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答案

绝密★启用前机密★考试结束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根据U E Ir=-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需要测出多组对应的路端电压U和干路电流I,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影响会造成实验误差。
电源内阻较小,所以电流表分压影响较大,因此应选择甲电路。
(2)B,C(3)如答图(4) 1.50VE=,0.83r=Ω(5)电源输出功率P UI =E UUr-⎛⎫= ⎪⎝⎭21EU Ur r=-+~P U图象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应选C。
答图22.设A B 、质量为m ,(1)A 沿光滑弧面下滑,仅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102mgR mv =-∴2m/s 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2mv mv '=∴11m/s 2v v '==(3)AB 碰后到停下来的过程中,仅有滑动摩檫力f 做负功,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10222f L m v f mg μ⎧'-⨯=-⨯⨯⎪⎨⎪=⋅⎩ 可得:0.25m l =。
23.(1)设小物体质量为m在北极地面称量时,物体因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为0 ∴02MmF GR = a .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物体因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为0 ∴()12GMmF R h =+故()2120F R F R h =+ 当 1.0%h R =时,()21200.981.01F R F R ==b .在赤道地面称量时,物体因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为 22πF mR T ⎛⎫= ⎪⎝⎭向万有引力与弹簧秤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即2222πMm G F mR R T ⎛⎫-= ⎪⎝⎭∴2222πMm F G mR R T ⎛⎫=- ⎪⎝⎭∴22322022π4π11mR F R T GMm F GMT R ⎛⎫ ⎪⎝⎭=-=-(2)对现实地球与太阳,设地球质量为m ,太阳质量为M ,太阳密度为ρ则有222πMm G mr r T ⎛⎫= ⎪⎝⎭∴2T =,其中3S 4π3M R ρ=⋅T 即为地球公转周期,1年对“设想地球”系统,设地球质量为m ',太阳质量为M ',太阳半径为SR ' 则有222π'M m G m r r T ''⎛⎫''= ⎪'⎝⎭∴2T '=3S4π3M R ρ''=⋅⋅∴1T T '= 即“设想地球”的公转周期与现实地球一样 ∴“设想地球”的1年仍为1年。
2014年高考理综北京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2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2页)绝密★启用前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有拟核B. 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 都有线粒体D. 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2H O 通过的物质B. 生物膜对K +、Na +、Cl -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该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 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 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5. 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 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 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 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的是( )6.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标注和A. 25C H OHB. 3HNOC. NaOHD. HCl-------------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3页(共42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4页(共42页)7. 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 A. K B. Na C. Fe D. Al8. 下列电池工作时,2O 在正极放电的是( )9.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测0.1 mol/L 氨水的pH 为11:+324NH H O NH +OH -B. 将Na 块投入水中,产生气体:222Na+2H O=2NaOH+H ↑C. 将2CuCl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2+2CuCl Cu +2Cl -通电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222Al+2OH +2H O 2AlO +3H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3HCOOCH 和23HCOOCH CHC. 用23Na CO 溶液不能区分3CH COOH 和323CH COOCH CH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 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12. 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22H O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北京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B】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D】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C】A.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C】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5.在25 ℃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A】A.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3小题,共50分。
2014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原卷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卷总评】本试卷(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严格贯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以终身有用的化学知识为基础,提出有价值的学科问题,再现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过程,试题从三维目标出发,全面考查学生在情景中深化和应用知识的策略;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贴近学生实际,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重视教材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教学观念的转变,教材的开发力度很大,如:6、7、8、10、11、26、27等试题的素材均来自于教材,向广大师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平时教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使教师教的放心,学生学得安心,引导教师帮助学生会读书,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方式。
总之,今年的北京理综化学试题既体现了基础性、科学性、实用性,又体现了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和发展性。
A.C2H5OH B.HNO3C.NaOH D.HCl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 2O=2NaOH+H 2↑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 =======通电Cu 2++2Cl -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2H 2O=2AlO 2-+3H 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 3和HCOOCH 2CH 3C .用Na 2CO 3溶液不能区分CH 3COOH 和CH 3COOCH 2CH 3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 B 加热NH 4Cl 和Ca (OH )2混合物 酚酞溶液变红 C NaHCO 3固体受热分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 2的CCl 4溶液褪色12.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 2O 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适用地区: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 1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O2的产生停止B. CO2的固定加快C. 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维持内环境中Na+、学科网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2014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卷答案解析

2014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卷答案解析选择题部分第1题,蓝细胞与酵母菌相同之处是什么?酵母菌属于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可以从这里看出,开卷出现眼前的第一道题属于基础题型,它让同学们平稳了心态。
第2题,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之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这个考题中考察的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在进入冷环境中之后,兴奋中枢系统加强肌肉收缩,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这都是基础的知识点。
D选项,在进入冷环境中,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是错误的。
进入冷环境之后,我们机体需要增强代谢,提高产能,所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应该是减少,由此可见D选项为错误的。
第3题,当我们做完两道选择题之后,接下来是开始拔高灵活性,需要同学们具体进行分析解决数据图形的题型。
我们这里的生物膜和人工膜,人工膜不具有载体的结构,这道题中给了非常好的图形,需要锻炼的是同学们对图形的分析和辨析能力,这道题的横轴是人工膜的通透性,纵轴是生物膜的通透性。
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甘油在生物膜和人工膜通透性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水分子在生物膜中的通透性从它的坐标点可以看到,水分子在生物膜中的通透性比在人工膜中通透性略高,掌握知识同学,应该知道生物膜对水分子通透性比人工膜要大一些,所以水分子是有区别的。
人工膜没有载体,它只是控制直径大小来控制。
我们看四个选项,A选项说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水通过的物质,这里指的是水通道。
B答案说生物膜对于钾、纳、氯是有选择性的,是对的。
C答案说离子以易化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它的进出水平比较低,在生物膜进出高而且有差别,因为它在生物膜上有载体,但是通过这个图形,我们并不能够看出有没有消耗能量,我们可以确定离子需要载体方式通过膜的,有没有消耗能量不能确定,所以不能得到结论一定是协助扩散,这个是错的。
2014年高考理综北京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2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2页)绝密★启用前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有拟核B. 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 都有线粒体D. 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2H O 通过的物质B. 生物膜对K +、Na +、Cl -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该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 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 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5. 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 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 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 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的是( )6.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标注和A. 25C H OHB. 3HNOC. NaOHD. HCl-------------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3页(共42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4页(共42页)7. 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 A. K B. Na C. Fe D. Al8. 下列电池工作时,2O 在正极放电的是( )9.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测0.1 mol/L 氨水的pH 为11:+324NH H O NH +OH -B. 将Na 块投入水中,产生气体:222Na+2H O=2NaOH+H ↑C. 将2CuCl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2+2CuCl Cu +2Cl -通电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222Al+2OH +2H O 2AlO +3H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3HCOOCH 和23HCOOCH CHC. 用23Na CO 溶液不能区分3CH COOH 和323CH COOCH CH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 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12. 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22H O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2014年高考物理理科综合北京卷(物理部分)

2014年高考物理理科综合北京卷(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6分,满分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2.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sub{m}{1}+\sub{m}{2}-\sub{m}{3})c>>B.<<(\sub{m}{1}-\sub{m}{2}-\sub{m}{3})c>>C.<<(\sub{m}{1}+\sub{m}{2}-\sub{m}{3})\sup{c}{2}>>D.<<(\sub{m}{1}-\sub{m}{2}-\sub{m}{3})\sup{c}{2}>>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B.1、3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1、2两点的电势相等D.2、3两点的电势相等4.带电离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
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qa 、qb,质量分别为ma、mb,周期分别为Ta、Tb。
则一定有()A.<<\sub{q}{a}<\sub{q}{b}>>B.<<\sub{m}{a}<\sub{m}{b}>>C.<<\sub{T}{a}<\sub{T}{b}>>D.<<\frac{\sub{q}{a}}{\sub{m}{a}}<\frac{\sub{q}{b}}{\sub{m}{b}}>>5.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时因为兔康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病毒和兔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5、在25 0C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用菲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二、作答题29、(18分)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作用。
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_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_增加的结果。
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5)从图2中,B组(或C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______倍、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_____的量较高。
30、(16分)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
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_经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_______。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_____种基因型的植株。
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
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
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___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________,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
通过比较丙和_____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31、(16分)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
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_________连接,导入受体细胞。
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________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
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_____。
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____。
2014北京理综化学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 C.NaOH D.HCl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 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通电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mol/LH 2O 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 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0~6 min 的平衡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mol/(L·min) B .6~10 min 的平衡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 mol/(L·min) C .反应到6 min 时,c (H 2O 2)=0.30mol/L D .反应到6 min 时,H 2O 2分解了50%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 以及杀菌剂N 的合成路线如下:CH 2=CH CH=CH已知:i.CH CH CH 2CH 2+CH 2CH 2(1) O 3(2) Zn/H 2Oii. RCH=CHR'RCHO + R'CHO (R 、R'代表烃基或氢)(1)CH 2=CH —CH=CH 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 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_________。
a. 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 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_。
(4)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反应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molB 完全转化成M 所消耗的H 2的质量是_______g 。
(5)反应I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 和C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4分)NH 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 3和NH 4NO 3,如下图所示。
NH 3NONH 4NO 3NO 2HNO 3IIIIIIIV(1)I 中,NH 3和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C C H 2CHHCH 2n C C H 2CHCH 2Hnc.C C HC HHHCH 2n(2)II中,2NO(g) +O 2(g) 2NO2(g) 。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3)III中,将NO2(g)转化成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 2(g) N2O4(g) ΔH12NO2(g) N2O4(l) ΔH2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V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
①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 1_____ +3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