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进展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发表时间:2017-06-21T14:27:44.7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作者:赵变琴[导读] 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
通过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古交矿区总医院山西太原 030200)【摘要】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
通过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关键词】危重患者;病情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286-02 临床护理观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护理专业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士的主要工作内容。
护士通过有目的、有计划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准确地掌握或预见病情变化,往往能够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
1.危重病人特点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1 脑功能衰竭如昏迷、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1.2 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袞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1.3 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I型呼衰、Ⅱ型呼衰。
1.4 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等。
1.5 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1.6 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2.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2.1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呼吸梗阻) 2.2 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 2.3 心悸2.4 昏迷2.5 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3.急危重症的快速识要点生命“八征”(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査,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腹水病人的护理
以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减少肺淤血,增加舒适 感。有水肿病人,避免长时间局部受压,勤翻 身,按摩骨突出部,使用气褥或气垫。每日测 量腹围,定时测量体重,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 量。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情况。放腹 水可不可过快过多,放水后观察意识变化。
出血倾向护理 准备抢救用物和药品。 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肝衰竭 为慢性活动性肝病﹐病程漫长 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也不良。
临床特点
1全身情况衰退 最明显的症状是软弱、乏力 2皮肤变化 蜘蛛痣,肝掌 3内分泌变化 4黄疸
5急性肾衰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腹水 7出血倾向
8肝性脑病
一般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以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与监控,补充足够的热量 和维生素,嘱患者进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 蛋白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饮酒,勿暴饮暴食, 同时还应嘱患者不能进食粗食,忌食辛、辣、 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ICU 2011-07-22
概念
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 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 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 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 肝脏疾病过程中,症候险恶, 预后多不良。
主要分两类
●急性肝衰竭 肝细胞呈现大块坏死﹐病程在8 周以内﹐死亡率达70~90%﹐多死于胃肠道 出血﹑感染性休克﹑肺炎﹑肺水肿﹑肺功能衰 竭。
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污物污染的被褥、衣物, 及时清洁皮肤,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预 防压疮发生。
重视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忌用肥皂水及碱性 溶液灌肠 ,可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导泻 。
预防感染 感染常是促进病情恶化的常见诱因,环 境卫生和饮食卫生都应严格要求,所有医源性操 作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遵守操作规程。
终末期肝病病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进展

终末期肝病病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进展刘安林,罗 玲,张运芝,张 函,刘 真摘要 通过阐述终末期肝病的相关概念,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终末期肝病病人中开展的必要性及实施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在终末期肝病病人中开展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遇到的困境及建议,推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终末期肝病病人中的应用㊂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预立医疗指示;综述;安宁疗护;决策K e y w o r d s e n d -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a d v a n c e c a r e p l a n i n g ;a d v a n c e d i r e c t i v e s ;r e v i e w ;h o s p i c e c a r e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34.010 近几十年来,终末期肝病(e n d -s t a g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E S L D )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占全球疾病死亡总数的3.5%[1-2]㊂在我国,每年超过30万人死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各种终末期肝病及其相关并发症[3]㊂终末期肝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㊂终末期肝病病人除面临疼痛㊁发热等症状问题,还面临焦虑㊁抑郁等心理问题和睡眠障碍㊁性功能障碍等生理问题,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㊂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途径,但受供体紧缺㊁费用昂贵㊁决策困境等限制,导致其无法广泛应用[4]㊂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 d v a n c ec a r e p l a n n i n g,A C P )作为安宁疗护的核心要素,能够改善终末期肝病病人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及家属作出决策[5]㊂目前,终末期肝病领域的A C P 已在欧美地区得到系统广泛地开展,对其实施者㊁实施工具㊁实施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大量临床证据㊂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晚期肿瘤㊁慢性疾病㊁器官衰竭等领域,多涉及对A C P 态度及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A C P 的相关实施少有报道㊂现将终末期肝病病人A C P 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㊂1 相关概念1.1 终末期肝病终末期肝病泛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其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6]㊂2018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及相关学会的专家将其定义为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基金项目 2020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c s t c 2020j c y j -m s x m X 0646㊂作者简介 刘安林,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罗玲(通讯作者)㊁张运芝㊁张函㊁刘真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㊂引用信息 刘安林,罗玲,张运芝,等.终末期肝病病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3,21(34):4795-4799.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严重受损和失代偿,包括慢加急性肝衰竭㊁慢性肝衰竭㊁肝硬化急性失代偿和肝细胞肝癌[7]㊂1.2 A C PA C P 指任何年龄或健康阶段的成年人意识清楚且具备决策能力时,在了解疾病现状㊁转归㊁预后及临终救护措施的前提下,结合个人价值观㊁信仰和生活经验,表明自己将来进入临终状态时的治疗护理意愿,并与家属和/或医务人员沟通交流其意愿的过程[8]㊂A C P 沟通形成用以阐述病人临终医疗照护意愿的文书称为预立医疗指示(a d v a n c ed i r e c t i v e s ,A D s )[9-10],包含了生前预嘱和医疗决策委托代理人2种形式㊂其中,生前预嘱是病人在意识清楚时前瞻性记录在重病阶段或生命终末期的愿望和治疗偏好选择;医疗决策委托代理人则是病人在意识清楚时遵循自身意愿指定1名合法代理人,在将来失去决策能力时代替病人行使医疗决策权[10]㊂2 在终末期肝病病人中开展A C P 的必要性终末期肝病是疾病最后的不可逆阶段,此阶段病人表现出疼痛㊁呼吸困难㊁肌肉痉挛等躯体症状,并易产生感染㊁出血㊁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病人症状负担重,生活质量下降[2,11]㊂尽管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但在等待移植期间,病人同样存在躯体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2]㊂研究表明,终末期肝病病人存在过度医疗㊁医疗决策困难等问题,过度医疗只会进一步加重病人的生理负担和经济负担[13]㊂病人应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避免徒劳的干预治疗㊂大量研究表明,A C P 有利于终末期肝病病人接受符合意愿的治疗和护理,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就医满意度,同时减轻经济负担[5,10,14-15]㊂然而,目前阶段A C P 在终末期肝病病人中的应用呈现出高接受㊁低认知的态势[16]㊂因此,亟须在终末期肝病病人中开展A C P ,了解病人临终治疗护理意愿,以达到符合终末期肝病病人意愿的治疗护理效果㊂㊃5974㊃全科护理2023年12月第21卷第34期3终末期肝病病人A C P实施现状3.1实施者A C P作为一种可以帮助病人在清醒时预先设立医疗照护选择的过程,涉及医疗卫生㊁心理社会㊁道德伦理等多个层面,其参与者包含医务人员㊁心理咨询师㊁病人及其家属等利益相关者[17]㊂A C P的顺利实施是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的成果,护理人员扮演着病人及家属的情感支持者㊁医疗信息的提供者㊁家庭关系的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在A C P的实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8]㊂研究指出,A C P的实施一般要求有多名医护人员㊁1名心理咨询师及1名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认证的人员支持[19]㊂其中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至少2年缓和医疗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完成A C P在线课程,并在当地A C P专家的指导下才能进行相关干预[20]㊂3.2实施工具3.2.1视频辅助工具视频辅助工具通过生动的视觉图像,以直观的方式帮助病人理解A C P知识㊁疾病发展轨迹㊁治疗和护理方案等信息[21],有助于提高病人认知,促进病人做出符合意愿的治疗护理选择㊂U f e r e等[5]研究表明,应用A C P视频辅助工具能让终末期肝病病人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获得舒适感,加深对疾病和A C P的认识,减少疾病晚期过度治疗措施的使用,对终末期肝病病人来说实施性强㊁接受度高㊂心肺复苏视频是视频辅助工具最常见的形式之一,E p s t e i n等[22]将心肺复苏视频用以克服肝癌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A C P的沟通交流障碍,该工具改变了肝癌病人对临终时执行心肺复苏术的偏好,提高了预立医疗指示文档的签署率,增强了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病人及其家属在疾病终末期做出明智㊁全面㊁合理的治疗护理选择㊂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 P R E P A R E 网站(p r e p a r e f o r y o u r c a r e.o r g)[23]是一个以病人为导向的交互式视频辅助工具,网站致力于指导病人及其家属确定代理决策者,表达其治疗护理偏好并完成预先指示,能为病人提供教育手册㊁视频和工具包㊂视频辅助工具已在国外终末期肝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A C P实施工具,因其本身也有很强的文化特点和地域性,实现A C P视频辅助工具的本土化,需要经历从汉化调试到实证研究的过程㊂3.2.2沟通工具A C P是一个谈论将来进入临终状态时的治疗护理意愿的沟通过程,选择合适的沟通工具尤为重要㊂有效沟通是高质量A C P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如美国胃肠病学协会(A G A)的最佳实践建议声明(B P A)所强调: 在整个终末期肝病病程内,有效的沟通对于高质量AC P的实现㊁病人和护理人员预后意识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24]㊂A C P沟通工具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对话指南㊁手册㊁A p p等㊂严重疾病对话指南(S I C G)[25]是最基础的A C P沟通工具之一,通过使用经过验证的语言来传达预后并引出病人的目标㊁价值观和优先事项,从而为决策提供信息,目前已被广泛研究,并作为多种A C P沟通工具的载体,用以提高严重疾病沟通的频率和质量㊂P a l a d i n o等[26]设计了一种基于S I C G的沟通干预措施/严重疾病护理计划(S I C P),由临床工具㊁临床医生培训和系统变化3个部分组成,通过对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培训,从而提升临床医生的A C P沟通能力,使肿瘤病人的第1次严重疾病谈话时间提前,并获得与目标一致的治疗护理措施,临终状态下的心理状态更为平静,沟通质量明显改善㊂尊重选择工具(r e s p e c t i n g c h o i c e s t o o l,R C)[27]是一种根据病人不同生命时期制定不同沟通模式的沟通工具㊂主要分为3个阶段:1)针对健康人或慢性病早期病人,R C实施 第1阶段A C P沟通(f i r s t s t e p sA C P) ;2)针对存在严重疾病并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的病人,R C实施 下一阶段A C P沟通(n e s t s t e p sA C P) ;3)针对终末期病人,R C实施 高级阶段A C P沟通(a d v a n c e ds t e p s A C P) ㊂终末期肝病病人一般采用n e s t s t e p sA C P或a d v a n c e d s t e p sA C P㊂在正式A C P沟通之前A C P实施者还可以使用临终对话框架,如S P I K E S框架(设置㊁感知㊁邀请㊁信息㊁移情㊁总结)和R E MA P框架(重新构建㊁期望情绪㊁绘制病人目标㊁与目标保持一致㊁提出计划)来指导遇到困难时的沟通[28-29]㊂3.3实施策略A C P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步骤作为指导,规范的流程能够促进A C P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㊂1995年,E m a n u e l等[30]希望卫生保健人员能够通过实施规范的A C P流程以实现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于是提出A C P实施理想化的5个步骤:1)提出A C P话题并提供信息;2)促进A C P结构化讨论;3)完成A D s文件签署并记录;4)定期审查和更新A D s文件;5)通过A D s文件指导临床决策㊂201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 S MO)发布了‘E S MO姑息治疗临床实践指南:预立医疗照护计划“[31],指南分别从病人层面和医疗机构层面明确了A C P的实施流程㊂病人层面:(a)告知病人病程;(b)确保病人理解;(c)考虑制定A D s;(d)决定制定A D s;(e)记录A D s(有代理决策者时,需指定并通知代理决策者);(f)重新评估和更新A D s;(g)记录发生更新的A D s㊂医疗机构层面:(h)转述病人的㊃697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4A D s;(i)实施A D s(有代理决策者时,需识别代理决策者的职能);(j)对A D s的整个实施流程进行评价㊂流程的实施步骤分为有代理决策者和无代理决策者2种情况,有代理决策者可按照aңbңcңdңeңfңgңhңiңj步骤实施,无代理决策者可按照aңbңcңdңeңhңiңj步骤实施,病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撤回㊁修改或拒绝已经制定好的A C P㊂近年来,A C P游戏的实施和推广丰富了A C P的内涵,A C P游戏具有目的性㊁规则性㊁反馈性等特点,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1)实施前,获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2)实施者和参与者的人员确定;3)实施A C P游戏;4)实施过程的书面记录;5)实施后对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进行评价[32]㊂目前,国外对于终末期肝病病人A C P的实施过程尚未达成一致,但大致包含以下几点:1)评估终末期肝病病人的A C P实施意愿;2)获得知情同意;3)了解病人的治疗护理目标㊁价值观㊁优先选择等;4)介绍A C P相关知识㊁疾病的病情进展㊁详细治疗方案等;5)确立代理决策者㊁讨论和记录治疗护理意愿㊁签署A D s文件;6)评估㊁审查和反馈实施效果,已确立的A C P可随病人意愿进行调整㊂4实施A C P的困境4.1 A C P实施时间的不确定性终末期肝病病人A C P的实施时间存有一定争议,导致A C P难以开展㊂目前A C P的实施时间有以下几个主张:1)过早介入A C P会打击病人希望,给病人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其抗击疾病,导致在疾病后期改变决策,因此主张在疾病复发㊁恶化㊁治疗失败后实施A C P;2)疾病确诊后将面临各种医疗选择,早期开展A C P能让病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相关治疗,太晚实施则将面临丧失语言和决策能力的风险,因此A C P应开展得越早越好;3)A C P开展在时间上没有特殊要求;4)失去决策能力前;5)目前医疗体系没有将A C P正式纳入工作流程, A C P讨论只能占据护士额外的时间,所以主张护士利用休息时间对病人开展A C P[33-34]㊂4.2文化差异文化是相对于经济㊁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主要包括习俗观念㊁宗教信仰㊁法律制度等[35]㊂A C P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体现在不同国家㊁地区㊁法律㊁观念㊁教育㊁宗教信仰之中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强调自主权,而中国文化更倾向于集体主义,强调 少数服从多数 ,导致在国内终末期肝病病人常选择家属作为代理决策者,家属在医疗决策中会为了保护病人而隐瞒病情,从而削弱了病人的自主权[36]㊂中国古代 未知生,焉知死 谨于治生死 的生死观对现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民众尤其是终末期病人非常忌讳谈论死亡相关话题,由此阻碍了A C P的开展[36]㊂教育水平对A C P的实施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水平高的地区通常A C P更加容易开展,但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制约了A C P的发展[33]㊂法律体系隶属于文化范畴,国内立法目前尚未承认A C P实施的合法性,使得A C P的推广和应用层层受阻㊂国内现有研究证实了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A C P的实施,但国外研究显示宗教信仰对A C P的实施有双重作用,宗教信仰的影响仍是未来研究的热点[36-37]㊂4.3 A C P利益相关者看法不一致A C P沟通主要涉及病人㊁家属和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面临如下冲突与困境:1)个体决策与集体决策㊂在医疗决策上,终末期肝病病人常与家属或医护人员的意愿相违背,出现病人决策㊁家属决策㊁医护决策和集体决策等多种决策方式,从而导致决策困难[4]㊂2)A C P的认知度低,但总体接受度较高[18,37-40]㊂国内病人和家属对A C P的实施存在较多误区,但相关调查均显示A C P在国内无论是病人和家属群体,还是医护群体,均具有较高的接受度[37,39]㊂因而国内出现A C P知识缺乏,但接受性强的局面㊂3)家属和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的隐瞒与告知[41]㊂A C P 讨论涉及死亡㊁终末期的照护意愿㊁放弃维持治疗等内容,这些都是病人和家属不想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避之不谈的话题,家属常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保密,而多数病人希望自己的病情能如实得到告知[41-42]㊂5实施A C P的建议5.1选择动态化㊁个体化的A C P实施时间当前,终末期肝病病人呈现出病情复杂㊁并发症多㊁疾病发展走势难以预测等特征[2],疾病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引起复杂的医疗决策,导致专业人员对A C P的实施时间难以把控㊂终末期肝病病人A C P的实施时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A C P实施的成功与否,当然时间的选择也会受到病人病情㊁情绪㊁医患沟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A C P是动态化的㊁个体化的,需要病人㊁家属和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而非一次性决策事件[8]㊂因此,终末期肝病病人的A C P实施时间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循序渐进㊁分阶段㊁多次进行,反复评估病人的选择,给予充分的思考㊁决定时间㊂同时,要将A C P实施纳入医护人员正式工作流程[10],安宁疗护高级实践护士是未来A C P实施的重点选择方向㊂移动医疗作为21世纪医疗领域改善健康结局最具前景的创新工具之一[43],能弥补A C P干预时间的不确定性,㊃7974㊃全科护理2023年12月第21卷第34期以经济㊁便捷的方式接触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使用户能够在自己方便的情况下以互联网形式开展A C P,值得未来推广㊂5.2结合本土文化,探索A C P实施临界点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众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有了显著提高,A C P在国内的实施不再遥不可及㊂针对文化差异,在终末期肝病病人中实施A C P 要尊重中国文化特点,采用病人与家庭共同决策的方式,既不否认病人自主权,也不过分强调家属决策权,让病人和家属在心理上接受A C P㊂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依托 互联网+ 平台,在学校㊁医院㊁公共场所等场合进行A C P宣传,开展死亡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死亡观㊂法律制度方面可以非立法形式逐步向立法形式过渡,探索A C P实施的法律临界点,规范A C P并使其合法化㊂针对有宗教信仰的终末期肝病病人,熟悉并尊重病人不同类型的宗教信仰,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宗教信仰对实施A C P的正向作用㊂针对无宗教信仰的病人,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在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融入生死教育,为讨论实施A C P做准备[38]㊂5.3充分评估病人和家属情况,选择恰当的决策和告知方式终末期肝病病人A C P的实施需要病人㊁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㊂在国内,实施A C P需要考虑病人在病情影响下是否具备完全独立的决策能力㊂同时还要考虑家属对疾病治疗及预后的接受能力和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能力,综合评估以后,选择符合病人病情和家属意愿的决策方式,个体化决策是未来的研究重点[4]㊂认知度和接受度受到教育水平㊁缺乏沟通㊁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18,37,39]㊂可通过普及A C P知识㊁加强终末期病人医疗护理沟通㊁出台A C P实施政策,以提高广大人群对A C P普遍认知度,让大众逐渐接受A C P㊂病情告知需要符合病人现实情况,既不能直截了当,也不能隐瞒㊂医护人员在决定病情隐瞒和告知之前,先充分评估病人病情,是否已处于终末期,是否有必要与病人家属商讨终末事宜,其次尊重家属意愿,让家属决定是否告知病人病情,再者评估病人心理状态,是否能接受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可通过家庭会议[44]的形式,采用恰当的沟通工具,由医务人员充当组织者,与病人进行病情讨论,家属全程参与其中[41]㊂6展望A C P作为帮助终末期肝病病人维护医疗决策自主权的有效工具,目前已在国外研究中得到广泛证实㊂但终末期肝病病人与家属对未来规划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医护人员㊁病人和家属之间在临终治疗护理意愿方面决策不一致,使得病人及其家属在缺乏早期A C P 讨论的情况下支持病人在疾病经历过程中做出医疗决策时所面临的情绪困扰㊁照护者负担和复杂的丧亲之痛的风险很高㊂我国目前已从初步探索性研究中发现A C P的巨大优势,但由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A C P教育普及率低,致使仍没有形成规范的A C P干预模式,未来在我国普及和实践A C P可参考以下几点:1)对A C P立法㊂立法对A C P的实施起到保障作用,通过立法尊重终末期肝病病人的自主权㊁知情权㊁同意权㊂我国的A C P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然而立法既不能照搬国外更不能操之过急,可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本土化的A C P法律体系㊂2)普及A C P教育㊂教育能提高A C P实施人员㊁病人及家属的认知率和接受度,是A C P实施的基础㊂A C P教育针对不同人群以不同形式开展,针对A C P实施者,将A C P教育设立为一门独立课程,设置专门的教学㊁知识体系,并形成专业的师资队伍㊂针对病人和公众,通过移动医疗㊁手册㊁同伴教育等多种手段推动A C P普及和实施㊂3)实施A C P干预措施㊂以三级学科为切入点,融入疾病三级预防,先形成针对国内大众的普适性A C P实施策略,再进一步深化,构建不同人群㊁不同疾病阶段的标准化A C P干预模式,开展实证研究进行验证㊂4)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导向,倡导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㊂鼓励病人及家庭共同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同时倡导多学科团队共同协助病人制定最佳治疗抉择,满足病人不同的A C P需求㊂参考文献:[1] D WY E RBJ,MA C M I L L A N M T,B R E N N A N P N,e ta l.C e l lt h e r a p y f o r a d v a n c e d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r e p a i r o r r e b u i l d[J].J o u r n a l o fH e p a t o l o g y,2021,74(1):185-199.[2] P E N GJK,H E P G U L N,H I G G I N S O N I J,e t a l.S y m p t o m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e n d-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P a l l i a t i v eM e d i c i n e,2019, 33(1):24-36.[3]蒋伟,毛宪化,刘振球,等.中国大陆居民2004 2017年乙型肝炎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3):257-261. [4]王雪瑞,崔恒,傅巧美,等.肝移植受者手术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16):10-13.[5] U F E R E N N,R O B I N S O NB,D O N L A NJ,e t a l.P i l o t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t r i a l o f a na d v a n ce c a r e p l a n n i n g v i d e od e c i s i o n t o o lf o r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 l i v e rd i s e a s e[J].C l i n i c a l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a n dH e p a t o l o g y,2022,20(10):2287-2295;e3.[6] H A E PN,F L O R E N T I N O R M,S Q U I R E SJE,e ta l.T h e i n s i d e-o u t o fe n d-s t a g el i v e rd i s e a s e:h e p a t o c y t e sa r et h ek e y s t o n e[J].S e m i n a r s i nL i v e rD i s e a s e,2021,41(2):213-224.[7]陈韬,宁琴.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的热点与难点[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5):389-393.[8] S U D O R ER,L U M H,Y O UJ,e t a l.D e f i n i n g a d v a n c e c a r e p l a n n i n g f o ra d u l t s:a c o n s e n s u s d e f i n i t i o n f r o ma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D e l p h i p a n e l㊃897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4(S740)[J].J o u r n a lo fP a i n a n d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 m e n t,2017,53(2):431-432.[9] H O U B E NC H M,S P R U I T M A,G R O E N E N M T J,e ta l.E f f i c a c y o f a d v a n c ec a r e p l a n n i n g: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J o u r n a l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M e d i c a lD i r e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i o n,2014,15(7):477-489.[10] L UM H D,S U D O R E R L,B E K E L MA N D B.A d v a n c e c a r ep l a n n i n g i nt h ee l d e r l y[J].M e d i c a lC l i n i c so f N o r t h A m e r i c a, 2015,99(2):391-403.[11] V E RMA M,T A P P E R E B,S I N G A L A G,e ta l.N o n h o s p i c e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w i t h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e n d-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J].H e p a t o l o g y,2020,71(6):2149-2159.[12] B A UMA N N AJ,WH E E L E R D S,J AM E S M,e ta l.B e n e f i to fe a r l y 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n e n d-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p a t i e n t sa w a i t i n g l i v e r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J].J o u r n a lo fP a i na n d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 m e n t,2015,50(6):882-6.e2.[13] V A NZ Y LC,S T O RM SAD,V A ND E E N W,e t a l.A p i l o t s t u d yo f a 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s e r v i c ee m b e d d e d i nah e p a t o l o g y c l i n i ca ta l a r g e p u b l i ch o s p i t a l[J].J o u r n a l o fP a l l i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2023,26(6):776-783.[14] B R I S E B O I SA,I S M O N D K P,C A R B O N N E A U M,e ta l.A d v a n c ec a r e p l a n n i n g(A C P)f o r s p e c i a l i s t sm a n a g i n g c i r r h o s i s:a f o c u s o np a t i e n t-c e n t e r e d c a r e[J].H e p a t o l o g y,2018,67(5):2025-2040.[15] WO O D R E L LC D,HA N S E N L,S C H I A N O T D,e ta l.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 f o r p e o p l e w i t h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a nd s pe c if i cb e n e f i t s f o r o l d e r a d u l t s[J].C l i n ic a lT h e r a p e u t i c s,2018,40(4):512-525.[16] U F E R E N N,D O N L A NJ,WA L D MA N L,e t a l.B a r r i e r s t ou s eo f 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 a n d a d v a n c e c a r e p l a n n i n g d i s c u s s i o n s f o rp a t i e n t sw i t h e n d-s t a g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J].C l i n i c a l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a n dH e p a t o l o g y,2019,17(12):2592-2599.[17]朱婷婷,陈长英,史岩,等.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利益相关者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800-1804. [18]魏利荣,刘云,边继萍,等.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与感受的M e t a整合[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2):2784-2790.[19] K I M B E L LB,MU R R A Y SA,B Y R N E H,e t a l.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 f o rp e o p l ew i t ha d v a n c e d l i v e rd i s e a s e:a f e a s i b i l i t y t r i a l o fa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 l i v e rn u r s es p e c i a l i s t[J].P a l l i a t i v e M ed i c i n e,2018,32(5):919-929.[20] L E U N GDYP,C H A N H YL,Y A USZ M,e t a l.Av i d e o-s u p p o r t e dn u r s e-l e da d v a n c ec a r e p l a n n i n g o ne n d-o f-l i f e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a m o n g f r a i l o l d e r p a t i e n t s:p r o t o c o l f o r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J o u r n a l o fA d v a n c e dN u r s i n g,2019,75(6):1360-1369.[21]丁敏,王倩,闫荣,等.视频教育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应用的范围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105-112.[22] E P S T E I N AS,V O L A N D E SA E,C H E N L Y,e t a l.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t r i a l o f a c a r d i o p u l m o n a r y re s u s c i t a t i o n v i d e o i na d v a n c e c a r e p l a n n i n g f o r p r o g r e s s i v e p a n c r e a s a n dh e p a t ob i l i a r y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J o u r n a lo fP a l l i a t i v e M ed i c i n e,2013,16(6):623-631.[23]S U D O R ERL,K N I G H TSJ,M C MA HA N R D,e ta l.A n o v e lw e b s i t e t o p r e p a r ed i v e r s eo l d e ra d u l t s f o r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a n da d v a n c e c a r e p l a n n i n g:a p i l o t s t u d y[J].J o u r n a l o f P a i n a n dS y m p t o mM a n a g e m e n t,2014,47(4):674-686.[24] T A N D O NP,WA L L I N G A,P A T T O N H,e ta l.A G A 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 u p d a t e o n 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m a n a g e m e n t i n c i r r h o s i s:e x p e r t r e v i e w[J].C l i n i c a l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a n d H e p a t o l o g y,2021,19(4):646-656.[25]S A N D E R S J.J,D U R I E U XB N,C A N N A D Y K,e t a l.A c c e p t a b i l i t yo f aS e r i o u s I l l n e s sC o n v e r s a t i o nG u i d e t oB l a c kA m e r i c a n s:r e s u l t sf r o m af o c u sg r o u p a n d o n c o l o g y p i l o ts t u d y[J].P a l l i a t i v e&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2022,1-10.[26] P A L A D I N OJ,B E R N A C K IR,N E V I L L EB,e t a l.E v a l u a t i n g a ni n t e r v e n t i o nt o i m p r o v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o n c o l o g y c l i n i c i a n sa n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i f e-l i m i t i n g c a n c e r:a c l u s t e r r a n d o m i z e dc l i n i c a lt r i a lo ft h e s e r i o u si l l n e s s c a r e p r o g r a m[J].J AMAO n c o l o g y,2019,5(6):801-809.[27] D E RS C HM I T T E NJ I,L E X K,M E L L E R T C,e ta l.I m p l e m e n t i n ga na d v a n c ec a r e p l a n n i n gp r o g r a m i n G e r m a nn u r s i n g h o m e s:r e s u l t so fa ni n t e r-r e g i o n a l l y c o n t r o l l e di n t e r v e n t i o nt r i a l[J].D e u t s c h e sA r z t e b l a t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2014,111(4):50-57.[28] C H I L D E R S J W,B A C K A L,T U L S K Y J A,e ta l.R E MA P:af r a m e w o r k f o rg o a l so fc a r ec o n v e r s a t i o n s[J].J o u r n a lo fO n c o l o g yP r a c t i c e,2017,13(10):e844-e850.[29] B A I L E W F,B U C KMA N R,L E N Z IR,e t a l.S P I K E S--a s i x-s t e pp r o t o c o l f o r d e l i v e r i n g b a dn e w s:a p p l i c a t i o nt ot h e p a t i e n tw i t hc a n c e r[J].T h eO n c o l o g i s t,2000,5(4):302-311.[30] E MA N U E LLL,D A N I S M,P E A R L MA N R A,e ta l.A d v a n c ec a r e p l a n n i n g a s a p r o c e s s:s t r u c t u r i n g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 s i n p r a c t i c e[J].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G e r i a t r i c s S o c i e t y,1995,43(4):440-446.[31]S C H R I J V E R SD,C H E R N Y NI.E S M O 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so n 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a d v a n c e dc a r e p l a n n i n g[J].A n n a l so fO n c o l o g y, 2014,25:i i i138-i i i142.[32]颜逸霞,沈波涌,李莎萍,等.游戏教育在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1):86-91.[33] WA N G Y X,Z H A N G Y K,H O N G Y,e ta l.A d v a n c ed i r e c t i v e sa n d e n d-o f-l i f e c a r e:k n o w l e d g ea n d p r e f e r e n c e s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b r a i nT u m o u r s f r o m A n h u i,C h i n a[J].B M CC a nc e r,2021,21(1):25.[34]郭淼,吕利明,薄纯圆,等.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选择偏好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3,38(9):125-129. [35]许小军.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元素探讨[J].江苏高教,2021(3):101-104.[36] C H E N GSY,L I N C P,C H A N H Y L,e ta l.A d v a n c ec a r ep l a n n i n g i nA s i a nc u l t u r e[J].J a p a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O n c o l o g y, 2020,50(9):976-989.[37]尹晓彤,朱蓝玉,王幽,等.中青年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7):834-840.[38]黎东梅,陈锦丽,李丽,等.300名慢性病患者代理决策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3,30(2):67-72.[39]任小静.老年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程度的调查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8.[40]谌永毅,成琴琴,王英,等.护理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信行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3):334-340. [41]缪佳芮,陈柳柳,张江辉,等.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质性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B),2018,39(1):61-64. [42]成文武,王丽英.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探讨[J].医学与哲学,2020,41(22):15-20.[43] D I C KMA NP O R T ZJ,F O R D K,B E K E L MA N D B,e ta l.w e'r et a k i n g s o m e t h i n g s o h u m a n a n d t r y i n g t o d i g i t i z e:p r o v i d e r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mH e a l t hi n 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J].J o u r n a lo fP a l l i a t i v eM e d i c i n e,2020,23(2):240-247.[44]李子芬,彭楚君.推动 以家庭为中心 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3):326-329.(收稿日期:2023-09-04;修回日期:2023-11-30)(本文编辑蒋尔丹)㊃9974㊃全科护理2023年12月第21卷第34期。
《肝脏疾病衰竭诊治指南(2023年版)》要点

《肝脏疾病衰竭诊治指南(2023年版)》要
点
肝脏疾病衰竭诊治指南(2023年版)要点
疾病概述
肝脏疾病是世界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的肝脏疾病会导致肝
功衰竭。
肝脏疾病衰竭是由于肝脏因急性或慢性原因无法完成正常
生理功能引起的,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诊断要点
诊断肝脏疾病衰竭需要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常见的化验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凝血
功能检查和电解质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
分类与分级
肝脏疾病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是指
在6个月内由结构性肝脏疾病引起的,疾病进展迅速,常常伴随着
肝性脑病。
慢性肝衰竭是指由慢性肝病进展到最终阶段,需要肝移
植才能生存。
治疗原则
治疗肝脏疾病衰竭的原则是尽可能消除病因、支持病人脏器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并尽可能早期的施行肝移植治疗。
诊疗流程
肝脏疾病衰竭的诊疗流程包括急性诊疗和慢性诊疗。
急性诊疗
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命、尽可能缓解症状、寻找并消除病因。
慢性
诊疗的治疗目的则是减缓病程、维持生命等。
预后和护理
肝脏疾病衰竭的预后与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等因素有关。
护理
包括病人营养支持、感染控制等方面,保证患者安全并快速恢复。
结论
肝脏疾病衰竭是一种严重且令人担忧的疾病,准确及时的诊断
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较为详细的诊断、治疗流程和护理建议,希望能对诊治肝脏衰竭的医生有所帮助和参考。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肝细胞损伤监测
①ALT(丙氨酸转氨酶);AST(门冬氨酸转氨酶)。 分布次序: ALT 肝>肾>心>肌肉 AST 心>肝 >肌肉 >肾 酶活性下降可以是疾病恢复的表现,也可提示预后严重 (酶胆分离现象:肝细胞大量坏死 无能力产生转氨酶,血清中ALT可轻度升 高,而黄疸升高明显) ②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肝病时其同工酶LDH5增加为主且LDH5 >LDH4 心肌病变时LDH1为主。
(四)创伤与手术打击
文献报到创伤后急性肝损伤发病率2%-47%。补体激 活、炎症介质释放、毒素吸收及创伤失血性休克和缺血再 灌注损伤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 害。麻醉、手术时肝功能可发生暂时性低下。
(五)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
妊娠35周以后发生的以肝细胞广泛脂肪浸润、肝功 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妊娠后体 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本病有直接关系。加之处于应激状 态,使脂肪动员和脂肪酸进入肝脏增加,肝内三酰甘油合 成增加,糖砂储备减少,均有利于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
缺血、缺氧
肝移植 急性肝衰 病因 急性妊娠 脂肪肝 创伤、 手术打击 药物及 有毒物质 感染
可以是多种因素同时致病
(一)缺血缺氧
肝脏缺血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钠钾泵正 常功能不能维持,使肝细胞不完整及功能受损;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也可引起 肝功能损害。 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Dudd-Chiari综合) 肝动脉栓塞和化疗。
(三)药物与有毒物质
内科N3习题(含参考答案)

内科N3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题目内容.皮肌炎患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注意可选项.A、减量速度要慢B、视病情可调整C、防止产生低血钾D、维持服药半年至一年E、常选用泼尼松正确答案:D2.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题目内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指每分钟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多于可选项.A、30次B、5次C、1次D、10次E、20次正确答案:B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题目内容.在各种病因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以下列哪一类为最多见可选项.A、医源性甲亢B、Graves病C、碘甲亢D、垂体性甲亢E、新生儿甲亢正确答案:B4.霍乱患者的护理题目内容.下列哪项是霍乱的常见表现可选项.A、泻、吐同时发生B、先吐后泻C、只泻不吐D、只吐不泻E、先泻后吐正确答案:E5.肺炎病人的护理题目内容.肺炎实变体征的特点不包括可选项.A、语颤增强B、呼气音延长C、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D、叩诊呈浊音E、患侧呼吸运动减弱正确答案:B6.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题目内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不包括可选项.A、应用细胞毒药物B、治疗原发病及纠正加重因素C、饮食治疗D、替代治疗E、并发感染的治疗正确答案:A7.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题目内容.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征最突出的是可选项.A、黄疸进行性加重B、脾脏肿大达盆腔C、肝区叩击痛阳性D、疝脐E、肝脏进行性肿大正确答案:E8.脊髓压迫症患者的护理题目内容.慢性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哪几期可选项.A、刺激期、脊髓完全横贯损害、恢复期B、刺激期、脊髓部位受压期、脊髓完全横贯损害C、进展期、脊髓部位受压期、脊髓完全横贯损害D、刺激期、进展期、恢复期E、刺激期、进展期、脊髓部位受压期正确答案:B9.上呼吸道出血患者的护理题目内容.患者,女性,55岁。
既往有肝硬化病史10年,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重度曲张。
今突然出现呕血,呕出暗红色血液100ml,烦躁不安,四肢湿冷。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一、护理评估一一般资料及病史摘要冯达春,男,50岁于2017-08-16 16:09入院,入院诊断:1、慢加急性肝衰竭2、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合并原发性腹膜炎3、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4、胆囊结石5、胰头囊性占位原因待查6、双侧颈部包块原因待查;入院原因:反复乏力、腹胀、皮肤黄染伴双下肢水肿1+年,再发加重4天;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由病前150-200g/餐降至约100g/餐,腹部饱胀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双下肢水肿,无畏寒、发热,无反酸、嗳气、呃逆、厌油,无腹痛、腹泻、柏油样便等症状;患者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考虑酒精性肝硬化,予以保肝、利尿等对症治疗;经治疗,患者上述症状缓解后出院;此后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多次于当地医院门诊就诊,予以保肝、利尿等治疗,经治疗上述症状稍有缓解;4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腹胀症状明显加重,无反酸、嗳气、呃逆、厌油,无腹痛、腹泻、柏油样便等症状;自行服用保肝、利尿药物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1天前,患者遂于龙泉驿中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肝功:ALT 27U/L,AST 73U/L,ALP 159U/L,GGT 27U/L,TBIL 306.5umol/L,IBIL 184.umol/L,DBIL 121.8umol/L,TBA236.1umol/L;血常规:WBC 6.57109/L,HB 80g/L,PLT 31109/L;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予以保肝、利尿等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疗,由龙泉驿中医院转院至我院,以“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收治入院;既往史:无;过敏史:无;个人史: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差,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T:36.4℃ P:81次/分 R:20次/分 BP:121/68次/分;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适中,自主体位,正常步态,慢性病容,表情自如,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膨隆,全腹散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肋下、剑下未扪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扑击征阴性;头颅大小正常,左侧乳突后方可见大小约54cm的包块,皮温正常,质硬,无红肿、破溃,未扪及波动感;耳廓畸形,双侧乳突无压痛;左侧颈部可见大小约36cm的包块,皮肤完整,皮温正常,质韧,无红肿、破溃,未扪及波动感;右侧颈部可见大小约12cm 的包块,皮肤完整,皮温正常,质韧,无红肿、破溃,未扪及波动感;锁骨上窝处可见大小约55cm的包块,皮肤完整,皮温正常,质硬,无红肿、破溃,未扪及波动感;实验室结果:四川省人民医院:2017-06-20 乙肝标志物:HbsAb >610mIU/ml,HBeAb 0.49PEIU/ml,HBcAb7.6PEIU/ml;2017-06-22 腹部增强CT:1.肝硬化、门脉高压伴侧枝循环开放,腹水;2.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可见大小约2.0cm的结石;3.胰头沟突部可见大小约2.8cm囊性密度性;龙泉驿中医院: 2017-08-16 肝功:ALT 27U/L,AST 73U/L,ALP 159U/L,GGT 27U/L,TBIL 306.5umol/L,IBIL184.umol/L,DBIL 121.8umol/L,TBA 236.1umol/L;血常规:WBC6.57109/L,HB 80g/L,PLT 31109/L;二、护理诊断(一)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钠水潴留有关;(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下降引起的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有关;(三)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长期卧床有关;(四)焦虑:与病情迁延不愈有关;(五)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六)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七)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置管有关;(八)活动无耐力:与疾病有关;九知识缺乏:与疾病信息来源受限有关;三、护理计划:一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钠水潴留有关;护理目标:患者腹水、水肿减轻或消失尿量增多;护理措施:1体位:平卧位有利于增加肝肾血流量,改善肝细胞营养,提高肾小球滤过滤,故应多卧床休息;抬高下肢,以减轻水肿;2避免腹内压骤增:腹水增多时,避免引起腹内压突然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等;3限制钠水摄入;4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速度不宜过快,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3.效果评价半个月后,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仍需继续观察;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下降引起的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有关;护理目标:机体获得足够热量,水电解质和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状态改善 ;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原则,严禁饮酒,适当摄入脂肪,根据病情及时调整;①蛋白质:血氨升高时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摄入量,应以植物蛋白为主; ②维生素:吃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③限制钠和水的摄入:应限制钠食盐1.5~2.0g∕d和水每天1000ml左右; ④避免损伤曲张静脉:食软食,禁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以免损伤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2)营养支持:必要时遵医嘱静脉复方氨基酸,白蛋白等营养液;(3)营养监测:每天评估进食及营养状况,出入量,体重,腹围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3.效果评价半个月后,评估病人的营养情况,得到好转,达到预期目标;三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长期卧床有关;1.预期目标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2.护理措施1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2保持床褥柔软、平整、干燥,保持皮肤清洁,衣服质地柔软宽松;3协助患者更换体位,经常按摩骨窿突处,如足踝,足跟,骶尾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定期观察水肿部位皮肤的变化,有无发红,发现异常情况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3.效果评价2017年9月3日,病员未发生破损、压疮,达预期目标,仍需要继续观察;四焦虑:与病情迁延不愈有关;1.预期目标病人主诉焦虑感减轻或消除;病人心情舒畅,积极配合进行各项相关检查和治疗、护理;2.护理措施1主动与病人交流,告之病情进展,增强其信心,鼓励其倾诉;2评估病人的情绪;3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关心体贴患者,使其鼓起对生活的信心;4运用娴熟的护理技术和精湛的医术,使患者信任并配合治疗;5最大限度的使病人舒适;3.效果评价2017年9月1日 10:00病员积极配合治疗,达预期目标;五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1.预期目标病人的意识逐渐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无受伤、误吸发生;家属学会观察病人的思维、性格、行为及睡眠等方面的改变;2.护理措施一、卧床休息:有腹水时协助半卧位,下肢水肿严重时,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水肿消退;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因乏力或腹水量多而导致摔伤、碰伤;二、饮食护理:对无腹水及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或软饭避免刺激调味品及油腻食物;每日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入量;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或渣软饭;避免粗糙坚硬、带刺带骨的食物;以蒸、煮、炖等烹调方式为好;胶水患者应用低盐饮食;一般2~3g/d,食盐酱油10~15t/d,严禁饮酒;对肝能动显著减退或者肝性脑病先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摄入;三、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冲洗会阴、观察有无会阴部水肿,易患者若有阴书水肿、可用吊带将阴书托起,以免与双腿磨擦损伤局部皮肤;四、卫生宣教:对有黄疸及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经常用湿水擦洗全身、不要搔抓及使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碱性肥皂,以免抓破感染和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皮肤;五、出入量观察:认真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应用利尿剂者尤其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尿量及血电解质变化;六、严格遵医嘱用药: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少量;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将服药研碎服,以防划破曲张变薄的静脉;肝功能不全或有肝昏迷前期症状出现时,不能随意使用镇静药,麻醉药及四环素类药;七、注意隔离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乙肝表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者则应实施隔离措施;八、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一般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及血、尿、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九、若患者出现神志恍惚、烦燥不安、昏迷症状,应按照肝性脑病护理常规处理;十、若患者出现呕血、便血或大便、呕吐物潜血阳性应按照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处理;3.效果评价2017年9月10日,病员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肝性脑病,达预期目标;六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1.预期目标病人和家属了解上消化道出血,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2.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皮肤等变化;2.严密观察大便和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3.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配合医生进行输液和输血等抢救措施;4.大出血绝对卧床休息,若出现呕吐、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5.给患者心理支持,大出血时陪伴患者,及时清除血迹污物,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七有感染的危险1.预期目标病员住院期间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体温、脉搏、呼吸及血象表现及其它感染征象;2.护理措施1监测病员化验结果;2做好病员卫生,加强口腔、皮肤护理;3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感染;4给病员提供足够的营养、水分和维生素;5观察患儿生命体征;6予病员接触隔离护理常规;3.效果评价2017年9月14日病员转科,无感染症状和体征,达预期目标;(九)活动无耐力:与肝功减退、大量腹水引起有关;1.预期目标病人活动耐力提高;病人能完成日常生活料理,如饮食、洗漱、排便等;2.护理措施1.嘱病人多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2.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3.与病人制定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4.确保患者能随手触到呼吸器,床两边拉起床栏防跌倒;3.效果评价2017年9月5日能完成简单的生活自理;九知识缺乏:与疾病信息来源受限有关;1.预期目标病员及家属能说出肝病的症状,知晓肝病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方面知识;2.护理措施1向病员及家属进行健康方面知识宣教;2向病员及家属进行院感、手卫生方面知识宣教;3向病员及家属进行肝病疾病的基本知识宣教;3.效果评价2017年9月5日家属对肝病疾病的相关知识基本掌握;八活动无耐力:与肝功减退、大量腹水引起有关;3.效果评价2017年9月14日病员转科,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四、出院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指导: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本病的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树立治病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切实履行饮食治疗远着和计划;2.休息指导:保证睡眠充足,生活起居有规律;活动量以不加重疲劳感和其他症状为度;3.用药指导:按医师处方用药,向病人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和方法;4.照顾者的指导:知道家属理解和关心病人,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信心观察,及时识别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4]肝硬化患者护理的研究新进展-1
![[4]肝硬化患者护理的研究新进展-1](https://img.taocdn.com/s3/m/7bb189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2.png)
肝硬化患者护理的研究新进展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坏死、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纤维化,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肝功能异常,可有肝功能减退,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门静脉高压的出现会导致胃底静脉和脾静脉曲张,在进行胃镜检查时会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胃肠道症状,主要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会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肝腹水出现时,患者会出现腹水现象。
肝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时期,肝硬化属于疾病的晚期阶段,其治愈率比较低。
目前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传统的中医治疗。
这些方法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是由于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才能控制病情。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
本文将对肝硬化患者护理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前言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在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时期,其中代偿期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稳定,能够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因此早期肝硬化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控制病情。
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由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容易引起肝昏迷,因此早期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来说,需要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并配合手术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症状。
一、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早期肝硬化是指在肝脏疾病中,肝细胞尚未发生坏死、再生和纤维化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肝功能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症状都比较轻,因此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是在这个阶段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就会进一步恶化,而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肝功能减退、血清胆红素升高等。
因此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便确诊病情。
对于早期肝硬化患者来说,其症状比较轻,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也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070-02
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机体的重要器官均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肾、肺、脑、心及胰腺均可受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国内目前的病死率为67%~75%,国外由于肝移植的开展,病死率下降为40%[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肝功能衰竭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进展。
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8年8月止2010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3例,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20岁-71岁。
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
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2例,好转7例,自动出院5例,转外科手术6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2 临床观察
2.1观察患者精神、神志方面的变化由于肝细胞坏死,肝功能损害不能将血液中的氨分解合成尿素,使血氨增高。
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潴留,肝脏解毒功能降低。
肝硬化时门腔静脉短路,均可引起血氨及其他有毒物质:如短链脂肪酸,硫醇,某些有毒氨
基酸(如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潴留,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从而导致肝性脑病,占发病率的26.5%[3]。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4],①前驱期:患者性格行为改变,有的睡眠时间颠倒,白天睡觉,夜间兴奋,有的几天几夜不入睡。
语言反常,沉默寡言,表情呆板,呈无欲状。
肌肉无力,手发抖,持物不稳,或欣快,说话舌不灵活,口齿不清,或精神病症状,语无伦次,不合逻辑,反应迟钝,到处解大小便。
②昏迷前期: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总感睡眠不足。
③昏睡期:嗜睡,日夜处于睡眠之中,伴肝臭味。
④昏迷期:意识丧失,反射逐渐消失。
2. 2观察皮肤黏膜的变化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因为肝细胞受损不能将血液中间接胆红素,通过肝细胞中光面内织网与葡萄糖酰转化酶作用下结合,变成结合胆红素,通过胆汁排泄系统,包括溶酶体、高尔基器、毛细胆管微突排入肠道,在大肠杆菌脱氢酶作用下,被还原为无色尿胆元。
未被结合的胆红素不溶于血液,不能从肾小球滤过,淤积在血液中,黄疸越来越深。
2.3 观察出血倾向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
原因:①肝细胞坏死可导致由肝合成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肝功能衰竭时dic导致凝
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内毒素血症加重、止凝血机制的紊乱。
②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③应激反应,如情绪激动引起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5]。
2.4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因肝细胞的坏死常会出现持续低热,如患者的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常常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观察血压、脉博的变化,如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
如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
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
需专人观察,定时测量血压并做记录。
2.5 观察小便颜色和尿量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尿的颜色和性质,如患者的尿量突然减少或无尿,常为合并肾功能衰竭。
其机制,主要是内毒素引起肾脏血管收缩,深度黄疸引起胆汁性肾病,肾血流量降低,肾皮质灌注不足引起肾小管发生坏死,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6人工肝治疗的观察严密观察穿刺针有无脱出血管、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注意观察血流量。
早期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高20%~30%,存活率达62%[6]。
各种类型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它是一种能替代正常肝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装置,人工肝支持治疗可以去除患
者体内积聚的毒性物质,并补充大量人体内的必需物质,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有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双重疗效〔7〕。
2.7 观察食欲情况因患者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此时患者味觉、嗅觉改变,甜味、苦味阈值降低,口鼻化学感受器失去对摄取食物的促动作用,食欲兴奋减弱。
起病早期,胃黏膜淤血、充血、水肿。
患者卧床活动少,胃内食物积留。
消化道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加上服用护肝、利尿药物,抑制胃肠消化和蠕动功能,肠道大量细菌繁殖,产气、肠胀气。
使食欲下降,出现顽固性频繁呃逆。
2.8观察患者是否继发感染发生率为46%[8],因患者抵抗力,免疫功能紊乱,体内网状内皮系统受损,对细菌及其毒素吞噬、清除能力降低。
治疗中应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后,使肠道菌群失调,易发生霉菌感染。
3护理
3.1 心理护理患者病情重,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再加上发现疾病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导致病情发展迅速,表现出焦虑、恐惧、绝望等负性情绪。
这时医护人员通过热情关心患者,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病情而积极地配合治疗[9],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与焦虑情绪,以利配合治疗和护理。
3.3 出血的护理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出血的护理要强调预见
性,即超前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出血的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持续低流量吸氧,机体缺氧会严重地损伤本已衰退的肝脏功能,为抢救带来困难.详细记录出血量及性质,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大汗、烦躁,脉细速等,为再次大出血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突然出现的大量的呕血、便血常会极大地刺激患者,使之产生恐惧、忧郁、绝望甚至濒临死亡等消极情绪,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3.4 减少肠道有毒物质产生与吸收: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禁蛋白质饮食,给予高糖和丰富的维生素适量脂肪食物。
避免食用粗糙、坚硬、油炸和辛辣食物,以免损伤食道粘膜诱发出血。
②弱酸溶液灌肠,为了清除肠道内积血,减少患者肠内血氨吸收可用弱酸溶液灌肠,以食醋10-20ml加水100ml灌肠每天1-2次,使肠内酸化,阻碍氨的吸收。
3.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保证静脉补给药物及液体,能进水的患者,鼓励多饮水,有利小便,促进代谢,加速胆红素的下降和毒素排泄。
4 出院指导
①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技能。
②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及自身有关的诱发因素,如有血氨偏高者限制或
禁食高蛋白。
③指导患者按时服药,按医嘱用药,勿滥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④定期门诊复诊和检查肝功能,如发现乏力、小便黄等应即休息,及时就诊。
5 小结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
且机体免疫力低下,体内代谢紊乱,多个器官功能均受损,极易出现并发症。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内科治疗的难点,临床采用保肝、退黄胆、支持等内科治疗效果欠佳。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除了以前单纯的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救治方法。
较大地提高了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邱德凯.慢性肝病临床并发症现代诊治概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0-100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
[3] 张宝凤.重型肝炎,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肝病杂志,1994,2:191-195
[4] 龚经文.程本芳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0
[5] 申德林,王全楚,焦栓林.重型肝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1):12-14
[6] 陶新学,郭威,章莉莎.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护理学杂志,2002,17(3):198-199
[7] 段钟平.人工肝脏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8] 周霞秋.重型肝炎治疗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21
[9] 滕伟.165例肝损伤治疗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115
作者单位:272031 山东省济宁市传染病医院。