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目录结构、Linux分区大小、挂载点和如何分区

合集下载

linux的磁盘分区,挂载命令

linux的磁盘分区,挂载命令

linux的磁盘分区,挂载命令|--分区基础知识 说明: |--1.linux⽆论有⼏个分区,分给那⼀⽬录使⽤, 只有⼀个根⽬录,⼀个独⽴且唯⼀的⽂件结构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来组成整个⽂件系统的⼀部分 |--2.linux采⽤⼀种叫"载⼊"的处理⽅式,它的整个⽂件系统 中包含⼀个整套的⽂件和⽬录,且将⼀个分区和⼀个⽬录 联系起来,这时要载⼊的⼀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 在⼀个⽬录下获得|--分区的⽅式 |--1.mbr分区 |--最多⽀持四个主分区 |--系统只能安装在主分区 |--扩展分区要占⼀个主分区 |--MBR最⼤只⽀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2.gtp分区 |--⽀持⽆限多个主分区(windows下最多128分区) |--最⼤⽀持18EB的⼤容量(1EB=1024PB, 1PB=1024TB) |--windows7 64位以后⽀持gtp|--硬盘说明 |--linux硬盘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前基本上是SCSI硬盘 |--对于IDE硬盘,驱动标识符为'hdx', 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IDE硬盘) ‘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 “~”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数字1到4表⽰,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eg:hda3表⽰为第⼀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为第⼆个IDE硬盘上的第⼆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 SCSI硬盘是⽤“sd”来表⽰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 其余则和IDE硬盘的表⽰⽅法⼀样 |--查看所有设备挂载情况 lsblk -f or lsblk [zhaoping.xu@study ~]$ lsblk -f --> 查看系统的分区和挂载的情况 NAME FSTYPE LABEL UUID MOUNTPOINT sda ├─sda1 ├─sda2 xfs cedd0a72-ae85-4c7c-860c-d36ca44c3747 /boot └─sda3 LVM2_mem 9negLk-e13d-62sI-kogl-Qmdw-TS16-X1wwb8 ├─centos-root xfs 7af2df99-9837-453b-a49e-05a046d30e67 / ├─centos-swap swap dfccb4a3-80c7-4864-98db-52059a85adf2 [SWAP] └─centos-home xfs b5b0594e-cd99-48e9-b291-fe04dade7027 /home sr0 分区情况分区类型唯⼀标识分区的40位不重复的字符串挂载点 mount 挂载 umount 卸载 |--挂载案例 需求给linux系统增加新硬盘,挂载到/home/newdisk 如何增加⼀块硬盘 |--1.虚拟机添加硬盘 |--2.分区 fdisk /dev/sdb |--3.格式化 mkfs -t ext-4 /dev/sdb1 |--4.挂载 mkdir /home/newdisk 挂载 mount /dev/sdb1 /home/newdisk 卸载 umount 设备名称 or 挂载⽬录 |--5.设置⾃动挂载(永久挂载) vi /etc/fstab mount -a |--磁盘情况查询 基本语法 df -h eg: 查询系统整体磁盘使⽤情况 df -lh |--查询指定⽬录的磁盘占⽤情况 基本语法 du -h/⽬录 查询指定⽬录的磁盘占⽤情况, 默认为当前⽬录 常⽤选项 -s 指定⽬录占⽤⼤⼩汇总 -h 计量单位 -a 含⽂件 -max-depth=1 ⼦⽬录深度 -c 列出明细的同时,增加汇总值 eg: 查询/opt⽬录的磁盘占⽤情况,深度为1 du -ach /opt/ --max-depth=1 |--⼯作实⽤指令 |--统计/home ⽂件夹下⽂件的个数 ls -l /home | grep "^-" | wc -l |--统计/home ⽂件夹下⽬录的个数 ls -l /home | grep "^d" | wc -l |--统计/home ⽂件夹下⽂件的个数,包括⼦⽂件夹 ls -lR /home | grep "^-" | wc -l |--统计⽂件夹下⽬录的个数,包括⼦⽂件夹 ls -lR /home | grep "^d" | wc -l |--以树状显⽰⽬录结构 yum install tree tree。

linux文件与目录的基本操作、linux命令(cp、tar、归档、ls、cd、tr、su、more、less

linux文件与目录的基本操作、linux命令(cp、tar、归档、ls、cd、tr、su、more、less

-m 横向显示目录下的文件,文件名之间以逗号分隔。
Ls –l 以长格式显示
自己的权限可读可写
作者权限
所属组权限
其他人权限
文件所有者 所属的组 文件类型 d表示目录 -表示文件 l表示连接
R w x
指定权限:
[root@localhost home]# mkdir dir2 -m 755
-p
创建多级目录,同时可创建它的子目录
[root@localhost dir2]# mkdir -p d1 d2 d3
cd 文件目录
4)、 mkdir touch(创建文件)
语法: mkdir [参数] 目录名[目录名]
目录加上绿色必须有x权限 能用cd命令
文件创建之后,没有x权限
参数:-m
4 2 1
-l:以长格式显示
- rwx rw- r--
文件类型 作者权限 所属组权限 其他人权限
111 110 100
用rm删除目录时不能删除子目录,必须加上 -r 这个参数才可以 递归删除 ctrl+c 停止删除 强制删除目录 rm –f
对于连接文件,只是删除了连接,原有文件均保持不变。
6)、建立连接文件: ln命令
1)、cd 更改的路径名
cd / 根目录
cd .. 上级目录
2)、ls 显示文件(目录)信息
帮助信息:man ls ls --help (有中文)
参数: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以.开头的隐藏文件
/opt: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如:FC4使用的Fedora 社群开发软件,如果想要自行安装新的KDE 桌面软件,可以将该软件安装在该目录下。以前的Linux 系统中,习惯放置在/usr/local 目录下

Linux实用教程-第4章

Linux实用教程-第4章

软链接
软链接也叫符号链接,这个文件包含了另一 个文件的路径名。可以是任意文件或目录, 可以链接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和Windows 下的快捷方式相似。链接文件甚至可以链接 不存在的文件,这就产生一般称之为“断链” 的问题,链接文件甚至可以循环链接自己。
硬链接和软链接的区别
硬链接记录的是目标的inode,软链接记录的 是目标的路径。软链接就像是快捷方式,而 硬链接就像是备份。软链接可以做跨分区的 链接,而硬链接由于inode的缘故,只能在本 分区中做链接。所以软链接的使用频率要高 得多。
pwd:显示工作目录路径
显示当前用户所处的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命令语法: pwd [选项]
cd:更改工作目录路径
使用cd命令可以更改用户的工作目录路径。 工作目录路径可以使用绝对路径名或相对路 径名,绝对路径从/(根)开始,然后循序到 所需的目录下,相对路径从当前目录开始。
命令语法: cd [选项] [目录]
1.普通文件 2.目录文件 3.设备文件 (1)块设备文件 (2)字符设备文件 4.管道文件 5.链接文件 (1)软链接文件 (2)硬链接文件
4.2 Linux目录结构
Linux系统都有根文件系统,它包含系统引导 和使其它文件系统得以挂载所必要的文件。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分层的树形结构,都 是挂载在根文件系统“/”下。
mv:文件和目录改名、移动文件和目录路径
对文件和目录更改名称以及移动文件和目录 的路径。
命令语法: mv [选项] [源文件|目录] [目标文件|目录]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删除系统中的文件或目录。
命令语法: rm [选项] [文件|目录]
wc:统计文件行数、单词数、字节数和字符数

Linux根目录详解

Linux根目录详解

Linux根⽬录详解Linux不像windows有cdef磁盘,它是多根的系统 c:\ d:\ e:\,每个盘⾥有⼀个根⽬录,Linux就只有⼀个根⽬录/,其他的所有⽂件都在这个根⽬录下:了解Linux⽂件系统的⽬录结构,是学好Linux的⾄关重要的⼀步.,深⼊了解linux⽂件⽬录结构的标准和每个⽬录的详细功能,对于我们⽤好linux系统很重要,下⾯就先了解⼀下linux⽬录结构的相关知识.1、/:根⽬录,位于Linux⽂件系统⽬录结构的顶层,⼀般根⽬录下只存放⽬录,不要存放⽂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录放置在⼀个分区中。

2、/bin,/usr/bin:这两个⽬录为命令⽂件⽬录,也称为⼆进制⽬录。

包含了供系统管理员及普通⽤户使⽤的重要的linux命令和⼆进制(可执⾏)⽂件,包含shell解释器等。

3、/boot:该⽬录中存放系统的内核⽂件和引导装载程序⽂件,/boot/vmlinuz为linux的内核⽂件,以及/boot/gurb。

⼀般情况下都是单独分区,分区⼤⼩200M即可。

4、/dev:设备(device)⽂件⽬录,存放linux系统下的设备⽂件,访问该⽬录下某个⽂件,相当于访问某个设备,存放连接到计算机上的设备(终端、磁盘驱动器、光驱及⽹卡等)的对应⽂件,包括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等,常⽤的是挂载光驱:mount /dev/cdrom /mnt。

5、/etc:系统配置⽂件存放的⽬录,该⽬录存放系统的⼤部分配置⽂件和⼦⽬录,重要的配置⽂件有/etc/inittab、/etc/fstab、/etc/init.d、/etc/X11(X Window系统有关)、/etc/sysconfig(与⽹络有关)、/etc/xinetd.d等等,修改配置⽂件之前记得备份。

该⽬录下的⽂件由系统管理员来使⽤,普通⽤户对⼤部分⽂件有只读权限。

6、/home:系统默认的⽤户宿主⽬录,新增⽤户账号时,⽤户的宿主⽬录都存放在此⽬录下,~表⽰当前⽤户的宿主⽬录,~test表⽰⽤户test的宿主⽬录。

Linux(Ubuntu)挂载点介绍及桌面服务器分区方案

Linux(Ubuntu)挂载点介绍及桌面服务器分区方案

Linux(Ubuntu)挂载点介绍及桌⾯服务器分区⽅案⼀、Linux的⽂件结构Windows的⽂件结构是多个并列的树状结构,最顶部的是不同的磁盘(分区),如:C,D,E,F等。

Linux的⽂件结构是单个的树状结构。

最顶部的为根⽬录,即/。

在根⽬录下,分为多个⼦⽬录,包括/bin、/boot、/dev、/etc、/home、/lib、/media、/mnt、/opt、/proc、/root、/sbin、/tmp、/usr和/var等。

这些⽬录的具体作⽤稍后再做详细介绍了。

磁盘Linux分区都必须挂载到⽬录树中的某个具体的⽬录上才能进⾏读写操作。

显然,根⽬录是所有Linux的⽂件和⽬录所在的地⽅,需要挂载上⼀个磁盘分区。

上⾯还提到,Linux分区交换也需要独⽴使⽤⼀个分区,因此,安装⼀个Linux⾄少需要两个分区。

(事实上,只使⽤⼀个分区安装Linux也是可能的,⽽且,如果电脑的物理内存⾜够⼤,交换分区并不是必须的)在不同的Linux安装教程中,不同的作者阐述了各种不同的分区建议,本⽂也不例外。

以下的⼀些建议,有很多都是个⼈的喜好,因此读者并不⼀定要完全按照这些建议进⾏分区,选择最适合⾃⼰的⽅案才是最好的。

⼆、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推荐容量仅供参考不是绝对,跟各系统⽤途以及硬盘空间配额等因素实际调整:分区类型介绍备注/boot启动分区⼀般设置100M-200M,boot⽬录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到的⽂件。

/根分区所有未指定挂载点的⽬录都会放到这个挂载点下。

/home⽤户⽬录⼀般每个⽤户100M左右,特殊⽤途,⽐如放⼤⽂件也可再加上G。

分区⼤⼩取决于⽤户多少。

对于多⽤户使⽤的电脑,建议把/home独⽴出来,⽽且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户权限等,⽐如对⽤户或者⽤户组实⾏磁盘配额限制、⽤户权限访问等。

/tmp临时⽂件⼀般设置1-5G,⽅便加载ISO镜像⽂件使⽤,对于多⽤户系统或者⽹络服务器来也有独⽴挂载的必要。

linux操作系统第三章.ppt

linux操作系统第三章.ppt


ln

例子


ln 文件名 链接文件名 ln -s 文件名 链接文件名
系统管理基本命令


# 对各个运行级的详细解释: 0 为停机,机器关闭。 1 为单用户模式,就像Win9x下的安全模式类似。 2 为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NFS支持。 3 为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是标准的运行级。 4 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 事情。 5 就是X11,进到X Window系统了。 6 为重启,运行init 6机器就会重启。 命令格式: init 数字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文件的 inode:
$ ls -i
五、ext2文件系统
No Image
六、节点数量
直接寻址 直接寻址 直接寻址 直接寻址 一次间接寻址 二次间接寻址 三次间接寻址
七、ext2的特点及问题

延迟写 提前读 文件丢失
八、ext3 文件系统
1、ext2+日志文件系统 2、索引节点文件(inode) 3、文件=inode+数据区块组成
应用、业务和事务的关系图
应用
业务1 事务1 事务2 业务2 事务3 事务4
*理论介绍
1、事务(T)的基本概念

对数据库的一次完整操作 原子性、隔离性、永久性、正确性
2、事务的特点

3、业务(M)

应用系统的最小控制单位
交换文件和交换分区
虚拟内存 与用户分开 空间连续
第四节 文件类型 一、文件名和类型简介
本次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Ø 理解什么是文件系统 Ø 了解文件系统工作原理 Ø 理解 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Ø 掌握 Linux文件的类型、权限和修改方法 Ø 掌握如何安装、卸载文件系统 Ø 了解如何进行ext2和ext3的文件系统转换 理解交换分区和交换文件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第3版(微课版)—第4章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第3版(微课版)—第4章

使用fdisk进行分区管理
• 创建分区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 p
#查看分区信息
Disk /dev/sdb:20 GiB,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Disk model: VMware Virtual S
单元:扇区 / 1 * 512 = 512 字节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 分区也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磁盘空间。 分 分 • 每个分区在逻辑上可视为一个磁盘。 区 区
分区
卷卷 卷
• 高级格式化
• 在磁盘分区上建立相应的文件系统。 固态盘4K对齐
4.1 Linux磁盘存储概述
Linux磁盘设备命名
IDE接口
• dev/hda • dev/hdb • dev/hdc
• /dev/sda
4.1 Linux磁盘存储概述
第4章 磁盘存储管理 12
磁盘分区规划
• 分区类型:Linux与Linux Swap • Ubuntu至少需要一个Linux分区和一个Linux Swap分区。 • Native分区是存放系统文件的地方,只能使用ext文件系统。 • Swap分区是Linux暂时存储数据的交换分区。
第4章 磁盘存储管理 17
命令 o p q s t u v w x
说明 创建一个新的空DOS分区表 显示硬盘的分区表 退出fdisk,但是不保存 创建一个新的空的SUN磁盘标签 改变分区的类型号码
改变分区显示或记录单位
校验该磁盘的分区表 保存修改结果并退出fdisk 进入专家模式执行特殊功能
4.2 管理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
第4章 磁盘存储管理 19
4.2 管理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3,cd ,
(1)作用 ) 改变工作目录,该命令与DOS下的 命令 下的md命令 改变工作目录,该命令与 下的 作用是相同的. 作用是相同的. (2)命令格式 ) cd [目录路径 目录名 目录路径/]目录名 目录路径
4,mkdir ,
(1)作用 ) 创建一个目录,该命令类似于 创建一个目录,该命令类似于DOS下的 下的md 下的 命令. 命令. (2)命令格式 ) Mkdir [目录路径 新目录名 目录路径/新目录名 目录路径 新目录名]
3.2.1 基于 基于FLASH的文件系统 的文件系统
1, jffs2 ,
Jffs2的全称是"日志闪存文件系统第2版本 的全称是"日志闪存文件系统第 版本 的全称是 (Journalling Flash FileSystem v2)", , 主要用于NOR型闪存,基于 型闪存, 驱动层, 主要用于 型闪存 基于MTD驱动层, 驱动层 特点是:可读写的,支持数据压缩的, 特点是:可读写的,支持数据压缩的,基 于哈希表的日志型文件系统, 于哈希表的日志型文件系统,并提供了崩 掉电安全保护, 溃/掉电安全保护,提供"写平衡"支持等. 掉电安全保护 提供"写平衡"支持等. jffs2不适合用于 不适合用于NAND闪存. 闪存. 不适合用于 闪存
5,rm和rmdir , 和
(1)作用 ) rm为删除指定文件,可以使用通配符,该命令类 为删除指定文件, 为删除指定文件 可以使用通配符, 似于DOS下的 命令. 下的del命令 似于 下的 命令. rmdir为删除指定的目录,其目录必须为空目录. 为删除指定的目录, 为删除指定的目录 其目录必须为空目录. (2)命令格式 ) rm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选项 rmdir 目录路径 目录名 目录路径/目录名 (3)命令选项 ) rm的命令选项有: 的命令选项有: 的命令选项有 -i 询问是否删除 表示是,n表示否 ; 询问是否删除(y表示是 表示是, 表示否 表示否); -f 不询问是否删除; 不询问是否删除; -r 递归删除整个目录,同rmdir. 递归删除整个目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硬盘种类、物理几何结构及硬盘容量、分区大小计算;1、硬盘种类、物理几何结构硬盘的种类主要是SCSI 、IDE 、以及现在流行的SATA等;任何一种硬盘的生产都要一定的标准;随着相应的标准的升级,硬盘生产技术也在升级;比如 SCSI标准已经经历了SCSI-1 、SCSI-2、SCSI-3;其中目前咱们经常在服务器网站看到的 Ultral-160就是基于SCSI-3标准的;IDE 遵循的是ATA标准,而目前流行的SATA,是ATA标准的升级版本;IDE 是并口设备,而SATA是串口,SATA的发展目的是替换IDE;硬盘的物理几何结构是由盘、磁盘表面、柱面、扇区组成,一个张硬盘内部是由几张碟片叠加在一起,这样形成一个柱体面;每个碟片都有上下表面;磁头和磁盘表面接触从而能读取数据;2、硬盘容量及分区大小的算法;我们通过fdsik -l 可以发现如下的信息: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其中 heads 是磁盘面;sectors 是扇区;cylinders 是柱面;每个扇区大小是 512byte,也就是0.5K;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此硬盘有 255个磁盘面,有63个扇区,有9729个柱面;所以整个硬盘体积换算公式应该是:磁面个数 x 扇区个数 x 每个扇区的大小512 x 柱面个数 = 硬盘体积(单位bytes)所以在本例中磁盘的大小应该计算如下: 255 x 63 x 512 x 9729 = 80023749120 bytes 提示:由于硬盘生产商和操作系统换算不太一样,硬盘厂家以10进位的办法来换算,而操作系统是以2进位制来换算,所以在换算成M或者G 时,不同的算法结果却不一样;所以我们的硬盘有时标出的是80G,在操作系统下看却少几M;上面例子中,硬盘厂家算法和操作系统算数比较:硬盘厂家: 80023749120 bytes = 80023749.120 K = 80023.749120 M (向大单位换算,每次除以1000)操作系统: 80023749120 bytes = 78148192.5 K = 76316.594238281 M (向大单位换算,每次除以1024)我们在查看分区大小的时候,可以用生产厂家提供的算法来简单推算分区的大小;把小数点向前移动六位就是以G表示的大小;比如 hda1 的大小约为 6.144831G ;二、关于硬盘分区划分标准及合理分区结构;1、硬盘分区划分标准硬盘的分区由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组成;所以我们在对硬盘分区时要遵循这个标准;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的最大个数是四个,主分区(包含扩展分区)的个数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er)决定的,MBR存放启动管理程序(GRUB,LILO,NTLOARDER 等)和分区表记录。

其中扩展分区也算一个主分区;扩展分区下可以包含更多的逻辑分区;所以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范围是从1-4,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比如下面的例子: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主分区有3个,从 hda1-hda3 ,扩展分区由 hda5-hda10 ;此硬盘没有主分区4,所以也没有显示主分区hda4 ;但逻辑分区不可能从4开始,因为那是主分区的位置,明白了吧;2、硬盘设备(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在Linux或者其它类Unix系统的表示;IDE 硬盘在Linux或者其它类Unix系统的一般表示为 hd* ,比如hda、hdb ... ... ,我们可以通过 fdisk -l 来查看;有时您可能只有一个硬盘,在操作系统中看到的却是 hdb ,这与硬盘的跳线有关;另外hdc 大多表示是光驱设备;如果您有两块硬盘,大多是 hda和hdb。

在这方面说的太多也无用,还是以fdisk -l 为准为好; SCSI 和SATA 硬盘在Linux 通常也是表示为 sd* ,比如 sda 、sdb ... ... 以fdisk -l 为准移动存储设备在linux 表示为 sd* ,比如 sda 、sdb ... ... 以fdisk -l 为准3、合理的规划分区;关于一个磁盘的分区,一个磁盘应该有四个主分区,其中扩展也算一个主分区;存在以下情况:1)分区结构之一:四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主|分区1] [主分|区2] [主|分区3] [主|分区4]这种情况,如果您想在一个磁盘上划分五个以上分区,这样是行不通的;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 主 | 分区1 ] [ 主 | 分区2 ] [ 主 | 分区3 ]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这种情况行得通,而且分区的自由度比较大;分区也不受约束,能分超过5个分区;这只是举一个例子;2)最合理的的分区方式;最合理的分区结构:主分区在前,扩展分区在后,然后在扩展分区中划分逻辑分区;主分区的个数+扩展分区个数要控制在四个之内;比如下面的分区是比较好的;[主|分区1] [主|分区2] [主|分区3]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主|分区1] [主|分区2]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主|分区1]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最不合理的分区结构:主分区包围扩展分区;比如下面的;[主|分区1] [主|分区2] [扩展分区] [主|分区4] [空白未分区空间]|[逻辑|分区5] [逻辑|分区6] [逻辑|分区7] [逻辑|分区8] ... ...这样 [主|分区2] 和 [主|分区4] 之间的 [扩展分区] 是有自由度,但[主|分区4]后的[空白未分区空间]怎么办?除非把主分区4完全利用扩展分区后的空间,否则您想在主分区4后再划一个分区是不可能的,划分逻辑分区更不可能;虽然类似此种办法也符合一个磁盘四个主分区的标准,但这样主分区包围扩展分区的分区方法实在不可取;我们根据这个标题,查看一下我们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个标准呢?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本文介绍Linux常用分区挂载点常识以及桌面、服务器分区挂载点的推荐配置,当然这个配置是天缘自己写的,分区大小这个话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这个话题,比如WEB服务、邮件服务、下载服务等,我们一起交流哪种类型服务下某挂载点应该加大就可以了,至于是否独立就看个人的了。

一、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推荐容量仅供参考不是绝对,跟各系统用途以及硬盘空间配额等因素实际调整:当然上面这么多挂载点,实际上是没有比较每个目录都单独进行挂载,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要对个别目录进行挂载,这样系统结构看起来也会精简很多。

一般来讲Linux系统最少的挂载点有两个一个是根挂载点/,另一个是swap,虽然swap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类似方式替代,但从使用角度,天缘认为没这个必要,把swap单独设置一个挂载点似乎对Linux系统的标准性更好支持。

二、Linux系统桌面、服务器分区推荐方案下面以80G独立硬盘安装Ubuntu为例,列一下简单的分区方案。

1、普通桌面用户推荐分区方案(示例:80G桌面用户):2、服务器用户推荐分区方案一(示例:80GWEB服务器用户,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合用usr):2、服务器用户推荐分区方案二(示例:80GWEB服务器用户,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分用opt 和usr):分区方案关键点:——大数据库一般要加大/usr挂载点——多用户、下载类、多存储文件等要加大/home挂载点——文件小,用户多要注意/tmp和/var挂载点大小Linux挂载点与分区的关系Linux 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指代磁盘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