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士讲解

合集下载

放射技士考试知识点总结

放射技士考试知识点总结

放射技士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1. 解剖学:放射技师需要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便正确选择拍摄位置和参数,并理解影像上的解剖结构。

2. 生理学: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生理特点,例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有助于理解各种疾病在影像上的表现。

3. 病理学:学习各种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和影像表现,有助于准确判断影像所见是否与疾病相关。

4. 医学影像学原理: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包括X射线、CT、MRI、超声等各种影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二、医学影像学技术1. X射线摄影技术:掌握X射线摄影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了解常见X射线摄影检查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 CT技术:了解CT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掌握CT影像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病变表现,能够正确选择扫描参数并操作设备进行CT检查。

3. MRI技术:了解MRI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掌握MRI影像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病变表现,能够正确选择扫描参数并操作设备进行MRI检查。

4. 超声技术:了解超声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超声检查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了解超声影像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病变表现。

三、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1. 医学伦理: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包括尊重患者隐私、维护患者权益、保守和正确使用医学影像等。

2. 医学法律:了解医学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包括医疗事故的处理、医疗责任的认定、患者权益的保护等。

四、放射保护知识1. 放射危害和防护:了解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包括正确使用防护装备、控制辐射剂量、避免辐射污染等。

2. 放射安全管理:了解放射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操作规范,掌握辐射事故的处理程序和应急措施。

五、医学影像学质控1. 影像质量控制:了解医学影像的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掌握常见影像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辐射剂量监测:了解辐射剂量监测的方法和要求,掌握准确测量和记录辐射剂量的技巧。

综上所述,放射技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既包括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也涉及医学伦理、法律、放射保护和影像质控等方面。

放射医学技术师讲课稿范文

放射医学技术师讲课稿范文

放射医学技术师讲课稿范文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放射医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应用。

放射医学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利用射线和放射性药剂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为医学科学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放射医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放射线像、放射线造影等技术手段,医生可以观察和分析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和病变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例如,通过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我们可以对各种病变和损伤进行全面和准确的评估,提供精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放射医学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高能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破坏,达到治疗目的。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和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随着放射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疗等高精度放射治疗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放射医学技术在介入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利用微创技术和实时X射线影像引导治疗的学科,通过导管、导丝等工具将治疗器械引入患者体内,进行手术操作和治疗。

例如,经导管介入治疗可以在不开放患者体腔的情况下,进行动脉瘤栓塞、肿瘤栓塞、血管扩张等治疗操作,减少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总的来说,放射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放射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精确的结果,为医生做出科学判断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为了更好地发挥放射医学技术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保证诊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谢谢大家!。

放射医学技术士知识点总结及试题(附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士知识点总结及试题(附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士知识点总结及试题(附答案)一、知识点总结放射医学技术士是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放射科的技术操作、影像处理和放射防护等工作。

以下是放射医学技术士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放射学基础知识- 放射学的基本原理- X射线的产生、特性及用途- 放射性核素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2. 放射医学技术操作- X射线摄影技术- 数字X射线成像技术- CT、MRI成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3. 影像处理与分析- 影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影像质量的评价- 影像诊断的基本原理4. 放射防护- 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的具体措施5. 放射医学技术士的职责与素质要求 - 放射医学技术士的职责- 放射医学技术士的素质要求二、试题(附答案)1. 单选题(1)以下哪个不是X射线的特性?A. 穿透性B. 电离性C. 热效应D. 感光性答案:C(2)以下哪个不是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A. SPECTB. PETC. X射线成像D. MRI成像答案:C2. 多选题(1)以下哪些属于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A. 时间防护B. 距离防护C. 屏蔽防护D. 个人防护答案:ABCD(2)以下哪些属于影像处理的基本方法?A. 灰度变换B. 图像增强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答案:ABCD3. 判断题(1)放射医学技术士主要负责放射科的技术操作、影像处理和放射防护等工作。

()答案:正确(2)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脏器的功能和代谢。

()答案:正确4. 简答题(1)简述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答案: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个人防护。

(2)简述影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答案:影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灰度变换、图像增强、边缘检测和图像分割等。

5. 论述题论述放射医学技术士在影像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放射医学技术士在影像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放射医学技术士负责影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证影像设备的正常运行。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2023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2023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2023专业知识放射医学技术中级2023专业知识放射医学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运用射线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知识,结合临床医学,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支持。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2023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剖学和生理学:放射医学技术师需要掌握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这对于放射影像的解读和病变的定位非常重要。

放射学基础知识:放射医学技术师需要了解放射线的物理性质、辐射生物学和辐射安全知识,掌握放射线的产生、传输和测量等基本原理。

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的特点及其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放射医学技术师需要熟悉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摄影、CT扫描、核医学、磁共振成像(MRI)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影像解读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影像检查。

临床应用:放射医学技术师需要了解不同疾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能够根据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案,并准确解读影像结果。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骨折、心脏病等,并能够提供有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建议。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放射医学技术师需要了解放射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基本知识,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校准和故障排除等。

他们需要掌握辐射安全知识,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专业伦理和法律规范:放射医学技术师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和法律规范,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他们需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行为。

除了上述专业知识外,放射医学技术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他们需要及时准确地与医生交流影像学结果,并能够解答患者的问题和提供必要的协助。

总之,放射医学技术中级2023专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医学基础知识、扎实的放射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讲解课件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讲解课件

32.伸膝关节的肌肉主要是 A.缝匠肌 B.股四头肌 C.股二头肌 D.半腱肌 E.半膜肌
答案:B
膝关节屈肌群: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缝匠肌、腓长肌等; 膝关节伸肌群:股四头肌; 股直肌、股中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
33.耳由下列哪三项组成 A.外耳、外耳道、内耳 B.外耳、中耳、内耳 C.外耳、鼓膜、内耳 D.外耳、中耳、乳突 E.外耳、咽鼓管、内耳
答案:A
20.照射量的定义中所指的射线是 A.X或γ射线 B.X或β射线 C.γ或β射线 D.X或α射线 E.α或β射线
答案:A
21.关于结合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与原子能级大小无关 B.与原子序数有关 C.与核内正电荷有关 D.离原子核近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 E.表征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
答案:B
前庭蜗器: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内耳:骨迷路、膜迷路
备 注 : 嗅 — 嗅 神 经 视 — 视 神 经 动 眼 — 动 眼 神 经 滑—滑车神经 叉—三叉神经 外展—外展神经 面—面神经 听—听神经 舌咽—舌咽神经
迷—迷走神经 副—副神经 舌下—舌下神经
9.神经骨的构造包括 A.骨质、板障、骨骺 B.骨质、骨膜、骨骺 C.骨质、板障、骨髓 D.骨质、骨膜、骨髓 E.骨质、软骨、骨髓
答案:B
7.在医用X线摄影时,一般使用的管电压是 A.5~10kV B.10~15kV C.15~25kV D.25~150kV E.150~200kV
答案:D
8.以下不属于12对脑神经的是 A.滑车神经 B.展神经 C.迷走神经 D.副神经 E.喉返
答案:E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副舌下全。

放射初级技士知识点总结

放射初级技士知识点总结

放射初级技士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1.1 放射技师需要熟悉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这些知识对于准确定位和诊断病变至关重要。

1.2 放射技师需要了解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以便在放射影像学检查中更好地理解放射影像的变化。

1.3 除了常见器官的解剖和生理,放射技师还需要了解一些特殊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以便在相应影像检查中有所侧重。

二、医学影像学知识2.1 X线影像学:放射技师需要了解X线的物理特性、成像原理和技术参数设置,以便正确使用X线设备进行检查,并保证患者得到准确的影像。

2.2 CT影像学: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断层影像检查技术,放射技师需要了解其成像原理、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CT检查部位和方法。

2.3 核磁共振影像学:放射技师需要了解核磁共振的成像原理、安全注意事项和MRI检查的常见部位和方法。

2.4 超声波影像学:放射技师需要了解超声波的成像原理、适应症和检查方法,以便在超声波影像检查中协助医生完成检查。

2.5 核医学影像学:放射技师需要了解核医学检查的原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检查的特点。

2.6 放射治疗影像学:放射技师需要了解放射治疗的原理、设备和技术参数,以便协助医生进行放射治疗。

三、病理学知识3.1 放射技师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影像学表现特点,以便在影像检查中发现和评估患者的病变。

3.2 放射技师需要了解疾病的分类、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3.3 放射技师还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标准和影像学鉴别诊断,以便准确评估影像学检查结果。

四、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4.1 放射技师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和法律规范,以便在工作中遵守医疗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

4.2 放射技师需要了解患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便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2023年放射医学技术士备考资料

2023年放射医学技术士备考资料

本课程是2023年放射医学技术(士)考点精讲班,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并结合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讲解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辅导内容】(1)精讲教材核心内容。

依据考试大纲要求和历年真题命题规律,全面系统讲解教材重难点。

(2)串讲历年真题。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梳理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

网授课程2023年放射医学技术(士)考点精讲班【共18课时】名称课时序号1 【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基础00:25:302 【基础知识】运动系统00:53:183 【基础知识】呼吸系统00:18:594 【基础知识】消化系统00:42:335 【基础知识】脉管系统00:34:426 【基础知识】泌尿、生殖系统00:16:207 【基础知识】神经系统00:32:408 【基础知识】物质结构00:09:149 【基础知识】X线摄影基础00:45:4410 【基础知识】X线的产生00:25:3311 【基础知识】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00:19:0012 【基础知识】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00:09:3013 【基础知识】X线的吸收与衰减00:11:3414 【基础知识】辐射量及其单位00:08:0615 【基础知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00:10:4416 【基础知识】X线的防护00:16:4117 【基础知识】数字图像的特征00:17:4518 【基础知识】数字图像的形成00:03:2319 【相关专业知识】普通X线设备00:24:5520 【相关专业知识】CR与DR设备00:07:3021 【相关专业知识】乳腺与口腔设备00:02:3622 【相关专业知识】CT设备00:17:4723 【相关专业知识】DSA、MR设备00:24:2924 【相关专业知识】PACS发展与组成00:02:3425 【相关专业知识】PACS运行00:01:4426 【相关专业知识】国际标准和规范00:00:2527 【相关专业知识】PACS临床应用00:01:2528 【相关专业知识】图像质量管理00:06:5029 【相关专业知识】CR与DR图像质量控制00:05:0130 【相关专业知识】CT图像质量控制00:10:3831 【专业知识】X线成像基本原理00:49:1000:40:33 32 【专业知识】数字X线摄影成像原理、乳腺摄影成像原理、CT成像原理、DSA成像原理33 【专业知识】图像打印技术00:12:1534 【专业知识】对比剂与心电门控技术00:19:1435 【专业实践能力】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01:13:5136 【专业实践能力】X线造影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00:48:1337 【专业实践能力】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00:51:06。

放射医学初级士重点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初级士重点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初级士重点基础知识放射医学初级士是放射医学领域的从业者,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来进行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放射医学初级士的重点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概述放射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物质以及放射线技术来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它包括放射诊断、放射治疗以及核医学等方面的内容。

放射性物质与辐射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则是指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能量,可以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形式。

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生物效应。

短时间内接受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而长期低剂量辐射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放射诊断放射诊断是指利用放射线技术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放射诊断技术包括X线摄影、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等。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等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

放射治疗可通过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包括放射性核素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

放射安全放射安全是指在放射工作或放射治疗过程中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的措施。

放射医学初级士需要了解放射安全知识,并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以上是放射医学初级士的重点基础知识的概述。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放射医学工作和进一步研究深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 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放射医学知识需要在专业的学习环境中深入学习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1、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脊柱有26块椎骨,椎体椎弓围成锥孔,椎弓根上下缘切记围成椎间孔,C1寰椎、C2枢椎、C7隆椎,颈椎棘突最短。

3、1—7肋连于胸骨,称真肋。

8—10肋称假肋,前端借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成肋弓。

11—12肋称为浮肋。

4、翼点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

肩关节下臂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外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一侧收缩头倾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6、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内侧半,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内收或旋内、前锯肌上部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前.7、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位于腹直肌鞘内,上宽下窄,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若干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未与后层愈着。

8、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使关节外展,受腋神经支配。

9、上呼吸道最窄处是声门裂。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份。

喉的支架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较直,故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七颈椎棘突的高度。

平静呼吸时,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与6、8、10肋相交。

10、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

膈神经走形于中纵隔内。

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六颈椎椎体下缘。

十二指肠属于上消化道的一部分,在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可分为上部(球部)、降部、水平部(横部)、升部;降部的后内侧壁的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处。

11、肝的脏面位于中间部的横沟称为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进出的门户。

12、左、右肝管汇合为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为胆总管,宽度约为4~6cm。

13、胰腺有内分泌功能和外分泌功能,可分为胰头、胰体、胰尾三部分;十二指肠环绕胰头。

14、阑尾连于盲肠内侧壁。

15、胃小弯的最低处,有一切迹称角切记。

从角切记到幽门的部分是幽门部。

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明显的浅沟,将幽门部分为右侧的幽门管和左侧的幽门窦。

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

16、腹膜内位器官是指器官各面均被腹膜所覆盖的器官,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场、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腹膜间位器官是指有三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子宫、膀胱等;腹膜外位器官是指仅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等。

17、牙齿以“十”划分四区,∟为左侧,罗马数字Ⅰ~Ⅴ表示乳牙,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

18、食管:全长有三个狭窄,穿膈肌食管裂孔,上端与咽喉部相连,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19、直肠中部阔大称为直肠壶腹,壶腹部有直肠横襞结构,肛管长3~4cm经常处于收缩状态。

20、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

胆囊位于肝的胆囊窝内,胆囊底与腹前壁相贴,胆囊容量为40~60ml呈长梨形,具有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无分泌功能。

21、十二指肠球部(上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主动脉弓的分支从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22、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有一卵圆形小体,称为颈动脉小球,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中CO2浓度的变化。

23、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进入左心房;体循环由左心室搏出,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进入右心房。

24、心脏大致呈前后略扁的倒置圆锥形,长轴自心底部斜向心尖部,与身体中轴不一致。

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右房室口有三尖瓣,左房室口有二尖瓣。

心脏正常心跳的起搏点是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

25、左心房与右心房参与构成心底;左心缘主要由左心室形成。

颈外动脉在胸锁乳突肌深面上行,其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

26、肺静脉口通常有四个。

腹主动脉发出壁支、脏支两种分支,脏支成对的有:肾动脉、睾丸动脉(卵巢动脉);不成对的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27、肝门静脉为一短粗的静脉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肝门静脉收集除肝外的腹腔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

28、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淋巴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回流入静脉。

毛细淋巴管为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它以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也吻合成网状伴毛细血管分布。

29、肾单位失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嗯哼肾小管两部分组成。

30、肾是形似蚕豆的实质性器官,表面有三层被摸包绕,由内内向外依次是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肾内侧缘凹陷为肾门,肾门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出入肾门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包被称为肾蒂,包括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核淋巴管,右侧肾蒂较左侧短。

右肾较左肾略低,肾门约平第一腰椎。

31、成人膀胱容积为300~500ml。

脑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合称为脑干)。

32、躯体感觉区(运动区),位于中央后回(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前部)。

33、基底核是大脑半球髓质内灰质团块的总称,,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和杏仁体等。

34、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包括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和漏斗,其末端连有垂体。

下丘脑主要核团有视上核和室旁核,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能分泌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

35、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脊髓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

脑和脊髓的被摸由外向内依次为硬模、蛛网膜、软膜。

脑神经共12对,可分为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和混合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36、交感神经加快心跳、冠状血管舒张,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使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汗腺只受交感神经支配)37、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使逼尿肌收缩。

内脏运动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至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副交感神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至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38、内分泌腺没有排泄管道,又称无管腺。

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是甲状腺。

松果体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胸腺即使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在青春期达到高峰,20岁后退化,45岁后渐被脂肪代替。

39、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眼折光系统。

听觉的感受器是耳蜗螺旋器。

正常成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NaHCO3/H2CO3).40、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运动,直接动力是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

41、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中生成原尿的过程。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42、颅前窝内的眶板,有筛孔通向鼻腔,当颅底骨折时,鼻腔可有脑脊液流出。

43、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分别相距中切牙15cm(起始处)、25cm(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40cm(穿膈处)。

44、小脑位于小脑幕的下方,包括小脑半球和蚓部,小脑半球下面有小脑扁桃体。

小脑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旧小脑),小脑后叶(新小脑)。

在小脑左、右半球深部的髓质中,每侧各埋藏着4个神经核团,由内侧向外侧分别为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齿状核。

小脑中脚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

其主要成分为小脑传入纤维。

45、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2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46、电子壳层可用K,L,M,N,O,P等符号表示,电子亚层可用s,p,d,f,g,h等符号表示。

47、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它们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自旋并不产生核磁,我们称这种原子核为非磁性原子核。

48、激光器的构成有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光学谐振腔。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发现X射线。

产生X射线的必备条件是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阳极靶面。

诊断和治疗用的X线管的靶面由钨制成,乳腺的X线管用钼制成。

49、X射线的最短波长只与管电压有关,X射线的产生效率与管电压和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有关。

50、靶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被高速电子击脱,外壳层电子跃迁填充空位,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形成特征X线。

影响连续X线产生的因素有靶物质、管电流、管电压、高压波形。

51、 X线发生效率的公式为η=KZU。

X线强度分布,与靶面倾斜角度有关,阴极端X线强度强,X线管短轴方向两侧基本对称。

52、 X线的物理特性有:穿透作用、荧光作用、电离作用、热作用。

X线的化学特性有:感光作用、着色作用。

光电效应的产物有光电子、正离子、特性放射和俄歇电子。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大约和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

康普顿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反比,即与入射光子的波长成正比。

53、电子对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成正比。

54、影响X线质的因素有管电压、滤过及高压波形。

线衰减系数的SI单位是m-1;质量衰减系数的SI单位是m2/kg。

55、铝当量的单位是mmAl。

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简称ICRU。

56、照射量的SI单位是C/kg。

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J/kg)Gy。

比释动能率的SI单位是Gy/s。

当量剂量的SI单位是(J/kg)Sv希沃特。

57、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是量热法。

58、目前公众个人全身受照射的年剂量应低于5mSv,放射人员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年剂量当量为50mSv,防止眼晶体发生非随机性效应的年剂量当量为150mSv。

特殊情况下一次剂量不得大于100mSv。

《相关专业知识》辐射冠是指连接大脑皮层和皮下诸结构的纤维(投射纤维)。

中央沟:大部分为一条不被中断的沟,较深,可有一条或两条沟与之平行,中央前回厚于中央后回。

侧脑室前角外侧为尾状核头。

大脑外侧裂形成额叶、岛叶、颞叶的界缘。

大脑外侧裂池内走行大脑中动脉。

第三脑室两侧为背侧丘脑。

基底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苍白球)、屏状核和杏仁核。

蝶骨大翼由前内向后外分布圆孔、卵圆孔、棘孔。

走行于圆孔、卵圆孔、棘孔的解剖结构分别为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