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合集下载

夸张修辞

夸张修辞

夸张
1、夸张定义: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2、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1)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2)巴掌大的地方还开宴会?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1)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2)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3、夸张的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4、语文乐园例子分析:
(1)通过夸张,更加突出人物性格,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通过夸张,使人联想到漫天大雪,烘托出寒冷的气氛。

(3)通过夸张,更加突出了景点的险峻,陡峭,引起读者共鸣。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二、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三、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五、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六、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七、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12、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

(2)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3)说明。

(4)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 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抒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修辞手法夸张的表达

修辞手法夸张的表达

修辞手法夸张的表达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其中,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大或放大事物的特征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探讨夸张的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其对阅读体验的影响。

一、夸张手法的定义和分类夸张手法指的是通过夸大或放大事物的特征、状况或情感,以达到强调、渲染或夸张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也可以通过想象力和联想来实现。

夸张手法分为以下几类:1. 修饰夸张:即对事物进行夸大修饰,例如:“大海的宽阔无边,高山的峻峭挺拔”,使读者心生敬畏和震撼。

2. 感情夸张:通过夸大表达情感,例如:“我的心痛得像被千把刀子割开”,以此来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深刻。

3. 情节夸张:在叙述情节时,通过夸大或渲染事件的发展,增加戏剧性和张力。

例如:“我这一摔,整个大厅都震动了起来。

”二、夸张手法的应用夸张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有效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哲理作品中的夸张表达夸张手法在哲理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思想。

例如:“时间是一把无情的镰刀,割下了青春的美丽花蕾。

”这句话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了时间对青春的无情剥夺,引发读者对光阴脚步的思考。

2. 幽默作品中的夸张表达夸张手法也常用于幽默作品中,用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例如:“我今天好困,闭上眼睛只一睁开,已经睡了一整天。

”这种夸张的描述,让人不禁发笑,增添了幽默的效果。

3. 讽刺作品中的夸张表达夸张手法在讽刺作品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夸大对事物的描述,达到讽刺的目的。

例如:“他嘴巴像海绵,吸收别人的智慧和言论,然后自以为是地吐出来。

”通过夸张的表达,讽刺了那些口若悬河、自以为是的人。

三、夸张手法的影响夸张手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可以提升阅读体验。

1. 强化表达效果夸张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夸大表达,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她笑得花枝乱颤,把整个屋子都变得明亮起来。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语文中的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等。

其含义及作用列举如下:(1)夸张。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作用: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2)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3)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4)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强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5)反问。

又称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比喻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2、夸张作用: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3、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如何正确运用修辞夸张和引用等修辞手法

如何正确运用修辞夸张和引用等修辞手法

如何正确运用修辞夸张和引用等修辞手法一、修辞夸张1.1 夸张的定义: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2 夸张的类型:1.2.1 普通夸张:对事物的程度、数量、性质等方面进行夸大。

1.2.2 特殊夸张:通过对时间、空间、顺序等方面的改变进行夸张。

1.3 夸张的作用:1.3.1 突出事物的某种特点,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印象。

1.3.2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

1.3.3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1.4 夸张的正确运用:1.4.1 夸张要合情合理,不能过分夸大或缩小,以免失去真实感。

1.4.2 夸张要与文章的主题相一致,有助于表达作者的观点。

1.4.3 夸张要富有创意,避免陈词滥调。

2.1 引用的定义:引用是指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名人名言、诗句、典故、文献等来证明观点、增强说服力的修辞手法。

2.2 引用的类型:2.2.1 直接引用:直接引用原文,不变更原意。

2.2.2 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原文,稍作改动。

2.2.3 自由引用:不严格遵循原文,根据需要进行改写。

2.3 引用的作用:2.3.1 增强说服力,提高文章的权威性。

2.3.2 丰富文章内容,展示作者的博学多才。

2.3.3 激发读者的思考,提高阅读兴趣。

2.4 引用的正确运用:2.4.1 确保引用的内容真实可靠,避免虚假引用。

2.4.2 引用的内容要与文章主题相关,有助于表达作者的观点。

2.4.3 注意引用的格式,遵循学术规范。

2.4.4 避免过度引用,以免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三、正确运用修辞夸张和引用等修辞手法的注意事项3.1 遵循写作规范,确保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顺。

3.2 适度运用修辞手法,避免过度修饰,以免影响文章的真实性。

3.3 注重修辞手法的创新,避免陈词滥调,提高文章的阅读价值。

3.4 保持文章的逻辑性,确保修辞手法与文章主题紧密相连。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希望能对您正确运用修辞夸张和引用等修辞手法有所帮助。

修辞手法之夸张通过夸张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之夸张通过夸张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之夸张通过夸张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修辞手法之夸张:通过夸张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作家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并增强表达的效果。

夸张手法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表现或语言的方式来渲染和加强表达效果。

本文将以夸张手法为主题,探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作用。

一、夸张的定义与分类夸张,指的是对某一事物、现象或情感进行程度上的夸大,以达到渲染、强调或夸示的目的。

具体而言,夸张可以通过放大、扩大、增加或减少等方式进行。

根据夸张对象的不同,夸张可以分为物象夸张、言语夸张和情感夸张等几种类型。

物象夸张主要是对物体、现象、场景等进行夸大表达。

例如,在描写一朵鲜花时,作家可以通过夸张手法来放大其芬芳的味道,使之更加真实而鲜明。

言语夸张则是对语言、言辞或文字的表现形式进行夸大。

比如,在描写人物特点时,作家可以使用夸张的修辞表达方式,如形容一个人的身高是“高得触摸天空”,从而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情感夸张是通过抒发情感或描述情节来夸大感觉。

比如,在描写悲伤时,作家可以通过夸张的表达方式,将悲伤的情感制造得更加强烈,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二、夸张手法的应用实例夸张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以几个实例来说明夸张手法的应用及其作用。

实例一:《红楼梦》中的宴席描写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夸张手法巧妙地描写了贾府的宴席,使之显得非常盛大和富丽堂皇。

例如,表现丰盛的食物时,他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美食描绘得令人垂涎欲滴,胜似天上仙食;同时,在宴席场景的描写中,曹雪芹通过夸张手法,将人物的华服和歌舞表演的热闹场景渲染得更加激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宴席之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热闹和喧嚣。

实例二:《西游记》中的人物描写在《西游记》中,各种各样的夸张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孙悟空是一个被广大读者熟知的夸张形象。

他的身手即便是在神仙中也是罕见的,能够筋斗云遨游于天际,手持金箍棒力大无穷。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那幺,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什幺作用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 夸张的作用是什幺1、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2、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3、有的夸张可以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使语言更为雄辩。

如有一句西方格言说:“如果胡须长就等于博学,那幺山羊便是博士了。

”把错误的道理即谬论,夸张到荒谬的程度,谬论自然被击败,真理也在夸张的语言中不言而喻了。

1 夸张有哪些类型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
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
缩小了一半。

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