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_参考试题八_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医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医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医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A. 希波克拉底B. 盖伦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答案:A2.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以上都是答案:D3.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始于:A. 19世纪初B. 19世纪中叶C. 20世纪初D. 20世纪中叶答案:B二、填空题4.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伦理的基石,它起源于_______时期。

答案:古希腊5.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最早见于_______一书。

答案:《黄帝内经》6. 19世纪中叶,_______医生首次使用乙醚进行手术麻醉。

答案:美国三、简答题7. 请简述中世纪欧洲医学的主要特点。

答案:中世纪欧洲医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医学与宗教紧密相连,很多治疗方法带有宗教色彩;(2)医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医学遗产;(3)实践上重视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方法;(4)医学教育主要通过师徒制进行,学术水平有限。

8. 描述抗生素的发现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答案:抗生素的发现对现代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极大地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2)使得复杂的手术成为可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3)促进了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推动了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进步;(4)但也带来了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需要合理使用。

四、论述题9. 论述中西医在治疗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答案:中西医在治疗理念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1)中医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注重调和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西医则更侧重于病因病理,强调局部治疗和病因消除。

(2)中医治疗多采用自然疗法,如草药、针灸等,西医则依赖于化学药物和手术治疗。

(3)中医注重预防和养生,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西医则更侧重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4)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在古代哲学和自然观察之上,西医则基于现代科学实验和证据医学。

五、案例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并给出治疗建议。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中国医学史是研究中国医学发展历史及其成就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中国医学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的“四诊”是指什么?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诊C. 望闻问治D. 望闻问病2.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唐宋时期3. 被誉为“医圣”的古代医学家是?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中4. 以下哪部著作是张仲景所著?A. 《伤寒杂病论》B. 《神农本草经》C. 《千金方》D. 《本草纲目》5.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什么?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风热暑湿燥寒D. 酸苦甘辛咸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中“木生火,火生______”。

7.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8. 古代中医的“四气调神”大论,指的是春气、夏气、秋气和______。

9.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10. 中医的“五味”理论认为,不同的味道对应不同的脏器,其中“甘”味对应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什么?12. 请简述《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中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A5. A二、填空题6. 土7. 灵枢8. 冬气9.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10. 脾三、简答题11.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四对辨证纲领。

通过这四对纲领,中医可以对疾病的性质、位置、病因和病机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12.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共52卷,记载了1892种药物,对每种药物的性状、产地、采集、炮制、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都做了详尽的描述,对后世中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医学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夏商时期B. 西周时期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答案:C2.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成书于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3. 以下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案:A4. 以下哪部著作是孙思邈的主要医学著作?A. 《伤寒杂病论》B. 《千金要方》C. 《本草纲目》D. 《黄帝内经》答案:B5. 中医的“四诊”包括哪些?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触C. 望、闻、问、听D. 望、闻、问、尝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病因病机学说D. 养生保健学说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A. 药物治疗B. 针灸治疗C. 推拿按摩D. 食疗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不妄作劳D. 情志调摄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对/错)答案:对2. 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

(对/错)答案:对3.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的,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五行则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人体中,阴阳五行学说用来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 简述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个基本理论,它认为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组成,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商周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2.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两大部分?A. 素问和灵枢B. 灵枢和神农本草经C. 素问和神农本草经D. 灵枢和难经答案:A3. 被誉为“医圣”的古代医学家是?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答案:C4. 中医的“五行学说”中,木对应的脏腑是?A. 心B. 肺C. 肝D. 肾答案:C5. 中医学中的“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治C. 望、闻、切、治D. 望、问、切、治答案:A#### 二、填空题6.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受到________的调控。

答案:气血7. 中医理论中的“三焦”指的是上焦、中焦和________。

答案:下焦8.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表里、寒热、虚实和________。

答案:阴阳9.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答案:运化水谷10.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和________。

答案:咸####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理念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

12. 描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

答案: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整体性。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方书之祖”是指8.《神..《治百病方》D.《伤寒杂病论》B.《五十二病方》C A 农本草经》姓名:座号:学号:《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是按照9.专业:系别:年级:.所属系统D.所属病因 A.所属脏腑B.所属经络C是D A.《颅囟经》B.复核人:总分合计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着作是12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得分评卷人抱《..《太清诸丹集要》 D.《周易参同契》 B.《合丹法式》 C A(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朴子》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唐代医学教育机构13.)共 40 分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 分,.太医署.御药院.太医院 C.提举司 D AB 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1.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于14..冶炼C.熟食D A.御寒 B.防兽.明清C.金元D A.晋唐 B.隋唐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2. 15.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着是.医士 D.医师 A.史 B.府C《备急千金要方》《肘后救卒方》C. A.《刘涓子鬼遗方》 B. 3.《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是指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最好的成.最好的医生D.最高的俸禄 A B.完整的病例 C .《刘涓子鬼遗方》有内治、外治处方16 绩 145余个140余个 D.余个 A.130 B.135余个 C..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4 《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17.《左传》.《礼记》 D. A.《山海经》 B.《内经》 C .陈修园C.陈自明D A.陈藏器B.钱乙《黄帝内经》共有5. 18.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总结的辨证方法是 10卷 DC.9卷. B A.18卷.28卷.颅囟辨证方.小儿六腑辨证方法C A.小儿五脏辨证方法B ,是哪部着作的问世6.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指纹辨证方法法D《诸病..《黄帝内经》DB A.《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C 19.《内外伤辩惑论》一书是哪位医家的代表着作源侯论》 D.张元素.李杲 A B.朱震亨 C.钱乙来自于7.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 ,当为良医”,出自于“不为良相20..墨家学说.儒家学说BC.道教学说D.阴阳学说 A .陈修园D.沈括 C.范仲淹 B.苏东坡 A.21.《金匮要略方论》是由谁编辑整理的 34.明清时期骨伤科诊断方面的重大进步A.触摸辨别诊断法 B.局部血肿诊断法C.肢体功能诊断法C A.翰林学士王诛B.王叔和.朱肱D.成无己D22.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解的医家是.创立功能检查法35.“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是谁提出的C.纪天锡D.成无己A.庞安时B.王叔和 A.王清任 B.陈复正23.正骨金镞科在哪个时代独立成科 C.薛铠D.张景岳36.“医史研究会”是何人创办 A.元代B.宋代C.清代D.唐代 A.王吉民B.丁甘仁C.陈邦贤D.张锡纯 24.骨科“六出臼,四折骨”的归类,出自于医家37.近代中医院校毕业生任病房住院医师查房制度最早实施于 C.危亦林D.何若愚 A.窦默 B.王执中 A.北京中医院 B.华隆中医院25.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是 C.上海中医院D.广州中医院 C.绘《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于石上A.针灸铜人的创制 B.38.制明堂图 D.绘制腧穴图《中西汇通医书五种》的作者是A.张伯龙 B.张锡纯 C.唐宗海.26具有完备的解剖全图、系统分图、部位分图的着作是 D.朱沛文39.提出“同身寸取穴法《存真图》. A《洗冤集录》 B.的医家是 A.王惟一 B.王执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欧希范五脏图》 C.滑寿 D.窦材 C40..27《普济方》收方谁倡导“衷中参西”A. 恽铁樵 B.张锡纯 C.唐宗海 D朱沛文首.首首.首A.61739B72328C.58396D67139余霖倡用28.得分评卷人二、试题类型:多项选择题.清热.清营育阴C.石膏重剂治温病DB A.三消表里分消(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去湿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 29.《傅青主女科》的作者是置涂黑。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八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八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2、大方脉3、麻沸散4、伊尹5、广惠司6、南丁格尔奖7、太医局8、陈藏器9、温病10、涪翁二、填空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王好古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4、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代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____》是继《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____,其代表著作为《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1、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A.海藻疗瘿B.泽泻久服不饥C.紫苏久服轻身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E.车前用全草2、下列各项中利用动物垂体激素的是()A. 用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B. 人工体外转胎术C.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的方法D. 外科缝合曲针E. 人工提炼纯白结晶乌头碱3、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 )A. 甲骨文B.《山海经》C.《周礼》D.《尚书》E.《易经》4、解放前夕中国各地办起的中医药杂志已有( )A.400多种B.100多种C. 200多种D .50多种E. 500多种5、在金元医家中,被李时珍誉为“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李杲E.朱震亨6、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学术思想的内容()A. 从寒凉立论B. 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C. 将五运六气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D. 善用汗、吐、下三法E. 主张“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7、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A.隋B.唐C.南北朝D.宋E.明清8、下列哪部书最早记载了天花病证()A.《诸病源候论》B.《肘后备急方》C.《外台秘要》D.《备急千金要方》E.以上均不是9、《本草述》的作者是( )A.刘若金B.李时珍C.吴仪洛D.汪昂E.赵学敏10、属于咽喉科著作的医籍是( )A.《银海精微》B.《重楼玉钥》C.《原机启微》D.《审视瑶函》四、多项选择1、反映我国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掌握240种以上药物的古籍是()A.《诗经》B.《山海经》C.《神农本草经》D.《五十二病方》E.《治百病方》2、近代成立的中医药学术团体有( )A.上海医务总会B.全国中医学会C.全国医师联合会D.华夏医学会E.一体堂宅仁医会3、“六气致病说”包括哪些内容( )A.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B.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C.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D. 怒则气上,恐则气下E. 风淫末疾,雨淫腹疾4、1522年《韩氏医通》里提出的“六法兼施”的内容包括望形色和( )A.问情状B.切脉理C.论病原D.治方术E.闻声音5、《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五、简答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六、论述题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完整word版《中国医学史》试题.docx

完整word版《中国医学史》试题.docx

《中国医学史》试题学号:姓名:座号:系别:年级:专业: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得分总分合计人:复核人:得分评卷人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A.御寒 B .防兽 C.熟食 D.冶炼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A.史 B .府 C.医士 D.医师3.《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是指A.最高的俸禄 B .完整的病例C.最好的医生D.最好的成绩4.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A.《山海经》 B .《内经》 C .《礼记》 D .《左传》5.《黄帝内经》共有A.18卷B.28卷C.9卷D.10卷6.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 是哪部著作的问世A.《五十二病方》B.《治百病方》 C.《黄帝内经》 D.《诸病源侯论》7.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 来自于A.阴阳学说B.儒家学说C.道教学说D.墨家学说8.“方书之祖”是指A.《伤寒杂病论》B.《五十二病方》C.《治百病方》 D.《神农本草经》9.《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 是按照A.所属脏腑B.所属经络C.所属系统D.所属病因10.我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最早的妇科医生是A.张仲景 B .秦越人 C.华佗 D.淳于意11.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A.《颅囟经》 B.《幼幼集》 C .《育婴秘诀》 D.《保婴撮要》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著作是A.《周易参同契》 B .《合丹法式》 C .《太清诸丹集要》 D .《抱朴子》13.唐代医学教育机构A.太医院 B.御药院 C .提举司 D.太医署14.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于A.晋唐 B .隋唐 C.金元 D.明清15.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是A .《刘涓子鬼遗方》B .《肘后救卒方》 C.《备急千金要方》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6.《刘涓子鬼遗方》有内治、外治处方A.130余个B.135余个C.140余个D.145余个17.《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A.陈藏器B.钱乙C.陈自明D.陈修园18.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总结的辨证方法是A.小儿五脏辨证方法B.小儿六腑辨证方法C.颅囟辨证方法D.指纹辨证方法19.《内外伤辩惑论》一书是哪位医家的代表著作A.李杲 B .朱震亨 C .钱乙 D.张元素20.“不为良相 , 当为良医” ,出自于A.苏东坡 B .范仲淹 C.沈括 D.陈修园21.《金匮要略方论》是由谁编辑整理的A.翰林学士王诛 B.王叔和 C.朱肱 D.成无己22.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解的医家是A.庞安时B.王叔和C.纪天锡 D.成无己23.正骨金镞科在哪个时代独立成科A.元代 B.宋代 C.清代 D.唐代24.骨科“六出臼, 四折骨”的归类,出自于医家A .窦默B .王执中C.危亦林D.何若愚25.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是A.针灸铜人的创制 B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于石上 C .绘制明堂图 D .绘制腧穴图26.具有完的解剖全、系分、部位分的著作是A.《洗冤集》B.《存真》C .《人腧穴灸》D.《欧希范五》27.《普方》收方A.61739首B.72328首C.58396首D.67139首28.余霖倡用A.三消表里分消B.清育阴C.石膏重治温病D.清去湿29.《傅青主女科》的作者是A.傅山 B .王肯堂 C.自明 D.吴之望30.《外科症治全生集》的作者是A.功 B .王德 C.高秉 D.培之31.“ 疱”之名首于A .《外科》 B.《外科理例》 C.《外科枢要》 D.《外科正宗 > 32.明清期的医学教育机构是A.太医署 B .太医院 C .国医 D .太医局33.被入太医院学的人称A.医生 B .医士 C.医丁 D .医学生34.明清期骨科断方面的重大步A.触摸辨断法B.局部血断法C.肢体功能断法D.立功能法35.“无外感内⋯⋯所者无非气血”是提出的A.王清任 B .复正 C.薛 D.景岳36.“医史研究会”是何人A.王吉民B.丁甘仁 C.邦D.37.近代中医院校生任病房住院医房制度最早施于A.北京中医院 B .隆中医院C.上海中医院D.广州中医院38.《中西通医五种》的作者是A.伯 B . C .唐宗海 D .朱沛文39.提出“同身寸取穴法" 的医家是A.王惟一 B .王中 C .滑寿D.材40.倡“衷中参西”A.樵 B . C .唐宗海D朱沛文得分卷人二、型:多(型明:在每小列出的五个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目要求的,出正确并在“答卡”的相位置涂黑。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券公司就本次增发编制的发行文件有关要点如下: 1利德公司近3年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
注:假定不考虑非经常性.. 2利德公司于2008年1月;在经过利德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同意并作出决定后;利德公司为信誉良好和业务往来密切的乙公司向
银行一次借款3亿元提供了担保.. 3利德公司于2006年6月将所属5000万元委托丙证券公司进行理财;直到2008年11月;丙证券公司才将该委托理财资金全额返还利德公司.. 4本次增发的发行价格拟按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确定..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利德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符合增发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2利德公司为乙公司提供担保的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3利德公司的委托理财事项是否构成本次增发的障碍并说明理由.. 4利德公司本次增发的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2、某家具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3月发生以下业务: 1以“以旧换新”方式向消费者销售自产沙发140套;每套零售价1.2万元;实际收取价款86万元;2销售自产沙发30套给本企业职工;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24万元; 3新设计生产整体办公家具5套作为利润向投资者分配;每套成本价2万元;市场上无同类家具销售价格; 4为某宾馆定做家具一批;合同中注明不含税销售额40万元;以分期收款方式结算货款;合同规定本月应收不含税货款12万元;月末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八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2、大方脉3、麻沸散4、伊尹5、广惠司6、南丁格尔奖7、太医局8、陈藏器9、温病10、涪翁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2、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

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4、伊尹: 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

5、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

6、南丁格尔奖:为纪念国际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世界最高护士奖。

7、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8、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9、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

10、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二、填空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4、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代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____》是继《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____,其代表著作为《____》和《____》。

1、麻沸散2、脏腑辨证说遣药制方论脾胃内伤论3、《脚气治法总要》4、五毒5、温病学派6、唐王焘观察小便7、《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8、徐用诚9、《医林改错》10、药王《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三、单项选择1、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a )A.海藻疗瘿B.泽泻久服不饥C.紫苏久服轻身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E.车前用全草2、下列各项中利用动物垂体激素的是(a)A. 用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B. 人工体外转胎术C.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的方法D. 外科缝合曲针E. 人工提炼纯白结晶乌头碱3、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 a)A. 甲骨文B.《山海经》C.《周礼》D.《尚书》E.《易经》4、解放前夕中国各地办起的中医药杂志已有(a )A.400多种B.100多种C. 200多种D .50多种E. 500多种5、在金元医家中,被李时珍誉为“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的医家是(b)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李杲E.朱震亨6、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学术思想的内容(a)A. 从寒凉立论B. 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C. 将五运六气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D. 善用汗、吐、下三法E. 主张“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7、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c )A.隋B.唐C.南北朝D.宋E.明清8、下列哪部书最早记载了天花病证(b )A.《诸病源候论》B.《肘后备急方》C.《外台秘要》D.《备急千金要方》E.以上均不是9、《本草述》的作者是(a )A.刘若金B.李时珍C.吴仪洛D.汪昂E.赵学敏10、属于咽喉科著作的医籍是(b )A.《银海精微》B.《重楼玉钥》C.《原机启微》D.《审视瑶函》四、多项选择1、反映我国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掌握240种以上药物的古籍是(cd )A.《诗经》B.《山海经》C.《神农本草经》D.《五十二病方》E.《治百病方2、近代成立的中医药学术团体有(abcd )A.上海医务总会B.全国中医学会C.全国医师联合会D.华夏医学会E.一体堂宅仁医会3、“六气致病说”包括哪些内容( ace)A.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B.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C.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D. 怒则气上,恐则气下E. 风淫末疾,雨淫腹疾4、1522年《韩氏医通》里提出的“六法兼施”的内容包括望形色和(abcde )A.问情状B.切脉理C.论病原D.治方术E.闻声音5、《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bd )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五、简答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元朝中曾任饮膳太医十余年的忽思慧又名和思辉,著有《饮膳正要》。

他总结了多年宫廷御膳的经验,又参考了诸家本草和方书中营养卫生知识,于1330年撰成《饮膳正要》。

全书的主旨在于“食补”,从本草中选出无毒副作用,可以久食的补药,与饮食配合,调和五味,供御膳用。

书中对日常食物如米谷、禽兽、菜果等性味、功用论述详细。

还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一般饮食卫生法则。

如夜晚不可多食,主张睡前刷牙,食后漱口等。

此外还论述了各种点心、菜肴的配制成分及烹调方法,食物中毒的防治法,妊娠妇女与乳母的饮食宜忌等。

是古代一部有价值的食谱。

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全体新论》一书,此外还先后编译了《西医略论》(1857年)、《内科新书》、《妇婴新说》(1858年)等书。

美国教会医生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编译了《内科全书》(1883年)、《病症名目》、《西药名目》(1899年)等20余种医书。

英国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年)也译有《化学卫生论》、《西药大成》、《内科理法》等。

英国德贞(Dudgeon)还译有《全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西医著作最早的是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

1851年他编译了体通考》、《西医举隅》、《英国官药方》等。

185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美华书馆”,出版了许多译成中文的医书。

从19世纪5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约有100余种外国人译著的西医书籍在我国流传。

传教士除翻译医书外,还编辑中外文医刊。

如1806年创办了《广州新报》(1884年改名为《西医新报》),1887年汉口圣教会主办了《盖文月刊》也介绍西医知识,1888年创办了《博医会报》等。

这些译著和期刊对传播西医知识起到了一定作用。

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王清任(1768~1831年),认识到要掌握好医学,首先要对人体脏器组织和功能有正确的了解,于是开始对解剖学细加研究。

通过长期观察,王清任绘制了人体内脏图形并以文字叙述脏器的生理结构,加上自已多年的临床经验,于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上、下卷。

书中正确第一次描述了膈肌。

他指出古人关于“肺有24孔”、“脾闻声则动”、“尿从粪中渗出”等解剖、生理学方面的错误,并加以纠正;他还明确肯定了脑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如描述了主动脉和静脉及其分支,气管两个分支插入两肺,总胆管及其开口,视神经等等。

当然他观察到的和书中描述的一些情况也存在错误,主要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科学水平及其工作条件恶劣等多方面制约,这些限制使他不可能达到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境界。

然而,历史的评价不应局限在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应重在他所表现出来的探索方向,因为这才能给我们以更深刻的多方面启迪。

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该书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治疗上,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强调补泻要同时调理,以善其后。

根据这些原则,创制了一些儿科专用方剂。

如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疗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异功散,以及治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等,皆有较好的疗效,为后世医家所常用。

对于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候及治法。

总之,该书颇有创见,因此对后世儿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我们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部的山岳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天然的屏障;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环抱着东部和东南部;蒙古高原雄踞北部。

这使我们的先民在早期难以与外界交往,所以古代文明才长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富有河流水源以及亚热带气候和平原地理,使我们很早就发展起了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

而这一切都对包括医药学在内的科技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医学之所以形成了以阴阳五行理论思想为骨架,以突出的自然倾向为理论技术特征,以强烈的直接实用取向为动力,以不可分析分割的整体认识为规范的学术体系,无一不以这种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为基础条件。

中医学的顺应自然,与天地日月相应相参的观念,调整气血的针刺疗法,利用自然竹板木片为骨科固定器材的技术,以及至今仍以自然物产为主的药物等等,都是中医特有的。

追溯其终极根源,只能从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去寻求答案。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支配人们创造出不同的物质文明,也同时支配人们创造了不同的精神文明和相应的文化产品。

六、论述题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

既用以说明普遍问题,也用以说明具体问题。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极为丰富的以阴阳论述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的内容。

如论阴阳的生理关系是:“阳化气,阴成形”,病理关系则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诊断的首要原则。

而“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是必须遵循的治疗大法。

至于说:“阳为气,阴为味”,则是对药理的最基本说明。

五行学说在《内经》中也有丰富的论述,把五行的性质与相互关系赋予五脏,从而用以说明五脏的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

同时也以五味归属五行,说明药物功能。

应该怎样评价阴阳五行学说呢?我们认为,既要承认其合理性,也要指出其局限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唯心及形而上学成分。

其合理性在于阴阳学说肯定了阴阳矛盾的普遍性,揭示了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了阴阳矛盾相互转化运动趋向,同时也认识到了事物间促进与制约(生与克)的普通联系。

其局限性在于,论述阴阳矛盾有普遍性时没区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论述阴阳对立统一时没认识到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论述阴阳矛盾转化时不了解转化的本质和过程;论述事物生克运动时缺少发展观内容,往往陷入循环论。

而其中人副天数,阳尊阴卑,五行单向生克则带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性,更应引起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