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宗教
我国的宗教政策

(2)如何引导? (2)如何引导? 2个“要求”和2个“支持” 个 要求” 个 支持”
两 个 要 求 , 两 个 支 持
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于国家的最高利 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于国家的最高利 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 他们热爱祖国 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1、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允许自由的选 、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但共青团员不得信教。 择,但共青团员不得信教。 2、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是公 、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 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加干涉。 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加干涉。 正常的宗教活动。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既 、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 自由 5、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 、 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我国的宗教政策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 道 教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 ①信不信教的自由 ②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③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④什么时候信教的自由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要使宗教成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要使宗教成 实质 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国家与宗教--详细

国家与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现象,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的自然压迫和人们认识 上的局限性.国家产生以后,政治压迫成为宗 教产生的另一个根源.国家与宗教是两个不 同的范畴,但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1.宗教的起源 首先,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中落后的生产力状 况,它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 们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 其次,阶级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宗教产 生的又一原因。
宗教传播、宗教运动、宗教纷争等都会成为 国家间政治关系变化的重要变量。一方面,宗教 可以成为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如相似的宗教信 仰可以巩固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但另一方面,宗 教也往往是国际政治冲突的原因。如在巴勒斯坦 地区、克什米尔地区等,就因为宗教问题而不断 发生激烈的国家间冲突。
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模式
二、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1.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发端于德国,领导人是马丁· 路德 (1483-1546)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思想 是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得救。 同时,瑞士,约翰加尔文1536年进行了宗 教改革试验;1566年,尼德兰资产阶级以 达尔文教为旗帜,开始进行反对西班牙统治 的战争,最终建立资产积极领导的荷兰共和 国。
2.宗教的本质
首先,从认识论上看,宗教是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 曲的反映。 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既是镇痛 的药品,又是麻醉人民的毒品。
3.当今世界的主要宗教
在世界众多的教派之中,由于基督教、伊斯兰教、 佛教的教徒遍部世界各地,因而被公认为世界性宗 教: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传播最广、信徒的、最多的 宗教。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的巴勒斯坦、小亚 细亚一带,创始人为耶稣。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 的一神教。伊斯兰是服从的意思,其教徒称穆斯林, 意为服从真主的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悉达 多乔达摩,又称佛陀或释加牟尼。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宗教与信仰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宗教与信仰一、介绍世界各大洲都有其主要宗教与信仰体系,这些信仰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为您介绍各大洲的主要宗教与信仰。
二、亚洲1. 印度教(印度)印度教是亚洲最大的宗教之一,约占全球人口的15%。
印度教主要信奉多神教,教徒通过祷告、仪式和朝圣来表达对神的崇敬。
同时,印度教也注重轮回转世的观念,相信人们的行为将决定他们在来世的境遇。
2. 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是亚洲最大的宗教之一,是全球宗教人口最多的宗教,占全球人口的24%。
伊斯兰教的信仰基础是“信仰真主(安拉)”。
穆斯林通过礼拜、斋戒、捐赠和朝觐麦加等活动来表达对真主的虔诚和信仰。
3. 佛教(中国)佛教起源于亚洲的印度,后传入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
佛教通过修行和思考来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悟道。
佛教教义注重人的慈悲、智慧和修行,在很多亚洲国家都有广泛的信仰群体。
三、非洲1. 基督教(尼日利亚)基督教在非洲拥有庞大的信徒群体,特别是在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
信仰基督教的非洲人通过教堂礼拜、祷告和圣经学习来表达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宗教的敬畏。
2. 伊斯兰教(埃及)伊斯兰教在非洲也有广泛的影响力。
埃及是非洲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之一,大部分埃及人口信奉这一宗教。
埃及的伊斯兰教教派多样,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等。
四、欧洲1. 基督教(俄罗斯)基督教是欧洲最主要的宗教之一,信仰基督教的俄罗斯人口众多。
东正教是俄罗斯人主要信奉的基督教派别,他们通过教堂礼拜和祷告来表达他们的信仰。
2. 无神论(瑞典)在许多欧洲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无神论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瑞典是一个无神论盛行的国家,大部分人口没有宗教信仰。
他们倾向于以科学和理性思维为依据,对宗教持怀疑态度。
五、大洋洲1. 克里奥尔信仰(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克里奥尔信仰主要分布地之一。
该信仰体系将基督教与传统本土宗教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信仰模式。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信仰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信仰宗教和信仰是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神秘力量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与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宗教与信仰的多样性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国的主要宗教与信仰,以及它们对社会、文化及个人的影响。
一、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仰基督耶稣为救世主。
它起源于中东地区,随着欧洲殖民的扩张传播到全球。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是爱、信仰和和平。
基督教的教派众多,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等。
天主教在西方国家影响深远,东正教在东欧和俄罗斯具有重要地位,而新教的教义和信仰形式则较为多样。
基督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西方国家,基督教价值观通常以人权、民主和自由的形式表现,对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也对艺术、音乐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基本面貌。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信徒分布广泛,特别在中东、北非和南亚国家。
它的教义源自古兰经,信徒们奉行五个基本功(信仰原则、礼拜、斋月、救济保障和朝圣)。
伊斯兰教有两个主要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伊斯兰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显著的。
它以其伦理道德原则而闻名,强调正义、平等和慈善。
伊斯兰文艺复兴时期,阿拉伯世界的科学、哲学、医学和数学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全球文明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现在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广泛传播。
佛教被视为一种哲学、精神实践和生活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八正道、四圣谛和中道思想。
佛教信仰创立者佛陀是一个觉醒者,他的教导强调人们通过内心的透彻认知来超越痛苦,并寻求内心的和平与平衡。
佛教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历史悠久。
在东亚地区,佛教对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佛教也鼓励人们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内在修养,推崇和平、慈悲和谦虚。
四、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本土的主要宗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印度教有着广泛多样的信仰体系和神祗,崇尚“种姓制度”,提倡个人灵魂的轮回转世和解脱。
宗教影响国际关系的例子

宗教影响国际关系的例子
宗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冲突与战争,宗教信仰常常是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的原因之一。
例如,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长期冲突,其中包括宗教圣地的争夺,以及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之间的宗教分歧,都对该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外交政策,宗教信仰可以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会基于宗教价值观来决定其对外政策立场,或者在与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进行外交关系时采取特定的策略。
3. 跨国合作与对话,宗教信仰也可以促进跨国合作和对话。
例如,各种宗教组织和跨国宗教团体可以通过促进宗教间的对话和理解来增进国家间的合作与和谐。
4. 人权与宗教自由,宗教信仰对于国际人权和宗教自由也有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在处理宗教少数群体的权利和自由时可能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这可能会影响国际关系。
5. 难民和移民问题,宗教信仰也可以影响国际社会对待难民和移民的态度。
宗教迫害可能导致大量信仰相同的人口成为难民,这会影响国际社会的移民政策和国际援助。
总的来说,宗教信仰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它不仅涉及到政治、外交和安全等方面,还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和人权等多个领域。
因此,了解和理解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各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世界各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人类社会一直以来都与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各个国家,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都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世界各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表现出多样性与独特性,反映了不同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
以下将针对世界各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进行探讨。
一、宗教信仰1. 印度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印度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主要信仰的宗教有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等。
其中,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被占据大多数印度人信仰。
印度教以多神信仰为主,崇拜的神灵有千千万万之多,信众通过各种仪式和祭祀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宗教仪式和传统节日在印度文化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排灯节、哈里·哈·希特等,这些节日不仅是印度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人们团聚、庆祝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2. 中国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儒教、道教、佛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国家。
儒教起源于中国,强调仁爱、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对中国文化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修炼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佛教则拥有广泛的信众,强调人类的超脱和解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
传统的中国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都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联,宗教信仰在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中有着重要地位。
3. 欧洲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欧洲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大陆,涌现过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天主教是欧洲最广泛的宗教信仰之一,影响了欧洲的思想、道德和法律观念。
新教也在欧洲兴起并有一定影响力,其强调个人信仰和直接与上帝的连结。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东正教、犹太教等其他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和激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成为欧洲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传统1. 阿拉伯文化传统阿拉伯文化传统是指阿拉伯出现以前传统的影响,其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言文化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将对真主的信仰和对先知穆罕默德的尊崇作为核心,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文化

世界各国的宗教与文化宗教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风貌。
世界各国因历史、地理、民族等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探讨宗教和文化在世界各国中的表现与影响。
一、亚洲地区亚洲地区是世界上宗教和文化多样性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这里孕育了诸多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每一种宗教都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印度教与印度文化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它崇拜多神,注重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的观念。
印度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宗教节日和仪式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印度教徒信仰的修行方式也对印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佛教与东亚文化佛教源自印度,后传入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并在这些国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
佛教倡导的“舍利子”、“禅宗”等思想观念对东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文化在东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体现在建筑、绘画、文学、哲学等方面。
3. 伊斯兰教与中东文化作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中东地区的文化与伊斯兰教紧密结合。
中东地区的饮食习惯、服饰风格、建筑风格等都受到伊斯兰教规范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伊斯兰教的文化价值观也对中东地区的社会风俗、道德准则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传统地区之一,基督教文化催生了众多杰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哲学思想。
1.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基督教对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教堂建筑、宗教音乐、绘画等都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另外,基督教信仰的普及也推动了欧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 犹太教与犹太文化犹太教是犹太人的主要宗教,犹太文化是犹太民族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犹太文化在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均有显著影响。
在民间信仰、宗教和哲学方面,中国和[国家]之间有何不同?
![在民间信仰、宗教和哲学方面,中国和[国家]之间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af5c8c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f.png)
在民间信仰、宗教和哲学方面,中国和[国家]之间有何不同?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悠久的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
在民间信仰、宗教和哲学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民间信仰方面1. 中国的民间信仰包括宗教、神话、传说、风水、命理等多种形式,而[国家]的民间信仰则大多是宗教信仰。
2. 中国的民间信仰注重家庭、亲情、宗族的联系,看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国家]的民间信仰则更注重个人宗教信仰。
3. 中国的民间信仰还包括祖先崇拜、伦理道德等方面,是一种较为全面的信仰体系。
二、宗教方面1. 中国的主要宗教是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其中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发展具有极高的独特性。
而[国家]的主要宗教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2. 中国宗教一般较注重内心修行和个人精神修养,而[国家]宗教则注重宗教仪式、团体意识等方面。
3. 中国的宗教具有渊源悠久、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等优点,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和现代文化的包容性。
三、哲学方面1. 中国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儒家、道家和墨家等。
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具有其独特的人文关怀、道德伦理、政治哲学等特点,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国家]的哲学思想则较为多元化。
2. 中国的哲学思想注重实践性和价值观的引导,讲究一种慎独的哲学态度,主张尊重人、尊重社会。
而[国家]的哲学思想则较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中国的哲学思想还涉及到自然、宇宙、人类、社会等方方面面,对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总之,在民间信仰、宗教和哲学方面,中华文化是非常独特而有特色的,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影响之一。
不同国家具有各自独特的民间信仰、宗教和哲学思想,这些相互印证、交流、切磋的过程,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产生的根源
生产力水平低下、 知识水平落后。 定发展,但思维 能力很差。 人们有了认识、改 ②主观原因: 造自然及社会的要 求。
认 识 根 源
①客观原因: 人类思维有了一
{
自 然 压 迫 社 会 压 迫
{
社 会 根 源
2.宗教的本质
• 1)宗教是现实生活的的歪曲反应。 • 2)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2、二元竞争模式
• 神权与政权的合作与冲突。 •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3、政教分离模式
• 取消国教,宗教自由与平等 • 教会与国教政权分离 •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事务 • 实际上,宗教与政治事务千丝万缕 • 如美国的宣誓口号
4、宗教政党
• 个别政党的党纲是宗教的教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教与宗教
• 一、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 二、近现代资本主义国教与宗教的关系 • 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一、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 1、古罗马压迫基督教徒 • 2、基督教成为古罗马国教,两者相互利 用与制衡
二、近现代资本主义国教与宗教
的关系
• 1、宗教改革运动 • 2、政教分离 •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教与宗教
第六章 宗教与国家
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 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 二、宗教的政治作用 • 三、宗教与国家关系模式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 1、宗教的起源
• 宗教是图腾崇拜 • ——普列汉诺夫
中国 姓氏 图腾
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 • • • • 1.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 2.多元竞争与教派林立 3.世俗化与理性化 世俗化:宗教日益关注世俗事务 理性化:不再固守教会某些愚昧教条, 与时俱进
教宗指出正义和尊重人权是和平的根基
教宗说:维护和平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
• • • • 一、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 二、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特征 三、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两重性 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
神“安拉”(真主 释迦牟尼 )及其旨意 新月 古兰经 逊尼派、什叶派 亚洲、非洲、西欧 、北美 约11.54亿人 “万”字 佛 经 大乘佛教、小乘佛 教 亚洲 约3.28亿人
世界的三大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世界宗教的分布
•
看一看,三大宗教主要的分布地区。
宗教建筑
意 大 利 米 兰 大 教 堂 泰国寺庙
(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
土耳其清真寺
法国巴黎教堂
意大利圣米盖尔教堂
基督教建筑
2
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目前信徒约 15.7亿人。
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又称基督。基督是 “救世主”的意思,耶稣是基督的人间名字。
《圣经》是基督教经书的汇集,是基督各派宗教思想 的核心和指南。它分《旧约》、《新约》两个部分。
• • • • • •
宗教是心理压抑的升华 ——弗洛伊德 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的崇拜 ——涂尔干 宗教是人类的超越意识 ——丹尼尔。贝尔
• It is only fear first in the world that made gods. • -----Johnson • 最早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众神的,无非是恐惧而已。 • ——[英]约翰逊
•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 ——马克思
• .
佛教
• 苦谛,讲人世间充满痛苦。有“三苦”和“八苦”之 说 人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痛苦过程 一言以蔽之曰:“苦海无边。”
佛教
• 灭谛,讲述断灭世俗诸苦的根本,就是 消除欲望(渴求),达到无苦的境界,即摆 脱轮回,进入欲爱遍尽、烦恼尽灭、不 生不死的涅槃之境。
基督教
• 原罪说。 • 原罪论是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根据,在基督教看来,人 的本性就是有罪的,所以,人在尘世的最高职责就是 向上帝赎罪,赎罪的重要内容就是禁欲。神学家认为 ,人的罪孽的根源就在肉体的欲望。 • 既然罪恶是从肉体中长起来的,那么就必须用灵魂战 胜肉体、牺牲肉体。
救赎说。 基督教认为,整个人类都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原罪”是 无法自救的。人既然犯了“罪”,就需要付出“赎价” 来补偿,而人又无力自己补偿,所以上帝便差遣其独 生子耶酥基督为人类代受死亡,流出他的血以赎信教 者的罪。 耶酥基督虽然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但不久又复活升天, 他将再一次降临人世,拯救信仰基督教的人。
•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 阶段、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 • 古代,人们对雷电,风雨,地震,山崩等突如其来 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慌,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 宰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就是神。顶礼膜拜、歌舞祈 祷就是人类对神的友好表示。
女娲造人
上帝创造亚当
宗教产生于社会不平等与压迫
伊斯兰教信徒的祈祷
“古尔邦节
信仰 伊斯 兰教 诸民 族的 传统 节日
伊斯兰教建筑
1
埃及开罗伊斯兰教寺庙
伊斯兰教建筑
2
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
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
佛教始创于古印度,目前信徒约3.05亿人。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名 字叫悉达多,生活在距今两千五六百年以前,与 我国的孔子同时,活了80岁。他是释迦族人。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
一、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
• 自学
二、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特征
• 自学
三、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两重性
• • • • • 1、积极作用 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民族团结 有利于文化建设 有利于国际交往
• • • •
2、消极影响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消极影响 可能影响民族团结 不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起源
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教创造了 人。 ——马克思
• 宗教产生于落后的生产力
经常出没在田峒里的青蛙,因其肺小且皮薄,吸氧
有限,需要依靠表皮黏液帮助吸收氧气,而天之阴 晴又影响到黏液浓度,若浓度大则妨碍吸氧,叫声 变得沙哑不响亮,意味着天要大旱。而天旱对水稻 是致命的威胁。 壮族祖先当时不了解这些科学道理,以为蛙可呼风 唤雨,灭虫除害,便尊其为图腾。
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
• • • • • 宗教信仰自由 尊重与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反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 反对我国势力的宗教干预与控制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2)法国 • 法国大革命以激进的态度斩断国家与宗 教的关系 • 1830年大宪章确立政教分离的原则,教 派平等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教与宗教
• • • • • 首先,宗教与意识形态相互渗透。 其次,宗教影响政府政策。 宗教教义与思想成为批评政府政策的工具 宗教组织成为影响政府是重要力量。 再次,宗教影响选举。
祈祷与唱诗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或回教, 目前信徒约8.51亿人。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大约在公元610年前后, 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教义,以伊斯兰教为号 召,把阿拉伯半岛的各个部落统一了起来,成为一个强大 的民族。 《古兰经》(又称为《可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 法依据。“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诵读”。
佛教建筑
1
少林寺山门
泰国寺庙
佛教建筑
2
布达拉宫
佛教僧侣与法会
雪 顿 节
藏 族 的 传 统 节 日
二、宗教的政治作用
• 自学
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模式
• • • • 1、政教合一模式 2、二元竞争模式 3、政教分离模式 4、宗教政为一 • 世俗法律以宗教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 民间事务的准则 • 国教 • 伊朗
•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反映,也是对
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司息,
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3.当今世界主要宗教
产生时间 产生地点 创始人 信仰 标志 基本经典 大的教派 当代流行地方 教徒人数 公元1世纪 亚洲西部 耶稣 上帝和它的独生子 耶稣 十字架 圣经 天主教、东正教、 新教 全世界 约19.9亿人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公元前6-5世纪 古印度 释迦牟尼
1、宗教改革运动
• 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 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 • (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
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年 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 )
• 出售“赎罪券” • 马丁。路德:因信得救!
2、政教分离
• 1)英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天主教的国教地 位,主张宗教多元化 • 洛克:《论宗教宽容》 • 英国的宗教与国家逐渐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