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错误目的表
30种最简单的正面管教卡片

30种最简单的正面管教卡片正面管教卡方法之一:鼓励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鲁道夫.德雷克斯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当孩子感受到鼓励时,不当行为就消失了。
通过“纠正前先连接”来鼓励孩子。
这套工具卡的每个建议都帮助孩子感到鼓励,发展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感到有能力。
正面管教卡方法之二:和善而坚定“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
“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有时候,“决定你要做什么”要比试图让孩子去做什么好得多。
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参与制订看电视的时间、晚上外出玩耍或做家庭作业的限制。
对于四岁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设立是不一样的。
父母需要为他们设立限制;但仍然需要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实施。
正面管教卡方法之三:感恩与帮助懂得感激,同时给予他人帮助。
关注于成就和帮助他人让我们离得更近。
时刻提醒孩子日常做一些慈善小事;和孩子一起散步时,看到别人随手扔在地上的果皮,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父母要主动引导、示例说“谢谢你帮妈妈擦桌子”。
正面管教卡方法之四:错误不要因为犯错而感到沮丧。
以安慰与鼓励回应错误,而不是羞辱、指责或是说教。
适当时,使用启发性问题,与孩子一起“探索”错误的后果,并提出尽量避免的方法。
吃饭时,邀请每个人分享今天所犯的一个错误,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
正面管教卡方法之五:倾听在孩子感觉被倾听后,他才会去听。
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
先认同孩子的情感,再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如:“老师那样对待你,看起来是有些不公平。
不过,你想过没有,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孩子说完后,问问他是否愿意听你说。
分享后,寻找双方意见的共同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面管教卡方法之六:顶嘴在孩子顶嘴时,切忌针锋相对。
有时候顶嘴正是孩子独立思想和特别个性的表达,父母没有必要因此发火。
父母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读《正面管教》第二章几个概念读书笔记

读《正面管教》第二章几个概念读书笔记1、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详见第7章),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
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
让孩子学会适应将使他们受益无穷,这样才能使他们知道如何对待人生中的跌宕起伏。
让孩子有大量机会在家里、学校和社区作出有意义的贡献,孩子就会受益良多。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这里的关键。
2、赢得孩子。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
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
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
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贏得了孩子。
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
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3、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
我们的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
当一个人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时,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腔调,也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
他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也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氛围。
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大人相信,在他们制造出距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他们能够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
正面管教家长基础课程(18小时)(顾秋香)-中华讲师网

正面管教家长班培训教案讲师顾秋香第一课: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3小时第二课和善又坚定的正面管教 3小时第三课行为背后的信念和错误目的表 3小时第四课童年的决定 3小时第五课专注于解决问题 3小时第六课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3小时第一课: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欢迎/互相认识/会务/停车场介绍家长班课程简介(正面管教金字塔)破冰活动:过界(关于共赢)父母导航仪-两个清单你将学到什么我的孩子不“听”话什么叫听话?活动:启发和命令。
家长感受、想法和决定家长的期望:孩子合作,有内心动力?还是,因恐惧而顺从,或者成为讨好者?不听话的原因分析:(说教、命令、孩子自我发展敏感期)倾听:只有被倾听后,孩子才听得进你说的话。
茶歇10分钟启发式提问停止命令和说教“教育”神经生理角度分析启发和命令的结果。
活动:建立连结——拥抱纠正错误行为之前,首先建立爱的连结,确保双方能够理性思考。
我需要一个拥抱“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心理社会发展8个阶段学员分享和讨论课后作业和阅读要求第二课和善又坚定的正面管教热身活动和答疑我们用过什么管教方法/孩子能从每种方法中学到什么?•打、吼、威胁、惩罚、说教罚坐小板凳•取消特权我都告诉你一百遍了•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表扬、奖励、过度保护、帮助、妥协、放弃活动:超级巨人道具:1.惩罚造成的4R海报。
2.行为背后的动机。
3.正面管教的5个标准。
一、问孩子:1.感受、想法、决定。
(对照2个清单中的“品格和技能”)孩子的决定:逃离?反叛?讨好?不听话?惩罚4个R?2.多少孩子觉得这些高高在上的家长,对自己很有帮助?愿意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来找这个人?二、问家长感受、想法家长表现出有控制力时,内心有没有感到快要失控?内心的无力感和不安,会对外表现出更强烈的控制欲望!三、家长修复错误:承认!道歉!共同寻找相互尊重的解决办法!四、从活动中学到什么?道歉时:1.同一个高度!仅仅是空间上?不!心理上的平等!)2.尊重的身体语言! 眼神!家长的目标:不是完美,而是改进!犯了错误,可以道歉,然后再次尝试!讲解:长期效果。
正面管教《错误目的表》

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自暴自弃(放弃,且不愿别人介入)
绝望;
无望;
无助;
无能为力。
放弃;
替孩子做;
过度帮助。
更加退避;
消极;
毫无改进;
毫无响应。
我不相信我能有所归属,我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对我寄予任何希望。我无助且无能;既然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
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小步前进。停止批评。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怜悯。不要放弃。设置成功的机会。交给孩子技能,示范该怎么做。真心喜欢这个孩子。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鼓励,鼓励,鼓励。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报复(以牙还牙)
伤害;
失望;
难以置信;
憎恶。
反击;
以牙还牙;
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反击;
伤害别人;
毁坏东西;
以牙还牙;
行为升级,或换另一种武器。
我没有归属感,受到伤害就要以牙还牙。我反正没人疼爱。
处理受伤的感觉:“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
避免惩罚和还击。反射式倾听。
被激怒;
受到了挑战;
受到了威胁;
被击败。
应战;
投降;
心想“你休想逃脱”或“瞧我怎么收拾你”;
希望自己正确。
变本加厉;
屈从而内心不服;
看家长或老师生气而觉得自己赢了;
消极对抗。
唯有当我来主导或控制,或证明没有谁能主导得了我的时候,我才有归属感。
“你制服不了我。”
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求孩子帮助。既不要开战也不要投降,而是撤离冲突,让自己冷静下来。坚定而和善。不说,只做。决定你该做什么。让日常惯例说了算。培养相互尊重。给予有限制的选择。在设立一些合理的限制时得到孩子的帮助。坚持到底。鼓励。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正面管教活动与理念对照表

活动名称蓝本讲义A d l e r i a n c o n c e p t s o v e r v i e w (*m i n i l e c t u r e )阿德勒概念总览B e l i e f B e h i n d B e h a v i o r : T h i n k i n g ,F e e l i n g , d e c i d i n g (g e t t i n g i n c h i l d 's s h o e s )行为背后的信念:想法,感觉,决定(站在孩子的角度)B e l o n g i n g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归属感和价值感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沟通C u l t u r a l c o m p e t e n c y 文化交融能力D e v e l o p i n g a u t o n o m y 自主性D e v e l o p m e n t /t e m p e r a m e n t 生长发育/性格特质E m o t i o n s a n d e m o t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 情绪管理E n c o u r a g e m e n t 鼓励F a m i l y M e e t i n g s 家庭会议F i r m n e s s /S e t t i n g l i m i t s 坚定/建立底线K i n d a n d f i r m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和善与坚定并行M i s t a k e n G o a l s 错误目的M i s t a k e s a r e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t o l e a r n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M u t u a l R e s p e c t 相互尊重P a r e n t i n g S t y l e s 养育风格P a r e n t s H e l p i n g P a r e n t s P r o b l e m S o l v i n g S t e p s 父母帮助父母解决问题S e l f C a r e a n d A d u l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成人的自我照顾和个人成长T a k i n g t i m e f o r t r a i n i n g /s k i l l b u i l d i n g (p a r e n t s a n d c h i l d r e n )花时间训练/技能建立(父母与孩子)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 e l f 了解自己And Baby Makes Three 三人行TP 100X XXAnger: Using It, Not Losing It 愤怒但不要失控TP 98XXX XBad Habits 坏习惯TP 102XXXX Brain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掌中大脑TP 108XXXX XChildren Do Better When they Feel Better孩子感觉好时,会做得更好TP 110X X X X X X X X X XX Communicating Ineffectively 无效沟通TP 97XXCommunication Tools 交流工具TP 118X XDecide What You Will DO 做出你的决定TP 127XXX X X X X Dependency Dyads 亲密关系TP 130XX X XX Discipline: What have you tried?你试过什么样的管教方法TP 133XXX XX XDivorce 离婚TP 136XX Draw A Teen 画一个青少年TP 138XXEmpowering vs. Enabling 授权与迫使TP146X X XXXXX X Empowering vs. Enabling for Young Children对孩子的授权与迫使TP 154X X X X X X XXEncouragement: the Language of Love 鼓励:爱的语言TP 140X X XX Family Fun 家庭娱乐TP 158X X X X Family Meetings 家庭会议TP 160X X X X Family Meetings – Why have?家庭会议 -为什么要开家庭会议?TP 162XXXXFamily Work: Whose Job Is It?谁的家务活TP 169X X X X XFeelings: Using them Effectively有效地运用感受TP 171X X X Fighting Kids and the Three B’s (Was:Sibling Rivalry)孩子的争斗与3B TP 176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ocusing on Strengths关注优点TP253X X X X XFood Problems with Kids孩子们吃饭的问题TP 182X X X X X X X X X XFour Rs of Recovery恢复关系4R TP184X X X X X X X X I Feel Process, The—EmotionalHonesty诚实的面对情绪TP 189X X X X X X X I Love You, And The Answer Is “No”我爱你,但却不能答应你TP 191X X X XJohnny Said The “F” Word我的孩子为何说脏话TP 193X X X X X XJoint Problem Solving共同解决问题TP 196X X X X X X XKids’ Misbehavior in Public公众场所的不当行为TP214X X X X X X X X X X XLabels and their Impact贴标签及其影响 TP205X X X XLetting Go放手TP 207X X X X X Listening: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有效与无效聆听TP 210X X X XLove Cup爱之杯TP 212X X X X Mistaken Goal chart intro错误目的表介绍TP 216X X X X XMistaken Goal chart: Breaking theCode, Read My Hat错误目的表:解读密码,看我的帽子TP 218X X X X XMistaken Goals (Short Role Plays)错误目的- 短剧TP 222X X X X XMistakes as Wonderful OpportunitiesTo Learn错误是学习成长的最好机会TP 224X X X X XMom Said—And Other Messages FromMy Childhood妈妈的话&童年的记忆TP 231X X Money金钱TP 226X X X X X X XMr. Punishment惩罚先生TP 235X X X X X XMy Way, Your Way我的方式,你的方式TP 233X X X X XNurturing a Plant培育植物TP 237X XParenting Tools亲子教育工具 TP 239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Punishment Alternatives处罚替代法TP 245X X XRoutine Charts日常作息表TP 247XSetting Limits With Children给孩子设限TP 249X X XSex: The Questions they Ask性话题TP 251X XTaking Children’s Behavior Personally孩子自己的行为TP 255X X Teen Power demo青少年权力示范TP257X X XTeen Secrets青少年的秘密TP 259X X Two Lists: Where are we and Where dowe want to Go?两个清单:我们现在如何教养和我们想要怎样教养TP267X What is Your Style?你的管教风格TP 269X X X X XWinning Over Children vs. WinningChildren Over赢了孩子VS赢得孩子TP 272X X X X。
解析家庭教育中的正面管教工具—“错误目的”

《解析家庭教育中的正面管教工具—“错误目的”》摘要:正面管教重视体验式的家长教育,强调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重要,此文通过解析正面管教工具“错误目的”,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中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为应对家庭教育中的难题,我们给家长们介绍正面管教及管教工具——错误目的周艳阳摘要正面管教重视体验式的家长教育,强调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重要。
此文通过解析正面管教工具“错误目的”,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中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
【关键词】正面管教;工具;错误目的1 问题的提出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终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
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与孩子矛盾不断升级,从争执、对抗到相互伤害,从忍无可忍到妥协再到束手无策。
该如何帮助家长,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呢?为应对家庭教育中的难题,我们给家长们介绍正面管教及管教工具——错误目的。
2 正面管教工具——错误目的个体心理学对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及动机的解释,就是错误目的。
这样的孩子一般通过四类不当行为来寻求归属感,不当行为背后就是四个错误目的。
2.1 寻求过度关注受到这个错误目的和动机的影响,孩子认为只有当自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时,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因此,他会发展出种种得到关注的技巧,找到各种让别人为自己忙活的方式。
可能有的方式可爱有趣、愉快好玩。
然而,不论这个方式有多可爱,他的目标是得到关注而不是有所贡献。
2.2 寻求权利之争这种行为通常出现在父母强行制止孩子要求关注的行为后。
比如父母强行要求他们放弃正在看的电视,命令他们去做某事时,孩子会决心用争得权利来击败父母。
“我就不”是典型回答。
他们从拒绝父母的正当要求中得到满足,觉得自己有了主动权。
在这种情况中的孩子会觉得,如果顺从父母,就是屈服于比自己强大的权利,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感。
对有些孩子来说,被比自己强大的权利打败,让他们不安,结果就会通过所有努力展示自己才拥有更强大的权力。
《正面管教》金句摘抄读后感七篇

《正面管教》金句摘抄读后感七篇《正面管教》金句读后感精选篇1《正面管教》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和善而坚定”。
一句说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做起来难于上青天的话,呵呵,一声苦笑。
每次我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都会把这句简而易懂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平静之后就会后悔:“和善而坚定”怎么这么难做到?于是我又翻开了这本书。
大人和孩子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
一、严厉型。
对孩子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
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
“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
”二、骄纵型。
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以后你会选择自己的规则。
”三、正面管教型。
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
“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
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
当我必须独自作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了解了以上三种方式,我是这样给自己归位的,时而很严厉,时而很骄纵。
当孩子很听话乖巧的时候,我通常都很宽容,想看手机就看会,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
但当孩子不听话,违背我的意愿时,哈哈,一堆大道理会接踵而至,若有反驳,我便会变本加厉了!于是孩子越来越长大,变成了我所谓的“熊孩子”。
那么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如何“赢得”孩子?首先温柔的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和善、温柔、淡定的人总有万钧之力!对孩子也是一样,只是我很难做到。
针对我家孩子的状况,只要我一丁点的不耐烦或者小情绪,他都会真切的接收到,并选择不会与我继续交流下去,或者以争吵告一段落。
所以温柔是我接下来的必修课,也是我如何实施正面管教方式的第一步。
其次温柔的表达与孩子的共情。
一定是接受孩子的行为,可以不认同,可以不宽恕,但请告诉孩子理解他,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会接受他。
这两步都建立在温柔的基础上,作用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更多感受应该是受到尊重,他也许会在大多数情形下愿意与你沟通,即使开始不愿意,但至少不会让我的感受更糟糕。
精美家庭教育培训讲座 正面管教

二、正面管教的五大原则?
4.是否长期有效
惩罚:马上见效,但不持久,就如特效药,治标 不治本,效果会随着时间而减弱; 负面影响则是孩子易反叛,认为自己不被爱, 不认可自己,伤害亲子关系 正面管教:激发正向行为,帮助孩子反思之前的 行为哪里需要改进,不聚焦错误,给孩子自己 解诀的机会,建立自信,体验行为的后果,学 会自己负责
1. 控制/放权? 惯例表的目的:
✧与孩子分享权力:观察并评估孩子的发展阶段及能力小孩子则可以 给予有限的选择大孩子可以一起商讨制定惯例表 ✧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孩子发现自己可以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而建立自信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三、惯例表的三大误区
一.一劳永逸?
需要观察孩子的执行情况,定期检讨、调整惯例表
1.控制/放权?
惯例表的目的: ✧与孩子分享权力:观察并评估孩子的发展阶段及能力 小孩子则可以给予有限的选择大孩子可以一起商讨制定惯例表 ✧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孩子发现自己可以完成力所能及的 事情,从而建立自信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三、惯例表的三大误区
2.一劳永逸?
需要观察孩子的执行情况,定期检讨、调整惯例表 如何检讨、调整? ✧陈述事实: 注意不添加个人的想法和判断 ✧建立连接: 表达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以前失败的经 历,注意简短,不要讲大道理 ✧发出邀请:向孩子表达关心,要请孩子分享执行困难 的原因,如果当下孩子并不想分享,我们可以等待, 直到孩子自愿与我们分享
父母是协助作用,帮助孩子想起惯例表,并非代替惯例表 的角色直接提醒孩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Hale Waihona Puke 如何制定惯例表?四、如何制定惯例表?
确定主题(睡前/早晨/周末/ ..) 头脑风暴,任务不超过6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求孩子帮助。既 不要开战也不要投降,而是撤离冲突,让自 己冷静下来。坚定而和善。不说,只做。决 定你该做什么。让日常惯例说了算。培养相 互的尊重。给予有限制的选择。在设立一些 合理的限制时得到孩子的帮助。坚持到底。 鼓励。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召 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伤害;
自暴自弃 (放弃,且不 愿别人介入)
绝望; 无望; 无助; 无能为力。
放弃; 替孩子做; 过度帮助。
更加退避; 消极; 毫无改进; 毫无响应。
我不相信我能有所归属, 我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对我 寄予任何希望。我无助且 无能;既然我怎么都做不 好,努力也没用。
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小步前进。停止批评。 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关注孩子的优 点。不要怜悯。不要放弃。设置成功的机会 。教给孩子技能,示范该怎么做。真心喜欢 这个孩子。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鼓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鼓 励,鼓励。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报复
失望;
(以牙还牙) 难以置信;
憎恶。
反击; 以牙还牙; 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 我?”
反击;
伤害别人;
我没有归属感,受到伤害
毁坏东西;
就要以牙还牙。我反正没
以牙还牙;
人疼爱。
行为升级,或换另一种武器。
处理受伤的感觉:“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 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 避免惩罚和还击。反射式倾听。 做出弥补。鼓励其长处。 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错误目的表
孩子的目的:
如果家长或老 师的感觉是:
而且想采取的行动是:
如果孩子能够的回应是: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包括:
寻求过度关注 心烦; (操纵别人为 恼怒; 自己奔忙或得 着急; 到特殊服务) 愧疚。
提醒; 哄劝; 替孩子做他自己已经会 做的事情。
暂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样 子,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 为。
唯有得到特别关注或特别 服侍时,我才有归属感。 唯有让你们为我团团转 时,我才是重要的。
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 的行为。“我爱你,而且……”(例如:我 在乎你,等会儿会花时间陪你。) 安排特别时光,建立日常惯例。花时间训练 孩子。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默默地爱抚孩 子。设定些无言的暗号。
寻求权力 (我说了算)
被激怒; 受到了挑战; 受到了威胁; 被击败。
应战; 投降; 心想“你休想逃脱”或 “瞧我怎么收拾你”; 希望自己正确。
唯有当我来主导或控制,
变本加厉;屈从而内心不服; 或证明没有谁能主导得了
看家长或老师生气而觉得自己 我的时候,我才有归属感
赢了;
。
消极对抗。
“你制服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