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考试题-附答案-8

合集下载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经济统计和职能有那些?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的种类。

9、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变量的种类。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10、什么是统计指标?指标有哪些特点?指标有那些主要分类?(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A、4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D、70在第四组,40在第二组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准应当用(B)A、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某商店在钉子男式皮鞋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皮鞋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A)A、众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5、已经4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4个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C)A、Me<30B、Me>30C、M0 <MeD、M0>Me7、以1949年ae为最初水平,2008年aA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C)A、57次方B、58次方C、59次方D、60次方8、某地2000—2006年各年中统计的产量如下该地区2001—2005年的年平均产量为(B)A、(23/2+23+24+25+25+26/2)/5=24。

3万件B、(23+24+25+25+26)/5=24。

6万件C、(23/2+24+25+25+26/2)/5=19。

7万件D、(23/2+23+24*25+25+26/2)/6=20。

25万件9、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已知从2000年至2005年间总得降低了4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C)A、40%/5=8%B、√40%=83.3%C、100%-√100%-40%=9.7%D、(100%-40%)/5=12%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A)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水平C、推算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11、某农贸市场猪肉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4%,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一辆机动车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20、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工资收入2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统计学期考试题(附答案)Word版

统计学期考试题(附答案)Word版

《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某企业计划要使报告期产品单位成本比基期降低5%,实际降低了10%,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200%B 5.0%C 105.0%D 104.8%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

A 销售员总数销售总额B 平均资金占用额利润总额 C该产品总产量某产品总成本 D 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3.重点调查的实施条件是( )。

A 被调查的单位总数相当多B 存在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C 调查结果能够用于推算总体数据D 被调查的现象总量在各总体单位之间的分布极其不均匀4.2004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和680元,则职工平均收入的代表性( )。

A 甲类较大 B 乙类较大C 两类相同D 在两类之间缺乏可比性5.其它条件相同时,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样本量必须增加( )。

书P154 A 1半 B 1倍 C 3倍 D 4倍6、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

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样本量为30 B 总体合格率的点估计值是85% C 总体合格率是一个未知参数 D 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7、要反映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整体水平,总体是( )。

A 我国所有上市公司 B 我国每一家上市公司 C 我国上市公司总数 D 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8、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62%,社会劳动者增长2.78%,则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 ) A 12.84% B 18.40% C 12.49% D 17.79%9.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标准差为9,要检验假设H 0:0X X =、H 1:0X X <,若样本容量为n ,则给定显著性水平 时,原假设的拒绝域为( )。

A (Z ,+∞)B (-∞,-Z )C (-∞,-t /2(n-1))D (-∞,-t (n-1))10.进行单侧检验时,利用P 值进行判断,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

大学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831

大学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831

大学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81.[单选题][]在变量数列中,频率是指:A)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B)各组的比率相互之比C)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D)各组的单位数答案:C解析:2.[单选题]在用标准正态分布进行置信区间估计时,临界值1.645、1.96、2.58所对应的置信水平分别是()。

A)99%、95%、90%B)85%、90%、95%C)90%、95%、99%D)95%、90%、85%答案:C解析:3.[单选题]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

A)统计整理B)统计设计C)统计调查D)统计分析答案:A解析:4.[单选题]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答案:D解析:5.[单选题]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D)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6.[单选题]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B)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C)调查方法、汇总方法、分析方法D)调查方法、整理方法、预测方法答案:B解析:7.[单选题]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A)代表值B)常见值C)典型值D)实际值答案:B解析:8.[单选题]某市工业企业201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6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答案:B解析:9.[单选题]某市预测今年副食品销售额,根据历史资料可以计算出副食品销售额同人均月生活费收入、粮食人均消费量、人均月生活费支出和蔬菜年平均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 -0.916,0.908 和0.89。

采用一元直线回归预测法时,自变量应选( )A)人均月生活费收入B)粮食人均消费量C)人均月生活费支出D)蔬菜年平均价格答案:B解析:10.[单选题]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同,但标准差相等,则A)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B)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C)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11.[单选题][]甲乙两企业平均日产量及方差资料如下:企业名称 平均日产量(件) 日产量方差甲3684 640乙 4236 640则标准差系数是:A)甲企业大B)乙企业大C)两企业一样大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12.[单选题][]某银行的资本金1997年是1992年的185%,2000年是1997年的160%,则计算该银行资本金8年间的年平均增减速度的算式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考试题 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直方图和折线图
B.直方图和茎叶图
C.茎叶图和箱线图
D.茎叶图和雷达图
2. 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A.异众比率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3. 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4.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分性
5.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可能包含也可能不
包含总体均值
6. 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A.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

C.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7. 在回归模型中,反映的是()。

A. 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
B. 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
C. 除和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的影响
D. 由于和的线性关系对的影响
8.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
B.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
C. 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D. 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
9. 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
最终则以K为增长极限。

描述该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趋势直线
B.指数曲线
C.修正指数曲线
D. Gompertz曲线
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B. 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
分性
9. 拉氏指数方法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

A.用基期的变量值加权
B.用报告期的变量值加权
C.用固定某一时期的变量值加权
D.选择有代表性时期的变量值加权
10. 根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25%,二季度70%,三季度100%,四季度105%。

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B. 一季度 B.二季度
C.三季度
D.
四季度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解释95%的置信区间。

2. 简述风险型决策的准则。

3. 简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4. 在回归模型
中,对的假定有哪
均降价幅度是多少?由于降价而减少的销售额是多少?
(3)以降价前的价格为权数,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增长幅度是多少?由于销售量增长而增加的销售额是多少?
(4)说明你在分析上述问题时采用的是什么统计方法?采用该方法的理由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