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第3.2章水环境化学水中无机污染物的溶解和沉淀课件

纯水封闭体系中金属碳酸盐的溶解度
20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4 碳酸盐 四、碳酸盐在开放体系的溶解度(二价金属)
[H2CO3*] = KHpCO2 [CO32-] = K1K2KHpCO2/[H+]2
pH>pK2(10.33) pK1<pH<pK2 (6.35~10.33) [Me2+] ≈ Ksp[H+]2/K1K2KHpCO2 pH<pK1(6.35)
第三章/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2.3 溶解和沉淀
溶解/沉淀对迁移过程的影响
溶解/沉淀影响金属化合物溶解度,溶解度决定随水迁移能力 溶解度大,迁移能力大;溶解度小,迁移能力小
溶解/沉淀理论
溶解/沉淀受反应平衡和反应速率控制(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 固-液平衡体系中,用溶度积来表征溶解度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3 硫化物
二、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以二价金属为例)
1. 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MeS (s) ⇌ Me2+ + S2-
[Me2+] = Ksp/[S2-]
2. H2S的电离平衡
H2S ⇌ H+ + HS- K1 = 8.9×10-8
HS- ⇌ H+ + S2-
= 2.532×10-3 mol/L
15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4 碳酸盐
一、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以二价金属为例)
MeCO3 ⇌ Me2+ + CO32[Me2+] = Ksp/[CO32-] = Ksp/(CTα2)
H2CO3* ⇌ HCO3- + H+
20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4 碳酸盐 四、碳酸盐在开放体系的溶解度(二价金属)
[H2CO3*] = KHpCO2 [CO32-] = K1K2KHpCO2/[H+]2
pH>pK2(10.33) pK1<pH<pK2 (6.35~10.33) [Me2+] ≈ Ksp[H+]2/K1K2KHpCO2 pH<pK1(6.35)
第三章/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2.3 溶解和沉淀
溶解/沉淀对迁移过程的影响
溶解/沉淀影响金属化合物溶解度,溶解度决定随水迁移能力 溶解度大,迁移能力大;溶解度小,迁移能力小
溶解/沉淀理论
溶解/沉淀受反应平衡和反应速率控制(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 固-液平衡体系中,用溶度积来表征溶解度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3 硫化物
二、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以二价金属为例)
1. 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MeS (s) ⇌ Me2+ + S2-
[Me2+] = Ksp/[S2-]
2. H2S的电离平衡
H2S ⇌ H+ + HS- K1 = 8.9×10-8
HS- ⇌ H+ + S2-
= 2.532×10-3 mol/L
15
第三章/第二节/2.3 溶解和沉淀
2.3.4 碳酸盐
一、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以二价金属为例)
MeCO3 ⇌ Me2+ + CO32[Me2+] = Ksp/[CO32-] = Ksp/(CTα2)
H2CO3* ⇌ HCO3- + H+
《环境化学》课件第三章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8-5-12
1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存在 形态
2008-5-12
2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一、水的特征与分布 1、水分子特性
H O H H H H H
infiltration
Lake reservoir
Precipitation 1055
ocean groundwater
2008-5-12
每天的水循环(1012升)
6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二、海水的特征
1、化学成分
(1) (2) (3) (4) (5)
常量元素(>1mmol/L) 营养元素(N、P、Si、Fe、Mn、Cu) 微量元素(<1μmol/L) 溶存气体:来源于大气、火山爆发、海洋生物和化学反 应,有CO2、CH4、H2S、O2(0~8.5mg/L)、N2和Ar。 有机质(substance):来源于陆地输入、海洋生物分泌和 尸体破裂。
2008-5-12 18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4)水生生物 水生生物可直接影响许多物质的浓度,其作用有代谢、 摄取、存储和释放等。 ¾ 自养生物:利用太阳能量和化学能量,把无机物引入 生命分子中组成生命体。 ¾ 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作为能源及合成自 身生命的原始物质。 ¾ 藻类生成和分解是水体中进行光合作用(P)和呼吸作用 (R)的一典型过程,可用简单化学计量关系来表征:
2008-5-12
17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8-5-12
1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存在 形态
2008-5-12
2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一、水的特征与分布 1、水分子特性
H O H H H H H
infiltration
Lake reservoir
Precipitation 1055
ocean groundwater
2008-5-12
每天的水循环(1012升)
6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二、海水的特征
1、化学成分
(1) (2) (3) (4) (5)
常量元素(>1mmol/L) 营养元素(N、P、Si、Fe、Mn、Cu) 微量元素(<1μmol/L) 溶存气体:来源于大气、火山爆发、海洋生物和化学反 应,有CO2、CH4、H2S、O2(0~8.5mg/L)、N2和Ar。 有机质(substance):来源于陆地输入、海洋生物分泌和 尸体破裂。
2008-5-12 18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4)水生生物 水生生物可直接影响许多物质的浓度,其作用有代谢、 摄取、存储和释放等。 ¾ 自养生物:利用太阳能量和化学能量,把无机物引入 生命分子中组成生命体。 ¾ 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作为能源及合成自 身生命的原始物质。 ¾ 藻类生成和分解是水体中进行光合作用(P)和呼吸作用 (R)的一典型过程,可用简单化学计量关系来表征:
2008-5-12
17
《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第三章ppt课件

土壤水0.05% 沼泽水0.03% 大气水0.04%
河水0.006% 生物水0.003%
永冻土底冰0.86% 湖泊淡水0.26%
精选 其他淡水(占世界淡水总储量5%)
精选
6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中国
印度 世界
468700
有机质 海水 <2mg/L 淡水 >2mg/L
精选
22
2、天然水的组成
(1)化学成分 A、溶解态 :盐、有机物和溶解的气体
非溶解态:颗粒物、气泡
水生生物
B、主要离子(八大离子):
K+、Na+、Ca2+、Mg2+、Cl-、SO42-、HCO3-、NO3-, 占天然水总离子的95-99%。
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图(P148) 总含盐量: TDS=[Ca2+ + Mg2+ + K+ + Na+ ] + [Cl- + SO42- + HCO3- + NO3-]
精选
27
CO2 的溶解度(P150)
pCO2 =(1.0130-0.03167)×105×3.14×10-4 = 30.8 (Pa) [CO2(aq)] = KH ·pCO2 = 3.34×10-7×30.8 = 1.028×10-5 mol·L-1
CO2在水中离解,则: [H+] = [HCO3-] [H+]2/[CO2] = K1 = 4.45×10-7 [H+] =(1.028×10-5× 4.45×10-7)1/2 = 2.14×10-6 mol·L-1 [HCO3-] =[H+] =(1.028×10-5×4.45×10-7)1/2= 2.14×10-6mol·L-1 pH = 5.67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课件_环境化学第三章

第一节
水环境中的沉淀溶解反应
3、相互结合的离子半径差别愈小,其离子化合物愈牢固, 即难溶解。 溶解度小于0.01克/100克水的物质叫做“难溶物” 地表水和沉积物的孔隙水中主要阴离子Cl-、SO2-4、HCO-3
还原条件下有H2S衍生的HS-与S2-,碳酸盐、氢氧化物、硫 化物难溶。
第一节
水环境中的沉淀溶解反应
一、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有多种形态,它们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差
别很大。氧化物可看成是氢氧化物脱水而成。金属氢氧化 物的沉淀溶解平衡可以用化学反应的通式表述:
Me (OH)n(s) ==== Me n+ + nOH¯ Ksp = [Me n+][OH–]n [Me n+]= Ksp/[OH–]n = Ksp[H+]n / Knw
pc = ( pKsp – npKw ) + npH (3-1)
第一节
水环境中的沉淀溶解反应
1、pc 与pH成直线关系,即在一定的pH的范围内, pH 越高,金属离子的浓度越低;
2、金属离子的价数就是浓度随pH变化的斜率,其中
lg[Men+] 与pH的关系,斜率分别为 -1、-2、-3。 Ag+、Hg+ 的斜率为 1; Ca2+ 、 Mg2+ 、 Fe2+ 、 Mn2+ 、 Zn2+ 、 Pb2+ 、 Cu2+ 、 Hg2+ 、 Ni2+ 、 Cd2+ 、 Co2+ 的斜率为 2; Al3+、Fe3+、Cr3+ 的斜率为 3; 3、当pc = 0时(-lg[Men+] = 0 即 [Men+] = 1 mol/L), 直线在横轴上的pH值为截距 , 用下式计算:
环境化学 第三章空气与废气监测

1) 含硫化合物:SO2、H2S; SO3、硫酸、硫酸盐; 2) 含氮化合物:NO、NO2、NH3; 硝酸、硝酸盐; 3) 碳氧化合物:CO、CO2; 4) 卤素化合物:HF、HCl、Cl2; 5) 碳氢化合物: 6) 其它有机化合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即颗粒物,是分散在大
气中的微小固体和液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μ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
对动植物的危害
• 美国蒙塔那洲一铜冶炼厂排出大量SO2、 As2O3,污染周围牧草,草中含砷400PPm, 使在24Km内的羊群大量死亡。
• 臭氧使美国每年森林农作物经济损失超过30 亿美元
• 哥伦比亚的炼铜厂SO2污染,使该厂南部52 英里内30%的树木,南部33英里内60%的树 木死亡或者严重受损。
对材料的损坏
• SO2能腐蚀暴露于空气中的金属制品,使 皮革、纸张、纺织品变脆;
• H2S能使白色铅涂料变成黑色; • 光化学烟雾能使橡胶轮胎龟裂、电镀层加
速腐蚀; • 高浓度的NOx能使尼龙织品分解。
对大气的影响
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式
• CO2吸收地面的辐射,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 作用能改变地面温度,使温度上升或者下降 (温室效应)
1. 功能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
(1)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工业区、商业区、居 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密集区、清洁 区等不同功能区
(2) 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按功能区的地形、气 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在每个功能区 设若干采样点
2. 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 •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 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
家庭炉灶与取暖设备排气 室内空气污染源
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即颗粒物,是分散在大
气中的微小固体和液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μ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
对动植物的危害
• 美国蒙塔那洲一铜冶炼厂排出大量SO2、 As2O3,污染周围牧草,草中含砷400PPm, 使在24Km内的羊群大量死亡。
• 臭氧使美国每年森林农作物经济损失超过30 亿美元
• 哥伦比亚的炼铜厂SO2污染,使该厂南部52 英里内30%的树木,南部33英里内60%的树 木死亡或者严重受损。
对材料的损坏
• SO2能腐蚀暴露于空气中的金属制品,使 皮革、纸张、纺织品变脆;
• H2S能使白色铅涂料变成黑色; • 光化学烟雾能使橡胶轮胎龟裂、电镀层加
速腐蚀; • 高浓度的NOx能使尼龙织品分解。
对大气的影响
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式
• CO2吸收地面的辐射,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 作用能改变地面温度,使温度上升或者下降 (温室效应)
1. 功能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
(1)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工业区、商业区、居 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密集区、清洁 区等不同功能区
(2) 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按功能区的地形、气 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在每个功能区 设若干采样点
2. 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 •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 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
家庭炉灶与取暖设备排气 室内空气污染源
《环境化学》第三章

天然水的存在形式
位臵 大气圈 主要存在形式 雨、雪、水蒸 汽等 位臵 岩石 圈 主要存在形式 地下水、岩浆水、 苦咸水等
水圈
河流、冰川、 海洋、湖泊、 沼泽等
生物 圈
体液、细胞液、 血液等
天然水的组成
• 天然水中一般含有可溶性物质、胶体物 质和悬浮物质。 • 可溶性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是在 岩石的风化过程中,经水溶解迁移的地 壳矿物质。 (1)水体中的颗粒物质 • 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分为悬浮固体和溶解 性固体两种。
天然水的组成
④水解作用 K2O· 2O3· 2+2CO2+11H2O→H2Al2Si2O8·2O Al 6SiO H +2KHCO3+4(SiO2· 2O) 2H (4)水体中的溶解性气体 • 大气中的气体与溶液中同种气体间的平 衡为: [G(aq)] = KH×pG
天然水的组成
KH —各种气体在一定温度下的亨利定律常
水的碱度
• 苛性碱度:当用标准酸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到 pH=10.8时,所消耗的酸量。 • 酚酞碱度:以酚酞做指示剂,消耗的酸量。 • 总碱度:以甲基橙做指示剂,消耗的酸量。 由于没有明显的滴定突越,苛性碱度测不到, 是一个理论值。
酚酞碱度=[OH-]+[CO32-]-[H2CO3*] – [H+]
„CO2(aq)‟= 3.34×10-7×32.39=1.082×10-5mol/L (0.4761mg/L )
第二节 水体中的酸-碱化 学平衡
碳酸平衡
• 大气中含有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压的CO2; 在水生生物体之 间的生物化学转化中,CO2占有独特的位臵, CO2对调节天然水pH 值起着重要作用。 • 在水体中存在着CO2、H2CO3、HCO3-、CO32-等4种 物质;
环境化学课件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The causes of water crisis
1.自然条件的影响:
●淡水在地球上分布不均 ●气候变化的影响
2.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
●世界人口趋向于集中在地球较小部分 的城镇和城市:
41.6%人口集中于占0.3的土地面积的城镇
●城市及其周围大量建设工业区,集中 用水量很大,超过当地水资源的供水能力
电离度:很小。是真正的中性物质,并能同时提供微量的H+
和OH-,有利于维持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透明度:相当地大。对红外和紫外的辐射能吸收大,对可见
光的选择吸收比较小,既是无色的又透明度大,这种特征 性的吸收,能保护浮游生物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热传导:所有液体中最高(汞除外)。在活细胞里小尺度范
围内有重要作用,其分子热传导过程远不如涡动热传导过 程剧烈。
③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 ④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 作用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38×109km3,海洋占97.41%,覆盖了地 球表面积的71%,地球因而表现为漂亮的蔚蓝色星球。淡水占总水 量的2.59%,而其中大约70%以上以固态储存在极地和高山上,只 有不到30%的淡水资源存在于地下、湖泊、土壤、河流、大气等之 中。水圈的上限算到对流层顶,下限为深层地下水所及的深度。
生成热 (千焦/摩)
6.02 -286.26
H2O (-95) (推测)
H2S -85.2
(-80) (2.58) (12.55) (2.09) (-8.56)
-60.3 1.10
18.66
2.38 -22.02
H2Se -65.7
-41.3 0.40
19.33
2.51 -66.14
环境化学第三章__水环境化学(PPT)

氧的分压为(1.0130-0.03167)×105×0.2095 =0.2056×105 Pa
第十二页,共九十页。
代入亨利定律即可求出氧在水中的摩尔(mó ěr)浓度为:
[O2(aq)]= KH·PO2=1.26×10-8×0.2056×105 =2.6×10-4 mol/L
氧的分子量为32,因此其溶解度为8.32 mg/L。
第三章 水环境 化学 (huánjìng)
第一节 天然水的根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xíngtài)
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一页,共九十页。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天然水的根本特征,水中重要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分布,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zhuǎnhuà)的根本原理。
第二十三页,共九十页。
❖❖[图CO中3的2p-]H可=以8.3忽可略以不作计为,一水个分中界只点有,[CpOH2<〔8.a3q,〕很]、小[,H22CO3]、
❖[HCO3-],可以只考虑一级电离平衡(pínghéng),即此时:
❖
❖❖❖当溶所液以的ppHH>=8p[.3KH时1-],lg[[KHH122[CC[HHOO23C3C**]OO3]+3可*]l]g以[H忽C略O不3-计]。,水中只存在
P↑↓R
C 1 0 6H 2 6 3 O 1 1 0N 1 6P 1 3 8 O 2
第十七页,共九十页。
〔二〕天然水的性质(xìngzhì)
1、碳酸平衡〔重点〕
对于CO2-H2O系统,水体中存在着CO2〔aq〕、H2CO3、HCO3-和CO32-等 四种化合态,常把CO2(aq)和H2CO3合并为H2CO3*,实际上H2CO3含量 (hánliàng)极低,主要是溶解性气体CO2(aq)。
第十二页,共九十页。
代入亨利定律即可求出氧在水中的摩尔(mó ěr)浓度为:
[O2(aq)]= KH·PO2=1.26×10-8×0.2056×105 =2.6×10-4 mol/L
氧的分子量为32,因此其溶解度为8.32 mg/L。
第三章 水环境 化学 (huánjìng)
第一节 天然水的根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xíngtài)
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一页,共九十页。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天然水的根本特征,水中重要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分布,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zhuǎnhuà)的根本原理。
第二十三页,共九十页。
❖❖[图CO中3的2p-]H可=以8.3忽可略以不作计为,一水个分中界只点有,[CpOH2<〔8.a3q,〕很]、小[,H22CO3]、
❖[HCO3-],可以只考虑一级电离平衡(pínghéng),即此时:
❖
❖❖❖当溶所液以的ppHH>=8p[.3KH时1-],lg[[KHH122[CC[HHOO23C3C**]OO3]+3可*]l]g以[H忽C略O不3-计]。,水中只存在
P↑↓R
C 1 0 6H 2 6 3 O 1 1 0N 1 6P 1 3 8 O 2
第十七页,共九十页。
〔二〕天然水的性质(xìngzhì)
1、碳酸平衡〔重点〕
对于CO2-H2O系统,水体中存在着CO2〔aq〕、H2CO3、HCO3-和CO32-等 四种化合态,常把CO2(aq)和H2CO3合并为H2CO3*,实际上H2CO3含量 (hánliàng)极低,主要是溶解性气体CO2(a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特殊的密度
ρ气<ρ固<ρ液 ,4℃时ρH2.O最大。
3
储存地 海洋
冰 地下水 湖泊 大气 江河
二、天然水的分布
存水量(kg)
水的停留时间(year)
1.391021
37600
2.921019
15000
8.301018
2.301017
6.2
1.301016
0.028
1.251015
0.0337(=12天)
引黄济青 东线方案
.
12
.
13
著名的都江堰灌区面积为75万公顷
.
14
南水 北调 东线 枢纽 工 程— —江 都抽 水站
.
15
“引滦入津”工程水源地——潘家口水库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三、天然水的基本特征
1、淡水特征
优势离子
海水 淡水
Na+ >Mg2+ >Ca2+ ; Cl- >SO42- >HCO3Ca2+ >Mg2+ >Na+; HCO3- >SO42- > Cl-
468700
120000 90000 60000 30000 0
0
.
20000 40000 60000
7
水资源
一、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二、我国水资源基本国情
数量特点 总量大、人均少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空间分布 北方、西北干旱地区严重缺水 黄淮海流域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时间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正比于液
体所接触的该种气体的分压。
.
25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温度、氧在水中的分压及水中含 盐量有关。在1.0130×105Pa、25℃饱和水中溶解度为 8.32mg/L。
水在25℃时的蒸气压为0.03167×105Pa。而空气中氧的含量 为20.95%,氧的分压为: pO2=(1.10310 – 0.03167) ×105×0.2095 = 0.2065×105 代入亨利定律即可求出氧在水中的摩尔浓度为: [O2(aq)]=KH ·pO2=1.26×10-8×0.02065×105=2.6×10-4 氧的分子量为32,因此其溶解度为8.32mg/L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
1
第一节 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存在
形态
.
2
一、水的特征与分布
1、水分子特性
(1)高熔点(melting point)和高沸点(boiling point)
A、偶极-偶极作用 B、氢键
氢键
比较项目 CH4 NH3 H2O HF
MP(℃) -192 -78
0 -83
BP(℃) -164 -33 100 20
.
26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氧气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 Lg(C2/C1) = △H / (2.303R) ( 1/T1 - 1/T2 )
当温度从0 ℃升到35 ℃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将从 14.74mg/L降低到7.03mg/L。
.
27
CO2 的溶解度(P150)
pCO2 =(1.0130-0.03167)×105×3.14×10-4 = 30.8 (Pa) [CO2(aq)] = KH ·pCO2 = 3.34×10-7×30.8 = 1.028×10-5 mol·L-1
CO2在水中离解,则: [H+] = [HCO3-] [H+]2/[CO2] = K1 = 4.45×10-7 [H+] =(1.028×10-5× 4.45×10-7)1/2 = 2.14×10-6 mol·L-1 [HCO3-] =[H+] =(1.028×10-5×4.45×10-7)1/2= 2.14×10-6mol·L-1 pH = 5.67
三、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节约使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2、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3、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
8
.
9
南北方水资源比较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600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1400 1200
最少年(毫米)
1000 800
多年平均(毫米)
600
最多年(毫米)
400
200 .
0 北京
11 上海
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
引滦入津
引滦入唐
西线方案
中线方案
土壤水0.05% 沼泽水0.03% 大气水0.04%
河水0.006% 生物水0.003%
永冻土底冰0.86% 湖泊淡水0.26%
.
其他淡水(占世界淡水总储量5%)
.
6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中国 印度 世界
天然水的储量约为1.431021千克,江河水约占千万分之九,
储量最小,海洋水占97.3%,人类可利用的水仅占0.64%。
.
4
世界总水量100%
海洋水96.53% 陆地咸水0.94% 陆地淡水2.53%
地球上的水体组成
河水仅占水体总量的0. 0001518%
世界淡水储量100%
冰川68.69% 地下淡水30.06% 其他淡水1.25%
有机质 海水 <2mg/L 淡水 >2mg/L
.
22
2、天然水的组成
(1)化学成分 A、溶解态 :盐、有机物和溶解的气体
非溶解态:颗粒物、气泡 水生生物
B、主要离子(八大离子):
K+、Na+、Ca2+、Mg2+、Cl-、SO42-、HCO3-、NO3-, 占天然水总离子的95-99%。
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图(P148) 总含盐量: TDS=[Ca2+ + Mg2+ + K+ + Na+ ] + [Cl- + SO42- + HCO3- + NO3-]
.
23
2、天然水的组成
(2)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
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表示式常写成Mn+,预示着是
简单的水合金属阳离子M(H2O)xn+。它可通过化学 反应达到最稳定的状态,酸-碱、沉淀、配合及氧
化-还原等反应是它们在水中达到最稳定状态的过
程。
.
24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亨利定律:X(g) X(aq) 气体在大气和水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符合: [G(aq)]=KH×pG P149 列出了一些气体的亨利定律常数,水的分压。
0.00%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流域面积 径流量
.
黄淮海地区
耕地面积 径流量
10
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350
广州 350
300
300
350
上海
300
350北京300哈滨250250
250
25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100
50
50
50
50
0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