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一、概述形式美法则,作为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使画面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这些规律和原则,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
平衡,则是指画面各部分在视觉上达到稳定的状态,即使各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效果。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够引发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活力。
韵律,则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彼此协调的关系,使画面整体呈现出流畅、连贯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调和,则是指将画面中的对比元素进行协调统一,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原则能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画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原则能够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视觉舒适。
例如在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中,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对于保证作品的美感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三、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绘画为例,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画面效果。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摄影、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来选取角度、光线和构图方式等,以拍摄出具有美感的照片。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外在形式和结构的美,是以审美的眼光对事物的整体外观进行评价和美化的一种观念。
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形式美的规律,下面将介绍形式美的八大法则。
1.对称法则:对称是指事物各个部分在其中一中心点或轴线两侧相互呼应、平衡的关系。
对称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位置上相对称衡,给人以安定、和谐的感觉。
2.剧烈对比法则:剧烈对比是指在形式美中使用截然不同的事物来制造对比效果,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剧烈对比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3.曲线法则:曲线是指在平面或空间中呈现弯曲形态的线条。
曲线能够给人一种柔和、流动的感觉,使事物显得更加动感和有生命力。
4.重复法则:重复是指在设计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元素,或者是以相似的形式或图案来规律地排列。
重复能够给人一种有序、统一的感觉,增强事物的一致性和整体效果。
5.律动法则:律动是指事物形式中的有节奏、有韵律的变化。
律动能够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使事物显得生动有趣。
6.明暗法则:明暗对比是指在设计中使用明亮和暗淡的色调或明暗对比的元素。
明暗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加事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7.简约法则:简约是指在设计中去除冗余的元素,追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简约能够使事物显得干净利落、整洁大方,给人以舒适和清晰的感觉。
8.平衡法则:平衡是指事物在形态上的均衡和协调。
平衡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构造上相对平衡,使整体显得稳定、和谐。
以上是形式美的八大法则,每个法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灵活运用这些法则,以达到美化和提升事物形式的目的。
形式美不仅存在于艺术品和设计作品中,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服装、家居等。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形式美的法则,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提升生活的品质。
形式美法则范文

形式美法则范文形式美法则是一种关于创作和艺术的指导原则,旨在指导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作品。
这些原则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领域,如绘画、摄影、雕塑、建筑、平面设计等。
形式美法则的目的是帮助艺术家和设计师理解和应用一些基本原则,以便能够创造出视觉上令人愉悦和有吸引力的作品。
以下是形式美法则的一些重要原则。
1.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是指物体分布和形状的均匀性,即左右或上下图案和元素的平衡。
而不对称则是指元素不完全对称,但仍然保持视觉上的平衡感。
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目的选择适当的对称或不对称来创造出视觉上的吸引力。
2.平衡与张力:平衡是指视觉上的重量分布,使画面感到稳定和平衡。
艺术家可以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大小和颜色来实现平衡。
而张力则是指画面上元素之间引起的视觉冲突,这种冲突可以增加艺术品的动态性和吸引力。
3.重复与变化:重复是指在作品中重复使用其中一种元素,例如形状、颜色或线条。
这种重复可以创造出一种整体感和一致性。
而变化是指对这些元素进行适度的改变,以增加画面的变化和激发观众的兴趣。
4.透视与比例:透视是指在二维画面上创造出三维效果的方法。
艺术家可以通过使用透视原理来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而比例是指物体之间的尺寸和比例关系,艺术家需要注意比例的合理性,以保持作品的视觉平衡和真实感。
5.色彩和光影:色彩和光影可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层次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他们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光影的运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6.节奏与动态:节奏是指画面上元素分布和排列的规律性和循环性。
艺术家可以通过重复、对比和形状的变化来创造出节奏感。
而动态则是指画面上元素之间的运动感和活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形状和线性透视来创造出动态感。
7.简约与繁复:简约是指去除多余的元素和细节,使作品更加简洁和直观。
繁复则是指在作品中添加更多细节和元素,使作品更加丰富和复杂。
形式美有哪些法则?

形式美有哪些法则?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 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视觉美感。
美在客观世界中到处可见。
自然界中各类生物的形体动态、生长规律, 以及它们在形体结构、色彩、线条等方面自然和谐的组成, 构成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原始的美, 通过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富有艺术手法的变化加工, 便创造出了既有形式美又具备实用功能的艺术形象。
具体来讲,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简洁分明、对称均衡、调和对比等方面。
首先, 简洁分明。
这是构成中最基本、最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着整一的审美特性。
在整个形态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因素, 而是将零碎的、单个的元素逐一串接为一个统一整体, 达到简洁有序、层次分明的理想境界。
这样的形态是产生美的最便捷、最直接的方式, 简洁的背后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信息。
其次, 对称均衡。
对称讲究在均匀、协调、自然、安定等人们惯有的视觉习惯上展现一种整齐、庄重、和谐之美。
均衡并不讲究绝对的对称, 而是在视觉的不对称中追求心理感受的平稳, 保持重心的相对稳定。
这种对称与均衡并不是绝对的, 有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的因素, 反而能够避免由于过分绝对的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 增加整体的生动性与美感。
再次, 调和对比。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在质与量方面达到秩序与统一时, 便形成了调和。
调和讲究色彩相近, 如黄与绿、红与橙、蓝与紫等。
对比则相反, 主要通过不同的因素的相互吸引、相互衬托给人一种强烈刺激的美感, 曲直、黑白、大小等都是对比的范畴。
形式美基本法则

形式美基本法则形式美是指事物在外表上的美感,它是一种对事物外在形态的审美评价。
在视觉艺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形式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一系列规定了事物外在形态美感的原则和规则,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美感的作品。
对称性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对称性是指事物在外观上的左右或上下对称,即两侧或上下部分的形态相似或完全相同。
对称性给人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常常被运用于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
例如,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廊就是以对称性为基础设计的,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美感。
比例是形式美的另一个基本法则。
比例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包括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部分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良好的比例能够使事物看起来更加协调和美观。
在绘画中,艺术家常常运用黄金分割法则来构图,以达到最佳的比例效果。
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奏是指事物在形态上的重复或变化的规律性,它能够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
在音乐中,节奏是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而在视觉艺术中,节奏可以通过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的重复或变化来表现。
艺术家们常常利用节奏来营造作品的节奏感和动感。
色彩是形式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色彩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效果。
在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理性,黄色代表活力和快乐。
设计师们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整体和细节的关系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一个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细节之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衬托。
良好的整体结构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力量感和冲击力,而精致的细节则能够使作品更加精致和有深度。
设计师们需要在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细节上下功夫,使它们达到最佳的平衡和和谐。
总之,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设计师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它们帮助设计师们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美感的作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
形式美的法则

常见的韵律的种类: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2.交叉韵律 3.渐变韵律 4.自由韵律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某一种形状、色 彩、纹饰有规则的单调 出现,叫做重复韵律,正 如这个陶瓷花瓶的花纹 有规则的重复出现一样. 显示出一种有规则的韵 律感.这些陶瓷纹饰就具 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瓷花瓶
2.交叉韵律
节奏和韵律
这个梯田的形状 按一定规律变换方向, 相间重复,就形成了 交叉韵律.因为这种 韵律形成的视觉效果, 高地变化,形似波动, 所以又称起伏韵律, 富有动感.
梯田
3.渐变韵律
根据渐变 趋势可分为递增 韵律和递减韵律, 及构成学常谈的 渐层,这种韵律 极富感染力.这 组编钟就是从小 钟到大钟的一个 渐变.一样看上 去让人产生一种 视觉美.
节奏和韵律
一套编钟
4.自由韵律
书法"寿"
节奏和韵律
自由韵律 是没有重复单元 的,但是从中还 是可以找到一种 内在的韵律感. 正如这幅书法中 的“神韵”就是 自由韵律的表现.
感谢您的关注
2011.4.22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变化与统一
统一的作用:
变化与统一
(1) 增加形体的条理性,体现出秩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2) 治乱、治杂 ——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3)过分的统一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的视觉张力。 —— 统一需要有变化
统一的依据:造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变化
•
变化是一种艺术与
设计的创作方法,使其生命力
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国家 商业银行大楼(SOM设计事 务所)
变化与统一
这是两款 星座手表,形 状虽然一致, 但是线条和 颜色是存在 变化的.这是 在统一的前 提下求变化, 改变产品的 造型.
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形式美是一种审美标准,它强调艺术作品在外观和结构上的美感。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形式美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基本法则。
下面我们将介绍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1. 对称性对称性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对称性可以使作品更加平衡和和谐。
对称性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轴对称是指作品在某一条轴线上的左右对称,而中心对称则是指作品在中心点上的对称。
对称性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美观。
2. 比例比例是形式美的另一个基本法则。
艺术作品中的比例关系可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比例,使得作品更加协调和统一。
比例的运用可以体现出艺术家对于形式美的把握和运用。
3. 节奏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节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节奏感的把握,使作品更加有力量和张力。
节奏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魅力。
4. 色彩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色彩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色彩,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色彩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5. 纹理纹理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纹理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质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纹理的处理,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纹理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6. 空间空间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空间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深度和立体感。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空间,使得作品更加立体和有层次。
空间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7. 节奏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节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节奏感的把握,使作品更加有力量和张力。
节奏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魅力。
8. 结构结构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结构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条理和整体感。
形式美法则

三:节奏与韵律
• 节奏存在于多种方式中。比如点课通过对比大小、 疏密、粗细、聚散形成节奏,也可通过单元组合 形成节奏,还可通过有序或无序对比变化形成节 奏。节奏是运动的结果,表现运动的感觉。丌同 的节奏会产生丌同的韵律。在立体构成中, • 韵律表现主要有三种:起伏韵律、渐变韵律、交 错韵律。
四:比例与尺度
五:稳定与轻巧
• 卢浮宫金字塔,现代立体构成作品,结合稳定不轻巧的双 重特征。 • 稳定是一种状态,指所处的环境或者心境在一定量的时间 之内丌会轻易变化。带来平稳、安定、自然的感觉。 • 轻巧,基本的解释是轻便灵巧、外形轻巧、简单容易和操 作轻松:视觉上是具有轻盈感、运动感:心理状态上活泼、 松弛、自然和运动之感。 • 两者关系密切,稳定在于整体,轻巧在于局部。一般来说, 立体构成既要求实际重心稳定也要求视觉稳定,让人产生 物理和视觉上的满足。
• 黄金分割 •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经过反复比较,収现最完美比例1:0.618. 德国美学家泽辛称之为黄金比例。 • 立体构成制作作品中还常用: • 形态和重量完全相同的分割法--等形分割 • 形状丌等重量相等的分割法--等量分割 • 丌规则、自由性的分割法--自由分割法 • 一组数列中,比值丌变的分割法--等比分割法 • 尺度是指准绳、衡量长度的定制,还指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 • 在制作作品时,会考虑作品的大小、材料、比例等问题、要把握好尺 度。
六:意境与联想
•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 和境界。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镜像为基础的,是 通过对镜像的把握不经营得达到“情不景汇,意 不象通”,这点丌仅是创作的依据,也是欣赏的 依据。 • 在立体构成中,意境是通过具体的立体作品在空 间中表达某种精神特质。立体构成意境:双重意 境、虚拟想象、矛盾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称
按照对称构成的严谨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绝对对称和 相对对称两种形式。
绝对对称是在中心点,轴线或轴面的两边或各个组成 部分的造型,结构和色彩完全相同的对称形式。具有庄严, 稳定,整齐以及秩序等特点。
相对对称是指在绝对对称的形式中由少部分的形状和 色彩有一定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体现为在差异中保持一 致的特点。这种相对对称的形式依然具有稳定感,但其形 式比绝对对称更灵活一些。
3.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
趋向同,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 对比
对比是指在同一画面中,形与形之间,色与色之间以 及图形与背景之间由性质相同的因素产生的一种比较状态, 进而形成的一种紧张感,刺激感,强调不同元素的个性特 点,把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通过比较,使每个元素的 特点更加突出,形成更为明显的对比效果,这就是对比的 目的所在。
变化与统一的法则在运用时具有多样性,同时又富
有创造性。如利用主题来统一全局,所有的形态均围绕一 个特定的基调进行编排,利用线的方向来形成明确的指向 性,选择形象与大小统一的元素形成亲密和谐的视觉同一 性,运用一色或多色的变化来控制主调,利用材料或质地 的变化形成触觉或视觉效果的差异等。合理巧妙地运用变 化与同一的法则,可以创造出完美和谐的艺术作品。
1.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与统一”它是一切艺 术领域中处理形式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平面构成形式美的 总法则。我们通常把变化统一的结果叫做“和谐”。变化 与统一是指形式美中由多种形式因素按照富于变化而又具 有规律的结构组合的法则。它体现了生活和自然界中多种 因素对立统一的规律。
“变化”体现了各个事物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 现了各个食物的共性或整体的联系。这一法则在现实生活 与艺术创造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艺术美的创造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 线条,形体,声音)及其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比如绘画 中的线条,色彩。音乐中的曲调,旋律,文学中的语言,构 等形式因素所产生的美都是形式美。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于 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平面构成形式美的法 则正是对形式的美和美的形式的高度概括。
平面构成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构成规律,因此,平面 中的结构与形态的对称,连续,重复,形状的大小,位置理 等形式因素所体现的美就是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平面的形式美是我们进行构成和创作素遵循的形式美 法则,这些法则从平面形式的各个方面指导着我们的艺术 实践。平面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包括变化与统一,对称与 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分割等多方面, 这些法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画面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 所要注意的是,对比应用也 要有度,过渡的对比,会使画面 陷入杂乱,是画面失去均衡安定 的整体美感,这就意味着,对比 的应用应建立在恰当的尺度上, 只有这样,才会令画面赏心悦目。 丰富的对比需要较多的统一因素 来平衡。
过于纷杂的物象使视知觉系统负荷过重,难于被接受, 千篇一律的单调物象,虽然易于感知,却难以引起人们的 注意,唤起人的愉悦感。因此我们偏爱那些既有整体感又 富于变化的多样统一的式样。
统一富裕造型条理,秩序,和谐。变化则激起新鲜感, 使视知觉感受到持久的美感。
变化与统一寻求运动与静止,变化与有序之间的结合,
比如天平的两端,一边是大而轻,一边低小而重,两 者之间能够取得平衡关系。但画面中的平衡关系就显得更 加复杂,它包括了形状,色彩,明暗,肌理,大小,方向, 位置等诸多因素。通过部分与部分之间力的相互作用,建 立起画面整体的均衡状态。
均衡的形式美在视觉上是一种视觉心 理活动,是一种视觉美感。就平面而言, 均衡时诸多形态在二维空间组合时量的对 比关系和位置疏密的对比关系。
对比的本质在于强调元素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前提就 是变化,通过变化可以使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没有变 化的对比,会过于强烈,画面同样会让人感到眼花缭 乱,无所适从。
? 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异质 元素,造成画面强烈的紧张感, 从而吸引人的视线,对比使画面 产生变化,增加造型的主动性和 趣味性,是画面组织中的重要方 法。对比把没得事物中有明显差 异的两种或多种因素相互结合, 在互相映衬和对照中使各自的特 征更加突出。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人类,动物和许多植物以及人造物存在的结构 方式,这种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以及中心对称体现了形态 组合,形态结构的整体性,协调性与完美性。符合人类自 身的欣赏以及审美需求。因此对称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对 称自身具有平衡性,是取得安定统一的最简单方法。
然而平衡的构图不一定就应用对称形式,许多画面 常常寻求有变化有趣味的平衡形式,这是一种力学的平衡, 即均衡形式。
变化的因素越多,动感就越强,统一的因素越多,静感就 越得到体现。没有变化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没有统一就显 得杂乱无章,达不到和谐的境界。形象的大小,方圆,长 短,曲直,结构的虚实,聚散,纵横,简繁,色彩的明暗, 冷暖,浓淡等。这些对应的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上面,就 形成了和谐。
变化与统一让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 在观察和表现这一法则的同时应当注意一下几点:即内容 与形式的变化统一,局部与整体的变化统一,层次与空间 的变化统一。变化与统一要相互制约,互相补充,反复推 敲,做到合情合理。变化带来的突破和创新是艺术家和设 计师真正的价值所在。
均衡 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
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种内在 张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视觉 达到某种平衡的构图形式。
均衡是对称的变体,它 不受中心点或中轴线的限制, 没有对称的结构。其特点是 对立的两面不必严格相同, 可有变化,但从整体上可以 给人平衡对等之感。在设计 均衡构成时,其元素并非是 实际分量均等的关系,而是 根据各元素的形状,大小, 轻重,色彩以及材质的分布 作用于视觉判断产生的平衡。 均衡是画面构成在静止与运 动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