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实现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军事行动。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包含了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等丰富内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培养学生弘扬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长征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弘扬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长征精神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长征相关资料,制作PPT。

2. 学生准备:预习长征相关内容,准备发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长征歌曲,引导学生回顾长征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长征精神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4. 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征精神的内涵,强调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长征精神。

六、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征精神,可以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参观长征纪念地、开展长征主题的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志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征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深度;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4. 学生写的课后作业的质量。

八、教学建议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 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3. 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大学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大学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深刻认识长征精神的内涵。

2. 通过班会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3. 引导学生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 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将长征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PPT、视频、图片等教学材料。

2. 学生:预习长征相关历史知识,准备好发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长征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兴趣。

二、主题讲解(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长征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长征的艰苦历程。

2. 教师讲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包括: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等。

3. 结合长征中的典型事例,深入剖析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长征精神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2. 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长征精神知识竞赛”,巩固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2.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表示要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

3. 在互动环节,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巩固了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长征精神的感悟文章。

学长征精神主题班会记录(3篇)

学长征精神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我校XX年级XX班于XX年XX月XX日召开了“学长征精神”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学习长征历史,让同学们深刻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会开始,班主任XXX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他首先介绍了长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强调了学习长征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要以长征精神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观看长征纪录片为了使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长征的历史,班主任组织大家观看了《长征》纪录片。

纪录片中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3. 主题演讲随后,班上的三位同学分别以《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传承长征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和《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他们结合自身实际,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鼓励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长征精神。

4. 分组讨论为了进一步深化同学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班主任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围绕“如何将长征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5. 分享讨论成果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并强调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将其传承下去。

三、班会成果本次“学长征精神”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纷纷表示要将长征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心得体会:1. 张同学:通过观看纪录片和参与讨论,我深刻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

“长征精神进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长征精神进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长征精神进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3.引导学生将长征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历史背景2.长征精神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影响3.如何将长征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长征纪录片片段,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况,引发学生对长征精神的兴趣。

2.了解长征精神(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PPT展示,让学生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包括艰苦卓绝、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等特点,以及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对长征过程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3.讨论交流(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就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做简短的发言,分享自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感悟。

4.演讲分享(15分钟)组织学生自愿进行长征精神的主题演讲,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分享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和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和价值。

演讲可以结合个人经历或身边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使长征精神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5.游戏互动(20分钟)设计长征主题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长征精神的力量和意义。

可以设计一些寓意长征的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勇往直前。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与学生一同总结游戏中的所思所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长征精神。

6.激励引导(10分钟)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总结长征精神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勇攀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高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生。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长征精神主题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展开相关的研究和思考,将长征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

深化长征精神理解主题班会教案

深化长征精神理解主题班会教案

深化长征精神理解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队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长征精神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 长征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长征精神(20分钟)通过课件、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3. 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精神如何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相联系,激发学生对长征精神的深入理解。

4. 长征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5分钟)通过个人反思和分享,让学生思考长征精神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并鼓励他们将长征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5. 总结和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展望学生今后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长征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3. 反思分享法:通过个人反思和分享,让学生深入思考长征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贡献等。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作文或制作一份PPT,评估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相关场馆,深入感受长征的历史。

2.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 相关案例分析和讨论材料;3. 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相关场馆的参观安排。

小学生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从1934年10月开始,历经艰难困苦,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生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知道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内容1. 长征的背景:国共十年对峙,国民党的围剿,红军的战略转移。

2. 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高黎贡山等重要历史事件。

3. 长征的意义: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得以保存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 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于创新、纪律严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征的背景、过程、意义和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2. 教学难点:长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境教学:通过讲述长征故事、唱长征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长征的艰难困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长征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有关长征的资料,了解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做好笔记。

长征精神学习班会教案

长征精神学习班会教案

长征精神学习班会教案目标本次研究班会的目标是让参与者深入了解长征精神,并通过研究班会的形式,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内容1. 长征精神概述- 介绍长征精神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用相关资料和文献来支持概述2. 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解释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如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团结协作等- 分享长征中的典型案例来说明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3. 长征精神的现实应用- 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中需要长征精神的场景和情境- 提供参考案例和策略,鼓励学员将长征精神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4. 研究班会互动环节- 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环节,让学员能够交流彼此的理解和体验- 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践行长征精神活动安排1. 开场介绍(10分钟)- 欢迎参与者并简要介绍本次研究班会的目标和内容2. 长征精神概述(20分钟)- 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长征精神的定义和重要性3. 核心价值观讲解(20分钟)- 分别解释长征精神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团结协作等核心价值观4. 典型案例分享(15分钟)- 分享长征中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述5. 现实应用探讨(25分钟)- 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中需要长征精神的场景和情境- 提供参考案例和策略,鼓励学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6. 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员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践行长征精神-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7. 总结和结语(10分钟)- 总结本次研究班会的重点内容- 鼓励学员将长征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鼓励与支持的信息教学资源- PowerPoint幻灯片,用于概述和讲解核心内容- 典型案例资料,以故事形式讲述长征中的经历和价值观-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用于引导学员进行讨论和分享参考资料1. 《长征精神》 - 中央文献出版社2. 《红军长征精神》 -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3. 《长征精神与现代中国》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上是本次长征精神研究班会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长征精神主题教育班会教案

长征精神主题教育班会教案

长征精神主题教育班会教案目标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介绍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毅精神。

教学内容1. 长征精神的概述- 介绍长征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长征对中国的影响和历史地位2. 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介绍长征精神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分析这些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 研究长征精神的启示- 探讨长征精神中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长征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和生活中4.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分析长征中的团队合作模式和策略- 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和必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如何有效地合作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PPT和讲解的方式,介绍长征精神的背景、核心价值观和启示内容。

2.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应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引入长征中的团队合作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合作模式和策略,并讨论其对当代团队合作的启示。

教学评估1. 口头回答: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回答,检查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团队合作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PPT:长征精神的概述、核心价值观和启示内容的PPT材料。

2. 案例资料:长征中的团队合作案例资料。

注意事项1. 班会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确保内容简洁明了。

2.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鼓励积极思考和表达。

3. 鼓励学生将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如何在研究和生活中运用。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有其丰富的内涵,包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团结友爱等内容。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一、校园文化氛围的引领: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校结合九月份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的主题,开展“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主题班会活动,讲述长征历史故事,激发同学们对长征历史的探究兴趣,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教育。

二、班级实际问题分析:我班是个平行班,学生在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待提高。

尤其在学习方面,学生普遍缺乏拼搏精神。

望通过教育、引导方式,使学生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培养受挫心理,增强自制能力和自觉意识,改掉懒惰、怕苦的坏习惯,持之以恒地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目标:一、让学生了解长征历史。

二、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并弘扬长征精神。

三、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活动时间:10月底11月初。

活动地点:高二(3)班教室。

参加人员:高二(3)班全体师生。

活动准备:一、安排学生搜集工农红军长征故事,认识中国革命历程,体会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根据长征故事编排文艺节目(舞蹈、演讲、配乐诗朗诵等)。

三、推选代表参加长征知识竞赛。

四、成立组委会进行评比。

五、布置会场(本班教室)六、聘请有关领导和教师参加。

活动过程:一、引入班会主题:主持人宣布“高二(3)班‘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纪念红军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回顾长征:1、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共产党人是民族的脊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震惊世界,星星之火,终得燎原。

舞蹈表演:《军中姐妹》。

2、长征的壮举印刻着华夏子孙不屈的精神,让长征的精神永放光芒。

演讲:《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

三、学习长征:知识竞赛大比拼:1、每组四名选手,共两组。

2、题型:必答题、抢答题、选择题。

3、内容:有关红军长征背景、过程、人物、故事、意义等。

4、组委会评议后颁发奖品。

四、歌颂长征:长征的壮举呈现着共产党人的无比智慧。

配乐诗朗诵:毛泽东《七律·长征》。

五、继续长征:老师以冰心一首小诗进一步勉励学生做一名坚强有毅力的人。

班会后讨论:怎样培养坚强意志?六、领导老师做总结讲话。

七、主持人宣布:“‘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2教学目的: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了解长征、认识长征精神并且联系到我们的学习及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通过主题班会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勤奋刻苦的坚定信念。

而且在这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开这节主题班会也更具意义了。

教育手段:多媒体、视频、说故事、朗诵等教学重点:认识长征与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的关系教学程序:引入:大家知道吗?今年是长征胜利的第几年了?(70周年)对,可见我们的同学都很关心国家大事,大家对长征也有自己的了解了,比如: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等等。

那现在我们就通过一段影片来了解那段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吧!影片:《长征的记忆》讲述:这些刻满沧桑的面孔,都是曾亲历长征的老红军们,这些幸存下来的生命,早以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虽然他们正如时光一样渐渐老去,但精神却依然照耀着不灭的光辉。

虽然我们难以想象他们长征时那年轻的容颜,难以想象他们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却依然能从这饱经风霜的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无法征服的意志。

他们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段伟大岁月的见证。

而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思想的宝库!主题:《长征精神》设问:用简短的话描述什么是长征精神?学生A: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学生B:长征精神就是乐观向上,团结奋进!学生C:长征精神就是实事求是,严格纪律……讲解:同学们从刚才的影片中以及认识的长征较为扼要的说出了自己认识的长征精神,那么,我们也来听听胡锦涛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征精神吧。

影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片段讲解:胡锦涛主席在会上高度的总结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而在我总结来就是以下的五点:理想科学、信念坚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唯实创新;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讲解:就是因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广大红军将士才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

这就是理想科学、信念坚定。

各路红军的长征,都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与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进行过生死决战,而且国民党军队有飞机大炮,红军却只有步枪尽管有巨大牺牲,但最后都摆脱了敌人的围堵。

如果不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怎么会创造这样的奇迹?在长征初期有共产国际的支援,可是来的指挥员李德虽然是城市战的高手,却对中国的情况了解不多,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后来在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独立且切合中国实际地指挥下最终取得长征乃至革命的胜利。

这就是独立自主、唯实创新。

作为一个团体,长征中的红军部队只有顾全革命、民族的大局,紧密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比如在过黎族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红军也不能顺利通过。

当然大家也知道,只有红军为了群众的幸福而斗争才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在长征中也才有了充足的粮食支援。

红军与群众也就是鱼与水的关系,在群众的支持下也有了这样的一个奇迹。

讲解:以上也是老师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当然这样或许会抽象了,在长征中有许多故事却能生动的体现长征精神,而故事总能让人回想起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故事也总能唤起人们心中那盏长眠的灯。

爱听故事的人也总是爱思考,思考故事给我们留下的痕迹……故事:《见面礼——小红军的盐》(1935年6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强渡金沙江以后,部队开始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了。

上级要求,各单位要尽最大力量多筹些粮、盐,可是,由于当地军阀、土司头人的欺骗宣传,在红军未到之前,老百姓都躲进山里去了,村里空空荡荡的,一贫如洗。

走到村尾,突然发现一间破屋里透出一线昏黄的灯光。

“有群众!”小红军们兴奋得叫出声来,赶紧跑过去,进屋一看,只见一位藏族老人正慌慌张张地收拾桌上的一个小瓦罐。

大伙凑上去,只见瓦罐里果然盛着半罐雪白的盐粒。

李队长上前商量,要买一些,老人不理;李队长又掏出几块银元,老人却把头一低,出门走了。

“哇——盐!”“小地牛”叫了起来,原来,他看到桌上散落着几粒盐花,是老人慌忙中撒落的。

“小地牛”小心翼翼地用纸把盐花包好,准备带走。

“放下。

”队长制止了他。

然后,带着小战士们给老人打扫起房子。

夜里,红军部队执行纪律,不进入民宅,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露宿在了街头和房屋的矮檐下。

红军的表现被藏在山头的藏族群众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天,那位大爷带着一位通司(翻译)回到村里,找到宣传队,非要把那半罐盐送给部队。

小红军们死活不肯收。

大爷没办法,便告诉他们,说是离这里不远的白云山上有一种白石头,在缺盐的时候,当地群众用它熬过盐,只是味道有些苦涩。

于是小战士们向老乡借来铁锤、筐子,登上高高的白云山,在老大爷的指点下,找到了那种石头。

“小地牛”举起铁锤敲下一块,用舌头舔舔,大叫起来:“啊,真有咸味儿!”大家纷纷挥起锤子,顿时,山谷里回响起一片“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晚上,小红军们每人背了满满一筐小石块回到宿营地。

当晚,大家不顾一在的劳累,以班为单位,升火熬盐。

红红的火光,映得蹲在锅前的“小地牛”脸上生彩。

那位藏族老大爷这边看看,那边转转,忠实于“技师”职责。

约摸熬了一个多钟头,锅边上起了白色的盐花,“小地牛”拍手高喊:“快看哪,我们的盐熬出来啦!”宿营地沸腾了。

同志们像打了大胜仗一样,议论着,说笑着,围着锅灶唱起了歌儿。

盐越熬越多,一钵钵地集中起来。

“小地牛”悄悄地用荷包装了两包最细最白的盐。

他想在与中央红军会合的时候,把它当作见面礼,送给中央部队里第一个见到的小红军!)讲解:盐,这个生活中最平凡的调味品,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却是如此的珍贵。

没有人可以想象得到掉落的一粒盐,对他们的意义有多大……此时,我们的同学也可能有很多关于长征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那有那位同学起来呢?学生D:《牛粪上的灰灰菜》学生E:《一口行军锅的故事》讲解:我们的两位同学说的故事都很感人,而且他们也很煽情。

可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只能请两位同学来说这些故事。

改天我们让同学们在课上再交流。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以及红军战士的坚强。

不过更直接的是我们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吃是多么的艰苦!一.图片展示:《红军的食物,炊具》设问:俗话说:?°吃饭是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并不是为了吃饭。

?±那么你真正读懂这句话了吗?那我就把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归为以下几个问题:问1:吃饭是种负担吗?讲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发觉吃饭成了一种负担?也许你只是在课间匆匆地跑到小卖部,啃个面包,捧杯牛奶就是一顿。

可是你是否知道吃好吃饱更是为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而长征中的将士们的吃饭又是为了什么。

他们是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是为了继续完成伟大的长征。

不论饮食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他们都缧紧裤腰带继续走下去。

吃饭对他们来说也许真是种负担,但这是一种怎样的负担?可想而知。

问2:你挑食偏食吗?讲解:今日不同往昔,大家的生活都红红火火,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此时的你却嚼起嘴,高喊到素食的年代已经到了。

正眼都不看那些香喷喷的饭菜。

难道真的是素食的时代,也许你忘了,正常的饮食才能促进你身体的全面发展。

也许你忘了,长征中将士们连挑食的机会都没有。

挖草根、吃野菜,他们把能吃的东西都找遍了。

他们可想不到在七十年以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会挑食偏食!问3:你浪费粮食吗?讲解:收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你不经意就可以在垃圾堆里或是抽屉中乃至地板上发现半个面包,喝了一半的奶茶。

也许你并不关注它们,不要浪费,然而你真的作到了么?我想老师本身也在自我反思,自己也未很好作到,但想到长征中的将士将将要送进嘴里的草根树皮喂别人时,才明白浪费意味着什么?二.过渡:在长征中除了吃,当然衣着也不能忽视。

讲解: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军需部长》的故事,他把自己的棉衣都让给了别人,最终他变成的雪山的一座雕塑。

大家可以想想冬天到了,大家穿得都很温暖吧。

在这温暖中,大家能否体会到“军需部长”留给大家的故事。

而在实际生活中的你是怎样呢?我归结了以下三个方面:1、“风流不怕寒流”君不见,班中部分同学为了更显风流,就在牛仔裤上做*,今天来一个洞,明天来一个横,这样就是所谓的风流了么?2、“时尚引领现代生活”现在社会上多了许多的奇装怪服,而这种的时尚也流到了校园中来,或许我们的同学多了点时尚的气息,可是却忘了朴素也是一种醇厚的美!3“名牌造就华丽人生”放眼去,现在我们同学间李宁、耐克比比皆是,名人广告也屡见不鲜,在此时攀比的恶习也开始悄悄蔓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