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性能测试--抗皱性能试验
纺织抗折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纺织面料在染色过程中产生折痕的原因,并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纺织面料抗折痕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纺织面料的品质。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纺织面料:棉、涤纶、混纺织物等不同类型的面料- 染色剂:各种常用染色剂- 预缩剂:丝光剂、热空气收缩剂、饱和蒸汽收缩剂等2. 实验设备:- 溢流染色机- 烘干机- 洗涤机- 尺寸测量仪- 显微镜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面料分为以下几组:- A组:未处理组- B组:丝光处理组- C组:热空气收缩处理组- D组:饱和蒸汽收缩处理组2. 实验步骤:(1)A组:将面料直接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2)B组:对面料进行丝光处理,然后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3)C组:对面料进行热空气收缩处理,然后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4)D组:对面料进行饱和蒸汽收缩处理,然后进行染色、烘干、洗涤等常规处理。
3. 实验测量:- 染色后,使用尺寸测量仪测量各组的折痕长度和宽度。
- 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的折痕形态和深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A组:折痕长度和宽度较大,折痕形态较为明显。
- B组:折痕长度和宽度有所减小,折痕形态较浅。
- C组:折痕长度和宽度进一步减小,折痕形态较浅。
- D组:折痕长度和宽度最小,折痕形态最浅。
2. 结果分析:- 丝光处理和热空气收缩处理均能有效地减少纺织面料的折痕,提高其抗折痕性能。
- 饱和蒸汽收缩处理效果最佳,可能是由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纤维的热收缩性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减少了折痕的产生。
- 混纺织物中,不同纤维的热收缩性差异较大,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考虑各纤维的收缩性,以避免因收缩不均而产生折痕。
五、实验结论1. 丝光处理、热空气收缩处理和饱和蒸汽收缩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纺织面料的抗折痕性能。
2.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面料类型和纤维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降低折痕的产生。
纺织面料检测报告(二)2024

纺织面料检测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纺织面料检测报告的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纺织面料检测的5个大点,包括原材料检测、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和环境性能测试。
通过对这些测试的详细说明,可以有效评估纺织面料的质量和性能,为纺织行业提供参考依据。
一、原材料检测:1. 纤维成分检测:通过红外光谱仪、显微镜等仪器检测纺织面料中的纤维成分,确保纤维成分符合产品要求。
2. 纤维密度检测:采用纤维密度仪测定纺织面料的纤维密度,以确保面料织物的柔软度和舒适性。
3. 纤维含水率检测:使用纤维含水率测定仪检测纺织面料中的水分含量,确保面料的稳定性和防皱性能。
二、物理性能测试:1. 抗拉强度测试: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纺织面料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抗拉强度,评估面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撕裂强度测试:采用撕裂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撕裂强度测试,评估面料在受力情况下的撕裂性能。
3. 耐磨性测试:使用磨损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耐磨性测试,评估面料的抗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化学性能测试:1. 酸碱性测试:通过酸碱值测定仪测试纺织面料的酸碱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
2. 防水性测试:采用防水性测试仪对纺织面料进行防水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防水效果和耐水性能。
3. 防污性测试:使用油污和污水模拟液对纺织面料进行防污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防污效果和易清洁性。
四、疲劳性能测试:1. 耐疲劳性测试:通过往返弯曲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耐疲劳性测试,评估面料在反复弯曲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能。
2. 弹性恢复性测试:采用弹性恢复试验机对纺织面料进行弹性恢复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回弹性和形状恢复能力。
3. 抗皱性测试:使用抗皱性测试仪对纺织面料进行抗皱性能测试,评估面料的抗皱性和烫平效果。
五、环境性能测试:1. 有害物质检测:通过环保检测仪器测试纺织面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确保产品符合环保标准和人体健康要求。
2. 纤维回收性测试:采用纤维回收性测试仪对纺织面料的回收性能进行评估,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抗皱免烫性

织物的实用性能及检测——抗皱免烫性一、概念定义1.抗皱性抗皱性的含义是指织物抵抗由于免烫整理揉搓挤压而引起的弯曲变形的能力。
2.抗皱整理棉、粘胶等天然纤维织物,弹性差,易起皱变形。
需进行抗皱整理。
因用高分子树脂为主,故又称树脂整理。
3.免烫性一般是指织物经过洗涤后,即使不熨烫或稍加熨烫,也很平挺,形状稳定,具有良好的抗皱性。
免烫性是指洗涤并干燥后的抗皱性。
4.免烫整理免烫整理就是提高棉织物的弹性、折皱回复角和尺寸稳定性。
二、影响因素免烫性影响因素1)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决定织物在洗涤时由于纤维膨化而造成的织物变形程度,及织物洗涤后保持原有外形的程度。
比值越高,免烫性越好。
2)纤维的湿膨胀纤维的湿膨胀性是指织物在洗涤时吸湿性的多少,与纤维本身的吸湿性不同,纤维的回潮率是在空气中对水分的吸收。
湿膨胀性越大,织物洗涤后变形越大,免烫性越差。
3)洗涤洗涤方法根据洗涤液不同可分为2 种:一种是水洗,它是用水和肥皂等洗涤剂以及漂白助剂对纺织品中的污物进行清洗;另一种是干洗,在专用洗衣机中,将纺织品浸入油及清洁溶剂等有机溶剂中进行翻滚搅动,从而将纺织品中的污渍去除。
不管使用什么洗涤溶剂、洗涤方法和洗涤频率,都会影响织物的免烫性。
洗涤次数越多,洗可穿性变差,织物强力下降。
因此,洗涤方法应根据不同原料做出不同选择。
4)混纺比一些免烫性不好的原料与免烫性好的原料混纺后,能获得较好的免烫性。
例如,涤纶和羊毛混纺后,大大改善了织物的免烫性。
涤/腈中长纤维织物的平挺情况与毛/ 涤织物水平相当,具有比较良好的免烫性。
5)整理工艺织物的染色后整理对织物的免烫性也有影响。
这是因为织物在染色整理过程中,在湿态下受到各种机械外力,都会使织物产生变形。
过去采用的是2D 树脂整理,但会释放有毒的甲醛,目前有各种新型的免烫整理来提高织物的免烫性,包括低甲醛整理剂的整理以及多元醇类的整理。
甲醛捕捉剂是被添加到树脂混合物中,应用到纤维素材料上,从而生产出低甲醛含量的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减少甲醛含量的捕捉剂有:三梨糖醇,甲氧基葡萄糖苷,二甘醇。
家纺面料的防螨抗皱整理与性能测试

螨 抗 皱 整 理 后 ,螨虫 驱避 率 达 到 9 .6 , 洗后 可达 8 % 左 右 , 度 和 透 气 性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提 高 , 37 % 水 0 厚 强 力 和透 湿 性 稍 有 下 降 , 皱 性 和柔 软 性得 到改 善 , 用 性 增 强 。 抗 使
关 键 词 :机 理 ; 螨 抗 皱 整 理 ; 能测 试 ;耐 洗性 能 防 性
家 纺 面 料 的 防螨 抗 皱整 理 与 性 能 测试
林 少见 ,沈 兰 萍
( 西安工程 大学, 陕西 西安 7 0 4 ) 10 8
摘 要 : 用 适 当 的 工 艺对 家 纺 面料 进行 防螨 抗 皱 整 理 , 试 了相 关 的 性 能 ,结 果 表 明 , 纺 面料 经 防 采 测 家
法) Y 41 型 织 物 中 压 透 气 量 测 试 仪, , G 6B
Y 0 6 型 电 子 织 物 强 力 机 ( 速 伸 长 型 ) G 2H 等 , Y 8 1 N型 织 物 动 态 悬 垂 性 风 格 仪 : 兴 学 G 1 一D 嘉
院。
纤 维 法 、织物后 整 理法 、高 密织 物 法 。通 常 我
第 3 9卷 第 3期 21 0 0年 9 月
化 纤 与 纺 织 技 术
Ch m i a b r & Te tl c n l g e c lFi e x ie Te h o o y
VO1 39 NO. . 3
Se p. 2 0 01
文章 编 号 :6 2— 0 X( 0 0 0 0 4 1 7 5 0 2 1 ) 3— 0 0—0 3
作者 简 介 : 少 见 (9 6一) 女 , 江 温 州 人 ,在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功 能 纺 织 品 的 研 究 与 开 发 。 林 18 , 浙 研
(修改)实验七、八 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

实验七、八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防皱整理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2、掌握织物褶皱恢复性能测试及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防皱整理是指用适量的防皱整理剂处理织物后,经过焙烘,使织物的抗皱、手感、防缩、免烫等性能有很大提高的一种整理方法。
防皱整理的原理目前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树脂沉积论,一种是树脂交链论。
沉积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的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树脂沉积在纤维的无定形区,改变纤维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移动性。
交链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素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产生共价交链,使纤维在形变过程中,因氢键拆散而导致的蠕变和永久变形减少,使织物回复性能提高。
在防皱整理过程中,为了使树脂能迅速和纤维发生必要的反应,在工作液中还需添加适量的酸性催化剂(如氯化镁)或具有协同效应的混合催化剂(如氯化镁和柠檬酸)。
防皱整理工艺一般分四个阶段,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
其中焙烘是关键阶段。
因交链反应或树脂沉积是在此阶段完成,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焙烘条件,否则直接影响防皱整理效果。
防皱整理效果可用折皱恢复性、断裂强力来评定。
因为有些织物经防皱整理后,虽然恢复性(弹性)提高了,但是强力有所下降。
所以制订工艺时必须两者兼顾。
三、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实验材料:漂白棉布2块化学试剂:EFR超低甲醛树脂、氯化镁(工业品)、渗透剂JFC仪器设备:烧杯(1000mL)、量筒(100mL)、搪瓷盘、电子天平、轧车、热定型机、烘箱、YG(B)541D-Ⅱ全自动数字式织物褶皱弹性仪、H-10K-L万能材料试验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浸轧液配制处方:HA-EFR(含固量40%)100g/l六水氯化镁20 g/l渗透剂JFC 2 g/l2、工艺流程:二浸二轧(室温、轧液率70%,)→烘干(80℃)→焙烘(160℃,2.5min)→试样留作防皱效果测试用。
3、实验操作:按要求分别计算各化学品用量,称重后置于两只烧杯内,加水配成所需工作液,充分搅匀后,放入试样,浸透浸湿后(3-5min),照工艺流程做。
纺织品测试国际标准

纺织品测试国际标准
一、纺织品基本性能测试
1. 纤维含量测试:确定纺织品中纤维的种类和含量。
2. 拉伸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韧性和强度。
3. 压缩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弹性和回弹性。
4. 耐磨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耐磨损程度。
5. 抗皱性能测试:评估纺织品的抗皱性能。
二、纺织品色牢度测试
1. 耐洗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洗涤后的褪色程度。
2.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摩擦后的褪色程度。
3. 耐光照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光照下的褪色程度。
4.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汗渍中的褪色程度。
三、纺织品尺寸稳定性测试
1. 水洗尺寸稳定性测试:评估纺织品在水洗后的尺寸变化。
2. 热定型尺寸稳定性测试:评估纺织品在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化。
3. 干洗尺寸稳定性测试:评估干洗后的尺寸变化。
四、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
1. 垂直燃烧测试:评估纺织品的阻燃性能。
2. 水平燃烧测试:评估纺织品的阻燃性能。
3. 烟密度测试:评估纺织品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密度。
五、纺织品纤维含量测试
1. 纤维细度测试:确定纤维的细度。
2. 纤维长度测试:确定纤维的长度。
3. 纤维强度测试:确定纤维的强度。
4. 纤维伸长率测试:确定纤维的伸长率。
5. 纤维重量测试:确定纤维的重量。
6. 纤维弹性测试:确定纤维的弹性。
7. 纤维耐热性测试:确定纤维的耐热性。
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皱性测试

C≈L/2
(1)
C总 CT *CW
(2)
式中:L----试样伸出长度,cm
C—抗弯长度,cm;
CT—经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W——纬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总——总平均抗弯长度,cm。
2021/3/10
讲解:XX
4
3.按式(3)和(4)分别计算经向、纬向的平均抗弯 刚度和总平均抗弯刚度,保留三位有效数。
通常以折痕回复角表示织物的折皱回复能力。
原理 : 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
保持一定时间。卸除负荷后,让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回复, 然后测量两翼之间形成的角度,以测得的角度来表示织物 的折痕回复能力。
2021/3/10
讲解:XX
10
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方法分为两种: 1.水平法 折痕线与水平面平行 2.垂直法 折痕线与水平面垂直 每个样品至少裁剪20个试样(经、纬向各10个), 测试时每个方向的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 垂直法和水平法的试样形状和尺寸:
2021/3/10
讲解:XX
1
原理:将条状试样平放在仪器的测量平面上,然
后缓慢向前推移,使试样一端逐渐脱离平面支托 呈悬臂状,受试样本身重力作用,当试样一端下 弯到与41.5°斜面相接触时,测出伸出长度,计算 织物抗弯长度和抗弯刚度。
M507织物硬挺度测试仪
2021/3/10
讲解:XX
2
实验步骤:
3.将试样托放在夹持盘上,使 OA线与一支架相吻合。加上盖, 轻轻向下按三次,静止3min后 蜂鸣器响,记下读数。
2021/3/10
4.按复位键,重复步骤2,调 零后,依次测出同一块试样的 OB、OC、OD三个读数。
讲解:XX
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及方式简介

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及标准简介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进展,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再也不只是颜色和样式的新颖,而是更多的偏向于质量与性能的提高。
很多国家都对纺织品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而检测机构也应运而生。
对纺织品的检测通常分为质量与性能的检测和对纺织品物理、化学性能的检测,下面简单的来介绍一些最常规的检测内容和方式。
1、纺织品尺寸稳固性的测试方式致使纺织产生变形的因素通常有:拉伸变形、紧缩变形、剪切变形、折皱变形、起拱变形、洗可穿性、热收缩、湿收缩等。
咱们要紧进行的是收缩变形的测试。
有三种测试材料收缩性的方式:汽蒸收缩实验、缩水率收缩实验和干热熨烫收缩率测定。
(1)汽蒸收缩实验织物在加工进程中需要进行熨烫,多数服装加工厂采纳蒸汽熨烫,织物由于加热和润湿的作用将会收缩。
原理:织物在不受压力的情形下,经蒸汽作用,测量汽蒸前后织物的经、纬向尺寸转变,计算出经、纬向平均汽蒸收缩率。
方式:先让蒸汽以70g/min的速度通过蒸汽圆筒至少1min,使其预热。
然后再将调湿后的试样别离平放在每一层的支架上,当即放入圆筒内,维持30s。
然后移出试样,冷却30s,再将其放入圆筒,如此反复3次。
通过3次循环后将试样放在一滑腻平面上冷却,经调湿处置后测量其经、纬向尺寸的转变。
(2)缩水率实验缩水率表示材料浸水或洗涤干燥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收缩情形。
测试方式较多,按处置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浸渍法和机械处置法。
浸渍法又有温水浸渍法、滚水浸渍法、碱液浸渍法和渗透浸渍法。
采纳浸渍法时,纺织品所受到的作用是静态的,能够排除织造和染整加工中所产生的形变,使织物达到接近稳固的状态。
而机械处置法一样采纳的是家用洗衣机,选择必然的条件进行测试。
这时纺织品收到的作用是动态的,它尽管能达到排除加工中产生变形的目的,但由于机械处置作用比较强烈,多数会使纺织品产生新的变形。
以下要紧介绍浸渍法。
原理:从样品上截取试样,经调湿处置后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其标记尺寸,然后通过温水或皂液的静态浸渍、干燥,再次测量原标记的尺寸,计算其尺寸转变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有较大的外力;或者在同样外力作用下,纤维则不易变 形,因此织物的耐皱性较好。 3、纤维的细度和长度。在纤维原料相同的情况下, 纤维线密度大,相应织物的耐皱性好。 4、纱线的细度和捻度。纱线粗,捻度大,则度好, 织物耐皱性好。 5、织物的组织结构。质地厚实、组织结构松、紧度 小、膨松性大的织物耐皱性好。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一)实验仪器 YG(B)541D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式织物折皱弹性仪 (二)实验工具 剪刀、织物试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距布边10㎝以上剪取5个经向、5个纬向的凸形试样。 试样要未经熨烫,剪下后须放置24小时以上才能用于试验 (二)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仪器自动进行自检一次。 2、整机在原始状态时,推平小翻板,将试样逐个夹入, 5经在前,5纬在后,试样折痕线与翻板小红线重合,压上 有机玻璃压板。
纺织品性能测试
织物耐皱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基础知识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YG(B)541D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式织物折皱弹性 仪的结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 2、熟悉掌实验全过程。 3、通过对各种不同织物耐皱性能的测定,进一步理解影响 织物折皱性的因素。
2、按下工作按钮,仪器进入自动工作程序,重锤下 压,依次压10个试样。(负荷10N,时间5min)。 3、压重5min后,仪器自动卸压,依次读取5经、5纬 的急弹性折皱回复角。 4、仪器延时5min后,读取5经、5纬的缓弹性折皱回 复角,一次实验完成。
(三)注意事项 在“压重、急弹、缓弹”整个实验程序过程中,“工作 按钮”只能按一次,否则程序将会混乱,影响实验进行。
二、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折皱的含义是指织物在穿着使用及处理过程中,由于 外力作用,在搓揉织物时发生塑性弯化,在织物上造成不 规则的折皱称为折皱性。当外力去除后,织物抵抗由于搓 揉织物而引起的弯曲变形,使织物不产生折皱的性能叫耐 皱性或抗皱性。折皱的状态多半是内侧被压缩,外侧被伸 张。因而耐 皱性好的织物,其压缩和伸张弹性好,而且 对温湿度的依赖性少。
(二)测试原理 测试是在规定重量、时间,加压于对折的试样,释 重后在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折皱回复角度,作为织物抗皱性 能优劣的依据。折皱回复角是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 规定的条件下被折叠,卸去折痕负荷后经过一定时间,两 翼之间所形成的角度,折皱回复角大,则表示织物折皱回 复性好,既耐皱性好。
(三)影响因素 织物的耐皱性与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细度、捻度、织 物组织结构、密度、后整理等因素有关。 1、纤维的弹性。纤维拉伸变形恢复能力决定织物折 皱回复性的重要因素。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与纤维在小变形 下的伸长恢复能力成线性关系,伸长弹性好的织物,一但 折皱形成后很快消失,其折皱回复性好。 2、纤维的初始模量。当织物折皱时,如果组成织物 的纤维具有较高的初始模量,则纤维产生小变形时,就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织物的弹性系指织物经折皱后的回复性能。分别记录 织物经、纬向的急、缓弹性折皱回复角,按公式计算折皱 回复率。 经பைடு நூலகம்或纬)折皱回复角 折皱回复角=------------------------×100% 180°
(二)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织物耐皱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所测织物 折皱回复性能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