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文言知识点检测
高一必修一期中语文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期中语文知识点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期中考试的考查重点。
以下是本学期重点学习的古文篇目及重点知识点。
1. 《木兰辞》: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古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倒装等。
分析主旨,理解木兰辞诗意。
2. 《观沧海》:理解作者哲理思想,学会通过诗歌欣赏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注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3. 《古诗三首》:学习古诗鉴赏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古诗的意境、表达手法等,理解古人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4. 《岳阳楼记》:掌握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了解古代士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重点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表达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现代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本学期重点学习的现代文篇目及重点知识点。
1. 《记忆的秩序》: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理解作者借散文来表达对记忆的思考和感悟。
“白”、“红”、“黑”三个颜色的象征意义。
2. 《草房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了解农村改革的影响,通过小说了解作者对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3. 《红高粱家族》:分析长篇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理解小说中展现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
4. 《朝花夕拾》:感受散文的美,通过作者的记忆片段了解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
学习如何通过散文写作表达情感和思考。
三、诗歌鉴赏学习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不同的诗歌形式和诗人的创作手法,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五言绝句:学习绝句的结构和韵律,通过欣赏不同题材的绝句,了解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思考。
2. 七言绝句:学习七言绝句的写作技巧,感受七言绝句的节奏感和韵味,理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自由诗:了解自由诗的创作背景和特点,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自由诗,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情感。
4. 古体诗:了解古体诗的韵律和格律,分析古体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古人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古代汉语知识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古代汉语知识一、文言文阅读(2022春·北京朝阳·高一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校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与徐贻孙书[清]方苞苞白:去年五月中,得吾兄手书,比.欲作书相报,违隔久远,所怀蕴积,措笔不知所.从。
日延月滞,以至于今。
苞尝叹近世人为交,虽号以道义性命相然.信者,察其隐私,亦止借为名声形势。
其确然以道相刻砥,见有利,止之勿趋,见有害,勉之勿避,谅其人之必从而后无悔心者,无有也。
顾.念朋好中,独吾子能行此于苞,独苞可行此于吾子耳。
苞与吾子性各僻隘,才用不宜于时,苟逯众人汲汲取名致官,虽.幸获之,适足以来时患。
私计所得为而不争于众者,独发愤于古人立言之道,以庶几后世之传。
然所争愈大,则其成也.愈难。
自有载籍以来,志节功业光显耿著之人,累累相望,而文章之传愈久而彰者,数十百年中往往而绝也。
岂其为之者之不众欤?亦所积者薄而精气不足以自存也。
苞近者自悔向所学,皆登枝而捐.其本,背源而涉其流。
欲抱经穷山,以求古圣贤人之意,而日为事物凌杂所.困。
吾兄居远州部,夙少人事,宜聚古圣贤人之书,沉潜翻覆,穷探力索以轥其径途,然后行之不息,以待其久而至焉。
人生少壮而老,事境参差百出,其得从容无为、委身于问学者,常无几时,失而不为,则终不可复。
且聪明智虑,当其时浚而导之,时过而昏,不能复为我用,虽欲不与世愚无知人混混以没世,岂可得哉!又凡骨肉天属,虽.古圣人、贤人不可奈何,竭吾心而正其道可也;而悲忧穷蹙以苦其生,则君子亦无取焉。
忆在京师,吾子为我叙述平生遭遇,扼腕欷歔,若无所乐其生。
时时如此,恐致疾病他患,意绪日以隳敝,且将不能复发愤于《诗》《书》以自强。
吾子勉之!苞以朝夕不能自赡,仍将北游托所知者,旬日间必发,恐吾兄不晓,故留此以报。
贱贫屯塞,各竭蹶以谋其身,非以事故,适然会合,不能特赁舟车以相存。
一朝解手,终不知继见之期,惟各淬厉,毋自同于众人,其义乃不相负。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说明:卷面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考查(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君子生非异也。
C.赢粮而景从。
D.人非生而知之者。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有席卷天下,包括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3.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秦时明月汉时关。
B.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___名谊,洛阳人也。
他十八岁时,因为能诵诗属书而闻名于郡中。
当时___为河南守,听说他很有才华,就把他召到门下,非常器重他。
___皇帝刚刚登基,听说河南守___是天下第一,便征召他为廷尉。
___曾研究事务,因此他说:___虽然年轻,但通晓诸子百家之书。
___召他为博士。
当时___年纪还很小,执笔写下的议论老师们都说不出口,而他却能为之所对,每个人都非常满意。
其他学生们因此认为他很有能力,但自己却做不到。
___非常欣赏他,便提拔他,一年之内就升到了太中大夫的职位。
___认为,汉朝在孝文二十多年时期内,天下和平,应该改正朔、更改服色、制定法度、规定官名、兴办礼乐。
于是他详细制定了事仪法,色彩以黄色为主,数字以五为主,官名全部按照秦朝的法度制定。
___刚刚登基,还没有时间思考这些事情。
所有的律令都是___制定的,包括诸侯都归国,这些议论都是由___生发起的。
于是天子商议让___担任公卿之位。
___、灌、东阳侯、___之等人都对他不利,短暂地批评___说:“洛阳的人年轻,初学之时就想掌握权力,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也对他疏远,没有采纳他的议论,只是让他担任长沙王太傅的职务。
高一上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

高一上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高一上学期必考的古文知识点。
1. 古文基础知识古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乃等,以及常见的句式结构,如兼语句、状语从句等。
古文中的简化字形和特殊用字,如“爲”代替“为”,“卄”代替“己”等。
古文的词序和语序,多采用主谓宾的语序,经常使用倒装句和排比句等修辞手法。
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拟人等,这些修辞手法在古文中常常用于表达感情和抒发作者的思想。
2. 古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古文的技巧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以下是必考的古文阅读技巧。
理解古文的上下文和语境,通过上下照应、词义、逻辑等来理解古文的意思。
把握古文的核心词,明确句子的主旨,从而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理解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这些修辞手法在古文中常用于表达感情和抒发作者的思想。
根据古文的句式结构,理解句子的成分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作者表达的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考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高一上学期必考的现代文知识点。
1. 现代文的基础知识现代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如主谓宾、主谓表等。
现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对比等,这些修辞手法在现代文中常常用于表达情感和强调观点。
现代文中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等不同文体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现代文阅读技巧阅读现代文的技巧同样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以下是必考的现代文阅读技巧。
理解现代文的上下文和语境,通过上下照应、词义、逻辑等来理解现代文的意思。
抓住现代文的关键词,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核心内容,从而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理解现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如排比、反问等,在理解文章的同时,发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根据现代文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技巧,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古文文言文写作古文写作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高一上学期必考的古文写作知识点。
高一期中考试古文知识复习

指南录后序一、字音1、缙绅jìn shēn纾祸shū觇视chān荟萃cuì翌日yì羁縻jīmí分当引决 fèn 号呼靡及 mǐ渚洲 zhǔ诋大酋 dǐqiú自刭 jǐng 巡徼jiào愧怍zuî得间奔真州jiàn二、通假字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缙绅(缙,通“搢”。
插)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
欺侮)臣死有余僇(僇,通“戮”。
罪)三、古今异义词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
今: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
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
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
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
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出使一次。
今:一群人)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可以:这里是两个词“可以”和“凭借”。
口舌:这里指“言语,言辞”。
)四、重点实词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任命官职统率,名作动2、时北兵已迫.修门外逼近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集、聚集4、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恰巧碰上5、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察看6、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授与官职凭借……身份7、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立即轻视8、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被拘留9、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估计走上前,动词列举个人的安危10、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到……去1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12、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差不多13、已而..得舟不久14、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最后到达15、诋.大酋当死骂16、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到假使17、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几乎等于18、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取道,名作动总共19、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有时20、道中手.自抄录。
高一上册期中语文试卷文言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子步亦步,夫子言亦言。
(步:跟从)B.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盘问)C. 狐狸跳梁,公等何能为?(梁:跳跃)D.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悦:高兴)2.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是()A.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落:掉落)B.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等闲:随便)C.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秀:开花)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扬:发扬)4. 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中孔子提倡“仁爱”,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B. 《孟子》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C. 《庄子》中庄子主张“逍遥”,追求心灵的自由。
D. 《左传》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5. 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楚人三闾大夫屈原,被迁于江南。
翻译:楚国的大夫屈原,被贬谪到江南。
B.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翻译: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汤阴人。
C.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翻译:不是我所称道的传授道义、解答疑惑的人。
D. 郑人买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翻译:郑国人买鞋,先自己量一下脚的大小,然后把它放在座位上。
二、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20分)6. 翻译下列句子:(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7. 简述《论语》中的“仁爱”思想。
8. 简述《孟子》中的“性善论”观点。
四、阅读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课内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课内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课内知识点总结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 (谦辞,谦称自己) (3)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高一新教材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

高一新教材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 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2. 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 分析翻译句子中的句子成分,找出主谓宾结构;4. 理解古代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 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2. 分析现代文的语言风格、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3. 理解现代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内容;4. 描绘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古代文学常识1. 学习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作品、作者和创作背景;2.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3. 掌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4.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四、现代文学常识1. 学习现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作品、作者和创作背景;2. 了解现代文学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3. 掌握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如《围城》、《活着》等;4.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五、古代诗词鉴赏1. 研究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和文学价值;2. 分析古代诗词的语言特点、意象和修辞手法;3. 鉴赏古代诗词作品的意境、情感表达和美感效果;4. 掌握古代诗词的分类、作品和作者。
六、现代诗歌鉴赏1. 研究现代诗歌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和文学价值;2. 分析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意象和修辞手法;3. 鉴赏现代诗歌作品的意境、情感表达和美感效果;4. 掌握现代诗歌的分类、作品和作者。
七、修辞手法1. 掌握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如比喻、夸张、拟人等;2. 分析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3. 辨析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理解其意义和作用;4.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提升作文的表达能力。
八、写作技巧与方法1. 学习常见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比、扩展等;2. 掌握写作中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结构、语言等;3. 训练写作能力,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 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写出富有表现力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中文言知识点检测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一、通假字: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离骚者,犹离忧也。
4、人穷则反本
5、靡不毕见
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7、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8、屈平既绌
9、齐与楚从亲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11、亡走赵,赵不内
1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3、泥而不滓
14、厚币委质事楚
15、一尊还酹江月
二、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今义:2、思厥先祖父
古义:今义: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今义: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今义: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今义:6、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今义:7、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今义:8、燕、赵之收藏
古义:今义:9、韩、魏之经营
古义:今义:10、齐、楚之精英
古义:今义:1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今义:12、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今义:
13、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古义:今义:1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古义:今义:15、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今义:16、贵轻重,慎权衡
古义:今义:17、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今义:18、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今义:19、颜色憔悴
古义:今义:20、形容枯槁
古义:今义:21、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
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6、盖失强援
7、秦以攻取之外
8、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9、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始速祸焉
12、骊山北构而西折
1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4、辇来于秦
15、朝歌夜弦
16、未云何龙
17、朝歌夜弦
18、可怜焦土
19、族秦者,秦也
20、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3、奈何取之尽锱铢
24、六王毕,四海一25、大江东去
26、强虏灰飞烟灭
27、尚能饭否
28、桓公北征山戎
29、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30、将顺其美
31、匡救其恶
32、齐桓公以霸
33、然孔子小之
34、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5、贵轻重
36、富国强兵
37、管仲因而信之
38、召忽死之
39、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40、内惑于郑袖
41、外欺于张仪
42、身客死于秦
43、其后楚日以削
4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45、明道德之广崇
46、方正之不容也
47、邪曲之害公也
48、谗谄之蔽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