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彭增建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2-01-13T06:34:18.36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9期作者:杨志斌[导读] 节约能源以及保护环境作为空调制冷研究领域的最高目标杨志斌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010000摘要:节约能源以及保护环境作为空调制冷研究领域的最高目标。
现如今,空调的广泛运用促使全球的电能资源日益紧张,为了解决这种状况,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在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的空调制冷技术,希望能够缓解电力资源日益紧张的压力,同时还能防止自然环境不会受到破坏。
基于此,本文详细说明了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冰蓄冷以及太阳能制冷技术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引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整体质量逐渐有了更高的需求。
空调制冷技术对于改善生活质量以及优化自然环境有着极高的作用价值,并且这项技术已然渗透到了各个科学研究以及生产领域中,例如,调节气温、冷冻冷藏以及加工食品等。
不难发现,空调制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够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空调制冷原理的概述近些年来,工厂应用较为普遍的空调机组类型主要以组合式空调机组。
这种类型的空调主要依托于空气源热泵技术,并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制定而成的,在具体运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开展制冷工作时,由于自身的收集热量效率较高,就会将低温热源集中在一起,以此形成高温热源。
而空气源热泵技术就是依靠着这种独特的优势被应用在制冷领域中,同时也可以运用到制热供水等各个方面。
从空气源热泵技术工作原理而言,制热模式下,室内是制热,室外则是制冷;相反,倘若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是制冷,室外则是制热。
由此可见,冷热调换以及功率较高等特征促使空气源热泵技术已然成为了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空调技术。
二、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目前,我国空调制冷行业所制定的发展路线仍然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为基准,虽然我国空调企业的发展效率以及经营规模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发展的实际情况仍然处在“照猫画虎”的圈子中。
空调制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空调制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空调已经不再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而成为大众普遍需求的产品。
随着空调的不断普及,空调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于空调制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调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地改善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打造出新型优质的产品。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引言空调制冷已经成为人们健康、运输、食品保鲜等不可缺少的设施,使得人们可以在地球上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因而空调制冷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
1空调制冷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的深入,制冷剂的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将天然制冷物质到合成物质的应用,第二部分是从合成物质的应用到天然物质的应用。
早期人们应用的大多数制冷剂都来源于大自然或通过大自然物质方便获得的制冷物质,如氨和二氧化碳,在使用这些制冷剂的过程中,相应的制冷设备体积相对较大,制冷效果相对较低。
因此,这些制冷剂逐步被热性能力良好的氟利昂制冷剂所替代。
氟利昂制冷剂有着较好的热力学性质。
氟利昂制冷剂是一种无毒、安全、不可燃的人工合成化合物,逐渐广泛应用于空调和水箱中。
但是,在电器的使用过程中,氟利昂在空气中很容易扩散,并且长期不能分解,最后大量扩散至大气层内。
经过研究表明,氟利昂在高层的大气中能够发生一些激烈的反应,产生对臭氧层有着严重损坏作用的物质,而氟利昂制冷剂使用后,臭氧层出现了大量空洞,导致温室效应变得更加严重。
在哥本哈根的国际会议上,氟利昂已经被列为禁用物质。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在我国,空调等使用新型制冷剂的电器设备已逐步取消使用氟利昂制冷剂设备。
2空调制冷现状2.1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冰蓄冷技术最早由美国研发出来并进行应用,之后逐步得到推广和使用,我国从国外引入冰蓄冷技术时间相对较晚,但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已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彭增建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彭增建摘要:现代空调制冷技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由于环保的形势要求,研发高效的设备和系统是空调和制冷技术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
未来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开发,二是新型节能环保设备的研发,三是新型空调与制冷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本文对目前行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一、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同国内家电企业发展路线相似的是我国的空调制冷行业仍然走的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效仿的发展路程,这虽然使我国空调企业的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并有所发展,但毫无疑问的是它的发展仍处在“拿来主义”、“照猫画虎”的圈子里。
目前,由于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不是现今使用的先进的技术,相反而是一些国外已经摒弃的、过时的技术,从而造成目前国内的许多空调产品仍然陷在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中,在综合实力上也无法与国外的产品相媲美,而是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由此可见,同国外先进的空调制冷技术以及产品相比,我国的就显得有些低劣了。
虽然同国外相比,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起步晚,发展的有些缓慢,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如:有关热声制冷技术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是成为目前国家有关这方面研究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资金资助的单位,并作为国内热声制冷研究中心而被人所熟知。
除此之外,天津大学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进行CO2跨临界循环的研究。
由此可见,我国在空调制冷技术方面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程需要走,但是相关人士需要知道的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如何发展空调制冷技术,而是如何实现其产业化的问题。
制冷剂作为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研究对象,其研究、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内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将制冷剂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从自然物质到人工合成的物质、再回归到自然物质两个阶段。
空调制冷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究

废热回收是将空调系统中的废热转化为有用能源,如用于加热生活用水、游泳池、工厂工 艺流程等,从而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趋势
01
智能控制
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控
制,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舒适度和能效
。
02
健康智能监测
新型空调制冷技术
磁制冷技术
利用磁热效应实现制冷效 果,具有高效、环保、节 能等优点。
热声制冷技术
利用热声效应实现制冷效 果,适用于小型设备和低 温设备。
压缩式热泵技术
利用热泵原理,将低位热 源的热量转移到高位热源 ,实现制冷效果。
空调制冷技术的市场现状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舒适度和能源效率的要求不断 提高,空调制冷技术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未来的空调系统将更加注重健康智能监测,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算法
,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PM2.5、CO2等指标,为人们提
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03
远程智能控制
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远程智能控制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掌控家中环境。
多元化趋势
多种形式制冷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 不断发展,未来空调制冷技术 将采用多种形式制冷剂,如二 氧化碳、水、丙烷等,以满足
成果应用
将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空调设备 ,提高使用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绿色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
01
研究绿色制造技术,减少空调制冷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和资源浪费。
技术发展
02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秦雪青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其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空调制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开来。
本文阐述了当前国内制冷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空调制冷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且对其发展的趋势做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温度对于任何生物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低温的环境中,很多菌类的生长就会受到相应的抑制,在高温的环境之中,可以实现杀死细菌的目的。
目前,空调制冷技术在人们的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一步步渗透进去,同时,在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国内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在空调制冷技术中,制冷剂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制冷剂的选取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对它的应用和开发现状的研究与我们国家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对制冷剂的研究主要包括了两个过程,分别是自然物质——人工合成和回归自然物质。
在自然物质——人工合成这一阶段,由于氟利昂所具备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乙醚等天然的制冷剂,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回归自然物质这一阶段,由于氟利昂对臭氧层造成的严重的破坏,使得它被天然的制冷剂所取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冷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发展,热制冷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
同传统的制冷技术相比较,热制冷技术有着一定的优势,不必使用多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的制冷剂,只需要应用惰性气体或者是混合物就可以,不会使臭氧层受到破坏。
它的基本结构是比较简单的,性能良好,使用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同时需要投入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
热声制冷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制冷技术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发展。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仅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空调作为一种生活空气调节的装置,对生活环境能够产生直接影响。
同时,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空调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在空调普及的过程中,空调制冷技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
空调制冷技术能够有效调节温度,在食物保鲜、药物质量、生物科技等领域也普遍应用。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趋势;冰蓄冷技术引言:近年来,全球步入变暖时代,整体温度上升,夏天再一次成为了人们难熬的季节。
在这个发展趋势下,空调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空调。
与之相应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空调制冷技术越来越强。
空调可以控制室内的温度变化,可以避免因为温度失衡而导致物质质量发生改变。
因此,空调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改善人们的生活,改善生活生产的环境。
日常生活中,制冷技术能够对食品进行冷加工处理,保证食品能维持新鲜,给予人们更好的口感。
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制冷技术可以为生产环境提供相对恒温恒湿的状态,对于生产效率有促进提高的作用。
制冷技术直接参与了各行各业,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
1、当下空调制冷技术我国空调市场目前最为普及的两种空调机型分别为热泵型与电辅热泵型,两种空调机型的关键配置都为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作为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其组建原理是依据循环逆卡诺原理进行设计构成。
空气源热泵工作时能够集中采集低温热源,通过内部机身进行整合处理,从而组成高温热源。
倘若可以提升低温热源的采集效率,可以循环使用高温热源进行制热服务。
我们通过使用空调不难发现,空调机是兼具制冷与制热两种功能的;但空调主要使用制冷功能,由于北方城市冬天提供供暖服务减少空调制热需求,在空调的整体设计时,制冷效率明显高于制热效率。
当我们使用热泵型空调制冷时,空调机会在室内制冷并将制冷产生的热量分散于室外,冬天使用制热功能时则与之相反。
新型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带来了许多新型的技术与设备,其中,空调制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空调制冷技术存在着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新型空调制冷技术应运而生。
一、新型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1 磁致冷制冷技术磁致冷制冷技术是指通过磁化和去磁化的过程来制冷。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无害、可再生的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耗也较低,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环保、高效节能的需求。
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等领域。
1.2 热回收技术传统空调中,由于热量排放问题,造成能量的浪费。
而热回收技术则可以把排放热量转化为能量,再次利用。
这样,既可以减少能耗,也是对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1.3 涡旋压缩机技术传统空调中,使用的是往复式压缩机,而涡旋压缩机技术则是新型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运转稳定、能耗低等特点,同时还可以增大制冷量,使得空调效果更加显著。
目前,新型涡旋压缩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中。
二、新型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2.1 家用空调家用空调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领域,传统空调的能源浪费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也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而新型空调制冷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应用。
2.2 商用空调商用空调一般需要使用较大的制冷量,因此传统的空调在商用领域中往往难以满足需求。
而新型空调制冷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磁致冷制冷技术、涡旋压缩机技术等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空调的制冷量,使商用空调更加高效环保。
2.3 工业空调工业空调一般需要使用更大的制冷量,同时制冷效果和质量要求也很高。
因此,传统的制冷方法往往无法满足需求,且高耗能让企业陷入了高能耗、高成本的多重困境。
而新型空调制冷技术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制冷设备。
三、新型空调制冷技术的前景与展望新型空调制冷技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环保、高效的空调产品,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健康。
论文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世界资源的日益紧缺,节能越来越越重要。
概括了制冷技术核心研究对象制冷剂的研究进展和各种制冷剂的优缺点,介绍了制冷原理和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指出了当前主要使用和研究的制冷方法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决定制冷技术发展的因素和当前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编写论文亲自动手增加了动手能力,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特别对制冷系统的原理分析和整机结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欧洲及美国、日本和许多其他国家都制定了法规来降低家用电器尤其是家用制冷装置的能耗。
由于这些法规的制定,设备和部件的设计者不得不改进设计来提高它们产品的能效比。
对于制冷装置能效比提高的可行方案进行的技术评测表明,全封闭压缩机引入的许多技术革新已经将其能效比提高了约60%;通过增加保温层厚度来减少漏热,保温层的厚度已经增加了20~30%;在无霜制冷装置和冰箱中由电机驱动的风扇的效率也由于技术进步有了提高,电子控制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控制设备的温度并减小了家用压缩机开/停的高效和低效的差别;换热器的优化提高了蒸发温度并降低了冷凝温度。
许多制造商都采用了这些措施使得它们的产品达到了欧洲 A 级标准,但是新的能耗限制标准的引进对能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产厂家需要用更先进的方法使制冷装置达到更好的运行性能。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进展;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成为城乡和企事业单位常用的电器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出口贸易的拓展,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入 WTO,空调器的发展越来越快,技术性能越来越先进。
在功能上的日益齐全,制冷系统的节能越来越重要。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七次会议,发展中国家将于 2010 年停止使用 CFCs 工质,而HCFCs也将于2030年全面禁用。
为此国内外的冷冻空调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 CFCs 以及HCFCs工质替代试验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一种纯工质能在热力性质、毒性、溶油性等方面与CFCs或HCFCs工质相媲美,其中一些较有前途的工质(如 R407C,R410A)属于非共沸混合工质,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必须严格防止泄漏;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质热力性质等综合性能较 CFCs 以及 HCFCs 工质降低,但这一点降低(哪怕 1%)也将给广泛使用的标准制冷机配置带来诸多的问题,并消耗无数的电力资源,而要将工质热力性质等综合性能提高哪怕半个百分点也是异常困难和需要大量试验工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彭增建
发表时间:2016-11-17T16:33:36.1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2期作者:彭增建
[导读] 摘要:现代空调制冷技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由于环保的形势要求,研发高效的设备和系统是空调和制冷技术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
身份证号码:37048119840330****
摘要:现代空调制冷技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由于环保的形势要求,研发高效的设备和系统是空调和制冷技术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
未来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开发,二是新型节能环保设备的研发,三是新型空调与制冷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本文对目前行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发展趋势
一、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
同国内家电企业发展路线相似的是我国的空调制冷行业仍然走的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效仿的发展路程,这虽然使我国空调企业的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并有所发展,但毫无疑问的是它的发展仍处在“拿来主义”、“照猫画虎”的圈子里。
目前,由于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不是现今使用的先进的技术,相反而是一些国外已经摒弃的、过时的技术,从而造成目前国内的许多空调产品仍然陷在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中,在综合实力上也无法与国外的产品相媲美,而是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由此可见,同国外先进的空调制冷技术以及产品相比,我国的就显得有些低劣了。
虽然同国外相比,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起步晚,发展的有些缓慢,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如:有关热声制冷技术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是成为目前国家有关这方面研究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资金资助的单位,并作为国内热声制冷研究中心而被人所熟知。
除此之外,天津大学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进行CO2跨临界循环的研究。
由此可见,我国在空调制冷技术方面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程需要走,但是相关人士需要知道的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如何发展空调制冷技术,而是如何实现其产业化的问题。
制冷剂作为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研究对象,其研究、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内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将制冷剂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从自然物质到人工合成的物质、再回归到自然物质两个阶段。
早期属于天然物质的制冷剂(乙醚、氨、CO2)等虽然在自然界中容易获得和制取,但是由于受到科技水平、经济条件等的限制致使制冷设备庞大、效率较低等因素逐渐被氟利昂制冷剂所代替,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热力性能较好,这就是所谓的制冷剂发展的第一阶段,但是由于氟利昂这种人工合成物质对臭氧层造成了极大地破坏,这种问题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均是不利的,由此可见,氟利昂制冷剂被其他制冷剂所代替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自此,国内外纷纷研究代替氟利昂的制冷剂,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目前,在众多的天然制冷剂中氨、丙烷与其他烃的混合物及CO2制冷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最有可能成为代替氟利昂制冷剂的自然物质。
二、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具体应用发展
1、冰蓄冷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空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
然而,在空调技术被推广的同时,空调自身产生的能源消耗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科学统计显示:我国企业和居民消耗在空调系统上的电能已经超过了60%。
在电能资源紧张的现状下,降低空调自身的能耗,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不懈努力,专家研制成功了冰蓄冷技术,有效降低了空调能耗。
采用这种技术制成的新型空调,可以利用非峰值的电能,来保持制冷物质的最佳能量节约状态,并维持系统的运行良好。
将空调自身运转所需要的潜在能量和显在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提供给空调系统以便实现正常工作,也就是通过融冰冷量的放出,来使空调内部的冷负荷达到既定要求。
这时,蓄冷装置就成为了储存冰块的容器。
这种冰蓄冷技术的空调,可以实现填谷移峰的功能,它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程度,提升了经济效益,并有效削减了空调的能量损耗。
2、太阳能制冷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型资源,它没有限量,并且可以再生。
太阳能自身的巨大潜在能量和长期效果,受到了专家的重视,近年来,有关太阳能利用领域的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利用太阳能来制造制冷的空调设备,是目前制冷节能技术的重点所在,这种空调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太阳能空调在节能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科学统计显示:全球居民使用空调所消耗的能源,占到了全部居民消耗电能的一大半。
如果引进太阳能制冷技术,那么居民使用空调所消耗的电能将会大大降低。
同时,太阳能资源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资源,利用CFC压缩制冷设备,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因此,这种工质已经不再使用。
许多专家都致力于研究CFC的替代技术。
通常情况下,太阳能空调使用非氟氯氰作为制冷物质,它对于臭氧的破坏性和温室效应都为零,因此能够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并可以减少石油化工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性物质。
另外,太阳能空调自身的供热量和冷量在四季中匹配程度都很高,也就是说,太阳的辐射能量越多,空气的温度就会越高,用户需要的供冷量就会越多。
利用这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太阳能空调体系设计成多种能源来源的类型,利用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气、工业余热以
及天然气等各种能源,建造质量优良的制冷空调。
目前较常见的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包括吸收式的太阳能制冷装置,这种空调系统利用变换的溶液浓度来取得冷能源,即在特定的压力下,制冷物质就会吸收热量而蒸发,这时再利用吸收物质来吸收蒸发出来的蒸汽。
这样的制冷装置原理,利用发生装置和吸收装置代替了压缩装置,可以利用的能源包括热水、太阳能、蒸汽和燃气等各种形式。
目前,这种空调装置系统的应用范围在日益扩大,它将常规的吸收式氨水空调或者溴化铎空调和太阳能系统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出提供热量和制冷的作用。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类型为喷射式,这种系统中的制冷物质在换热装置中,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实现压力增大、气压转变等,生成饱和状态的蒸汽,进入喷射装置并通过喷嘴来快速喷出,在喷射装置附近形成真空隔层。
同时,喷射装置再次吸进压力较低的蒸汽,通过喷嘴产生的气体混合物逐渐进入冷凝装置中,实现凝固和热量放出,而放出的冷凝液体经过阀门流进蒸发装置中,在吸收热量之后发生汽化,完成整个的制冷过程循环;另一部分冷凝液体经过循环泵装置提升压力,然后流进换热装置中再次发生吸收热量和汽化。
太阳能光电式制冷空调,也是新技术发展的成果之一。
光电式制冷空调利用了太阳能发电功能,通过光电的转换,来使太阳能转换为
一部分电能,通过频率高的压缩制冷设备来驱动装置,因此,这种构造技术制成的制冷空调和压缩空调原理很相近。
金属氰化物制成的空调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通过吸收和放出氢气来放出热量,实现制冷的功能,即便在温度较低的状态下,也可以实现正常的工作。
金属氢化物的成本下降,它本身放出和吸收热量的效率就会提升。
由此可知,这种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的应用面比较广,并逐渐成为这一领域专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健康营造舒适环境的重任。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先进的、科学的空调制冷技术,因此,大力研究、发展空调制冷技术不仅对空调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瑶.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300.
[2]柳园园,范小彬.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3,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