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复习基础知识3资料分析

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复习基础知识3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一、资料分析的特点 1.资料分析的考查内容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在解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查找、指标换算、计算比较、分析判断等过程,针对资料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文字资料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段蕴含数字的文字的阅读、分类和提炼能力; 表格资料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能力;图形资料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直觉判断和估算能力。

2.资料分析的考查形式 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然后选择最问题最佳的答案。

1、文字资料(单语段或多语段); 2、表格资料(二维统计表); 3、柱状图、饼图、趋势图等; 4、混合资料; 3. 资料分析的试题难度 简单题型:主要包括直接查找排序以及一步计算题。

此类试题只需通过查找和比较、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相对简单。

中等难度:主要包括间接查找排序以及数据关系相对简单的计算题。

此类试题需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求出相关数据,考查考生对数据关系的把握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资料分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达到几个问题,根针对每一个资料,都有几个问题,择最问题2019年资料难度较高:主要包括数据关系相对复杂的多步计算以及综合判断题。

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根据题干或选项查找到材料中的相关数据之后,再进行分析、计算及比较,从而得到答案,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在考试中的比重不是很大.4.资料分析的特点及命题趋势1) .综合考查比重上升近几年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必考文字、图形和表格三种形式,同时逐步转向对三者综合的考查。

2).难度加大,技巧性强 资料分析部分试题的计算量加大,题目的难度变大,对考生估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对计算技巧的考查力度加大,例如一些题目如果单纯的计算会浪费很多时间,而如果熟练掌握解题技巧,这些题目甚至可以变成考生“秒杀”的对象。

3). “陷阱”题目增多 近年的考试中,尤其一些综合判断性题目,出现了更多类型的“陷阱”。

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基础班资料分析讲义

华图教育公务员培训基础班资料分析讲义
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 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 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诸 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 百人" 百万" 十亿" 如"百人","千","百万","十亿"," 千亿" 千亿"等; 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者材料与题目之间可 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 单位不一致问题 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 在"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 双单位图" 对应. 对应.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三.阅读技巧
一,粗读材料 1. 阅读材料主旨 2. 阅读材料结构 二,读题,返回资料当中寻找数据 读题, 三,综合分析与计算
分段落主题型" 【材料一】"分段落主题型"文字材料 材料一】 分段落主题型 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8.83 万公顷.灾毁耕地1.79万公顷.生态退耕2.54 万公顷. 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0.49 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9.58 万公顷 .当年净减少耕地4.07 万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469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5%;人均水资源1873立方米,减 少3.0%.全年平均降水量608毫米,增加1.9%.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69 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52 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760 亿立方米,比上年 减少0.6%.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6%,工业用水增长2.7%,农业用水减少2.2%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5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 水量139 立方米,下降9.5%.人均用水量437 立方米,下降1.1%.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8 处,其中,能源矿产地50 处 ,金属矿产地73处,非金属矿产地82 处,水气矿产地3处.有77 种矿产新增查 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2.1 亿吨,天然气6974 亿立方米,原煤406.2 亿吨. 全年完成造林作业面积520 万公顷,完成造林成活面积371 万公顷,其中人工造 林完成256 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成活面积268万公顷,占完成造林成活面 积的72.2%.全民义务植树22.7 亿株.截至2007 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 个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188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15.0%.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 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 育保护面积3.3 万平方公里.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6.5 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8%.煤炭消费量 25.8亿吨,增长7.9%;原油消费量3.4 亿吨,增长6.3%;天然气消费量673亿立 方米,增长19.9%;电力消费量32632 亿千瓦小时,增长14.1%.主要原材料消 费中,钢材5.2 亿吨,增长17.4%;精炼铜399万吨,增长13.0%;电解铝1112 万 吨,增长27.6%;乙烯1048万吨,增长11.4%;水泥13.3 亿吨,增长10.5%.

2020公务员笔试专项分析数资资料分析4笔记讲义

2020公务员笔试专项分析数资资料分析4笔记讲义

贴的老年人 354.4 万人,比上年增长 25.3%。
【例 1】(2019 吉林甲)2018 年底,每所老年学校平均容纳在校学习的老
年人约为
A.120 人
B.140 人
C.160 人
D.180 人
(2017 年)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 1987.65 亿元,海水养殖产值 3307.40
亿元,淡水捕捞产值 461.75 亿元,淡水养殖产值 5876.25 亿元,水产苗种产值
B.9.3%
C.10.5%
D.11.3%
倍数与比值
一、现期
9
【例 1】(2019 浙江)2013~2017 年,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最
高的年份其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约是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的多少
倍?
A.5.5
B.6.1
C.6.4
D.6.6
【例 2】(2019 陕西)2018 年软件行业总收入中占比最高的地区的总收入
14
2.基期平均数: (1)识别:问题时间在材料前+平均(均/每/单位)。 (2)公式:A/(1+a)÷[B/(1+b)]=A/B*(1+b)/(1+a)。分子、分母 交叉对应。 (3)速算: ①截位直除。 ②先计算现期平均数,再判断大小。 3.两期平均数:本类题套路性最强。 (1)识别:题干中涉及两个时间+平均(均/每/单位)。 (2)升降判断:看分子分母增长率增长率,分子大则升,小则降。 (3)平均数的增长率: ①先找出分子的增速 a 和分母的增速 b。 ②代入公式:(a-b)/(1+b)。
二、基期计算
2016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份)用水量 81 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

资料分析题讲义

资料分析题讲义

资料分析题一、题型特征及其分类二、解题必备知识(一)基础概念1、基期(基础时期、基期水平)、现期(现在时期、报告期水平)例如:计算某企业八月份比七月份产量的变动情况,已知七月份产量为8880吨,八月份产量为6600顿,那么七月份实际产品产量就是基期水平,八月份产量就是报告期水平。

(6÷30×100%)例2、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 个百分点。

(20%-12%=8%)例: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5616亿美元,2007年为21738亿美元,那么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我过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增长值为25616—21738=3878亿美元,其增长率为3878∕21738×100%。

注:需要明确哪个是基期值,即和谁比,就是以“谁”为基准。

4、同比、环比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售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售量已达83.1万辆,环比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那么2009年3月中国乘用车销量为83.1∕1+7.59%,2008年4月为83.1∕1+37.37%。

注:一定要弄清楚两者的基期值分别是什么,上例中:“环比”的基期值为“2009年3月汽车销量”,“同比”的基期值为“2008年4月汽车销量”。

元,那么2009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1080∕135倍,2009年是2000年的1080∕135=8=23倍,即翻了3番。

注:在计算有关“倍数”问题时,需要注意到题干的提问方式,当题干中问及现期值比基期值增加了多少倍时,需要采用“现期值÷基期值—1”的形式来计算;“翻番”的难度要高于“倍数”。

例、2009年,某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为11865亿元,2008年为11115亿元,2007年为9846亿元,那么2009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111151111511865-×100%,2007—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基期值现期值—1)×100%。

第八节年均增长问题基础概念(六)高频考点(二)1

第八节年均增长问题基础概念(六)高频考点(二)1

第八节年均增长问题、基础概念(六)、高频考点(二)主讲讲师:晴教育老棍根据往年经验,年均平均为资料分析一大易混知识点一、年均增长量:表示的是n年间增量的绝对平均值【例1.2017吉林】94.2011-2015年间,中关村上市公司净利润年均增加值约为:A96亿元B77亿元C57亿元D103亿元【例2】亿册次问:2011年-2014年,平均每年书刊文献外借册次年均增长()亿册次。

A.0.603B.0.455C.0.553D.0.415【例3】2013年我国车辆和驾驶人员保持快速增长,至2013年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

其中,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2003年汽车保有量为0.24亿辆,同比增长了13.7%。

2003年—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量为:A、1412万辆B、951万辆C、1286万辆D、1130万辆【例4】部分国家国际旅游收入及入境旅游人数统计表位次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1995年2007年1995年2007年国家和地区收入国家和地区收入国家和地区人数国家和地区人数1美国937美国1448法国6003法国8194 2法国313西班牙651美国4349西班牙5897 1995—2007年,美国国际旅游收入平均每年增加?A、42.6亿美元B、30.5亿美元C、50.6亿美元D、47亿美元【例5】我国平均每天的消费量1997年至2005年日均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量为()万吨标准煤。

A.61B.57C.32D.16拔高思考题【例1.16年北京行测】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118.如图中反映的均为年末数据,则“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平均每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增加约多少万人()A.150B.180C.200D.440二、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n年间的年平均增速。

直接计算公式为:。

(不用担心,有简化公式)【例1.2017贵州】截至2015年末,全国水果(含瓜果,下同)种植总面积1536.71万公顷,较“十二五”(即2011-2015年)期初增加143.38万公顷,增长了约10%。

公考资料分析常用速算技巧

公考资料分析常用速算技巧

公考资料分析常用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毫无疑问也属于数学方向的考查模块,但在计算结果上和我们传统的数学题目有重要的区别。

传统数学题目的计算结果要求精确,即“1就是1,2就是2”,但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的计算结果却可以不精确,即“大概是1或者差不多是1”即可。

这种区别通过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的要求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都会明确要求考生计算“约为多少”、“大约是多少”、“大概是多少”;虽然有些题目没有明确这样要求,但考生计算出大概的结果也可以,比如,有的题目要求判断“下列选项增速最快的是”,考生只需要大概计算出各个增速也可以选出正确选项。

正是因为这样的重要区别,绝大多数资料分析题目在计算上采取的是估算而不是精确计算,对于个别要求精确计算的题目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快速计算的方法来解决。

快速的估算和快速的精确计算个别题目正是本章要核心讲解的内容。

但是,估算毕竟是有误差的,误差对选出正确答案有时也会产生影响。

一般,判断误差对选出正确答案会不会产生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所给选项间的差距、计算公式的形式特征和参与运算的数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如果所给选项间的差距较大,则误差影响很小;如果所给选项间的差距非常小,那么误差影响可能较大,这时就要注意计算公式和参与运算的数据的大小,具体的通过本章来理解和认识。

第一节尾数法一、基础知识几个数相加时,和的尾数与这几个数的尾数之和相等。

比如,2452+613=3065,和3065的尾数5等于2452的尾数2与613的尾数3之和。

几个数相减时也有同样的规律。

比如,2452-611=1841,差1841的尾数1等于2452的尾数2与611的尾数1之差。

尾数法就是利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尾数的这种规律来快速计算的一种方法。

注意:尾数法中的尾数可以是末一位数,也可以是末二位数。

比如,2452+613=3065,和3065的尾数65等于2452的尾数52与613的尾数13之和。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默写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默写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默写资料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四个阶段。

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此基础上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研究方法,采集所需的数据。

数据收集的方式有多种,包括文献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

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清洗、变量定义、数据录入等工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接下来,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数理逻辑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等进行数据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解释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资料分析中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解释。

数据的收集需要遵循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问卷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样本选择、调查实施等。

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清洗和变量定义的问题,以确保后续分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方法,研究者需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在结果解释阶段,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资料分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

在经济管理方面,资料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定价策略、产品品质改进策略等,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资料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社会调查、社会统计、社会政策评估等工作,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总体来说,资料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准确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资料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研究者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工作。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在资料分析领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1、百分数: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例1:去年的产量是a,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的增长量和增长百分比分别为多少?(b-a),(b-a)/a例2:去年的产量是a,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今年为多少?(1.2a)例3: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去年为多少?(5b/6)例4:今年的产量为b,只完成了计划的80%,则计划为多少?(5b/4)例5:今年的产量为b,超额完成了计划的20%,则计划为多少?(5b/6)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1)“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2)“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3)“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4)“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表示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化幅度。

例1:去年的工业增长值为12%,今年的为17%,则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5)例2:今年的物价上升了6%,去年上升了9%,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3)3、增长与同比增长。

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同比增长——指与某一时期进行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例如:据北京的汽车交易市场统计,今年的5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5%。

4、增幅与同比增幅。

一般等同于增长与同比增长!增幅——指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资料分析基础知识与解题技巧一、基期、本期:本期是指:我们把材料中给出的当年量,叫做本期(用符号A表示);公式: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基期是指:我们把上一年或者上一个阶段的量叫做前期(用符号B表示);公式: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注意:和谁比较,谁就做基期。

虽然这一对名词不会出现在所给材料和问题里,但理解这两个概念是解决好资料分析问题的关键。

例一:2013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590亿美元。

解析:其中8593亿美元就是本期量,8593-590=8003就是前期量。

二、增长(减少)量、增长(减少)率:增长量是指:本期与前期的差值就是增长量;公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增长率是指:增长量与前期量的比值(用符号r表示)。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注意:1、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这三个都是相对速度的说法,都是增长量与前期量的比值,即: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2、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例二:2013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590亿美元,同比增长6.7%。

辉煌人生解析:其中比2012年同期增加590亿美元是增长量,同比增长6.7%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同比: 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意:以11月为例,跟去年11月相比叫同比,跟上个月10月相比叫环比四、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期本质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1)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2)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例三: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80。

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分数,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1个百分点表示1%,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1)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2)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例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1992年的20.8%下降到1993年的18.2%。

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1993年比1992年下降3.6个百分点(18.2-21.8=-3.6);但不能说下降3.6%。

例五:1、2013年,四川生产总值达到68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85.6亿元,同比增长12.5%。

问题:(1)2013年,四川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A.12.63% B.12.63个百分点C.7.07% D.7.07个百分点辉煌人生解析:用公式483/6835=7.07%,直接秒杀选项C.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5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

问题(1)“十一五”期间,我国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纯入比2005年增加了()A.37.1% B.43.6% C.81.8% D.50.4%辉煌人生解析:用公式2664/3255,因为2664已经超过3255的一半,直接秒杀C。

五、倍数、翻番倍数:是指大数字对小数字的一个比值。

例六:在资料分析中常有这样的表述2013工业生产总值是2012年的2.5倍,其中2012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是6678亿,那么四川2013的工业生产总值=6678×2.5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依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 =2n,即翻了n番。

注意:(1)“多(超过)N倍”“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多N倍,说明是基数的N+1倍。

(2)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100%。

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

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

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了300%,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

例六:11年累计出国留学人数比1978年规模扩大了375倍。

问题:2011年当年出国留学人数较1978年翻了。

()A.接近3番B.接近4番C.接近5番D.接近6番辉煌人生解析: 2011年当年出国留学人数为224.51-190.54=33.97万人,根据文字“2011年累计出国留学人类比1978年规模扩大了375倍”可知,1978年出国留学人数为[224.51÷(1+375)]万人,则2011年是1978年的33.97÷[224.51÷(1+375)]=33.97×(1+375)÷224.51≈34×375÷225=34×5÷3=56.7倍。

翻了近6番。

六、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

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平均:将总量分成若干份,例如:人均消费。

即总消费总人数。

例七: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58.7万吨,进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9.0%。

其中,出口量67.1万吨,出口额2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24.9%;进口量91.6万吨,进口额1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37.5%。

表1 主要进口来源地(进口额前7位)进口量(万吨)同比增长率(%)进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美国 6.88 59.30 1.13 42.00表2 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前7位)出口量(万吨)同比增长率(%)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美国10.72 3.05 4.66 8.76问题:2010年一季度,我国与美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A. 7.8%B. 12.7%C. 14.2%D. 17.6%辉煌人生解析:(4.66+1.13)÷40.9=14.2%。

例八:2012国考)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

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

截止2010年底,该省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85.8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61.7万户。

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1007.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77.58万户。

该省有线电视用户平均每月的有线网络费用约为多少元?A. 20B. 36C. 180D. 240辉煌人生解析:45.38除以1885.88,在除以12(这里是平均每月,所以需要除以12)七、年均增量、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量:表示的是n年间增量的绝对平均值。

年均增量 =(本期-前期)N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n年间的年平均增速,因为涉及平方与开方,是资料分析中相对较难的知识点,但考法单一容易掌握。

公式:(1+r)^N = 本期基期解题方法1:代入法(1.1^4=1.46 1.2^4=2.07 1.3^4=2.85)方法2:当年分数大于6年时,用二次项公式,只取前三项就可以了。

【注】N为本期与基期的年份差,例如本期为2012年,基期为2008年,则N=4。

例九:(2012年浙江省考)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

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A.10% B.15% C.20% D.25%解析:(1+r)的5次方=1+2.1,直接秒杀选项D。

八、产业增加值:产业增加值: 该行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

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

例十:(2012年浙江省考)201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

问题:2010年,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约为:A.1361亿元B.1425亿元C.1476亿元D.1493亿元辉煌人生解析:27227乘以5.0%=1361 增加值就是当年的量,本题就是第一产业2010的量。

可以用简便方法:27227乘以10,再除以2就可以了。

遇到5%、55%、50%、45% 都可以用乘法九、贡献率、拉动增长率:贡献率:是指部分增量与总增加量的比值公式:贡献率=部分增量总增加量100%拉动增长率:是一个百分比,是指部分增量与前期整体量的比值公式: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量前期整体量100%例十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5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

(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A.37.1% B.43.6% C.47.2% D.50.4%辉煌人生解析:拉动增长率计算,根据基本公式可得首位商3,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十、贸易顺差、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是指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出口额大于商品进口额,其中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值就是贸易顺差额。

贸易逆差:是指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出口额小于商品进口额,其中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值就是贸易逆差额。

十一、恩格尔系数、基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