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运动和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安徽2023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第5讲机械运动运动和力课件

安徽2023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第5讲机械运动运动和力课件

物体静止.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
物体的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不要求掌握).
无意义.
物体在t1~t2间的路程.
该时刻该位置相遇. 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
PART 03
实验帮
实验帮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题
命题归纳
例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小明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
(53) 不一定 是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的汽车做的 (54) 一定
是变速直线运动.(均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考点帮 机械运动
考点1 考点2
7.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1)测量长度时一定要选用分度值最小的刻度尺.
(55)( × )
(2)从中间折断的刻度尺,两段都可使用.
(56)( √ )
(3)只要的测量
考点1 考点2
ⅱ.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读数和记录. 一要放正: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 (13) 紧贴
被测对象,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其他作为起点的刻度
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
二要正视:读数时视线要 (14) 正对
终端刻度线,视线与尺面 (15) 垂直
.
三要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应估读到 (16) 分度值得下一位
m/s.
(6)小安测出的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与小明不同,原因可能是 斜面的坡度不同 .
(7)在小安的实验中,vAB、vBC、vAC的大小关系是 vAB<vAC<vBC
;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 变速 运动.
实验帮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题
命题归纳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8讲】运动和力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8讲】运动和力
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 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其中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不 受影响 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 相同性质的力,这两个力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不同点
考点一 考点二
二力平衡
7.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合力 受平衡力为零 不受力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 为零 物体运动状态 运动状 匀速运动态不变 静止 运动 运动快慢改变 状态 运动方向改变 改变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 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二力平衡 例2:(2014,南昌 )如图所示 ,一只足球放在桌子上 ,而桌子立于地 球表面,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________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解析: 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桌子 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方法归纳]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时, 物体做曲线运动。
惯性 运动和力的关系 例1:(2014,河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 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 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解析: 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它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车在水平方向上静止时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 一对平衡力,打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 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ACD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力和运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力和运动

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__浮____力的原因而悬停
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
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 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2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
力__大___于____重力且浮力大小___不___变_____。
解题技巧:加速运动的物体 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 力,其合力方向与二者数值 更大的力方向相同。
命题点3
惯性概念及现象解释
命题点4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命题点1: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题1.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是模拟伽利略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图中三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木板、棉布、毛巾。
(1)为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次实验都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相___等____(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即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的__同___一___高___度____静止释放。 (2)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__距___离_____来推断阻力对小车运 动的影响,这个力____减___小____小车速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题11.(2022云南)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
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如图乙所示,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_____惯___性___,仍能在空中继续
“飞行”。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2.(2022丹东)骑踏板车是小朋友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是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5.(2022云南)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 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从载人飞船进入核心舱。2022 年3月23日,他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所示是空间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学稿(第四单元 力、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学稿(第四单元 力、运动和力)

第四单元力运动和力第1课时力【考点聚焦】本课时相关的考点有: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图示,力的分类,力的测量等。

【知识要点】(一)力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_______有力,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并不一定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二是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_______。

5.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6. ________仪器叫做测力计。

常用的是测力计是________________。

它的原理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_______和分度值的大小,使用时,并较正___________。

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_______。

7.物体发生________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________,弹力越大。

8.由于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_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大小为G=_______,其中g=________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9.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叫做________.物体滑动时所受到的接触面_______________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十二 章运动和力

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十二 章运动和力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回顾一.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变化。

2.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二.运动的快慢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所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3.公式:。

4.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换算:1m/s= Km/h.5.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快慢,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

三.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刻度尺使用前,应观察:是否磨损;刻度尺的;刻度尺的。

2.测量时间所有的工具:、等。

3. 叫误差。

四.力1.力是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五.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1.一切物体在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

六.二力平衡1.物体受两个力或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或,则此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的两个力(或多个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作用在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重·难点分析一.正确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的选择: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选参照物,选参照物应遵循两个原则:一任意性原则,指除研究对象之外的任何其他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二方便性原则,应使我们容易描述或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当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因此说一个物体静止并不是说他绝对不动而是由于这个物体相当于所选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研究机械运动时,由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描述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推想。

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但不能否定其正确性,因为我们总可以找到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某一方向上受力为零的情况。

2014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PPT课件(北师大版共34课时)之第3单元 运动和力7-11课时

2014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PPT课件(北师大版共34课时)之第3单元 运动和力7-11课时

产生条 ①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 件 物体间必须有____________( 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触) 三要素 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点 相互 的;②两物体 力的特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点 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第7课时┃ 考点聚焦
①是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 摩擦;②大小与和它方向相反 相等 的外力的大小 ________(选填 “相等”或“不同”) ①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 大 糙,滑动摩擦力越 ____;②接 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 大 大,滑动摩擦力越 ____(均选填 “大”或“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小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 ____(选填“大”或“小”)
第7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构造
原理
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 越长 就________ 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零 量程 、________ ①使用前观察________ 刻线;②使用前要先拉动几次挂钩,以免弹簧被外壳 卡住;③测量时要避免弹簧及指针与外壳摩擦,以免 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 向跟所测量力的方向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④读 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的表面________ 垂直
实例
擦黑板时用力;用力捏车闸刹车 结冰的路面撒炉渣灰;鞋底、轮 胎制有花纹;防滑链 雪橇用密度小的材料制作 冰壶比赛中,不断摩擦冰面形成 水膜,减小摩擦;锁生锈后加铅 笔芯粉
作用效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果 运动 状态 ________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
形状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知识汇总(55张ppt)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知识汇总(55张ppt)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I=UR
长量成正比 故分度值为0.2 N
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在 读数:
0刻度线处,若不在,需 3 N+3×0.2 N=3.6 N
调零之后才可使用
1
仪器
电流表
读数步骤
注意事项
确定分度值: 接线柱接“3”,量程为0~3 A,1 A 分为10个小格,分度值为0.1 A(若 接线柱接“0.6”,则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 读数: 1 A+6×0.1 A=1.6 A
分度值为0.5 V) 元件或电源并联;
读数: ②电流正进负出
2 V+6×0.1 V=2.6 V
1
仪器
电能表
读数步骤
注意事项
表盘参数的意义:
①电能表上最后一位
①220 V表示这个电能表应在220 V的电路中 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
使用,2.5(10)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 位.如图所示的电能
为2.5 A,额定最大电流为10 A,电能表工 表示数为248.6 kW·h,
1
(7)功的公式 W=Fs 变形公式:求运动距离 s=WF ;求力 F=Ws 注意:s 必须是物体在力 F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1
(8)功率公式 P=Wt 变形公式:①求功 W=Pt;②求做功所用时间 t=WP 推导公式:P=Wt =Fts=Fv(v 为物体在力 F 作用下匀速运动的速度,单 位一定为 m/s)
1
(3)密度公式 ρ=mV 变形公式:求质量 m=ρV;求体积 V=mρ 注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4)压强公式 p=FS 变形公式:求压力 F=pS;求受力面积 S=Fp 注意:受力面积 S 的单位一定要换算为 m2,1 Pa=1 N/m2.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实验次数 压力 F /N 摩擦力f /N
1 3 0.6
2 4 0.8
3 5 1.0
4 6 1.2
5 7 1.4
(3) 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 , 记 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 , 在图乙
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答图所示

第6题答图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图片
命题内容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可以 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使两 个相互接触的表面⑦ 彼此分离 ________, 减小摩擦
图片
命题内容
通过向船体下方施加 气垫船⑧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空气 使船体悬浮在水平面 __________ 上,从而大大减小船体航行时的摩 擦力
第一部分
第七章
教材知识梳理
运动和力
中招考点清单
教材图片解读
课堂过关检测
河南五年中招 常考类型剖析 实验突破 备考试题演练
教材图片解读
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
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
金属片飞出,这是因为小球具有① 惯性 小球之后又落回支座,是因 _____, 重力 的作用 为受到了② _____
第3题图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由于每段距离的时间间 隔是一样的,木块运动的距离不断减小,根据 s 公式v = 可得出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 t 越来越小,说明木块做的是减速运动,即木块 的速度减小;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 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题中木块与桌面
的推理,可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6. (’12河南19题7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惯性 仍能在水平路面上滑行,最终停下 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 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 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练兵
1.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 惯性,自行车 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 阻力(摩擦力)的缘故.若路 最后还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____ 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 牛顿第一定律. 并总结出________
1.长度 (1)国际单位:米,符号为 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1 km=1 000 m,1 dm=0.1 m,1 cm=0.01 m,
1 mm=10-3 m,1 μm =10-6 m,1 nm=10-9 m
(2)测量工具:刻度尺.
体上.此类题目最好作物体受力的示意图,结合选项,逐个排除.
我的答案:B
如图 13-5 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
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
力的是( C )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图 13-5
2.二力平衡
大小相等 、 同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 (1)概念:作用在_________ 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称为平衡力. 方向相反 并且在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条件:同物体、等值、反向、共线.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不受力 受平衡力 合力不为零 合力 为零 运动状态 不改变
相互 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会受到受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力物体给它的反作用力作用.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同时出现;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 (3)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作用效果 运动状态 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形变 .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牛顿 ,简称____ 牛 ,符号是____. N 4.单位:_____
s (3)定义式:v= . t
(4)国际单位:米每秒,符号为 m/s
常用单位: 千米每小时,符号为 km/h. 换算关系:1 m/s=3.6 km/h.
3.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快慢不变 的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
方向不变 快慢 不变,________ (2)特征:物体运动时_____ ,即在任何时刻,
五、牛顿第一定律 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时,总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 静止状态 或_________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保持__________ 不需要 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 运动状态 ①物体的运动________
的原因. ②当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或受力平衡的时候,原来静止
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 5 s,跑在最
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图 13-3
思维点拨:由 s-t 图象可以看出路程跟时间成正比,所以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 m/s; 由 v-t 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时 间的增大,速度不变,所以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 别为 6 m/s 和 4 m/s. 我的答案:甲 丙 乙
3.误差 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的差别. 测量值和______ (1)定义:______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更精密的测
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只能减小 不能消除 (3)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________ ,________ ,无法 避免.
四、力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产生时,必然 1.概念:力是___________ 施力 物体,一个叫____ 受力 存在着两个物体,一个叫_____ 物体.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改变
变速运动
只要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两个力就一定不
是平衡力,如压力和支持力.
考点1
参照物
【例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 列车开动后,若以“和谐号”动车组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_________的,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__的. 思维点拨:当两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完全相同,两物体相 对静止,否则相对运动. 我的答案:静止 运动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
动员具有惯性
考点5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分 )
【例5】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以下 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 思维点拨:平衡力跟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是:平衡力的 作用点必须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物
认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解
操作 探究
相对 相同 单位时间
s v= t
3.6
0.1 10
0.01 10
10-3
量程 垂直
10-2 分度值
60
3 600
N
运动状态 形状 大小 方向 相互
作用点
不受力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同一物体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一、运动的描述 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 1.机械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 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大小,力的____ 方向 作用点 . 5.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 ,力的________
带箭头 6.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常用一根______ 的线段来表示力 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①画力的示意图时,在同一图线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地球对空中的物体、 磁铁对铁钉产生力的作用.
图 13-4 思维点拨: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 我的答案:1.80
[]如图 B31所示,物体 A 的 3.42~3.48 长度为____________cm.
图 B31
考点4
惯性 )
【例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
的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科学的想象、
推理而总结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经得起实践的
检验.
2.惯性
原有运动状态不变 的特性叫惯性.牛 (1)定义: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____
惯性定律 . 顿第一定律也叫____________ (2)利用: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用力拍打衣服,可以把灰 尘拍掉;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3)交通事故的防止:限制车速;保持车距;禁止超载;系 好安全带、安装安全气囊.
考点6 的是( )
运动和力的关系
【例6】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思维点拨:物体不受力或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 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但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我的答案:D
摩擦力(阻力或力) 的作用. 受到_________________
图 13-6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为标准,这个__________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
相对 参照物 .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 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
①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既可以是静止物体,也可以是 运动物体. ②不能选取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不改变. (3)两种图象
图13-1
图13-2
4.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一段路程 s 和所用
时间 t 的比值.
s - (2)公式: v = . t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一定的,不能认
为 v 与 s 成正比, v 与 t 成反比.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2.如图 13-6 所示,在 2011 年斯诺克中国 公开赛中丁俊晖成功闯入四强,临时排名升至世界第三位.比 平衡力 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____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离开球杆仍
惯性 的缘故.而球的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 能向前运动是由于_____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3)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v 物体运动的快慢 . (1)物理意义: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 (2)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_
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不受力和静止的物体
也具有惯性.
质量 决定,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②惯性由物体______ .不能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