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上《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三)PPT课件之二
青岛版一年级(五四制)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全册优质课件
海底世界——数数
·
练习设计
先观察,再数一数教室里面东西 的个数。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 1~5的认识(信息窗1)
有几枚?
图中的坦克、机器人、小汽车、飞机可以逐一点击数数。
1
2
3
4
5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 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多年,人们叫得 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 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现在,阿拉伯数字已 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找一找: 街上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说一说: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数字? 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意义呢?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议一议: 通过前面的描述,你有什么感受?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1 4
2 5
3
2
3
4
5
你数1,我写1,1像铅笔把字写。 你数2,我写2,2像小鸭水中游。 你数3,我写3,3像耳朵口朝左。 你数4,我写4,4像红旗迎风飘。 你数5,我写5,5像秤钩来买菜。
1.数一数,连一连。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9 7 9 3 7 3
9 6 9 2 8 4
9 5 9 1
1 0
10 9
10 8
10 7 4 6 10 3 6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多比少的应用题)》青岛版PPT课件

B.4朵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 用减法计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A.8米
B.6米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答案:B.4朵
小朋友做纸花。 小明做9朵,小红做了12朵, 小明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红?
12-9=3(朵) 3+1=4(朵)
A.3朵
(2)西瓜比桃子少多少个?
□14 ○- □9 =□5 (个)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比 多比少 的应用 题)》 青岛版P PT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非表格)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平度市同和小学张永梅【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数5以内的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会写1~5各数。
)信息窗2:老鹰抓小鸡(数6~10各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信息窗3:拔河比赛(认识“>”、“<”、“=”的含义,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信息窗4:快乐课堂(认识“0”,了解其意义,会写“0”。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信息窗1:帮妈妈整理衣服(借助生活中的经验,重点学习按指定标准分类。
)信息窗2:帮妈妈放衣服(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的比较。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1:来到花果山(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
)信息窗2:野餐(学习和是7~10的加法,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0的加法。
)信息窗3:游水帘洞(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被减数是2~6的减法。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学习关于0的减法,学习被减数是7~10的减法。
)信息窗5:小猴跳水(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信息窗:谁的手儿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信息窗1:迎接海鸥(数数、写数、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
)信息窗2: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1:猜一猜(击掌游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反正。
)信息窗2:小小摄影家(借助汽车图辨认从上面、侧面看物体,借助兔子图辨认从侧面、后面看物体。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1:运动会报名(学习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
昌乐县四小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_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32补充习题青岛版六三制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3(2))1.填一填。
(1)一共有()个图形,再添上1个是()个图形。
(2)从上往下数第4个图形是()。
(3)从下往上数)。
(4)你能把从上往下数的3个图形圈出来吗?2.(1)小动物排队,从前往后数,小狗排在第4个,小狗的前面有()个小动物。
(2)小动物排队,一共有8只小动物,从前往后数,小猫排在第6个,小猫的后面有()个小动物。
(3)小动物排队,小兔排在最后1个,小兔的前面有9个小动物,这一排一共有()个小动物。
参考答案:(1)一共有(8)个图形,再添上1个是(9)个图形。
(2)从上往下数第4个图形是((3)从下往上数 3 )。
(4)你能把从上往下数的3个图形圈出来吗?2.(1)小动物排队,从前往后数,小狗排在第4个,小狗的前面有( 3 )个小动物。
(2)小动物排队,一共有8只小动物,从前往后数,小猫排在第6个,小猫的后面有( 2 )个小动物。
(3)小动物排队,小兔排在最后1个,小兔的前面有9个小动物,这一排一共有( 10 )个小动物。
第2课时动手做(一)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难点: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合。
课件、简笔画、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圆形纸、剪刀。
出示教师画的简笔画,如下:师: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画的画,画得好吗?你能说说每幅图像什么呢?每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学生看图争先恐后地抢答。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图形变化的游戏,你会发现图形之间的许多奥秘。
1.折一折。
(1)把正方形纸折成两部分。
师:请大家拿出你准备的正方形纸,你能把它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一般会有两种折法:一是上下或左右对折,二是斜着对折。
师:用剪刀沿折痕剪一剪,比一比,看你折出来的两部分是不是一样的?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给予肯定。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数的组成;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难点是写0-10各数。
二、教学目标: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学会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刚入学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往往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一、快乐的校园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授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
生2: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
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师:你们真了不起。
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生: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师: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
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生1:一个。
生2:1、2、3、4,四个。
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生1: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
生2: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
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1、2、3……可以表示什么呢?师:谁愿意回答?生: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生:这些数怎么写呢?师:谁能教教大家?生:1像……,2像……,3像……,4像……,5像……三、巩固练习1、写1~5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可引导学生先让学生独立的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校园5以内数的认识

《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 1 第1、2个红点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这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校园生活中的“科技小组活动”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学生在幼儿园及日常生活中,由于经常接触1—5各数,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点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但对于5以内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
写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刚刚入学,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加上刚刚练习书写,灵活性较差,所以要想把1—5写规范,需进行一定的指导与练习。
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体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5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规范读写5以内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1—5各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写1—5各数。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活动课;准备火箭、坦克等图片,花朵片教具,田字格,练习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5个小圆片或小棒等,铅笔。
教学过程:活动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预设3分钟】1、师生齐做热身操:《神奇的手指》2、导入新课:我们的手指可真神奇,可以变这么多的花样儿呢。
在数学课上,你喜欢用手指来做什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5以内数的认识,比一比谁的手指最灵活,又会数来又会写。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神奇的手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智慧树》的开场舞,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并且符合本课主题。
通过带领学生齐做热身操,极大地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小手创作的欲望,自然引入教学。
】活动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预设2分钟】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图中的小朋友们正在校园里进行课外活动呢。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 信息窗3 第1课时 求商近似值》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8
97 8 17
小数,表示精确到
16
一般情况下,要用 “四舍五入法”求 出商的近似值。
分或角。
10
8
20
16
40
40
0
保留两位小数 97÷8≈ 12.13 (元)
12 . 1 2 5
8 98 7
17 16
10 8 20 16 40 40
0
保留两位小数 , 看小数点后第三 位,满5进1。
答:平均每块腊肉12.13元。
根据生活实际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适? (1) 为了绿化校园,学校买来2.2千克草种, 每千克草种9.28元,买草种花了多少钱?
9.28×2.2 ≈20.4 (元) 答:买草种花了20.4元。
(教材第35页“第5题”)
4. (2) 保管员要把2.2千克草种放进小玻璃瓶中 保存,每个小玻璃瓶最多只能盛0.35千克,准 备6个这样的小玻璃瓶够吗?
三 游三峡
—— 小数除法
第1课时 商的近似值
青岛版数学五级 (上)
学习目标
1. 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 法求商的近似数。
2. 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 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 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2÷0.35≈7 (瓶) 答:准备6个这样的小玻璃瓶不够。
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取近似值的
方法叫作进一法。
(教材第35页“第5题”)
(1) 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 的多少倍? (得数保留一 位小数)
130÷40 ≈3.3
答: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的3.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