜色- 第三课物体的形状- 第四课物体的材质- 第五课物体的硬度第十单元:一个原子的世界- 第一课原子的世界- 第二课看得见的原子- 第三课元素与化合物- 第四课物质的变化- 第五课原子的应用备注:以上目录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课本教科书的最新目录,供参考使用。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植物种子的孵化篇章概述:本课主要教授植物种子的孵化过程以及它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将了解到种子的结构和发芽的条件,并学会制作简单的观察台。
引入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到植物种子的孵化过程以及植物种子如何发芽生长。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种子吗?我们平时吃的苹果、梨子里面都含有一颗果核,这颗果核就是种子。
学习目标1. 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植物种子的孵化过程和发芽条件;3. 学会制作简单的观察台,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4. 培养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热爱。
学习重点1. 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种子的孵化过程;3. 制作观察台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学习过程一、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板书:种子的结构)植物种子一般由外果皮、种皮、胚乳和胚珠组成。
种皮是种子的保护壳,起到保护作用。
胚乳是种子的储存器官,能够为胚芽提供养分。
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就会发芽,胚乳中的养分被胚芽吸收,胚芽逐渐成长为新的植物。
二、植物种子的孵化过程(板书:种子的孵化条件)为了让种子顺利发芽,我们需要提供一些适宜的条件。
首先,种子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而适度的湿度则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和激活生长。
其次,种子需要适量的光照。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而有些植物在阴暗的环境下也能发芽。
最后,适宜的氧气供应也是种子发芽的重要条件。
实践操作:制作观察台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材料:透明塑料杯、纱布、种子、水步骤:1. 将透明塑料杯洗净并擦干;2. 在杯底铺一层湿润的纱布;3. 将准备好的种子均匀撒在纱布上;4. 适度浇水,保持纱布湿润;5. 将杯子放在明亮的位置,但避免直射阳光;6. 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三、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植物种子的结构、发芽的条件和种子发芽的过程,并学会了制作观察台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植物种子是植物繁衍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孵化和发芽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影子知识点

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
第一课:影子
1.影子形成的条件:
光源、不透明物体、屏
2.影子长短、大小、形状和方向与什么有关:
1)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
光源与不透明物体体夹角越大,影子越长;光源与不透明物体夹角越小影子越短。
2)物体影子的大小是与不透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不透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越大,影子越小;不透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越小,影子越大;
3)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面有关。
光源照射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
4)物体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有关。
影子方向和光源方向相反。
3.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不利的方面:
1)灯光造成的影子有可能影响观看(晚上看书).
2)建筑物的影子导致周边光线不好。
(不住楼房第一层)
3)影子有的时候会暴露目标。
(狙击手)
有利的方面:
1)可以利用影子表演皮影戏
2)夏天在影子底下乘凉
3)可以利用影子来判断方向和时间
4)手术室就需要用无影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仰望天空 课件(共20张PPT)

C
太阳
月球
发光发热 非常重 比地球大 有黑子 是恒星
白天有太阳
不发光不发热
球形 比地球小 是卫星
没有生命
会变形 表面凹凸不平
东升西落 步比较,你知道太阳 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问题2: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
1、白天,太阳在天空中的变化是( A) A东升西落 B 西升东落 C 固定不变
2、太阳和月球的共同特点( ) A会发光 B 都是球体 C 表B面有环形山
3、太阳和月球中,与地球距离较近的是( ) A太阳 B 月球 C 一样近
月球
不发光不发热 比地球小 是卫星 会变形 球形 晚上有月亮
东升西落
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
太阳
月球
发光发热 非常重 比地球大 有黑子
是恒星 没有生命 球形 白天有太阳 东升西落
不发光不发热
比地球小 是卫星
会变形 球形
表面凹凸不平
晚上有月亮 没有生命
东升西落
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
太阳
月球
发光发热 非常重 比地球大 有黑子
谜语
早晨跳出东海面, 傍晚休息下西山。 夏天我们躲着它, 冬天人人都喜欢。
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像把镰刀。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1. 仰 望 天 空
问题: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
太阳
月球
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 太阳
月球
发光发热
比地球大
是恒星 球形 白天有太阳 东升西落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课: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
3、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4、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天然材料,另一种叫人造材料。
5、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有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答:我们身边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粘土、沙、石、木头、棉花;人造材料有: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纸等。
6、玻璃使用什么加工的?答:玻璃是由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内融化,经过工人师傅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7、物品按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答:金属制品:铝钥匙、弹簧、暖气片、铁锅、小刀;木制品:木凳、桌子;纸制品:课本、报纸;棉制品:棉衬衣、棉被、棉袜;橡胶制品:自行车内胎、橡皮筋、橡皮。
第二课:塑料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塑料的优点有:轻便、防水、透明、耐磨等。
缺点:埋入土里不容易降解。
3、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有点,又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耐磨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
4、一只手带塑料手套,一只手带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因为塑料手套的透气性差,防水性好,而棉布手套的透气性好,防水性差。
5、你都知道哪些新材料?答:防弹玻璃、记忆金属、人工钻石、变色眼镜6、什么是白色污染?答: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弃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成为“白色污染。
”7、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答: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回收塑料物品;制作塑料制品时添加一些添加剂,使其容易分解;用菜篮子代替塑料袋。
第三课:倾听声音1、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最新北师大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
-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特点
-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
教学重点
-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结构:
- 根、茎、叶的功能和作用
- 植物的器官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 植物的生长过程:
- 种子的发芽和根的生长
- 茎的生长和叶的生长
- 花和果实的生长
3.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 光照、水分、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营养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活动
1. 观察植物的不同部分,并进行简单的植物解剖实验。
2. 利用实验方法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3. 进行室内种植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差异。
4. 组织学生团队观察附近自然环境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生长的特点和环境条件。
教学评估
- 学生完成观察记录并做出合理解释。
- 团队观察报告的撰写和展示。
教学资源
- 北师大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
- 植物标本和实验器材
- 种子和
- 记录表格和观察笔记本
教学延伸
-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植物园或农田,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环境需求。
- 研究不同地区的植物种类和适应性,展示调研结果。
第二课动物的生长与变化
...
(继续编写下一节课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点
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
教具
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米尺、秒表、易拉罐、小桥模型、测力计、乒乓球、足球、篮球
难
点
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
教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组织游戏
课题
1、小车的运动【实验课】Biblioteka 课时1教学
目
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小司机”游戏活动记录
游戏规则
我们的做法
我们的发现
活动三:推力和拉力在生活应用
(1)谈话: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那些地方有推力和拉力?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播放搜集到的生活中推力拉力应用的录像。
3、自由活动
(1)“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2)活动评价:
4、拓展活动
讲述: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超大秘密!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
交流反思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活
动。
游戏
学生交流游戏中的发现。
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记录。
板
书
设
计
1、小车的运动
(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
(2)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
学生达标情况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
达标率
3
44
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
(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
(2)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
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谈话:我们想在都是小司机了,能驾驶好你的车吗?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谁的小车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小组先讨论游戏规则。
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教师交待“这个游戏可以重复做,关键要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40
90%
95%
教
后
记
优点:
所有的孩子都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做到了“做中学”。
缺点:
个别孩子玩的时候,没有及时记录,光去玩了。
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总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
2、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
(1)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2)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