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悄然变成橡皮人 工作没追求上班混日子
职场无奈 我们慢慢“橡皮化”

职场无奈我们慢慢"橡皮化"“经常有老板或者主管抱怨,哎!她有点‘皮’了、他已经‘皮’了!”当你的老板、上司或者同事对你有这样的顾虑、感觉和评价的时候,就要引起警觉了,你或许正在逐步沦为“橡皮白领”!作为一览英才网招聘网站成员——深圳英才网职场顾问提示到。
“橡皮白领”在写字楼里是最糟糕的员工!深圳英才网分析到:“橡皮白领”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
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于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
如果想改造他们,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力度大了,他还会反弹一些不满过来。
拯救这种人似乎只有一种办法:拉开门,请他走开,在你的视线中消失、永远消失……“橡皮白领”离我们的生活很远?NO!事实上,根据深圳英才网职场顾问的研究发现,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超过半数的白领会出现“橡皮”倾向,内心充满职业倦怠,而不知不觉中,已经跨进了“橡皮化”进程!如此发展下去,便会走到职业生涯的边缘,说不准下一刻,就会被扫地出门!究竟我们离“橡皮白领”有多远,我们的“橡皮化”程度有多高?——这是每个白领都要时刻警觉的事情。
那么“橡皮白领”出现的原因,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呢?深圳英才网职场顾问通过抽样调查发现,“鲜活白领”退化为“橡皮白领”,其中包含很多无奈与困惑。
原因一:无奈情绪下的橡皮化如今初进职场的白领有一个通病———怀着雄心壮志,但有些不切实际。
常常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社会周遭。
遇挫者,便龟缩一团,形成一团“橡皮质”开始自我保护。
但是一般来说,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中的事,不会完全如意,很多时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岗位和职位。
这个时候心灰意冷,选择被动地“橡皮”下去,成了很多人的对策。
在某大厦一家公司上班的Jacky 说,“职场中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形,不过有的人会走出来,要么调整心态,要么换工作,只有少数人会在不满意的岗位上无奈情绪下‘橡皮’下去”。
职场橡皮人是什么意思?你离职场橡皮人有多远?

职场橡皮人是什么意思?你离职场橡皮人有多远?职场橡皮人是什么意思?你离职场橡皮人有多远?橡皮大家都见过,那么职场橡皮人是什么呢?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职场橡皮人是什么意思?“橡皮人”源自于王朔的小说,反映了当代都市中迷失自我的年轻人状态。
现在,这个词演变成“橡皮白领”即职场橡皮人,其指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职场人们。
职业橡皮人的显著特征,身体没病,却整天感到“心累”,经常忍不住抱怨。
我们认为,最糟糕的员工莫过于这种,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
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力度大了,他还会反弹一些不满过来。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拉开门,请他走开,在你的视线中消失,永远消失。
二、你离职场橡皮人有多远?别以为这一切离你很远,事实上,身在职场2—5年内,80%的人变得越来越“橡皮”。
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跨到了职业生涯的边缘,或者下一刻,你就会被扫地出门。
究竟你到底离“橡皮”有多远,你橡皮化的程度有多高呢?不如现在来做个测验。
三、职场橡皮人测试题,测你究竟有几分橡皮化1.上司布置新工作后,你总是要等一段时间去实施。
自己觉得工作简单,没必要这么着急。
2.无论大小会议上,走神是你的必修课。
3.一年之内,你没有受过任何表彰或批评,但你不在乎。
4.于公司里发生的人事安排,你认为你知道其中的猫腻。
5.总是想不通,为什么你的领导看上去总会有些错误安排。
6.公司改变管理制度,在你看来是个过场而已。
7.休息时间出去聚会,你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公司一些事情,而且总能得到大家的响应。
8.现在的新人好像都在异想天开,其实什么都不懂。
9.出了问题不想办法解决,反正总有人会解决掉。
10.工作上混混日子就可以,因为你总是得不到和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职位。
1~3项:橡皮黄色预警:现在你还不属于“橡皮族”的一员,但是已经有橡皮化的端倪出现。
不做工作中的橡皮人——解析职场倦怠(本站推荐)

不做工作中的橡皮人——解析职场倦怠(本站推荐)第一篇:不做工作中的橡皮人——解析职场倦怠(本站推荐)不做职场中的橡皮人——解析职场倦怠症文 / 谷蕾橡皮人,最早出现在王朔的小说里,说的是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年轻人,他们“行尸走肉、寡廉鲜耻、没有血肉、没有情感、丧失了精神生活”。
如今,橡皮人出现在职场中,有了新的含义,他们是写字楼里这样一群人,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不愿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对批评表扬无所谓、甚至没有耻辱和荣誉感。
工作中的你“倦怠”了吗?职场中的橡皮人,他们其实是患上了“职场倦怠症”,又称“职场枯竭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一样,更多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出现职场倦怠症状的上班族,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表现,例如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行为怪僻,提出调休申请等;个人成就感降低,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健康状况不如以前,经常会出现头痛、胃痛、肌肉酸痛等一些症状;出现莫名其妙的疑神疑鬼,比如老怀疑自己生病了,不停地去看医生;日常生活习惯发生转变,该吃饭的时候吃不下,该睡觉时又失眠;工作中情绪不稳定,对人际关系敏感,遇事容易着急发火。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许燕认为,职场倦怠的出现都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工作蜜月期——有充足的精力,对工作满意度较高;工作适应期——接受工作内容的高度重复性和工作环境的单调乏味性;工作挫折期——出现身心失调的不健康病症,自信心受到威胁;工作淡漠期——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心理衰竭状况,对周围人和事极端冷漠。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出现了职场倦怠现象,那么不妨用下面的测试检验一下。
职业倦怠测试【测试要求】请参与测试者看懂题意后马上作答。
如何避免成为职场“橡皮人”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浙江英才如何避免成为职场“橡皮人”“橡皮人”在都市职场逐渐走红,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
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职场人们”。
初入职场,谁都曾豪情万丈踌躇满志。
可在现实的打磨下,有人成了在职场如鱼得水的“杜拉拉”,也有人成了半死不活的“橡皮人”。
30岁至35岁的白领在一段时期内会感觉自己像个“橡皮人”:对于批评表扬无所谓,对于新生事物无所谓,对于荣誉耻辱也无所谓。
进入职场“橡皮期”,通常是个人职业生涯出现了临界点。
上周,记者选取了工作3年以上10年以下的白领进行小范围调查,发现有不少白领通过职业培训、学历考证等自我提升来摆脱职场橡皮期。
工作没意思就去报考研究生找专业人才,上一览浙江英才傅小姐,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毕业后,进入传媒行业工作。
刚进入单位,对传媒行业的新鲜感让傅小姐像不知疲倦的发动机:“天气再恶劣、条件再艰苦,领导一句话我准第一个冲上去,做出点东西来,就满是成就感。
”第一年年底,傅小姐获得上司认可,破例提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那时候,傅小姐觉得自己将一直为这家单位工作,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第二年,当业务熟练、各种事情都缺乏新鲜感后,傅小姐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是四平八稳,完成考核任务成为她的目标。
直到今年年初,傅小姐开始觉得工作没意思:“我觉得现在的单位没法让我工作能力突破,晋升也很难,一眼能望到5年、10年后的我。
”跳槽,换个工作环境成为傅小姐的第一选择。
国内同行业知名的公司都投过简历,但结果不是对方看不上她,就是她觉得对方高度不够。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浙江英才跳槽受挫,傅小姐准备对学历进行升级:“近期我准备考雅思,申请去香港那边的大学读研究生,给自己充充电。
”30岁至35岁成为职场转折点在调查对象中,记者发现30岁至35岁的职场白领,一旦长期在一个职位上突破不了,同一个岗位、同一种环境下,最容易出现“橡皮人”状态。
职场人不要沦为橡皮苍蝇人

职场人不要沦为橡皮苍蝇人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职场人不要沦为橡皮苍蝇人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工作单一缺乏激情张帆在商场做收银员虽然才3年,但是每天除了收款外,再无新意,这让她总是感觉日子无聊没有奔头。
“我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要做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工作有什么意义。
”收银员的工作琐碎,这也是让张帆觉得无聊的原因之一。
“每天除了收款就是闲聊,要么就是用手机上网,感觉腻透了。
”张帆说,赶上节假日,看着商场里人来人往,更是觉得晕头转向。
能让她兴奋起来的时候,只是在每天晚上听到打铃的那一刻。
“也不知道别人怎么工作的,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毫无追求。
”虽然工作没有激情,但张帆却不想换工作。
“工作虽然没意思,但却能挣钱。
”张帆觉得,自己一不想升职,二不想成百万富翁,有这样一份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就很好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张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女人不用这么好强,有份工作就行了,就这样吧。
”升职“告吹” 工作倦怠早上8点半到单位,沏茶、喝茶、看报纸,上网、打电话;中午去食堂吃饭,然后躺在沙发上睡一觉;下午2点开始沏茶、喝茶、上网、打电话;6点准时下班,这就是陈先生每天的基本工作状态。
“看报纸、上网、喝杯茶,再打几个电话,一天就过去了。
”陈先生在企业里担任科长一职,每天的工作可以说是混日子。
可是,10年前的`他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刚毕业的陈先生,对工作充满激情富有活力,虽然累,但觉得很有意义。
两年后,陈先生升为科长。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陈先生是整个科室最有前途的人。
但是没过多久,本来应该陈先生升职的机会,却由于同科室中有一位前辈面临退休,所以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这个前辈。
而第二次,由于领导的关系,陈先生的升职机会也拱手让人了。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久而久之,本身性格内向的陈先生便产生了情绪,对工作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积极了。
“不升职也没关系,就这样工作也不错,至少落得清闲。
”陈先生说,他现在根本不盼着升职,升职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反倒不如现在随意。
白领沦陷出现这2个现象证明你已成为上班奴

白领沦陷出现这2个现象证明你已成为上班奴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白领群体日益增加,而现代白领生活的忙碌节奏也让许多人不禁担忧自己是否已经变成了上班奴。
上班奴是指那些过度沉迷于工作,无法自拔的人。
以下是两个现象,证明你已成为上班奴的迹象。
首先,你无法割舍工作并且常常过度加班。
只有当一个人对工作没有合理控制能力时,才会经常加班,在非工作时间也无法放下工作。
一旦你对工作的追求和热爱超过了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家庭、朋友和休息,你就成为了上班奴。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过度努力才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并且感到自己的价值与工作紧密相连。
然而,长时间的加班和工作压力过大往往会影响身心健康,增加心理疾病和人际关系问题的风险。
因此,适当平衡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其次,你感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失去控制,只是过日子而不是追求梦想。
工作是为了生活,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全都奉献给工作,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东西。
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是在工作的轨道上机械地前进,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追求,那么你可能已经沦为上班奴。
生活需要多样性和充实感,只有工作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
虽然职业稳定和稳定的收入是重要的,但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真正的成就和满足感。
总结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割舍工作、经常过度加班,并且对职业生涯失去了控制,那么这两个现象就证明了你已经成为了上班奴。
然而,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避免沦为上班奴,享受一个平衡而充实的职业生活。
我曾经是个懒惰的人,现在却成了工作狂

我曾经是个懒惰的人,现在却成了工作狂我曾经是个懒惰的人,现在却成了工作狂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我慢慢地睁开眼睛,感受着温暖的光芒。
这是我每天的起床仪式,从前的我,总是不愿离开被窝,追求那一份舒适和慵懒。
然而,如今的我已经成了一个工作狂,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动力。
回顾过去,我是一个毫无目标和动力的人。
每天的生活就是无所事事地度过,没有追求,没有激情,只是一味地享受着懒散的日子。
当时,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幸福,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但却也没有任何成就感。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审视我的生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偶然间看到一本书的封面,上面写着“改变你的生活态度”。
我好奇地翻开了书本,里面的内容让我茅塞顿开。
书中写道,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享受,更是追求梦想和成就自己。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我开始给自己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不再沉迷于懒散和消遣,而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工作。
我发现,当我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时,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工作狂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经历了无数个夜晚的加班和努力,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这一切都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相信,只有通过努力和付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如今,我已经成为一个工作狂,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
我不再抱怨时间不够用,而是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我享受工作的过程,享受自己不断进步的过程。
我发现,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一种追求和实现自我的方式。
工作狂的我并没有忽视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事物。
我学会了在忙碌中找到平衡,给予家人和朋友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我明白,家、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让我们更加坚强和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白领沦陷出现这12个现象 证明你已成为上班奴

白领沦陷:出现这12个现象证明你已成为上班奴导语:年轻上班族的压力多之又多,绝不止背着3座大山,越来越多的白领沦为‚上班奴‛。
爱美网小编分享健康生活小常识,为你揭露‚上班奴‛12个生活表现,压力、透支、收入低……快来看看,说不定你已经沦陷咯!继房奴、孩奴、卡奴之后,新一代毒舌作家首创‚上班奴‛一词。
一整年都辛苦工作却感觉节余不多,压力越来越大的上班族们,或许你已经沦为社会的奴隶了。
1、月供款超过收入的55%,我还要硬撑。
(这是央行给出的房贷月供‚警戒线‛,超过这条线,你真成‚房奴‛了。
)2、每月在还款前一周,就开始做有人追债的梦。
(哎,压力太大了,是不是要去找心理医生了)3、一年有两次以上逾期还款记录。
(信用记录已经被打上问号,以后贷款可能会有麻烦。
)4、被老婆一把推醒。
老婆说:‚睡觉还大喊‘一次性付清’‛。
(伙计,你已经把‘一次性付清’当成神,顶礼膜拜了。
)5、不开车了,改乘地铁,为了‚环保‛。
(哎,实属无奈,开车汽油费要2000块,乘地铁一月只要200块。
单纯为了‚环保‛,我步行了。
)6、女友爱花如命,一年多,却没送女友玫瑰。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心态的问题,关键是有一种省钱意识。
)7、三月不知肉味(不是素食主义者,省下买肉的钱,全部还给了银行,不过好像蔬菜也不便宜。
)8、三个月,瘦了三十斤。
(不知是被房贷压的,还是装修房子累的,反正就是瘦了。
)9、欧洲十五日游,拖了一年又一年。
(其实很喜欢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爱尔兰静谧的城堡,但为了我居住的房子,还是省省吧。
)10、T恤从梦特娇过度到美特斯邦威。
(不知道是人民币紧张的问题还是口味改变的问题,就跟着周董说‚不走寻常路‛吧。
)11、除了单位和家,贷款银行是最熟悉的地方。
(每月都会准时去还款,哪有不熟悉的道理,这叫准时报到。
)月光族正在慢慢消失,花明天的钱已成为上班族的习惯。
12、发薪后,第一件事是存足够钱到还款账户。
(薪水就那么点,这叫未雨绸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领悄然变成橡皮人工作没追求上班混日子
“我现在这个状态,就是一个"橡皮人",领导骂几句就骂几句,同事们做出了什么成绩,我也无所谓。
”陈先生在常州某事业单位工作,他告诉记者,在自己周围,这样的“橡皮人”并不在少数。
“对什么事情都不疼不痒,经常要参加应酬,根本没时间充电,总感觉很累,但是休息下来又很无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都出现了“橡皮化”。
工作没什么追求,上班只想“混日子”
“我现在哪里还有什么追求,混混了哇。
工作就那么回事情,单位又不是我家开的,干到哪算哪呗”今年29岁的小李在常州工作已经7年了,他坦言,自己身上早就没有了“80后”的锐气,在同事中常常以“橡皮人”自居。
已经快到而立之年的小李用“差强人意”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工作还算稳定,一年有五六万,也不是很辛苦。
房子虽然是贷款买的,但是好在买得比较早,压力不大。
单位里的领导都年轻,离退休还远,比自己小的新人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小李表示,现在自己最关心的已经不再是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单位里的业绩,“只要每个月的工资、奖金按时发给我就好了,别的都无所谓。
”
过去的小李并不是这样,刚工作的时候,还经常会自费参加一些培训,为自己“充电”。
“现在哪里还会去培训啊?除非是单位组织。
让我自己掏钱,我肯定不去。
”小李说,倒不是舍不得培训的费用,主要是自己压根没有这个心思了。
压力太大,有张有弛“橡皮”一下
“现在工作压力真挺大,偶尔"橡皮"一下也是必须的,有张有弛才能更好地工作。
”在企业担任文员的王小姐坦言,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想要彻底沦为橡皮人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偶尔“橡皮”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必不可少。
“我想不少人应该是偶尔做橡皮人,大部分时间还是得认真工作的。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橡皮人”都将自己“橡皮化”的主因归结为“自己不求上进”和“工作太无聊”。
“年轻的时候,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时候,还会努力去改变,现在看到就当没看到,总觉得自己就算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
”在王小姐看来,如果确实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那自然要努力去做,但是如果力所不及,就坦然地做一回“橡皮人”,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这样的观点,也被不少职场人士所认同。
影响事业和前途,主动拒绝“橡皮化”
“"橡皮人"在不少企事业单位中十分常见,这虽然不算什么"病",但是从个人来看,他的职业前景堪忧,如果上升到企业的层面,对企业的效率有不少影响。
”专家告诉记者,“橡皮人”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因为长期背负较大压力,也有的人是因为单位奖励分配不公,还有的是因为对工作失去兴趣。
专家建议,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论功行赏”,让员
工的收入与付出成正比。
与此同时,发现“橡皮人”后要及时进行沟通,解开其心结,帮助其抵御“橡皮化”。
专家还建议“橡皮人”也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今天很安逸的工作到了明天可能就充满竞争,机会则只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在调整过程中,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详细流程、计划是重要手段之一,“每天的工作进度,每一项工作的最后期限都要明确,而且这样的计划不能订的太宽松,一定要有一点压力才行。
”专家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橡皮人的症状大多会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