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0到1岁 [2017年1岁育儿知识]
育儿知识0到1岁

育儿知识0到1岁育儿知识:0到1岁在一个宝宝的生命中,第一年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这一年内,宝宝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从对世界的陌生到逐渐对其感到熟悉。
在这一岁月中,父母的关怀、注意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0到1岁宝宝育儿知识的指导,帮助父母们更好地陪伴和照顾自己的宝宝。
0到3个月的宝宝0到3个月的宝宝是非常娇弱的,他们对世界的了解主要通过感官来建立。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和刺激的环境,促进宝宝的健康发展:1. 进行日常身体接触:在每天的护理过程中,给宝宝提供足够的身体接触,例如抚摸、拥抱和亲吻。
这不仅有助于建立父母与宝宝之间的纽带,还能促进宝宝的神经发育和情感健康。
2. 提供足够的睡眠:宝宝在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睡眠,这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创造一个安静、黑暗和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3. 与宝宝进行互动:尽可能多地与宝宝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例如与宝宝眼神接触,模仿宝宝的表情和声音等。
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交和认知发展。
4. 给予足够的运动:在宝宝的肌肉和神经发育过程中,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适当地给宝宝提供一些可移动的玩具,并在他们的发育能力范围内进行一些适合的游戏和活动。
3到6个月的宝宝3到6个月的宝宝开始更加主动地探索他们的世界。
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更感兴趣,对声音和移动的反应也更加敏感。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宝宝的发展:1. 与宝宝进行互动游戏:通过嬉戏、笑脸和声音等方式,与宝宝进行互动游戏。
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增进宝宝的注意力、情感以及语言发展。
2. 提供发展玩具:给宝宝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如手持玩具、婴儿音乐盒等。
这些玩具可以刺激宝宝的感官,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运动发展。
3. 引导宝宝进行翻身:在这个时期,宝宝开始试图翻身,这对于他们的肌肉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适当地引导宝宝尝试翻身,并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宝宝0到1岁育儿知识

宝宝0到1岁育儿知识宝宝从出生到 1 岁,是成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既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也伴随着挑战和困惑。
在这个关键时期,了解正确的育儿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宝宝 0 到 1岁的育儿要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新生儿护理(0-1 个月)1、喂养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天,妈妈的初乳是最珍贵的食物,富含抗体和营养物质,应尽量让宝宝吸吮。
如果是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即可,宝宝饿了就喂。
如果是配方奶喂养,要注意按照说明冲调,避免过浓或过稀。
2、睡眠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很长,大约 16 20 个小时。
宝宝睡觉时,要为其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
可以使用柔软的床垫和舒适的被褥,但要注意不要给宝宝盖得太多,以免过热导致捂热综合征。
3、脐带护理宝宝的脐带残端一般会在出生后 1 2 周自然脱落。
在这期间,要保持脐带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每天用碘伏消毒2 3 次,避免沾水和感染。
4、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要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洗澡后及时擦干,涂抹适量的婴儿润肤霜。
如果宝宝出现尿布疹,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爽,并涂抹护臀霜。
二、1 3 个月宝宝的护理1、喂养随着宝宝的成长,母乳喂养的妈妈可能会逐渐形成规律的喂养时间,一般每2 3 小时喂一次。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次的奶量会逐渐增加。
2、睡眠这个阶段的宝宝睡眠时间仍然较长,但白天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
可以逐渐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白天少睡、晚上多睡,睡前保持安静的环境等。
3、亲子互动宝宝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兴趣,可以多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说话、唱歌,还可以让宝宝看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促进宝宝的视觉和听觉发育。
4、抬头训练2 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开始进行抬头训练,让宝宝趴在床上,用玩具或声音吸引宝宝抬头,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三、4 6 个月宝宝的护理1、辅食添加一般来说,宝宝 4 6 个月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育儿知识0到1岁

育儿知识0到1岁育儿是每个家长都面临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0到1岁这段时间。
这是宝宝最需要父母关注和照料的阶段,也是培养孩子基本能力和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为大家介绍0到1岁宝宝的育儿知识。
1. 新生儿的喂养:新生儿的喂养是育儿的重中之重。
新生儿天然有着较小的胃容量,因此需经常喂养,一般每2至4小时喂一次。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母乳中富含抗体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
如有必要,也可选择配方奶粉喂养。
2. 新生儿的睡眠: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一般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6小时。
为了确保宝宝的安全,应将其放置在平坦、柔软的床上,不建议与父母同床共寝。
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
3. 新生儿的沐浴:宝宝刚出生时,皮肤非常娇嫩,特别需要父母细心呵护。
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刺激到宝宝的皮肤。
同时使用温和的婴儿肥皂和洗发露,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分的产品。
4. 宝宝的体格发育:0到1岁的宝宝会经历许多身体发育的里程碑,如头部能够自由控制、翻身、爬行、坐立、站立等。
为了促进宝宝的体格发育,可以借助适当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宝宝进行各种运动。
5. 宝宝的认知发展:0到1岁的宝宝开始逐渐认识周围的世界,通过观察和互动来认知事物。
父母可通过与宝宝的亲密接触、轻柔的语言互动、阅读绘本等方式促进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
6. 宝宝的社交能力:尽早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安排宝宝与其他同龄宝宝接触,参加亲子活动等,以促进宝宝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
7. 维护宝宝的健康:0到1岁的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受感染。
父母应注意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接触病菌。
同时,要按时带宝宝接种疫苗,加强宝宝的免疫力。
8. 父母的情感陪伴:在宝宝0到1岁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情感陪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时与宝宝进行亲密的肢体接触、表达爱意、给予安全感,有助于宝宝情感发展和身心健康。
0-1岁育儿知识优秀7篇

0-1岁育儿知识优秀7篇-1岁育儿知识篇一如何给宝宝洗澡给宝宝洗澡首先要注意,一定要轻柔,宝宝的皮肤是很嫩的。
尤其是在冬天一定要先准备好用品,换洗衣物等。
轻轻的脱掉宝宝的衣服,用浴巾把宝宝裹起来,左手和你的身子夹住宝宝,左手托起宝宝的头,用半湿的小毛巾擦拭宝宝的脸、头等。
这里为什么能用太湿的毛巾,以防水进入宝宝的耳朵。
如果是刚出生的婴儿,脐带未脱落的,就只能用湿毛巾擦拭身子,脐带脱落后的就可以把宝宝放入浴盆中,左手扶住头,右手从上到下的洗宝宝的身子。
特别注意的是皮肤褶皱处一定要洗干净。
手法一定要轻柔敏捷,快速洗起来穿好可爱的小衣服,以防感冒。
如何了解宝宝是否生病了这个是大家都急切想知道的,因为宝宝还小不会说话,生病了我们不知道是很恼火的。
这里我们有几个小现象可以来看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
(1)如果是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通过宝宝的体重来看,因为前六个月宝宝的体重是会增加的很快的,如果宝宝的体重不增加或者甚至减轻了,就有可能是生病了;(2)哭闹,这个使宝宝表达不适的最直接的方式;(3)食欲不振,这也是一种感冒的表现哦,宝宝正常是很能吃的,突然吃不下就有可能是生病的症状;(4)大便异常,宝宝吃奶期间的大便应该比较稀,且至少一天一次;(5)精神萎靡不振,正常健康宝宝爱笑爱闹,两眼炯炯有神,生病的宝宝两眼空洞无神。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宝宝晚上不睡觉这也是现在很多宝宝常见问题,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白天晚上都不怎么睡觉,二是白天睡觉,晚上不睡。
第二种是最让人头疼的,晚上嚎啕大哭,白天呼呼大睡。
但是这种也好解决,白天就不让他睡觉,睡就把他弄醒,白天累了,晚上自然就睡了。
第一种的话可能是没吃饱,也可能是缺钙,多喂点奶,吃饱点看他睡不睡,如果是缺钙的话就去问问医生,看医生怎么说。
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篇二第一次体检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
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体检项目:1、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宝宝皮肤颜色红润为正常。
育儿知识0-1岁

育儿知识0-1岁育儿知识0-1岁每一位宝宝出生时,都会紧紧攥住自己的小拳头。
对于这么细小的方面,很多的爸爸妈妈是完全不会注意到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育儿知识0-1岁,希望大家喜欢!育儿知识0-1岁篇1爸爸妈妈要在第一时间打开宝宝的小拳头一、为什么要及时打开宝宝的小拳头手的动作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婴儿心理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说,手的动作对于孩子心理发展起了前提的作用。
手指分开后,宝宝有了能够动的感觉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物品,这样能够让宝宝可以主动地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使知觉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育。
事实上,通过宝宝的手和环境当中的各种事物的互动以后,婴儿和环境产生了互动,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宝建立自己和环境互动的概念,这种互动的经验对婴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能够影响宝宝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二、打开宝宝小拳头后妈妈如何做1、日常生活中的舒展活动生活中,爸爸妈妈要有意识的帮助宝宝把紧握的双拳给打开,这样能够让宝宝有舒展手指的轻松感觉,让宝宝觉得身心很愉悦。
洗澡的时候别忘洗宝宝的小手。
把手指尖轻轻伸进宝宝的手掌里,然后认真清理宝宝的小手指,同时也可以一边清洗一边按摩;喂奶的时候把宝宝搂在怀里,在宝宝喝奶的时候,可以握住宝宝的小手,轻轻地摸一摸,然后也可以轻轻地拿着宝宝的手来摇晃一下;轻轻抚摸、张开宝宝的拳头,或者让宝宝的'小手能够摸到妈妈身体的部位,让宝宝学会感受;不停地和宝宝说说话。
吸吮妈妈的乳汁、感觉妈妈肌肤的温暖,宝宝会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的。
2、给宝宝的手指做按摩宝宝在吃完饭很开心的时候,可给宝宝的小手做按摩,妈妈温暖的手能够刺激宝宝的触觉神经,让宝宝身心放松,自然而然就会把小拳头舒展了。
拿起宝宝的手掌,轻轻掰开拇指,然后把宝宝的整个拳头都打开,接着再合拢,整个过程轻松愉快。
握住宝宝的手指,轻轻地一根一根打开,再一根一根合拢,速度慢一点,鼓励宝宝频频“出拳”,让宝宝学会拿些东西、3、把玩具放入宝宝的手掌其实宝宝小拳头暗藏大智慧,可以给宝宝一个玩具拿,妈妈拿住宝宝的小手,然后一起来探索这个玩具的奥妙。
0至1岁育儿知识3篇

0至1岁育儿知识3篇0至1岁育儿知识1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粪、乳汁)和感染性肺炎(宫内感染和出生后感染)。
新生儿得肺炎不像婴幼儿肺炎有明显的咳嗽及呼吸困难,尤其早产儿得肺炎后很少有咳嗽,除了气急、萎靡、少哭、拒哺之外,还有口吐白色泡沫,口周三角发青、及点头呼吸。
两招判断是否患了肺炎:1数呼吸:根据世界卫生制定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规划(ARI)方案所定:当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次,可视为呼吸增快;如果数两个1分钟均大于(或等于)60次可确定此患儿呼吸增快;2观察胸凹陷: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吸气时可见到胸壁下端明显向内凹陷。
称之为胸凹陷。
是由于患肺炎时,孩子需要比时更用力吸气,才可完成气体交换所致。
宝宝既有呼吸增快又有明显胸凹陷,就可诊断为重度肺炎,必须住院治疗。
国际上介绍最简单的方法是数呼吸的次数,当新生儿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时就有可能得了肺炎(也可能比肺炎还严重),应马上送医院诊治。
胎粪吸入性肺炎与宫内感染性肺炎比一般肺炎更严重,治疗更棘手。
凡新生儿肺炎均需住院治疗。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1、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要注意经常变换,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2、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
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可以的话,放置加湿器也好。
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3、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还可以买袋装的葡萄糖粉冲水给他喝。
(葡萄糖是治疗低血糖时用的,不能喝太多,要在医生指导下喝,原则上多大都不应该喝葡萄糖水,最好给宝宝喝白开水,但当小儿在患病、拒食时,体质极度衰弱,为保证小儿基础代谢热量的需要,短时喂以葡萄糖,是可取的,有时静脉输给葡萄糖,就是这个道理。
0-1岁宝宝育儿知识大全

养育01.宝宝喜欢咬下嘴唇怎么办?宝宝咬自己的嘴屠的行为,有可能是宝宝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宝宝发出的这种身体信号说明她非常需要安全感。
所以,父母首先需要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1)父母看见宝宝在咬嘴唇时,尽可能用积极的方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淡化处理,这个年龄阶段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转移,父母可以积极地利用宝宝的特点来帮助宝宝如:“宝贝,我们来藏猫猫!“或者“宝贝,请你把手套递给我!”等等。
让宝宝的注意力从自己的嘴唇转移到外界的事物上,2)增加宝宝咬食物的机会,这一年龄阶段的宝宝一般都长牙了,父母可以给宝宝咬一些偏硬的食物,如:馒头、包子、水果、蔬菜、饼干等等,以满足宝宝用牙齿的愿望。
3)父母也要积极地给宝宝做正确的示范,让宝宝从小就懂得牙齿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宝宝明白牙齿不是用来咬嘴唇的02.宝宝1岁还没有长牙怎么办?除先天牙胚因素外,出牙与钙有一定的关系。
牙齿和骨骼一样含有丰富的钙。
宝宝出牙晚,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容易溶解的有机钙,此外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若宝宝1岁多还未长出乳牙,家长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03.宝宝几个月开始出牙,长牙的顺序是什么?大多数宝宝在5到第10个月期间长出第一颗乳牙。
宝宝的20个乳牙的诞生是有顺序的,虽然不一定一成不变,但是可以作为参照的依据。
1)下颌中切牙一2)上颌中切牙-3)上颌侧切牙一4)下颌侧切牙-5)下颌第一乳磨牙一6)上颌第一乳磨牙一7)下颌乳尖牙一8)上领乳尖牙一-9)下颌第二乳磨牙一10)上颌第二乳磨牙。
04.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添加的方法是什么?大多数宝宝在第4个月到第8个月之间添加辅食。
给宝宝第一次吃辅食时让小嘴巴首先感受一下勺子及食物陌生的味道,要连续好几天给宝宝吃少量同样的半流质食物,看看宝宝的反应如何,是否适应这种食物?如果宝宝拒绝勺子和食物时,表明宝宝不愿意:如果宝宝感到肚子胀或者腹泻,就再等几天,等宝宝的适应期过后,就可以一种半流质食物为主食,其他食物为辅食搅拌在一起给宝宝吃,半流质食物由以下4种营养品组成:种营养品组成: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大米、土豆、玉米、小麦、等)水果包含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C.(香蕉、)苹果泥橙汁等)蔬菜(胡萝卜、西葫芦等不容易引起“肠胃胀气”的蔬菜提供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蛋白质.肉和鸡蛋含有铁元素、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2.比较合适的是一周吃一到两次牛肉、鸡肉、猪肉或猪肝、每周吃一个鸡蛋黄.05.宝宝什么时候断奶比较适合?一般来说,婴儿在8、9个月时开始断奶比较合适,这时婴儿已能适应一些食物,也长出了几颗牙,开始有了咀嚼能力,胃肠道消化功能也逐渐增强,为断奶准备了条件。
0-1岁宝宝育儿知识

0—1岁宝宝育儿知识:0—1岁宝宝智力发展第一次:所有的感官都开始工作。
婴儿在第5周左右出现迅速的器官成熟过程。
变化最明显的是婴儿在哭的时候第一次流泪。
他也更多地以微笑表示高兴,更经常地进行观察和聆听,对气味和动静会作出更明显的反应。
婴儿对环境的兴趣变得大多了。
第二次:世界是由具体的物质组成的。
婴儿在第8周左右就会发现,周围环境是不统一的,而且是由活动的具体东西组成的(例如自己的手)。
这些新印象起初会引起孩子恐惧,但同母亲接触最有助于消除这种恐惧感。
第三次:发现动作。
婴儿在第12周左右会认识活动的过程,他自己的动作也不那么死板了,而且受到了控制。
他会发出尖叫,格格地笑,兴奋地牙牙学语。
第四次:抓住一切。
到第19周时,婴儿会抓东西,会转动和翻动东西,会注视物体的活动过程。
这时他对一切都要研究——用手摸或者干脆往嘴里放。
第五次:研究一切事物之间的关联。
在第26周左右,婴儿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按按钮同音乐之间的关系。
他已懂得,东西可以在里面,也可以在外面,可以在近处,也可以在远处。
最喜欢的游戏是把东西拿进拿出,把什么都搞得乱七八糟。
第六次:许多东西都很相似。
婴儿在第37周时开始对东西和经历进行分类,从而开始像成人那样思维。
例如,狗是“汪汪”叫,不论大小,不论白色褐色。
0—1岁宝宝育儿知识:0—1岁宝宝早期教育5个月的宝宝应该玩什么样的玩具玩具应该足够大,防止宝宝把玩具塞进喉咙、鼻子、耳朵里。
不应该太坚硬,防止宝宝伤害自己。
玩具的颜色要鲜艳,图案要简单,因为5个月大的宝宝视觉还不发达,只能识别鲜艳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
当宝宝用手捏或用脚踢玩具时,玩具最好能发出声响,例如一捏就会“汪汪”叫,还会说几句简单话的小狗,一踢就会发出音乐的塑料钢琴等,这些玩具可以训练宝宝手、脚的动作,眼、手(脚)协调的能力,还能使他们逐步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手一捏小狗就会叫)。
绒毛玩具也是不错的选择。
3宝宝9个多月还不会爬,怎么办??爬行与走路和其他技能一样,是需要学习和联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岁的宝宝已会站立,能倚靠着沙发或童床栏杆慢慢行走,迈开脚步要学走路,有的时候甚至不用扶持也能走几步,小手喜欢抠洞穴,会用手指向他感兴趣的东西;以下是整理的2017年1岁育儿知识的相关资料,各位家长们抓紧看看吧。
2017年1岁育儿知识一
帮助腿部发育,促进宝宝走路
孩子在一岁到三岁的阶段发育最快,你会发现孩子每天都会变得不一样。
很多的爸爸妈妈会觉得非常神奇,可能之前孩子还只会爬行,在过了几个月以后已经能够蹒跚学步了。
也可能你有一天会突然发现孩子可以自己用手抓起奶瓶喝奶了,孩子行走能力和手部抓举能力每时每刻都是在变化的。
正是有了这些变化才能够证明你的孩子正在快乐和健康的成长。
孩子的行走过程
孩子在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一开始要明白的就是怎么样让自己站起来。
当孩子的腿部肌肉发育达到一定程度,孩子的重量就能够被腿部支撑起来。
孩子一开始可能要扶着东西才能够学会站立,接着就会逐渐开始走路了。
当孩子可以自己行走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先试着脚尖行走接着才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一段时间以后,孩子还会向你展示向后退和平行移动的表演,这时候就代表宝宝已经完全学会走路了。
在孩子掌握了走路这一项技能,并且会跳了以后,可以让孩子学习
骑儿童三轮车,能够慢慢帮助孩子发育腿部肌肉。
锻炼孩子的平衡力
两岁的孩子其实已经可以自由行走了,不过平衡感还不是非常好。
用一只脚站立对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的,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玩游戏,让孩子知道怎么单脚站立。
比方说跳房子游戏,跳房子游戏能够让孩子学会跳跃还有单腿着地的能力。
每个格子间最好是能够画的近一些,这样比较轻松。
一开始一定要简单一些,不然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和兴趣,没有积极性。
在孩子能够轻松掌握以后再提高难度。
另外一个锻炼孩子平衡力的方法是练瑜伽,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好的。
孩子的手部发育
除了腿部发育,孩子的手部肌肉和力量也在发育。
孩子的手部力量也是在不停地发育的,孩子从自己翻书到拧瓶盖,这都是孩子手部力量的发育成果。
孩子的手指也在逐渐变得更加灵活。
2017年1岁育儿知识二
每年3-5月宝宝身高黄金期,可增长5厘米
爸爸妈妈要知道的是在每年的3-5月,宝宝的生长速度会非常快,有研究表
明,人类的身高只有60%是来自爸爸妈妈的基因,另外的40%取决于出生以后的锻炼、饮食和营养。
韩国的相关专家在十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让每个孩子在这段时间里面长高5厘米”,通常情况下,爸爸妈妈在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婴幼儿发育的相关知识,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到快速生长期,什么是“生长板”等等,同时,新妈妈在离开医院之前都会有一本婴儿手册,手册是由韩国营养科、骨科、运动医学科及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专家共同编写的,能够帮助妈妈让孩子更好地发育,更健康地成长,现在我把这本小册子里面的精华内容整理如下,希望爸爸妈妈能好好看看,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够一起长高5厘米
10点前入睡,夜里不要喂奶
儿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是非常强烈的,入睡后1—4小时内达到高峰,所以对发育中的孩子来说,最好是能够保证在晚上10点前上床。
因为晚上给孩子喂奶的时候会打扰孩子的睡眠,所以在孩子出生后的4个月起、最晚到8个月,在晚上最好就不要给孩子哺乳了。
同时,如果宝宝每天入睡与起床的时间差不多的话,将有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睡眠周期,生长激素会分泌地更多。
从小养成正确姿势
相关领域的教授说明,如果儿童坐下来和走路的姿势不正确,对于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可能会让骨骼生长异常。
生长板(医学上称之为骨骺)主
要存在于儿童骨骼的末端,孩子如果想长高的话都靠它了。
在孩子长高的这个阶段里面,生长板呈“开放”状态,但是时间长了以后,生长板先后闭合,孩子就会停止长高。
为了防止不当的姿势影响到生长板,妈妈一定要好好关注孩子走路的姿势以及坐立的姿势,如果发现孩子哪里不对的话要及时让他改正。
尽可能地坐椅子
如果孩子总是蹲着玩玩具的话,会造成腿部血液循环不畅、骨骼向外弯曲,如果觉得自己不舒服了,就要换一个双腿伸直的坐姿。
不过,对孩子来说,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坐在椅子上,同时让后背靠紧椅子背,保持这样的坐姿才能够让脊柱保持挺直。
避免穿过紧的衣服及袜子
孩子年纪还小,如果衣服穿得太紧会对血液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紧紧箍住脚踝、穿起来非常费劲的袜子,对于孩子脚部的血液循环影响是非常大的,也会影响孩子长高的速度。
没事爬爬小坡
在住家附近找一条20—30米长,坡度为15度左右的坡道,每天都可以去走一走。
上坡时,最好让宝宝全身放松慢慢地行进,下坡的时候可以按照宝宝的
能力稍微小跑一下。
总是带着孩子做些运动,对刺激生长板有很大的帮助。
指压经穴法刺激生长点
刺激骨骼之间的软骨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刺激这些部位,能够让骨骼的营养成分的运输更加活跃,帮助孩子长高。
每天笑每天长
孩子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也是不一样的。
心情好的时候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要比不高兴时多出10%左右。
所以爸爸妈妈最好是能够让孩子感到身心愉快,这样有利于孩子长高。
2017年1岁育儿知识三
声音对于宝宝的平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胎儿在五六个月的时候,便具备感知声音讯号的能力了。
通过声音的感知,提升肌张力(尤其是核心肌肉)、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柔韧度。
而这些核心肌肉的作用是控制人体的姿势与保持身体平衡。
于是,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一个人的姿势就能对他的能量状态以及学习能力加以了解。
甚至,可以通过观察情绪抑郁的患者的姿势,例如弓着背、拖着身体走路等状态,而了解到他们内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