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MRI诊断(课堂PPT)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直肠癌MRI诊断

(医学课件)直肠癌MRI诊断
13
新技术应用: 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s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热点:b值大小选择、ADC 值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术后复发与纤维 斑痕的鉴别等。 2)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是目前 临床上唯一的一种完全无创性的、无辐射的快 速全身扫描的方法,代表了当今影像学的最新 进展。
术前分期应确定:1)TNM分期:2)为临床详述肿瘤 是否侵犯括约肌-是否适合括约肌保留(sphinctersparing)手术治疗。
12
检查方法:
常用序列: 1) FSE或快速恢复FSE序列T2WI: 2)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优点-高信
噪比的图像;软组织与液体之间具有最佳的对比度; 减少重复时间,使运动伪影降至最低;血液流动伪影 最小化。 3)SE- T1WI:主要用于显示解剖结构。 4)增强扫描(LAVA技术):可显示正常直肠与病变 的血供及其相互间关系,同时对于病变的检出和性质 的判定有一定帮助。
周一早读片
1
CASE 1
2403457 0937107 男,68 因“便血半年余”入院。 查肠镜:距肛门6cm可见一环四周的肿块
2
3
4
本院诊断
直肠癌(T3N1Mx)
5
病理
送检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切除标本: (直肠)腺癌,Ⅱ级,溃疡型,肿块大小 6.5cm*4.0cm*1.0cm,癌组织浸润至肠壁浆膜 下纤维结缔组织。 上、下切缘及另送(吻合圈)均未见癌残留。 肠周淋巴结及另送(252组)淋巴结均未见癌 转移(0/23、0/1)。 pTNM分期:T3N0Mx。
膜。
20
直肠癌的TNM分期-T分期
21
22

直肠癌MRI诊断ppt课件

直肠癌MRI诊断ppt课件
预测CRM是否被侵的标准是肿瘤与直肠筋膜之间的距 离为6mm。该标准由Beets-Tan et al 在2001年创立 。但该标准也有一定的限制:,直肠前壁 的肿瘤很难鉴定。
30
T3期-直肠筋膜受侵犯 MRI示肿瘤侵犯直肠系膜脂肪和直肠系膜带(箭头),后者 增厚,直肠筋膜代表手术范围,该类肿瘤术前辅助治疗可 降低术后复发率。
2)如果淋巴结与原发肿瘤粘联在一起不能区分,可 低估肿瘤的N分期
43
N-分期
44
一般而言,若直肠周边、盆壁和腹膜后局部淋巴 结肿大,其最大直径超过15mm,同时结合轮廓 不规则、信号变化和边缘环形强化等,其转移性 淋巴结的准确性〉95%;实际工作中,当肿大淋 巴结直径5-15mm时,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性不 高,差异很大;若肿大淋巴结直径〈5mm时,则 其准确性更低。
11
影像学在直肠癌术前的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包括双对比钡剂造影、直肠镜和组织学检查。但 这些检查不能反映肿瘤侵犯的深度以及淋巴结的情况 ,而后二者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随着MRI新技术不断的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功能MRI (包括病变局部扩散加权成像与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得到初步应用,目前用来客观评价直肠的检出和治疗 疗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1
T3 CRM- T2 CRM-
肿瘤周围浸润 T3 CRM-
肿瘤限于肠壁,即T2 期肿瘤——直肠周围 筋膜是促纤维增生性 反应。
只有当直肠旁脂肪内的肿瘤信号以广基与直肠 壁内的肿瘤相连时,才能认为是T3期;直肠肌 层短的不连续样改变和肌层外缘不规则改变或 毛刺样改变均不能作为T3期的诊断标准。纤维 成形性反应也会强化。
6
直肠癌的MRI诊断
7
总论
直肠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肿瘤之一(40/10万), 也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24版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版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16
辅助治疗措施(放疗、化疗等)
2024/1/25
放疗
术前放疗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可减少局 部复发风险。
化疗
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杀灭微小转 移灶,降低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可用 于晚期直肠癌的治疗。
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到 淋巴结,是直肠癌主要的 转移途径。
血道转移
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 转移到肝、肺、骨等远处 器官。
9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肠腔狭窄症状
大便变形、变细, 严重时可出现肠梗 阻。
全身症状
贫血、消瘦、乏力、 发热等。
2024/1/25
直肠刺激症状
便意频繁、排便习 惯改变、肛门下坠 感等。
17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 和分子分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
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是关 键,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 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的合理合。
2024/1/25
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 选,可辅以放疗或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直肠癌概述 • 直肠癌病理生理 • 直肠癌检查与诊断 • 直肠癌治疗方案及原则 • 直肠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直肠癌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
2
01
直肠癌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发病率
2024/1/25

直肠癌MRI与临床PPT讲解课件

直肠癌MRI与临床PPT讲解课件
Th这e d里ec讨isio论n w的he问th题er a是pa:tie直nt w肠ith癌re病cta人l ca,nc是er 只is a能ca选ndi择datTeMforE? TM还E是on采ly用or 新neo辅ad助juv治ant疗the而rap随y f后oll再ow行edTbyMTEM?E,通is 过maMdeRonI的the fin表di现ngs作on出M决RI定(7)。.
Denonviller‘s Fascia(DVF,邓氏筋膜)
• 向两侧方与直肠系膜相延续 • 向上与腹膜返折处的腹膜相延续 • 向下经盆膈连于会阴中心腱 • 前方附于前列腺、精囊与阴道后壁 • 后方以一层薄的疏松结缔组织与直肠固有筋膜相连
其实,该区域还有另一个解剖 结构,但MRI却不能分辨了!
直肠癌:MR分期
Introductio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NM-stage
MR protocol DWI
Location of the tumor Low rectal cancer
T-stage T1 and T2 T3 T3 with MRF involvement T4a - Invasion peritoneal reflection T4b - Invasion surrounding organs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
作者通过仔细地解剖盆脏筋膜,认为直肠和“直肠系膜”一起被完整地包 裹在含胶原纤维的袖套样盆脏筋膜中,因此,沿直肠盆脏筋膜外解剖,可 以将直肠系膜完整地切除,并且切除后腹下神经和盆丛仍完整地保留在盆 腔侧壁上,未受损害。本研究用MRI检测直肠系膜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第23卷第4期

2024年度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年度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病理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预后 越差。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如上述KRAS、BRAF、MSI/MMR和HER2等基因状态,也是影响直 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他因素
如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也会影响直肠 癌患者的预后。
12
03 直肠癌影像学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肠道准备,如服用泻 药清洁肠道,确保检查视野清晰

2024/2/3
操作技巧
医生需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巧,如 插入、旋转、退镜等,以充分观察 肠道黏膜。
注意事项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反应 ,避免过度充气或损伤肠道黏膜。
15
CT、MRI在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CT检查
CT可清晰显示直肠壁增厚、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分期提供重 要依据。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和防止肌肉萎缩。
康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包括呼吸训 练、肢体运动等。
2024/2/3
实施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3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3
33
围。
技巧分享
精确的定位技术、多模态影像融 合、剂量优化算法等,可提高放 射治疗的精确度和效果,降低对
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 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和剂量。
2024/2/3
20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策略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和方案,可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

(医学课件)直肠癌MRI诊断

(医学课件)直肠癌MRI诊断
未来MRI成像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为 误差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子功能成像
将分子成像与功能成像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全面地评估直 肠癌病情,指导治疗方案。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MRI对直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是对中低位直肠癌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MRI能够评估直肠癌的TNM分期,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直肠癌MRI分子成像技术的进展
分子探针
利用分子探针(如多肽、单克隆抗体等)与肿瘤细胞内特异表达的分子(如肿瘤 标记物、酶等)特异性结合,进行成像。
基因表达成像
利用基因成像技术检测直肠癌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实现直肠癌的个性化治疗。
直肠癌MRI功能成像技术的进展
功能成像
利用MRI功能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 波谱成像等)反映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评估肿瘤的恶性程 度和预后。
位的转移。
评估治疗疗效
MRI可以通过对肿瘤体积和信号 的变化,评估放化疗和靶向治 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
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MRI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的应用
评估肿瘤对治疗的反 应
MRI可以在新辅助放化疗中评估肿瘤 对治疗的反应,通过观察肿瘤体积和 信号的变化,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
监测并发症
新辅助放化疗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 如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等,MRI可以 监测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04
直肠癌的MRI应用价值
MRI在直肠癌手术前评估中的作用
确定肿瘤的精确位置和浸润深度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盆腔图像,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同时可以评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

(医学课件)直肠癌MRI诊断

(医学课件)直肠癌MRI诊断
评估手术可行性
MRI可以帮助评估手术的可行性,通过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预测手术难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直肠癌MRI诊断对术后复诊的应用
监测肿瘤复发
术后定期进行MRI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迹象,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
评估放化疗效果
MRI可用于评估放化疗对肿瘤的疗效,观察肿瘤大小和坏死情况,判断治疗的 有效性。
合考虑是否建议进行MRI检查。
02
优化检查流程
在进行MRI检查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优化检查流程,提高诊断效率。
03
解读影像学特征
医生需要对MRI图像进行仔细解读,识别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
等信息,同时观察是否有周围组织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06
直肠癌MRI诊断的未来发展
直肠癌MRI诊断对疗效评估的应用
评估手术疗效
术后进行MRI检查,可以评估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判断是否需要辅助治疗。
监测并发症
MRI能够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局部感染等,为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
04
直肠癌MRI诊断的影像学特征
直肠癌MRI诊断对肿瘤大小、形态的显示
T1加权成像(T1WI)…
直肠癌侵犯盆壁
MRI可以观察肿瘤是否侵犯盆壁肌肉和骨骼结构,表现为盆壁肌肉萎缩、中断 或出现不规则结节影。
直肠癌MRI诊断对淋巴结转移的显示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部位
MRI能够显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常见部位,如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肠系膜淋巴 结等。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数目
MRI可以根据淋巴结肿大数量来判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数目,从而评估患者的 病情严重程度。
Hale Waihona Puke 3MRI能够检测到肿瘤侵犯膀胱、前列腺、阴道 、子宫等邻近器官的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 提供重要依据。

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4 临床症状
20
临床症状
01 02 03 04 05 06
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不尽,肛门下坠,里急后重 肠腔狭窄:便条变细,不全肠梗阻症状 肿瘤破溃感染:便表面混血带血或粘液,脓血便 侵犯膀胱:血尿,尿痛,尿频, 侵犯骶尾部: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 晚期症状:腹水,肝大,黄疸,贫血,水肿,恶病质。
CRM阴性
直肠系膜完整 ,CRM阳性
直肠系膜不完整
CRM阳性
(手术质量低下)
33
TME手术的关键 :远端切除系膜长度 > 切除肠管长度
34
牵引直肠
肿瘤边缘
系膜边缘
肠管
35
淋巴结清扫
• 尽可能把清扫范围外的可疑转移淋巴结切除或活检。 • 如果无临床可疑转移的淋巴结,不推荐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
36
29
外科治疗的原则
• 经肛门切除 • 经腹切除:在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
术、低位前切除术或结肠肛管吻合 • 转移瘤可切除和局部治疗的标准
30
经肛门切除的标准
• 侵犯肠周径<30% • 肿瘤大小<3cm • 切缘阴性(距离肿瘤>3mm) • 活动,不固定 • 距肛缘8cm以内 • 仅适用于T1肿瘤 • 内镜下切除的息肉,伴癌浸润,或病理学不确定 • 无血管淋巴管浸润(LVI)或神经浸润 • 高~中分化 • 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无淋巴结肿大的证据
31
全直肠系膜切除
• 减少环周切缘(CRM)的阳性率。 • 切除肿瘤下缘以下4-5cm的直肠系膜才算足够。下段直肠癌(距
离肛缘小于5cm)切除肿瘤远端肠管1-2cm是可以接受的,但需术 中冰冻病理检查证实切缘阴性。 • 游离全部直肠可保证远切缘阴性并切除足够直肠系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MRI表现与病理的关系
MRI对直肠癌的确认和分期主要依赖于在T2WI上肿瘤、黏膜和黏膜下层、 肌层、直肠周围脂肪和直肠系膜带的信号强度的不同。直肠系膜在T2WI 为高信号,围绕低信号的固有肌层。肿瘤为中等信号, 直肠筋膜表现为薄的线样低信号,包绕高信号的直肠系膜。
19
MRI 检查目的
肿瘤的位置:是低位还是高位直肠癌; 肿瘤的大小; 肿瘤周围生长情况; T-分期: T1/T2, T3还是 T4; 直肠环周筋膜; N-分期:系膜内有无淋巴结或者是否超出直肠系
周一早读片
解俊 /刘希胜 2017-11-13
1
CASE 1
2403457 0937107 男,68 因“便血半年余”入院。 查肠镜:距肛门6cm可见一环四周的肿块
2
3
4
本院诊断
直肠癌(T3N1Mx)
5
病理
送检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切除标本: (直肠)腺癌,Ⅱ级,溃疡型,肿块大小 6.5cm*4.0cm*1.0cm,癌组织浸润至肠壁浆膜 下纤维结缔组织。 上、下切缘及另送(吻合圈)均未见癌残留。 肠周淋巴结及另送(252组)淋巴结均未见癌 转移(0/23、0/1)。 pTNM分期:T3N0Mx。
16
左上图:白箭头=直肠系膜带,黑箭头=Denonvillier fascia(1836年)
右图:直箭=肛提肌,箭头=耻骨直肠肌,
弯箭=外侧括约肌,*=内侧括约肌
17
Coronal-T2WI 白线示肛门最底部,黑箭=肛提肌, 组成坐骨直肠窝的顶部。
Coronal-T2WI 白箭=直肠内层(黏膜及黏膜 下层),黑箭=肌层, 刺箭=直肠系膜
术前分期应确定:1)TNM分期:2)为临床详述肿瘤 是否侵犯括约肌-是否适合括约肌保留(sphinctersparing)手术治疗。
12
检查方法:
常用序列: 1) FSE或快速恢复FSE序列T2WI: 2)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优点-高信
噪比的图像;软组织与液体之间具有最佳的对比度; 减少重复时间,使运动伪影降至最低;血液流动伪影 最小化。 3)SE- T1WI:主要用于显示解剖结构。 4)增强扫描(LAVA技术):可显示正常直肠与病变 的血供及其相互间关系,同时对于病变的检出和性质 的判定有一定帮助。
24
Axial T2WI
很难鉴别T1还是T2期 肌层是受压变薄或受侵犯
TME能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同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性功能减低和大小便失控等),改善生存质量和提高生 存率。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 已被证明是直肠癌根治 的最佳外科手术方法。 包括: ——直肠 —— 周围系膜脂肪、淋巴结 ——包膜,即直肠系膜筋膜 目的:减少肿瘤残留在手术区的机会。
10
冠状面图:直肠肿瘤通过直肠壁进入系膜脂肪和周 围淋巴结。TME沿直肠系膜边缘切除达到施行肿 瘤的根治。肛门边缘 (蓝色箭头)。
11
影像学在直肠癌术前的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包括双对比钡剂造影、直肠镜和组织学检查。但 这些检查不能反映肿瘤侵犯的深度以及淋巴结的情况, 而后二者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随着MRI新技术不断的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功能MRI (包括病变局部扩散加权成像与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得到初步应用,目前用来客观评价直肠的检出和治疗 疗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8
总论
在过去的20年中,无论在外科手术、影像检查 和肿瘤治疗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高风险的转移和局部复发,其预后较差。 术后,局部复发率据报道为3%~32%。(空
间很大)。 手术的成功依赖于准确的肿瘤分期和适当的治
疗方法。
9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
1982年Heald等首先提出TME治疗T1、T2期中下段直肠癌。 TME作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已愈来愈得到临床接受。
膜。
20
直肠癌的TNM分期-T分期
21
22
肿瘤分期-T1期
T1期的肿瘤定义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而没有侵 及固有肌层,
但有时区分T1与T2期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困难,是由于低的 空间分辨率。
内镜微创手术可安全有效地全层切除腺样息肉、 原位癌和T1期的直肠肿瘤。
23
Coronal-T2WI
肿瘤突入肠腔,直肠肌层完整,白箭头= 直肠筋膜; 病理:肌层完整(*),黑箭=肿瘤腺体。
15
直肠的正常MRI表现:
MRI可区分直肠壁的3层结构,T2WI在显示直 肠壁结构时尤为重要。
最内层为高信号影,代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不能鉴别这两层),中等信号层代表固有肌 层(muscularis propria); 和外层高信号代表 直肠周围脂肪。
直肠腔内线圈能清楚显示直肠壁五层不同信号 强度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黏液界面(高信 号) ,黏膜(低信号) ,黏膜下层(高信号) ,固有肌 层(低信号) ,肠周脂肪(高信号) 。
6
直肠癌的MRI诊断
7
总论
直肠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肿瘤之一(40/10 万),也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男性发病略高,在50岁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其 中腺癌占绝大多数(98%)。其他肿瘤罕见, 包括类癌(carcinoid tumor)(0.1%),淋巴瘤 (1.3%),间质瘤(小于1%)。
14
直肠的正常解剖
直肠约长15cm,分3段:下段7~10cm,中段4~ 5cm,上段4~5cm。
肛管底端被肛提肌插入直肠肌层,了解直肠底端 非常重要,因为可评估肿块与肛提肌的距离,肛 提肌形成了坐骨直肠窝的顶部,是重要的手术标 志。直肠周围充满脂肪组织形成直肠系膜。在直 肠系膜内含有淋巴结、血管和几个纤维隔,由直 肠系膜带保绕,称为圆周切除区域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当进 行TME手术时,CRM非常重要的标记。
13
新技术应用: 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s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热点:b值大小选择、ADC 值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术后复发与纤维 斑痕的鉴别等。 2)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是目前 临床上唯一的一种完全无创性的、无辐射的快 速全身扫描的方法,代表了当今影像学的最新 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