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慕课论语导读上答案

合集下载

超星慕课论语导读上答案

超星慕课论语导读上答案

超星慕课《论语》导读(上)答案绪论(一):钱学森之问1中国古代教育的渠道有()。

A、官学B、私学C、家学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古之学者为己”,“为己”指的是学问向内求,为的是自我人格的提升。

()正确答案:√3“钱学森之问”指的是钱学森2015年向温家宝总理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正确答案:×绪论(二):孔子其人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出自()。

A、《论语·学而》B、《论语·为政》C、《论语·雍也》D、《论语·述而》正确答案:B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

()正确答案:√3“三十而立”中的“而立”指的是立学、立人。

()正确答案:√绪论(三):孔子“自传”1士希贤,贤希圣,圣希()。

A、人B、王C、天D、道正确答案:C2“士希贤”中的“希”指的是希望。

()正确答案:×绪论(四):孔子周游列国及《论语》的诞生1将孔子尊为“至圣”的是()。

A、司马迁B、利玛窦C、黑格尔D、程颐正确答案:A2《论语》是孔子的著述。

()正确答案:×学而篇(一):孔子的学习观1儒学要处理的关系不包括()。

A、人我关系B、群己关系C、物我关系D、天人关系正确答案:D孟子认为人生有三乐,其中不包括()。

A、父母俱在,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确答案:D3“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应当解释为()。

A、朋党B、朋友C、学生D、同门正确答案:D4今人的“学”指的是求知,古人之“学”不仅包括求知,也包括求道、做人。

()正确答案:√学而篇(二):君子之道1“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不包括()A、为人谋而不忠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传不习乎?D、过而能改乎?正确答案:D2孔子认为什么人接近仁德?()A、坚毅B、木讷C、其言也讱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其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通假字,通“悌”。

2016年下半年超星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

2016年下半年超星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
A、
追念
B、
追勉
C、
追怀
D、
追问
我的答案:D
37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是()。(1.0分)1.0分
A、
能养
B、
无违
C、
无为
D、
色难
我的答案:D
38《论语》中记载“南容三复(),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1.0分)1.0分
A、
《论语》
B、
《诗经》
C、
《蒹葭》
D、
《白圭》
我的答案:D
39中国古代教育的渠道有()。(1.0分)1.0分
A、
燂温
B、
寻绎
C、

D、

我的答案:D
17“八佾舞于庭”中的“八佾”指的是多少人?()(1.0分)1.0分
A、
三十二
B、
六十四
C、
八十一
D、
四十
我的答案:B
18士不可以不弘毅,()。(1.0分)1.0分
A、
任重而道远
B、
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克己复礼为仁
我的答案:A
D、
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2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1.0分)1.0分
A、
直而无礼则绞,勇而无礼则乱
B、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C、
盲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D、
直而无礼则绞,盲而无礼则乱
我的答案:B
27“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中的“反”是指()。(1.0分)1.0分
A、
重复
B、
反目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

《论语导读(同济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论语导读(同济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A、颜色
B、脸色
C、好色
D、品行败坏
答案:B
2【单选题】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中“弟子 ”的含义是()。
A、徒弟
B、家中最小的孩子
C、通“娣”女,子
D、兄弟
答案:B
3【单选题】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中“先生 ”的含义是()。
A、老师
B、对男子的尊称
C、长辈
D、先出生的人
答案:C
D、“义”可理解为宜也,时也,权也,度也,中也
答案:BCD
3【判断题】儒家是反对教条主义的。( )
答案:√
4【判断题】典故 “尾生抱柱信 ”讲的是一个人死守信用,不知变通,最终害死自己的故事。( )
答案:√
6.1公冶长篇(一) :孔子对他人评价
1【单选题】 “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中“妻”的含义是()。
5【判断题】在孔子时代,《诗》就被称为《诗经》 。( )
答案:×
3.2学而篇(二) :孔子的孝道观之孟懿子问孝
1【单选题】 “樊迟御,子告之曰 ”中”御”的含义是()。
A、驾车
B、防御
C、御史
D、通“遇”遇,见
答案:A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 “生,事之以礼 ”中“事”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事情
答案:AD
2【多选题】儒学主要处理哪几种关系?()
A、人我关系
B、群己关系
C、物我关系
D、天人关系
答案:ABCD
3【判断题】 “有朋自远方来 ”中的 “朋”是指同门。( )
答案:√
4【判断题】 “人不知而不愠 ”中的 “愠”的是指埋怨。( )
答案:×
2.2学而篇(二) :孔子的学习观(下)

《论语》名著导读 (答案版)

《论语》名著导读 (答案版)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测试题一、填空题:1、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2、《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宋儒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3、《论语》中能统率全书的词是(仁),一共出现了104次。

4、孔子在谈自己的生平时,曾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主张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从治学的角度看,孔子主张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②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

7、《论语》中孔子强调的学习规律(温故而知新)8、孔子强调的学习方法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孔子强调的品德修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二、判断题:1、《论语》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2、《论语》是先秦儒家语录体典籍,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在孔子生前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

(×孔子死后)3、孔子年轻时曾经做过“委吏”与“乘田”,这两个官职分别是“管理牲畜”和“管理粮仓”的。

鲁定公时,曾担任司寇(主管司法)。

(×分别是“管理粮仓”和“管理牲畜”的)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删修,用“春秋笔法”成就了其儒家经典的地位,而春秋也便以此命名。

2017超星尔雅《论语》导读测验试卷(答案)

2017超星尔雅《论语》导读测验试卷(答案)
5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这里的“闲”如何理解?()(
1.0 分
? A、
闲适
? B、
安静
? C、
规矩
? D、
防御
我的答案: C
6
“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
1.0 分)
1.0 分)
1.0 分
? A、
心中不快
? B、
愤怒
? C、
嫉妒
? D、
怨恨
我的答案: A
7
就为政者来说,什么最重要的()( 1.0 分)
? D、
君子自食其力
我的答案: A
25
孔子几岁有志于学?()( 1.0 分)
1.0 分
? A、
12
? B、
15
? C、
18
? D、
20
我的答案: B
2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出自哪一部文献?()(
1.0 分
? A、
《大学》
? B、
《孟子》
? C、
《论语》
? D、
《中庸》
我的答案: D
国富兵强
? D、
统一天下
我的答案: C
14
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几年?()( 1.0 分)
1.0 分
? A、
13
? B、
14
? C、
20
? D、
22
我的答案: B
15
孔子最服膺以下哪个朝代的政治理念?() (1.0 分)
0.0 分
? A、
夏朝
? B、
周朝
我的答案: B
16
“彻”是先秦的一种税收制度,具体的税率是?()(

慕课网论语导读答案

慕课网论语导读答案
我的答案:B
19
孔子、孟子都说“成仁取义”,意思是指()
(分)

窗体顶端
A、
B、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0
子曰:“志于,据于,依于,游于。”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21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5
在“为政之道”这一章中,孔子说的君子与小人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26
本章论为政之道,孔子的核心观念是()
(分)

窗体顶端
A、
B、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弘毅”指
(分)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49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本章子夏所理解的“好学”,指的是()
(分)

窗体顶端
A、
B、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
在为政三要素中,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

超星《国学智慧》章节题库(附答案)

超星《国学智慧》章节题库(附答案)

超星《国学智慧》章节题库(附答案)超星《国学智慧》章节题库及答案1.《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鲁国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3.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道德4.《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5.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1.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道德2.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论语)3.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4.《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5.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1.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人与人2.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自弃3.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要吃亏4.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孝5.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6.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仁2.“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 孔子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做事不用认真4.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5.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C、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D、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B、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C、孔子编订了《春秋》D、《春秋》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的一本书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4.《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论语》课文解读答案(正式)

《论语》课文解读答案(正式)

《论语》课后问题参考答案一《为政以德》一、不矛盾。

文中有很多言论可看出孔子是认识到富民(使民富)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这一“富民、足民”思想。

“去食”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可见,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拥护,失去百姓信任,就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条件。

二、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其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朱熹对“均”的解释是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三、区别: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二《克己复礼》一、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

所以说仁是礼的内核。

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12.1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2.8夏问孝,子曰:“色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星慕课《论语》导读(上)答案绪论(一):钱学森之问1中国古代教育的渠道有()。

A、官学B、私学C、家学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古之学者为己”,“为己”指的是学问向内求,为的是自我人格的提升。

()正确答案:√3“钱学森之问”指的是钱学森2015年向温家宝总理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正确答案:×绪论(二):孔子其人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出自()。

A、《论语·学而》B、《论语·为政》C、《论语·雍也》D、《论语·述而》正确答案:B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

()正确答案:√3“三十而立”中的“而立”指的是立学、立人。

()正确答案:√绪论(三):孔子“自传”1士希贤,贤希圣,圣希()。

A、人B、王C、天D、道正确答案:C2“士希贤”中的“希”指的是希望。

()正确答案:×绪论(四):孔子周游列国及《论语》的诞生1将孔子尊为“至圣”的是()。

A、司马迁B、利玛窦C、黑格尔D、程颐正确答案:A2《论语》是孔子的著述。

()正确答案:×学而篇(一):孔子的学习观1儒学要处理的关系不包括()。

A、人我关系B、群己关系C、物我关系D、天人关系正确答案:D2孟子认为人生有三乐,其中不包括()。

A、父母俱在,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确答案:D3“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应当解释为()。

A、朋党B、朋友C、学生D、同门正确答案:D4今人的“学”指的是求知,古人之“学”不仅包括求知,也包括求道、做人。

()正确答案:√学而篇(二):君子之道1“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不包括()A、为人谋而不忠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传不习乎?D、过而能改乎?正确答案:D2孔子认为什么人接近仁德?()A、坚毅B、木讷C、其言也讱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其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通假字,通“悌”。

()正确答案:√4有子认为,行仁的根本是孝悌。

()正确答案:√学而篇(三):治国之道1孔门四科不包括()。

A、德行B、言语C、政事D、骑射正确答案:D2千乘之国指的是有多少兵力的大国?()A、一万B、十万C、千万D、百万正确答案:B3恕道指的是反求诸己。

()正确答案:√学而篇(四):厚德载道1关于“追远”的“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追念B、追勉C、追怀D、追问正确答案:D2慎终追远指的是事死如事生,要重视丧葬与祭祀。

()正确答案:√3“敬天法祖,慎终追远”是封建迷信,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学而篇(五):子禽问子贡1孔子的“五德”指的是()。

A、温良恭俭让B、仁义礼智信C、忠孝勇恭廉D、德智体美劳正确答案:A2“先王之道”中的先王不包括()。

A、尧B、舜C、禹D、帝辛正确答案:D3中华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正确答案:√学而篇(六):孔子的教育观1孔子对子贡“富而无骄”的回答其实是一个更高的要求,这就是()。

A、克己复礼B、敏而好学C、富而好礼D、贫而自足正确答案:C2“居无求安”的“安”指的是安全。

()正确答案:×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治玉的一整套工具和流程。

()正确答案:√为政篇(一):德治与诗教1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A、不逾矩B、不惑C、从心所欲D、不自知正确答案:B2德治指的是让老百姓有道德。

()正确答案:×3“譬如北辰”中的“北辰”指的是北极星。

()正确答案:√为政篇(二):孔子的孝道观之孟懿子问孝1孔子的孝道指的是()。

A、不违义B、不违孝C、不违仁D、不违礼正确答案:D2孟懿子问孝,孔子答曰()。

A、无为B、无违C、事死如事生D、慎重追远正确答案:B3樊迟曾向孔子学稼,“稼”指的是种庄稼。

()正确答案:√为政篇(三):孔子的孝道观之孟武伯、子游问孝1“今之孝者,谓之能养”是孔子回答谁的问孝?()A、孟懿子B、孟武伯C、子游D、子贡正确答案:C2孟懿子与孟武伯、子游同问孝,但孔子回答不同,说明孔子()的教育观。

A、因材施教B、善于变通C、博爱D、启发式正确答案:A3孟武伯问孝,孔子答曰()。

A、无违B、无为C、父母,唯其疾之忧D、慎重追远正确答案:C为政篇(四):孔子的孝道观之子夏问孝1上孝养志,其次(),其次养体。

A、养乐B、养色C、养年D、养寿正确答案:B2孔子的“知人之学”指的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是()。

A、能养B、无违C、无为D、色难正确答案:D4“色养”指的是和颜悦色的奉养父母。

()正确答案:√为政篇(五):孔子眼中的君子形象1“温故而知新”中“温”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燂温B、寻绎C、厚D、热正确答案:D2对“君子不器”中“器”的解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形而上者谓之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B、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各适其用互相通达C、形而上者器,器不能行用,故不相通D、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正确答案:D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讲的是群己关系。

()正确答案:√为政篇(六):为己之学1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中的“攻”指的是()。

A、压迫B、反抗C、攻击D、追求正确答案:D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对()说的。

A、子禽B、子游C、曾子D、子路正确答案:D3孔子教诲弟子与人相处不能盲从,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正确答案:√为政篇(七):为官之道1“子张学干禄”,孔子的回答是()。

A、君子不器B、周而不比C、谨言慎行D、勤学好问正确答案:C2孟子区分了天爵和人爵,天爵指的是上天赋予的美德。

()正确答案:√3“子张学干禄”,“干禄”一词指的是为官之道。

()正确答案:√为政篇(八):儒家学说1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不包括()。

A、仁、义B、礼C、智、信D、忠、勇正确答案:D2一世是多少年?()A、十年B、二十年C、三十年D、五十年正确答案:C3“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包含了孔子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正确答案:√4孔子最推崇的是周礼。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一):孔子论“礼之本”1“八佾舞于庭”中的“八佾”指的是多少人?()A、三十二B、六十四C、八十一D、四十正确答案:B2孔子认为礼之本是()。

A、乐B、和C、仁D、俭正确答案:C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孔子对“八佾舞于庭”之事的看法。

()正确答案:√4“八佾舞于庭”事件指的是大臣僭越行国君之礼。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二):孔子论君子之道1对“君子无所争”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C、古之学者为人,君子退而不争D、古之学者为己,君子反躬自省,不违礼正确答案:D2孔子感叹“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指的是林放懂得礼之本,泰山之神也懂得,所以不会接受季氏僭越的祭祀。

()正确答案:√3“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中的“亡”是通假字,通忙。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三):仁、礼之关系1子夏通孔门四科中的哪一科?()A、德行B、言语C、政事D、文学正确答案:D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出自()。

A、《诗经·秦风》B、《诗经·卫风》C、《诗经·豳风》D、《诗经·邶风》正确答案:B3孔子谓“绘事后素”的内涵是()。

A、礼先于仁B、礼后于仁C、礼先于人D、礼后于人正确答案:B4《论语》中提到了禘,禘是一种祭祀。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四):孔子论祭礼(上)1子曰:(),祭神如神在。

A、祭在B、祭祀C、祭如在D、祀如在正确答案:C2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是()。

A、祭祀B、崇拜C、信奉D、敬而远之正确答案:D3淫祀指的是不合礼制的祭祀,妄滥之祭。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五):孔子论祭礼(下)1“郁郁乎文哉”中的“郁郁”指的是()。

A、忧愁的样子B、郁郁葱葱的样子C、丰富多彩的样子D、草木凋零的样子正确答案:C2“力不同科”中的“科”指的是学科。

()正确答案:ד小六艺之说”指的是风、赋、比、兴、雅、颂。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六):孔子论君臣之道1遵循儒家学说,君臣以()和。

A、礼B、利C、义D、仁正确答案:C2人有五伦,五伦不包括()。

A、父子、君臣B、兄弟、朋友C、夫妇D、宗亲正确答案:D依照儒家的主张,君使臣以(),臣事君以()。

A、礼、忠B、仁、礼C、利、忠D、义、忠正确答案:A八佾里仁篇(七):孔子论为君之道1《关雎》出自()。

A、《诗经·秦风》B、《诗经·卫风》C、《诗经·国风》D、《诗经·邶风》正确答案:C2孔门弟子宰我擅长哪一科()。

A、德行B、言语C、文学D、政事正确答案:B3窈窕淑女指的是秀外慧中的女子。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八):孔子论为臣之道1相传《韶》的作者是()。

A、尧B、舜C、禹D、伏羲正确答案:B2“管氏有三归”中的“归”有多种说法,其中不包括()。

A、女子出嫁B、台,也就是藏金宝的府库C、府邸D、回家正确答案:D3孔子认为管仲不知礼。

()正确答案:√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这句话对中国美学史有重要意义,从此开始将美与善分开来看。

()正确答案:√5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指的是金口木舌的铃铛。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九):孔子论仁德(上)1根据《汉书》,“里仁为美”中的“里”指的是()。

A、五家B、五户C、五邻D、五国正确答案:C2儒家三达德指的是()。

A、智仁勇B、礼仁勇C、智仁礼D、礼义勇正确答案:A3“横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自黑”出自()。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正确答案:B4孔子认为大丈夫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十):孔子论仁德(下)1“不能以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出自()。

A、孔子B、孟子C、诸葛亮D、刘备正确答案:D2不处也,不去也,皆以仁者能(),不去仁,不违仁,皆以君子能()。

A、乐道、安贫B、安贫、乐道C、乐道、安仁D、爱人、安仁正确答案:C3殷仲堪说“观过之义将在于斯者”,指的是见不贤而内自省。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十一):义礼之辨1古代四民指的是()。

A、诸侯公卿B、士农工商C、三教九流D、加官进爵正确答案:B2“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闻”可以理解为达。

()正确答案:√八佾里仁篇(十二):义利之辨1“嫂溺援手”的典故出自()。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正确答案:B2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