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213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择题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第1卷的答题内容书写在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1. 仪陇县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是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这说明A. 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 故里景区要兼顾经济效益C. 精神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乐善好施的民族。
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到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①中华文化决定人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各种行为②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④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有利于弘扬无私奉献和关爱互助精神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评价”“重全面发展”等。
该方案①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②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素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③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④重视过程性评价,把全面发展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年12月,《锦绣和平-梁雪芳刺绣艺术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受到了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1.史学家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它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材料主要表明A.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B.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C.儒学的政治色彩渐浓D.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儒学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
……但实际上他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说明儒学承了皇权实现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的工具,其政治色彩逐渐浓厚,故C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无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
这表明陆九渊A.主张亲身探究万物之理B.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承认万物是客观存在的D.反对过多地研读诗书【答案】B【解析】【详解】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人物,强调发明本心,而不是向外探求天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朱熹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C项是唯物主义观点,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反对多读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B.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D. 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答 案〗A
〖解 析〗
〖详 解〗据材料可知,中央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B错误;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的是战国时期,C错误;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
4. 孔子主张强公室,抑私门。曾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上好礼”,才能“下好义”;对民众则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据此可知,孔子意在
A. 推崇以德治国理念B. 发挥君主示范作用
C. 稳定社会等级秩序D. 提高儒学社会地位
〖答 案〗C
〖解 析〗
〖详 解〗据材料“强公室,抑私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礼”维护等级秩序,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推崇等级秩序,而未涉及到以德治国理念,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君主尊崇等级秩序,进一步规范民众的社会秩序,B排除;材料未涉及儒学社会地位,D选项排除。
2. 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
A. 生产力进步为新 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
C. 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 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
8. 秦朝时,尚书是少府(九卿之一)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较低。汉武帝时期,赋予尚书决策的职能,司法审查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这一变化说明
A. 汉武帝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 秦汉政治制度之间缺乏传承性
四川省宜宾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秋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高二期末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历史政治地理共150分钟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故曰:‘严而少恩’。
”这一流派是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2.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最能说明A. 儒生具有强烈的入世情节B. 儒家和道家思想具有兼容性C. 孔孟之道具有一定的局限D. 道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3.鲁迅曾经这样评价李大钊:“他的遗文却将永驻,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对于此处的“先驱者”的准确理解是A. 第一个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B. 是向封建道德发起进攻的主将C. 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D. 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4.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B.天赋人权学说C.人民主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6.鸦片战争后,汉语开始大规模地输入外来词,其中英源外来词占了42.98%,音译是外来词的重要形式,例如:勃列西领(总统),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A.对西方政治体制有所了解B.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C.效仿西方代议制度D.西学为民众普遍接受7.1903年6月29日,上海公共租界发行的《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章太炎的文章,文中直呼光绪之名,称之为“载恬小丑”,清政府联和租界工部局,将章太炎等人逮捕入狱,制造轰动一时的“苏报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该称呼源自西周时分封而建的齐国和鲁国。
下列关于齐鲁两国说法正确的是A.齐鲁两国诸侯都享有世袭的统治权B.两国诸侯在本国既是大宗又是小宗C.齐鲁两国都是因血缘关系而被分封D.依据同姓不婚原则,齐鲁不可通婚2.春秋后期,周景王的正妃生有两子:姬猛、姬匄。
景王死后,姬猛继位。
其庶长子姬朝杀害姬猛,自立为王,并号召鲁国、晋国等国“奖顺天法,无助狡猾”,实力强大的晋国攻打姬朝而拥立姬匈为王。
这说明当时A.诸侯尊崇大宗B.兄终弟及成为继承原则C.霸权交替频繁D.宗法制仍具较大影响力3.《诗经》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B.此篇最有可能出自《风》C.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D.主旨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4.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监察各地违法行为。
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A.秦代的“道”B.西汉的“州”C.元代的“行省”D.明代的“厂卫”5.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说:“(唐)太宗鉴前世之弊,深抑宦官无得过四品。
明皇始随旧章,是崇是长,晚节令高力士(宦官)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炽矣。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封建君主专制相对孱弱B.内阁诸臣听命于司礼监C.唐初中枢体制渐被破坏D.宦官专权因废相而出现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清朝军机处B.明朝内阁制C.元朝行省制D.唐朝三省六部制7.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ec9c8e02bb794b91a22f204cc531492e

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
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
这反映出 A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 .文化的发展具有区域性 C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 .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 2.《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
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A .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 C .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3.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 .“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 B .“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 C .“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试卷第2页,总9页 D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 4.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
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5.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查时间:90分钟 考查范围:以必修三1-3单元为主)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查时间:90分钟考查范围:以必修三1-3单元为主)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46分)1. 宗庙与宫殿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宗庙与宫殿在都城中的方位常处于并列位置;到了秦始皇时期,宗庙被迁出都城。
这一变化反映出A. 祖先崇拜在秦朝逐渐淡化B. 儒家思想遭受排挤C. 皇权与神权关系日渐疏离D. 血缘政治地位削弱2.中国传统的宗教,无论是原始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还是三代秦汉时的祖先崇拜与天帝鬼神祭祀,乃至后来中国上生上长的道教,无不以现世人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
这说明中国宗教A.脱胎于自然崇拜 B.反对追求来世 C.受儒家思想影响 D.富含人文精神3. 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
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
这说明A. 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 B. 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继承制C. 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D. 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4. 汉元兴元年(前134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天实用文档人感应”与“罢黜百家”等主张。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的思想,从根本上违背了孔孟儒学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是A.人性本善B.礼法并施C.对鬼神敬而远之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
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6.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超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高二上1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最讲“爱”的莫过于墨子,誉之为“世界平等博爱主义第一大家”,这是因为墨子的主张A.代表手工业者的利益B.倡导主动地爱护别人C.强调爱不分厚薄亲疏D.强调各国要和平相处2.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共82篇(包括3篇阙文),其中约 22篇引用《诗经》部分字词或句序,为释文所用,或引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对阴阳灾异观点进行阐释。
董仲舒的这一做法意在A.宣扬《诗经》的思想文化价值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D.论证其儒学思想的合理性3.魏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复杂尖锐,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玄学、佛教、道教均盛行一时,得到过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儒学理论无法有效应对现实问题B.抨击名教蔑视礼法的行为普遍存在C.三教合一的潮流成为思想主流D.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产生新的思想体系4.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王守仁主张严格等级秩序B.愚夫愚妇克服私欲才能成圣贤C.平民百姓与圣人身份平等D.该思想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5.下面是顾炎武和黄宗羲的相关论述。
由此可知,两人都A.抨击专权体制B.倡导经世致用学风C.否定君主制度D.强调自由平等原则6.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战争C.“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7.汉字有6种基本的造字方法,目前常用汉字有3500个,识读其中的2500个,就可以进行一般性的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