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精编版
日照港发展的优势与瓶颈

日照港发展的优势与瓶颈作者:郭江华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6期摘要:山东省日照市位于日照,山东省地级市,位于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南侧翼,东隔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西靠临沂,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全市陆域面积531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
从日照港建设至今,日照在经济上有了飞速的进步,对地理位置的把握,日照市能否准确定位,从而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swot分析;回归分析一、日照港的发展在1978年全国科技工作大会上,侯国本先生否定了连云港建设国际大港的可行性,建议改建日照港。
具体原因是因为连云港地处黄河旧道,淤积了大量的泥沙,每年清淤疏浚工作成本非常高。
随后,邓小平做出批示,连云港项目暂缓,要求组织专家对日照港进行重新论证。
在1982年正式开工建设,1986年投产运营,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港口生产2003年突破4000万吨,2004年突破5000万吨,2005年完成8421万吨,增幅位居全国沿海港口之首,2006年进入亿吨大港行列,2016年吞吐量达3.5亿吨。
二、日照港区位存在的优势与弊端运用swot分析日照港的发展:1.优势地理位置,日照处于环太平洋经济圈与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交界地带,处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
从全国范围看,日照港位于环渤海经济带;从山东省来看,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属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
资源环境,日照港位于苏北浅滩和山东半岛交界的临海地区,历史上没有台风直接登陆,没有强烈地震的发生,全年作业天数可达300天以上,综合各种因素,日照地区的环境优势还是十分明显,日照市横跨胶南隆起、胶莱坳陷和沂沭断裂带三个Ⅲ级构造单元,出露地层齐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地下水、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已发现56种矿产,分别为铁、锰、铜、铅、锌、金、银、稀土、锆英石、白云岩、石灰岩、蓝晶石、红柱石、铸型用砂、煤、硫铁矿、磷、盐、金红石、钾长石、蛇纹岩、橄榄岩、萤石、重晶石、瓷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石棉、硅石、硅灰石、滑石、石膏、砖瓦粘土、页岩、大理岩、花岗石、方解石、蛭石、膨润土、榴辉岩、玄武岩、沸石、水晶、刚玉、园林石、坤山玉、莒翠绿、紫豆瓣、砚石、海砂(河砂)、石墨、硅化木、金刚石、矿泉水、地下水,日照市矿产资源丰富。
日照港趋势

日照港趋势日照港,位于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境内,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港口。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日照港的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一系列明显的趋势。
首先,日照港在港口吞吐量上持续增长。
据近年数据显示,日照港的货物吞吐量逐年递增。
这主要得益于日照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物流网络,方便了大量货物的进出。
同时,中国政府对港口发展的大力支持也为日照港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随着中国外贸的继续扩大和物流需求的增加,日照港的货物吞吐量有望实现更进一步的增长。
其次,日照港在航运业务上持续转型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日照港逐渐实现了从传统航运到智能化航运的转变。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船舶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日照港也在积极探索与其它港口的合作,加强港口间的联动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整体运输效能。
未来,日照港有望在航运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再次,日照港在能源产业上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中国重要的进口煤炭港口,日照港一直以来都在加大对能源产业的拓展。
近年来,日照港逐渐实现了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型,加大了对天然气、风能等新能源的进口和分布。
同时,日照港还积极引入先进的煤炭技术和煤炭清洁利用设备,提升了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来,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日照港有望在能源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日照港在港口城市建设上追求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综合性港口城市,日照港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来追求。
通过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日照港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港口城市。
同时,日照港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未来,随着日照港的不断壮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为更多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日照港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日照港有望在港口航运、能源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突破和发展,成为中国东海岸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
日照市的今后发展方向

日照市的今后发展方向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修改:日照市作为一座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日照市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期为角色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
一、产业发展1.优化产业结构日照市应以现有产业结构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方面,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如农业、渔业、旅游业等;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例如,依托日照港,打造临港产业园区,发展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依托大学城,打造科技创新园区,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重点推进公共交通、供水、供电、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东拓、南联、西优、北控”的发展策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东部地区,发挥港口优势,打造现代化临港产业区;南部地区,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打造城市副中心;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北部地区,严格保护耕地,发展现代农业。
三、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大生态建设投入,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重点推进沿海防护林、城市绿化、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
2.强化环境保护严格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加大对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的治理力度,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社会事业发展1.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2.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日照港前景

日照港前景日照港位于中国山东省日照市,是中国海岸线上的一座重要港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照港的前景变得愈发广阔。
首先,日照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的最大深水良港,日照港地处中国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距离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青岛和烟台仅几百公里,与上海、大连等沿海城市相距较近,具备了便捷的交通联络网络。
这些优势使日照港成为中国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际物流枢纽。
其次,日照港在港口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和改造。
自2013年以来,日照港陆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港口的吞吐能力大幅提升。
港口的深水航道和泊位能够适应超大型船舶的进出港需要,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还增设了多台大型起重设备,提升了港口的装卸效率。
这些改造项目的完成,为日照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日照港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倡导,发展绿色低碳港口。
作为中国最大的散货港之一,日照港在港口运作中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港区内建设了集中资源利用中心,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同时,日照港也大力发展绿色运输,推广电动车辆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港口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了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日照港还积极拓宽港口业务领域,通过多元化发展提升其竞争力。
除了传统的港口物流服务外,日照港还积极发展油品、化工、冶炼等产业,并与国内外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吸引了一批大型项目的落户。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日照港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利润来源,丰富了港口的业务结构,增强了日照港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日照港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绿色低碳发展等诸多优势,其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日照港有望成为中国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日照港口经济发展

日照港口经济发展〔摘要〕港口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摘要〕港口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文章具体分析了港口经济对港口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对策建议。
极。
关键词: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我国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黄海西岸。
北与青岛市接壤,南与连云港市相邻,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
1985年3月设立县级日照市,1989年6月升格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现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岚山办事处、日照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52个乡镇、街道,2992个行政村(居),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275.33万。
日照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一、充满活力的日照港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为了开发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扩大对日本的煤炭贸易,在日照市兴建了现代化深水大港--日照港,修筑了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当时称为兖(兖州)石(日照市石臼所镇)铁路。
日照港(原称石臼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综合性港口,跻身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兖石铁路沿黄河北岸西进,与陇海铁路平行,经过河南省新乡市、山西省侯马市,横跨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四大南北铁路干线,进入陕西省西安市,与陇海--兰新铁路并轨,全长1267公里,设计运输能力到2000年为7000万吨。
从此,黄河北岸新开辟了一条东西交通大动脉,中西部地区又增添了一条新的出海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东部呈现出明显的"Y"型的双通道格局。
经过科学论证,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外经贸部于1995年7月30日正式确立日照与连云港同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并决定将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的开发建设纳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之中。
国家三部委在批复中指出:"随着我国西安至日照又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的开通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按照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联合打通对外开放通道、促进陆桥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意增加日照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山东日照未来发展前景

山东日照未来发展前景
山东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以下是我对山东日照未来发展前景的几点看法:
首先,日照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未来,日照港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之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日照港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其次,日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日照将成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同时,日照还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日照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
这里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著名的日照金沙滩、奇山怪石等,同时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八仙过海、蓝石故事等。
未来,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日照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最后,日照拥有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包括水稻、苹果、马铃薯等。
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日照农产品将得到更好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为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山东日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该市具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将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同时,日照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农产品资源也将得到更好的品牌建设,为农民增加收入。
在未来的发展中,日照将以绿色经济为导向,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港口建设规划中的挑战与机遇

港口建设规划中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建设规划成为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港口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货物运输、航运服务、经济发展等多重功能,其规划建设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效率和经济发展等角度探讨港口建设规划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港口建设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
港口作为航运和贸易的重要枢纽,其运营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港口的废水排放、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许多港口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如何在港口建设规划中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然而,环境保护也给港口建设规划带来了机遇。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港口环保的投入和力度。
例如,一些港口开始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改善港口周边的空气质量。
同时,一些港口还加强了对噪音和震动的控制,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这些环保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港口周边的环境质量,也提升了港口的形象和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港口建设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港口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港口规模越来越大,负荷越来越重,很多港口的基础设施已经面临瓶颈。
例如,码头、堤坝、航道等设施的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量。
此外,港口的交通运输网络也面临着挑战,如道路拥堵、铁路运输不畅等问题。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港口建设规划带来了机遇。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
例如,一些国家正在加快港口的扩建和改造,增加码头和堤坝的数量和规模,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
同时,一些国家还加强了港口与内陆交通的衔接,改善港口的运输网络,提高物流效率。
三、物流效率的挑战与机遇港口建设规划中的物流效率是提升港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物流效率的提升成为各国港口建设规划的重要目标。
日照港发展现状

日照港发展现状及战略规划探究中国企业报道作者:徐伟 2013-09-22 11:48:34 阅读:1461次核心提示: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沿海主要港口。
本文主要探究日照港的发展规划现状以及日照港的企业发展战略。
摘要: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沿海主要港口。
本文主要探究日照港的发展规划现状以及日照港的企业发展战略。
日照港具有优良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货源优势明显。
在发展战略方面,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和港口向“以物流为中心”的第四代港口的过度,向着港口现代物流业成为日照港发展的必然选择,努力向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名港目标迈进。
关键字:日照港发展优势发展劣势企业战略港口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节点,是延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核心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深化,围绕物流节点展开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赋予港口更加丰富的承载功能。
在承载国际贸易转移,支撑临港产业发展的同时,港口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加快由装卸服务型向物流服务型的转变,增强拉动临港经济发展的服务辐射和集聚能力。
日照港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依托,本文意在从日照港发展优劣势出发,探究日照港今后发展的战略规划,为日照港抓住目前发展机遇,提高竞争力,实现其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日照港简介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沿海主要港口。
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开港开放。
2006年在开港开放20周年之际日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沿海最年轻的亿吨大港。
2010年吞吐量突破2亿吨,相当于4年再造了一个亿吨港。
2012年吞吐量突破2.8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9位、世界港口第15位。
目前,日照港已由开港之初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双亿吨大港,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也是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日照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摘要:为了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城市实施了依托港口发展对外贸易的规划。
日照地区在1982年开始筹划建设石臼港,于1986年投入使用,形成了以日照港为枢纽的港口城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港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照港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同时也发展成为一个集货物装卸、港湾建设、机械制造好、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日照港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有来自于国内其他港口,还有来着于国际的竞争者,如何转换机遇成为发展的掣肘点。
在面临这样的境遇时,日照港应该加强战略研究,既考虑国家宏观要求,又结合本地实际,了解港区建设与发展状况,科学规划港口的布局与发展,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谋求未来的长远的发展。
在进行本次实习后,了解日照港的基本概况,联系所学过的区域发展、人文地理及相应的自然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对日照港发展有深入的认识,通过联系实际,分析其发展,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
关键词:日照港机遇挑战港口发展1日照港的基本概况依托优良的港湾,经过30年的发展,日照港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新型沿海港口,在国内运输及国际进出口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日照的地理位置日照市位于东经118度35分-119度39分,北纬35零四分-36度零2分之间,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地处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临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向西延伸到中国内陆地区。
日照港位于日照市东部的沿海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发展海陆联运提供了便利。
日照港的历史沿袭第一阶段---选址建港阶段1978年山东省组织了14个部门及600余人进行为期4个月的鲁南选港规划勘查,最终把具有水深条件好、不冻不淤、无台风登陆、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省、建设维护费用低、陆域平坦、沙石料丰富等优点的石臼港湾定为港址。
1980年,为了发展工业,国家决定在石臼港所在地建设大型煤炭输出港。
后经国家计委批复了石臼港设计任务书,计划建设两个10万吨级泊位的煤码头,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并列入“六五”计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198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石臼港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石臼港正式开港开放。
石臼港逐渐成为能源运输大格局的重要据点,肩负起带动日照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承载起日照港人奋发崛起的梦想。
第二阶段,夯实基础阶段(1986年5月日照港开港开放——2003年5月日照港集团公司成立之前)在1986年开港当年,石臼港完成吞吐量万吨;1987年,完成吞吐量425万吨,在提足折旧等项目费用后实现利税365万元,实现了由亏到盈的转变;1989年,日照市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县级市到地级市的转变,为日照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991年《石臼港总体布局规划》得到批复,这揭示日照港从一个仅有5个生产泊位港口的转变,为了增强港口的发展后劲,打破单一煤炭输出的格局,日照港率先进行了科学规划,确立了“多功能建设,全方位服务,综合性发展,集团化经营”的发展方略;1992年5月,石臼港务局更名为日照港务局,日照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9年完成吞吐量2003万吨,突破两千万吨大关,2000年完成吞吐量4507万吨,吞吐能力显着提升,实现初步发展;2002年在西港区建设的万吨级木片码头通过验收,成为港口发展新的增长点。
2002年7月,日照港作为发起人,联合兖矿集团等五家港口主要煤炭客户,成立了日照陆桥港业股份有限公司,迈出了向资本市场进发的第一步。
同年,日照港务局由原来山东省和交通部双重领导转变为日照市管理。
通过加快建设,日照港不仅形成了能吐能吞的良好局面,而且逐渐成长为多功能、综合性主枢纽港。
第三阶段跨越发展阶段(2003年5月日照港集团公司成立至今)2003年5月,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了日照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使日照港真正成为一个政企分开的市场竞争主体。
日照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投融资体制,实现了“经营集团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物流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目标;坚持跨行业经营、多元化发展,努力发展现代物流、港湾建设、建筑安装、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等多元产业,形成了新的产业支柱;坚持“跳出港口看港口,跳出港口发展港口”,将港口规划岸线由原来的公里延长到公里,由80个泊位、1亿吨以上规划能力扩大到253个泊位、6亿吨规划能力。
2004年完成吞吐量万吨,2005年完成吞吐量万吨;2006年完成吞吐量亿吨,开港20周年超过亿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由第14位升至第9位;截至2010年,突破2亿吨;2015年,吞吐量达亿吨。
日前,日照港以石臼港区和岚山港区为核心发展集装箱作业、临港工业。
石臼港区分为东、北、西、南四个区域,东区以铁矿石、散装水泥、煤炭为主;北区作为一个后备保障区;南区作为东西两区的衔接区域,主要为散装码头,以小麦、大豆为主要的货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西区为凸堤码头,以木片集散为主,有亚洲最大的纸浆厂-森博。
岚山港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发展临港工业,北区以铁矿石为主,年吞吐量达亿吨,计划未来吞吐量达到亿;中区发展原油、液化、危险化学品;南区为老港区,以木材进出口为主。
如今,日照港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双亿吨大港,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主要出海口,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之一,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实现了海港城的发展。
日照港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的战略,加强对沿海滩涂的利用,加快填海造陆,将岸线规划为35公里,筹建建60万立方库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港口升级转型,逐步将日照港建设成国际强港和世界名港。
2日照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理论依据-SWOT分析法SWOT分析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这四个部分。
采用SWOT分析法,考虑了日照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身后的基础,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具备充分的优势与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与挑战。
分析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首先,分析的时候必须对日照港的优势与劣势有客观的认识;其次进行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区分港区的现状与前景;再次,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考虑全面;最后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比如优于或是劣于临近的港口。
根据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几个方面对日照港进行分析。
运用SWOT分析日照港的发展日照港发展的优势1区位从全球沿海地区看,日照港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与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交界地带,处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
从全国范围看,日照港位于北方环渤海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处于沿海经济带、沿主要交通干线经济带、沿桥经济带的交汇处,也处于我国日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地带,在战略地位上沟通东西,连接南北。
从整个山东省来看,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属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在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山东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日照港已经成为全国矿石运输系统第一层次港口,全国煤炭运输南部大通道出海口,全国最大的散装水泥和中国北方第二大粮油加工中转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木材装卸集散地和规模最大的液体化工业集散地,国家规划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基地,居全国第八位,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大宗散货运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地理区位条件显着。
2资源环境正如、所提到的日照港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在环境方面方面,日照港位于苏北浅滩和山东半岛交界的凹部,历史时期也没有台风直接登陆,也没有强烈地震的发生,大雾年平均出现天数为天,水温较高,全年大于6级风的频率不足百分之一,综合各种因数全年作业天数达到300天以上,从安全性、自然灾害角度考虑,其环境优势明显。
在陆地方面,沿海地区处于平原地带,地势相对平坦,沿海滩涂、沙滩广布,土地开发利用的资源丰富,为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日照港作为我国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深水港区,各类专业性深水泊位100多个,适合建设20-30万吨级大型渗水码头适合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深水化的发展趋势。
陆域海域环境适合发展港口城市。
3集疏运条件日照港形成以港口为交通运输点,铁路、公路、水路为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格局,具备良好的集散运条件,便于物流运输。
在铁路方面,东起日照的兖石铁路-坪岚铁路-向西经过新乡、侯马、西安直达新疆的阿拉山口,基本平行与陇海线,相交于纵向的京沪、京九、京广、焦枝、同蒲铁路六条铁路,将港区与华东、中部、西北地区连接在一起。
随着胶州-新沂铁路、东都-平邑、枣庄-临沂等山东省内铁路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日照港在山东省的交通运输地位。
在公路方面,日照港区的疏港高速公路与日东、连霍高速相连接,在纵向上与同三、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相交,与港口相连的4条公路国道干线通往全国,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
在水路方面,日照港海上航线众多,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港区的集装箱作业便捷高效,运输货源品质齐全、吞吐能力强。
4经济腹地广阔腹地是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腹地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布局,港区的产业发展也会逐渐改变。
日照港的经济腹地广阔,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山东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区域,人口8000多万,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间接腹地包括中部及西北广大地区,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腹地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使日照港成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通道。
5港口地区政府的支持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通常以港口城市起步,通过港区的发展,带动区域内部的经济现代化建设,形成与国内与国际的密切联系。
在日照港归属日照市后,日照政府意识到港口的重要性,大力支持日照港的发展确立了“港口立市”的发展战略,各方面优先考虑港口的建设发展,并切实给予扶持与帮助。
2015年上半年,日照累计争引国家、省扶持项目120个,比去年同期多24个;各类扶持资金113708万元,比去年同期多56153万元,增长%。
在新常态下,招引项目、资金的门槛更高,国家对日照港的扶持领域主要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蓝色经济、社会事业、农村民生、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行业,已获批下达投资计划项目82个,扶持资金68742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31864万元,省级资金36878万元),增长81%;已承诺项目38个,承诺扶持资金44966万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