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米韦临床应用》word版
《帕拉米韦临床研究》word版

帕拉米韦临床研究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引发流感的病毒一般分为三型,分别为甲型(A)、乙型(B)和丙型(C),容易在人群中爆发、传播和流行的为甲型。
历史上多次爆发过大规模流感,如1918年的墨西哥流感、1976年美国局部地区猪型流感等。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流感,也是由于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株引发的。
防控流感的主要治疗手段有以下,一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WHO每年都根据流感的流行情况预测下一流行季病毒可能的重配和变异情况,为各国提供新的流行毒株,协调全球的流感防控工作。
二是化学药物治疗。
主要是针对临床开展对症治疗。
其中针对病毒的有效化学药物目前主要有磷酸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这些药物发挥作用的靶点主要是针对病毒的神经氨酸酶。
三是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在流感的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帕拉米韦是一种对流感病毒有治疗作用的新型化合物,也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2008年至2012年,帕拉米韦在我国分别开展了以下临床研究:1. 健康受试者的单次和多次给药的人体耐受性试验;2. 健康受试者的单次和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3. 健康受试者的体内和体外的代谢转化和物料平衡研究;4. 以89例重症甲型流感患者为样本,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5. 以470例普通甲型流感患者为样本,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和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帕拉米韦在150mg~600mg剂量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消除,多次给药未见蓄积现象,性别间差异也很小。
清除率在7L/h左右,和人体正常肌酐清除率相近,提示肾脏转运蛋白在药物的消除中并没有起重要作用。
重症流感患者(符合卫生部第三版《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的重症病例诊疗标准)的临床试验以磷酸奥司他韦为对照药,主要疗效指标按国际通用标准设定(5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率、疾病持续时间)。
结果(FAS集)主要疗效指标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率,对照组为97.7%,试验组95.6%,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引言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Paramev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注射剂。
它是一种含有帕拉米韦(Parameve)和氯化钠(Sodium Chloride)的注射剂,具有抗病毒和抗感染的作用。
本文将对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的成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性能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成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的主要成分包括帕拉米韦和氯化钠。
帕拉米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盐水,具有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和维持液体平衡的作用。
二、作用机制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来发挥抗病毒和抗感染的作用。
帕拉米韦可以阻断病毒的核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同时,帕拉米韦还可以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来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氯化钠则可以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维持液体平衡,保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三、临床应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它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感染疾病。
此外,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还可以用于预防病毒性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对于一些疑似感染病例,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地选择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进行治疗。
四、性能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包括快速起效、安全可靠、用药方法简单等。
首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可以在短时间内起效,迅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其次,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的使用安全可靠,无明显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再次,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的用药方法简单,可以通过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多种途径进行给药,方便患者使用。
结论综上所述,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来发挥抗病毒和抗感染的作用,并且具有快速起效、安全可靠、用药方法简单等优良性能。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观察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力纬)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6例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及治疗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咽喉痛缓解、咳嗽缓解、发热缓解更优,且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率。
结论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予以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帕拉米韦氯化钠;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安全性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主要指流感病毒多引发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核糖核酸病毒,均可严重威胁患者机体健康,以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
老年人为高发人群,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并发其他多种疾病,而且该疾病具有流行性广、危害大的特点,备受临床重视。
拉米韦氯化钠为新型高效低毒性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经由人体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用药后可有效改善流感症状,而且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1]。
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抗病毒效果显著,症状缓解速度快。
为提高临床急性单纯性流行感冒的治疗效果,现选取本院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76例,分析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本院76例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男37例,女39例,年龄60.4~11.52岁,平均年龄(61.62±1.54)岁,体温37.91~39.21℃,平均体温(38.10±0.42)℃。
纳入标准:①患者体温处为37.5℃之上,且发热时间为48h之内,②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③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帕拉米韦氯化钠过敏患者,②近期有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或盐酸阿比药物以及金刚乙胺药物治疗患者,③流感所引发的其它基础性疾病患者,④近期有使用流感疫苗患者。
帕拉米韦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

帕拉米韦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本次论文主要分析帕拉米韦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医学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将会选择我院于2020年04月至2022年04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常规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对两组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医学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情况不难得出,帕拉米韦联合连花清瘟胶囊胶囊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独特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5%,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流行性感冒症状,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帕拉米韦;连花清瘟;流行性感冒;临床引言: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发热性感冒疾病之一,诱发该病是因感染病毒而导致。
流行性感冒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因此,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疼、发热、四肢酸痛、肌肉无力,当疾病比较严重的时候更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流行性感冒大致上划分为A、B、C型,其中,C型总体上还是比较少见一些。
流行性感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该病在秋冬季节比较常见,当进入秋天之后,天气转凉,温度骤降,人们不注意保暖,注意身体,便会导致患者出现感冒症状,再加上病毒传播快速、潜伏时间较短等,会导致大批患者出现,比较常见的就包括了并发症,同时也包括了肾功能衰竭、心包炎等。
常见的传播途径方式包括:飞沫传播,最常见的疾病特征包括:疾病快速传播、大暴发等特征,帕拉米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流行性感冒治疗药品,而连花清瘟胶囊因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成为理想的治疗药物之一。
从流行性感冒治疗情况来看,近年来因投入大量的药物用于治疗感冒症状而导致感冒病毒耐药性变得越来越强,而辅以中成药可以有助于抑制病毒,缓和疾病症状,目前,医学临床上对中医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给予了较大肯定,在研究领域也取得了比较令人惊人的效果。
帕拉米韦的合成及临床应用进展

帕拉米韦的合成及临床应用进展彭琳琳,徐志*(黄淮学院, 驻马店 463000)摘要:帕拉米韦是对甲型和乙型都有效的一种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在临床上大多用于治疗季节性普通流感病毒和HxNy 型病毒,治疗效果要优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
我国上市的帕拉米韦主要有两种用药方式即为口服用药和注射用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的研发成功使我国率先实现静脉给药,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本文综述了帕拉米韦的一些相关信息、合成方法和临床应用,为未来抗流感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文献参考。
关键词:帕拉米韦;合成;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751(2020)05-0354-07Progress in Synthe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ramivirPeng Lin-lin , Xu Zhi(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Abstract :Peramivir is a new type of anti-influenza drug, which is effective for both type A and Bin clinic, it is mostly used to treat seasonal common influenza virus and HxNy viru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better than other anti-influenza drugs. There are two main ways to use peramivir on the market in china, oral medicine and injection medicine. The success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eramivir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makes our country take the lead in the realization of intravenous drug delivery,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This reviewdescribes some related information, synthesis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ramivir, which provides literatur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ti-influenza drugs in the future.Keywords: peramivir ;synthesis ;clinical ;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20-05-11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立项编号:XKPY-2019007。
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流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safety of peramivir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uenza A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Ge Xinshun1, Yu Peitao2, Zhao Chengsong3, Zhang Ying3, Yao Yao4. 1Department of Emergency, 3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4Department of Pneumology,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5, China; 2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u Peitao, Email: yupeitao@
(力纬)帕拉米韦注射液在甲型流感患者中的应效果分析

(力纬)帕拉米韦注射液在甲型流感患者中的应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力纬)帕拉米韦注射液在甲型流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甲型流感患者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奥司他韦口服)和研究组(帕拉米韦注射液静脉滴)。
对比两组各症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
结果:研究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的82.61%,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帕拉米韦注射液用于甲型流感患者治疗的效果更优,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帕拉米韦;甲型流感;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淋巴细胞甲型流感是因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该病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部分患者合并消化道症状[1]。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甲型流感在老年群体、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的重症感染率高于其它群体,可见加强对甲型流感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提升治愈率及减少死亡事件的关键[2]。
当前临床用于甲型流感治疗的常用药物有奥司他韦、帕拉米韦,二者都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本文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探讨帕拉米韦注射液在甲型流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甲型流感患者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参照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97±2.64)岁;研究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54±3.65)岁。
两组年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症状,体温38-40℃之间,发病病程48h以内,鼻咽拭子采样后检测显示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细菌感染、合并重症肺炎及其它类型感染、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应用帕拉米韦治疗流感的方式的综述

应用帕拉米韦治疗流感的方式的综述作者:高鑫马健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5期高鑫马健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流感现状的日益严峻。
为了减轻流感并对给人带来的危害,多种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的上市为流感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帕拉米韦作为新型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凭借着其简单的生产工艺、较低的生产成本、见效快、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帕拉米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长时间使用这类药物使得流感病毒在这类药物的作用下产生耐药性基因突变,从而使得这类药物对于流感的治疗效果减弱。
而联合用药可以减少耐药病毒的出现,尤其是帕拉米韦联合中药治疗流感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从帕拉米韦的理化性质和治疗流感的作用机制、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帕拉米韦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流感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为治疗流感探寻到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流感;帕拉米韦;临床试验;联合用药[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84-031918年世界上爆发了第一次大范围的西班牙流感,这次流感曾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造成了10亿人的死亡,此后流感的大爆发就越发严重,为了减轻流感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各国科学家进行了防治流感病毒的药物的研发,其中包括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由于离子通道M2阻滞剂的长期反复使用,导致病毒对其的耐药性逐渐增加,而且奥司米韦是口服制剂、扎那米韦是吸入剂[1],不便于重症患者使用,而新药帕拉米韦是注射剂,对丧失意志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帕拉米韦具有生产成本低、见效快、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它药物的不足,为流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2]。
本文从帕拉米韦的理化性质和治疗流感的作用机制、发展历史、国内和国外对帕拉米韦的研究现状以及帕拉米韦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流感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希望为今后流感治疗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拉米韦临床应用
作用机理
帕拉米韦是Babu等在分析唾液酸、扎那米韦、奥司他韦与NA的互相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的环戊烷衍生物,与环连接的基团有亲水的羧基和胍基,以及疏水的异戊基和乙酰氨基,4个极性不同的基团分别作用于流感病毒NA结构中不同的活性位点区域。
羧基部分与NA活性位点的3个精氨酸残基Arg118,Arg292,Arg371形成强烈的分子间作用,乙酰氨基的甲基部分与NA 疏水口袋中的Trp 178和Ile 222作用,羰基氧则与Arg152作用;胍基与NA 活性位点的Asp 151、Glu 119、Glu 227及Trp 227产生强烈的分子间作用;对于B型流感病毒NA,异戊基部分与Ala 246、Arg 224和Ile222构成的疏水性口袋强烈作用,而对于A型流感病毒NA,异戊基部分作用于Glu 276疏水部分。
帕拉米韦分子上多个基团分别作用于流感病毒NA分子的多个活性位点,强烈抑制NA的活性,阻止子代的病毒颗粒在宿主细胞的复制和释放。
从而有效地预防流感和缓解流感症状。
临床试验
,在人体Ⅰ期临床试验中 ,帕拉米韦剂量高达 10 mg/kg、用药 10 d仍易于耐受。
两项Ⅱ期临床研究评估了本品用于二次感染 A型或B型流感病毒患者的抗病毒活性和耐受性 ,结果本品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抗病毒作用。
对 A型流感患者 ,口服帕拉米韦400 mg q. i. d. ×5 d 试验组和200 mg b. i. d. ×5 d 试验组的病毒浓度明显降低 ,与安慰剂相比 ,分别下降 73%和 69%,而奥司米韦试验组病毒浓度下降 71%。
对 B型流感患者 ,口服帕拉米韦400 mg q. i. d. ×5 d 试验组和800 mg q. i. d. ×5 d 试验组使病毒浓度分别下降49%和 61%,而奥司米韦试验组病毒浓度下降82%。
当前还没有关于帕拉米韦在家禽临床应用方面的报道。
毒性和不良反应Smee等报道 ,帕拉米韦毒性低 ,剂量达到 1mmol/L 328 g/mL对细胞无毒性; Sidwel等报道 ,小鼠每天口服帕拉米韦 1 000 mg/kg无毒性;Bantia等报道 ,小鼠一次性肌肉注射 20 mg/kg无毒性。
Freund等报道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疲乏、咳嗽、鼻塞、咽痛等。
国内应用
2013年4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抗流感
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现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其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有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亚型。
李松研究员组织团队对H7N9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认为H7N9病毒神经氨酸酶结构稳定,N9的同源性大于 98%,提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此次疫情有效。
而帕拉米韦是一种新的强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HXNX型流感病毒均有效,对新发的H7N9人禽流感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
为满足临床需要,国家药品审评部门在确保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对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加快了审批进度。
据介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李松研究员团队研究认为,H7N9病毒神经氨酸酶结构稳定,N9的同源性大于98%,提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此次疫情有效。
帕拉米韦是一种新的强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HXNX型流感病毒均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