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剪纸构图的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民间剪纸ppt课件

中国民间剪纸ppt课件
8
▪ 山西襄汾剪纸:
9
▪ 陕西剪纸:
甘肃、陕西、山西 一带流行“抓吉娃娃”
“母子驴” 延安
10
▪ 河北蔚县剪纸:
“三分工七分染”
蔚县王老赏剪纸 戏曲人物
11
▪ 东北剪纸:
朝鲜族剪纸 “祝寿”
满族剪纸 “嬷嬷人儿”
12
(二)以广东、江苏为代表的南方剪纸 ▪ 广东潮州剪纸:
40
▪ 唐代:
“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杜甫
3
▪ 宋代:造纸业成熟 “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 成。……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
▪ 明清:剪纸走向成熟,达到鼎盛。
民间剪纸成为节日中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一个重要 方面,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刺绣花、丧葬花等一 应俱全。
北方剪纸
简洁、古朴 粗犷豪放
浑厚、苍劲 重变形夸张 热情、雄浑
南方剪纸
繁茂、华丽 细密纤巧 细腻、流畅
重写实 精巧、秀美
34
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表意性强,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
35
剪纸的表意:1、象征 2、谐音
喻意:
桃---长寿 牡丹---富贵
鸳鸯-- 夫妻恩爱 石榴,葡萄--- 多子


谐音:
喜上眉梢

连年有余



36
平安富贵
吉祥如意
37
剪纸的实用性
38
现代创意剪纸
39
动手剪一剪
1、将一张正方形纸沿 对角线折叠一次。
2、再沿对角线折叠一次。 3、再沿对角线折叠一次。 (共折叠三次)

南北剪纸差异对比——以乐清细纹刻纸与蔚县剪纸为例

南北剪纸差异对比——以乐清细纹刻纸与蔚县剪纸为例

CULTUREANDEXPLORATION文化与探索-92㊀-南北剪纸差异对比以乐清细纹刻纸与蔚县剪纸为例朱可可作者简介:朱可可(1994-)ꎬ女ꎬ汉族ꎬ浙江温州人ꎬ学生ꎬ在读研究生ꎬ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专业ꎬ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ꎮ(温州大学人文学院ꎬ浙江温州325006)摘㊀要:剪纸是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民间工艺美术ꎬ和民俗密切相关ꎮ在祭祀㊁礼仪或是传统节日中ꎬ剪纸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ꎮ我国剪纸可以分为南㊁北两大艺术类型ꎬ南方剪纸细腻清秀ꎬ北方剪纸粗犷浑厚ꎬ本文选取南方代表性剪纸 乐清细纹刻纸 与北方代表性剪纸 蔚县剪纸 为例ꎬ对比南北方剪纸艺术类型的相似和差异ꎮ关键词:乐清细纹刻纸ꎻ蔚县剪纸ꎻ对比中图分类号:J20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20)04-0092-01㊀㊀1㊀本文研究对象1.1㊀乐清细纹刻纸概述ꎮ温州市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ꎬ该地区 纤如发丝㊁工整细腻 的乐清细纹刻纸堪称 中国一绝 ꎮ乐清细纹刻纸具体何时缘起已经很难考证了ꎬ目前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元代大德年间«乐清县志»中写道 社里笙歌达旦ꎬ通衢剪彩ꎬ为众共赏ꎬ与民同乐ꎮ① 其中 剪彩 便是指此工艺美术ꎮ如果以此来算ꎬ乐清细纹刻纸至少已经有七百年的历史ꎮ1.2㊀蔚县剪纸概述ꎮ素有 中国民间剪纸之乡 的蔚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ꎮ蔚县剪纸大多出自农民之手ꎬ而其内容主要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ꎮ蔚县剪纸由单色剪纸发展而成ꎬ距今已有五百多年ꎬ而蔚县点彩剪纸始创年代约为清代咸丰年间ꎬ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②ꎮ当地有这么一个传说ꎬ以前有一位张道士和一位王先生ꎬ他们合伙经营了一个剪纸作坊ꎬ一个负责剪ꎬ一个负责点染上色ꎬ开创了蔚县剪纸ꎮ2㊀乐清细纹刻纸与蔚县剪纸的相似之处首先ꎬ如果将中国剪纸艺术以制作工具分为 剪刀派 和 刻刀派 ꎬ那么乐清细纹刻纸和蔚县剪纸均属于 刻刀派 ꎬ它们不是由剪刀制作而成ꎬ而是以刻刀刻纸为其技艺基础ꎮ乐清细纹刻纸用的手工纸主要以白色连史纸为主ꎬ而蔚县剪纸则使用宣纸为手工纸ꎮ其次ꎬ剪纸因其便捷且概括造型的特征ꎬ也常用作刺绣底样ꎬ蔚县剪纸亦有此功能ꎬ而乐清细纹刻纸中也有一种剪花俗称 铰花 ꎮ此类用于刺绣的剪纸ꎬ常见品种有鞋花㊁帽花㊁枕头花等ꎬ一般是将剪纸图案贴在面料上ꎬ然后用针线沿着纹样缝制ꎬ在一线一针之中将剪纸图案藏于彩线之下ꎮ最后一点相似之处便在于阴阳结合的表现形式ꎬ作品既有阴刻剪纸的厚重质感ꎬ又包含了阳刻剪纸的细腻质感ꎮ同时ꎬ色彩对比强烈ꎬ构图丰富饱满ꎮ值得注意的是ꎬ蔚县剪纸是剪纸艺术中为数不多的以阴刻为主ꎬ阳刻为辅ꎬ最后点染色彩的剪纸艺术ꎮ3㊀乐清细纹刻纸与蔚县剪纸的相异之处3.1㊀色彩ꎮ我国剪纸艺术的色彩分为单色和彩色ꎬ单色剪纸多以红色为主体色ꎬ给人以喜庆㊁活泼的感觉ꎬ彩色剪纸颜色多彩ꎬ在搭配上特别注重亮度和色相的对比与协调ꎮ蔚县剪纸是典型的点彩剪纸ꎬ采用点彩上色的技艺呈现剪纸艺术ꎮ蔚县剪纸具有三分工七分染 的特点ꎬ夸张大胆的用色是蔚县剪纸艺术特色中最突出的一点ꎮ它使用的颜色都是大红大绿ꎬ色彩艳丽ꎬ即使对比冲突大ꎬ艺人却能巧妙的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ꎮ乐清细纹刻纸在色彩选择上则和蔚县剪纸完全不同ꎬꎮ形式上一般采用单色为主ꎬ其中又以白色和红色为主ꎬ体现自然质朴的美学审美乐清细纹刻纸合理安排点㊁线㊁面之间的关系ꎬ即使是单色ꎬ但是在色彩层次上显得异常丰富ꎬ同时红白相映ꎬ对比十分强烈ꎬ使得作品更为突出醒目ꎮ3.2㊀构图ꎮ构图饱满也是乐清细纹刻纸和蔚县剪纸的相似之处ꎮ在剪纸制作过程中ꎬ艺人满含个人对于生活的愿景ꎬ使得每一幅剪纸在画面构图上都显得充实ꎮ但是ꎬ在构图方式上ꎬ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ꎮ蔚县剪纸的构图方式称之为几何形画面构图ꎬ所有的纹样排列都在一个固定的几何圈内ꎬ包括方形㊁圆形以及不规则形式构图ꎮ而乐清细纹刻纸采用的是中心式框架构图③ꎬ中心为主体图案ꎬ辅图案刻于框架外层ꎮ在画面上ꎬ中心图案为主图ꎬ框架中灵活地融入大量的图形ꎬ但在主次上又不会造成喧宾夺主之嫌ꎮ乐清细纹刻纸有数层构图ꎬ数目少则两三层ꎬ多则达三到五层以上ꎬ并且一般的乐清细纹刻纸都是有边框的ꎬ很少出现没有边框的设计ꎮ3.3㊀纹样ꎮ蔚县剪纸的纹样分为几何纹样和仿生纹样ꎮ纹样以具体事物或文字为内容ꎬ融入吉祥寓意ꎮ而乐清细纹刻纸语言主要表达方式是抽象图像符号④ꎮ它不受客观具体形象的约束ꎬ有时完全脱离具象形态ꎮ抽象纹样包括人字形㊁空肚十㊁双路锁㊁田交田㊁网纹形等等ꎮ这些细纹图案也是乐清细纹刻纸难度之处与魅力所在ꎮ乐清细纹刻纸图案越细越多ꎬ对艺人要求越高ꎮ在鲁班尺一方的面积上ꎬ艺人可以刻出四十至五十根线条ꎮ4㊀结语剪纸作品ꎬ在方寸之间ꎬ反应了工匠们独具一格的创意ꎬ和巧夺天工的手艺ꎮ南方的剪纸配色看似简单ꎬ实则善用明暗㊁疏密得当ꎬ层次鲜明ꎮ北方的作品则配色大胆ꎬ构图多样化ꎬ让人感到粗中有细ꎬ颇有内涵ꎮ这让笔者不经想到南北方言之间的差异ꎬ南细北爽的特征ꎬ但不论是哪种风格ꎬ都丰富了民间风俗活动ꎬ承载了人民的道德观念ꎮ相信剪纸这一民间工艺美术ꎬ会世代传承㊁不断发展ꎬ继续展现它的特色和艺术价值ꎮ注释:①㊀阮静.乐清细纹刻纸[J].浙江档案.2009(04):133.②㊀李岱.论河北剪纸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1(01):178-179.③㊀詹乐.乐清细纹刻纸形式语言研究[D].(硕士论文).金华:浙江师范大学ꎬ2011.6④㊀陈绍林.乐清细纹刻纸艺术语言抽象符号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0(08):49-52.参考文献:[1]㊀张雁洲ꎬ南碎开.乐清细纹刻纸[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ꎬ2008.[2]㊀胡春生ꎬ胡骅.温州剪纸[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ꎬ2010.[3]㊀冯骥才.中国民间剪纸集成 蔚县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ꎬ2006[4]㊀詹乐.乐清细纹刻纸形式语言研究[D].(硕士论文).金华:浙江师范大学ꎬ2011.6[5]㊀王欣.独特风格的民间美术一一蔚县剪纸[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ꎬ2009(6):77-84.[6]㊀陈绍林.乐清细纹刻纸艺术语言抽象符号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0(08):49-52.[7]㊀马玉亭ꎬ毕文杰.浅析蔚县剪纸的题材纹样[J].大众文艺.2016(09):115。

中国民间剪纸的三大流派

中国民间剪纸的三大流派

中国民间剪纸的三大流派山东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

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山东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

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

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

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

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

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

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

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安徽民间剪纸:安徽的民间剪纸较早地形成了行业性的艺人队伍,以其艺术商业的雏形状态替代了民众普遍的审美创造。

但是,我向来以为匠人型剪纸作品的民间与否主要在于所面向服务的对象。

如果是基于劳动者集体审美意识的普遍水准,又依附于民间美术的范畴。

反之如果已在迎合贵族阶层的闲情逸趣而卖弄绝技的工艺之作,则是与皇宫中雇佣的御用匠人雕龙刻凤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没什么两样。

安徽的“花匠”多属于前者,而阜阳的程建礼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程建礼从小喜欢剪花,并跟祖母勤学,灵性极好,起初为村人义务剪花,后来把技艺作为谋生手段,挑起花担周游江湖,练出一身好手艺,口中唱着花歌,手中剪着妇女们点的花样。

对于他来说,已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经营构图,达到胸有成竹才开始动手。

几种剪纸构图的方法剖析

几种剪纸构图的方法剖析

几种剪纸构图的方法一、什么是构图?构图,是指如何安排、布置、分配艺术作品中的各种艺术形象,从而使作品完美、漂亮的一种设计方式。

剪纸的构图,是指把各种需要剪刻人物、动物、花鸟、建筑、山石、云彩、浪花等加以组合,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性较高的整体,以获得最佳布局。

构图的目的是突出主题,突出主体,体现美感。

可以说剪纸的美,一方面是通过剪刻手法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构图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构图也是一门艺术。

例如在图1中,三只仙鹤本身都不错,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我们如果只是简单随意地将其摆图,那不仅会显得单调、分散,而且也不够美观。

如果能像图2那样进行组合——无非是变换了一下位置,添加了几块山石和云彩,使仙鹤处于高低不同的位置上,那整体上看起来就漂亮多了。

有人剪刻了几只大雁,之后把它们随意固定在一块山石上,朝哪个方向飞的都有,这让人看起来散乱,整体感不够好(见图3)。

如果能像图4那样将几只大雁重新组合一下——有高有低,有疏有密,错落有致,那这个作品就会变得漂亮很多。

为什么这里只是把大雁的位置、方向做了一下调整,整个作品看起来就不一样了呢?这是构图带来的效果。

每一件剪纸作品都具有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内容美指的是作品主题积极向上、吉祥美好,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与剪纸的主题配合密切,去安排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即构图)等等,则属于形式美的范畴。

当然构图是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剪纸作品的构图规律1、图服务于主题。

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美化主题。

如果没有了主题,那构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构图而构图。

构图既要服从于主题表现的需要,又要争取做到整体形式感的完美统一。

2.形象是构图的基础。

形象是剪纸的生命。

剪纸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剪刻技能,比如剪龙要像龙,剪凤要像凤,这以后才能去谈构图。

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形象产生了才能去“经营”它的“位置”。

3.对比的规律是构图的首要法则。

对比即是矛盾,而在剪刻作品中能够形成对比的地方比比皆是,位置的上与下,还有形象的反差,情景的冲突等等,都是在通过对比使作品产生生命力和感染力。

安塞剪纸的方法

安塞剪纸的方法

安塞剪纸的方法
安塞剪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双铰:也称为对折剪,是将纸对折后,剪出对称的图案。

这种方法常用于剪出各种花卉、动物等具有对称美的图案。

2. 单铰:是将纸不对折,直接剪出图案。

这种方法可以剪出各种自由形状的图案,如人物、风景等。

3. 零铰:也称为局部剪,是将一幅剪纸作品中的某个局部单独剪出,然后再将它们拼贴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

安塞剪纸的创作过程通常不需要事先绘制草稿,而是直接动手剪出所需的形状和图案。

在剪纸过程中,剪刀的运用非常重要,需要掌握好剪刀的力度和角度,以剪出流畅、自然的线条。

此外,安塞剪纸还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剪纸艺人会根据不同的题材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颜色纸张进行剪刻,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安塞剪纸的方法独特而丰富,需要艺人具备扎实的技艺和丰富的创造力。

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情趣。

剪纸艺术的构图介绍

剪纸艺术的构图介绍

剪纸艺术的构图介绍各种造型艺术,由于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不同,各有自己的特长,相应也产生了自己的局限性;不同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相互摹拟或取代,也不能强加于它所不能胜任的东西。

只有透彻地了解它的特点,避开它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一幅剪纸,不能象对一幅画那样要求,它既不便于借助更多的色彩,也不易表现重叠的层次和过于庞杂的场面。

有的剪纸不过寥寥数刀,形象生动活现,手法简洁;有的精工细刻,却也不觉得累赘多余,都说明一个问题:构图单纯,造型洗炼,线条明快,黑白分明和形式优美,揭示出剪纸是一种以单纯、明快和富于装饰性见长的艺术形式,这个特点从剪纸的表现方法里具体体现出来。

依靠镂空和利用黑白对比等手段完成表现的剪纸,一般地讲,尽量避免重叠的层次和复杂的环境描写。

构图上,首先对素材进行简化,删去与主题无关紧要的什物,不一定影响主题的表现;从另一方面看,在有限的画面上更利于突出人物,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发挥剪纸的特长。

这就经常使人见到:画鱼不画水,画演员不画舞台,贴大标语不见墙,甚至靶场不作环境描写,将素材简化到不能再简,使画面单纯、轻爽起来。

有的剪纸不挂一丝背景,让人觉得很美;有的点缀一点极为简单的景物,或采用道具式的什物烘托,也恰到好处,便是这个道理。

剪纸构图中另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就是惯用平视体的章法。

民间剪纸中有种“剪影”,专剪头的正侧面像,作者端详之后,顷刻而就,既快又象。

这就是平视构图:作者的视线与被描写的对象成九十度,从轮廓上表现特征。

根据这个道理,布置画面时,可将不同的物象,或正面,或侧面,或偏侧,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又可将这组形象置于那组形象之上。

平视构图由于避开了复杂的透视关系和顶侧角度,视点不集中,物象特征一般暴露得比较明显,便于造型的夸张和变形,便于着色平涂,便于装饰处理,便于将杂乱零散的东西条理化,一句话,使构图单纯、明朗起来,能产生很强的装饰效果,是一种装饰性的构图。

团花剪纸课件

团花剪纸课件

在剪切过程中要保持纸张的平整,避 免出现褶皱或破损。
在粘贴固定时要注意位置的准确性和 美观性,避免出现歪斜或不平整的情 况。
06
团花剪纸的欣赏与评 价
欣赏标准与方法
01
02
03
04
造型美
团花剪纸的造型应该美观大方 ,富有艺术感。
色彩美
色彩搭配应该和谐,具有视觉 冲击力。
技艺美
剪纸技艺应该精湛,线条流畅 ,细节处理得当。
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形态和组合 方式,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装饰 效果,如直线、曲线、折线、波
浪线等。
点缀装饰
在团花剪纸中,点缀装饰是一种常 用的手法,通过在画面上添加一些 小的图形或符号,可以起到丰富画 面、增强层次感的作用。
镂空装饰
镂空是团花剪纸的一大特色,通过 镂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孔洞,可以 形成虚实相生、通透灵动的装饰效 果。
注意刻刀或剪刀的锋 利度和使用安全。
撕剪法
01
用手将纸撕成所需形状 和大小。
02
在撕好的纸上画出所需 图案。
03
沿着图案边缘用剪刀或 刻刀进行修剪和完善。
04
撕剪法更注重自然和随 意的美感,适合表现一 些生动的形象。
烫剪法
将纸平铺在工作台上,用烙铁 或熨斗在纸上烫出所需图案。
注意控制烙铁或熨斗的温度和 时间,避免烫焦或烫破纸张。
6. 展开团花
7. 粘贴固定
将剪切好的团花轻轻展开,检查是否有未 剪断的部分,如有需要可用刻刀进行修整 。
在需要的地方涂上胶水或贴上双面胶,将 团花粘贴在适当的位置,如窗户、墙壁等 。
操作注意事项与技巧
使用剪刀或刻刀时要小心谨慎,避免 伤到手部。
对于复杂的团花图案,可以采用分步 骤、分层次的剪切方法,以降低难度 和提高效率。

孝感雕花剪纸的构图样式鉴赏

孝感雕花剪纸的构图样式鉴赏

孝感雕花剪纸的构图样式鉴赏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也是当前依然顽强地存活于民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视觉文化。

实际上,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和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剪纸在不同地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流派,在剪纸艺术上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南北差异。

在诸多剪纸流派中,湖北孝感雕花剪纸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悠久历史,在2009年更是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孝感民间婚丧嫁娶、四时节令以及鞋帽纹样刺绣等民俗文化活动中,均能看到剪纸艺术火红的身影,它融合了南北两派雕花剪纸艺术精髓,自成一体。

特别是在孝文化的哺育下,孝感雕花剪纸更富有中国孝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任何视觉艺术创作的初始阶段,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构图问题,剪纸艺术也不例外。

构图,简言之就是对整个画面中视觉能量的位置经营以及对画面中主客体构成关系的合理安排,是画面形的处理和安排。

笔者走访了解了孝感地区诸多雕花剪纸作品,并查阅相关剪纸作品图谱,无不为其精巧新颖不拘一格的构图样式所吸引,有些构图样式为其他视觉艺术所少有,值得吸收借鉴。

为了科学合理地把握这些剪纸作品构图上的独到之处,同时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阐明个中原委.当然,这样的分类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孝感地区的雕花剪纸作品,同时也适合中国剪纸艺术作品的分类研究;但从这一分类整理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孝感地区剪纸艺术在构图样式创造中的地域特征和独到之处。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构图样式分别予以探讨。

一、均衡式构图纵览孝感诸多雕花剪纸作品可以发现,均衡式构图的剪纸作品数量要远大于对称式构图作品数量。

所谓均衡式构图(又名平衡式构图),是与对称式构图相对而言的,本身含有变化与统一的意味,它是指在形状变化、排列秩序、运动态势、数量多少和大小等方面在左右两边均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追求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之基础上的统一。

其创作思路是先求变,再求整。

这种构图形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生动自如地表现那些处在运动变化中的人和事物,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自由活泼、洒脱随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剪纸构图的方法一、什么是构图?构图,是指如何安排、布置、分配艺术作品中的各种艺术形象,从而使作品完美、漂亮的一种设计方式。

剪纸的构图,是指把各种需要剪刻人物、动物、花鸟、建筑、山石、云彩、浪花等加以组合,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性较高的整体,以获得最佳布局。

构图的目的是突出主题,突出主体,体现美感。

可以说剪纸的美,一方面是通过剪刻手法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构图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构图也是一门艺术。

例如在图1中,三只仙鹤本身都不错,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我们如果只是简单随意地将其摆图,那不仅会显得单调、分散,而且也不够美观。

如果能像图2那样进行组合——无非是变换了一下位置,添加了几块山石和云彩,使仙鹤处于高低不同的位置上,那整体上看起来就漂亮多了。

有人剪刻了几只大雁,之后把它们随意固定在一块山石上,朝哪个方向飞的都有,这让人看起来散乱,整体感不够好(见图3)。

如果能像图4那样将几只大雁重新组合一下——有高有低,有疏有密,错落有致,那这个作品就会变得漂亮很多。

为什么这里只是把大雁的位置、方向做了一下调整,整个作品看起来就不一样了呢?这是构图带来的效果。

每一件剪纸作品都具有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容美指的是作品主题积极向上、吉祥美好,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文化涵,并与剪纸的主题配合密切,去安排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即构图)等等,则属于形式美的畴。

当然构图是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剪纸作品的构图规律1、图服务于主题。

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美化主题。

如果没有了主题,那构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构图而构图。

构图既要服从于主题表现的需要,又要争取做到整体形式感的完美统一。

2.形象是构图的基础。

形象是剪纸的生命。

剪纸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剪刻技能,比如剪龙要像龙,剪凤要像凤,这以后才能去谈构图。

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形象产生了才能去“经营”它的“位置”。

3.对比的规律是构图的首要法则。

对比即是矛盾,而在剪刻作品中能够形成对比的地方比比皆是,位置的上与下,还有形象的反差,情景的冲突等等,都是在通过对比使作品产生生命力和感染力。

所以,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对比,善于利用对比。

4.均衡与多样统一是最基本的法则。

均衡,是指视觉形象上的一种平衡,而不是位置上的对称和质量上的相等。

例如图5中的仙女,与其右侧的建筑就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均衡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建筑物体,就让人视觉上感觉缺了点什么。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中对称、平衡、比例、变化、参差、虚实、节奏、韵律等规律的集中概括。

这是说塑造的对象虽有多样变化,但又统一在整体效果之中。

“龙凤呈祥”是常见题材,设计时龙、凤最好是一高一低的,互相呼应,或相对、或同向、或互相缠绕,这样既多样(姿态丰富多样),又统一(统一在一个合谐的场景中),如果龙、凤的高度相等,姿势僵硬,背向而立,就不可能成其为好作品。

图6中的鹿,虽然是姿态各异,有聚有散,有的仰头,有的回头,但都统一于“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中。

如果在这群鹿当中出现一只奋蹄疾奔的鹿,那就谈不上统一和谐了。

5.“变化和谐”是形式美的最高层次。

不同的事物在组合中经过中和后,达到了在的具体统一,这就叫“变化和谐”。

以图7为例,图中的仙女、飘带、花篮、云彩等本来并不是同一性质的,但是在仙女从天上向人间飞来的时候,这些事物便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而且还构成了一个美丽的“S”形状,这就叫“变化和谐”。

三、常见的几种构图形式剪纸的图形式多种多样,且各具特点,朋友们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去摸索,灵活运用。

这里我选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供初学剪纸的朋友们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介绍的几种构图方式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朋友们可不要被它们束缚了手脚,更不要把它们当作框框生搬硬套。

1.直立式构图。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多见于小花小草、花瓶等(见图8)。

2.对称式构图。

即作品沿某一直线呈左右对等排列的形式,如双龙戏珠(见图9)。

其特点是造型比较稳定,庄重。

不足之处在于,对人视觉刺激不强烈,反倒是容易让人产生呆板、单调、缺少变化之感。

3.斜线式构图。

即作品主体呈斜线向上(如仙鹤、奔马)或斜线向下(如下山虎、扑食的鹰)的构图方式(见图10)。

其特点是动感较强。

4.“V”字型构图。

即作品主体部分呈“V”字型的一种构图方式(见图11)。

其特点是既有动感,又比较美观。

5.三角形构图。

这在绘画、摄影中属最为常见的一种构图方式。

我们可把它应用于剪刻中。

三角形构图还可具体分为正三角形构图、直三角形构图、斜三角形构图、倒三角形构图等。

其特点是整体画面活跃,动感强烈。

见图12、图13、图14、图15。

6.曲线式构图。

即作品的主体部分呈曲线(或称弧线)的构图方式,比较常见设计和剪刻(见图5)。

7.“S”型构图。

这种构图比较美观,漂亮(见图7,图16)。

8.新月式构图。

即作品的主体部分呈月牙状的一种构图。

它与曲线式构图比较相似,但两端较尖。

特点是形状比较新颖、美观(见图17)。

9.黄金分割点构图。

黄金分割本来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但它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规律。

它是用一个点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如果这条线段的长度为1米的话,经过计算,这个点位于0.618米的位置上,这个点就叫作“黄金分割点”。

图18中的人物就立于底部直线的黄金分割点上,属于最佳位置。

我们通常把这一位置近似地看作是2比3的位置。

在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构图中,因为相邻的两边有长短的区别,而‘黄金分割’的长短比例却恰到好处(即长边与短边之比大约为3比2),无太过或不及的毛病,所以这样形体构图最能唤起美感(见图19)。

10.组合构图法。

将几种构图方式组合在一起,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圆形与直线结合,圆形与三角形结合,三角形与扇形结合等等(见图20,图21,图22)。

四、民间剪纸构图思维特性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加上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容和光影效果及物象的体积、深度和起伏,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在构图上采用平视构图,即将物体和景象由三维空间立体形象变为二维空间平面形象,通过对表现素材进行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用简练的线条进行概括,使画面重点突出、黑白关系虚实相衬,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用平面的眼光表现世界的物象,决定了剪纸表现的平面化特征,即任何形象的塑造都共存于一个特定形制的可视平面。

民间剪纸用展开式的思维方式,极度的随心所欲。

在创作者的剪刀下,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透视、不顾比例,凭着经验和灵性任意取舍的自然挥洒,大胆的创造。

为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空和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

这种借助静态的平面化能表现三维、四维甚至多维的空间,并通过动态的思维,连续的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

民间剪纸就是利用纸的局限大做文章,在局限里自由驰骋,变不可能为可能,把三维世界简化成二维空间。

无限远的空间,无限复杂的形体都被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扁平的轮廓成了剪纸的造型基础。

因此,民间剪纸的独特表现力就是在彻底的二维空间观念基础上实现的。

剪纸创造者发挥了其至真至纯的艺术天性,打破客观世界的束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其心中的艺术客体。

民间剪纸的这种构图思维不受生活惯例、题材容的局限,将若干形象创造性的组织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衬托的作用。

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

求全的心理是所有这些的根本,在民间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物象之间互不遮挡,互不重叠,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从而呈现出较强的装饰风格。

出于质朴的求全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定式,创作者更是打破实现的障碍,运用表里统一的手法,全面地表现物象。

对于剪纸而言,现实的物象背面、顶面、底面或部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它是存在心感悟的,看不见的是合理的,但不剪出来却是不合理的。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

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

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五、初学剪纸应该注意的几种技法剪纸基本技法“五要素”是:圆、尖、方、缺、线。

要达到剪圆如秋月,饱满圆润;剪尖如麦芒,尖而挺拔;剪方如瓷砖,齐整有力;剪缺如锯齿,排列有序;剪线又如胡须,均匀精细。

剪口整齐,既不留缺茬,又不能剪过头或剪坏别处。

这是剪纸最基本的要求。

剪纸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单色剪纸,点色剪纸,分色剪纸,衬色剪纸,绘色剪纸五大类。

其中单色剪纸在各地最普遍,数量最多,容最丰富。

特点是虚实对比强烈,明快醒目,风格单纯大方,感染力强。

制作剪纸的过程, 一般应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

即先繁后易,先主后次,先里后外。

也就是先剪复杂的部分,后剪较容易剪的部分;先剪重要的部位,后剪次要的部位;在这同时还要注意先剪里面的部分,最后剪外围的部分。

只有这样有秩有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