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药物制剂设计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完整版)PPT课件

药剂学(完整版)PPT课件
(2)给药途径广泛,可用于内服,也可用于 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
(3)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化学稳定性差,携带、运输、贮存不便
2021
19
三.质量要求
• (1)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或 混悬液型制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粒子小而均 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
• (2)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2021
12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 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 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2021
17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物:气、液、固 分散方法: 溶解、 混悬、乳化
2021
18
二、特点
(1)药物的分散度大,接触面积大,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疗效。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2021
11
二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 如动力学,流变学,分散体系理论,高分子化学
,界面化学等。
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药物制剂技术PPT课件

药物制剂技术PPT课件
药物制剂技术
第一章
第一节 药剂学和药物制剂技术
基本概念 药物制剂技术系:是指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制剂生
产与制备技术,是药剂学理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体现和 应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制剂:凡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药品标准,将 药物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品 制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配及使用的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2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系指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该药品的文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编定,并 由各地药品管理部门核发。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国家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其中化学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母 “B” 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 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 进口分包 装药品使用字母“J”
部门负责人签名批准。涉及全厂的文件应由总工程师或技术厂长批准。生产 文件一旦经批准,应在执行之前发至有关人员或部门并做好记录,新文件在 执行之前应进行培训并记录。任何人不得任意改动文件,如需更改时,应控 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和审批手续。批生产记录填写后,应有专人审核,经 审核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归档,建立批生产档案。
3药品的生产批号 药品生产批号是指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作用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起标识作用,根据生产批号和相应的生产记录,可以追溯该药品的原
料的来源,药品形成过程的历史;在药品形成成品后,根据销售记录,可以追溯药品市场的去向, 药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状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控制和回收该批药品。 4药品的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不变的 期限。 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1.药物制剂设计概述
药物制剂设计是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开发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设计必须基于科学的原则,并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性质、剂型的特点、患者的需求等。

2.药物制剂的剂型选择
选择合适的剂型是药物制剂设计的关键步骤。

应根据治疗需求、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等因素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需要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药物,应选择长效剂型。

3.药物制剂的处方前研究
处方前研究主要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处方设计提供基础。

此外,还需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性。

4.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
处方设计涉及选择合适的辅料、确定药物的用量、配比等。

在这一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等因素,并尝试不同的配方,以找到最佳的处方组合。

5.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
制备工艺是实现处方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合适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参数,确保大规模生产的药物制剂的质量与实验室制备的一致。

6.药物制剂的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是确保药物制剂质量的必要步骤。

这包括对药物制剂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杂质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药物制剂的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
在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进行药理和毒理研究,以评估药物制剂在动物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参考,并为药物制剂的上市提供支持。

药剂学-第二章药物制剂设计

药剂学-第二章药物制剂设计



(Pharmaceutics)
第二章主要内容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研究内容 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影响制剂设计的因素 质量源于设计理念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 制剂工艺优化法
§1.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制剂设计
药物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原料药自身活性,
也与药物进入人体内的形式、途径和作用
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
ED50: 50% effective dose, 半数有效量,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 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
性反应时的药量。药物的ED50越小, 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
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
定义:产生治疗效应的药物浓度范围。
溶解度、溶出速度、多晶型、pKa、油水分配系数、物理化学稳定等。 处方设计前工作的内容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性质和欲制备的剂型。
处方前设计的基本程序
化学结构 光谱及色谱特征 晶型 光学异构体 溶解性 解离性质
全 新 药 物
稳定性 分配性质 吸收性质 动物药动学 粉体学性质 辅料相互作用
已知药物
资料调研——分析方法选择—— 针对剂型及制剂的特别项目研究
剂型 溶液剂、糖浆、混悬剂、乳剂、凝胶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栓剂、软膏剂、乳膏剂、粉末剂、溶液剂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洗剂、凝胶剂、溶液剂、气雾剂、经皮贴剂 注射剂(溶液型 、混悬型、乳剂型)、植入剂、透析溶液 气雾剂(溶液型 、混悬型、乳剂型、粉末型)、吸入剂、喷雾剂 溶液剂、吸入剂 溶液剂、喷剂 溶液剂、眼膏剂、乳膏剂 溶液剂、混悬剂、软膏剂、乳膏剂
定义:是衡量药物安全度的指标。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

药物制剂工程完整ppt课件

药物制剂工程完整ppt课件
.
特点:总装量占圆筒体积的50%—60%(球 占30—35%,物料15—20%),该法可得 200目细粉,结构和粉碎机理比较简单,但 粉碎效率低,用时较长,由于密闭操作、粉 尘少,适合于贵重物料、无菌物料、干法、 湿法等粉碎,适用范围广。
.
.
(3)锤击式粉碎机(万能粉碎机):作用力以锤击 力为主。
搅拌可减小扩散边界层厚度δ,或提高扩散系数D V:溶出介质的量(体积) 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t℃提高 ,药物的溶解度也提高。
.
一、粉碎和筛分
(一)粉碎
粉碎是借助于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料破碎成适宜程 度的碎块或细粉的操作过程。
粉碎度:粉碎前粒径与粉碎后粒径之比 n= D2/D1 粉碎前粒径相同,粉碎后粉碎度愈大,粉愈细。
特点:适用于脆性、韧性物料及进行中碎、细碎、超 细碎等应用广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锤击式 和冲击柱式。
锤击式结构有高速旋转的旋转轴,轴上装有锤头(迎 料面碳化钨保护套),机壳上装有针板(可更换), 下部装有筛板(细粒通过筛板出料),粉碎粒度可 由锤头的形状、大小、转速及筛网的目数来调节。 过于微细时筛子容易堵塞,故以30—200目的为 好。
(N-W方程)的形式是:
dC/dt= kSCs
式中:dC/dt──溶出速度;k──溶出速度常数; S──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 Cs──药物的溶解度。
.
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可采取的措施: 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通过粉碎减小粒经、崩解等。
崩解:固体一定时限内全部溶解成碎粒的过程。 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K= D / Vδ
口服给药 → 崩解 →溶解 → 吸收 → 血液
.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
剂 型 崩解或分散 溶解过程 吸 收

工业药剂学PPT课件

工业药剂学PPT课件

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性
• 生物有效性:是指药物制剂进入体内后,能够被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并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发挥预期的药理作 用的能力。生物有效性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03 药剂学的制备技术
CHAPTER
药物制剂的制程工艺
药物制剂的制程工艺是工业药剂学中 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将原料药转化 为可供临床使用的药物制剂的过程。
固体饮料的生产
固体饮料是将液体饮料经过干燥工艺制成的粉末或颗粒状制品,具有便于携带、保存方便 等优点。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混合、干燥和包装等步骤。
营养补充剂的生产
营养补充剂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保健品,具有补充全 面营养、预防疾病等作用。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混合和灌装等步骤。
04 工业药剂学的应用实例
CHAPTER
药品制剂的生产实例
01
片剂的生产
片剂是药物与辅料经过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固体制剂,具有稳定、方
便、剂量准确等优点。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混合、制粒、干燥、
压片和包衣等步骤。
02
注射剂的生产
注射剂是直接注入人体内的无菌制剂,对生产环境要求极高,需要严格
控制微生物和尘埃粒子数。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装、
干燥是通过加热或蒸发的方法去 除药物制剂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
以防止霉变和促进稳定。
药物制剂的制程工艺
01
成型是将制得的颗粒制成最终的 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等。
02
包装是将药物制剂进行适当的包 装,以保护其质量和安全性,并 便于运输和使用。
药物制剂的包装与储存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 能够保护药物制剂不受外界环境 的影响,如空气、湿气、光线等。

药剂学第一、二章PPT课件

药剂学第一、二章PPT课件
丸剂等
分散系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相)分散于另一物质(分散 介质)所形成的系统。
•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 • 分散介质:容纳分散相的物质。
溶解

混悬

乳化
分散
14
1、溶液型药剂 • 分散相质点≦1nm。 • 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
成的均匀分散体系。
•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组成的均匀液态分散系统 的药剂,又称为低分子溶液或真溶液。
• 属于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如:溶液剂、糖浆剂、醑剂、甘油剂、芳香 水剂等
15
2、胶体溶液型药剂 • 分散相质点1~100nm。
高分子溶液/亲水胶体溶液:高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 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溶胶剂/疏水胶体溶液:固体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 成的不均匀分散系统的液体制剂。
• 高分子胶体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溶胶则是非均相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差。
7.药品的调剂和合理使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
四、药剂学常用术语(重点) 1、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
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 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 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 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药物:含义较药品更广泛,药品一点是药物,药 物不一定是药品
形态相同的剂型,制备工艺也比较相近。
(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 剂等。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肌肉、皮下、
皮内和腔内。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软膏剂、硬

药剂学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课件

药剂学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课件
生物技术药物
?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 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采用 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 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
? 如:重组人生长激素、白介素-2、干扰 素、淋巴生长因子、乙肝疫苗、胰岛素、 链激酶、人血清蛋白、组织坏死因子 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蛋白质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新型注射( 植入) 给药系统 非注射给药系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型注射(植入)给药系统
? 蛋白质药物的血浆t1/2则需改变其药动学性质:
? 1)对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修饰以抑制其药理清除 ? 2)通过控制蛋白质药物入血的释放速度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化学性质不稳定,极易变质; ?口服难吸收,需注射给药,生物t1/2较短; ?长期注射易造成患者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多数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不易被亲脂性膜所
摄取,很难通过生物屏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
及其不稳定性。 ?熟悉蛋白质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 ?掌握蛋白质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蛋白质类药物
口服给药主要存在的问题;蛋白质类药 物新型给药系统有哪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蛋白质类药物的一般处方组成 ?液体剂型中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性 ?固体状态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与工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点较高的是稳定的晶型 热台偏光显微镜是测定多晶型熔点的常用方法之一
ppt课件
19
②热分析法
测定待测物的相变(熔融、升华、晶型转变等)
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特征吸热和放热峰。
方法: 差热分析( DTA ):温差-温度图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维持能量变化dQ/dt对温度绘图
多晶型研究中DTA比DSC法更多用于定性。
——但与吸收率不成简单的线性关系。 P太大——不易转运(与生物膜结合较紧) 分配系数的测定
——(摇瓶法) ??? 常测定正辛醇油/水分配系数 ?
——正辛醇溶度参数与生物p膜pt课溶件 解度参数接近,21.07 (J/cm31)4 1/2
第二类
第一类

低溶解性
过 性
高透过性
高溶解性 高透过性
第四类 低溶解性 低透过性
ppt课件
11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1.溶解度和解离常数
溶解度(solubility) ——药物只有以溶解状态才能吸收,发挥疗效。
按溶解性分类药物: ——高溶解性药物
——低溶解性药物
剂型设计、处方设计工艺设计解决低溶解性问题
ppt课件
12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解离常数(pKa) ——弱电解质药物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I型熔点 是86℃

II型熔点

是97℃
40
100
温度/℃
乐疾宁药物的晶型检测, 市售药物为I型,具有两个吸热峰, 经处理后的II型只有一个吸热峰
吡二丙胺两种晶型的DTA热谱图
ppt课件
22
扑热息痛的DSC曲线,测得熔点为170.5℃,
170.5℃
扑热息痛的DSC曲线
第三类 高溶解性 低透过性
溶解性 ppt课件
15
3.晶型和熔点
多晶型(polymorphism): ——物质在结晶时受各种因素(溶剂、温度)影响, 造成分子内或分子间键合方式发生改变。 是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在晶格空间排列不同而形成。
ppt课件
16
3.晶型和熔点
药物: ——稳定晶型 ——亚稳定晶型 ——无定形???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药剂学》
第八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处方前研究
设计原则
概述
ppt课件
药物制剂设计 的主要内容
2
第一节 概 述
药物有多种给药途径:
• 口腔及消化道 • 腔道 • 血管组织 • 呼吸道 • 皮肤给药等
ppt课件
3
药物有多种给药剂型:
滴眼剂 灌肠剂
搽剂
ppt课件
非解离分子状态药物——易吸收 离子态药物——难吸收
Ha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
弱酸性药物(75%)
弱性药物(20%)
ppt课件
药物制剂设计: ——确定适宜的pH
13
2.分配系数_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P)
K = Co/Cw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P大——易吸收(易透过生物膜)
1 处方前研究(preformulation study) 2 初步配伍与稳定性研究——辅料与药物 3 处方设计与工艺优化
4
ppt课件
9
第二节 处方前研究
处方前研究
药物理化性质
生物药剂学性质
药理毒理学性质
ppt课件
10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1.溶解度和解离常数 2.分配系数 3.熔点和晶型 4.吸湿性 5.粉体学性质 6.稳定性 7.辅料的相容性研究
ppt课件
23
例题: 无味氯霉素(氯霉素棕榈酸酯), 有两种多晶型,在DSC曲线中可见 二个吸热峰
第一个熔化吸热峰在358K(为B型) 第二个熔化吸热峰在363K(为A型)
358K
(B型)
363K (A型)
熔化物冷却后所得结晶再测定,
仅有358K一个熔化吸热峰,
请说明加热熔化过程中发生的变 无味氯霉素的DSC曲线
滴鼻剂
含漱剂
气雾剂
4
ppt课件
5
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
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及药物理化性质 ——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 ——选择辅料、处方、工艺、包装 ——制备适合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
制剂产品: ——安全 ——有效 ——可控
ppt课件
6
药物制剂设计、开发过程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药物制剂设计的主要内容
同一种物质晶型不同: ——溶解度、溶出速度、熔点、密度、硬度、 光学性质、电学性质、蒸汽压不同
ppt课件
17
多晶型确定方法:


差热分析、差热扫描热量法
核磁共振法
显微镜观察法
磁性异向仪法
拉曼光谱
ppt课件
18
① 熔点测定法
晶型不同引起熔点的差异。 ——是判别一种药物是否存在多晶型的依据之一。 例如无味氯霉素: A型:mp91-92℃; B型:mp87-88℃, 无定型:mp87-88℃。
ppt课件
28
替莫唑胺多晶型 X射线衍射图谱
无定型
ppt课件
29
⑤显微镜观察法
——能直接观察晶体的相变、熔化、分解、重结晶 等热力学动态过程。
偏光热p台pt课显件 微镜
30
(2)晶型转变的条件
多晶型转变因素有:
结晶药物浓度; 温度(骤冷、缓冷、加热); 压力; 溶剂(极性、非极性等); pH;搅拌等。
——鉴别晶体的品种, ——区别混合物与化合物。 ——用于测定药物晶型结构,可测出多种晶体参数, 如:原子间的距离、环平面的距离、双面夹角等, 可用于不同晶型的比较
ppt课件
27
X线粉末衍射定性分析的主要参数: 晶面间距d值
-从衍射线位置测量2θ值,再经计算得出d值; 衍射强度比I/I。
-图谱内相应d值的衍射线强度I与最强衍射线的 强度I。(习惯以100计)的比值。
化?
ppt课件
24
③红外光谱法
用于药物多晶型的定性、定量分析 晶体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红外吸收光谱的改变
——吸收带的频率、峰形、强度出现显著的差异 测定采用石蜡糊法
——避免晶型在研磨压片中发生变化。
ppt课件
25
乌拉地尔多晶型红外光谱图
ppt课件
26
④X射线衍射法
X线衍射是研究药物多晶型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 有单晶或粉末X线衍射两种。 用途:用于区别晶态与非晶态,
药物的剂型与制剂工艺也就影响药物的晶型: 压片、混悬剂长期存放
研磨和压缩(咖啡因 A——B) 粉碎过程中,受热和压缩会引起晶型变化
(阿司匹林)
ppt课件
31
药物的多晶型对药品质量、药效研究的意义
(1)多晶型现象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多晶型不同,其生物利用度不同.
(2)多晶现象与剂型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