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微信群管理4篇

合集下载

班级微信群管理规章制度

班级微信群管理规章制度

班级微信群管理规章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重要的交流工具。

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微信群在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中的作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有序的交流环境,特制定以下班级微信群管理规章制度。

一、群成员管理1、班级微信群的成员包括本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

2、加入班级微信群的家长应使用真实姓名,并备注学生姓名,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3、新成员入群时,需由班主任或管理员进行审核确认,确保其身份真实可靠。

二、群功能定位1、班级微信群主要用于发布学校和班级的通知、作业布置、学生在校表现反馈、家校沟通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

2、鼓励家长在群内分享有关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心得,但应注意内容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三、信息发布规范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确保发布的信息准确、清晰、简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语言。

2、通知类信息应包含时间、地点、事项、要求等关键要素,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并做出相应安排。

3、作业布置应明确具体的作业内容、完成时间和提交方式。

4、对于学生的表扬和批评应客观公正,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避免在群内公开点名批评个别学生。

四、交流互动规则1、家长在群内发言应文明有礼,尊重教师和其他家长,不得发表侮辱、攻击、诽谤他人的言论。

2、家长之间应避免在群内进行争吵、互相指责或传播负面情绪。

3、对于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安排,家长如有疑问或建议,应通过私信或电话与班主任进行沟通,避免在群内引发不必要的讨论和争议。

4、教师应及时回复家长的合理咨询和建议,对于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应告知家长处理的进度和预计时间。

五、群内禁止行为1、禁止在群内发布广告、推销商品、拉票、募捐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信息。

2、禁止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虚假信息或有害链接。

3、禁止在群内讨论政治敏感话题、宗教信仰、封建迷信等内容。

4、禁止在群内发送大篇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以免影响其他成员的正常使用。

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

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

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一、引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班级微信群成为了大学班级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渠道。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班级微信群的使用,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加强班级凝聚力,特制定本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1.公开透明: 班级微信群的管理应秉承公开透明的原则,成员可以共同监督和参与管理。

2.尊重与友善: 所有成员应尊重他人,友善待人,不发表侮辱、恶意攻击或其他不礼貌的言论。

3.有效沟通: 成员之间应以务实、高效和准确的方式进行沟通,不发表无关和无意义的信息。

4.遵纪守法: 班级微信群内的行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不传播违法信息。

三、管理员职责1.创建与管理: 班级微信群应由班级管理员创建并负责管理,管理员应确保班级微信群的正常运行。

2.审查成员: 管理员有权审查申请加入班级微信群的成员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保证群内成员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3.维护秩序: 管理员应监督班级微信群的使用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警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班级的良好秩序。

4.管理公告: 管理员有权发布重要通知和公告,确保班级信息及时传达给所有成员。

四、成员权利与义务1. 成员权利•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获得与班级相关的重要信息•向管理员举报违规行为2. 成员义务•遵守群规并尊重他人•不散播不实信息或有损班级形象的内容•不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等未经允许的行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讨论五、使用规范1.信息内容: 班级微信群内的信息内容应与班级相关,禁止发布不实信息、低俗内容、侮辱他人的言论等。

2.讨论规范: 成员在讨论中应保持礼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和恶意抬杠等行为。

3.广告宣传: 禁止成员在班级微信群内进行商业广告宣传,如有需要,应事先经管理员许可。

4.言论自由: 尊重成员的言论自由,但禁止滥用言论自由损害他人权益和班级利益。

六、违规处理1.警告与限制言论: 对于违反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的行为,管理员有权对违规成员进行警告,并限制其言论的发布权限。

班级微信群管理规定4篇

班级微信群管理规定4篇

班级微信群管理规定4篇班级微信群管理规定第1篇为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更有亲和力,促进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一、微信群管理要求〔一〕进群要求1.班级微信群只用于班级内部沟通交流,学生及班主任、任课老师方可入群,禁止无关人员参加。

2.群成员一律实名制,教师命名规那么:学科+教师姓名;学生命名规那么:学生姓名〔加学号〕。

〔二〕信息发布要求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

2.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群内成员发布信息应积极向上。

3.只用于信息发布、作业布置,不做聊天使用。

个别突出问题只能私信交流,不得在群内交流。

4.交流中,禁止诋毁学校及师生形象,禁止出现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禁止出现不良政治倾向、宗教、色情、暴力等内容。

5.严禁恶意刷屏〔相同的文字连续出现3次及以上视为刷屏〕。

6.鼓励在群内表扬先进个人,先进做法。

在群内一般只批评不良现象,不批评具体学生。

二、微信群管理规那么〔一〕对老师的管理规那么:1.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管理员与任课老师共同管理,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执行微信群管理规定,负责群成员实名制、聊天监管、违规处理等。

随时关注班级微信群舆情,重要信息要及时跟进,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2.不定时检查群成员,不应参加人员应予以清退。

3.对发布非本群应发的内容,教师成员班主任有权制止。

教学活动的、展示教师、学生优秀表现的文字和图片,可以发布学生的每日家庭作业,可以发布一些有关教育信息或励志人生的微信文章。

5.群内不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或可以比照学生成绩优劣的信息,不发布学生的负面信息。

〔二〕对学生的管理规定1.不得发布带有煽动性、过激性的信息。

2.不在群内发布广告或推销商品或与本群无关的信息。

3.请尊重群内他人的发言,不能出现不礼貌的应答,不能就同一信息屡次刷屏。

员同意,不得擅自拉非本班级人员进班级群。

三、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班级微信群群规培养良好的网络礼仪

班级微信群群规培养良好的网络礼仪

班级微信群群规培养良好的网络礼仪班级微信群群规——培养良好的网络礼仪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生中,班级微信群已经成为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平台之一。

然而,由于缺乏网络礼仪教育,一些班级微信群中出现了诸如恶意辱骂、谣言传播和无关话题等不良行为。

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微信群氛围,需要制定一些群规来培养良好的网络礼仪。

一、尊重他人,言行有度班级微信群是一个集体活动的平台,每个成员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

在群中交流时,应当言之有礼,避免使用粗俗、暴力、攻击性的语言。

对于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即使存在分歧,我们应当保持尊重,并进行理性、文明的讨论。

同时,避免在群中散播谣言和不实信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二、积极参与,关注学习班级微信群是学生间交流学习的重要渠道。

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群内的学习讨论和分享。

在群中,我们可以相互解答问题、分享学习资料和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同时,要保持群内讨论的学习氛围,不发表与学习无关的内容,避免浪费时间和影响他人学习。

三、保护个人隐私,尊重版权在班级微信群中,我们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版权。

不要随意转发他人的个人信息、照片或聊天记录,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同时,在分享资料或文章时,要注明出处并尊重原作者的版权。

不经允许擅自转载他人的作品,以维护知识产权的权益。

四、文明转发,避免垃圾信息班级微信群中,我们应当避免转发垃圾信息和无关内容。

在转发之前,要仔细筛选,确保所转发的信息有价值、有意义,并符合群内成员的共同兴趣和需求。

不转发具有侮辱、歧视、色情等不良内容的信息,以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的群内环境。

五、及时回应,礼貌交流在班级微信群中,我们应当积极回应他人的留言和提问,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帮助和解答。

即使无法帮助,也要及时回复,并表达理解和关心。

在交流时,要遵循礼貌、友好的原则,避免漠视、冷嘲热讽或羞辱他人的言辞。

六、维护群秩序,监督互助在班级微信群中,每位成员应当共同维护群内的秩序。

班级微信群 家班温馨情——家班共育中班级微信群运作管理的实践探索

班级微信群 家班温馨情——家班共育中班级微信群运作管理的实践探索

班代永歹2019/12B班主任工作案例班级微信群家班温馨情家班共育中班级微信群运作管理的实践探索文/金阳当前,微信因其快捷、便利成为大多数人选择使用的网络社交软件,“刷微信”也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正因为微信使用的普及化,不少班主任将微信群作为家班沟通的平台,便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互动,目的是加强家班联系,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协调一致,形成互融共通的家班共育氛围。

一、初建班级微信群1.共同心声促成班级微信群建立新接一年级时,我看到新闻中充斥着由微信群引发的各种家校矛盾,对是否需要建立班级微信群还没有明确的主张,一方面觉得还没有其他更为便捷的方式可以替代微信群,另一方面又担心微信群运作中可能会出现沟通矛盾。

于是,我向学科教师征求意见,大家表示在微信群里便于向家长分享介绍一年级的学习要求、分享好的学习方法等。

在家访过程中,也有不少家长希望能够有一个班级微信群,便于及时进行家班联系,共享孩子的学习生活瞬间,等等。

诚然,微信群已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交流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成为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心声。

因此,一轮家访结束后,我们的班级微信群顺利建立起来。

2.通力合作推动班级微信群建设我们将班级微信群命名为“爱的2-居室”,将“一(2)班”和“居里夫人中队”两大要素结合起来。

班级微信群就像一株初生的幼苗,需要在所有成员的呵护中茁壮成长起来。

班级微信群是教师和家长沟通与成长的平台。

班级家委会建立之后,家委会成员也成为微信群管理员,我们一起对班级微信群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学校的各类通知、班级的各项活动能够及时发布,家长遇到的各种困惑能够及时在群中得到解答。

在班级微信群初步建成之后,我在群公告中这样写道:“欢迎家长朋友们入驻'爱的2•居室’,希望这里能够成为家班共育的良好平台,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呵护幼苗们茁壮成长!”在和谐的氛围中,微信群运作良好,受到了学科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二、班级微信群运作中的问题班级微信群建立初期,我的工作轻松方便了不少。

班级微信群群规维护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

班级微信群群规维护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

班级微信群群规维护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在班级微信群中,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群规。

以下是一些适用的规定和建议,以确保大家在微信群中的交流安全、和谐。

1. 保护个人隐私
- 不要在群里分享个人身份信息,如电话号码、住址等;
- 不要随意透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背景等;
- 不要将群内聊天记录或截图分享给外人,以免泄露个人隐私;
- 建议将微信朋友圈的隐私设置为仅好友可见,以免信息被陌生人获取。

2. 文明交流
- 尊重他人,避免使用辱骂、歧视和攻击性语言;
- 不要散布谣言和不实信息,避免给群内成员带来困扰;
- 不要频繁发送广告、营销信息,以免打扰他人;
- 避免冲突和争论,如有问题可私下商议解决。

3. 正确使用表情和图片
- 尽量避免使用冒犯、低俗或含有歧视性的表情和图片;
- 尊重他人的感受,避免发送可能引起争议的图片;
- 不要发送恶搞、恶意修改他人照片的图片,尊重他人的形象权。

4. 维护群内秩序
- 不要频繁刷屏、发送过多无关信息,以免群内信息混乱;
- 不要恶意@他人,除非是必要的情况;
- 合理利用群公告功能,发送重要通知或群内规定,避免重复提问。

5. 举报和处理
- 如发现群内有人违反规定,可以向群主、管理员或老师举报,及
时处理问题;
- 严重违反规定的成员可能被移除出群。

总之,班级微信群是大家交流互动的平台,而规定和建议的制定旨
在维护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

当我们遵守这些规定时,可以创造一个
友好、和谐、安全的班级微信群环境,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
体验。

班级微信群群规让我们共建和谐交流平台

班级微信群群规让我们共建和谐交流平台

班级微信群群规让我们共建和谐交流平台班级微信群是班级成员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便捷工具,然而,如果不加以管理和规范,群内的交流可能会变得杂乱无章、信息混乱,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和冲突。

为了维护班级微信群的良好氛围,我们制定了以下群规,以促使我们共建和谐交流平台。

一、尊重他人在群内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应当始终尊重他人。

不管是言语表达还是回应消息,都需要注意用语得体、文明。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避免无谓争吵和人身攻击。

相互尊重、善待同学,让群内每个人都感受到互助互爱的氛围。

二、积极参与班级微信群是大家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学习资源的平台,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和责任。

我们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群内的讨论和活动,分享自己的见解、经验和知识。

同时,也要耐心倾听和回应他人的发言,共同促进群内学习氛围的建设。

三、正确使用群聊为了保持群内信息的整洁和有序,我们要正确使用群聊功能。

不允许在群内发布不相关的内容,包括广告、垃圾信息等。

同时,在群内提问时,应尽量明确问题,并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以方便他人了解并提供有效帮助。

遵守群主的管理规定,不得发布任何违反校规的言论或行为。

四、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在群内分享个人信息是一种亲近和信任的表现,但我们也应当谨慎对待。

请大家不要随意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住址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在群内透露过多私人资料,以防信息被滥用。

五、文明用语我们要遵循良好的网络礼仪,在群内使用文明用语。

不使用粗俗、侮辱性或歧视性言辞,不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

在表达观点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辞,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六、严禁涉及敏感话题为了避免群内出现争议和冲突,我们严禁讨论任何与政治、宗教、性别、种族等敏感话题相关的问题。

班级微信群应以课程学习和班级事务为主题,共同维护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好的交流平台。

七、及时沟通与反馈如果在班级微信群内存在信息不当、影响学习氛围或有其他问题,我们鼓励及时沟通和反馈。

XX学校微信群管理制度精选全文

XX学校微信群管理制度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XX小学微信群、QQ群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让老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更有亲和力, 共同进步。

也为了更好的加强校内教师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络,提高办公效率,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请全体教师、各位家长遵照执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X小学所建立的所有微信群、QQ群等。

包括校群、校委会群、班主任群、教研组群等。

群内所有群员皆受本管理制度约束。

三、管理基本要求(一)人员进群要求1.班级微信群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仅限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及监护人方入群,禁止无关人员加入。

2.群成员一律实名制,教师命名规则: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学生家长命名规则:学生姓名 + 称谓+联系电话。

3.各级领导进群监管。

(二)建群及管理要求1.学校工作群成员为全体教职工,群管理员为各科室负责人。

2.各学科组群为各学科组成员,群管理员为各学科组组长。

3.家校群成员为本班学生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群管理员为本班班主任。

4.所有群都是学校宣传的喉舌,原则上建群需要群管理员向教科室申请报备。

5.要将学校行政人员纳入群中,以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监管。

(三)信息发布要求1.微信群交流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严格保守国家机密及学校机密。

严禁上传私密文件和资料。

对业务通报、群内信息、工作内容、学生成绩等敏感信息或非经同意公开的重大决定、重大信息,严禁转发给非相关人员。

一经发现则按照违纪行为。

2.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群内成员发布信息应积极向上。

3.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不做聊天使用。

个别突出问题私信交流,不得在群内交流。

4.交流中,禁止诋毁学校及师生形象,禁止出现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禁止出现不良政治倾向、宗教、色情、暴力、商业广告及其他有害信息等内容。

严禁在群内发布其他网站链接,尤其是色情、病毒链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微信群管理4篇班级微信群管理第1篇随着微信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

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上与老师沟通。

但是交流的便利和无孔不入,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跑偏了,这让很多大家感到增添了许多烦恼。

不少老师、家长都快怕了家长群。

他们,他们不按规则出牌啊。

这样,还怎么愉快地交谈呢?究竟什么才是班级群的正确打开方式呢?我们在使用班群的过程中又应该避免哪些问题呢?班级群的几该几不该我来帮你解答!班级群,让我差点变精分?1.家长一焦虑,短信滴滴响儿子第一次上学,好想看他在学校里的直播、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一整天,不知道他在学校有没有哭闹这些心情是许多新生家长的共同体验。

为了让家长减少担心,许多小学开通了家长微信群以便互相交流。

不过,在便利之余,一些微信群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的信息,让家长们直呼受不了。

一开学,家住漳州市区的吴女士就紧张了。

家长微信群很热闹,手机一会儿响一下,一小会儿就有几十甚至上百条未读信息,怕老师通知事情漏了,还要一条条往上看,真的好累。

2.跟风点赞,其实我是拒绝的青青妈(化名)说,前几天,有妈妈在班级群发了一条微信,说孩子回家唱了一首在学校学的英文歌,真是太惊喜了,感谢老师。

老师回了一个大拇指后,就引发了一波集体点赞高潮,我们三班的孩子都好棒啊、老师好辛苦啊、孩子回来后,总说今天又学了很多的新知识但青青妈妈坦言:看着家长纷纷跟风点赞,我的内心其实也挺纠结的。

我们工作也很忙,确实没有那么多情感需要抒发,但不随大流,又会显得过于高冷,不合群。

3.班群变成曝光台,家长脸上挂不住今天班上同学吃中餐,XX同学倒了饭菜,其他人全部吃完了、 XXX上课和同桌说小话。

在常女士的QQ群聊天记录中,班主任经常会在群里留言批评,谁倒了饭菜,谁上课玩尺子常女士说,她明白老师是出于好心,但一点小错误就要放到班群上让所有家长都看到,这让孩子也很受伤。

希望老师可以私下将孩子的情况通报给家长,而不是在群里公开点名批评。

4.家务事搬进班级群,老师挺为难近日,某小学群,天天妈(化名)向老师投诉,爷爷每天抢着接孩子,但不与老师沟通,也不帮老师传话,还包庇孩子,导致孩子近期在学校表现不好,家长却一无所知。

尽管自己多次与爷爷沟通,但他仍一意孤行,甚至与外婆打起了夺娃大战,每天早早地抢在外婆前来接人。

天天妈请老师插手此事,务必等外婆来了才能放人,不要将孩子交给爷爷。

班群守则,你值得拥有微信群里,什么样的家长最惹人烦?第1种,讨好刷屏型老师发条很重要的信息,很快被没用的闲聊给刷屏,重要信息都给淹没了。

第2种,群里吵架型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常常在群里就开战。

第3种:集赞、投票、卖东西一些家长紧跟潮流,从集赞换礼品,再到为孩子拉票,全都发进了孩子的家长群.第4种,炫富型除了炫耀孩子的成绩,还要晒各种到国外旅游的照片。

我们不该这样做家长篇1、每日N次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点滴变化。

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4、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被抢,没抢到就急得不得了。

5、集赞、代购、投票班群成了市场,鱼龙混杂。

6、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我们应该这样做家长篇1、做好自我调节,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并对班主任充满信心。

2、良性沟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围。

3、晒娃要适度,毕竟班群是一个公共交流平台。

4、理性对待班级群,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避免盲目点赞。

5、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我们不该这样做教师篇1、在班级群中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每次只发布表现优异的孩子的照片,有些家长永远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过度依赖班级群,孩子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发布到班群中给家长过目,却忘记了其实面对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沟通。

4、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孩子的学习用品,大到奖品、演出的服装道具5、不经考证随意转发网上信息,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6、发号施令式的说话方式,交代完家长就撒手不管了。

我们应该这样做教师篇1、如果个别孩子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2、在班群中晒照片要注意公平看待每一个孩子,多表扬,少批评。

3、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4、注意说话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5、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有了这份班群守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每天被大量冗余的信息所打扰,再也不用被这样一个小小的班级群所绑架了。

互联网时代,班级群的确是加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如今这变了味的沟通平台,怎样才能回到正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家长们也应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把握分寸。

班级微信群管理第2篇为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掌握孩子学习情况,交流教育管理经验,搭建教师家长交流平台,我们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

为更好地发挥班级微信群的正能量作用,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请教师、家长共同遵守。

一、微信群管理要求(一)进群要求1.班级微信群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只允许学校管理人员、班级学科教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入群,禁止无关人员加入。

2.群成员一律实名制,教师命名规则:学科+教师姓名;学生家长命名规则:学生姓名 +家长称谓(爸爸、妈妈、姐姐等)。

(二)信息发布要求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

不发与学生教育管理无关的信息;不发微信红包、集赞、拉票、募捐、帮忙砍价、游戏推广等活动链接;不发无法考证真伪的负面事件链接;不发涉及人身攻击的内容;不发布带有煽动性、过激性的信息。

2.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群内成员发布信息应积极向上。

3.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不做聊天使用。

个别突出问题只能私信交流,不得在群内交流。

4.交流中,禁止诋毁学校及师生形象,禁止出现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禁止出现不良政治倾向、宗教、色情、暴力等内容。

5.严禁恶意刷屏(相同的文字连续出现3次及以上视为刷屏)。

6.鼓励在群内表扬先进个人,先进做法。

在群内一般只批评不良现象,不批评具体学生。

二、微信群管理规则(一)对老师的管理规则:1.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共同管理,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执行微信群管理规定,负责群成员实名制、聊天监管、违规处理等。

科任教师应及时关注班级微信群舆情,重要信息当班主任没有及时处理时,要及时跟进,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2.不定时检查群成员,不应加入人员应予以清退。

3.对发布非本群应发内容的,如是教师成员,班主任有权制止;如是家长成员的,班主任或教师要及时向其指出并指导其发布相应的内容。

4.教师可以在群内发布有关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展示教师、学生优秀表现的文字和图片,可以发布学生的每日家庭作业,可以发布一些有关教育信息或励志人生的微信文章。

5.不能把家长微信群完全当成一个通知平台,发布有关学校或班级信息,不能视为家长当然知道。

重要通知一定要通过书面通知或电话通知传达到家长,微信群通知只作为辅助手段。

6.群内不得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或可以对比学生成绩优劣的信息,不得发布学生的负面信息。

7.一般不要就某一个学生的事情在群内长篇大论。

探讨对个别孩子具体的教育问题应私聊。

除非这个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既没有伤害到孩子,又对家长们产生普遍的引导。

8.不得在群内与家长发生争执,当家长在群内出现负面情绪时,应当引导家长以私密的方式解决。

9.严格遵守微信群信息发布要求。

10.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必须经常性与家长联系和沟通,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二)对家长的管理规则1.班级微信群只是一个家校沟通平台,并不具有权威性和必然性。

因此重要事情请家长通过面谈、电话或其他途径保证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教师或校方。

2.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环境对班级、教师的高效工作,对孩子的快乐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家长不得在群内发布有关校方、班级的负面信息。

如果对教师或学校、班级有意见和建议请通过私聊或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有关老师或学校领导提出,这样教师从情感上更能接受,问题的解决会更有效。

3.因为教师每天的教学任务繁忙,学校也不允许教师上课、开会、培训用手机,因此家长在群内发布的信息教师不能保证及时回复,理解老师的延迟回复。

下班后与老师电话咨询孩子在校表现不超过十分钟,微信发布时间原则上不超过晚10:00。

以免影响老师或其它家长正常休息。

教师发布需要回复的通知,请家长回复确认是否收到,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4.严格遵守微信群信息发布要求。

5.不攀比,不炫富,不吐槽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内容,积极发挥正能量。

6.群内交流请使用礼貌用语,发言要言简意赅,严禁在群内争吵。

7.可以推荐优质学习资源或好文章,介绍教育孩子好的教育方法。

8.为不影响群内家长及老师的正常生活,能单独询问的问题不在群内询问。

9.未经群主或管理员同意,不得擅自拉非本班级家长进班级群。

10.如果家长不遵守第4-9条的有关要求,经指正仍不改正者,班主任有权让其退群。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将另行补充告知,请遵照执行!班级微信群管理第3篇一个清爽的家长微信群,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营造。

新学期开学已经两周,令不少老师头疼的家长群又要开始营业了俗话说,侯门一入深似海,微信群里套路深。

不知老师们在管理家长微信群上是否顺利?班主任在享受利用新技术沟通交流的快捷便利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此起彼伏的群事件:刷屏、客服、红包、晒娃、潜水、攀比管理班级微信群瞬间成了不少班主任的头疼事。

如何让家长微信群有规范!究竟什么才是微信群的正确打开方式呢?老师在使用群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微信群管理的好方法~一初建群时,怎样树立微信群的规则?在建立微信群前,老师一定要想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立微信群?通常而言,微信群的功能可以概括为:1.便于老师发布信息,包括通知、告知、提醒等;2.便于老师分享班级发展情况,例如课程与课堂、重大活动、庆典等;3.便于家委会发布信息和进行讨论;4.便于老师与家长公开讨论问题。

总之,就是便于老师/家委会发布、分享与讨论。

一旦明确了目的,就可以生成相应的群规则,并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达成默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