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慕课《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答案大全
2023年超星尔雅社会史研究导论新版题库及答案

绪论(一)1.基督教在唐朝时传入中国旳名称是()。
AA.大秦景教B.尊经C.西仪东正教D.奥思定教2.当使用近代社会史这个概念时, 往往还牵扯到了()旳有关内容。
DA.民族B.文化C.经济D.政治3.中国旳宗法制度定型于()。
B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4.现阶段中国近代史重要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个阶段。
√5.基督教传教士大规模在两广地区登陆重要是从明朝初年开始旳。
×1.对于历史学来讲, 求真、求善和求美旳关系是()。
DA.求真和求善是求美旳基础B.求美和求善是求真旳基础C.求美是求真和求善旳基础D.求真是求善和求美旳基础2.历史研究不停出现新旳研究领域和研究措施重要是为了处理现实状况相对于历史学家()还存在局限性与缺陷。
CA.目前认识和研究目旳B.研究老式和研究目旳C.目前旳认识和终极追求D.研究老式和终极追求3.西方文化史研究是指对历史所进行旳()。
CA.文化分析B.文化分析、文化批评C.文化分析、文化批评、文化解释D.文化分析、文化批评、文化解释、文化重构4.中国现阶段大量旳文化史研究其实质是在研究思想史或学术史。
√5.《魏书》由于参杂了大量作者自身旳思想和情感, 因此被称为“秽史”。
√1.()是还原历史唯一旳中介与桥梁。
BA.文物B.史料C.遗迹D.文学2.下列事件中, 不也许记载在《资治通鉴》中旳是()。
AA.牧野之战B.秦朝一统天下C.张骞出使西域D.开凿隋唐大运河3.下列史书中, 从形式角度来说, 更易于理解旳是()。
CA.《三国志》B.《史记》C.《资治通鉴》D.《汉书》4.不一样于其他流派, 后现代史学强调史料最重要旳特性是客观旳, 非人为旳。
×5.历史学家只能永远位于求真旳道路中, 无法到达求真旳目旳。
√绪论(四)1.孔子由于鲁哀公狩猎过程中家臣打伤了()视为乱世将要开始旳标志。
BB.麒麟C.金龙D.白虎2.司马光认为周朝三家分晋旳罪魁祸首是()。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期末试题和参考答案一、九州和五服指什么?答:1,九州:世界由九个大州组成,每个州由瀛海环绕,九州又由九个小州组成,每个小州由稗海环绕,中国只是这九九八十一个州中的一个州,成为“赤县神州”。
2,五服的两个含义:a,《尚书》中记录的天下的概念之一:畿为中心,天下由内到外包括: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b,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二、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答:古代华夏族人将世界称为天下,认为“天圆地方”,自己处在方形天下之中,所以自称“中国”,这个观念延续了几千年才破除,而“中国”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
古人的这种天下地理观助长了唯我独尊的天下政治观,并对我国历代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利玛窦《山海愈地图》向中国人传达了怎样的世界观?答:1,人类生活的世界不是平面,而是圆的。
2,世界很大,中国很小,中国只是亚洲的五分之一,亚洲只是世界的五分之一。
1,中国人观念中的天下四夷是不能成立的。
四,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丧礼?丧礼中的五服是什么?答:丧礼包含了对家庭、家族亲疏差异的认识,亲疏和差异包含了同时也衍生出社会的等级秩序,等级和秩序规定了家庭甚至是国家的基本结构。
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五、三亲指什么?答:宗亲:父系亲戚。
外亲:母系亲戚。
妻亲:妻子的直系亲属。
六,中国人关于亲族称谓的用途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答:用途:区分身份和关系。
原则:a,男女有别:父党与母党的差别。
b,长幼有序: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分清排行。
七、中国古代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祠堂祭祀、乡约族规、家谱家法是中国社会法制的基础,这在中国古代法律不是很细的情况下,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到,党国家力量强大时,家族就要起到抵消国家对个人生活的直接干预的隔离层的作用;国家动乱时,家族成为民间社会,来维持社会稳定。
文化与社会 参考答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C5、D6、B7、C8、B9、D 10、C 11、D 12、A 13、C二、简答题14.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15.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16.文化既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三、辨析题17.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物质条件的改善能够为文化修养的提高创造条件,并不意味着文化修养自然得到提高。
(2)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把文化简单地看成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是片面的。
(3)提高文化修养需要多方面条件,既要有客观物质条件,又要有主观愿望和追求。
四、论述题18.(1)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2)文化具有传承性。
京剧是国粹,京剧进入课堂是为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每个青年学生都应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肩负起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光荣使命。
(3)文化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继承优良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开展文化创新,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方向保证、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A3、C4、C5、C6、D7、CD8、A9、A 10、B 11、B二、简答题11.①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12.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尔雅2016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期末考试(20)52' 48''题量: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6-12-10 23:59 一、单选题1中国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A、遵义会议B、十一届五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我的答案:C2“既来之,则安之”出自()。
A、《大学》B、《论语》C、《中庸》D、《礼记》我的答案:B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联于1991年正式解体B、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早启动资金大多来自于海外华人投资C、印度的海外群体人员比中国少D、中国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是从日本引进的我的答案:D4“重本抑末”的基本理论形成于以下哪个时期?()A、西汉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三国时期我的答案:C5“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A、新闻工作者B、律师C、教师D、政治家我的答案:A6“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源于农业社会的哪项基本国策?()A、闭关锁国B、天下大同C、重农抑末D、小国寡民我的答案:C7“翠玉白菜”被收藏在以下哪个机构?()A、大英博物馆B、法国罗浮宫C、北京故宫博物馆D、台北故宫博物院我的答案:D8下列不属于行为文化层的是?()A、斗转星移B、礼尚往来C、三纲五常D、礼贤下士我的答案:A9在1949年,中国的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A、90%80%C、70%D、60%我的答案:B10认为“商人对于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的人是()A、毛泽东B、列宁C、马克思D、恩格斯我的答案:D11提出要“彻底消除垄断理论后果”和“使社会政治思维发生急剧的转折”的苏联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B、叶利钦C、戈尔巴乔夫D、斯大林我的答案:C12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是在以下哪本著作中提出的?()A、《民主的模式》B、《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C、《离开克里姆林》D、《改革与新思维》我的答案:D13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人是()。
超星尔中西方文化比较答案题库

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 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正确答案:D2.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正确答案:C3.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C.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正确答案:B4. 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 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及制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正确答案:D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7. 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答案:C8. 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正确答案:B9. 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及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1. 《易经》运用要结合数及()。
A.道B.象C.规D.气正确答案:B12. 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答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中学生到社会宣传抗震救灾精神②市民观看里约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①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
③题肢属于经济现象,不选。
④题肢属于政治现象,不选。
①②题肢符合题意,入选。
2.在都市,有繁华的城市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遍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乡土气息。
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反映了( )A.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B. 文化是城乡地区所特有的现象C. 文化是人们不同社会实践的产物D. 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答案】A3.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由此可见,这里的“文化”侧重指()A.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及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B. 文学艺术和自然社会科学知识,或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
“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 由此可见,这里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D 缩小了文化的外延,A是用来区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B是狭义的文化,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4.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5.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

***********************************************************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A、新闻工作者B、律师C、教师D、政治家正确答案:A2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正确答案:D3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A、人民日报B、参考消息C、光明日报D、新华日报正确答案:C4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出现在巴黎。
()正确答案:×5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正确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1《纽约世界报》的创办者是()。
A、赫斯特B、贝内特C、普利策D、亨利·斯坦利正确答案:C2新闻工作的先天弱点是()。
A、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地位低B、对事实需要进行歪曲和粉饰C、竞争激烈导致三俗内容多D、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社会事物的调查、认识、判断和选择正确答案:D3“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国内战争时期正确答案:B4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正确答案:√5《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越南战争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确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1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这一定义的人是()。
A、斯宾塞B、列维.斯特劳斯C、泰勒D、莫斯正确答案:C2“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
A、独特的地理环境B、庞大的人口基数C、特殊的政治体制D、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正确答案:D3下列不属于行为文化层的是?()A、斗转星移B、礼尚往来C、三纲五常D、礼贤下士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超星慕课《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答案大全

超星慕课《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1)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1 (6)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1 (10)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四)1 (15)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五)1 (19)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六)1 (24)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七)1 (29)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八)1 (33)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九)1 (38)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十)1 (41)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1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初现在那个地方?A、威尼斯B、米兰C、伦敦D、罗马正确答案: A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A、鲁迅B、李大钊C、陈独秀D、毛泽东正确答案: B3普利策是哪个国家的?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正确答案: A4“如果报界寡廉鲜耻、唯利是图、蛊惑人心、贪污腐化,那势必使人民也变得像它一样卑劣。
”这句话是谁说的?A、司徒雷登B、埃德加·斯诺C、普利策D、邵飘萍正确答案: C5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A、光明日报B、人民日报C、参考消息D、新华日报正确答案: A6新闻这个职业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哪个城市?A、巴黎B、威尼斯C、雅典D、伦敦正确答案: B7“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以下哪位人物?A、陈独秀B、严复C、李大钊D、梁启超正确答案: C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早出现在1978年的哪份报纸?A、《人民日报》B、《党报》C、《中国日报》D、《光明日报》正确答案: D9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是谁?A、罗伯特·卡帕B、埃德加·斯诺C、法拉奇D、约瑟夫·普利策正确答案: B10普林策是哪个国家的新闻学家?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正确答案: A11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新闻记者是:A、埃德加·斯诺B、普林策C、罗伯特·卡帕D、威廉·拉塞尔正确答案: A1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的话语?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正确答案: C13斯诺是第一个访问红区的西方记者,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答案:√14新闻业的工作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答案:√1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正确答案:×1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是普利策倡导和捐资所建?正确答案:√17新闻工作每日每时都在影响社会影响公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星慕课《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1)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1 (6)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1 (10)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四)1 (15)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五)1 (19)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六)1 (24)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七)1 (29)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八)1 (33)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九)1 (38)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十)1 (41)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1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初现在那个地方?A、威尼斯B、米兰C、伦敦D、罗马正确答案: A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A、鲁迅B、李大钊C、陈独秀D、毛泽东正确答案: B3普利策是哪个国家的?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正确答案: A4“如果报界寡廉鲜耻、唯利是图、蛊惑人心、贪污腐化,那势必使人民也变得像它一样卑劣。
”这句话是谁说的?A、司徒雷登B、埃德加·斯诺C、普利策D、邵飘萍正确答案: C5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A、光明日报B、人民日报C、参考消息D、新华日报正确答案: A6新闻这个职业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哪个城市?A、巴黎B、威尼斯C、雅典D、伦敦正确答案: B7“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以下哪位人物?A、陈独秀B、严复C、李大钊D、梁启超正确答案: C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早出现在1978年的哪份报纸?A、《人民日报》B、《党报》C、《中国日报》D、《光明日报》正确答案: D9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是谁?A、罗伯特·卡帕B、埃德加·斯诺C、法拉奇D、约瑟夫·普利策正确答案: B10普林策是哪个国家的新闻学家?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正确答案: A11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新闻记者是:A、埃德加·斯诺B、普林策C、罗伯特·卡帕D、威廉·拉塞尔正确答案: A1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的话语?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正确答案: C13斯诺是第一个访问红区的西方记者,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答案:√14新闻业的工作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答案:√1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正确答案:×1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是普利策倡导和捐资所建?正确答案:√17新闻工作每日每时都在影响社会影响公众。
正确答案:√18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产生了新闻职业的早期雏形。
正确答案:√19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正确答案:√20新闻工作的弱点是容易浮光掠影。
正确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1“超过应该不是十五年,也不是十年,只需两三年”,这是谁提议的?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D、邓小平正确答案: A2新闻的先天弱点是由以下哪个因素所决定的?A、工作性质B、社会需求C、文化思潮D、政治诉求正确答案: A3《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哪场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A、美英战争B、海湾战争C、美西战争D、越南战争正确答案: C41960年五月后作为中国“左”的指导思想体现的“三面红旗”不包括?A、人民公社B、大跃进C、总路线D、大炼钢铁正确答案: D5《纽约新闻报》的创办者是?A、默多克B、赫斯特C、卢斯D、普利策正确答案: B6以下哪个人物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了中国的法治进程?A、彭宇B、小悦悦C、朱令D、孙志刚正确答案: D7恩格斯认为新闻的弱点是什么?A、容易伤害当事人B、容易浮光掠影C、传播速度太快D、容易引起社会混乱正确答案: B8《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司徒雷登B、卡尔·迈当斯C、埃德加·斯诺D、爱泼斯坦正确答案: C9新闻工作最大的缺点是肤浅,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答案:√10《纽约世界报》是普利策创立的,是否正确?正确答案:√1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在2010年的目标是水稻亩产要达到1000公斤?正确答案:×12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平时的各种关于中国社会现状的积累?正确答案:√13户籍制度是造成中国城市与乡村二元结构分裂的社会结构的一种根源。
正确答案:√14普利策建议新闻工作者要成为社会的守望者。
正确答案:√15解释权包括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判断、分析。
正确答案:√16新闻工作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对事物或事件的评价。
正确答案:√17新闻媒体的恶性竞争对导致美西战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确答案:√18导致新闻工作的容易浮光掠影的主要原因是其时效性。
正确答案:√19普林策创立了《纽约新闻报》正确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1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什么?A、具有悠久的历史B、不曾中断的历史C、多种多样的文明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2什么是中国特色?A、中国特有国情所决定的特点B、儒家文化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人口多,差距大正确答案: A3在看待社会事物时,我们应该秉承以下哪种态度?A、实事求是B、变化C、辩证主义D、发展正确答案: A4“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谁说的?B、斯宾塞C、泰勒D、斯宾格勒正确答案: C5“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A、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B、独特的地理环境C、独特的政治体制D、独特的民族性格正确答案: A6下列属于物态文化层的文化是?A、拜金主义B、青铜器C、见面握手言好D、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 B7下列哪个国家的改革和走向世界的步伐比我国稍晚?A、巴西C、墨西哥D、印度正确答案: D8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A、吴文俊B、袁隆平C、王选D、黄昆正确答案: B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产生于以下哪个时期?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正确答案: B10西方人对中国的各种现象之所以有不同的理解,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答案:√中国社会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具体很强的对比性,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答案:√12对文化首先进行层次分析的是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正确答案:×13唱歌跳舞属于行为文化层?正确答案:√14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正确答案:√15时效性是新闻写作的一大特性。
正确答案:√16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元的,甚至是矛盾的。
正确答案:√17任何历史最终是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外国记者对我们关注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感情的加深。
正确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四)1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A、1977.0B、1978.0C、1989.0D、1990.0正确答案: B2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什么?A、经济发展B、社会文化C、开放程度D、教育改革正确答案: A3在《改革开放30年报告》中,1978年的外汇储备是多少?A、15亿美元B、16亿美元C、17亿美元D、18亿美元正确答案: B4西方的高铁建设从什么时候开始?A、上世纪三四十年代B、上世纪五六十年代C、上世纪七八十年代D、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确答案: B5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7),中国的GDP大概增长了多少倍?A、10倍B、15倍C、22倍D、40倍正确答案: C6世界普遍认为经济改革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墨西哥D、俄罗斯正确答案: A7宗教信仰属于文化的哪一个层次?A、物质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C、行为文化层D、心态文化层正确答案: D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A、爱德华·泰勒B、詹姆斯·弗雷泽C、亨利·摩尔根D、爱德华·霍尔正确答案: A9以下不属于克鲁克洪的观点的是?A、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B、文化具有显型式样和隐型式样。
C、文化是一种行为的习惯。
D、文化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10中国的GDP总额在哪一年超过日本?A、2009年B、2010年C、2011年D、2008年正确答案: B11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是发展的重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答案:×1270年代,中国大量青年下乡是政治因素带来的失业问题吗?正确答案:√13就GDP数据而言,中国在2009年时已经超过了日本?正确答案:×141978年时中国的日用品基本是凭票供应?正确答案:√1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16票据经济是物质匮乏时期的特有产物。
正确答案:√17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应归结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正确答案:×18中国的和谐号列车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正确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五)1捉蒋亭在我国哪个城市?A、重庆B、延安C、南京D、西安正确答案: D2柏林墙的倒塌和哪个事件无关?A、德国统一B、第二次世界大战C、前苏联解体D、冷战结束正确答案: B3著有《改革与新思维》并提出所谓的“新思维”的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正确答案: C4“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推倒这堵墙!”是谁在演说时说的?A、里根B、罗斯福C、尼克松D、老布什正确答案: A5苏联解体时一共有多少个加盟国退出?A、8个B、10个C、14个D、20个正确答案: C6乘坐高铁从上海到北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A、8个小时B、7个小时C、9个小时D、4个小时正确答案: D7以下不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的是?A、新加坡B、韩国C、香港D、澳门正确答案: D8以下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它从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B、知青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C、这项运动得到了毛泽东的提倡和领导。
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 D9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达到:A、1.1万公里B、1.2万公里C、1.3万公里D、1.4万公里正确答案: C10被西方社会称之为:“民主社会胜利”的事件是:A、柏林墙的倒塌B、前苏联的解体C、戈尔巴乔夫改革D、冷战的结束正确答案: A11下面哪一项是戈尔巴乔夫最著名的理论。
A、改革论B、新思维C、发展论D、新视野正确答案: B根据吕艺老师的讲解,将来的一天,我们的过速铁路会连接到世界范围吗?正确答案:√13我国的铁路建设技术已经走向了世界,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答案:√14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并没有访问中国?正确答案:×15柏林墙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正确答案:√16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正确答案:×17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各大文明中未曾中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