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外阅读竞赛试卷
论语考试题目及答案全选择

论语考试题目及答案全选择1. 《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备的品质是什么?A. 仁义礼智信B. 温良恭俭让C. 忠孝廉耻勇D. 礼义廉耻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所提倡的“三省吾身”中的反省内容?A. 为人谋而不忠乎?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 传不习乎?D.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答案:D3.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复习的重要性C.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D. 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的重要性答案:C4.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 人生规划B. 人生阶段论C. 道德修养论D. 知识积累论答案:B5. 《论语》中孔子提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味着什么?A. 学生不主动思考,教师不应启发B. 学生不主动思考,教师不应教授C. 学生不主动思考,教师不应放弃D. 学生不主动思考,教师不应责备答案:A6. 《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财富的多寡B. 地位的高低C. 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D. 知识的深浅答案:C7.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什么原则?A. 公平原则B. 互惠原则C. 道德原则D. 法律原则答案:C8. 《论语》中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什么?A. 知识的深度B. 学习的态度C. 学习的乐趣D. 学习的方法答案:C9. 《论语》中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社会秩序B. 人际关系C. 个人修养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D10.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平衡和谐C. 激进主义D. 保守主义答案:B。
论语测试题带答案50道

一、选择题1. 《论语》的体裁是什么?A. 语录体散文B. 诗歌C. 小说D. 戏剧答案: A2. 《论语》主要是记录谁的言行?A. 孟子B. 老子C. 孔子D. 荀子答案: C3.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仁爱D. 智慧答案: C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 A5.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过错?A. 掩盖错误B. 勇于承认并改正C. 推卸责任D. 忽视不管答案: B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谦虚好学B. 诚实守信C. 勇于担当D. 独立思考答案: A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师”指的是什么?A. 正式的老师B. 可以学习的人或事物C. 领导者D. 朋友答案: B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A. 自己喜欢的也要让别人喜欢B. 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C. 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做D. 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要给别人答案: B9. 《论语》中,孔子强调“君子”应具备的品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仁爱B. 勇敢C. 狡猾D. 谦逊答案: C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A. 学习和思考缺一不可B. 只学习不思考就行C. 只思考不学习就行D. 学习和思考都不需要答案: A11. 《论语》中提到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什么?A. 三个方面的自我反省B. 三个省份的考察C. 三次反省自己D. 三个省的时间来自我检查答案: A1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A. 见到贤能的人就想超过他,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反省B. 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反省C. 见到贤能的人就嫉妒,见到不贤能的人就嘲笑D. 见到贤能的人就疏远,见到不贤能的人就亲近答案: B13.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意思是?A. 温暖过去,知道新的B. 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C. 忘记过去,迎接新的D. 保留旧的,不要新的答案: B14. 《论语》中,孔子提到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乐、易、春秋C. 琴、棋、书、画、歌、舞D. 金、木、水、火、土、谷答案: A1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生气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B. 不努力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C. 不努力就不启发,不愤怒就不发展D. 不着急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答案: C(注:此处原答案可能有误,但根据常识判断,“愤”在此处应理解为努力、积极进取的意思,而非简单的“生气”。
《论语》整本书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论语》整本书阅读测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A. 只有老师研究过去,学生才能学到新知识。
B. 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研究过去的知识。
C. 学生应该专心听老师讲解以前学过的知识。
D. 只有通过研究过去的知识,才能掌握新的知识。
答案:D2.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A. 研究虽然辛苦,但是学到新知识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B. 研究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地坚持下去。
C. 懂得研究,可以让人变得快乐。
D. 研究虽然辛苦,但是经过不断的练,会变得简单愉快。
答案:B3.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A. 只有学问广博,并且坚定地追求,反复思考并且用心向内,才能达到真正的仁慈。
B. 研究虽然重要,但是最关键的是要有仁慈之心。
C. 只有博学和细心之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D. 只有一心追求知识,并且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的仁人。
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是提醒我们要善待他人,尽量不去伤害别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是理所应当的。
2. 请简述“事实说话”的意思。
答案:“事实说话”指的是真实的陈述事实,而不是对事实的解释或歪曲。
只有以事实为基础的分析才是有利于真正了解问题的。
第三部分:论文题请以“孟子的人性观”为题,撰写一篇800-1000字的论文。
(此处省略)答案:(此处省略)。
《论语》知识竞赛题 (50个选择题 含答案)

《论语》知识竞赛题(50个选择题含答案)1、《论语》“论”字作何解?A、说B、议论C、选择语录D、通“伦”2、《论语》现存多少篇?A、10B、15C、20D、253、哪一年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A、2018年B、2019年C、2020年D、2021年4、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A、子路 B曾皙 C、颜回 D、公西华5、《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A、每篇的主题B、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C、每篇第一章的主题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6、下面哪个作品不是“四书”的内容?A、《尔雅》B、《中庸》C、《论语》D、《孟子》7、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A、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8、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A、四海之内皆兄弟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A、朽木粪土B、杯水车薪C、祸起萧墙D、一匡天下10、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A、颜征在B、孔鲤C、子路D、颜回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中“坚”字作何解?A、坚硬B、坚定C、坚决D、坚深12、《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做如何翻译?A、遇到贤能的人便超过他,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B、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C、见到贤能的人就考虑自己和他一样有贤能,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想一想自己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D、看见贤能的人相互学习,看见没有才能的人互相省察。
13、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不属于此的名句A、学而时习之B、巧言令色C、温故而知新D、教学相长14、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其中的“学”就是A、我现在所说的学习B、指增加各种知识C、有志于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D、指仁义道德的规范15、以下对“温故而知新”理解错误的是?A、从温习过去的知识中可以得到新知识。
《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论语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第一章:学而篇1. 什么是“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答:这句话是指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能够真正理解并从中得到乐趣。
2. 孔子认为的“学”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答:学应该是持续的,要时刻勤奋研究并实践所学的知识;学应该是全面的,要不只局限于某一领域;学应该是有实际应用的,研究的知识要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3. 孔子提出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答:孔子提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全面发展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使人具备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
第二章:为政篇1. 孔子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答: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仁爱、公正、诚信、智慧等品质。
他认为政府官员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倾听民意,恪守公正,善于智慧地处理问题。
2. 孔子对于政府官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答:孔子认为政府官员应该具备品德高尚、能力优秀的特点。
他强调官员应该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不是仅仅看重出身或财富。
3. 在孔子的理念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质?答:孔子认为仁爱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质。
他主张官员应该以仁爱心为核心,关心民众的福祉,以实际行动来造福社会。
第三章:八佾篇1. 八佾是古代什么样的仪式?答:八佾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仪仪式,多用于君主和贵族的庆典活动中,以示庄严和尊贵。
2. 孔子对于八佾的态度是什么?答:孔子认为八佾是一种体现君主尊严和社会秩序的仪式,他重视它的意义并且主张恪守礼制,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文明秩序。
3. 孔子如何看待礼的重要性?答: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体现。
他主张通过恪守礼节,人们可以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第四章:里仁篇1. 孔子对于“仁”的理解是什么?答: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具备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品德。
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宽容和尊重,以及对道德原则的坚持。
2. 孔子认为“仁”应该如何实践?答:孔子主张通过修身养性,关心他人,尽己所能地为他人谋福利,以及遵循道德准则来实践“仁”。
论语阅读试题及答案

论语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君子不器”的含义是什么?A. 君子不使用器具B. 君子不拘泥于一种才能C. 君子不使用武器D. 君子不使用乐器答案:B二、填空题1. 《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______思想。
答案:学习2.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答案:学而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孔子提出的______原则。
答案:道德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仁”的概念。
答案:在《论语》中,“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它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道德行为的准则以及个人修养的目标。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同情上。
2. 《论语》中孔子如何描述“君子”?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他描述君子为有道德修养、有学问、有礼貌、有责任感的人。
君子的行为符合礼仪,他们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追求内心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四、论述题1. 结合《论语》的内容,论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这是达到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中庸之道强调避免极端,追求平衡和谐。
孔子认为,个人在言行上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既不过分也不不足,以达到内心的平和和社会的稳定。
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指导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恰当的行为方式。
以上是《论语》阅读试题及答案的排版和格式示例。
关于论语的考试题及答案

关于论语的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论语》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2.《论语》的“论”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什么?A. 讨论B. 论述C. 议论D. 辩论答案:B3.《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谁说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4.《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择其善者而从之B.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C. 则其善者而从之D. 则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A5.《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哪种思想?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二、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
答案:孔子2.《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强调的是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习3.《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______精神。
答案:实事求是5.《论语》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三、简答题1.《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那么学到的知识就会变得空洞无用;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么思考就会变得危险而无益。
2.《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什么看法?答案:这句话反映了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行为坦荡,而小人则心胸狭窄,总是忧虑不安。
3.《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认为君子能够在保持自己独立见解的同时与人和谐相处,而小人则表面上看似一致,实则内心并不和谐。
四、论述题1.请结合《论语》中的内容,谈谈你对“仁”的理解。
《论语》试题及答案

《论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提倡的“仁”的内涵?A. 爱人B. 克己复礼C. 以德报怨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C3. “君子不器”一语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子路B. 泰伯C. 卫灵公D. 雍也答案:D4.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习态度的描述,请问这句话出自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述而D. 子罕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20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5.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多选)A. 好学B. 知礼C. 好勇D. 知耻答案:ABD6. 下列哪些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教育原则?(多选)A. 因材施教B. 教学相长C. 学以致用D. 有教无类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10分)7. 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答案:正确8.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9. 请简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寻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既不过分也不不足,而是恰到好处。
这种思想强调在各种情况下都要保持适度,避免极端,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10. 解释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对知识的诚实态度。
知道的事情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这种诚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孔子倡导人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样才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论语》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子曰:兴于《诗》,,成于乐。
2.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
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4.子曰: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子曰:巧言乱德。
,。
6.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7.子曰:其身正,;其身不正,。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
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直而无礼则绞。
”这句话缺少的部分是()
A.天下有道则见
B. 勇而无礼则乱
C.临之以庄则敬
D.人而无礼则乱
2.“能以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句话是()
A.孔子评价颜回的
B.曾子评价颜回的
C.曾子评价子路的
D.孔子评价子路的
3.曾子说:“有知识的人不能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前程远大。
”这句话的原句是()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后生”的意思是()
A.忠厚的人
B.年轻人
C.学生
D.后面的学生
5.在论语中“过犹不及”本是孔子用来评价子张和子夏的,后来用来形容()
A.事情做得过头比做得不够强。
B.做事情要考虑中和之道。
C.做事情不能过头。
D.事情做得过头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6.《孔子游春》中,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们做有德行的君子,孔子认为他的学生中有德行的有()(多选)
A.颜回
B.闵子骞
C.冉伯牛
D.仲弓
7.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
A.仁者爱人
B.刚毅木讷
C.温文尔雅
D.克己复礼
8.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多选)
A.不忧不惧
B.成人之美
C.笃信好学
D.守死善道
9.下列句子和治理国家有关的句子是()
A.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B.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C.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D.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0.“无说措手足”就是()的意思。
A.不慌不忙
B.措手不及
C.手足无措
D.猝不及防
11.“言必信”的下一句是()
A.必有邻
B.未知生
C.不尤人
D.行必果
12.“小人长戚戚”的上一句是()
A.君子坦荡荡
B.三思而后行
C.君子求诸己
D.君子耻而言
13.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A.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B.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孔子游春》中孔子的志向原句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愿无伐善,无施劳
D.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1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6.“益者三友”中“三友”指的是()
A.友直,友谅,友多闻
B.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
C.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
D.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
17.在《论语》这本书中()这些称呼指的都是孔子。
(多选)
A.夫子
B.子
C.曾子
D.子贡
18.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多选)
A.有教无类
B.死而后已
C.温故知新
D.成人之美
1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道听途说,违背了“敬、诚、慎”等儒家原则,是被有道德的人唾弃的。
B.听到小道消息就四处传播,这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C.不去区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小人。
D.在道上听到不可靠的传闻,途中又向别人传说,这是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
20.下列句子中,和学习相关的句子有()(多选)
A.学犹不及,犹恐失之。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30分)
1.孔子认为尧舜禹都是崇高的天子,舜和禹为一心百姓着想,而尧能够恩惠天下。
()
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意思是学习不怕赶不上,更不怕遗忘。
()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句话是颜回感叹孔子理论高深,教学有方的。
()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是说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
5.“食不语,寝不言。
席不正,不坐。
寝不尸,居不客。
”这句话是说我们做事要符合礼制,讲究礼仪。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了做领导要品行端正。
()
8.“欲速则不达”告诉我们做事要追求速度。
()
9.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回“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
10.《论语》并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
四、连线题(10分)
博学而笃信不知为不知智者乐水非道弘人知之为知之切问而近思学而不厌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入则事父兄不在其位仁者乐山贫而无怨难小人喻于利人能弘道诲人不倦出则事公卿富而无骄易己所不欲不谋其政
《论语》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立于礼
2.其言也善
3.逝者如斯夫
4.仁者不忧
5.小不忍,则乱大谋
6.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7.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二、选择题。
1.B
2. B
3.C
4.B
5.D
6. ABCD
7. D
8.AB
9. D 10. C
11.D 12.A 13.C 14. A 15.C 16.A 17. AB 18.ABCD 19.C 20. 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